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3節 凜冬將臨

老科普律魯是憑藉着老經驗下此定論,他吃飯多過別人吃米,經驗豐富,而戴維先生依附小亞細亞歷年來的天氣的數據!

這麼多年來東南國往情報部門投的錢沒有白花,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對於奧斯曼帝國的許多情況,保不準華人比奧斯曼人更清楚!

“部隊的冬裝都發下去沒有?”顏常武問道:“可別讓斯大林格勒的慘劇重演。”

斯大林格勒慘劇:當時德國佬在那裡打老毛子打得歡,沒想到那年冬天來得快,一夜之間就是冰天雪地,德國佬猝不及防,坦克被凍住開不了,人被凍病上不了戰場,結果一敗塗地。

他信口開河說起斯大林格勒,簡直是秦叔寶去戰關雲長,戴維先生只是微笑聽着,沒當他是個神經病!

戴維先生向顏常武報告道:“冬裝已經全部下發,絕無問題!”

他做事顏常武還是放心的,沒往下問,而是轉問一個問題道:“對王祥的撫卹怎麼樣?”

騎兵少將王祥在白天的戰鬥中英勇殉國,消息報到御前,讓顏常武十分沉痛與驚歎!

他這人是愛兵如子,對於麾下官兵是關懷備至,這些年來,將級軍官少有戰殞,王祥之死,令他十分感懷。

同時,由於王祥戰死,讓左翼軍賀珍對祖可法的指責失去了依據。

賀珍毫不客氣地告狀,說祖可法騎兵不去協助他們作戰,讓他們陷於兩面受敵,以致於沒能

集中騎兵作戰都失了大將,要是分兵的話,只怕騎兵損失更大

“例行的撫卹都有了,軍銜追加爲中將,爵位按領袖的意思升了兩級,除正常撫卹金之外,再贈五千銀元……”戴維先生說道。

一般地,爵位升多一級,現在升多一級,還有另外給多五千銀元等,都是顏常武着“加厚”待遇的結果。

他沉重地道:“王祥戰死,我心甚痛,雖說將軍難免陣上亡,但你也是知道的,我總想集中力量,以牛刀殺雞,快快結束戰鬥,減少我軍傷亡……”

戴維先生附和道:“是的,我軍的人均武器金額是全球第一,無國可及!”

“現在看來,奧斯曼人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顏常武嘆氣道。

他的軍隊火力已經發揮到盡致,也打得非常英勇,策略也是對頭,然而照樣失去了將軍,且沒能取勝。

聽出他的意趣索然,已經心萌退意,戴維先生沉默了一下道:“過多三天就會下雪,或許我們退兵,來日方長!”

顏常武轉向在旁邊的參謀長張家玉,問他道:“你說呢?”

“奧斯曼人尚有很強實力,我軍硬拼的話,最終勝利必將是我們,但或許會付出較大的代價,臣贊成退兵!”張家玉說道。

“很好!”顏常武沒徵詢戴維先生的意見,兩人是相逢貴相知,他清楚戴維先生的意思同樣是退兵。

“不過,在撤退前,我們得把軍火給打出去,給那些包頭佬放放血。”顏常武指示道。

“收到!”戴維先生以“收到”這種現代語作爲回答,張家玉和其他人等則要以“遵旨”來回復。

第二天的戰鬥,華人與包頭佬都不約而同地以攻代守。

兩軍都是步兵對步兵,將一個個步兵方陣投入戰鬥中,而騎兵,則哪一方都沒上!

年輕蘇丹再也不想讓那些騎兵去丟人現眼的,而顏常武則捨不得。

騎兵是技術兵種,遠比步兵要昂貴得多。

方陣出,戰火起,雙方先是排隊槍斃,你來我往地開槍,就那麼笨拙地打着。

如此這般的戰鬥那裡還有計謀施展的餘地啊。兩邊就跟面對面站立的‘勇士’一樣,你打來一拳,我還回去一刀,誰的血多血厚,誰就能笑到最後。

這是拿士兵的性命去消耗彈藥啊。

但很快地,包頭佬就散去方陣,蜂擁而上,拿刀子想砍華人。

對射頂不住,肉搏有出路!

東南軍的火力密集,打得包頭佬成排成片地倒下,射速又快,哪怕包頭佬用上了吃奶的力氣,包括線膛槍、滑膛燧發槍、火繩槍和弓箭一起發起攻擊,都拍馬不及人家打得爽。

而且東南軍的炮彈也多,射來的數量與包頭佬相比達到了五比一,這還怎麼打!

實心彈的威力不大,相對於戰艦來說,可以打上五個小時都不會沉,但呼嘯飛來的鐵球在彼此陣列內製造了一次次並不怎麼恐怖,但很有震懾力的殺傷。

即使兩軍方陣隊列已經儘量的將間隔擴大了,但斜穿過整個陣型的鐵球往往在摧枯拉朽般撞倒了數人後,又在地面上蹦蹦跳跳地彈了幾次,連續變向擦碰了好幾人後才最終停下來。

凡是被擊中和擦碰到的士兵,中着立斃,粘着的——非死即殘。

挨炮彈擦碰到的戰士,即便不死也會被帶走胳膊、腿什麼的,在這個時代也不見得能活得下去。即便東南軍的醫療條件是整個地球上軍隊最好的,可技術有限,誰也不敢保證每一個傷殘的士兵都能最終活下來,更不用說包頭佬了!

而且華人鐵球球的數量是包頭佬的五倍,槍彈密集是包頭佬的三倍,使用的還是毒彈頭---鉛彈。

說來可笑,包頭佬研製鉛彈,銀元花了不少,研製出來的鉛彈要不偏軟---破不了裝甲,要不偏硬---打進人體後不碎!

不碎的鉛彈打進人體是沒用的,不能破防的鉛彈同樣沒用。

所以只能眼睜睜地看着華人鉛彈肆虐,退一步而言,就算包頭佬研製出合格的鉛彈來也是白搭,因爲華人槍多勢衆!

包頭佬就信奉起“子彈是笨蛋,彎刀是好漢”,不惜以胸膛擋槍膛,衝到華人面前,與華人上了槍刺的火槍交戰。

要說到華人火力配置豐富,實心彈、霰彈、飛雷炮、線膛槍、滑膛燧發槍、炸彈、筒子、還有火銃和噴子等等,諸容分呈,打得包頭佬黯然銷魂,讓觀戰的年輕蘇丹神傷不已!

一天的戰鬥下來,包頭佬又損失了萬五千人,東南軍不過三千人。

或許年輕蘇丹的禱告起了作用,原來預計的三數天後的天象有變,在第二天就變了。

一覺醒來,那是白茫茫的積雪籠罩大地,漸白的光線卻在雪中好似天亮得更早。

下雪了!

第46節艦上一天(二)第356節 中倭合作打倭倭第906節 開國諸事第221節熊文燦請援第1640節 帶路黨科什圖尼察(一)第1860節 隔牆擲炸彈第1287節 改革居然完成了!第526節 文萊內戰第1246節 冷靜的力量第763節 由天而定第1919節 雞飛蛋打的包頭佬第1258節 先來鬥將第1787節 帝國之痛第1384節 鹽務改制第555節 書生無用第929節 兩盈司鉛的用法第825節 日暮途窮的韃靼人第510節 顏大少的不滿第204節己巳之變第1328節 錦衣衛的勝利第698節 東南情報局已建成第486節 撿到素丹一枚第751節 北伐之創造新歷史第2098節 希臘人的攪局第796節 我們的征途第248節到呂宋之屈辱第305節 芝麻開門第1981節 圍點打援很快樂第881節 剿滅海盜(一)第1171節 改革時代之漕運改海運第637節 新騎兵養成第1662節 我是一個勇敢的哥薩克第1076節 開羅人晉見領袖第1334節 倭酋共議第128節家庭河蟹之道第2040節 飢餓的城市第821節 鳳凰樓坍了第921節 七天下城之火油桶的壓力第696節 準備再準備第1182節 莫臥兒軍隊的來由第309節 餘波重重第784節 集郵第1494節 戴維先生的玩具船第771節 報應不爽(一)第653節 和約將成第1543節 奧斯曼騎兵敗了第102節張龔氏(一)第2184章 直落(二)第915節 錫蘭海戰之戰後第923節 皆大歡喜第1243節 夜茶第56節草臺班子不草臺第543節 倭倭鬥(一)第992節 我們不疊被子不揹包第2014節 郝搖旗差點學了夏侯惇第761節 鯉魚躍龍門,乘風入九重第1715節 乾瞪眼的老毛子第1297節 火槍出世界變(二)第1225節 張文炳刺馬第1322節 有人聰明有人傻第1827節 感覺到心疼的荷蘭海軍上將第1957節 時空錯亂的感覺第1730節 有小路可到敵後第212節鄒維璉來也第1371節 羅布丹珠的迷惘第768節 輪番上陣第2091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六)第891節 馬來人攤上大事第1685節 皇太孫朱和坪第1122節 淪爲笑話的卡米勒·帕夏第1679節 與印第安人的接觸(一)第1042節 德叔管後勤第1062節 社團挑軍隊?!第1267節 桂林平息第649節 酒風就是作風第457節 運牲船運人第2047節 城外包頭佬的努力第1687節 我太難了(一)第1820節 那不勒斯人的頑抗第80節出師落旗第299節 裝B挨雷劈第563節 驅虎吞狼之亞齊人跳腳第1884節 十天破城第699節 先說服第1116節 皇帝最大第1912節 包頭佬進攻又受挫第1536節 他們有種,我們奉陪!第228節追擊海盜船第369節 顏大少的倭式婚禮第1419節 試探不利第1201節 許你納妃第1513節 一封家信第1375節 歸化之路順利第13節月港第1300節 飲水思源第1576節 越南是什麼鬼?第606節 洪熙官的報告第1548節 香菸(二)第905節 想當初第1658節 斯克新城
第46節艦上一天(二)第356節 中倭合作打倭倭第906節 開國諸事第221節熊文燦請援第1640節 帶路黨科什圖尼察(一)第1860節 隔牆擲炸彈第1287節 改革居然完成了!第526節 文萊內戰第1246節 冷靜的力量第763節 由天而定第1919節 雞飛蛋打的包頭佬第1258節 先來鬥將第1787節 帝國之痛第1384節 鹽務改制第555節 書生無用第929節 兩盈司鉛的用法第825節 日暮途窮的韃靼人第510節 顏大少的不滿第204節己巳之變第1328節 錦衣衛的勝利第698節 東南情報局已建成第486節 撿到素丹一枚第751節 北伐之創造新歷史第2098節 希臘人的攪局第796節 我們的征途第248節到呂宋之屈辱第305節 芝麻開門第1981節 圍點打援很快樂第881節 剿滅海盜(一)第1171節 改革時代之漕運改海運第637節 新騎兵養成第1662節 我是一個勇敢的哥薩克第1076節 開羅人晉見領袖第1334節 倭酋共議第128節家庭河蟹之道第2040節 飢餓的城市第821節 鳳凰樓坍了第921節 七天下城之火油桶的壓力第696節 準備再準備第1182節 莫臥兒軍隊的來由第309節 餘波重重第784節 集郵第1494節 戴維先生的玩具船第771節 報應不爽(一)第653節 和約將成第1543節 奧斯曼騎兵敗了第102節張龔氏(一)第2184章 直落(二)第915節 錫蘭海戰之戰後第923節 皆大歡喜第1243節 夜茶第56節草臺班子不草臺第543節 倭倭鬥(一)第992節 我們不疊被子不揹包第2014節 郝搖旗差點學了夏侯惇第761節 鯉魚躍龍門,乘風入九重第1715節 乾瞪眼的老毛子第1297節 火槍出世界變(二)第1225節 張文炳刺馬第1322節 有人聰明有人傻第1827節 感覺到心疼的荷蘭海軍上將第1957節 時空錯亂的感覺第1730節 有小路可到敵後第212節鄒維璉來也第1371節 羅布丹珠的迷惘第768節 輪番上陣第2091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六)第891節 馬來人攤上大事第1685節 皇太孫朱和坪第1122節 淪爲笑話的卡米勒·帕夏第1679節 與印第安人的接觸(一)第1042節 德叔管後勤第1062節 社團挑軍隊?!第1267節 桂林平息第649節 酒風就是作風第457節 運牲船運人第2047節 城外包頭佬的努力第1687節 我太難了(一)第1820節 那不勒斯人的頑抗第80節出師落旗第299節 裝B挨雷劈第563節 驅虎吞狼之亞齊人跳腳第1884節 十天破城第699節 先說服第1116節 皇帝最大第1912節 包頭佬進攻又受挫第1536節 他們有種,我們奉陪!第228節追擊海盜船第369節 顏大少的倭式婚禮第1419節 試探不利第1201節 許你納妃第1513節 一封家信第1375節 歸化之路順利第13節月港第1300節 飲水思源第1576節 越南是什麼鬼?第606節 洪熙官的報告第1548節 香菸(二)第905節 想當初第1658節 斯克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