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1節 鯉魚躍龍門,乘風入九重

是東南軍來了!

南明打來了!

剛纔歌舞昇平的大廳裡雞飛狗跳,一些清人想要發難,只聽得轟轟作響,火槍兵當場開槍,把他們擊斃!

其餘的人不敢動了,有的官員駭得屎尿都失禁了!

祖大壽得意忘形地道:“我是祖大壽,我回來了,我回來了!”

想當初,他自關外狼狽而逃,現在,他風風光光地打回來了!

天津在一夜之間變了天,等天津居民一覺醒來,發現街道插上大明的旗幟,而且大明的軍隊遍佈!

天津製造廠的人們驚異地發現洪萬霖搖身一變,換上了東南軍軍裝就是那種筆挺式軍裝和大蓋帽,而不是前明軍的軍袍,這才恍然大悟,他是東南府的人!

爲了得到滿人的信任,東南府不惜以整個機器廠爲代價給洪萬霖開路,不然,以天津海運之便,機器廠撤退是分分鐘妥當之事。

一大早,登陸天津的先頭軍隊在港口迎接他們的領袖上岸!

這等歷史大事,顏常武豈能不來!

他親率東南軍精銳二萬人、明軍精銳一萬人在天津順利地登陸。

這是一次空前的登陸和冒險!

從南京出發的北伐軍打有顏常武的金色戰旗和儀仗,但顏常武根本不在北伐軍中,實際上他集結了龐大的艦隊,執行了一項一往無前的計劃,登陸天津,襲擊北京!

由於洪萬霖將當地官員一網打盡,以致於地方部隊根本組織不起有效的抵抗,散兵遊勇不能阻擋東南軍的登陸。

而且東南軍陸戰隊切斷了天津對外的陸路交通,封鎖了信息往來。

天津是個重要地方,有庫存的軍裝,登陸部隊換上了清軍裝束,沿京津道路向前推進,直取北京城!

北京城方面那些上層還懵然無知,作夢也沒想到明人報復的火焰就要燒到他們了!

他們一路前進,沿途控制縣鎮,封鎖道路,只許從北京過來,不許從天津到北京。

如有違背,格殺勿論。

那些地方官員不明出來迎接大軍,結果被一掃而空。

清朝大意了,他們沒有想到東南軍敢於如此大規模的登陸,所以被東南軍掩至北京城外。

大清王朝的最後一個清晨看上去無比絢爛,據說很多年之後老人們還記得這天的朝霞,光芒萬丈地佈滿了整個東邊,鮮豔奪目,但據他們說起來,殷紅似血。

東南軍找到了一個好時機,巍巍的北京城異常的空虛,由於北伐軍的壓力,一直增兵,集結而不打,韃子的軍隊,多被派往濟南防線助陣,能打的王爺、將軍都出動在外,留守的多是老弱殘兵。

當廣渠門的守城門的清軍發現突如其來的那支軍隊衝向他們時,儘管來者穿着清軍裝束,可也知道不是善茬,急着關門的時候,卻發現門關不上,一支商隊堵着門,然後他們亮出了哨棒,劈頭劈腦地向着城門兵打去。

奸細!

城門兵竟然被那些沒持重兵器奸細追打,抱頭鼠竄,一如他們的明朝前輩!

腐化的程度可怕,這清兵進城才幾年啊?!

當旋風般衝來的騎兵衝到廣渠門前,沒有遇到任何的抵抗,城門樓的清兵們居然一鬨而散。

是僞軍?

不是,是那些旗下大爺!

醇酒美人已經消磨了他們的鬥志和體魄,他們拿起兵器來都會喘三喘,哪堪一戰。

衝過了廣渠門,祖大壽率領着騎兵衝殺在最前面,徑直朝京師內城衝去,一路上橫衝直撞,路人倉皇躲避,大聲咒罵着這支蠻橫的官軍,但罵聲未絕,他們隨後驚愕的發現,剛纔那支騎兵原來只是先頭部隊,後面居然還有大軍,一層又一層的步兵瞬間擁滿了整條大街,

路上的清兵和攔路的人被他們一掃而空,見了就殺,紛紛倒地,人們先是不能置信地看着那些“清軍”,一時間蒙了,怎麼殺自己人?

旋即發出撕心裂肺的叫喊聲:“明人來了!明軍來了!”

一些“清軍”把不爽的衣着脫下來,顯露出自己的正常裝束,讓城裡的人們認了出來。

人們一鬨而散,道路瞬間變得空無一人。

進城的東南軍沿着大道散開,分別向各個城門而去,根本沒有什麼抵抗,如入無人之境!

而顏常武親率主力去進攻紫禁城,祖大壽往攻攝政王府,至於重要的步軍統領衙門、六部衙門、各大官署等也由各個將軍分頭攻擊。

大家爭先恐後,奮勇前進!

殺進京城,顏常武興奮無比地道:“沖沖衝!”

大夥兒跟着他衝,而他前面則是帶路黨,由嚮導引路,這嚮導正是“餘則成”洪萬霖,他多次往北京辦事,熟識北京城地理。

攝政王府前熱鬧非凡,如今紫禁城裡的小皇帝根本沒有實權,權柄盡操於多耳滾之手,政務都在攝政王府裡處理,因此門前的門官非常牛叉,當他們看到遠道而來的騎兵時,竟然想的是哪一路軍頭,這麼不守規矩,待會兒好好教他們做人!

但當門官們看到那支軍隊是一路砍殺而來,殺得路上人頭滾滾的時候,不由得駭得呆了。

“不好,敵襲!”此時才反應過來,然而遲了!

火槍打響,門官紛紛倒地,沒死的撥刀抵抗,東南軍蜂擁而來,把他們砍死在大門前,騎兵直接衝上臺階,向府內殺去!

多耳滾穿着金絲龍袍在花廳裡坐着,如今的他大權在握,衣着過份也不當一回事。

起初聽到外面的響聲他沒當一回事,照他想來,這京城內外他統治得有如鐵桶一般,誰來他都不怕。

等他聽到喝斥的聲音,感覺到不對時,一羣侍衛衝進來道:“東南軍,東南軍打來了!”

“什麼?”這一驚非同小可,他霍然起立。

待衛勸道:“王爺,請快快離開!”

他搖搖頭道:“離開,能去哪裡?!”手指外面道:“你們聽!”

侍衛們聽到四面八方都是喊殺聲,彷彿天崩地裂一般,頓時面面相覷。

多耳滾取寶刀在手,低喝道:“愛新覺羅的子孫,絕不當懦夫!”

他帶隊迎戰,迎面遇到的是祖大壽,他皮笑肉不笑地道:“攝政王,我們又見面了!”

“是你!”兩人是老相識,多耳滾冷笑道:“敗軍之將,還敢逞強!”

“以前是你厲害,現在是顏老大勝過你了!”祖大壽不由發說,手指向前一指道:“給我扔!”

軍士們向着多耳滾扔了大炸彈!

轟轟轟,

儘管多耳滾被重重護衛着,依舊給炸得灰頭土臉的,多處地方受傷出血。

剛驚魂稍定,下一時刻,他的臉色大變。

東南軍向着他一齊舉槍射擊!

可惡啊!

又用火器,有種大家來pk!

亂槍之下,一代天嬌多耳滾,壯志未酬身先死,身上無數的血洞,倒在了血泊中!

第1271節 變質的軍隊第2020節 帶路黨很有用第302節 東南軍鬥韃子兵(三)第413節 安排爪哇事務第1999節 東南國炮聲正隆第909節 照幹不誤第154節三聖經第1424節 拜拉維化身第69節無農不穩第1630節 又一次教科書式的進攻(一)第965節 移民事宜第50節樂與苦第561節 夫人來就不同第1043節 抹黑奧斯曼帝國第786節 王爺的禮物第1230節 十二艘戰列艦第1057節 麥斯歐德·帕夏亮相!第1979節 箭射莎車城第15節送你三萬兩第527節 文萊戰定第1703節 今上的的道第1395節 洪昇上位第1250節 破火船第1064節 招供第954節 上桅樓第860節 烏龍事件第1400節 就是要敗!第2節城下之盟第1136節 名將伊哈桑·帕夏第789節 公主出降第803節 我能說個不字嗎?第81節洪熙官出使官軍第562節 驅虎吞狼之老趙西行第1113節 五上尉升爲五上校第238節又六條三級戰列艦第342節 來華助人洋人們第1664節 孫李夜話第274節幸運的洪熙官第810節 明軍出關第1002節 糟糕的印度人第127節督軍牀前的死屍第1877節 包頭佬俘虜第277節 英國人乾的?第165節校場演練第1352節 唾面自乾的肥前藩大名第1132節 智者的對策第1863節 巷戰的好戰術第1925節 求援之倭倭萌新看中華第465節 萬人之王不萬人第1367節 奪命雙英(一)第1712節 西伯利亞是中國自古以來的領土第721節 柳如是心動不行動第19節回老家第371節 甘輝是烏鴉嘴第514節 素丹的憤怒!第593節 廟堂風波第128節家庭河蟹之道第1121節 二一添作五第1341節 千葉合戰一之雙方部署第294節 金鯨證書(求訂閱)第61節追殺敵船第555節 書生無用第1243節 夜茶第132節倭船來攻第1055節 麥斯歐德投降!第506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七)第1648節 出兵黑龍江去打老毛子(五)第1180節 步兵衝騎兵第915節 錫蘭海戰之戰後第1698節 《參考消息》僅供參考第1777節 世界十大港口第1415節 八卦之事第994節 印度式的抗爭第2185章 直落(三)第583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一)第124節刺客(二)第1547節 香菸(一)第1790節 對近衛軍餘部的處置第341節 攻心孫元化第1347節 千葉合戰之明軍參戰第637節 新騎兵養成第1846節 過關第1225節 張文炳刺馬第1165節 倭人阿部賢六第1740節 漢藏交戰(三)第274節幸運的洪熙官第1798節 我以後再也不衝動了第1314節 滅虜會議(三)第1072節 三個奇蹟第1039節 魔都果阿第385節 清流誤國第762節 冬至起事第246節到呂宋之倭人土著第1443節 一場辛苦爲誰忙第1757節 炮火紛飛(一)第1157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四)第248節到呂宋之屈辱第164節書房夜話之人生無奈第606節 洪熙官的報告第2005節 戰地溫情
第1271節 變質的軍隊第2020節 帶路黨很有用第302節 東南軍鬥韃子兵(三)第413節 安排爪哇事務第1999節 東南國炮聲正隆第909節 照幹不誤第154節三聖經第1424節 拜拉維化身第69節無農不穩第1630節 又一次教科書式的進攻(一)第965節 移民事宜第50節樂與苦第561節 夫人來就不同第1043節 抹黑奧斯曼帝國第786節 王爺的禮物第1230節 十二艘戰列艦第1057節 麥斯歐德·帕夏亮相!第1979節 箭射莎車城第15節送你三萬兩第527節 文萊戰定第1703節 今上的的道第1395節 洪昇上位第1250節 破火船第1064節 招供第954節 上桅樓第860節 烏龍事件第1400節 就是要敗!第2節城下之盟第1136節 名將伊哈桑·帕夏第789節 公主出降第803節 我能說個不字嗎?第81節洪熙官出使官軍第562節 驅虎吞狼之老趙西行第1113節 五上尉升爲五上校第238節又六條三級戰列艦第342節 來華助人洋人們第1664節 孫李夜話第274節幸運的洪熙官第810節 明軍出關第1002節 糟糕的印度人第127節督軍牀前的死屍第1877節 包頭佬俘虜第277節 英國人乾的?第165節校場演練第1352節 唾面自乾的肥前藩大名第1132節 智者的對策第1863節 巷戰的好戰術第1925節 求援之倭倭萌新看中華第465節 萬人之王不萬人第1367節 奪命雙英(一)第1712節 西伯利亞是中國自古以來的領土第721節 柳如是心動不行動第19節回老家第371節 甘輝是烏鴉嘴第514節 素丹的憤怒!第593節 廟堂風波第128節家庭河蟹之道第1121節 二一添作五第1341節 千葉合戰一之雙方部署第294節 金鯨證書(求訂閱)第61節追殺敵船第555節 書生無用第1243節 夜茶第132節倭船來攻第1055節 麥斯歐德投降!第506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七)第1648節 出兵黑龍江去打老毛子(五)第1180節 步兵衝騎兵第915節 錫蘭海戰之戰後第1698節 《參考消息》僅供參考第1777節 世界十大港口第1415節 八卦之事第994節 印度式的抗爭第2185章 直落(三)第583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一)第124節刺客(二)第1547節 香菸(一)第1790節 對近衛軍餘部的處置第341節 攻心孫元化第1347節 千葉合戰之明軍參戰第637節 新騎兵養成第1846節 過關第1225節 張文炳刺馬第1165節 倭人阿部賢六第1740節 漢藏交戰(三)第274節幸運的洪熙官第1798節 我以後再也不衝動了第1314節 滅虜會議(三)第1072節 三個奇蹟第1039節 魔都果阿第385節 清流誤國第762節 冬至起事第246節到呂宋之倭人土著第1443節 一場辛苦爲誰忙第1757節 炮火紛飛(一)第1157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四)第248節到呂宋之屈辱第164節書房夜話之人生無奈第606節 洪熙官的報告第2005節 戰地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