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真經

我跟着那婦人進去,進去之後更是吃了一驚。院子不是很大——也不能說不大,只是院子裡的東西太多了,顯得院子的空間有點兒狹小。北面自然是正屋,南面有南屋,東面和西面也各有偏房,竟是一座名副其實的四合院。而院子正中間,是一座假山,看上去竟跟這房子後面的山勢頗爲相像,而更奇妙的是,在假山的一個低凹處,竟然還有一眼清泉在汩汩地冒着水。整座假山應該都是人工做出來的,但那一眼泉水我還看不出名堂。

假山的四周,種了很多花草樹木,都是觀賞性的,長得並不高,但是卻很茂盛。

這時候老婦人已經領我走進了正屋,她說,“請坐,稍等一下,我這就去叫老爺出來。”

我連忙說,“好好。”便在屋子裡轉來轉去看了一會兒,這屋子的擺設也頗不簡單,這正對門的位置,牆上貼着一張周文王的畫象,下面是一張八仙桌。靠南牆有一個古董架子,上面琳琅滿目地擺滿了古董。雖然我對古董所知不多,但打眼看上去,那些東西似乎也都不是俗物,應該都是有些來歷的。看來楊大善人這老東西也許沒跟我說實話。

正當我胡思亂想間,卻隱隱聽到了輕輕的腳步聲,可能是羅鍋李他爹出來了。我趕緊回到八仙桌邊坐下。

這時候從裡屋出來一個老者,看樣子大概有六七十歲年紀,但身體很健康,精神也很好。我心想這楊大善人果然滿嘴跑火車,這老先生怎麼看也不像個癡癡呆呆的糟老頭子。

那老者出來,向我拱手做個揖,我也趕緊還了一個揖,心想這算是他媽回到封建社會了。

那老者又伸手做了個請坐的姿勢,待我重新坐下之後,他開口說,“這位朋友,我便是李達仁的父親,我叫李嵩明。聽內人說,朋友有我兒子的消息?”

這老者一上來便通姓報名,對我實在是太過客氣了,弄得我也不好意思不自報家門,於是我只好說,“我複姓夏侯,單名一個惇字。”說完了我又覺得似有不足,心想夏侯惇這名字是有些蠻橫了,便進一步解釋說,“我爺爺生前喜讀三國,這名字是他取的。”

老先生點點頭,不說話,看來是在等我回答他兒子的事情。

我說,“這,這達仁——”

我在想該怎麼跟這位老先生說,直說嗎?好象有點兒不妥,可要是不直說的話,一時半會兒我也編不出更好的理由。

那老先生見我猶豫,又說,“朋友不必在意,有什麼話但說不妨。”

我心想這可是你讓我說的,於是也不再猶豫,從頭到尾,原原本本地把我們這幾天的事情都說了出來。

這期間那老先生一言不發,等聽到我已經把他兒子的屍體送回來的時候,便立刻站了起來,說,“朋友,我先去看看犬子。”

我連忙說,“應該應該。”

李老先生快步走出去,我也跟着走出去。到了牛車邊上,李老先生三下五除二就已經把蛇皮袋子解開,我卻看得吃了一驚,因爲這袋子上系的可是水手結,要是碰上不明就理的人,那是累死也解不開的。但這李老先生幾下便解開了,看來手上的功夫不一般。

解開之後,李老先生也不看兒子的臉,卻伸手要摸其右手腕,我一看趕緊伸手阻攔,怕羅鍋李身上還有劇毒,再傷了李老先生。

李老先生拍拍額頭,說,“對對,一時情急,差點兒忘了。”

於是他不再摸羅鍋李的手腕,而是隔着袖子掀開羅鍋李的領子,這時候我也看到了,那羅鍋李的脖子上用紅線拴着一塊玉配。

看到這裡李老先生再無懷疑,轉身就要向我跪下,還好我眼疾手快,急忙拉住他,只聽他說,“朋友送犬子回家之恩,沒齒不忘。”

我趕緊說,“老先生不用客氣,這不過是舉手之勞。”

老先生點點頭,便叫下人戴上手套,把羅鍋李的屍體擡進去,隨即招呼我進內堂一敘。

我心想胖子還在醫院呢,我答應他快去快回,既然現在任務已經完成了,那可不能再耽擱了。於是我說,“老先生好意,但我實在還有緊要的事情在身,不能多耽擱了。”

老先生說,“也不急在這一時,且隨我來吧。”

我一想,可能是這老先生有什麼話要說,我去看看也好,說不定對我和胖子有什麼幫助也未可知。

這時卻聽那趕車的漢子在後面喊了一聲,“兄弟!”

我回頭看他,他說,“既然人已經送到,那我就先走一步了。”

我趕緊走過去,道了聲謝,便想掏錢給他,但被那漢子一把推開,他說,“這種東西不在我的眼中。”

我一想也是,只好把錢收起來,說,“還不知道大哥尊姓大名?”

那漢子哈哈大笑,說,“問姓名有什麼用?有緣便當相見,無緣問名字又有何用?”

我說了一聲,想再說下去也只能顯得我不夠爽快。

那漢子告別完畢,也不說再見,轉身跳上牛車,“叫叫”地喊了幾聲,遠去了。

看到那漢子逐漸遠去的影子,我竟有種悵然若失的感覺。

李老先生說,“那是什麼人?你朋友嗎?”

我自言自語地說,“一個高人。”

李老先生也不再問,轉身領着我進了內堂。

到了內堂,我一看,裡面竟也有一個架子,上面同樣擺滿了古董,看上去似乎比剛纔堂屋的還要更好一些。我不禁猜想,這李老先生到底是什麼人?又是什麼來頭?

李老先生讓我稍坐片刻,他則搬了一個凳子,站到古董架子的前面,在最上面的抽屜裡取下了一個木盒,木盒好象原來是古銅色,但因爲年代久遠,現在有些漆脫落了,不過看上去更覺古色古香。

李老先生打開盒子,從裡面拿出一本書遞到我手裡。

我小心地用雙手接過來,一看之下更是驚奇不已。

書皮整個是墨藍色的,拿在手中感覺柔軟而且光滑,竟似薄莎一般。即使是個對這些東西一竅不通的人,一看之下也知道必不是近代的東西。而更令人吃驚的是封皮的右面,用篆書寫的那一行字:秘藏通玄變化六陰洞微遁甲真經。這應該是一本有關風水奇門之類的書,這李老先生怎麼會有這麼一本書?難道,難道這李老先生竟也是個摸金校尉不成?

這時那老先生說,“朋友不避艱難,親送犬子回來,這本書就送給朋友了。”

我一聽這怎麼行,送羅鍋李回來實在也說不上什麼,不過是舉手之勞,怎麼能接受這麼貴重的東西呢?正待要推辭,李老先生卻擺擺手,講起了他的經歷。

原來這李老先生祖上果然也是倒斗的,只不過不是摸金校尉,而是搬山道士。

到這裡我才知道,原來還真有搬山道士這麼一門。以前只是聽說,盜墓的門派種類繁多,比較出名的就有摸金,搬山,卸嶺,發丘四派,每派都自成體系,各有自己的門規和絕活。而我和胖子之所以一開始倒鬥便選擇做摸金校尉,也正是從這些道聽途說的傳聞上來的,而且摸金校尉……這名字叫起來也夠響亮。不過後來又從一些傳聞中瞭解到,摸金一門並不需要有師傅傳授纔算弟子,只要懂得摸金的技術、行規,並按其行事,便被看作是同門。這也正好歪打正着,我和胖子爲此得意了很長時間。不過後來又聽說,得有什麼摸金符才能算是真正的摸金校尉,於是我和胖子又想方設法,託人到處淘喚摸金符,後來倒是有人從北京給我們弄到了,但卻只有一個,我搶先掛在脖子上,胖子爲此還鬱悶了很長時間。

但說來說去,以前畢竟都是傳聞,今天聽李老先生一說,才知傳聞不虛,這盜墓的四大門派果然都有,而且這李老先生的祖上便是搬山門,一直傳到李老先生這一代。如此看來,這李老先生自然是一個正宗的搬山道士了。

聽李老先生說到這裡,我忍不住問,“這《秘藏通玄變化六陰洞微遁甲真經》是記載風水奇術的書?”

李老先生點點頭,說,“不錯,不過嚴格說來,這是一本有關奇門遁甲的書。”

我一聽頓時來了精神,這老先生果然不是泛泛之輩,於是我趕緊說,“還請老先生指教。”

李老先生說,“指教談不上,我倒是可以說說這奇門遁甲的歷史。在中國古代,很早便有了這種東西,當時有三門,‘太乙’、‘奇門’和‘六壬’,合稱“三式”,歷史上由國家的司天監、司天臺、太史令等掌管天文、曆法、軍國大事的少數人所掌握。據說,其中,‘太乙’以佔測軍國大事爲主,‘奇門’以佔測行軍制敵爲主,‘六壬’則以佔測日用百事這主。而之所以叫作式,不是因爲別的,只是由於這三種預測方法,都是用特定的式盤來進行推演的。這一點,不僅在大量的古籍史料中有所記載,而且有出土文物爲證。比如安徽阜陽縣雙古堆就曾出土過‘太乙九宮佔盤’。”

我說,“這個我倒是聽過說,‘太乙九宮佔盤’,好象是一九七七年在西漢汝陰侯的墓裡發掘出來的。”

李老先生微微點頭表示肯定,接着說,“三式的構成,都離不開天干、地支、河圖、洛書、八卦、象數,因而這些,統統又都是源自易學,其創制大約都在春秋戰國時期。

“其中‘奇門’,全稱便是‘奇門遁甲’。據有的學者考證,奇門遁甲在周秦時期叫作‘陰符’,漢魏時期叫‘六甲’,晉隋唐宋稱‘遁甲’,明清以來才被叫作‘奇門遁甲’。

我聽到這裡早已是雲山霧罩,連話都插不上了。不過好在李老先生不是在考我,不然今天我可要大大地出醜了。但話又說回來了,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我是不會不懂裝懂的,這可是個學習的好機會,我不能走神,得認真聽一聽才行。

只聽李老先生繼續說到,“這奇門遁甲源遠流長,自然又有很多分類方法。比如按時間,就可分爲年家奇門、月家奇門、日家奇門、時家奇門;按推演方法,則可分爲活盤奇門遁甲和飛盤奇門遁甲;按用途又可分爲數理奇門和法術奇門。”

我越聽越糊塗,心想怎麼這麼多分法,分來分都去都他媽分亂套了。我說,“這麼多分法,那古人用的時候不會搞錯嗎?”

李老先生笑笑,說,“怎麼會搞錯。你就拿這最後按用途分的來說吧,這數理奇門便是主要用來預測的,而法術奇門,尤其是在秦漢以後,卻與道家法術相結合了,夾雜了許多神秘和虛妄的東西。前者流傳下來的代表性著作是《煙波釣叟歌》,後者就是我送你的那本《秘藏通玄變化六陰洞微遁甲真經》了。”

我一聽之下吃驚不小,連忙說,“我還不知道這書原來有這麼大的來頭,否則我是萬萬不敢收的,還是請老先生收回去吧。”

李老先生又擺了擺手,說,“你受之無愧。”

我說,“還是——”

李老先生沒等我說完便打斷了我的話,說,“你現在幹了這個,時刻都像是提着腦袋在在冰上行走,所遇危險難以想象,希望這本書會對你有所幫助,但——”說到這裡頓了一頓,嘆了口氣才又接着說,“但也許是害了你。”

我說,“老先生一番好意,怎麼是害了我呢?”

李老先生沉吟不語。許久,慢慢地講起了他的家事。

這盜墓的勾當,自然是極損陰德的,再加上長斯出入古墓,身體難保不被屍氣所侵。李老先生便深受其害——他先後娶過三個妻子,但都是幾年之後便得怪病不治身亡,而且,也始終沒有給李家生下一子半女。這李家幾代都是單傳,人丁一直不旺,李老先生直到四十歲也沒有能給李家留個香火。於是李老先生在四十二歲的時候就決定洗手不幹了,從那以後他不斷地尋醫問藥,終於訪到了一位高人,得其指點,娶到了一個能克屍氣的女人,也就是現在李老先生的妻子劉氏,第二年產下一子,卻還是個殘疾——不僅背上有個羅鍋,右手手腕也只有孩童般粗細。

這個兒子自然就是羅鍋李了。雖然有殘疾,但卻是獨苗,所以李府上上下下都對他關懷備至,李老先生倒了大半輩子鬥,家境自然頗爲殷實。但等兒子長大了,到了外面,情形卻不一樣了。村子裡一般大的孩子幾乎沒有一個不欺負他的,而且一些成年人,也經常當面羞辱他。等羅鍋李長到十幾歲的時候,這種情形愈演愈烈,孩子受不了打擊,終於在一天夜裡,偷偷地離家出走了。一走就是十幾年,沒想到父子再相見的時候,竟然已經人鬼殊途。

說到這裡李老先生不禁老淚縱橫,我也聽得心中惻然,心想這倒斗的勾當竟然如此陰損,不僅傷害了本人,甚至還會傷害到子孫後代,看來這營生……得好好考慮考慮。

李老先生的情緒終於緩和了一些,他用袖子擦了擦眼淚,聲調不無沉重地說,“朋友年紀還輕,當好好考慮考慮這些事纔是。”

我說,“聽老先生說了這一席話,我心裡也很不是滋味。”

李老先生聽我言下頗爲沮喪,便立刻把話鋒一轉,說,“都怪老夫,朋友年紀輕輕,不該墮你的志氣。”

我一笑,“志氣談不上,但年輕倒確實是沒有那麼多禁忌,什麼都想試試,日子過得太平凡了,覺得生活沒勁。”

李老先生也“哈哈”大笑,說,“可不是,想我年輕的時候,也是在家裡呆不住,總想出去闖一闖,總覺得外面的世界才精彩。”

我說,“外面的世界確實很精彩,但也很大,充滿了險惡。”

李老先生說,“這個自然,也正是這樣纔有趣。”

我忍不住也大笑了兩聲,李老先生都這麼大年紀了,還有如此豪情,也實屬難得了。想到這裡我出言相問,“不知道老先生貴庚?”

李老先生伸出三個指頭捏了個七,又伸出食指頭勾了個九。

我驚呼一聲,說,“七十九了?”

老先生點點頭,說,“明年整八十。”

我說,“看不出來,真看不出來,我還以爲您六十幾歲。”

老先生微笑着說,“實不相瞞,這些年我稍窺養生之道。”

說到這裡我想起來剛進李家院子的時候看到的東西,估計裡面有學問,於是說,“老先生的院子收拾的也很不錯啊。”

李老先生豎豎大拇指,說,“朋友高見。當初我洗手不幹時,便四處尋訪過,想找一處風水寶地,到底皇天不負苦心人,在這裡讓我找到了,這裡的風水確實有令人長壽之勢。”

我說,“風水還有這種作用,我倒是聞所未聞。”

李老先生說,“風水形勢不可小覷,若得風水寶地,別說是人,就是蛇狐龜鳥,亦能成仙成怪。朋友難道沒聽過狐仙蛇仙之類的傳說?”

我說,“這個自然聽過,白蛇白娘子從小時候起就一直是我的偶像。”

李老先生“哈哈”大笑,我也大笑了幾聲,氣氛終於變得不像剛纔那樣沉悶。

我又說,“老先生院子裡的假山,我能看出來,便是依着後面的山的形勢而造,但是那泉水,卻不知道老先生是怎麼弄出來的?”

提到泉水李老先生忍不住得意起來,拈着鬍鬚說,“其實那泉水並無玄機,也不是我憑空造出來的,而是天然形成的一眼清泉,我在上面做上假山,也只是爲了掩人耳目罷了。”

我正待要再詳細請教,卻突然有個下人進來了,說飯已經準備好了,是否可以開飯。

我擡手看了看錶,時已過午,我想起胖子還在醫院裡,因此起身要走,但老先生怎麼肯讓我不吃飯就走,當下再三挽留。說實話,我也實在沒有什麼心情吃飯,但我一想,已經有將近一天沒吃飯了,再不吃飯恐怕身體扛不住,於是也就答應下來。

第四章 胖子第九章 神棍第四十二章 鬼打鬼(上)第三章 勝利大會師第十章 鬥布第十五章 御魂偶第九章 神棍第五章 那個女孩兒姓韓第二十一章 請柬第十九章 從長計議第十章 情況比想象中嚴重第十四章 護法第三十二章 空棺第四十八章 最遺憾的事第二十二章 胖子和青銅侍衛(中)第十二章 分贓第二十一章 請柬第二十章 時間只剩一天半第三十章 死去的活人(上)第八章 離魂第二十四章 失心瘋第六章 觀星第二十一章 逐漸深入第七章 生門第二十三章 五行棋陣第十三章 搬山道士第二十四章 開會(3)第十六章 回家第二十四章 開會(3)第四章 胖子第九章 第一擒第三十八章 走投無路(二)第一章 鎩羽第二十九章 濃霧中的戰鬥(下)第二十章 做夢第二十一章 請柬第二十七章 兵分兩路第二章 進洞第二十章 時間只剩一天半第十一章 脫險第二十三章 開會(2)第十八章 試刀第十三章 敵人情況不明第三十二章 空棺第二十一章 請柬第三章 誤入虎穴第二十四章 開會(3)第二十一章 請柬第二十五章 歸隊第二章 地牢第十七章 靈媒第五章 準備第十八章 時間只剩八天第一章 鎩羽第四十六章 秘密第三十三章 危機重重第十五章 無辜的殭屍第十章 情況比想象中嚴重第二十九章 濃霧中的戰鬥(上)第四章 胖子第二十三章 五行棋陣第四章 行屍村第三十五章 困獸之鬥第十六章 回家第十七章 二叔第三章 順流而下第十章 陷阱第十八章 時間只剩八天第三章 勝利大會師第二十四章 水鬼第二十二章 胖子和青銅侍衛(上)第五章 順子的爹第七章 認親第三十八章 走投無路(二)第三章 誤入虎穴第二十二章 虎魄第二十五章 魚躍龍門(下)第二章 進洞第十七章 井第二章 進洞第十七章 二叔第三十四章 童子陣第三章 順流而下第三十二章 空棺第四十三章 失散第三章 老鼠第十章 鬥布第十九章 從長計議第六章 家世第三章 誤入虎穴第二十二章 胖子和青銅侍衛(下)第四章 守陵村第十三章 搬山道士第二十七章 兵分兩路第四章 行屍村第十二章 分贓第十三章 搬山道士第四章 守陵村第二十二章 胖子和青銅侍衛(下)
第四章 胖子第九章 神棍第四十二章 鬼打鬼(上)第三章 勝利大會師第十章 鬥布第十五章 御魂偶第九章 神棍第五章 那個女孩兒姓韓第二十一章 請柬第十九章 從長計議第十章 情況比想象中嚴重第十四章 護法第三十二章 空棺第四十八章 最遺憾的事第二十二章 胖子和青銅侍衛(中)第十二章 分贓第二十一章 請柬第二十章 時間只剩一天半第三十章 死去的活人(上)第八章 離魂第二十四章 失心瘋第六章 觀星第二十一章 逐漸深入第七章 生門第二十三章 五行棋陣第十三章 搬山道士第二十四章 開會(3)第十六章 回家第二十四章 開會(3)第四章 胖子第九章 第一擒第三十八章 走投無路(二)第一章 鎩羽第二十九章 濃霧中的戰鬥(下)第二十章 做夢第二十一章 請柬第二十七章 兵分兩路第二章 進洞第二十章 時間只剩一天半第十一章 脫險第二十三章 開會(2)第十八章 試刀第十三章 敵人情況不明第三十二章 空棺第二十一章 請柬第三章 誤入虎穴第二十四章 開會(3)第二十一章 請柬第二十五章 歸隊第二章 地牢第十七章 靈媒第五章 準備第十八章 時間只剩八天第一章 鎩羽第四十六章 秘密第三十三章 危機重重第十五章 無辜的殭屍第十章 情況比想象中嚴重第二十九章 濃霧中的戰鬥(上)第四章 胖子第二十三章 五行棋陣第四章 行屍村第三十五章 困獸之鬥第十六章 回家第十七章 二叔第三章 順流而下第十章 陷阱第十八章 時間只剩八天第三章 勝利大會師第二十四章 水鬼第二十二章 胖子和青銅侍衛(上)第五章 順子的爹第七章 認親第三十八章 走投無路(二)第三章 誤入虎穴第二十二章 虎魄第二十五章 魚躍龍門(下)第二章 進洞第十七章 井第二章 進洞第十七章 二叔第三十四章 童子陣第三章 順流而下第三十二章 空棺第四十三章 失散第三章 老鼠第十章 鬥布第十九章 從長計議第六章 家世第三章 誤入虎穴第二十二章 胖子和青銅侍衛(下)第四章 守陵村第十三章 搬山道士第二十七章 兵分兩路第四章 行屍村第十二章 分贓第十三章 搬山道士第四章 守陵村第二十二章 胖子和青銅侍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