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西北

在孫興華的家中,兄弟三人難得的聚在了一起,好看的:天火魔劍全方閱讀。

孫建華這次是來視察甘肅的生意,並且按照孫興華的要求,把華北地區的主要工廠和店鋪全部的關閉,轉運到後方經營。

三個人親切的談了起來,房間裡面不時傳來了歡聲笑語,蝶鬧蜂忙宣和春。

而在南京的蔣校長,此刻的心情有些不悅了。

孫興華的態度,是蔣校長一直在擔心的。現在蔣校長已經做出了一個決定,那就是繼續整編在西北的部隊,讓他們能夠爲自己使用。

“校長,鄧寶珊的新編第一軍,是由甘肅部隊整編而成的,如果把他們調到甘肅去,是理所當然的事情。而馬鴻賓的四十一軍,番號也可以做改變。我們能夠利用的部隊有三十五師,新編騎兵第二師,新編第七師,還有新編第一軍的兩個步兵旅。”何應欽知道蔣校長的心思,於是彙報了一下情況。

蔣校長點了點頭,目光放在了西北上面。

在日本人步步緊逼的情況下,蔣校長是不願意西北發生動亂的,但是孫興華的態度,又讓蔣校長不得不擔心起來。

他不得不做好防備,畢竟一旦孫興華有了異動,青寧甘三省都要落入在他的手上,蔣校長是不會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的。

“新編第一軍的軍長由馬步青擔任,鄧寶珊擔任副軍長,新編騎兵第二師改編爲新編第九師,下轄兩個步兵旅,一個騎兵旅。”

“四十一軍改編爲新編第二軍,馬麟的新編第七師改編爲一百師。一百師和三十五師歸屬新編第二軍指揮。”

蔣校長的想法很簡單。把新編第一,第二軍塞入到西北地區,這樣他就可以有了牽制孫興華部隊的力量了。

“是,校長。”何應欽立即敬禮,朝着外面走了出去。

隨着蔣校長命令的傳達。鄧寶珊的部隊,開始代替了胡宗南的第一師,駐守在天水地區了,鄧寶珊的新編第一軍副軍部,指揮兩個步兵旅的兵力。駐守在天水。

孫興華從這件事情之中,已經聞到了一些味道,契約王妃。

新編第一軍和新編第二軍兩個軍的部隊,總共擁有十個步兵旅,一個騎兵旅,這還不算上其它的部隊,已經完全可以牽制黨軍部隊了。

甘肅蘭州,黨軍第一軍軍部。

蔣校長的命令。已經傳達到了甘肅。

鄧寶珊在天水成立了新編第一軍的副軍長指揮部,兩個步兵旅也進駐到了天水,取代了胡宗南第一師所處的位置。

孫興華對於這件事情,以個人的名義給蔣校長髮去了電文,孫興華在電文裡面。雖然沒有直接拒絕蔣校長的命令,但是仍然說了,新編第一軍和新編第二軍的組建,對於青寧甘三省的發展,是十分不利的,希望蔣校長能夠將鄧寶珊的部隊調走。

這份電文如石沉大海。始終都沒有任何的迴音。

既然蔣校長已經動手了,那麼孫興華就不會客氣什麼了。

針對甘肅目前的情況,孫興華總結出自己的想法。將鄧寶珊的兩個步兵旅全部吞併,將馬麟一百師的部隊,掌控在自己的手上。

大量的官兵派遣到這兩隻部隊之中,取代他們之前的軍官。

孫興華兼任青寧甘綏靖公署主任的職務,這一點權力還是有的。

隨着大量軍官被替換,這兩隻部隊到底屬於誰。恐怕是還是一個未知數。

“主任,鄧寶珊將軍求見。”一個參謀在門外輕輕說了一句。

“他居然來。我去迎接一下。”孫興華看着一旁的葉正清,笑着說了一句,自己朝着樓下走了過去,驅魔人2txt下載。

穿着軍裝的鄧寶珊站在外面等候,見到孫興華後,急忙的敬禮說:“孫主任,久聞大名啊,今日一見名不虛傳。”

對於鄧寶珊的客氣話,孫興華只是置之一笑,親自把鄧寶珊迎到了會客室。

“孫主任,寶珊是土生土長的天水人,這次能夠仰仗委員長恩惠,得意駐守故土,鄧某心裡感激的很。今後寶珊在孫主任麾下,還需孫主任多多關照。”鄧寶珊臉帶笑容,看着面前的孫興華說。

孫興華笑了笑,看着鄧寶珊說:“鄧軍長是軍中前輩,又是民國元老。今後興華執政西北,還需要鄧軍長的鼎力相助。”

鄧寶珊是甘肅天水人,經歷過華山聚義,于右任的靖,馮玉祥的西北軍,最終在中原大戰之中失敗,在上海隱居,最後又被委任新編第一軍的軍長,雖然蔣校長考慮到馬步青的問題,將第一軍的軍長位置交給了馬步青,但是實際上面,鄧寶珊在甘肅,絕對是可以呼風喚雨的人物。

他和胡宗南不同,胡宗南是外鄉人,即便胡宗南的兵力再多,想要在甘肅立足,是十分困難的,但是鄧寶珊不同,他在甘肅多年,又是本鄉本土的甘肅人,如果鄧寶珊有異心,恐怕絕對可以在甘肅掀起一場大風暴。

“孫主任,當着明人不說暗話了。這次新編第一軍到甘肅來,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委員長的用意,想必孫主任是心知肚明。我這次來見孫主任,就是爲了和孫主任說明這些情況的。”鄧寶珊沉默了一陣,說明了自己的來意。

他也清楚一些情況,如果他不主動向孫興華說明一些情況,那麼他手上的兩個步兵旅,恐怕很難會保存下去了,那兩個步兵旅,是他唯一的依靠。

“鄧軍長是西北老將,這次能到甘肅來。興華是真心實意的歡迎,蔣先生這個人嘛,難免會有一些疑心,難免喜歡看別人爭鬥。鄧軍長是聰明人,我想應該知道該怎麼樣去做,絕代雙嬌。”孫興華笑着說了一句,鄧寶珊的到來,是出乎孫興華的預料。

如果鄧寶珊沒有來見孫興華,孫興華是毫不客氣的下手。但是鄧寶珊的到來,卻讓孫興華有些不好意思下手了。

孫興華沒有軍閥的潛力,至少像他這樣的仁義,是最終害了他的。在孫興華那些話裡的潛臺詞,就是告訴鄧寶珊,只要你安分守已,我就不會對你怎麼樣。

“是是,我知道該怎麼樣去做。西北場面混亂,陝西的楊虎城,寧夏的馬鴻賓,青海的馬步青,每個人都不是簡單的人物。孫主任放心,日後有用得上寶珊的地方,新編第一軍的兩個旅,定會服從孫主任指揮。”鄧寶珊拍着胸脯,信誓旦旦的保證着。

孫興華卻笑了,如果真的出現了什麼事情,孫興華不要求鄧寶珊出兵協助自己,只要鄧寶珊不在背後捅上一刀,孫興華就十分感謝他了。

當然,這些話是不能說出來的,至少不能夠在這樣的場合下說出來。

“好,好,好。”孫興華連說了三個好字,這三個字可是意味深長。

鄧寶珊又和孫興華談了一會,這才告辭離去。

1935年3月,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頒佈了新的軍銜等級表,把上將分爲第一、第二兩級,增設特級上將。整個軍銜等級爲六等十八級。

四月二日,國民政府授予蔣校長特級上將軍銜,授予閻錫山,馮玉祥,張學良,何應欽,李宗仁,朱培德,唐生智,陳濟棠八人陸軍一級上將軍銜,授予陳紹寬爲海軍一級上將軍銜。

這次國民政府所授予的軍銜,是全國統一的軍銜,而不是各個地方政府所授予的軍銜,這些國民政府授予軍銜的人物,全部都是經過銓敘廳銓敘的。

孫興華憑藉多年的戰功,原本是可以位列陸軍一級上將人選的,國民政府也是打算授予包含孫興華在內十名將官一級上將軍銜的,:龍血刺青txt下載。

可是不知道什麼原因,最終孫興華沒有位列陸軍一級上將軍銜,而是得到了陸軍二級上將的軍銜。

這次全國的軍銜統一,意味着部隊的制度漸漸開始統一了起來。

用蔣校長的話來說,國民黨軍隊同列強相比,戰鬥力特弱而將官特多,上將都數不清了,而這次統一軍銜後,將官的數量開始下降了。

在整個黨軍部隊之中,只有葉正清和張智能經過銓敘廳銓敘,接受了中將軍銜。至於範漢傑,黃維等人,他們的中將軍銜不過是職務軍銜,在銓敘廳那裡,他們最多隻是一個上校的軍銜。

雖然軍銜統一了起來,但是在制服方面,仍然是各有個的眼色。

中央軍是土黃色的軍服,地方軍是灰色,還有很多其它顏色的軍服。

黨軍部隊的軍服按照孫興華的要求,也是土黃色的軍服,在胸章上面,印有軍人的兵種、官階、姓名、職務、佩發年份,在胸章的北面,則是不要錢,不要命,愛國家,愛百姓的誓言口號。

在臂章上面,印有黨軍部隊的番號,在臂章的四周,則是引誘復我山河四個字樣。

這樣的做法,是孫興華爲了讓官兵們時刻牢記自己的職責。

這次軍銜的統一,讓孫興華有了機會,將黨軍部隊的軍服,武器,軍銜,等事情全部統一化,完成了部隊標準化。

至於其它的部隊,孫興華則是不會去管他們的問題,孫興華只是把自己的部隊調整好,至於在青寧甘三省的其它部隊,孫興華壓根就沒有給過他們任何武器彈藥。

————————————————————————————————

第281章 南天門11第57章 廣州平叛(二)第327章 開戰第127章 突襲永定第141章 黨軍一師第129章 初遇樑浩第313章 假幣第263章 長城抗戰7第209章 中原大戰(八)第235章 九一八事變(九)第117章 側翼行動第120章 死守陣地第17章 重任在肩第115章 王牌對決第155章 杜大耳朵第220章 甘肅亂局第311章 行動第182章 部隊縮編第359章 大膽計劃第175章 中國希望第229章 九一八事變(三)第283章 南天門13第269章 長城抗戰13第141章 黨軍一師第295章 反攻11第201章 射日飛機第65章 黨軍一團(上)第348章 事變第21章 攻擊東莞(中)第350章 少帥第118章 佔領村莊第325章 求和第271章 南天門1第189章 圍殲馬麒(上)第314章 閩變第71章 惠州之戰(三)第140章 調離福建第64章 刺廖事件(下)第39章 淡水之戰(三)第7章 冤家路窄第188章 威脅蘭州第256章 司馬臺長城第131章 相談革命第70章 惠州之戰(二)第135章 招撫人才(下)第159章 校長阻攔第49章 棉湖大戰(八)第161章 初戰日寇(二)第159章 校長阻攔第105章 桂系拉攏第210章 中原大戰(九)第192章 獵日坦克第267章 長城抗戰11第43章 棉湖大戰(二)第278章 南天門8第159章 校長阻攔第123章 伏擊騎兵第202章 中原大戰(一)第101章 留守部隊第13章 軍事演習第59章 廣州平叛(四)第73章 惠州之戰(五)第64章 刺廖事件(下)第238章 九一八事變(十二)第334章 奪寧第170章 迷霧陣陣(下)第236章 九一八事變(十)第2章 火攻西關第162章 初戰日寇(三)第283章 南天門13第333章 殺貪第372章 軍事會議第59章 廣州平叛(四)第161章 初戰日寇(二)第48章 棉湖大戰(七)第69章 惠州之戰(一)第180章 亂中取慄(上)第281章 南天門11第283章 南天門13第343章 平息第76章 駐守惠州(三)第355章 晚餐第66章 黨軍一團(下)第22章 攻擊東莞(下)第114章 制定計劃第326章 後路第89章 艱難選擇第187章 寸步難進第141章 黨軍一師第82章 兄弟情深第26章 防禦寮步(上)第243章 九一八事變(十七)第339章 南京第133章 攻克永定第187章 寸步難進第11章 特別官佐第366章 萬全縣之戰第88章 汪家家宴
第281章 南天門11第57章 廣州平叛(二)第327章 開戰第127章 突襲永定第141章 黨軍一師第129章 初遇樑浩第313章 假幣第263章 長城抗戰7第209章 中原大戰(八)第235章 九一八事變(九)第117章 側翼行動第120章 死守陣地第17章 重任在肩第115章 王牌對決第155章 杜大耳朵第220章 甘肅亂局第311章 行動第182章 部隊縮編第359章 大膽計劃第175章 中國希望第229章 九一八事變(三)第283章 南天門13第269章 長城抗戰13第141章 黨軍一師第295章 反攻11第201章 射日飛機第65章 黨軍一團(上)第348章 事變第21章 攻擊東莞(中)第350章 少帥第118章 佔領村莊第325章 求和第271章 南天門1第189章 圍殲馬麒(上)第314章 閩變第71章 惠州之戰(三)第140章 調離福建第64章 刺廖事件(下)第39章 淡水之戰(三)第7章 冤家路窄第188章 威脅蘭州第256章 司馬臺長城第131章 相談革命第70章 惠州之戰(二)第135章 招撫人才(下)第159章 校長阻攔第49章 棉湖大戰(八)第161章 初戰日寇(二)第159章 校長阻攔第105章 桂系拉攏第210章 中原大戰(九)第192章 獵日坦克第267章 長城抗戰11第43章 棉湖大戰(二)第278章 南天門8第159章 校長阻攔第123章 伏擊騎兵第202章 中原大戰(一)第101章 留守部隊第13章 軍事演習第59章 廣州平叛(四)第73章 惠州之戰(五)第64章 刺廖事件(下)第238章 九一八事變(十二)第334章 奪寧第170章 迷霧陣陣(下)第236章 九一八事變(十)第2章 火攻西關第162章 初戰日寇(三)第283章 南天門13第333章 殺貪第372章 軍事會議第59章 廣州平叛(四)第161章 初戰日寇(二)第48章 棉湖大戰(七)第69章 惠州之戰(一)第180章 亂中取慄(上)第281章 南天門11第283章 南天門13第343章 平息第76章 駐守惠州(三)第355章 晚餐第66章 黨軍一團(下)第22章 攻擊東莞(下)第114章 制定計劃第326章 後路第89章 艱難選擇第187章 寸步難進第141章 黨軍一師第82章 兄弟情深第26章 防禦寮步(上)第243章 九一八事變(十七)第339章 南京第133章 攻克永定第187章 寸步難進第11章 特別官佐第366章 萬全縣之戰第88章 汪家家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