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一二章 信王倒是越發賢德

“那楊賊都如此悖逆,怎麼萬歲爺還忘不了他?”

薛貞崩潰一樣說道。

真要是這樣以後還玩個屁啊!

他們其實要說起來,對於鹽法改革也不是沒有辦法,畢竟九千歲還是得用閹黨管,無論文官武官還是太監去管理這些產鹽區,最後都是要收好處的……

那就沒什麼了。

最多分這些人一份子而已。

只要把管理產鹽區的這些人都拉下水,最後還是會繼續走私,再讓皇帝那裡鹽稅增加些,這就基本上可以糊弄過去了。說到底皇帝也罷九千歲也罷,根本不可能知道一年大明到底要賣多少引鹽,官方每年額定纔不過兩百多萬引而已。但實際上民間的需求量恐怕十倍都不只,但真實數量因爲過去的走私氾濫,其實根本沒有具體數字可查。

所以只要讓皇帝那裡鹽稅增加個兩三成就行了。

私鹽繼續賣。

有足夠的私鹽空間。

但是……

讓楊信的人負責查私鹽那還怎麼玩?

河東鹽池是城牆圈起來的,一共周長一百多裡的禁垣,把整個解州鹽池圈起來,只要真心想禁絕私鹽,一千騎兵在城牆巡邏就行,但凡不走那些城門的都是私鹽。

走城門的就交稅。

查嚴密了可以說不會有一引私鹽走私出去。

收買楊家那些人?

誰都知道楊信手下是狂信徒,只要楊信嚴令一般不會受賄,而且這些人的家肯定在楊信那裡,人家日子過的好好的,也沒必要爲了點小錢,毀了自己的好日子。更何況九千歲還有人監督他們,文官們同樣盯着,這樣的人很難收買,所以接下來的鹽法一改革,那麼再想從河東流出私鹽來可就難了。

最多加價給吃鹽的。

可楊信的鹽法是任何人都可以過去販鹽啊!

過去是鹽引。

以後根本不需要用鹽引。

誰想販鹽就去鹽場,只要老老實實交稅就可以賣,結果就是大量小商人涌入,他們會拉低鹽價,最終這些大官商加價也沒法加。

他們就是寄生在舊制度上的,舊制度沒有了,當然好日子也就結束。

不是說他們不能賺錢了。

而是他們像過去那樣,利用這個制度賺金山銀山的日子沒了,他們必須得面對市場的競爭,去在市場上憑本事生存,而不是像過去一樣,依靠着政治上的特權,可以說躺着收錢,這樣的好日子沒有了,但是……

“長此以往,國將不國啊!”

霍維華痛心疾首地慨然長嘆。

這時候絕大多數人都走了,就剩下了他,薛貞,馮銓三個。

這裡是馮家。

“如今事情明擺着,就是陛下沒法再從江浙弄到銀子。

而閩粵他又鞭長莫及。

而且閩粵包括江西湖廣,這些年自己辦團練,也不是軟柿子了,緊挨着楊逆,又怕逼得狠倒向楊逆,不敢再像過去一樣。去年湖廣藉着對付楊逆,已經停止給三王括田,陛下也裝聾作啞,之前還嚴令湖廣爲三王各括三萬頃,如今最多的桂王總共才括了六千頃,剩下二王不到五千,湖廣巡撫說再無可括。

陛下也忍了。

說到底陛下不敢再得罪這些已經開始學會拿起刀子的南方人,那就只能從咱們北方人身上撈銀子了。

什麼清丈!

什麼鹽法改革!

說到底就是不敢割南方的肉,反而看着咱們北方人好欺負了!

這不行啊!

這會叫的孩子有奶吃,咱們也得學着會叫才行啊!”

馮銓恨恨地說道。

過去他們團結在九千歲的閹黨旗幟下的確很快樂,但那是因爲楊信一次次不斷從南方搜刮財富,然後這些財富通過九千歲,又絕大多數落在閹黨手中。無論是正規的各項採購,還是乾脆直接貪墨,最後都是這些閹黨得到了,這就是爲什麼北方東林黨逐漸銷聲匿跡,因爲楊信在從南方人的口袋裡掏錢送到北方。

北方士紳的確不喜歡楊信,但他們又不是不喜歡楊信的手。

可現在呢?

這隻手沒了!

不再一次次從南方人的口袋裡拿錢給他們了!

相反缺錢了的天啓,開始盯上他們的口袋,在被南方團練嚇住後,天啓不敢惹南方士紳,開始覺得他們這些是軟柿子了……

事實上也的確是。

畢竟天啓手中有軍隊,這支軍隊的確打不過楊信,但收拾北方士紳還是很輕鬆,曹文詔的弟弟曹文耀就在外城駐紮,他侄子曹變蛟帶着三百百戰老兵與九千歲形影不離。天啓身邊還有一支三千人的少年侍衛團常駐皇城,他身邊從來不會少於三百,而九千歲掌握的警察系統,同樣隨時可以調動出一個旅的步兵。而滿桂的兩萬大軍駐紮薊鎮和山海關,盧象升率領京營主力駐紮徐州,關外還有孫傳庭的遼東軍團。

北方士紳完全被控制住。

這種情況下,天啓自然有足夠的自信對北方士紳下手。

養了這麼多年,就是豬也養肥了。

九千歲這些年撒出去的銀子,可絕大多數都落在北方士紳口袋,現在到了皇帝需要錢的時候,不向他們下手向誰下手?

“這個昏君!”

薛貞恨恨地說道。

馮銓和霍維華都沒說話。

氣氛很壓抑。

“信王倒是越發賢德。”

霍維華小心翼翼地打破沉默。

“但陛下有太子,更何況陛下春秋正盛,更何況楊信還在南邊。”

馮銓說道。

他當然明白霍維華的意思。

可第一天啓不好對付,皇帝身邊的親衛都是少年侍衛團的,這些半大小子根本不與外人接觸,日常就是在皇城的軍營,只有當值時候纔出軍營保護天啓。甚至這些人絕大多數連官話都不懂,他們只聽那些懂官話的隊長的,而隊長只聽九千歲的,任何針對天啓的特殊行動,全都首先得過他們這一關。

第二,天啓有兒子。

天啓就算死了,也是太子繼位張嫣掌權,但張嫣此前可是與楊信傳過緋聞的。

這個女人未必聽話。

第三,也是最重要一點,要是天啓被弄死,楊信如何反應。

這邊弄死天啓,那邊他大軍北上,那可就樂子大了,如果是這種情況的話,盧象升肯定不會抵抗的,甚至孫傳庭也會支持楊信。這都是天啓的忠臣,他們都是天啓重用起來的,如果天啓死於政變的話,他們肯定要爲天啓報仇,那麼北方士紳同樣也就徹底完了。

要說努努力,的確能把天啓做了。

可後果沒法承受啊!

“若陛下是正常駕崩呢?”

霍維華說道。

“太子繼位!”

馮銓說道。

“但一個幾歲幼童,想病死似乎並不難吧?”

霍維華說道。

的確不難,天啓目前實際上已經生過四個兒子,但兩個夭折,一個就是病死,另一個沒滿月就死了,剩下太子在近乎誇張的保護下,倒是活到了如今三歲多,另一個至今還沒滿週歲,也就是九千歲獻的那個任貴妃所生的。

也是靠楊家醫院那套近乎誇張的保護。

皇宮小孩死亡率還是很高。

“但楊信又不傻!”

馮銓說道。

“那就看他想要什麼了。

他想要謀朝篡位,那麼咱們就把所有人拖下水,乾脆與他再戰一場,只要陛下正常駕崩,他想利用這件事北上,那就是謀反,盧象升和孫傳庭都不會允許。

誰都知道這種時候他進京之後肯定學趙匡胤。

盧象升反而會誓死阻擋。

咱們以忠義之名,號召天下羣起攻之,向江浙士紳許諾打敗楊信之後歸還他們的一切,總之只要陛下是正常駕崩,咱們擁立太子繼位,楊信就是天下公敵。咱們想辦法讓這一仗打起來,最後若能打贏,那就徹底解決這個禍根,打不贏就繼續打,把整個南方打爛也不怕。上次咱們不一定真就輸給他,不過是盧象升非要搞什麼君子之戰,若直接下令各方軍隊全部上陣與之決戰,甚至調川滇閩粵軍隊全部投入戰場。

那未必會輸。

盧象升打得簡直就像個笑話。

還限定戰場,這是學宋襄公?打仗就是你死我活,總共死了那點人算什麼戰爭,死個幾百萬又如何?把江浙血洗一遍又如何?

打贏就行了。

咱們就跟楊信來一場真正的血戰。

他不是怕死人嗎?他不是想做聖人嗎?那時候看他怎樣,話說當年金之俊說得對,對這種逆黨就得石頭也要過三刀!咱們從西北,從蒙古繼續調人,告訴他們,到了江南銀子女人隨便拿,不行就接受建奴歸順,然後把他們也派上戰場。

士兵不願意和楊信打仗?

沒有好處可撈他們當然不願意了!

但我就不信準他們屠城了,他們還依舊不願意打仗!

他們恐怕得嗷嗷叫着上!

我就不信了,還有能面對屠城誘惑都無動於衷的士兵,別說是朝廷的新軍了,就是那些衛所兵,只要準他們屠城,我敢說一個個立馬神勇,說到底上次盧象升戰敗,不是因爲楊信多麼能打,而是自己太蠢,根本不知道該怎麼打仗!

說到底盧象升誤國啊!”

霍維華一臉沉痛地說道。

(三章)

第六四二章 喋血禁宮第一三四章 福星高照第五二五章 逼上梁山第二五八章 今年殺諸賊奴,取金印如斗大系肘第一七八章 舌戰羣儒第二零八章 拉清單啦!第三六七章 認姐姐第五三九章 金燦燦第六零七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第三二九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一九零章 你們是不是很下賤?第四三六章 大明之蒸汽朋克皇帝第一五五章 人民的洪流第一二五章 青龍偃月刀的威嚴第五四三章 太祖的裁決第五二三章 策反第二十五章 有個詞叫走光你知道嗎?第四四九章 資本家第二三六章 這真是極好的第一四零章 我爲大明立過功,我爲孔廟流過血第五九二章 雷霆之怒第四十四章 天啓與崇禎第五五三章 南京保衛戰第二二八章 冤案加工廠第二七九章 殺了她,爲了大明!第二三五章 諸位,讓我們一起清君側好嗎第三三六章 海上公敵第二五五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第一七零章 欲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第四三六章 大明之蒸汽朋克皇帝第一二七章 走,殺建奴去!第四四四章 兄弟第一章 開局一個要飯碗第二六五章 抄家須趁早第六四六章 聖旨到第三七九章 這位美人,你願意給我做妾嗎?第七十三章 來啊,快活啊!第四十七章 閃開,別濺一身血第六七零章 都跳出來吧,我就喜歡他們都跳出來第二一五章 皇后養成計劃第二二七章 叛徒第一五三章 閹黨基本操作指南第一六零章 來啊,互相傷害啊第四八一章 繼續攤牌第三八六章 有個性,我喜歡第五一九章 平定江南,回家分田第一八零章 整風肅紀第三九七章 好端端的媳婦飛了第二七三章 臨危一死報君王第八十章 吃大戶!第一九二章 英雄的悲歌第五一五章 小鮮肉第五七一章 爲人民服務第四零七章 天怒民變第四三零章 饑荒時代第三七八章 食物鏈頂端的男人第六六二章 一隻披着羊皮的狼第四八六章 正義永不倒第三八六章 有個性,我喜歡第六五四章 大汗的哀羞第一七零章 欲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第二零六章 文藝青年與才女們第四五八章 師仇不共戴天第一六一章 大儒的登場第五零九章 又打土豪分田地啦第二八九章 大明之南北戰爭第五一六章 來,讓我們談談詩和遠方第六六零章 末日浩劫第一三八章 隨風潛入夜第六章 熊廷弼第五六九章 天子十二軍第一三四章 福星高照第五七六章 以牙還牙第三六九章 他算個屁呀第六四五章 救駕,敢阻攔者殺無赦第三四八章 海怪來襲第二一零章 抄家也會上癮的第一六九章 太陽當空照,花兒對我笑第十二章 我大爺魏忠賢第三八八章 大明的巾幗英雄們第四八六章 正義永不倒第二八零章 朱家有子初長成第二七七章 楊僉事又去欺負建奴了第四九六章 敵人的敵人第四九一章 謀反集團第六十七章 血繼續流第二十二章 九千歲的失敗前半生第五四六章 楊信,你這個反賊第五九零章 小車推出來的勝利第一六四章 富貴與兄共之第二五一章 出大事了!第二三六章 這真是極好的第四二二章 恢復太祖盛世第四二三章 深挖洞廣積糧第五十二章 登聞鼓第五十三章 烏鴉嘴第六七八章 崇禎與闖王第四零四章 割韭菜與連根刨第五三六章 聽說你還有個女兒第五十八章 兒女情長,英雄氣短
第六四二章 喋血禁宮第一三四章 福星高照第五二五章 逼上梁山第二五八章 今年殺諸賊奴,取金印如斗大系肘第一七八章 舌戰羣儒第二零八章 拉清單啦!第三六七章 認姐姐第五三九章 金燦燦第六零七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第三二九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一九零章 你們是不是很下賤?第四三六章 大明之蒸汽朋克皇帝第一五五章 人民的洪流第一二五章 青龍偃月刀的威嚴第五四三章 太祖的裁決第五二三章 策反第二十五章 有個詞叫走光你知道嗎?第四四九章 資本家第二三六章 這真是極好的第一四零章 我爲大明立過功,我爲孔廟流過血第五九二章 雷霆之怒第四十四章 天啓與崇禎第五五三章 南京保衛戰第二二八章 冤案加工廠第二七九章 殺了她,爲了大明!第二三五章 諸位,讓我們一起清君側好嗎第三三六章 海上公敵第二五五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第一七零章 欲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第四三六章 大明之蒸汽朋克皇帝第一二七章 走,殺建奴去!第四四四章 兄弟第一章 開局一個要飯碗第二六五章 抄家須趁早第六四六章 聖旨到第三七九章 這位美人,你願意給我做妾嗎?第七十三章 來啊,快活啊!第四十七章 閃開,別濺一身血第六七零章 都跳出來吧,我就喜歡他們都跳出來第二一五章 皇后養成計劃第二二七章 叛徒第一五三章 閹黨基本操作指南第一六零章 來啊,互相傷害啊第四八一章 繼續攤牌第三八六章 有個性,我喜歡第五一九章 平定江南,回家分田第一八零章 整風肅紀第三九七章 好端端的媳婦飛了第二七三章 臨危一死報君王第八十章 吃大戶!第一九二章 英雄的悲歌第五一五章 小鮮肉第五七一章 爲人民服務第四零七章 天怒民變第四三零章 饑荒時代第三七八章 食物鏈頂端的男人第六六二章 一隻披着羊皮的狼第四八六章 正義永不倒第三八六章 有個性,我喜歡第六五四章 大汗的哀羞第一七零章 欲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第二零六章 文藝青年與才女們第四五八章 師仇不共戴天第一六一章 大儒的登場第五零九章 又打土豪分田地啦第二八九章 大明之南北戰爭第五一六章 來,讓我們談談詩和遠方第六六零章 末日浩劫第一三八章 隨風潛入夜第六章 熊廷弼第五六九章 天子十二軍第一三四章 福星高照第五七六章 以牙還牙第三六九章 他算個屁呀第六四五章 救駕,敢阻攔者殺無赦第三四八章 海怪來襲第二一零章 抄家也會上癮的第一六九章 太陽當空照,花兒對我笑第十二章 我大爺魏忠賢第三八八章 大明的巾幗英雄們第四八六章 正義永不倒第二八零章 朱家有子初長成第二七七章 楊僉事又去欺負建奴了第四九六章 敵人的敵人第四九一章 謀反集團第六十七章 血繼續流第二十二章 九千歲的失敗前半生第五四六章 楊信,你這個反賊第五九零章 小車推出來的勝利第一六四章 富貴與兄共之第二五一章 出大事了!第二三六章 這真是極好的第四二二章 恢復太祖盛世第四二三章 深挖洞廣積糧第五十二章 登聞鼓第五十三章 烏鴉嘴第六七八章 崇禎與闖王第四零四章 割韭菜與連根刨第五三六章 聽說你還有個女兒第五十八章 兒女情長,英雄氣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