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呂偉迎的身份

呂偉迎帶着稅差走了。

一同離開的還有盛家莊的稅款。

這寒冬臘月裡還能有積蓄的人已經很少了,除了盛伏扣扣索索地從家裡掏出了二十一兩銀子交了稅款,其餘幾乎都沒有銀子繳稅。

好在,慷慨的盛慶和站了出來,他拿出了銀子代替一個個莊客們繳了稅。取而代之的,則是盛家莊的百姓們一個個按下了借條,富裕一些的拿出了田契,寒酸一些的則是拿出了房契。當然,盛家莊的有產者也不多。

於是最多的還是那些簽了密密麻麻有無數看不懂字跡的勞動契約。

這是盛慶和從京師裡學來的。

最近京畿的郊區多了許多工坊,而裡頭的人便籤了不少勞動七月。

盛慶和頭腦活絡,亦是想要搞一個工坊出來。

沒錢還債,便一輩子幹活賣命……

這樣想着,盛慶和便歡快地收下了一大堆拮据、抵押物以及爲數衆多的勞動契約。

官差走了,百姓們卻忽然間變得沉默了起來。

他們看着盛慶和,又是感激,又是不捨。

感激的是盛慶和畢竟還是盛家莊的大老爺,有責任心,有但當,有良心。他爲了擋住官差,主動擔負起了一部分原本不該盛慶和出的銀子。

至於另一面那亦是簡單,官差來時衆人心驚膽戰着沒有細想,眼下官差走了安全了。大家便紛紛由唉聲嘆氣了起來。

唉聲嘆氣的,自然就是這被迫要交納的新增稅款。

“年景好有個啥子用,官差來一趟,一年功夫都白乾。這世道,越來越沒個奔頭了。”

“那一身黑皮穿得倒是精神,可壓榨起老百姓來,一樣是個沒完。這世道,啥時候讓咱們小老百姓好好活下去……”

“哎呦,勇哥兒,往日這種事情就數你最爲熱切,也最會議論。今日你咋不說了?”鄉民們陸陸續續朝着自家走去。

路上,一個年輕男子嘀嘀咕咕着。

被喊做勇哥兒是個身量不高,身材瘦弱的男子。眼見衆人喊他,便下意識眯起了眼睛,將目光重新回落到喊他的人身上。顯然,這還是個近視眼。

這年頭的近視是少見的,真眼睛有問題,大約也是瞎了。瞎子在這世道是很難活下去的,故而,這勇哥兒也是盛家莊小有名聲的一位。勇哥兒全名盛勇爲,號稱是曾經最有希望考中秀才的人。

只是,後來不知怎的,忽然間大家都說這勇哥兒眼睛壞了。着急勇哥兒爹孃耗盡家財去京師看病也沒看出個名堂,只是後來漸漸的大家都發現這勇哥兒幾年下來真就沒考中秀才,也就紛紛搖頭着嘆息,成了盛家莊一件奇聞異事。

原本,這勇哥兒也是去了京師全家不在盛家莊的。只是最近宛平縣裡由起了加稅的事情,勇哥兒便跑了回來。畢竟,他父母還在這裡。

與他說話的那人,自然就是則是一同從小玩到大的發小,盛財。

望着盛財不過二十歲就儼然四十小老頭的面容,盛勇爲低聲道:“這裡不是說話的地方……”

盛財愣了下,順從地應了下來,帶着盛勇爲去了自己家中。

沒多久,一份報紙攤開在了盛財的眼前。

“那盛慶和是欺我等不識字啊……”盛勇爲咬牙切齒,簡明扼要地將報紙上的所言說給了盛財聽。

“這這這……”盛財是不識字,但盛財不代表不懂這些話語後的意思,他愣了良久,這才道:“唉,那盛少爺做了,又能如何。那肯定是盛老爺的意思,這地方是盛家莊的地方。這莊子是盛家的莊子,咱們雖然還有自己的田。可眼下都給拿去抵押着了,要鬧,往後可就沒法在盛家莊待了……”

盛勇爲低低輕哼一聲:“恐怕,那盛慶和與呂偉迎這會兒還在自顧自地開心着吧,殊不知……”

說完,盛勇爲滿臉嘲弄。

……

位於盛家莊的大宅的側門裡,一輛馬車慢悠悠地停了下來。兩人帶着斗篷一路下了車,盛慶和說說笑笑着進了門。

哐噹一聲……

門關了上去,無人能見的一處野草堆裡,一人也悄悄離開。

此事盛家大宅的門內,從馬車上下來的兩人都取下了頭上的斗篷。赫然就是縣衙戶房書辦費丁,以及負責了剛剛收稅之事的呂偉迎。

兩人一路朝着書房走去,進了那隔音措施上佳的書房,三人都明顯地紛紛鬆了口氣。

“這一回,可真是太感謝費書辦與呂大人的幫襯了……”盛慶和滿臉含笑,這一回他的收穫當真可是格外豐富啊。

“哈哈,我纔不過是個小卒子,身上無官無品,可不敢當這一聲大人的稱呼。至於這一回的事情,倒是不必太客氣。彼此合作,各自雙贏。這是兩相便利之事,更何況,要說功勞,首先也是費丁書辦這一回的注意。接下來呂家莊的事情,也還得你幫忙嘛。哈哈哈……”呂偉迎說着,瞥了一眼書房裡一個小木盒子。

費丁悠然地笑着:“當初既然答應了下來,自然就要說到做到了。”

盛慶和當時怎麼裝的那些田契房契,呂偉迎可是親眼見了的。

見此,盛慶和嘿笑了一聲,沒有動手腳,直接翻開了小盒子:“說到,當然就要做到。這一份四成,是縣衙方面的。這一份六成,是我們幾家的。雖說,按照俗例應是這一回秋稅完畢後再分。但眼下衆志成城,這麼一點俗規自然也得改改。”

說着,盛慶和便將這一回收到的地契房契當場分潤了下來。

經歷了這麼一出,屋內的氣氛明顯地歡快了幾分。

很快,大家對呂家莊、梨園莊等各處的事情也都安排了下來。

“別看那什麼勞什子的村公所看起來厲害萬分,既是辦學又是練兵,陣仗大的驚人。可也不想想,士紳居鄉,那規矩就得士紳來立。就想強行插手,那也得想想哪裡有那麼多人給他用。那樑益心見我來了還以爲一呼百應,卻也不想想,我呂偉迎的身份……”呂偉迎悠然地笑着,說起了當天應聘呂溝橋鎮派出公所的事情。

縣衙此番建立基層治理機構施行的是一面從京師各學校抽調分配,一面當地現場招聘。

雖說朱慈烺出宮已經有三年,學校亦是建立了兩所。帝國陸軍學校,南京師範學校乃至南北國子監。

然則,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要想讓帝國的行政事務上有足夠的行政人員可用,這麼一點人壓根不足爲道。要不然,朱慈烺也不會將主義大到縣學上去。

這樣一來,雖然中樞在推行的時候儘可能地按照派駐人員與本地人呢元一比一的比例組建基層管理機構。但實際上,可用之人幾乎全部來自於當地大戶。

尤其是那些優秀的人才,更是與當地大戶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

比如呂偉迎,赫然便是呂方之子。那就是呂方那個中了舉人之人。

只不過,呂偉迎一向喜歡遊學各處,心氣高傲尋常不見旁人,這纔沒有讓人認出來。

有了這麼一層身份在,這些人在進入權力機構後到底會做什麼事情,也就不言而喻了。

分潤完了盛家莊多收上來的稅賦,又談論完畢了下一輪的行動計劃。場上衆人的關係也就越發感覺親密,氣氛也變得歡暢起來,彼此說說笑笑,好一片歡悅的氣氛。

只是,與此一牆之隔的地方,卻不知道又有人會因此忍受飢餓,在這數九寒冬之天中熬不過去,一命嗚呼……

……

朱慈烺開始啓程回宮了,只是剛走到一半就停了下來。

路上有人攔了馬車,沒有行兇,只是將一個髒兮兮的女孩子頭上插了一根稻草。

“插標賣首……”趙詩瑤驚呆了。

朱慈烺凝眉道:“王淼呢,去查清楚!”

半日後。

“聖上,情況已經探明清楚了。”說話的是王淼,這個身材頗爲發福的男子現在已經瘦了下來,或者說變得更加精壯了。

自從朱慈烺從崇禎皇帝手中接管錦衣衛以後,這個曾經被漸漸廢棄的機構開始不斷煥發奪目的光彩。而漸漸的,錦衣衛的只能也開始分爲兩面。一面面向情報機關的工作,另一面,也就是越發隱秘的一面開始漸漸不爲人所知。

比如這一回,王淼便開始從山西、河南以及軍中抽調大量人員,開始佈局宛平大興以及京畿各處,不斷反饋施政之中的一切動態。

在錦衣衛詳實而近乎監控的關注之下,政令推行的一舉一動都沒有逃過朱慈烺的眼睛。

“也就是說……剛剛建立起來的新機構,轉眼間就被侵蝕得如此乾淨。甚至連實際操作之中被帶歪了也無法控制,亦或者,無法……影響?”朱慈烺喃喃着,不由搖了搖頭。

一旁,趙詩瑤輕輕地給朱慈烺的額頭上揉了揉:“不如,現在我們出手?”

“還沒到那一步。朕的耐心,也還沒有失去……放心吧,底牌還多着。他們會看到足夠多驚喜的……”朱慈烺輕輕呼出了一口氣。

“這一回,也的確是京中追平的壓力太大了。恐怕下面有些人也按捺不住,以加稅爲目的,而沒有看到這一回稅負改革的實質……這種事情,想要改變還得從考覈之上做起。只是,現在想這些也是太遠了。看吳英科接下來怎麼辦吧……”朱慈烺說完,道:“先回宮……”

……

宛平縣衙。

吳英科輕輕呼出一口氣:“該來的總會來的……硬的不管用,軟刀子自然也會不斷地冒出來。”

看着不斷增多的稅賦,吳英科卻陷入了深深的焦慮之中。

冬日收稅不是個好時候,一旦下面人火候不到位,在執行的過程之中出了偏差,便極容易造成百姓流離失所,乃至於家破人亡。

事實上,他的桌案上也從來沒有少過關於下面的報告。

但是……

“本地學子都是本鄉本土人士,他們對於這一回的稅賦改革恐怕理解上也只限於區區將錢糧收上來便可。怎麼會管是從哪裡收上來的?”這樣想着,吳英科更加撓頭了。

他需要人手去督察,但手中的人就是連收稅都不夠,哪裡還有餘力?

就在這時,忽然間門子來報:樑益心求見。

聽到這個名字,吳英科一愣,但他很快還是過去見了樑益心。

一見樑益心,吳英科便是好一陣唏噓不已。曾經縣學之中風度翩翩的風流才子現在風塵僕僕,一下子看着憔悴了許多。但同樣,這樣的憔悴之下亦是潛藏着一種火山即將爆發的力量,一種改變這個世界的力量。

“你這個關頭怎麼過來了?盧溝橋鎮的事情怎麼樣?我宛平縣上下就屬你盧溝橋鎮辦事最爲順利,那個初級小學與民兵小組最爲齊整。其他各處,真是走樣的我都不敢去想。我私下派了幾個相熟可靠的學子去探查,真是……”吳英科重重嘆了一口氣。

但很快,吳英科便不由擔心道:“若是你要什麼幫助,儘管提。只要縣衙這邊能做得到,當然,眼下這個關口,最重要的還是別再出簍子了……”

“政令已經推行下去了。只是都是大姑娘上角頭一回,誰也沒點經驗。”樑益心寬慰着。

“你的重點恐怕不是這裡吧……”吳英科沒有廢話。

樑益心道:“沒錯……我收到了一封檢舉信。萬萬沒想到,我有眼無珠,看錯了一人,也辜負了百姓們好不容易積攢起來的信任。”

說着,一封關於盛家莊轉移稅賦的檢舉信遞給了吳英科。

只是一看,吳英科的眉頭就皺成一個川字,久久緩不開勁兒。

“那個呂偉迎是呂方之子……地方的情況,我們掌握的還是太少了……”吳英科喃喃着:“必須得解決了。我要親自去盛家莊!”

“屬下刺來,自然不單單只是爲了訴苦……更有一劑良方。”樑益心見吳英科要親自下去,不由心中讚了一聲,然後側身一讓。

“吳縣令,你我比鄰而居,這一回恐怕還是第一次見面吧。”樑益心的身後,一個爽朗的聲音響了起來。

“黃縣令?”吳英科見了來人,頓時驚訝轉瞬,他便明白了什麼。

原來,此人赫然就是大興縣的縣令黃易芝。

很快,樑益心就將具體的方案說了出來。只是一聽,吳英科便露出讚賞的表情:“好!就這麼辦!”(未完待續。)

第八十八章:大明中南海第二十八章:藩王臣服第四十四章:領袖氣質第三十七章:外交暗流第一百二十八章:我講個故事第十二章:朝議第三十五章:漢族的浩然正氣第一百三十二章:並肩作戰第六十五章:愛國赤子之心第十六章:給他準備好了棺材錢第四章:現世報來得快第五十一章:州衙會見第四十三章:多鐸求和第二十八章:重禮第六十一章:拐走戰艦第一百一十八章:將帥之心第五十九章:媚香樓裡滄海桑田第四十六章:將軍,活不了幾年啦第十六章:行軍蒙古草原第三十六章:讓寰宇爲中華所獵第三章:島津光久第八十一章:開疆拓土第七十五章:索尼在哪裡第八十二章:漢城交易會第二十七章:有求於大明第六十一章:又一個神醫第七十章:鐵騎突出刀槍鳴第四十九章:日本人用大明的教科書第三十一章:無知者無畏第一百二十八章:大戰開啓第五十三章:暴富第二十五章:井陘關易手第三十七章:清洗到徹底掌握第五十六章:遼南第一百零一章:出城硬戰第7章:1舉多得第六十六章:帝國烈士永垂不朽第二十七章:長蘆圖書館第二十七章:皇帝陛下抵達日本第二十四章:貿易第四十一章:德川義直第三十八章:不甘心第52章:天罰1式火炮第一百一十七章:啓蒙歌曲第一百六十三章:兵臨赫圖阿拉第四十四章:陰謀詭計第二十九章:湖廣豪族第二十四章:京中名醫第一百一十七章:保定將官第六十七章:治國清單第十一章:紅娘子上陣第九十八章:裸城伏擊第四十章:戰時與故人第六十九章:鐵騎的洪流第三十八章:還有一事第四十七章:再擴軍第十二章:又是查賬第二章:登基大典第三十五章:渡河,戰鬥!第六章:壓下來第二十二章:一日滅其國第一百一十四章:撕第十六章:正式交接第二十八章:在日本搞中國租界第四十二章:朝議震盪第二十章:北方的鐵蹄第八十一章:來者何人 四十萬字已肥可宰~第八十三章:敲打朝鮮棒子第三十六章:大明希望第六十二章:不一樣的出兵第六十章:體量碾壓第六十七章:新的世界體系第十章:楚王面目第八十一章:畏罪自殺第二十三章:援助朝鮮貸款第十二章:真的全軍出擊?第三十二章:劃分亞洲第三十四章:賣國奸商第六十五章:設計下套第二十九章:號召第三十二章:擴軍飛熊營第一百一十三章:殖民第二十三章:一國興亡一念間第八十一章:大朝會第八章:新儒者第二十六章:改天換地第八十六章:山人自有妙計第四十九章:御門聽政第六十六章:拼命第一百零二章:人心士氣第八十四章:王師北定河套時,捷報無忘傳京中第一百三十六章:薩爾滸突圍第一百一十八章:宋應星第三十三章:鬼鬼祟祟第六章:深海戰略第二十七章:克倫威爾第四十五章:天堂有路你不走第一百零三章:擊退哈巴羅夫第二十八章:誇耀武功第二十三章:馬紮然的選擇
第八十八章:大明中南海第二十八章:藩王臣服第四十四章:領袖氣質第三十七章:外交暗流第一百二十八章:我講個故事第十二章:朝議第三十五章:漢族的浩然正氣第一百三十二章:並肩作戰第六十五章:愛國赤子之心第十六章:給他準備好了棺材錢第四章:現世報來得快第五十一章:州衙會見第四十三章:多鐸求和第二十八章:重禮第六十一章:拐走戰艦第一百一十八章:將帥之心第五十九章:媚香樓裡滄海桑田第四十六章:將軍,活不了幾年啦第十六章:行軍蒙古草原第三十六章:讓寰宇爲中華所獵第三章:島津光久第八十一章:開疆拓土第七十五章:索尼在哪裡第八十二章:漢城交易會第二十七章:有求於大明第六十一章:又一個神醫第七十章:鐵騎突出刀槍鳴第四十九章:日本人用大明的教科書第三十一章:無知者無畏第一百二十八章:大戰開啓第五十三章:暴富第二十五章:井陘關易手第三十七章:清洗到徹底掌握第五十六章:遼南第一百零一章:出城硬戰第7章:1舉多得第六十六章:帝國烈士永垂不朽第二十七章:長蘆圖書館第二十七章:皇帝陛下抵達日本第二十四章:貿易第四十一章:德川義直第三十八章:不甘心第52章:天罰1式火炮第一百一十七章:啓蒙歌曲第一百六十三章:兵臨赫圖阿拉第四十四章:陰謀詭計第二十九章:湖廣豪族第二十四章:京中名醫第一百一十七章:保定將官第六十七章:治國清單第十一章:紅娘子上陣第九十八章:裸城伏擊第四十章:戰時與故人第六十九章:鐵騎的洪流第三十八章:還有一事第四十七章:再擴軍第十二章:又是查賬第二章:登基大典第三十五章:渡河,戰鬥!第六章:壓下來第二十二章:一日滅其國第一百一十四章:撕第十六章:正式交接第二十八章:在日本搞中國租界第四十二章:朝議震盪第二十章:北方的鐵蹄第八十一章:來者何人 四十萬字已肥可宰~第八十三章:敲打朝鮮棒子第三十六章:大明希望第六十二章:不一樣的出兵第六十章:體量碾壓第六十七章:新的世界體系第十章:楚王面目第八十一章:畏罪自殺第二十三章:援助朝鮮貸款第十二章:真的全軍出擊?第三十二章:劃分亞洲第三十四章:賣國奸商第六十五章:設計下套第二十九章:號召第三十二章:擴軍飛熊營第一百一十三章:殖民第二十三章:一國興亡一念間第八十一章:大朝會第八章:新儒者第二十六章:改天換地第八十六章:山人自有妙計第四十九章:御門聽政第六十六章:拼命第一百零二章:人心士氣第八十四章:王師北定河套時,捷報無忘傳京中第一百三十六章:薩爾滸突圍第一百一十八章:宋應星第三十三章:鬼鬼祟祟第六章:深海戰略第二十七章:克倫威爾第四十五章:天堂有路你不走第一百零三章:擊退哈巴羅夫第二十八章:誇耀武功第二十三章:馬紮然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