第四三五章 一座城市的毀滅

儘管明白許弘綱的主要目的,是把自己從蘇州引走,但楊信還是緊接着孤身趕到徐州……

許弘綱沒誇張。

此時的徐州城完全已經被滔滔黃河吞噬。

站在奎山塔上的楊信,放眼望去整個一片黃色,只有幾座山恍如孤島,從奎山堤決口處洶涌而出的洪流輕鬆沖垮東南方,原本應該是水門處的城牆,然後將整個徐州城淹沒。哪怕已經過去四天,楊信依然能看到山下堆積的死屍,而奎山堤的決口處,更是沖刷成一個數百米寬的豁口,黃河水源源不斷涌出,在從徐州到洪澤湖間形成一片擴散狀的死亡扇形。

“沿途幾條大河都決堤了,被涌入的黃河水沖垮。”

呂兆熊嘆息着。

他是漕運總督,直接負責的,前天就乘船到達徐州,徐州被毀,逃出來的戶部分司及地方官,災民,主要都擁擠在南門外小山上。

也就是戶部山。

但這時候就是被稱爲南山。

“洪水夜晚決堤,從東南水門沖垮城牆涌入,城內百姓因猝不及防,至今還不知道有多少人被淹沒在城內的洪水下,整個徐州一切蕩然無存,就只剩下各處山頭避難的災民。

倒是徐州的漕運軍多數逃過。

之前老朽帶着江北軍進攻紅巾軍把他們也抽了過去,三千漕運軍駐紮泰興。

他們躲過一劫。

楊都督,老朽的確與楊都督頗有一些衝突,但此刻唯有請都督救這數十萬百姓,不僅僅是徐州,下游從邳州到宿州甚至遠達泗州,一切皆蕩然無存。鄉村被夷平,城市被沖垮,莊稼皆淹沒於洪水,糧食付諸濁流,更何況這決口堵不住,這一帶的災民也無法再重新耕種。

今年大明真是多災多難,南北兩京皆震,江南大水,前幾天保定到山東又震,如今江南水災還沒過去,這淮北又完了。

天不佑我大明啊!”

他說道。

“不是楊某招致天災了?”

楊信說道。

“那些就無需再提了,咱們都是心知肚明。”

呂兆熊苦笑着說道。

“漕運還能維持?”

楊信問道。

“暫時還行。”

呂兆熊說道。

漕運還能維持就輕鬆多了,如今北方糧價就快按不住了,要是這邊漕運再斷,那就真得瞬間躥上去了。

“堵決口不現實了,不到冬天堵不住這道決口,但堵住也沒用,黃河泥沙會在接下來沉積在整個淹沒區,估計就算水沒了,這徐州城內也完成被淤泥掩埋。徐州城只能重建,這裡得維持漕運,災民不能離開,但其他淹沒區的災民儘量遷移,泥沙淤積的土地無法種莊稼,就算沒有了水他們也無法再生活下去。”

楊信說道。

黃河最大的危害就是這個。

黃河決堤後會在河水淹沒區形成大面積是泥沙沉積,這可不是裡面有足夠腐殖質的土壤,看看老電影***就知道了,全是細密的沙子,就跟沙漠一樣。

良田全被掩埋在下面。

老百姓不可能把這些有可能厚達幾米的泥沙挖開。

所以黃河氾濫區無一例外都會變成貧困飢餓的混亂區,而原本這些地方可都是中原文明的核心區,就是因爲良田都在一次次氾濫後一次次淤積的泥沙層下。這些泥沙層只能用來種高粱,既然這樣留這些註定養活不了自己的老百姓幹什麼?更別說接下來旱災這裡也是重災區,那時候這一帶全都是絕產的,整個這片區域都餓到人吃人了,既然這樣爲何不把他們遷移出去?

都送臺灣。

“遷移,這可沒那麼簡單。”

呂兆熊搖了搖頭說道。

“很簡單,你讓各縣立刻統計出受災的百姓,尤其是那些家園已經完全被毀的,這件事不用朝廷管,我會安排人去僱傭他們,僱傭他們去墾荒。只要我僱傭的都籤契約,簽字畫押後我當即給他們發工錢,但他們必須全家一起去,在送到墾荒地並完成安置前,我楊家會始終養着他們。”

楊信說道。

他準備向朝鮮遷移。

臺灣不行。

臺灣的氣候和這邊差太多,這一帶移民過去死亡率太高,但去朝鮮就無所謂了,他們會和在自己家鄉一樣適宜的。

這種模式很好,只要向那些災民盡力吹噓一下朝鮮的好處就行。

再說全州一帶也真很好。

不過這個需要很長時間,畢竟還得解決朝鮮的戰爭,但在這之前可以把那些災民全送到鳳陽屯墾區,另外還得在長江沿線建罐頭廠,甚至分一批去舟山,那裡的罐頭廠已經開始生產了。再就是去挖鐵礦,因爲接下來必須自己冶鐵,馬口鐵罐子消耗越來越多,不自己冶鐵是不行了,正好馬鞍山那裡鐵礦也需要開發,光這一座礦就需要大量工人,這樣算還未必輪到去朝鮮墾荒。

呂兆熊沒再多說。

這樣的確就好辦多了,這一帶人口遠不如江浙,目前遭災就四五個縣而已,加起來雖然得一百多萬人,朝廷也不可能不救濟,畢竟這裡維持着漕運。

他害怕的只是饑民造反,搶劫往北方運輸的漕糧而已。

但楊信把饑民帶走就簡單了。

楊信把災民裡面受災最狠的,統統以僱工方式帶走,剩下遭災稍微輕一些的,朝廷再出些銀子救濟,也就差不多可以撐過去了。說到底這裡有運河支撐,糧食供應不會缺乏,缺得只是銀子購買而已,只要有銀子,運河上糧食會源源不斷送來。

“淮安有多少糧食?”

楊信突然問道。

“淮安都是漕糧,這個沒有聖旨不能動的,至於民間商人糧食不多,幾乎全都運往江南。”

呂兆熊警惕地說。

漕糧是絕對不能動的。

不過淮安那邊的確也沒有太多的糧食可用,畢竟還有江南災區,那裡正在像漩渦般,把半個大明的糧食吸進去,話說那片災區人口加起來可不下千萬。光一個蘇州府官方人口數字就超過了兩百萬,實際上這些人口也就是蘇州城的,整個蘇州府人口恐怕不下五百萬。再加上同樣受災的常州和松江,甚至部分鎮江,湖州和嘉興,受災人口絕對千萬級別,這些人的吃飯輕鬆吸乾周圍存糧。

而淮南一帶本來就是主要向江南供應糧食的。

淮安真很難有太多餘糧。

“我給你弄十萬石,給我準備筆墨紙硯,我給你借十萬石。”

楊信說道。

向誰借?

當然是向他的老朋友啦!

衍聖公就在四百里外,有他這個糧庫當然找他了,這些年衍聖公雖然被士林罵的恍如消失一般,但孔家的財富可與日俱增,天啓都時不時賞賜一下,比如上次六藝考覈,緊接着天啓就給他賞賜一身蟒袍。

可憐的孔胤植絲毫不知道,自己隔着四百里都沒逃過楊信的魔爪。

至於他是否同意……

他一定會同意的,他可是楊都督最好的朋友。

緊接着楊信就離開徐州。

不過他沒返回蘇州,而是直接去了他的鳳陽屯墾區,並且在這裡召集起五千民兵,分別駕駛一艘艘小船北上接淮北的災民。之後的整整半個月裡,他都在做這個,不斷將一船船跟他簽了合同的難民從他們躲避洪水的山丘接到鳳陽,其中不乏一些已經餓得半死的。不過這時候鳳陽的餘糧已經不多,雖然今年這裡的夏收完成而且收成不錯,但出售給他那些糧站的餘糧全部調往江南。

好在這個很好解決,從湖廣那邊購買就可以了。

這個由汪晚晴負責。

她正好藉着這個機會,跟她爹試探一下緩和關係。

當然,回家是不行的。

她要是敢回家估計這輩子別想再出來了,現在她的名節已毀,外面已經把她流傳的恍如妖婦般,包括她和楊都督之間的種種段子,也都在民間小報大肆流傳。

不過也有很多百姓視她爲恩人。

畢竟之前是她和隴孝祖在整個江北負責抗震救災。

總之她是嫁不出去了。

回家也是被她爹強行塞進哪個尼姑庵或者道觀,很可能是前者,她爺爺是李贄徒弟也是信佛的,她家和黃州府的那些大師們關係密切,所以相信某個尼姑庵已經給她留出了位置。

而就在楊信僱傭災民時候,天啓也下旨,就近發十萬兩鹽稅,以這些鹽稅救濟徐州及周圍災民,至於江浙由楊信負責,一切救災款暫時先由他墊付。

至於救援朝鮮……

朝鮮重要還是江南重要?

暫緩,什麼時候兩處災區的情況穩定下來再去,李倧那裡先自己繼續撐着,天啓又不傻,朝鮮死活關他屁事,但江南亂了或者徐州亂了,都會讓京城餓肚子的。

而此時的遼東,一場大戰已經拉開了序幕。

遼東經略孫傳庭,親自率領以曹文詔,孫元化,張神武三部爲核心的中路軍出撫順關攻薩爾滸,以祖大壽部爲南路出鴉鵠關,以開原總兵趙率教部及葉赫騎兵爲北路出廣順關,兵分三路向赫圖阿拉發起進攻。

在經歷了整整六年的防禦後,大明在遼東終於恢復了主動權,由防守方變成了進攻方。

第六三一章 先殺完這撥再說第二二五章 這一定是體制問題第一九五章 全民戰爭第六三二章 繼續逮捕第六六七章 又又又清君側了第三六一章 復仇的少年第五零一章 天災雙擊第六一二章 信王倒是越發賢德第三六六章 挑釁,挑釁,再挑釁第二十一章 念往昔,繁華競逐第一一二章 最後的戚家軍第二六二章 玉璽第一零四章 浪啊浪!(五更求首訂)第六章 熊廷弼第八十一章 全民皆兵第三二五章 煽動鬧事者殺無赦第五八二章 權力的高傲第二十一章 念往昔,繁華競逐第四四七章 觸電的感覺第一二五章 青龍偃月刀的威嚴第六七零章 都跳出來吧,我就喜歡他們都跳出來第五四九章 銀彈攻勢第六六四章 巫妖王之怒第三六零章 屁股底下埋火藥第五八三章 庶民的勝利第三五五章 野豬皮的捲土重來第三九七章 好端端的媳婦飛了第一一九章 扶明滅虜,蕩寇殺胡第六二七章 大家都來賣第六一六章 鎮南王的魔爪第六四九章 歪脖樹,又見歪脖樹第二五五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第六八四章 跳樓,跳樓什麼的最好了第六四零章 雌威第五三一章 楊氏土改法第一零九章 猴哥,猴哥,你真了不得!第五一零章 快叫人,地主的狗腿子來了第七十二章 我的青龍刀已飢渴難耐第四四七章 觸電的感覺第三二八章 奪權第四九零章 大明之萊剋星敦第二一八章 自古未聞糞有捐,而今唯獨屁無稅第四三九章 技術宅的春天第五七二章 王莽謙恭未篡時第一八九章 爆破組,上!第三二四章 玩火者必自焚第二零七章 放縱吧,閹黨爪牙們第九十一章 陰謀第四七三章 御駕親征第三三六章 海上公敵第六八七章 史可法大戰吳三桂第四零九章 打土豪分田地啦第五一八章 天降神兵第一三一章 坑兒子的爹第三七六章 百年的皇帝,千年的土司第五四四章 十萬青年十萬兵第二十八章 曹文詔第一六四章 富貴與兄共之第三四零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第六五五章 天可汗第四八二章 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第六三二章 繼續逮捕第一零八章 楊某就不喜歡留隔夜仇(五更完成)第四四二章 皇后與楊都督私通啦第四零七章 天怒民變第四一三章 要做曾剃頭的男人第三一零章 驚天大案第二三三章 割韭菜第五二二章 孔聖保佑,戰無不勝第四三四章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第五八七章 子彈是笨蛋,刺刀是好漢第三二九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二十二章 九千歲的失敗前半生第六六零章 末日浩劫第五一一章 砸碎剝削者的狗頭第五六七章 聖主明君第六三八章 這是要玩土木堡啊第五九五章 南京武德衛俘獲北京武德衛第二七五章 皆大歡喜第六十章 胡無人,漢道昌第三零九章 不要拿銀子來侮辱我第二八三章 閣老遊詔獄第一零三章 強搶民女啦!第四十四章 天啓與崇禎第五六八章 清君側,靖國難第二五七章 漢奸,漢奸與漢奸第五五五章 主公萬歲第二十九章 酒後吐真言第四一零章 割肉放血第三六八章 清君側第六九四章 天災模式開啓第一一九章 扶明滅虜,蕩寇殺胡第三九八章 吾日暮途遠,故倒行而逆施第六九一章 熊貓旗永不落第五八七章 子彈是笨蛋,刺刀是好漢第四五一章 鐵骨錚錚東林黨第八十章 吃大戶!第三六六章 挑釁,挑釁,再挑釁第五五一章 分崩離析的大明第二九七章 最後的硬骨頭們
第六三一章 先殺完這撥再說第二二五章 這一定是體制問題第一九五章 全民戰爭第六三二章 繼續逮捕第六六七章 又又又清君側了第三六一章 復仇的少年第五零一章 天災雙擊第六一二章 信王倒是越發賢德第三六六章 挑釁,挑釁,再挑釁第二十一章 念往昔,繁華競逐第一一二章 最後的戚家軍第二六二章 玉璽第一零四章 浪啊浪!(五更求首訂)第六章 熊廷弼第八十一章 全民皆兵第三二五章 煽動鬧事者殺無赦第五八二章 權力的高傲第二十一章 念往昔,繁華競逐第四四七章 觸電的感覺第一二五章 青龍偃月刀的威嚴第六七零章 都跳出來吧,我就喜歡他們都跳出來第五四九章 銀彈攻勢第六六四章 巫妖王之怒第三六零章 屁股底下埋火藥第五八三章 庶民的勝利第三五五章 野豬皮的捲土重來第三九七章 好端端的媳婦飛了第一一九章 扶明滅虜,蕩寇殺胡第六二七章 大家都來賣第六一六章 鎮南王的魔爪第六四九章 歪脖樹,又見歪脖樹第二五五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第六八四章 跳樓,跳樓什麼的最好了第六四零章 雌威第五三一章 楊氏土改法第一零九章 猴哥,猴哥,你真了不得!第五一零章 快叫人,地主的狗腿子來了第七十二章 我的青龍刀已飢渴難耐第四四七章 觸電的感覺第三二八章 奪權第四九零章 大明之萊剋星敦第二一八章 自古未聞糞有捐,而今唯獨屁無稅第四三九章 技術宅的春天第五七二章 王莽謙恭未篡時第一八九章 爆破組,上!第三二四章 玩火者必自焚第二零七章 放縱吧,閹黨爪牙們第九十一章 陰謀第四七三章 御駕親征第三三六章 海上公敵第六八七章 史可法大戰吳三桂第四零九章 打土豪分田地啦第五一八章 天降神兵第一三一章 坑兒子的爹第三七六章 百年的皇帝,千年的土司第五四四章 十萬青年十萬兵第二十八章 曹文詔第一六四章 富貴與兄共之第三四零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第六五五章 天可汗第四八二章 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第六三二章 繼續逮捕第一零八章 楊某就不喜歡留隔夜仇(五更完成)第四四二章 皇后與楊都督私通啦第四零七章 天怒民變第四一三章 要做曾剃頭的男人第三一零章 驚天大案第二三三章 割韭菜第五二二章 孔聖保佑,戰無不勝第四三四章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第五八七章 子彈是笨蛋,刺刀是好漢第三二九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二十二章 九千歲的失敗前半生第六六零章 末日浩劫第五一一章 砸碎剝削者的狗頭第五六七章 聖主明君第六三八章 這是要玩土木堡啊第五九五章 南京武德衛俘獲北京武德衛第二七五章 皆大歡喜第六十章 胡無人,漢道昌第三零九章 不要拿銀子來侮辱我第二八三章 閣老遊詔獄第一零三章 強搶民女啦!第四十四章 天啓與崇禎第五六八章 清君側,靖國難第二五七章 漢奸,漢奸與漢奸第五五五章 主公萬歲第二十九章 酒後吐真言第四一零章 割肉放血第三六八章 清君側第六九四章 天災模式開啓第一一九章 扶明滅虜,蕩寇殺胡第三九八章 吾日暮途遠,故倒行而逆施第六九一章 熊貓旗永不落第五八七章 子彈是笨蛋,刺刀是好漢第四五一章 鐵骨錚錚東林黨第八十章 吃大戶!第三六六章 挑釁,挑釁,再挑釁第五五一章 分崩離析的大明第二九七章 最後的硬骨頭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