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殺人做血路,豺狼走、脫難關。(五)

武帝絕技之中,所傳最廣的要屬以劍御劍,雖然在劍竹島上,最終是以雙頭四臂驚住德皇,可之前的以劍御劍卻是全憑技藝,更別出心裁。

只不過一將雙頭四臂的真面目顯露出來,以其異稟,自然可以直接駕御四劍,而無需再多道手續,說將起來以劍御劍,更似是他爲了迷惑衆人而施展的武功。

所以自武帝來戰至今,從未見他施展過,而對於衆人來說,武帝不施展以劍御劍,也在情理之中,可誰知如今武帝卻是突然使將出來,而且還不是用在對敵之上!

卻原來武帝竟施以劍御劍,行方纔以劍代足之法。

之前武帝以背後雙劍代足,幾乎脫身而去,不過那以雙劍代足,爲的是好在半空騰挪,出人意料,而如今武帝倒非是要爲了騰挪方便,而是要躍的更高!

武帝躍起之前,唐逸就已經感覺到了不妥,此刻其派雖然合圍已成,可也正因七派精銳趕至,所以衆人的心裡歡喜之餘,難免有些放鬆!也就在這一刻,自己身後的蝗雨忽然稀路下來,乃是因爲這許久的攻擊,功力不夠的唐門子弟再支持不住,就算人在唐家堡,飛蝗石永無斷絕,但真氣卻已消耗一空。

也正是因爲背後蝗雨一稀,唐逸忽然想通武帝那絲笑容的含義。

“最強之處,反是最爲疏忽之所!七派合圍,餘下正北,乃是我唐門所守,與七派比起來,我唐門因有堅堡依託,又是全派盡在,自然實力最強,武帝要想脫身,朝哪裡衝去,也不可能來我唐門的正北方。但我唐門雖然看似最強,可已經激戰許久,門下修爲不高的子弟將要虛脫,此刻唐門實力反降,且任誰也難想武帝會以唐門爲突破之處,就連唐門自己都沒有這等念頭,一旦武帝突來,反可能露出破綻!”

唐逸的心下電閃:“尤其唐家堡雖然堅固,可也正因爲堅固,全不似七派那般靈活!只要武帝能躍過迎面這一曾唐門子弟,那之後的唐家堡幾乎形同虛設!”

所以唐逸緊着要唐氏族人準備好暴雨神針,只是他依舊沒有想出武帝要如何突破,畢竟唐家堡的堅壁也有三丈高,再有上面守着的唐門門人,便算你躍的上五丈,也無濟於事,反更容易被蝗雨擊中。若這一躍不成功,而被飛蝗留在堡內,那可便成甕中捉蹩之勢了。

也正因此,唐逸雖然感覺到了不妥,但依舊想不出武帝還有什麼好辦法。

當然,如今唐逸可是明白,以劍御劍,四劍連環,每一劍只需有一丈的劍罡,加在一起便有四丈,武帝憑此再躍五丈,那可就是九丈!更不說每支神劍上的劍罡暴漲兩丈,對於武帝來說,並非難事!

於是,武帝竟超前人,一躍十丈,猶有餘力!旁人還未想到武帝這是要做什麼,或者根本便是被驚的怔住,也就在這時,武帝,四劍朝後一撥,借那反震之力,整個人直朝唐家堡上電射!

“那胡人要逃!”

行雲自武帝出劍起便覺出不妙,不過此刻的蔡培峰已被赤火吞噬,不省人事,炎天神功雖然剛猛無比,可反噬卻也驚人,行雲盡了全力纔將蔡培峰護下,不讓他被武帝所傷,可也正因如此,身上壓力大增,終於阻不住武帝躍起。

十丈確實太高了,行雲沒有武帝的天賦異稟,只能奮力從下追去,而此刻的武帝已躍過了唐家堡的牆頭,唐逸雖然以熒火指路,可一來唐門子弟已是疲了,二來武帝這一躍委實太過匪夷所思,手中飛蝗哪還跟的上唐逸的指揮?只有寥寥幾個高手,如唐冷這般纔回過神來,可也稍稍慢了一步!

不過唐逸並沒有放棄,雖然武帝的武功能將堡外的人驚住,但埋伏在堡內的唐氏族人卻根本看不到外面的景物,絲毫不受影響!

“再不能吝嗇,就算時機不佳,如今也已是不得不發!”

唐逸發一聲狠,隨即高聲道:“暴雨神針!朝天而射!”

唐逸此言一出,在場衆人本是從武帝那驚人一躍中清醒過來,隨即便又見奇景!

只聽得無數聲的“咔嚓”聲,竟連做一線,自唐家堡內發出,之後無數鐵針自下而上,騰空而起!直將半個唐家堡籠罩其中!

畢竟這些唐氏族人不會武功,只能將他們分散些,之後齊射,只要範圍足夠,便可彌補準頭上的差距。

唐逸其實也沒有想到暴雨神針齊射,竟能如此壯觀!他雖然也用過這機關,不過那是牛毛針的,雖然在近處更難防禦,但威勢卻相差太多,更不說這兩千暴雨神針同射,沒匣二十支,那就是四萬鐵針!

四萬鐵針就如怒法一般,沖天而起,根根鐵針,在烈陽之下,閃映着萬千森森寒光!

這可是唐門千百年來的家底,又豈能小覷?

一時衆人又自驚住,就連已經登上唐家堡牆頭的行雲,也不禁收了收腳步,已免殃及池魚。

武帝一躍成功,其中可沒少計算,自蔡培峰燃起赤火衝將上來,武帝便在計算他被反噬的時間,正好唐門子弟也是力竭,七派精銳的到來雖然不是好消息,可也正能利用!四劍連環,趁行雲應接不暇之際,陡然高躍,隨即出人意料的只奔最堅固的唐家堡而去。

一切一切都計算驚人!就算唐逸之前以話相譏,武帝怒過之後,仍能這麼快的平復下來,實也罕見!

只不過武帝再瞭解中原名門,卻也未想到唐門竟然還有如此可怖後手!

四萬鐵針怒起,要非距離限制,不及長箭來的遠,便是放到兩軍對壘之中,亦可殺得數千人!而如今卻只爲一人而發!便好似強若武帝,心下也不由得一陣發寒!

武帝尚且如此,更不說旁人,七派精銳尚且不提,就說安靜仙,此刻扶着師叔蔡培峰,面上全無一絲的平靜,心下陣陣後怕,若今日之戰沒有德皇的安排,若唐門有意要除去點蒼,只憑其之前裝做的元氣大傷的樣子,引誘點蒼上前,只這番齊射,便可要去點蒼半條性命!

第002章 當然沒有成績第069章 座前較智計,驚神絕目,駭人聞聽。(三)第188章 鵬翅展萬里,直上扶搖。(二)第083章 終得百草去毒,隻手傳功。(五)第166章 相依雪山東。(三)第177章 前塵事,一言盡數,功成了恩仇。(三)第366章 臥榻。(二)第040章 暗咬牙,馬飛馳,崆峒山下。第446章 又聞巨擎故去,任重吾輩。(四)第306章 遙想二十年前,隻身斬千人。(二)第151章 淚洶涌,半載始和終,如昨夢。(一)第146章 實情訴,枝節橫。第081章 終得百草祛毒,隻手傳功。(三)第474章 竟循絲毫破綻,截人焚莊,刀磨刃淬。(十三)第316章 夢醒汗涔涔。(二)第376章 杭州城外再聚首。(一)第080章 終得百草祛毒,隻手傳功。(二)第493章 萬里黃沙盡染。(二)第310章 又悉賊寇猖獗,尋侯府、門前暗聽聞。(二)第005章 眼見清容,心懷病母,來去好匆匆。第070章 座前較智計,驚神絕目,駭人聞聽。(四)第036章 赤目奮起衝冠怒。(一)第097章 靜蟄藏,被欺不憤。(一)第166章 相依雪山東。(三)第007章 炎涼世裡品炎涼,幾許餘溫善心腸。(二)第379章 杭州城外再聚首。(四)第191章 怒橫掃。第179章 天將曉。(二)第216章 結廬草,憂興亡。第203章 憂心吐,嘆難爲母盡孝。第260章 少室山上,終將合網收袋。(三)第431章 惡客重臨,暗窺伺,何人定難扶危。(二)第423章 大道浩然,鬼泣神驚。(八)第285章 罡氣沖霄塵成山,竟然威勢無邊。(二)第077章 閉目暗歎路險,環陣固穴失聰。(六)第423章 大道浩然,鬼泣神驚。(八)第433章 惡客重臨,暗窺伺,何人定難扶危。(四)第371章 除塵待我執帚把。(四)第277章 筮之古拙。第307章 須臾過、妖孽重來,道秘辛、溯源根本。(一)第471章 竟循絲毫破綻,截人焚莊,刀磨刃淬。(十)第206章 雪妖嬈。(三)第371章 除塵待我執帚把。(四)第042章 逢故敵,細凝神,爾虞我詐。第007章 炎涼世裡品炎涼,幾許餘溫善心腸。(二)第002章 不畏崆峒,不食饋送,但憑手中弓。(一)第034章 卒讀尋真處,痛難書。(一)第434章 襄陽夜月,殺氣沖天,蝗雨紛飛。(五)第184章 名利催人老。第003章 這裡可有機關門的傳人?第031章 生時路,是禍亦是福。第003章 不畏崆峒,不食饋送,但憑手中弓。(二)第384章 舉火燒個透天煞。(三)第200章 六載漂泊倦歸巢。(一)第236章 壽誕成喪。(三)第350章 雲霧斂盡映赤霞。(二)第396章 養劍二十載,藉此驅前庭。(一)第130章 遍插千旗招展,擂上百人爭鋒,盛景衝雲羅。(三)第111章 各自埋頭,以待時日,莫將心分。(二)第298章 終與舊人再聚,僅識半面。(三)第175章 前塵事,一言盡數,功成了恩仇。(一)第205章 雪妖嬈。(二)第049章 聞世間高手,俏語同君輕談。(二)第219章 護中原、本我所望。(三)第402章 雲臺靈骨寄神兵。(一)第098章 靜蟄藏,被欺不憤。(二)第443章 又聞巨擎故去,任重吾輩。(一)第118章 歷數青城舊事,三載歲蹉跎。(三)第168章 野寺孤僧啓疑竇。第488章 殺人做血路,豺狼走、脫難關。(四)第249章 靈舌利口。第004章 女排的姐姐們叫我小軍軍~第145章 窺人心,銀錢二三兩,挽名聲。(二)第149章 盡數塵影留一線,靜待魚兒入吾甕。(一)第012章 總有小人推君子,只道口蜜肚中髒。(三)第197章 一縷芳魂渺。(三)第312章 手輕撥、人如輪轉。第474章 竟循絲毫破綻,截人焚莊,刀磨刃淬。(十三)第194章 往事徐道。(三)第304章 終與舊人再聚,僅識半面。(九)第006章 炎涼世裡品炎涼,幾許餘溫善心腸。(一)第476章 四十九院。舊恨遺千年,灰飛煙散。第213章 輕舟霧中偶遇,明辨非常。(一)第208章 舉頭夜明月皓。(二)第034章 卒讀尋真處,痛難書。(一)第404章 雲臺靈骨寄神兵。(三)第078章 閉目暗歎路險,環陣固穴失聰。(七)第373章 除塵待我執帚把。(六)第012章 唐門史上的首粒三分球第279章 設身卜劍。(二)第105章 得袖籠六道,蝗雨連亙。(二)第487章 殺人做血路,豺狼走、脫難關。(三)第349章 雲霧斂盡映赤霞。(一)第001章 輪指飛碟第092章 低眉細聞,滿把溫香軟,嚶口稱恩。(三)第287章 目眥裂,猛頓首,恩情重念。(二)第019章 黃沙漫,風狂百里橫貫。(四)第253章 聘卿迎客,方榮蜀中一脈。(二)第360章 言蜜利誘把禍嫁。(二)
第002章 當然沒有成績第069章 座前較智計,驚神絕目,駭人聞聽。(三)第188章 鵬翅展萬里,直上扶搖。(二)第083章 終得百草去毒,隻手傳功。(五)第166章 相依雪山東。(三)第177章 前塵事,一言盡數,功成了恩仇。(三)第366章 臥榻。(二)第040章 暗咬牙,馬飛馳,崆峒山下。第446章 又聞巨擎故去,任重吾輩。(四)第306章 遙想二十年前,隻身斬千人。(二)第151章 淚洶涌,半載始和終,如昨夢。(一)第146章 實情訴,枝節橫。第081章 終得百草祛毒,隻手傳功。(三)第474章 竟循絲毫破綻,截人焚莊,刀磨刃淬。(十三)第316章 夢醒汗涔涔。(二)第376章 杭州城外再聚首。(一)第080章 終得百草祛毒,隻手傳功。(二)第493章 萬里黃沙盡染。(二)第310章 又悉賊寇猖獗,尋侯府、門前暗聽聞。(二)第005章 眼見清容,心懷病母,來去好匆匆。第070章 座前較智計,驚神絕目,駭人聞聽。(四)第036章 赤目奮起衝冠怒。(一)第097章 靜蟄藏,被欺不憤。(一)第166章 相依雪山東。(三)第007章 炎涼世裡品炎涼,幾許餘溫善心腸。(二)第379章 杭州城外再聚首。(四)第191章 怒橫掃。第179章 天將曉。(二)第216章 結廬草,憂興亡。第203章 憂心吐,嘆難爲母盡孝。第260章 少室山上,終將合網收袋。(三)第431章 惡客重臨,暗窺伺,何人定難扶危。(二)第423章 大道浩然,鬼泣神驚。(八)第285章 罡氣沖霄塵成山,竟然威勢無邊。(二)第077章 閉目暗歎路險,環陣固穴失聰。(六)第423章 大道浩然,鬼泣神驚。(八)第433章 惡客重臨,暗窺伺,何人定難扶危。(四)第371章 除塵待我執帚把。(四)第277章 筮之古拙。第307章 須臾過、妖孽重來,道秘辛、溯源根本。(一)第471章 竟循絲毫破綻,截人焚莊,刀磨刃淬。(十)第206章 雪妖嬈。(三)第371章 除塵待我執帚把。(四)第042章 逢故敵,細凝神,爾虞我詐。第007章 炎涼世裡品炎涼,幾許餘溫善心腸。(二)第002章 不畏崆峒,不食饋送,但憑手中弓。(一)第034章 卒讀尋真處,痛難書。(一)第434章 襄陽夜月,殺氣沖天,蝗雨紛飛。(五)第184章 名利催人老。第003章 這裡可有機關門的傳人?第031章 生時路,是禍亦是福。第003章 不畏崆峒,不食饋送,但憑手中弓。(二)第384章 舉火燒個透天煞。(三)第200章 六載漂泊倦歸巢。(一)第236章 壽誕成喪。(三)第350章 雲霧斂盡映赤霞。(二)第396章 養劍二十載,藉此驅前庭。(一)第130章 遍插千旗招展,擂上百人爭鋒,盛景衝雲羅。(三)第111章 各自埋頭,以待時日,莫將心分。(二)第298章 終與舊人再聚,僅識半面。(三)第175章 前塵事,一言盡數,功成了恩仇。(一)第205章 雪妖嬈。(二)第049章 聞世間高手,俏語同君輕談。(二)第219章 護中原、本我所望。(三)第402章 雲臺靈骨寄神兵。(一)第098章 靜蟄藏,被欺不憤。(二)第443章 又聞巨擎故去,任重吾輩。(一)第118章 歷數青城舊事,三載歲蹉跎。(三)第168章 野寺孤僧啓疑竇。第488章 殺人做血路,豺狼走、脫難關。(四)第249章 靈舌利口。第004章 女排的姐姐們叫我小軍軍~第145章 窺人心,銀錢二三兩,挽名聲。(二)第149章 盡數塵影留一線,靜待魚兒入吾甕。(一)第012章 總有小人推君子,只道口蜜肚中髒。(三)第197章 一縷芳魂渺。(三)第312章 手輕撥、人如輪轉。第474章 竟循絲毫破綻,截人焚莊,刀磨刃淬。(十三)第194章 往事徐道。(三)第304章 終與舊人再聚,僅識半面。(九)第006章 炎涼世裡品炎涼,幾許餘溫善心腸。(一)第476章 四十九院。舊恨遺千年,灰飛煙散。第213章 輕舟霧中偶遇,明辨非常。(一)第208章 舉頭夜明月皓。(二)第034章 卒讀尋真處,痛難書。(一)第404章 雲臺靈骨寄神兵。(三)第078章 閉目暗歎路險,環陣固穴失聰。(七)第373章 除塵待我執帚把。(六)第012章 唐門史上的首粒三分球第279章 設身卜劍。(二)第105章 得袖籠六道,蝗雨連亙。(二)第487章 殺人做血路,豺狼走、脫難關。(三)第349章 雲霧斂盡映赤霞。(一)第001章 輪指飛碟第092章 低眉細聞,滿把溫香軟,嚶口稱恩。(三)第287章 目眥裂,猛頓首,恩情重念。(二)第019章 黃沙漫,風狂百里橫貫。(四)第253章 聘卿迎客,方榮蜀中一脈。(二)第360章 言蜜利誘把禍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