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十九章 策略

朱怡成同大家一起笑了幾聲,和顏悅色地勉勵了幾句陳五顯,接着把目光投向史貽直。

“軍機處這邊對於今年的戰備準備如何了?”

史貽直當即做了簡單彙報,在場所有人都仔細聽着。作爲如今的首席軍機,史貽直身上的擔子不輕,尤其是今年大明還要繼續打仗,而且不是小仗。

海外就暫且不說了,僅僅說本土,遼東、西南、西北這三地是重中之重。

眼下嶽鍾琪主攻西南,馬功成坐鎮山西,至於遼東由董大山負責。這三處大明有兩處今年是必須拿下的,那就是西南和遼東兩地,這也是朱怡成在不久前做出的決定。

大明現在軍力強盛,從這點而言自然是遠超滿清的。可是打仗不僅僅只是依靠兵力多寡又或者誰厲害就能贏,兵書有言,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普通的小戰役暫且不說,凡是大仗除了兵員、素質、指揮官的能力這些因素之外,更重要的是後勤。

再強大的軍隊,在沒有充裕的後勤保障之下也發揮不出作用。就像是歷史上二戰時期的三德子,前期橫掃天下勢不可擋,可到中後期時卻節節敗退,顯露疲勢,從而最終失敗。

其實那是因爲士兵素質和兵力原因麼?當然這原因也不是沒有,可實際上真正造成這個因素的除了三德子二線作戰外,就是資源的貧乏導致後勤崩潰,從而無法再像戰爭初期那樣滿足戰場需求。

舉個簡單例子,就算在二戰後期,三德子的軍隊依舊勇猛無比,打得盟軍叫苦不迭,可因爲機械部隊嚴重缺乏油料,幾百上千輛坦克根本無法支持一場戰爭的持續,在耗盡油料的情況下,無奈只能把這些完好無損的戰爭機器拋棄在戰場上,從而導致不敗而敗的結果。

其實人類自誕生以來,一直都處在戰爭——和平——戰爭的循環狀態,每一個文明都是在不斷戰爭中洗禮併成長起來的。

後世曾經有學者說,中華文明自古以來就是愛好和平的文明,這純粹就是扯蛋!中華文明發源於黃河流域,起初只是一個小小的部落,經過不斷戰爭和征服,這才發展壯大起來,形成了中華文明的稚型。

在此基礎上,中華文明不斷擴展,由此爲中心向四方發展,經歷數千年纔有瞭如今的模樣。

【書友福利】看書即可得現金or點幣,還有iPhone12、Switch等你抽!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可領!

所以,但凡知道些歷史的人都能知道,中華文明的文明史其實就是一部在戰爭和征服過程中不斷壯大的戰爭史。而在歷朝歷代的歷史中,關於戰爭的描述也是數不勝數。所謂的愛好和平,那只是宣傳而已,如果沒有先輩的征戰,恐怕這世界上中華文明就如同其他已經在歷史長河中消失的文明一般徹底覆滅了。

要支持朱怡成的戰略目標,大明需要調動的不僅是軍力,還有要支持和滿足戰爭的無數準備。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朱怡成把這件事交給了史貽直負責,同時授權他可以以首席軍機大臣的職位調動一切相關職權。

這也是史貽直擔任首席軍機大臣後第一次負責如此重要的事,自然是極爲上心的,這些日子他一直在忙於此事,甚至親力親爲,所以當朱怡成詢問起後自然是對答如流。

聽完了史貽直的回答,朱怡成表示還算滿意,同時依舊叮囑他戰事爲重,一切必須要以滿足戰爭需求爲第一。

“如今是二月十五,按計劃最遲四月中旬出兵關外,所以留給你們的時間只有兩個月而已,時間緊迫,諸位不要大意。”

朱怡成話音剛落,衆人連忙施禮應聲,隨後陸續告退。

衆人離開,董大山卻被朱怡成留了下來,朱怡成招呼着董大山坐下,小江子端來兩杯茶放下後離開,端起茶喝了一口,朱怡成這才笑問董大山對於遼東戰事的看法。

董大山簡單說了說,無非就是他剛前講過的那些話,不過當他見朱怡成微微皺起眉頭,心裡就明白朱怡成應該是看出了自己心裡還有所顧慮,想到這他也不再隱瞞,把自己之前未講的那些也和盤托出。

認真聽完董大山的話,朱怡成沉思片刻這才點了點頭:“你所慮是有道理的,其實朕心裡也是如此。以我大明軍力,再加你領兵,要恢復遼東故土應該不是難事,可要徹底解決遼東滿清,甚至繼續向北推進的話恐怕力有不及啊!”

“皇爺聖明,臣也是這等想的。”董大山之所以前面話只說一半,他是擔心給朱怡成制訂的遼東戰略潑一盆冷水,要知道朱怡成對遼東的重視是衆人皆知的,而且也謀劃了許久。

再加上這一次由山海關和朝鮮兩個方向出兵,總兵力(包括朝鮮軍)加起來已經超過了二十多萬,這樣大的兵力安排是大明自中原之戰後從未有過的,何況遼東不比中原,無論地利又或者其他因素都有特別之處,作爲主帥的董大山一旦在會議上直言不諱,萬一惹惱了朱怡成可是不好。

所以董大山僅僅只提了關於蒙古方面的問題,這也算是他的小心思吧。至少在他看來拿下盛京不算什麼難事,甚至恢復前明時期的遼陽府也是水到渠成。

可打下這些地盤並不代表軍事上的徹底勝利,要真正拿下遼東不僅要解決遼東的滿清力量,還得控制住地方。百年過去,眼下的遼東早就不是以前的遼東了,漢人在遼東的數量早就寥寥無幾,明軍也不可能像在中原作戰擁有良好的羣衆基礎,所以在完成第一步戰術目標的情況下,怎麼才能徹底控制住地盤是最爲重要的。

董大山擔心朱怡成頭腦發熱,一旦朝廷要求他繼續向北打,以徹底解決遼東全境的話,別說他的這些部隊了,就算是百萬大軍也做不到這點。所以董大山心裡明白,卻不敢全說,只是打算走一步看一步,等有機會再私下和朱怡成溝通。

但沒想到還沒等他找機會談這事,朱怡成就先問起了他的看法,並且一眼就看穿了董大山的顧慮。這點,讓董大山心中又敬又佩,這才一五一十的說出了自己所想。

“恢復遼東全境,這是朝廷的策略,這點絕不會變。”朱怡成也不理董大山的馬屁,直截了當道。

正當董大山有些驚訝地看向朱怡成,覺得朱怡成前面還在承認徹底解決遼東滿清力量,繼續向北推進有難度的同時又說出了這樣的話,難道不是自相矛盾?

朱怡成笑着又道:“策略是策略,但你領兵在外卻絲毫急躁不得。朕這一次只所以讓你領兵,那是朕深知你明大局,有你在遼東朕也放心。遼東之戰不是短期可以解決的,你到了遼東後可根據實際情況用兵,無論是兵部、總參謀部又或者五軍都督府,僅給你的是參謀而已,至於如何用兵,又如何控制地方,這些權利朕都給你。”

“皇爺如此看重臣,臣定爲皇爺掃平遼東,剿滅清患……。”聽到這,董大山心中顧慮一掃而空,站起身神色激動地說道。

擺擺手,讓他坐下,朱怡成又道:“遼東不比中原,這點朕是知道的,佔住遼東的根本在於人,這點朕心裡也清楚。所以朝廷打算在出兵之後就開始移民遼東,以充實遼東人口,以穩住遼東根基。”

“由關內移民?這恐怕有些難吧?”董大山有些遲疑道,作爲曾經的軍機大臣,董大山對於大明的情況是非常清楚的,自大明覆興以來,這些年隨着大明的統治穩固和工商發展,民間的變化也是顯而易見。

雖然同滿清爭奪天下時,各地有不少流民和失地的百姓,但在大明的多項政策之下,這些已是昨日黃花。除去這些外,大明這些年來不斷向新明和南洋移民,也使得那些流民和失地百姓有了去處,所以現在再想向遼東移民就沒那麼容易了。

畢竟相對於南洋而言,遼東沒有南洋物產豐富,而同新明相比,遼東又顯得過於危險。不過遼東也不是沒有優勢,一來遼東屬於大明本土,對於百姓而言能離家近自然不會去離故土遠的地方,二來以大明目前的國力,徹底平定遼東只是時間問題,一旦解決遼東,那麼遼東的弊端也就不再存在。

可就算這樣,要大規模向遼東移民也是比較困難的,這也是董大山如此發問的原因,但對於這朱怡成心中早就有所安排,所以當董大山問起後他就直接給出了答案。

“從朝鮮移民?這……。”董大山萬萬沒有想到,朱怡成居然說出這麼一個答案,雖然他一時間感到這方案有些匪夷所思,可仔細一琢磨倒是一個很不錯的辦法。

對於朝鮮情況董大山很清楚,朝鮮國中百姓的情況如何他是知道的,而且朝鮮百姓在前明時期就一直存在越境進入遼東的情況,那主要是因爲朝鮮多山少地,再加上朝鮮士族和地方勢力不小,普通老百姓生活困苦,無奈才走上這條路。

而如今朝鮮已被大明控制,大明對於朝鮮的政策是如何董大山也清楚。要併吞朝鮮,接下來就是大明所要做的進一步,而且朝鮮百姓對於大明也有先天的親近感,一旦大明宣佈朝鮮百姓可以移民遼東,再直接給出移民百姓大明人的身份,並分于田地的話,那麼對那些困苦的朝鮮百姓而言是件天大的好事。

興許遼東的政策吸引不了大明百姓,但對於朝鮮百姓卻是如逢甘露。而這些朝鮮人入了大明後自然也就是大明人了,這點董大山倒不在意,也相信憑着大明的能力,不出十數年,這些朝鮮人就能全部歸化。

第二百四十四章 大明日報(求票!)第九百九十三章 常朝第二百一十一章 高進論勢(求票!)第六百七十七章 考覈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康德變法第七十章 征途是星辰大海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反常的舉動第二百零九章 發作第三百七十二章 長崎第三百三十八章 大明馬前卒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拒絕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平臺召見第四百二十章 御前反問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路易改革第二百五十九章 海盜第三百八十九章 封官第二百零八章 深宮夜話第六百一十章 憂心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豐收的羅港第一千一十九章 老朱家的傳統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登門拜訪第二章 反賊第七百七十三章 柔佛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窮途第八百一十三章 胡言亂語第三百八十章 敵襲!敵襲!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不一樣的變化第四百三十九章 皇帝的尊嚴第二百三十七章 清宮密聞錄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半島海戰2第九百一十一章 決意第九百一十三章 心比天高第四十一章 杭州大戰7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入第二百九十七章 澳門之變第九百七十八章 物是人非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如夢似幻第一千五十九章 策略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曼薩尼約第三百一十章 一線生機第六百七十八章 惶惶的滿清第四百三十七章 無能爲力第四百三十三章 兵臨城下第七百四十八章 大明威嚴第二百一十七章 鐵壁攻營壘(祖國七十週年普天同慶,大家節日快樂!)第九百四十四章 相邀第九百六十一章 如臨深淵第七百三十七章 還都的準備第七百二十二章 倚老賣老第一百五十七章 以守爲攻第七百五十三章 攪屎棍第八百章 南下馬尼拉第三百四十六章 面聖第四百零八章 緊鑼密鼓第八十九章 炮臺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後方運來的東西第七百七十九章 軍情第八百七十七章 人的命運第三百八十二章 何去何從第九百七十五章 巴爾加斯第五百零一章 交通事故第八百四十章 無聊的老馬第四百七十八章 飛灰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蒙古之戰(9)第六百零七章 痛定思痛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信息滯後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拉清單第三章 倒黴的朱怡成第一百九十章 養廉(加更求票!)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南陸開發第二章 反賊第一千三百章 臨危受命第五百二十五章 一局第一百九十三章 南征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新大陸風雲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建設兵團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復爵?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更替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西聚第三百八十八章 北海圈地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第七軍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惱怒第九百七十八章 稱臣第六百三十四章 可惜第十三章 好戲開場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拉清單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三步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老戰友第六百三十四章 可惜第四百四十三章 封爵第八百二十四章 投降第一百三十四章 五萬大軍第二百一十八章 難啃(國慶求票!)第二百六十三章 碰撞第二百二十九章 白蓮起義(國慶假期最後一日,求票!)第一千二百章 上奏第一千四十八章 老殘齋第八百八十章 京營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雙傑第三百九十二章 伯爵的信
第二百四十四章 大明日報(求票!)第九百九十三章 常朝第二百一十一章 高進論勢(求票!)第六百七十七章 考覈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康德變法第七十章 征途是星辰大海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反常的舉動第二百零九章 發作第三百七十二章 長崎第三百三十八章 大明馬前卒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拒絕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平臺召見第四百二十章 御前反問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路易改革第二百五十九章 海盜第三百八十九章 封官第二百零八章 深宮夜話第六百一十章 憂心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豐收的羅港第一千一十九章 老朱家的傳統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登門拜訪第二章 反賊第七百七十三章 柔佛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窮途第八百一十三章 胡言亂語第三百八十章 敵襲!敵襲!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不一樣的變化第四百三十九章 皇帝的尊嚴第二百三十七章 清宮密聞錄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半島海戰2第九百一十一章 決意第九百一十三章 心比天高第四十一章 杭州大戰7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入第二百九十七章 澳門之變第九百七十八章 物是人非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如夢似幻第一千五十九章 策略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曼薩尼約第三百一十章 一線生機第六百七十八章 惶惶的滿清第四百三十七章 無能爲力第四百三十三章 兵臨城下第七百四十八章 大明威嚴第二百一十七章 鐵壁攻營壘(祖國七十週年普天同慶,大家節日快樂!)第九百四十四章 相邀第九百六十一章 如臨深淵第七百三十七章 還都的準備第七百二十二章 倚老賣老第一百五十七章 以守爲攻第七百五十三章 攪屎棍第八百章 南下馬尼拉第三百四十六章 面聖第四百零八章 緊鑼密鼓第八十九章 炮臺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後方運來的東西第七百七十九章 軍情第八百七十七章 人的命運第三百八十二章 何去何從第九百七十五章 巴爾加斯第五百零一章 交通事故第八百四十章 無聊的老馬第四百七十八章 飛灰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蒙古之戰(9)第六百零七章 痛定思痛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信息滯後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拉清單第三章 倒黴的朱怡成第一百九十章 養廉(加更求票!)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南陸開發第二章 反賊第一千三百章 臨危受命第五百二十五章 一局第一百九十三章 南征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新大陸風雲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建設兵團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復爵?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更替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西聚第三百八十八章 北海圈地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第七軍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惱怒第九百七十八章 稱臣第六百三十四章 可惜第十三章 好戲開場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拉清單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三步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老戰友第六百三十四章 可惜第四百四十三章 封爵第八百二十四章 投降第一百三十四章 五萬大軍第二百一十八章 難啃(國慶求票!)第二百六十三章 碰撞第二百二十九章 白蓮起義(國慶假期最後一日,求票!)第一千二百章 上奏第一千四十八章 老殘齋第八百八十章 京營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雙傑第三百九十二章 伯爵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