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回 獻俘馘君臣宴太平 溯降生雷霆彰神化

那數十員功臣大將,幾十萬得勝天兵,接站行至九月初一日,到了東京。天子命駕郊迎,在京大小文武各官一齊隨駕出城,只見威儀嚴肅,禮制輝煌,那些神龍衛士,金槍班,羽林軍,一切成嚴儀仗,扈從聖駕,齊到東郊。張叔夜率領出徵諸將,已在東郊恭候聖駕。只見三軍分列,隊伍整齊。

中軍將校一十五員:

經略大將軍總督三營軍務張叔夜;

參贊大臣賀太平;

參贊大臣蓋天錫;

中軍第一隊左將軍張伯奮,

中軍第一隊右將軍張仲熊;

中軍第二隊左將軍鄧宗弼,

中軍第二隊右將軍辛從忠;

中軍第三隊左將軍張應雷,

中軍第三隊右將軍陶震霆;

中軍第四隊左將軍金成英,

中軍第四隊右將軍楊騰蛟;

中軍第五隊左將軍韋揚隱,

中軍第五隊右將軍李宗湯;

中軍第六隊左將軍王進,

中軍第六隊右將軍康捷。

左軍將校一十二員:

經略左軍大將軍雲天彪;

左軍參謀官劉慧娘;

左軍副參謀官孔厚;

左軍第一隊副將軍雲龍;

左軍第二隊左將軍傅玉,

左軍第二隊右將軍風會;

左軍第三隊友將軍畢應元,

左軍第三隊右將軍龐毅;

左軍第四隊左將軍聞達,

左軍第四隊右將軍歐陽壽通;

左軍第五隊左將軍哈蘭生,

左軍第五隊右將軍唐猛。

右軍將校一十二員:

經略右軍大將軍陳希真;

右軍參謀官兼第一隊副將軍祝永清,

右軍第一隊先鋒將軍陳麗卿;

右軍第二隊正將軍劉廣,

右軍第二隊左將軍劉麒,

右軍第二隊右將軍劉麟;

右軍第三隊左將軍苟桓,

右軍第三隊右將軍祝萬年;

右軍第四隊左將軍欒廷玉,

右軍第四隊右將軍欒廷芳;

右軍第五隊左將軍真祥麟,

右軍第五隊右將軍範成龍。

當時齊在東郊,天子法駕到來,齊呼萬歲。大經略張叔夜先行進見,拜跪禮畢。天子降座,親與張叔夜解甲,親賜御酒慰勞,叔夜謝恩。天子罩敷思禮,遍勞三軍將官,衆將各各謝恩。此時鼓樂悠揚,儀文炳煥。那些贊禮官、司儀官都侍立御前,一切內官侍臣趨走御道之旁,宣召賞賚,紛紜絡繹,非常鬧熱。

那宋江等三十六賊,都反剪捆縛,遠遠跪在御道之外。那班城裡城外的百姓,早已邀張喚李,挨挨擠擠,都來看熱鬧。前番徵平方臘奏凱時,百姓都已見過張經略的威風,今番再看,愈覺驚異。又不知宋江怎樣一個三頭六臂的模樣,都要來瞻仰瞻仰。有的說:宋江可憐,被官府逼得無地容身,做了強盜,今番卻又吃擒拿了。有的說:宋江是個忠義的人,爲何官家不招安他做個官,反要去擒捉他?內中有幾個明白事體的說道:宋江是個大奸大詐的人。外面做出忠義相貌,心內卻是十分險惡。只須看他東搶西擄,殺人不轉眼,豈不是個極的極惡的強盜!衆論紛紛不一。

不多時,天子迴鑾。經略率領功臣進了城。各盜犯盡交刑部監禁。各官員朝請聖安畢,回寓。

次日,天子便冊封張叔夜爲開國郡王。初三日,論功行賞,各功臣有爵者晉爵,無爵者賜爵。初四日,大犒從徵軍士,撫卹陣亡家屬。

初五日庭訊,三法司及大將軍匯奏;宋江、盧俊義、吳用、公孫勝,元兇渠魁,罪大惡極。其餘三十二賊:柴進爲通逃淵藪;李逵、劉唐、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石勇、段景住,估惡不悛;李俊、穆洪、張橫、張順,土猾倡亂;朱仝、雷橫、史進、戴宗,吏胥通賊;黃信、宣贊、郝思文、單廷-、魏定國,身受皇恩,忍昧本良;李立、朱貴、張青、孫二孃,身爲市儈,潛蓄異謀;裴宣、歐鵬、燕順、朱武、樊瑞、鮑旭、李忠,嘯聚山林,倡爲盜首。均屬罪無可逆,合擬凌遲。天子依議,即於初六日恭詣太廟獻俘畢,即將宋江、盧俊義、吳用、公孫勝、柴進、朱仝、雷橫、史進、戴宗、劉唐、李逢、李俊、穆洪、張橫、張順、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朱武、黃信、宣贊、郝思文、單廷-、魏定國、裴宣、歐鵬、燕順、鮑旭、樊瑞、李忠、朱貴、李立、石勇、張青、孫二孃、段景住,一齊綁赴市曹,凌遲處死,首級分各門號令。羣臣齊慶昇平。天子分官受職,遂頒恩詔,大賚天下,舉行一切慶典。又詔將那平定梁山泊的文臣武將從始至終的功績事實,發入樂部扮演。天子御天章閣賜筵,率羣臣觀劇,觀至某臣建功之處,便賜某臣酒一杯。大於義親酒宸翰,歌詠詩章,贊羣臣之功。諸臣中有善吟詠的,都恭和奉答,頌揚天子功德。天子命羣臣必須盡歡,羣臣謝恩,無不遵旨醉飽。

次日,張叔夜率出師諸臣,同在朝文武官,入宮謝恩。天子道。“朕欲圖畫三十六臣入徽猷閣,以張叔夜爲領袖。”張叔在等謝恩畢,天子遂傳旨着該部圖畫功臣。不日,部臣將張叔夜及二子伯奮、仲熊並賀太平等三十六臣的真容獻上。天於見了甚喜,便親提御筆題簽:

中書政事府同平章事、殿帥府掌兵太尉、開國郡王張嵇

仲,(字而不名,仿麒麟閣霍光不名之意。)

左龍武大將軍、輔國公張伯奮,

右神武大將軍、定國公張仲熊。(以此三臣爲領袖。)

中書政事府參知政事、吏部尚書、魏國公賀太平,

驃騎大將軍、知樞密事、越國公雲天彪,

輔國大將軍、同知樞密事、魯國公陳希真,

鎮軍大將軍、河北留守司、順誠侯劉廣,

鎮軍大將軍、山東留守司、壯勇侯傅玉,

冠軍大將軍、京畿五城兵馬大總管、智勇侯祝永清,

忠孝武烈一品夫人陳麗卿,

雲麾大將軍、京畿五城兵馬副總管、果勇侯雲龍,

忠智英穆一品夫人劉慧娘,

輔國大將軍、兵部尚書、南陽侯金成英,

端明殿大學士、刑部尚書、宣城侯蓋天錫,

忠武將軍兼領左神武大將軍、建威侯鄧宗弼,

壯武將軍兼領右龍武大將軍、揚威侯辛從忠,

宣威將軍兼領左羽林大將軍、懷遠侯張應雷,

明威將軍兼領右羽林大將軍、定遠侯陶震霆,

山東鎮撫將軍、宣化伯風會,

河北鎮撫將軍、懷化伯苟桓,

定遠將軍、兵部侍郎、宣威伯楊騰蛟,

龍圖閣大學士、刑部侍郎、濟陽伯畢應元,

西城兵馬司總管、忠勇子視萬年,

南城兵馬司總管、平南子龐毅,

河北天津鎮總管、歸化子哈蘭生,

山東馬陘鎮總管、長城子劉麒,

左龍武副將軍、高陽子韋揚隱,

右龍武副將軍、中牟子李宗湯,

山東兗州鎮總管、襄武子欒廷玉,

河北大名府總管、忠毅子聞達,

衛尉兼煥章閣直學士、任城男真祥麟,

大司農兼天章閣直學士、范陽男範成龍,

東城兵馬司總管、協忠男欒廷芳,

左神武副將軍、武陽男劉麟,

右神武副將軍、武定男歐陽壽通,

殿中侍御史、諫議大夫、昌平男孔厚,

振威將軍、致忠男王進,

遊擊將軍、奮武男唐猛,

遊騎將軍、新城男康捷。

共三十九幅功臣圖像,御筆又親題讚語,都送入微猷閣以垂不朽。羣臣慶逢非常際會,感激謝恩,各歸職守。

過了數日,天子忽憶:“今春出師之時,感天上慶雲瑞兆。朕曾訪問於張天師,據奏稱:此番出征諸臣,皆系雷部神將,上帝敕令降生,輔佐朝廷,珍滅妖氛。今日果然羣兇掃滅,四海昇平,其言驗矣。”遂傳旨到江西龍虎山,宣召張天師入覲,備問雷將來歷,以昭天恩,而志盛事。着值殿指揮司官齎詔前去。指揮官領旨,即便齎詔赴龍虎山去。不日到了龍虎山,張天師恭迎詔敕,開讀訖,將聖詔供奉了,一面接待欽差,一面吩咐道衆收拾行裝。因系特詔宣召,不敢怠緩,次日便同了欽差起程。路上州縣迎送,不必細表。不日到了京師,欽差官入宮覆旨。

次日,天子御天章閣召見。天師稽首請安,並賀聖喜畢。天子賜坐,天師謝恩就坐。天子開言道:“今春朕命張叔夜征討梁山,爾時卿曾奏稱:此番命將,皆上天敕令降生之雷部神將,出師必然大捷。今妖氛殄滅,海宇昇平,卿言果驗。仰見昊天覆育之仁,祖宗積累之厚,朕涼德藐躬,獲承天貺,敢不抵懼。所有雷部神將,諒卿必深曉來歷,可一一具奏,以昭天恩,以彰聖化。”天師躬身答道:“恭蒙清問,臣謹具奏。”天子道:“且慢。着宣天章閣侍制進來,備錄天師之言。”須臾侍制進來,鋪紙階前,磨墨拈筆,候天師奏來。天師奏道:

“張叔夜乃是雷聲普化天尊座下大弟子雷霆總司神威

蕩魔霹靂真君降生;

張伯奮乃是雷聲普化天尊左侍者青雷將軍降生;

張仲熊乃是雷聲普化天尊右侍者石雷將軍降生。

(此三人在雷祖座下,不與三十六宮之列。其餘三

十六人乃是三十六雷府中神將。)

雲天彪乃是正心雷府八方雲雷都督大將軍降生;

陳希真乃是清虛雷府先天雨師內相真君降生;

鄧宗弼乃是太皇雷府開元司化雷公將軍降生;

辛從忠乃是道元雷府降魔掃穢雷公將軍降生;

張應雷乃是主化雷府陽聲普震雷公將軍降生;

陶震霆乃是移神雷府威光劈邪雷公將軍降生;

龐毅乃是皓帝雷府雷師皓翁真君降生;

劉廣乃是廣宗雷府五雷院使真君降生;

苟桓乃是升元雷府報應司總司真君降生;

畢應元乃是希元雷府幽枉司總司真君降生;

祝永清乃是神霄雷府玉府都判將軍降生;

陳麗卿乃是瓊靈雷府統轄八方雷車飛罡斬祟九天雷門使者阿香神女元君降生;

雲龍乃是慶合雷府威靈普遍萬方推雲童子降生;

劉慧娘乃是梵-雷府驅雷掣電照膽追魔糾察廉訪典者先天電母秀元君降生;

風會乃是左罡雷府先天風伯次相真君降生;

傅玉乃是玉靈雷府雷部總兵將軍降生;

蓋天錫乃是洞光雷府雪冤辨誣卿師使相真君降生;

金成英乃是安增雷府萬方威應招財錫福真君降生;

哈蘭生乃是極真雷府靈應顯赫扶危濟急真君降生;

劉麒乃是岐陽雷府九壘總司威靈將軍降生;

孔厚乃是丹精雷府調神御氣燮理陰陽司命天醫真君降生;

真祥麟乃是青華雷府祥光瑞電天喜真君降生;

欒廷玉乃是紫衝雷府嘯風鞭霆天衝真君降生;

康捷乃是符臨雷府傳奏馳檄追魔攝怪九天雷門律令使者降生;

範成龍乃是變仙雷府總司九龍真-神變普應將軍降生;

楊騰蛟乃是歷變雷府總司五龍真-飛騰顯應將軍降生;

祝萬年乃是升極雷府延壽保命輔聖真君降生;

劉麟乃是元宗雷府水官溪真驅邪使者降生;

歐陽壽通乃是元沖霄府水官溪真攝魔使者降生;

韋揚隱乃是定精雷府火部司令五方顯應將軍降生;

李宗湯乃是保華雷府火部司令中山真靈將軍降生;

唐猛乃是天婁雷府五方蠻雷將軍降生;

聞達乃是景琅雷府元罡斬妖將軍降生;

欒廷芳乃是微果雷府元罡縛邪將軍降生;

王進乃是輔帝雷府雷部總兵使者降生;

賀太平乃是敬皇雷府侍中僕射上相真君降生。”

天師奏畢,侍制一一錄就,進呈御覽。天子覽畢。大喜道:“原來如此。仰見吳眷洪深,莫可名狀。”便諭侍制道:“你可將此張雷將封號,用鳳尾箋錄好,就藏天章閣,用詔來茲,以志盛事。”侍制領旨。又傳諭禮部,擇日具儀,恭詣天壇謝恩。天師又奏道:“尚有一事,未曾具奏。”天子道:“何事?”天師道:“玉帝國這夥妖魔力大,又去十洲三島閻浮世界得道高真數內,召集一十八位散仙,齊來協助這三十六員,共成大功。這十八位中、也有願轉輪迴,忠義捐軀的;也有道跡山林,留形住世,指點籌劃的。功勞大小,各有升賞,恭候玉旨定奪。一切英賢輔佐陛下,蕩妖滅寇,非偶然也。”天子道:“此三十六臣。朕已知悉矣,更有那十八位客星散仙是何人?現在俱存何處?”天師道:

“山陰道上通一真人陳念義;

山陰道上游戲真人徐和;

湖山三竺五橋藥上真人徐槐;

鑑湖東浦普天歡喜真人召忻;

清涼法界指迷筍冠真人劉永錫;

貴陵深處保虛無上真人任森;

西睡蜀道純陽真人顏樹德;

蓬萊仙闕正覺真人張鳴珂;

紫霞仙闕妙明元君汪恭人;

琉璃法界淨修元君徐青娘;

紫羅仙島鎮海真人李成;

峨嵋山下縛邪真人苟英;

丸華金闕降魔真人王天霸;

青華仙府妙正元君賈夫人;

太行洞府定光真人魯紹和;

青龍峰下保勝真人樑橫;

兗州甑山佑正真人魏輔樑;

曲阜鳧山輔正真人真大義。”

天師述散仙來歷畢,又將各人事實略述一番。天子聞奏愈喜。侍制錄單呈覽,天子諭令與雷將封號一併聯錄,收藏天章閣內。侍制領旨訖。天子問天師道:“想天下從此永遠太平了?”天師道:“陛下敬天法祖,聖明郅治,億萬年太平無疆。惟那夥妖魔身雖就戮,而業魂冤障未平,終須百年而後,方就收伏也。”天子道:“如此,生靈塗炭,何時得了?”天師道:“與生靈決無妨礙,請陛下勿廑聖慮。陛下記臣此言,百年之後,臣言自驗也。”天子退朝,傳旨賜天師玉如意一柄、道服一襲、黃金二百兩,諭令回山。次日,天師入宮謝恩,辭駕回龍虎山去。

越數日,天子恭詣天壇謝恩,傳諭諸臣。諸臣競贊盛事,恭頌聖德。天子又傳旨將那一十八位散仙均加敕封:

陳念義封傳忠度世真人;

徐和封守真度厄真人;

徐槐封神功廣濟真人;

召忻封和中化真人;

劉永錫封覺迷醒世真人;

任森封元功贊化真人;

顏樹德封純陽翊化真人;

張鳴珂封靖和端化真人;

汪恭人封妙明靜正元君;

徐青娘封慧明妙悟元君;

李成封真靈顯應真人;

苟英封保真解厄真人;

王天霸封保真救急真人;

賈夫人封住命佑國元君;

魯紹和封報國淳佑真人;

樑橫封報國顯信真人;

魏輔樑封正修密跡真人;

真大義封協修密跡真人。

其無住處可稽者,就此遙加封號。其有住址者,均遣使齎敕去訖。

天子復思盜衆雖獲,餘黨尚恐未盡,翼日復召張叔夜、雲天彪、陳希真進見商議。只因這一議,有分教:普安疆域,立功者闡發儒宗;永奠蒼生,老成人退修道術。畢竟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小草掃校||

第一百八回 真大義獨赴甑山道 陳希真兩打兗州城第一百三十四回 沉螺舟水底渡官軍 臥瓜錘關前激石子第一百十七回 雲天彪進攻蓼兒窪 宋公明襲取泰安府第一百二十二回 吳用智御鄆城兵 宋江奔命泰安府第一百二十三回 東京城賀太平誅佞 青州府畢應元薦賢附錄二:清同治十年重刻本所增序跋第八十一回 張觷智穩蔡太師 宋江議取沂州府第一百十五回 高平山唐猛擒神獸 秦王洞成龍捉參仙第九十七回 陰秀蘭偷情釀禍 高世德縱僕貪贓第一百三十八回 獻俘馘君臣宴太平 溯降生雷霆彰神化第一百三十九回 雲天彪進春秋大論 陳希真修慧命真傳第一百三十七回 夜明渡漁人擒渠魁 東京城諸將奏凱捷第一百十八回 陳總管兵敗汶河渡 吳軍師病因新泰城第一百三十七回 夜明渡漁人擒渠魁 東京城諸將奏凱捷第八十二回 宋江焚掠安樂村 劉廣敗走龍門廠第七十四回 希真智鬥孫推官 麗卿痛打高衙內第九十九回 禮拜寺放賑安民 正一村合兵禦寇第九十六回 鳳鳴樓紀明設局 鶯歌巷孫婆誘姦第九十五回 陳道子煉鍾擒巨盜 金成英避難去危邦第一百十二回 徐槐求士遇任森 李成報國除楊志第七十九回 蔡太師班師媚賊 楊義士旅店除奸第八十二回 宋江焚掠安樂村 劉廣敗走龍門廠第八十一回 張觷智穩蔡太師 宋江議取沂州府第一百十七回 雲天彪進攻蓼兒窪 宋公明襲取泰安府第一百十三回 白軍師巧造奔雷車 雲統制兵敗野雲渡第一百一回 猿臂寨報國興師 蒙陰縣合兵大戰第八十八回 演武廳夫妻宵宴 猿臂寨兄弟歸心第七十六回 九松浦父女揚威 風雲莊祖孫納客第一百九回 吳加亮器攻新柳寨 劉慧娘計窘智多星第一百二十九回 吳用計間顏務滋 徐槐智識賈虎政第一百三回 高平山叔夜訪賢 天王殿騰蛟誅逆第一百七回 東方橫請玄黃吊掛 公孫勝破九陽神鍾第一百四回 宋公明一月陷三城 陳麗卿單槍刺雙虎第一百三十一回 雲天彪旗分五色 呼延灼力殺四門第七十四回 希真智鬥孫推官 麗卿痛打高衙內第一百九回 吳加亮器攻新柳寨 劉慧娘計窘智多星第一百二十九回 吳用計間顏務滋 徐槐智識賈虎政第九十三回 張鳴珂薦賢決疑獄 畢應元用計誘羣奸第一百二十一回 六六隊大攻水泊 三三陣迅掃頭關第一百三回 高平山叔夜訪賢 天王殿騰蛟誅逆第九十七回 陰秀蘭偷情釀禍 高世德縱僕貪贓第一百三十三回 衝頭陣王進罵林沖 守二關雙鞭敵四將第一百六回 魏輔樑雙論飛虎寨 陳希真一打兗州城第七十六回 九松浦父女揚威 風雲莊祖孫納客第九十七回 陰秀蘭偷情釀禍 高世德縱僕貪贓第八十二回 宋江焚掠安樂村 劉廣敗走龍門廠第七十七回 皂莢林雙英戰飛衛 梁山泊羣盜拒蔡京第一百二十五回 陳麗卿鬥箭射花榮 劉慧娘縱火燒新泰第九十回 陳道子草創猿臂寨 雲天彪征討清真山第八十一回 張觷智穩蔡太師 宋江議取沂州府第七十六回 九松浦父女揚威 風雲莊祖孫納客第九十一回 傅都監飛錘打關勝 雲公子萬弩射索超第一百十三回 白軍師巧造奔雷車 雲統制兵敗野雲渡附錄二:清同治十年重刻本所增序跋第九十一回 傅都監飛錘打關勝 雲公子萬弩射索超第七十七回 皂莢林雙英戰飛衛 梁山泊羣盜拒蔡京第九十一回 傅都監飛錘打關勝 雲公子萬弩射索超第一百三十一回 雲天彪旗分五色 呼延灼力殺四門第一百十二回 徐槐求士遇任森 李成報國除楊志第七十四回 希真智鬥孫推官 麗卿痛打高衙內第八十八回 演武廳夫妻宵宴 猿臂寨兄弟歸心第一百回 童郡王飾詞諫主 高太尉被困求援第八十八回 演武廳夫妻宵宴 猿臂寨兄弟歸心第九十三回 張鳴珂薦賢決疑獄 畢應元用計誘羣奸第一百二十一回 六六隊大攻水泊 三三陣迅掃頭關第九十六回 鳳鳴樓紀明設局 鶯歌巷孫婆誘姦第九十二回 梁山泊書諷道子 雲陽驛盜殺侯蒙第一百二十回 徐青娘隨叔探親 汪恭人獻圖定策第一百五回 雲天彪收降清真山 祝永清閒遊承恩嶺第九十九回 禮拜寺放賑安民 正一村合兵禦寇第一百十回 祝永清單入賣李谷 陳希真三打兗州城第一百二十三回 東京城賀太平誅佞 青州府畢應元薦賢第一百三十二回 徐虎林捐軀報國 張叔夜奉詔興師第一百三十四回 沉螺舟水底渡官軍 臥瓜錘關前激石子第一百十七回 雲天彪進攻蓼兒窪 宋公明襲取泰安府第一百三十五回 魯智深大鬧忠義堂 公孫勝攝歸乾元鏡第一百三十三回 衝頭陣王進罵林沖 守二關雙鞭敵四將第一百十一回 陳義士獻馘歸誠 宋天子誅奸斥佞第九十六回 鳳鳴樓紀明設局 鶯歌巷孫婆誘姦第九十九回 禮拜寺放賑安民 正一村合兵禦寇第一百二回 金成英議復曹府 韋揚隱力破董平第一百五回 雲天彪收降清真山 祝永清閒遊承恩嶺第八十五回 雲總管大義討劉廣 高知府妖法敗麗卿第七十六回 九松浦父女揚威 風雲莊祖孫納客第一百二十六回 凌振捨身轟鄆縣 徐槐就計退頭關第八十七回 陳道子夜入景陽營 玉山郎贅姻猿臂寨第一百二十九回 吳用計間顏務滋 徐槐智識賈虎政附錄一:清咸豐三年初刻本序跋第一百三十九回 雲天彪進春秋大論 陳希真修慧命真傳結水滸全傳第一百四回 宋公明一月陷三城 陳麗卿單槍刺雙虎第七十一回 猛都監興師剿寇 宋天子訓武觀兵第一百二回 金成英議復曹府 韋揚隱力破董平第一百二十八回 水攻計朱軍師就擒 車輪戰武行者力盡第一百二十三回 東京城賀太平誅佞 青州府畢應元薦賢第一百三十一回 雲天彪旗分五色 呼延灼力殺四門第一百九回 吳加亮器攻新柳寨 劉慧娘計窘智多星第七十一回 猛都監興師剿寇 宋天子訓武觀兵附錄二:清同治十年重刻本所增序跋
第一百八回 真大義獨赴甑山道 陳希真兩打兗州城第一百三十四回 沉螺舟水底渡官軍 臥瓜錘關前激石子第一百十七回 雲天彪進攻蓼兒窪 宋公明襲取泰安府第一百二十二回 吳用智御鄆城兵 宋江奔命泰安府第一百二十三回 東京城賀太平誅佞 青州府畢應元薦賢附錄二:清同治十年重刻本所增序跋第八十一回 張觷智穩蔡太師 宋江議取沂州府第一百十五回 高平山唐猛擒神獸 秦王洞成龍捉參仙第九十七回 陰秀蘭偷情釀禍 高世德縱僕貪贓第一百三十八回 獻俘馘君臣宴太平 溯降生雷霆彰神化第一百三十九回 雲天彪進春秋大論 陳希真修慧命真傳第一百三十七回 夜明渡漁人擒渠魁 東京城諸將奏凱捷第一百十八回 陳總管兵敗汶河渡 吳軍師病因新泰城第一百三十七回 夜明渡漁人擒渠魁 東京城諸將奏凱捷第八十二回 宋江焚掠安樂村 劉廣敗走龍門廠第七十四回 希真智鬥孫推官 麗卿痛打高衙內第九十九回 禮拜寺放賑安民 正一村合兵禦寇第九十六回 鳳鳴樓紀明設局 鶯歌巷孫婆誘姦第九十五回 陳道子煉鍾擒巨盜 金成英避難去危邦第一百十二回 徐槐求士遇任森 李成報國除楊志第七十九回 蔡太師班師媚賊 楊義士旅店除奸第八十二回 宋江焚掠安樂村 劉廣敗走龍門廠第八十一回 張觷智穩蔡太師 宋江議取沂州府第一百十七回 雲天彪進攻蓼兒窪 宋公明襲取泰安府第一百十三回 白軍師巧造奔雷車 雲統制兵敗野雲渡第一百一回 猿臂寨報國興師 蒙陰縣合兵大戰第八十八回 演武廳夫妻宵宴 猿臂寨兄弟歸心第七十六回 九松浦父女揚威 風雲莊祖孫納客第一百九回 吳加亮器攻新柳寨 劉慧娘計窘智多星第一百二十九回 吳用計間顏務滋 徐槐智識賈虎政第一百三回 高平山叔夜訪賢 天王殿騰蛟誅逆第一百七回 東方橫請玄黃吊掛 公孫勝破九陽神鍾第一百四回 宋公明一月陷三城 陳麗卿單槍刺雙虎第一百三十一回 雲天彪旗分五色 呼延灼力殺四門第七十四回 希真智鬥孫推官 麗卿痛打高衙內第一百九回 吳加亮器攻新柳寨 劉慧娘計窘智多星第一百二十九回 吳用計間顏務滋 徐槐智識賈虎政第九十三回 張鳴珂薦賢決疑獄 畢應元用計誘羣奸第一百二十一回 六六隊大攻水泊 三三陣迅掃頭關第一百三回 高平山叔夜訪賢 天王殿騰蛟誅逆第九十七回 陰秀蘭偷情釀禍 高世德縱僕貪贓第一百三十三回 衝頭陣王進罵林沖 守二關雙鞭敵四將第一百六回 魏輔樑雙論飛虎寨 陳希真一打兗州城第七十六回 九松浦父女揚威 風雲莊祖孫納客第九十七回 陰秀蘭偷情釀禍 高世德縱僕貪贓第八十二回 宋江焚掠安樂村 劉廣敗走龍門廠第七十七回 皂莢林雙英戰飛衛 梁山泊羣盜拒蔡京第一百二十五回 陳麗卿鬥箭射花榮 劉慧娘縱火燒新泰第九十回 陳道子草創猿臂寨 雲天彪征討清真山第八十一回 張觷智穩蔡太師 宋江議取沂州府第七十六回 九松浦父女揚威 風雲莊祖孫納客第九十一回 傅都監飛錘打關勝 雲公子萬弩射索超第一百十三回 白軍師巧造奔雷車 雲統制兵敗野雲渡附錄二:清同治十年重刻本所增序跋第九十一回 傅都監飛錘打關勝 雲公子萬弩射索超第七十七回 皂莢林雙英戰飛衛 梁山泊羣盜拒蔡京第九十一回 傅都監飛錘打關勝 雲公子萬弩射索超第一百三十一回 雲天彪旗分五色 呼延灼力殺四門第一百十二回 徐槐求士遇任森 李成報國除楊志第七十四回 希真智鬥孫推官 麗卿痛打高衙內第八十八回 演武廳夫妻宵宴 猿臂寨兄弟歸心第一百回 童郡王飾詞諫主 高太尉被困求援第八十八回 演武廳夫妻宵宴 猿臂寨兄弟歸心第九十三回 張鳴珂薦賢決疑獄 畢應元用計誘羣奸第一百二十一回 六六隊大攻水泊 三三陣迅掃頭關第九十六回 鳳鳴樓紀明設局 鶯歌巷孫婆誘姦第九十二回 梁山泊書諷道子 雲陽驛盜殺侯蒙第一百二十回 徐青娘隨叔探親 汪恭人獻圖定策第一百五回 雲天彪收降清真山 祝永清閒遊承恩嶺第九十九回 禮拜寺放賑安民 正一村合兵禦寇第一百十回 祝永清單入賣李谷 陳希真三打兗州城第一百二十三回 東京城賀太平誅佞 青州府畢應元薦賢第一百三十二回 徐虎林捐軀報國 張叔夜奉詔興師第一百三十四回 沉螺舟水底渡官軍 臥瓜錘關前激石子第一百十七回 雲天彪進攻蓼兒窪 宋公明襲取泰安府第一百三十五回 魯智深大鬧忠義堂 公孫勝攝歸乾元鏡第一百三十三回 衝頭陣王進罵林沖 守二關雙鞭敵四將第一百十一回 陳義士獻馘歸誠 宋天子誅奸斥佞第九十六回 鳳鳴樓紀明設局 鶯歌巷孫婆誘姦第九十九回 禮拜寺放賑安民 正一村合兵禦寇第一百二回 金成英議復曹府 韋揚隱力破董平第一百五回 雲天彪收降清真山 祝永清閒遊承恩嶺第八十五回 雲總管大義討劉廣 高知府妖法敗麗卿第七十六回 九松浦父女揚威 風雲莊祖孫納客第一百二十六回 凌振捨身轟鄆縣 徐槐就計退頭關第八十七回 陳道子夜入景陽營 玉山郎贅姻猿臂寨第一百二十九回 吳用計間顏務滋 徐槐智識賈虎政附錄一:清咸豐三年初刻本序跋第一百三十九回 雲天彪進春秋大論 陳希真修慧命真傳結水滸全傳第一百四回 宋公明一月陷三城 陳麗卿單槍刺雙虎第七十一回 猛都監興師剿寇 宋天子訓武觀兵第一百二回 金成英議復曹府 韋揚隱力破董平第一百二十八回 水攻計朱軍師就擒 車輪戰武行者力盡第一百二十三回 東京城賀太平誅佞 青州府畢應元薦賢第一百三十一回 雲天彪旗分五色 呼延灼力殺四門第一百九回 吳加亮器攻新柳寨 劉慧娘計窘智多星第七十一回 猛都監興師剿寇 宋天子訓武觀兵附錄二:清同治十年重刻本所增序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