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馬紮然的選擇

伴隨着杜倫尼出現的,是密集響起的中興一式步槍槍聲。燧發槍的構造讓他們並不用排列着整齊的隊列就發出了足夠威脅性的火力。

杜普萊西斯的軍隊被攔腰截斷,率領着精銳的杜倫尼發起了進攻,全部的預備隊都被壓了上去。

正面作戰的西班牙軍隊一改剛纔的頹廢,奮勇爭先,轉瞬發起了反擊。

站在穿上,馬爾科先生心情沮喪。他的身邊,少女捂着嘴巴,盡顯期待。

這裡,曾經也是加泰羅尼亞人的家園呀。而不是現在,被分割成兩個國家所屬。

戰局如同少女的期望發展着,杜普萊西斯沒有料到密林裡會由軍隊藏着。

事實上,這正是這個時空裡多數將領所以爲的禁忌。

他們並不希望自己的士兵進入密林,特別是在即將開始戰鬥的時間裡。一旦進入密林,就意味着好不容易集結起來的軍隊要面對極容易分割士兵的散亂。

沒有密集陣型,無論是西班牙人還是法國人都無法發揮出火槍的殺傷力。

但是,中國人的中興一式步槍卻有這樣的效果。

既是散亂從密林裡出來的士兵,手持着少數配發的中興一式步槍依舊能夠對敵人發起有效進攻。

戰爭,就在這樣的突變之下確定了勝利的天平。

杜普萊西斯被逼上了海灘,身前是洶涌殺來的西班牙士兵,身後是波濤洶涌的大海。

他看着那艘飄在海上的遊艇,充滿期待。

但這時,少女卻一腳踹到了馬爾科先生,讓他跌落進大海。

遊艇走遠了。

馬爾科先生在海上高喊着救命,杜普萊西斯公爵閣下低下了頭顱,深呼吸一口氣:“我要求貴族的待遇,不得加害於我!”

良薩的戰爭失敗了。

敗的是如此的快,以至於人們顯然還沒有反應過來。

良薩一丟,佩皮尼昂便是門戶大開,任由西班牙軍隊隨意入侵。

這座當年被法國人拱手讓人的城市又一次回到了西班牙人的手中。

當地的加泰羅尼亞人們歡呼着,杜倫尼爲了爭取這些人的支持,已經許諾會實行較低的稅收政策。而重新見到巴塞羅那的加泰羅尼亞人也是他們所歡呼的一點。

首戰告捷,杜倫尼雄心燃燒。

哪怕還沒有完全佔領佩皮尼昂,杜倫尼的目光已經越過法國南部的城市,目光朝着更遠的地方望去。

佩皮尼昂的勝利很快就傳到了各個地方。

除了馬德里享受着勝利的歡呼外,巴黎也陷入了一陣沉寂。

巴黎。

佩皮尼昂是個不起眼的地方,多數不關注政治軍事的人而言,也並不在乎那來自哪裡,發生了什麼。

但是,有一個人顯然時刻關注着南方的戰爭。

“你果然還是背叛了法蘭西。”馬紮然凝望着燭光,一封書信攤開放在了桌子上。佩皮尼昂的失敗已經完整地被傳回了巴黎,雖然經過了一陣混亂,但馬紮然還是瞭解到了這一戰的前因後果。

這個八字鬍,光額頭的意大利人摸了摸有些禿頂的腦袋,疲憊地坐在桌子上。

他所處的地方,並不是馬紮然自己的家裡。而是在巴黎郊外的一個秘密莊園上。

之所以要來秘密莊園,而不是光明正大在自己的府邸裡,那顯然是有原因的。

沒多久,莊園裡來了個清秀的女僕。

見到這女僕,馬紮然眉頭微微皺了一下:“王太后……今天身體還是不佳嗎?”

“宰相閣下,陛下最近身體不好,王太后關心陛下健康,所以依舊不能出來。但對於宰相閣下的問候,王太后十分感謝。這一次,王太后讓我帶來一封信件,表達對宰相閣下的關切。還請宰相閣下收下……”清秀的女僕放下了書信,隨後悄然離去。

拿着手中似乎還有王太后遺留氣息的書信,馬紮然心情抑鬱。

他是想找王太后商量一下對付西班牙辦法的,但王太后卻躲着他,這讓他很苦惱。

而這,其實也是最近城內流傳的一個流言蜚語。

有人說,王太后在巴黎城偷偷摸摸地與馬紮然舉行了婚禮,兩人早已私定終身……

這等事情傳出去,馬紮然幾乎一口老血噴出來。

偏偏,他們還真有時不時偷偷摸摸地地下見面。

見面的目的是什麼?

男女那點事不說,主要還是爲了政治上的東西呀。宮廷里人多眼雜,剛剛說完的話第二天就能成爲全城通曉的流言,實在很不安全。

不過呢,兩人也的確有些不容易。

王太后叫安妮,不是法國人,乃是西班牙人。

作爲法王路易十三的王后,他十四歲就嫁給了同樣十四歲的路易十三。這顯然是一場政治聯姻,兩個小傢伙從小就不是互相喜歡。結婚後不久,兩人就長期分居。

也正是因爲國王與王后之間的不合,當時執政的紅衣主教黎塞留就一直認爲來自西班牙的安妮心懷孃家,會背叛法蘭西的利益,多次指控安妮參與了幾次宮廷叛亂。

不過,黎塞留雖然很堅定地指控,卻一直沒能拿下安妮的罪證。

有人說是法王念及舊情,有人說是西班牙人發揮了力量,但是……結合後來安妮與馬紮然之間不得不說的故事,卻又讓這些流言蜚語帶上了旖旎的色彩。

沒有人說得清楚安妮與馬紮然之間的故事。

但馬紮然卻的確有着與安妮差不多的身份。

無他,馬紮然是意大利人。而意大利……此刻被西班牙統治。

三十七歲獲得法國國籍的馬紮然其實出身於意大利阿布魯齊地區的佩希納。他早年入羅馬的耶穌會士學校,是在馬德里大學學習的法律。1624年,馬紮然任教皇軍上尉,此後進入羅馬教廷的外交部門任職。1630年1月28日,作爲教皇烏爾班八世的使節爲調解法國、西班牙衝突而去法國,得以謁見宰相c.de黎塞留,受到器重。在這裡,他才得以加入法國,在十年前被提名任樞機主教。次年,馬紮然進入樞密院,任幼王路易十四的宰相、教父。不得不說的是,馬紮然也同樣王太后安妮的寵信。

在驟然登上權位的道路上,馬紮然除了黎塞留的認可,顯然也有與王太后安妮之間的合作。

而就是這樣不清不楚的合作,讓最近城內傳出了許多流言。

不用問,這也是投石黨人的手筆。

孔代親王雖然入獄,杜倫尼卻依舊是心腹大患。

此前,杜倫尼搖擺着沒有加入西班牙,還沒有造成威脅。但現在,他獲得了五萬大軍,已然攻城略地。

這意味着……

法國人的大麻煩來了。

“王太后恐怕很難給我更多的支持了……”坐在馬車上,馬紮然讓車伕停在了馬紮然圖書館裡。

他打扮成了一個普通人,默默入內。

馬紮然是一個熱愛文化藝術的人,他不僅創建了民族學院和王家繪畫雕塑學校,還把意大利的歌劇也引入了法國。如果說前面三樣有的人喜歡有的人不喜歡。那麼最後一樣重要的成果顯然證明了馬紮然的眼界。

他創辦了法國第一個公共圖書館。

這個圖書館,自然順理成章地被命名成了馬紮然圖書館。

八年前開放給學者的圖書館今天依舊門廳熱鬧。

馬紮然帶着帽檐壓得很低的帽子入內,沒人發現這就是身處於叛亂暴風眼裡的馬紮然宰相閣下。

“這恐怕將是法蘭西最近二十年裡最大的一成劫難了。”一個藍衣學者合上書,坐上了圖書館內一個安靜的咖啡館裡,聲音低沉舒緩,給人很是疲憊的感覺。他沒有繼續賣關子,直接點出了前因後果:“杜倫尼能夠有在南部的勝利,與其說是這位法蘭西閃耀新星的軍事能力,不如說是他的背後出現了一個更加深不可測的對手,大明。”

“中國人……也許我們應該上書宰相閣下,將在法蘭西境內的中國人統統抓起來。”

“聽着,富朗索瓦。你的暴躁是時候改一改了,中國人提供了物美價廉的東方絲綢、茶葉以及瓷器。這個時候你提出來抓起他們,也許明天等待你的就是出版你著作的子爵閣下斷絕對你的資助。”

“是的,中國人已經在歐洲有了足夠的利益關係。短短的時間裡,我恍惚以爲全世界都有他們的身影。而這一切,只不過是幾年時間的發展。”

“他們曾經十分平靜,但在中國皇帝抵達歐洲以後都變得亢奮了起來。”

“杜倫尼指揮的軍隊就有中國人的支持與身影。中國禁衛軍經驗豐富的軍官直接加入了杜倫尼的軍隊,他的軍隊大量火器供應都讓杜倫尼火力充沛。老實說,我很擔憂馬賽的安全。”

馬賽,那可是法國第二大城市,最大的海港。

沒錯,法國人最大的港口並不在西面面相大西洋的地方,而是在地中海港口馬賽。這個三面環山,一面朝海的地方不僅是難得的良港,也是個易守難攻的地方。

“那裡想要打下來可不容易。”

“但有了中國人的加入,我們就必須更謹慎地區評估這一切。”

咖啡館裡陷入了沉默。

“但至少,我們應該感謝中國人帶來的咖啡豆,不是麼?”藍衣學者輕聲笑着:“說實在的,也許我們應該更加放輕鬆一些。無論是孔代親王還是杜倫尼我都難以相信他們擁有優秀的執政才能。黎塞留閣下的事業不是那麼輕鬆能夠繼承的,如果是誰都可以做到出色。黎塞留閣下爲什麼還會選擇馬紮然擔任宰相。有的時候,人們一貫希望權力,卻從不考慮背後的負擔。投石黨人厭惡稅收,認爲這剝奪了他們進一步富貴的財富。但事實上,如果不是法國成爲歐洲陸地上最強大的國家,他們又怎麼可能在海外賺取那麼多財富?”

“中國人的艦隊已經進入地中海了。原本還有些人希望把中國人都抓起來,罰沒他們的財富。但誰都知道這幾乎不可能,他們的背後有一個強大的中國。奧郎納,今天說的夠多了。讓我們的朋友用更多的時間思考一下吧。”

奧郎納就是那個藍衣學者,他聽完以後,謙和地點了點頭。

這時,馬紮然忍不住了,他上前問道:“奧郎納閣下。你的見解讓人感覺非常精闢,我忍不住向你提出一個問題。那麼,你你認爲難道投石黨人獲得權力以後不能讓法國人變得更好嗎?還是說,這是目前更多人的想法?”

“但凡有一些知識與見解的人都明白。治理政務從來都不是拼接着反對的聲音就能做得更好的。如果說1648年到今年爲止的投石黨叛亂還是面對停發俸祿與違憲之間的反抗,是屬於正義的。那麼,當孔代親王爲了謀取宰相權位的時候,反對暴政就成了名義上的藉口。事實上,這已經只是可恥而卑鄙的宮廷陰謀了。閣下,祝你好運。”奧郎納深深看了一眼馬紮然,轉身離去。

……

馬紮然走出了圖書館。

投石黨人的叛亂說起來原因十分簡單,爲的,就是三十年戰爭巨大的財政壓力下讓法國政府作出了動搖自己執政根基的事情。

馬紮然不僅向所謂的金融家借款,還給出了讓他們徵收法國人稅收的權利。貪婪的商人橫徵暴斂,民衆與貴族都被激怒。

到了這,法國政府卻依舊還沒有停手。

他們把手伸向了高等法院,動了公務員的俸祿。隨後,法院與政府發生衝突,先是法國城內發生武裝叛亂,隨後法國各省也相繼叛亂。

馬紮然雖然關了孔代親王,親王的兄弟孔蒂及其妹夫隆格維爾公爵,但是親王的擁護者在外省暴動,教士亦與貴族聯合在外省發起叛亂。

現在有了杜倫尼的勝利,他們的力量顯然更加強大了。

“但是……有英國人的例子在,他們終究會再度面臨分歧。王太后的躲避也許不單純是爲了謠言,更是爲了積蓄力量。那麼,我還應該衝在最前面嗎?”馬紮然深深呼出一口氣。

他終於找到了自己的破局之法:“中國人有一句話很是精妙,以退爲進……”

第六十五章:設計下套第七十一章:周延儒完了第六十四章:搶馬進行時第三十八章:復我山河第三十章:瘟疫已克第五章:一派荒唐第二十章:埋伏奏效第一百一十章:天壇檢閱第三十九章:龍江船廠第五十九章:你惹不起第五十三章:邊疆第二章:湖廣局勢 起點正版我發紅包第三十四章:皇帝的龍旗迎風飄揚第十九章:雙面間諜第五十九章:三軍將士何在?第一百零四章:出征第四十七章:黃崖口外的刀光第一百四十一章:圍軍之中第四十三章:新的命門第七十三章:預言第三十三章:秦俠出府第七十章:臣請誅湯若望第六十五章:留學生第十四章:光明與黑暗第六十一章:爾虞我詐第八十四章:文明與野蠻第四十五章:無禮失禮第43章:琉球秘辛第十九章:帝國的尊嚴第九十一章:產業與利器第六十一章:解放菲律賓第106章:1份大禮第三十八章:報恩寺內第六十章:天佑大明的神蹟第三章:暴亂第十七章:東亞戰略第十八章:法國最鋒利的利劍,現在屬於……第七十四章:一個單挑全部的獲勝第七章:進兵河南初戰第十三章:你以爲都是編的嗎第三十五章:賣國賊你逃不掉了第六十一章:大軍出關第八章:解決問題第五十四章:遼東女將第四十三章:多鐸求和第九章:京畿防務第四十二章:李香君與君第十七章:揭曉第十八章:太子講學第六十二章:平定瘟疫第十六章:皇太子的檢閱第四十八章:保定兵參戰第五十四章:激戰第七十六章:贏家是他第一百五十四章:第一張底牌第七十章:捷報入通州第一百三十九章:開封大校場第五十五章:刺客第五十章:盛京外的京觀第七十章:劍拔弩張大政殿第八十六章:中華同盟第八十章:第二件神兵利器第六十七章:篡位第三十四章:擊敗倭寇第六十八章:彗星第三十六章:隻手扭轉戰局第六十一章:贏到了最後第一百三十七章:玩弄指掌第二十八章:春秋大夢第三十三章:騎兵對衝第九十一章:人口論第一百六十二章:凱旋渾河畔第二十六章:大維齊爾柯普呂律第三十四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第一百二十六章;八旗齊聚第二章:京師貴人第五十一章:新的希望第一百七十六章:心志在北第四十一章:秦淮八豔,佳麗迭出第九章:頭陣開打第六十六章:拼命第二十章:抓劉澤清要活的第一章:太子表示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七十一章:周延儒完了第十五章:馬德里的中國人第四十五章:柳生十兵衛第五十四章:遼東女將第四十章:戰時與故人第九章:微服出巡第六十五章:老將歸服第六章:壓下來第四十章:戰時與故人第五十六章:擴軍安排第七十二章:賊軍策略第六十六章:帝國烈士永垂不朽第六十九章:太貪了第四十六章:海外第七十八章:勢如破竹第二十四章:新政第一百五十八章:鏖戰時分
第六十五章:設計下套第七十一章:周延儒完了第六十四章:搶馬進行時第三十八章:復我山河第三十章:瘟疫已克第五章:一派荒唐第二十章:埋伏奏效第一百一十章:天壇檢閱第三十九章:龍江船廠第五十九章:你惹不起第五十三章:邊疆第二章:湖廣局勢 起點正版我發紅包第三十四章:皇帝的龍旗迎風飄揚第十九章:雙面間諜第五十九章:三軍將士何在?第一百零四章:出征第四十七章:黃崖口外的刀光第一百四十一章:圍軍之中第四十三章:新的命門第七十三章:預言第三十三章:秦俠出府第七十章:臣請誅湯若望第六十五章:留學生第十四章:光明與黑暗第六十一章:爾虞我詐第八十四章:文明與野蠻第四十五章:無禮失禮第43章:琉球秘辛第十九章:帝國的尊嚴第九十一章:產業與利器第六十一章:解放菲律賓第106章:1份大禮第三十八章:報恩寺內第六十章:天佑大明的神蹟第三章:暴亂第十七章:東亞戰略第十八章:法國最鋒利的利劍,現在屬於……第七十四章:一個單挑全部的獲勝第七章:進兵河南初戰第十三章:你以爲都是編的嗎第三十五章:賣國賊你逃不掉了第六十一章:大軍出關第八章:解決問題第五十四章:遼東女將第四十三章:多鐸求和第九章:京畿防務第四十二章:李香君與君第十七章:揭曉第十八章:太子講學第六十二章:平定瘟疫第十六章:皇太子的檢閱第四十八章:保定兵參戰第五十四章:激戰第七十六章:贏家是他第一百五十四章:第一張底牌第七十章:捷報入通州第一百三十九章:開封大校場第五十五章:刺客第五十章:盛京外的京觀第七十章:劍拔弩張大政殿第八十六章:中華同盟第八十章:第二件神兵利器第六十七章:篡位第三十四章:擊敗倭寇第六十八章:彗星第三十六章:隻手扭轉戰局第六十一章:贏到了最後第一百三十七章:玩弄指掌第二十八章:春秋大夢第三十三章:騎兵對衝第九十一章:人口論第一百六十二章:凱旋渾河畔第二十六章:大維齊爾柯普呂律第三十四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第一百二十六章;八旗齊聚第二章:京師貴人第五十一章:新的希望第一百七十六章:心志在北第四十一章:秦淮八豔,佳麗迭出第九章:頭陣開打第六十六章:拼命第二十章:抓劉澤清要活的第一章:太子表示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七十一章:周延儒完了第十五章:馬德里的中國人第四十五章:柳生十兵衛第五十四章:遼東女將第四十章:戰時與故人第九章:微服出巡第六十五章:老將歸服第六章:壓下來第四十章:戰時與故人第五十六章:擴軍安排第七十二章:賊軍策略第六十六章:帝國烈士永垂不朽第六十九章:太貪了第四十六章:海外第七十八章:勢如破竹第二十四章:新政第一百五十八章:鏖戰時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