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5節 洪昇上位

黃金勘探隊的方以類和他的弟子許幼樵、監工尚炳江等人幸運地逃過一劫,沒被火山弄死。

主要原因是他們距離火山算遠,沒在十公里的有效殺傷半徑,如果被火山碎屑流砸中的話是不走運事件。

很明顯,他們是走運的,所以都有小小的興奮。

他們撤退到距離火山四十公里外的新天保城裡暫時休整,勘探專家方以類對大家有過交代不得亂傳,可是他的弟子許幼樵與一羣年輕人湊一起喝朗姆酒,喝多了幾杯,大家吹牛皮,許幼樵忍不住吹噓自家師傅道:“……我師傅一起爆,金礦出來了,火山噴發了!”

這怎麼可能!衆人大笑!

見大家不信,許幼樵詛咒發誓,衆人才勉強信了道:“行行行,你師傅牛掰,引爆了火山!”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當中有一個年輕人正是東南國火山專業的學生,叫做崔世安,他回去與他的導師牛文彤一說,認爲是天方夜譚,豈料牛文彤說這不是不可能喲!

“……火山下面有岩漿帶,本來已欲沸騰,引爆時激發了岩漿帶,也就起爆了!”牛文彤不愧是個磚家,得出這個結論道:“如果沒有引爆施以的外力,岩漿帶積蓄的能量將徐徐溢出,不會造成劇烈噴發!”

崔世安聽到目瞪口呆,這樣也行?

他畢竟年輕,沒想到今年包括牛文彤在內的磚家在給朝廷的報告上認爲:“……覆舟火山暫無大噴發的可能……”

報告還沒上去多久,就被打了一記重重耳光,覆舟火山大爆!

這樣一來,用狗急跳牆來描述那些磚家的行徑也不爲過,他們拼盡全力去找救命的稻草,他們去官府報案,於是警察找上門來,方以類被請去喝咖啡。

有坑隊友的傢伙們在,此事根本不能抵賴,方以類痛快地承認了他引爆的事實,但拒絕了將自己的引爆與火山噴發相聯繫。

此事爭議很大,官員與磚家們有的認爲之間有聯繫,有的則認爲不可能,層層上報,所到之處皆引發了引發了熱烈的討論。

最終到達了御前,王后楊鶯兒看過詳細的報告,批下四個字:“無稽之談!”

爭論嘎然而止,但餘波迴盪,那就是在火山十五公里內的爆破作業必須經官府同意方能執行,否則就是違法行爲!

儘管官府認爲方以類沒那麼大的本事,

對於火山專家們的評定,楊鶯兒不爲已甚,認爲不算失誤,畢竟地底下的火山難以覺察它們的行徑,她不僅沒有處分火山專家們,還給他們的經費提高了三成。

王后的寬容讓專家們羞愧無比,他們洗心革面,認真做好學問,終究在二次火山噴發前及早發出警報,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

王宮內,陳衷紀一邊給楊鶯兒作彙報,一邊劇烈咳嗽,咳到面青口脣白!

覆舟火山在煙柱依舊高掛天空,其力已衰,但天色昏暗,空氣中瀰漫着陣陣刺激性氣味,王宮內除說話的人,所有的人都戴着口罩。

陳衷紀一直在救災前線奔走,長期使用口罩和豬嘴式過濾器,但防不勝防,導致呼吸道不暢通。

大家都很關切他,見他實在頂不住,楊鶯兒體恤地讓他停止,喚了副總理大臣洪昇來念。

洪昇,東南國元老之一,與陳衷紀並列,爲天啓四年的顏思齊所聚攏二十八星宿之一,資歷很深!

後追隨顏常武之父顏思齊最早到達臺灣刨土啃砂子,顏常武上臺,衆人疑惑,散去大半,洪昇不棄不離,輔佐世侄,鞍前馬後,亦得到了豐厚的回報。

陳衷紀的報告主要分兩段,一段是歸納總結救災的歷程,另一段則是經驗教訓。

他認爲,整體而言這次救災得力,官府、軍隊的表現可圈可點,沒有一個逃兵,沒有一個孬種!

且在這次天災中,民衆中涌現出大量的救災志願者,表現出相當高的素質。

“呈現出一方有難,八方來援的良好態勢!”陳衷紀由衷地道。

所以他爲相關人士請功,同時他請撥公帑再造萬隆城,萬隆城已基本上被火山灰所填沒,有的地方的厚達三米。

說起來,東南國未雨綢繆,還是削減了大災難。

“我們‘以人爲本’是對的!”洪昇念着報告道。

東南國是移民國家,人都是從遙遠的陸上中華遷移而來,成本高企,人命值錢,不能白白的死掉。

國民從小就開始教育要懂得自救,比如游泳是必須會的,別說大人,就連小孩子和女子都會打槍,遇敵必戰,象這次火山噴發,萬隆人抓起了救生包就走,包內有口罩、傷藥、食水和乾糧,正是以前官府要大家準備好的,幫上了大忙。

初時大家擁擠,發生了踐踏事件,但當軍隊介入後,秩序好轉,沒再發生大規模的騷動。

軍隊、官府應對有力,財政有力,物資保障,沒有發生大災大難,沒有大疫,還是令人欣慰的,表明我國措施得力,各階層都做到了自己應有的貢獻云云。

當然還是存在着嚴重的不足,比方說出城的道路不足,不夠多!

如萬隆城南出城大道有一條,嚴重不足,起碼二條道路爲好,尤其在那些火山城市邊需要修建更多的大道與庇護所!

看來我們基建狂魔的力量還是不夠強大,官員們一致同意要大量修建道路、路橋,一條不行就來二條,二條不夠就來三條!

當天的朝會包括進一步強化民衆防災意識,提升救災機制,同時加強基建,不僅僅是防火山、還有防颱風,以及其它的自然災害,做好準備工作!

……

散朝後,洪昇回到府第,然後發現來了大量的拜貼。

其實大多數人是不夠資格去見他的,可別人都來了拜貼,自己不送,心中無底,就大家一起送拜貼。

倒沒禮物,現在東南國管得不錯,吏治清明,不敢亂來。

之所以送拜貼,乃風聞內閣總理大臣陳衷紀因病成疾,已上辭章,王后挽留,三辭三留,陳衷紀這次態度很堅決,已上到第四辭章,看來辭職是辭定的了。

陳衷紀不是不受顏常武與楊鶯兒的信任,而是太受信任了,只是多年執政下來,已然倦政,加上這次病得非輕,久拖不決,乾脆請辭。

接任風聲最高的是洪昇,現在他是炙手可熱,紅得發紫。

他也算是有道行的人,更加低調,囑家人不得多嘴,更不可打着他的名義胡作非爲。

果不其然,過多幾天宮裡派出使臣,着洪昇署理內閣總理大臣,陳衷紀休假三個月。

消息一傳出來,洪昇家裡賀客盈門,他只見幾個最緊要的客人,其餘人一個不見。

內閣總理大臣權勢非同小可,對人事、財政等政務有初擬權,洪昇大權在握,但頭腦還是很清醒的:“事情千頭萬緒,有如亂麻,並不容易解決。”

果然,一樁要務在他上任不到十天,就擺上了他的案頭:東南國在印度的軍隊與民衆不宣而戰,沒得到朝廷同意,對三哥發動進攻,戰五渣的三哥招架不住,喪師失地,損失不小,莫臥兒帝國遣使前來抗議!”

本來也沒啥的,但涉及到太子爺,事情就複雜了。

第220節老熊失手第1339節 倒幕軍硬着頭皮向前進關於最近書友們對於本書中袁崇煥毛文龍的爭議的說明。第534節 事情的前奏第1941節 一首詩,一個故事第1727節 又破一個關隘第936節 與三鍋的交涉第54節做好戰鬥的準備第981節 考察地盤,準備開張第66節戰後之事第1056節 麥斯歐德·帕夏!第1756節 跑都跑不掉第2032節 失去的纔是最寶貴的第237節倭人和土著第1590節 現在佛不拜過去佛第2002節 郝搖旗的春天第240節再來六條三級戰列艦第655節 東南府不興這套第1908節 包頭佬的進攻第629節 明軍雄起第35節贖回荷蘭人第329節 與安南人談判第625節 領悟玄機第1436節 張家玉喝多了恆河水第1177節 中將,我將槍斃您!第231節領略東南艦隊風采第2075節 超大份豬肉第461節 聲聲入耳第725節 軍政之事第1565節 運河之民工隊第1368節 奪命雙英(二)第708節 東南府出兵!第252節到呂宋之交流第1977節 打過去!第1085節 輕鬆的守軍第853節 黃金之液第879節 印度離上帝太遠,離華人太近第318節 I 心 三哥!第1580節 國與國之間的關係第901節 開國大典(一)第372節 倭人在安南第1643節 搞掉河東的老毛子第877節 紅毛番攻陸第1113節 五上尉升爲五上校第2036節 王的祝福第1984節 遇神都敢打第1993節 沒帶路黨就寸步難行第1191節 槍與甲第1891節 巴貝爾帕夏變節!第381節 如鴨子上架的陳玉雪第996節 華人領袖變爲三鍋大神第183節宜將餘勇追窮寇(一)第1275節 不殺人第815節 不可與之爲敵第1184節 你有火槍,我有阿三第1786節 《羅馬條約》第2082節 雙方兵力亮出來第1126節 陰謀的醞釀第957節 王子的軍旅生涯第1672節 舊事重演第767節 韃子慫了!第635節 選擇道路第1397節 虎豹兩兄弟與鷹妹第483節 萬丹內鬨第1626節 營壘立諸事定第2190章 從《三國演義》學到謀朝篡位第1349節 千葉合戰之抓住武士落日餘暉第873節 無奈的紅毛番第679節 在荷蘭(二)第1947節 葉爾羌人的伏擊!第298節 好在他們是官軍第2194章 不知道飲食是否要錢?第1631節 又一次教科書的進攻(二)第1632節 頭一回見到這麼勤奮的老毛子第273節斯皮克的擔憂第19節回老家第1635節 地圖開疆第1967節 打了小的,失了大的!第1952節 烏魯木齊建城第571節 驅虎吞狼之女魔頭都怕了第2023節 君王的影響第125節琉球天變第1490節 勢如破竹第2025節 兵臨伊斯坦布爾第312節 方伯的憂慮第455節 叢林作戰第1999節 東南國炮聲正隆第578節 新戰列艦入役第1592節 諮議局成立第496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三)第177節天命在我第599節 印度洋的下馬威第263節衆香之城第342節 來華助人洋人們第1917節 要我撤沒門!第513節 匪夷所思的軍令第603節 一個小細節第1975節 王弟泰維斯亞跪了第1558節 非中國商品佔據市場第1483節 紅色八月,帝國花開
第220節老熊失手第1339節 倒幕軍硬着頭皮向前進關於最近書友們對於本書中袁崇煥毛文龍的爭議的說明。第534節 事情的前奏第1941節 一首詩,一個故事第1727節 又破一個關隘第936節 與三鍋的交涉第54節做好戰鬥的準備第981節 考察地盤,準備開張第66節戰後之事第1056節 麥斯歐德·帕夏!第1756節 跑都跑不掉第2032節 失去的纔是最寶貴的第237節倭人和土著第1590節 現在佛不拜過去佛第2002節 郝搖旗的春天第240節再來六條三級戰列艦第655節 東南府不興這套第1908節 包頭佬的進攻第629節 明軍雄起第35節贖回荷蘭人第329節 與安南人談判第625節 領悟玄機第1436節 張家玉喝多了恆河水第1177節 中將,我將槍斃您!第231節領略東南艦隊風采第2075節 超大份豬肉第461節 聲聲入耳第725節 軍政之事第1565節 運河之民工隊第1368節 奪命雙英(二)第708節 東南府出兵!第252節到呂宋之交流第1977節 打過去!第1085節 輕鬆的守軍第853節 黃金之液第879節 印度離上帝太遠,離華人太近第318節 I 心 三哥!第1580節 國與國之間的關係第901節 開國大典(一)第372節 倭人在安南第1643節 搞掉河東的老毛子第877節 紅毛番攻陸第1113節 五上尉升爲五上校第2036節 王的祝福第1984節 遇神都敢打第1993節 沒帶路黨就寸步難行第1191節 槍與甲第1891節 巴貝爾帕夏變節!第381節 如鴨子上架的陳玉雪第996節 華人領袖變爲三鍋大神第183節宜將餘勇追窮寇(一)第1275節 不殺人第815節 不可與之爲敵第1184節 你有火槍,我有阿三第1786節 《羅馬條約》第2082節 雙方兵力亮出來第1126節 陰謀的醞釀第957節 王子的軍旅生涯第1672節 舊事重演第767節 韃子慫了!第635節 選擇道路第1397節 虎豹兩兄弟與鷹妹第483節 萬丹內鬨第1626節 營壘立諸事定第2190章 從《三國演義》學到謀朝篡位第1349節 千葉合戰之抓住武士落日餘暉第873節 無奈的紅毛番第679節 在荷蘭(二)第1947節 葉爾羌人的伏擊!第298節 好在他們是官軍第2194章 不知道飲食是否要錢?第1631節 又一次教科書的進攻(二)第1632節 頭一回見到這麼勤奮的老毛子第273節斯皮克的擔憂第19節回老家第1635節 地圖開疆第1967節 打了小的,失了大的!第1952節 烏魯木齊建城第571節 驅虎吞狼之女魔頭都怕了第2023節 君王的影響第125節琉球天變第1490節 勢如破竹第2025節 兵臨伊斯坦布爾第312節 方伯的憂慮第455節 叢林作戰第1999節 東南國炮聲正隆第578節 新戰列艦入役第1592節 諮議局成立第496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三)第177節天命在我第599節 印度洋的下馬威第263節衆香之城第342節 來華助人洋人們第1917節 要我撤沒門!第513節 匪夷所思的軍令第603節 一個小細節第1975節 王弟泰維斯亞跪了第1558節 非中國商品佔據市場第1483節 紅色八月,帝國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