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報國疆場上(三)

月,高傲而清冷地貼着悠遠的藍天,只有細絲般的浮雲給它織出憂鬱的皺紋。星,像羣臣一樣圍繞在月的四周,發出黯淡的光芒。

日軍混成39旅團的77聯隊,已經率先趕到了彰武縣,在彰武縣日軍的接應之下,迅速的進入到城內,在城內駐守下來,等待其餘的友軍部隊到來。

不過日軍卻是不知道,他們的一舉一動,看似很隱蔽,但是始終都沒有逃離孫衛華特工人員的眼睛。

即便他們可以隱瞞任何人,但是縣城裡面的百姓,是他們永遠無法隱瞞的。

在孫興華接到樑浩的回電之後,孫興華直接命令孫衛華在東北的特工組織,配合樑浩這次的作戰,爲樑浩的抗日先遣隊提供有利的情報。

所以日軍的行動,是瞞不過樑浩的。有了這些情報,樑浩在和日軍的第一次交鋒之中,已經佔據了優勢。

一夜的時間,日軍78聯隊,混成39旅團部,都在加快自己的行軍速度,想要儘快的匯合77聯隊,對樑浩的抗日先遣隊展開合圍。

到了凌晨三點的時候,日軍混成39旅團各部全部趕到了彰武縣城,而三個東北軍步兵團,攜帶一個戰車中隊,也趕到了新民縣。

到達彰武縣之後,日軍混成39旅團長嘉村達次郎立即召開了作戰會議,根據自己手上的情報,策劃了對抗日先遣隊的圍殲作戰計劃。

至於關東軍司令部派遣給他們的三個步兵團和一個戰車中隊,則是被嘉村達次郎拋在了腦後。

在嘉村達次郎的想法之中,自己的一個加強旅團,吃掉中國的一個抗日先遣隊,是絕對沒有任何問題的,即便這個抗日先遣隊有可能是黨軍部隊組成的。

在日軍眼裡,東北軍是不堪一擊的,和東北軍作戰是沒有任何戰績的,只有和中國部隊強硬的部隊作戰,他們才能夠取得相關的戰績。

在彰武縣經過短暫的休整之後,日軍混成39旅團在天亮之後,分兩路向抗日先遣隊所在地展開了行動。

漫長的道路上面,滿是日軍的行軍部隊。

嘉村達次郎騎在戰馬上面,看着一眼看不到頭的部隊,臉上露出了興奮的笑容。

這次朝鮮軍司令官派遣他先期進入到東北作戰,是給嘉村達次郎一個巨大的機會。軍人沒有一個人不喜歡戰爭的,尤其是日本的軍人,他們對戰爭是有着很大的期望,因爲戰爭能夠給他們帶來榮譽、權力、地位、財富。

日軍混成39旅團的兩路進攻,第一路攻擊部隊是以77聯隊爲主,配合野炮兵聯隊(欠第一大隊),騎兵中隊,負責從正面展開攻擊,由旅團長嘉村達次郎直接指揮。第二攻擊部隊是以78聯隊爲主,配合野炮兵第一大隊,工兵中隊,他們的任務是迂迴到抗日先遣隊的後面,配合正面的攻擊,由78聯隊長山縣樂水直接指揮。

嘉村達次郎對自己的計劃信心滿滿,他認爲只要自己的部隊展開攻擊,中國部隊就會迅速的被擊敗,甚至嘉村達次郎已經做好了慶祝的準備。

“旅團長閣下,關東軍司令部急電。”一個參謀快步的從後面跑了過來,手上還拿着一份電文。

嘉村達次郎勒住了馬繮,接過電文看了看,眉頭微微的皺了起來。

這份文件是關東軍司令本莊繁親自下發的,主要的內容就是抗日先遣隊已經進行轉移了,按照情報部門的分析,抗日先遣隊似乎已經向察哈爾省撤退了。

在文件的下面,則是本莊繁親自命令,本莊繁的意思很簡單,混成39旅團盡最大的力量,把這支部隊圍殲在東北的境內,但是一旦這支部隊進入到察哈爾省的境內,混成39旅團則放棄對這支部隊的攻擊。

偌大的東北土地,已經足夠關東軍消化一段時間了,所以在短時間內,關東軍不想對中國別的省份展開攻擊,畢竟惹怒了中國,關東軍也是無法應對的。

“八嘎,竟然想逃離這裡。命令78聯隊,加快行軍速度,一定要攔截住這支撤退的部隊。”嘉村達次郎憤怒的說着,目光之中露出了殺氣。

隨着嘉村達次郎的命令傳達下去,負責側翼迂迴的78聯隊,開始加快了行軍速度,想要攔截住撤退的抗日先遣隊,而日軍的77聯隊,則是在旅團長嘉村達次郎的帶領下,對撤退的抗日先遣隊展開追擊。

九月二十三日,中午十二點。

看着面前一片狼藉的村莊,嘉村達次郎的臉上露出了笑容。

雖然日軍部隊沒有追擊到撤退的抗日先遣隊,但是看着此時的場面,嘉村達次郎心裡十分的明白,抗日先遣隊是畏懼自己的部隊,所以才迅速的撤離了。

“部隊展開追擊,聯繫78聯隊,加快行軍速度追擊。”嘉村達次郎坐在椅子上面,一臉微笑着下達了命令。

78聯隊這支側翼迂迴的部隊,漸漸脫離了日軍主力部隊的範圍之內。

而在接近察哈爾省的吉林省交界處,是沒有多少日軍可以支援過去的。

位於彰武縣北部,靠近察哈爾省的地方,有一個小鎮,名爲章古臺鎮,歷史上這裡曾是水草豐茂的森林草原地帶,但由於人們長期的不合理利用,使這一景觀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形成了大面積沙質荒漠化土地。

陽光在上空照射,荒漠上面則是行走的部隊。

大概五百多人的部隊,有序不亂的朝着察哈爾省靠近。

在他們的後面,則是日軍78聯隊的追擊,78聯隊長似乎生怕自己錯過了這次的功勞,帶領部隊是一路猛追不捨,甚至連午飯都沒有讓官兵去吃。

“營座,和日軍拉開距離了。”後面的偵察兵急忙的跑到了營長的面前,彙報着後面日軍的情況。

營長皺了皺眉頭,隨即下達了命令,讓官兵們就地休息一會,同時利用小功率電臺,和樑浩的司令部取得了聯繫。

在章古臺鎮的右側,一個小村莊裡面。

抗日先遣隊的主力,已經趕到了這裡,樑浩雖然下達了和日軍作戰的命令,但是他不會把部隊部署在陣地上面,和日軍硬對硬的打上一仗,樑浩採取的是運動戰的方法,準備在運動戰的過程之中,殲滅日軍一部。

當樑浩得到第一營的彙報之後,臉上露出驚訝的表情。第一營吸引了日軍三千多人的部隊,可是讓樑浩有些拿不下主意。

三千多人,按照孫興華髮布的日軍編制表來看,這已經是一個聯隊的編制了,相當於一個加強團的兵力。

並且日軍無論是單兵素質,還是整體作戰能力,都是遠遠要高於同樣建制的中國部隊,即便是黨軍部隊,和日軍之間還是有些差距的。

孫興華即便是在有能力,短時間讓士兵的素質提升到日軍的水平,顯然是不可能的,畢竟教育的問題,不是短時間內就可以完成的。

“除了在彰武縣留下的第二營,我們能夠投入作戰的部隊,人數在五千多人,其中第五營是最新組建的部隊,戰鬥力肯定比不上其它的部隊。”楚龍看着爲難的樑浩,有些無奈的說着。

第五營的官兵是由東北軍散兵遊勇和部分的國民組成,雖然第五營之中不缺乏經驗豐富的老兵,但是這支部隊無論士氣還是戰鬥能力,都是樑浩不放心的,畢竟他們需要磨合期,更需要鼓舞他們低落的士氣。

“如果能夠一口一口的把他們吃掉,這樣最好不過了。”楚龍指着地圖,有些猶豫的說着,顯然想要在把這支日軍部隊分割,是件很困難的事情。

樑浩看了看地圖,陷入了沉思之中。

北平,海陸空副總司令部。

張學良剛剛從醫院回來,精神還算不錯,東北的事情,張學良推的一乾二淨,雖然自己扣上了不抵抗將軍的名稱,但是還是有一些輿論,是指向蔣校長的,這樣原本張學良一人承擔的事情,現在就已經變成了兩個人承擔了。

“副總司令,甘肅省主席孫興華髮來的電文。”副官拿着一份電文,走到了張學良的身旁。

聽到是孫興華髮來的,張學良臉上的表情有了變化,他接過電文看了一眼,就把面前的電文撕碎了,扔到了地上。

孫興華想讓張學良出兵收復遼寧吉林省,這是張學良打死都不會做到的事情,如果現在他出兵東三省,不要說東三省的地盤保不住,就連京津這塊地盤都保不住了。

說到底,張學良不是什麼“英雄”,他不過就是地方軍閥而已。

“孫興華是故意讓我難堪,我是不會放過他的。他從東北拉走的武器人員,已經歸還了嗎?”張學良一臉不悅的詢問道。

副官點了點頭,急忙的回答着說:“已經歸還了,不過部分的人員還沒有歸還。”

“繼續給南京政府發電,他願意做英雄就讓他去做,東北的家當一點都不能夠淪落到外人的手上。”張學良憤憤不平的說着。

副官急忙的敬禮,朝着外面走了出去。

南京,國民政府主席辦公室。

得到九一八事變之後,蔣校長急忙的回到了南京,立即開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緊急會議,商討解決九一八的方法。

此刻的蔣校長,一臉苦悶的站在地圖面前。

東北是一塊大蛋糕,這不僅是日本人清楚的,蔣校長也是十分的瞭解,不過東北是張學良的地盤,張學良的東北軍,實力一點都不比中央軍差,蔣校長不敢對東北有什麼想法,但是讓蔣校長絕對沒有想到的是,張學良連張作霖留下的地盤都沒有守住。

此時的蔣校長能夠依靠什麼?張學良的東北軍?是絕對不可能的,自己的中央軍?看似強大的中央軍,能夠抽調出幾萬人的部隊,已經是相當不錯的了。

但是一旦中央軍抽調離開之後,那麼蔣校長能夠守住什麼?

要知道一點,此刻的廣州國民政府,在汪精衛的帶領下,早就把蔣校長的南京國民政府當成了非法的,在南京政府工作的國民黨人,也全部被廣州汪精衛開除了黨籍。

九一八事變之後,蔣校長取消了討伐廣州國民政府的打算,做好了應對日本人的作戰,但是蔣校長卻沒有想到,張學良會做出不抵抗的反應。

現在說什麼都晚了,對於蔣校長來說,等待國際上面的裁決,是最好的辦法,也許這是一個弱國最後的希望。

“校長,我已經下達了命令,我同胞一方面應服從政府之指導,靜候國際公道之解決,一方面,尤應恪守軍人之天職,妥籌實力自衛之準備。”軍政部長何應欽從外面走了進來,看着蔣校長說。

蔣校長點了點頭,臉上卻仍然沒有任何的表情。

“敬之,輔國那裡你需要聯繫一下。他的提議也是有些道理的,如果東北地區沒有任何部隊抵抗,在國際方面也是不好交代的。小規模的抵抗,還是完全可以的。”蔣校長突然想到了什麼,看着何應欽說。

“是,校長。”何應欽答應了一句。

“廣州那裡的事情,讓行政院聯合一下,現在不是內鬥的時候,我們必須和他們聯合到一起,才能夠抵抗住日軍的侵略。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只有聯合他們,我們才能夠佔據主動。”蔣校長嚴肅的說着。

廣州的國民政府,對於蔣校長的壓力很大。畢竟現在九一八事變,是南京國民政府最此刻必須要處理的事情。蔣校長必須要和廣州方面取得和解,只有這樣蔣校長才能夠放心的處理九一八的事情。

“校長,廣州方面的事情,恐怕。。”何應欽有些爲難的說着。

“儘量去調和一下,他們的一些條件,我們是完全可以答應的。”蔣校長看着面前的何應欽說。

何應欽點了點頭,朝着外面走了出去。

看着空蕩蕩的辦公室,蔣校長無奈的嘆息了一聲,臉上露出黯淡的表情,他知道這次自己面對的困難是最大的。

不過蔣校長卻也清楚,經過這次的事情之後,張學良的東北軍,是一定會受到些許打擊的,這也是蔣校長唯一高興的地方。

第192章 獵日坦克第290章 反攻6第21章 攻擊東莞(中)第283章 南天門13第44章 棉湖大戰(三)第210章 中原大戰(九)第133章 攻克永定第9章 初見總理第19章 到達虎門第215章 中原大戰(十四)第76章 駐守惠州(三)第136章 平定福建(一)第299章 委員長來電第210章 中原大戰(九)第302章 孫父第345章 密商第258章 長城抗戰2第296章 反攻12第234章 九一八事變(八)第342章 逼迫第85章 機要秘書第355章 晚餐第54章 教導三團第148章 龍潭大戰5第157章 開赴河南第37章 淡水之戰(一)第308章 入察第249章 報國疆場上(三)第281章 南天門11第273章 南天門3第59章 廣州平叛(四)第217章 中原大戰(十六)第132章 深厚印象第393章 打援2第293章 反攻9第190章 圍殲馬麒(中)第226章 互相交換第188章 威脅蘭州第3章 斷其後路第116章 火炮襲擊第239章 九一八事變(十三)第342章 逼迫第28章 防禦寮步(下)第48章 棉湖大戰(七)第251章 報國疆場上(五)第67章 團部深談第230章 九一八事變(四)第213章 中原大戰(十二)第270章 長城抗戰14第263章 長城抗戰7第169章 迷霧陣陣(上)第122章 慷慨就義第366章 萬全縣之戰第139章 一心發展第109章 校長密電第273章 南天門3第241章 九一八事變(十五)第311章 行動第17章 重任在肩第133章 攻克永定第385章 大同會戰2第273章 南天門3第176章 駐防河洲第229章 九一八事變(三)第233章 九一八事變(七)第215章 中原大戰(十四)第196章 三家聯盟(三)第273章 南天門3第58章 廣州平叛(三)第26章 防禦寮步(上)第186章 飛機制造第45章 棉湖大戰(四)第326章 後路第272章 南天門2第123章 伏擊騎兵第165章 撤職查辦第249章 報國疆場上(三)第196章 三家聯盟(三)第123章 伏擊騎兵第131章 相談革命第41章 淡水之戰(五)第188章 威脅蘭州第43章 棉湖大戰(二)第85章 機要秘書第233章 九一八事變(七)第182章 部隊縮編第128章 悍匪樑浩第7章 冤家路窄第130章 共同對敵第385章 大同會戰2第357章 阪垣之膽第157章 開赴河南第88章 汪家家宴第34章 一座空城第169章 迷霧陣陣(上)第290章 反攻6第156章 武器圖紙第284章 南天門14第122章 慷慨就義第21章 攻擊東莞(中)
第192章 獵日坦克第290章 反攻6第21章 攻擊東莞(中)第283章 南天門13第44章 棉湖大戰(三)第210章 中原大戰(九)第133章 攻克永定第9章 初見總理第19章 到達虎門第215章 中原大戰(十四)第76章 駐守惠州(三)第136章 平定福建(一)第299章 委員長來電第210章 中原大戰(九)第302章 孫父第345章 密商第258章 長城抗戰2第296章 反攻12第234章 九一八事變(八)第342章 逼迫第85章 機要秘書第355章 晚餐第54章 教導三團第148章 龍潭大戰5第157章 開赴河南第37章 淡水之戰(一)第308章 入察第249章 報國疆場上(三)第281章 南天門11第273章 南天門3第59章 廣州平叛(四)第217章 中原大戰(十六)第132章 深厚印象第393章 打援2第293章 反攻9第190章 圍殲馬麒(中)第226章 互相交換第188章 威脅蘭州第3章 斷其後路第116章 火炮襲擊第239章 九一八事變(十三)第342章 逼迫第28章 防禦寮步(下)第48章 棉湖大戰(七)第251章 報國疆場上(五)第67章 團部深談第230章 九一八事變(四)第213章 中原大戰(十二)第270章 長城抗戰14第263章 長城抗戰7第169章 迷霧陣陣(上)第122章 慷慨就義第366章 萬全縣之戰第139章 一心發展第109章 校長密電第273章 南天門3第241章 九一八事變(十五)第311章 行動第17章 重任在肩第133章 攻克永定第385章 大同會戰2第273章 南天門3第176章 駐防河洲第229章 九一八事變(三)第233章 九一八事變(七)第215章 中原大戰(十四)第196章 三家聯盟(三)第273章 南天門3第58章 廣州平叛(三)第26章 防禦寮步(上)第186章 飛機制造第45章 棉湖大戰(四)第326章 後路第272章 南天門2第123章 伏擊騎兵第165章 撤職查辦第249章 報國疆場上(三)第196章 三家聯盟(三)第123章 伏擊騎兵第131章 相談革命第41章 淡水之戰(五)第188章 威脅蘭州第43章 棉湖大戰(二)第85章 機要秘書第233章 九一八事變(七)第182章 部隊縮編第128章 悍匪樑浩第7章 冤家路窄第130章 共同對敵第385章 大同會戰2第357章 阪垣之膽第157章 開赴河南第88章 汪家家宴第34章 一座空城第169章 迷霧陣陣(上)第290章 反攻6第156章 武器圖紙第284章 南天門14第122章 慷慨就義第21章 攻擊東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