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蓋聶

bookmark

張良當然請不動蓋聶,但趙國大將軍李牧可以。

李牧先在塞外擊敗匈奴,接着又在河北兩敗秦軍,秦國兩位上將軍桓齮和蒙武先後敗於李牧之手,李牧因此名震中土,聲威顯赫。現在不但趙人把李牧當作救世主,就連關東諸國都把李牧當作阻御秦國的強悍武器,對他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在北方戰場上能夠有更大做爲,繼而牢牢牽制住秦軍主力,幫助合縱軍在中原戰場上取得勝利。

李牧衆望所歸,由他出面邀請蓋聶,這位趙國的大劍師沒有理由拒絕。時值國家存亡之刻,蓋聶理所當然要爲國效力,所以他接到李牧的邀請後,趕赴魏國大梁,隨魏國巨賈孔氏抵達南陽宛城。

歷史上的蓋聶因爲荊軻而留名,他應該屬於奇人異士,可以歸爲追求劍道的隱士,與荊軻、田光這樣的節俠有本質區別。

中土大權貴無不養“士”,府中奇人異士越多,代表權貴的威望越高,實力越大,在中土的名氣也越大。李牧現在是大將軍,屬於新崛起的軍功權貴,爲了維持目前的權勢,他必然要養“士”,靠這些具備各種技能的“士”人來增加自己的實力,處理各種各樣的問題。蓋聶以劍道而聞名,個人武技已至巔峰,當然是李牧折節相交的對象,可惜蓋聶無意攀附權貴,他追求的是劍道,是宇宙真理,是天下人的福祉,他有着遠超尋常人的崇高理想。

蓋聶帶着“救世”的理想到了南陽。魏國孔氏通過楚國猗頓氏,向南山子報訊,趙國大劍師蓋聶來了。猗頓氏當然見不到南山子,但猗頓氏知道少師殘月與南山子關係密切。

這天蓋聶獨自一人步行出城,在白水河堤上徜徉良久,忽然看到一葉扁舟順水而來,船頭坐着一位竹笠老叟,正是南山子。殘月一襲布衣,長髮素面,輕輕划動雙槳,小舟緩緩靠向河堤。

蓋聶遙遙拱手,“老友別來無恙。”

南山子笑容滿面,“一別九年,聶卿風采依舊。”說着獨臂揮動,伸手相請,“來來,老夫特意備了蘭陵老酒,今日一醉方休。”

蓋聶上了小舟,與南山子相對而坐。殘月久聞其名,一雙美眸好奇地打量着蓋聶。這位劍道大師大約四十左右,竹冠布衣,削瘦的臉龐上有一雙深邃的眼睛,樸實無華,和藹可親,尤其讓殘月驚訝的是,他腰間竟然無劍。

蓋聶望向殘月,微微躬身,“有勞少師了。”

“先生客氣。”殘月急忙深施一禮,恭敬拜見。

“我與尊祖春申君曾有一面之緣。”蓋聶嘆道,“一眨眼十幾年過去了,物是人非。”

殘月執弟子禮再拜,然後撥動雙槳,小舟離開堤岸,順水而下。

蓋聶剔開酒罈泥封,倒了兩碗酒,一碗遞給南山子,一碗仰頭喝下,沒有半絲拘束。

“這次出山,是想會會老友,還是受人之託?”南山子放下空碗,笑着問道。

“大將軍親顧草廬,以國家興亡相托。”蓋聶抹了一把長鬚上的酒漬,臉上露出一絲苦澀,“我也該出山了。”

“邯鄲難以支撐?”南山子暗自吃驚。

“代北形勢危急。”蓋聶說道,“大將軍率軍南下,匈奴人乘機越過陰山,直殺長城。不出意外的話,雲中要失陷,雁門岌岌可危,大將軍說,以目前代北的兵力,最多隻能守住代郡。”

南山子微微皺眉。從去年大漠形勢來判斷,匈奴人乘機攻打趙國,顯然是想乘着秦趙兩軍對峙河北無暇北顧之際,拿下代北,繼而從河南和代北兩個方向威脅太原和上郡,拖住秦軍主力,以便集中兵力攻打河西的大月氏。匈奴人的計策可謂高明。如此一來,趙國北有匈奴,西有大秦,兩路受敵,不要說守住代北了,就連河北都難以爲繼。

“大將軍有何對策?”南山子問道。

“大將軍要不惜代價守住長城一線,確保代北三郡的安全。”蓋聶說道,“秦軍兩次戰敗於河北,損失嚴重,再加上合縱已成,中原即將爆發大戰,所以大將軍認爲,今年秦軍的主戰場在中原,河北可保無虞,但韓魏勢弱,趙軍受制於匈奴,合縱軍能否在中原戰場有所作爲,全靠楚軍,這導致中原戰場危如累卵,一旦合縱軍戰敗,形勢將不堪設想。”

南山子的心情愈發沉重。他想到了武烈侯的預言,難道趙國的氣數當真已盡?

“唯一可以扭轉中原危局的就是齊國。”蓋聶繼續說道,“我到南陽來,就是想請你隨我一起趕赴齊國。”

“你怎麼知道我在南陽?”南山子問道。

“你要殺李園。”蓋聶抱起酒罈一邊倒酒一邊說道,“我要阻止你,在趙國的危機沒有化解之前,李園至關重要,你不能殺他。個人的恩怨和王國的存亡比起來不值一提。”

“我在南陽的目的並不僅僅是想殺李園。”

“我不管你有什麼目的,趙國的存亡纔是頭等大事。”蓋聶說道,“大將軍爲了顧全大局,主動和相國握手言和,爲此他甚至拋棄了公子嘉。試想一下,此刻大將軍假如和相國大打出手,邯鄲血雨腥風,最終便宜了誰?趙國內憂外患,還能抵禦外敵嗎?邯鄲要穩定,任何人都不能爲了自身的利益而置王國的存亡於不顧。王國沒有了,趙國上上下下還有誰能保住自己的利益?”

南山子遲疑良久,問道:“齊國參加合縱的可能有多大?”

“我們要全力以赴。”蓋聶說道,“現在趙韓魏楚四國的使者,甚至包括燕國太子丹都在臨淄,大家都在想方設法說服齊國出兵。即使是不可能的事,我們也要把它變爲現實。”

南山子從蓋聶的這句話裡聽出了一些東西。趙韓魏楚燕五國靠嘴皮子說服不了齊國,當今形勢對齊國來說還是有利。從齊國的立場來說需要時間坐觀其變,但合縱軍形勢嚴峻,急切需要齊國的合縱,這時候齊王建的態度非常重要,而更重要的是齊國朝堂上的派系之爭要分出勝負,只要讓堅持合縱的齊國大臣控制朝政,那形勢就對合縱軍非常有利了。

李牧需要齊國參加合縱,李園也需要,關東五國都需要,在這種大勢所趨的情況下,各國都會不遺餘力。可以想像,值此生死關頭,李牧請出來的人不僅僅只有一個劍道大師蓋聶,肯定還有其它隱士奇人,而其它幾國也是一樣,中土的隱士奇人會蜂擁趕往齊國。齊國“熱鬧”了,而“熱鬧”的背後是各個勢力的殊死博弈。

南山子心動了。他一輩子都在爲趙國而奮戰,雖然他現在勢單力孤,但他沒有放棄自己的使命。現在蓋聶來了,一些老朋友大概都出來了,都在爲趙國的生存而戰,他沒有理由拒絕。

“你到南陽來,不僅僅是爲了尋找我這個老友吧?”

蓋聶笑着點點頭,端起酒碗一飲而盡,“張良長大了,但還是沒有長進,讓人失望。”

南山子笑着搖搖頭,“知其不可爲而爲之,還算有血性。張氏有此子弟,我覺得很不錯。”

“他只看到韓國一塊巴掌大的地方,卻不能站在中土俯瞰這個世界,所以他只能做出刺殺武烈侯這種愚蠢的事情。”蓋聶嘆道,“他應該順勢而爲,把目光放得長遠一些,這樣還有挽救韓國的希望。”

南山子忽然想到了什麼,臉色微變,“誰要置韓國於死地?”

蓋聶搖搖頭,再度嘆息,“齊國參加合縱的難度很大,我們不但需要在內部發力,更需要藉助外力進行推動。中原局勢如果沒有足以影響到齊國安危的變化,外力推動如果不能讓齊國感受到足夠的威脅,那麼齊國何時才能出兵抗秦?時間緊迫,時不我待啊。”

“所以要犧牲韓國,任由秦軍攻陷韓國,是嗎?”南山子質問道,“這是大將軍的主意,還是李園的策略?”

“秦國這頭惡狼在河北兩戰兩敗之後,鮮血淋漓,但其兇殘成性,依舊張開血盆大嘴要擇人而噬,而武烈侯公子寶鼎就是其中最兇殘的一條狼,他要在中原掀起血雨腥風,他甚至狂妄地叫囂三年內滅亡我趙國。這是一個好機會,一個難得的機會。武烈侯要主動出擊,試圖以兇猛的攻擊擊敗我合縱大軍。這正是我們所需要的,示敵以弱,把秦軍誘出來打,力爭在中原戰場上給其以致命一擊。”

“我合縱大軍數次攻秦,屢屢受阻於函谷關下,導致合縱戰果有限,無法給秦國以沉重打擊。這次大將軍和李園決定改變策略,不再以攻城掠地爲主要目標,而是以圍殲秦軍爲第一要務。只要合縱軍能在中原戰場上圍殺二十萬甚至更多的秦軍,那麼必定可以給秦國以沉重打擊,如此各國不但可以收復失地,還能殺進函谷關,直撲咸陽,徹底打死西秦這頭惡狼。”

“若要完成這個策略,就必須把齊國拉進合縱軍,以便在兵力上形成絕對優勢。”蓋聶說道,“齊國就是一頭蟄伏四十年的猛虎,如果沒有鮮美的誘餌,這頭猛虎絕不會下山。”

“此刻趙國兩路受敵,韓魏孱弱,燕國觀望,楚國獨木難支,中土形勢十分惡劣,但這還不足以威脅到齊國的安危。這時候武烈侯的攻擊就顯得尤其重要。武烈侯攻擊韓國,合縱軍蓄勢待發,中原局勢緊張,秦軍主力必定從太原南下。韓國滅亡,秦軍直殺魏國。魏國若亡,齊國就危險了,所以只要秦軍滅韓,齊國必定參加合縱。只待齊國出兵,燕國就不會再猶豫,必定出兵救援趙國,如此趙國就能抽調部分主力進入中原作戰。”

蓋聶舉起雙手,做了個圍殲的姿勢,“中原決戰,是趙韓魏楚齊五國復仇之戰,這一仗的勝負直接決定了中土未來百年之大勢。”

南山子沉吟良久,微微笑道,“秦國和齊國不一樣,秦國有山河之險,憑藉大河和重重關隘,足以將合縱軍阻御於國門之外。齊國無險可守,四十多年前纔在六國聯軍的攻擊下差點亡國。這個策略一旦成功,可以重創秦國,但合縱軍想攻克函谷關還是異常困難。”

停了片刻,他又說道,“大將軍既然把這等機密策略告訴你,顯然是想借我之口,把這個策略轉告武烈侯,逼迫武烈侯不惜一切代價攻打韓魏兩國,以便把太原的秦軍主力調到中原戰場,從而給趙國贏得足夠的喘息時間。”

“這是大將軍的借刀殺人之計,藉助合縱軍的力量重創秦國和齊國。秦國知道了合縱軍的策略,必定全力備戰,雙方勢必在中原打得兩敗俱傷。秦國固然受創,而齊國也必定傷痕累累,如此秦國短期內無法威脅趙國,而齊國也失去了攻打趙國的最好機會,趙國則乘機迅速恢復實力,不過韓魏兩國肯定就此滅亡,中土將走向四國鼎立之局,未來的中原將成爲四國逐鹿天下的戰場。”

說到這裡,南山子思路大開,霍然頓悟。

“我明白了,大將軍高明,實在是太高明瞭。楚國以一己之力獨自支撐合縱大軍,當然有所圖謀,而齊國參加合縱的目的當然是拓展疆土,所以齊楚兩國都急切需要藉助中原大戰來消耗其它各國的實力。不出意外的話,齊楚兩國肯定把未來的中土設想爲三國鼎立,他們既要藉助秦國的力量擊殺趙國,又希望秦軍能幫助他們擊殺韓魏,這樣秦軍在兩個戰場作戰,一旦中原大戰爆發,秦軍戰敗,那麼齊楚兩國就可以平分中原。”

“現在齊楚韓魏四國都希望趙國把秦軍主力拖在太原,而目前匈奴人入侵代北,正好給了太原秦軍再攻河北的機會,趙國因此岌岌可危,合縱軍勢必要在中原戰場拖延時間。大將軍則想方設法儘快挑起中原大戰,以便把秦軍主力引向中原戰場,從而引導中土局勢向四國鼎立的方向發展。”

蓋聶沉默不語。過去南山子一直追隨平原君,見識不凡,從這個策略裡估猜到更多的秘密不以爲奇,但兩人畢竟不是主宰王國命運的大權貴,他們只能從天下大勢來推斷,而天下大勢變化無常,各國都有自己的利益訴求,各國權貴都有自己的小利益,形勢最終如何發展,誰也不知道。

南山子冷笑,“關東六國各懷心思,這一仗還沒有開始就在算計自己的盟友。看得出來,齊楚是一夥,奔着三國鼎立而去;趙燕則是另外一夥,固守四國鼎立之策;至於韓魏兩國則進退失據,只能以命搏命,以死相爭了。怪不得你說張良沒有長進,以我看,張良不是沒有長進,而是很有長進,他已經看到了中土的未來,所以他非常絕望,只能以死報國了。”

“我到南陽來的另一個使命就是阻止張良刺殺武烈侯。”蓋聶面無表情地說道,“這件事做完了,你我就趕赴齊國。臨淄有很多老朋友,大家可以聚一聚。中原論劍,看看鹿死誰手。”

蓋聶的出現讓武烈侯和張良的謀劃全部落空。

月黑風高之夜,蓋聶帶着三名弟子,南山子和殘月帶着十名南墨劍士,突然向潛伏在宛城的韓魏秘兵發動了襲擊。

張良和張耳拼殺突圍,其屬下遭到血腥屠殺。

黑冰秘兵措手不及,急報南陽府和封君府。章邯和甘羅聞訊,火速封鎖全城,但除了一堆死屍和韓魏秘兵謀刺武烈侯的證據外,一個活人沒抓到。

天亮之後,宗越回報武烈侯,此事極有可能是楚人乾的,目前宛城有實力將韓魏秘兵一掃而盡的只有楚人。

寶鼎大爲惱怒,“去把南山子請來,他到底想幹什麼?”

宗越還沒有出府,南山子就驅車而至。

“先生爲何突然出手?”宗越十分疑惑,“難道張良那邊出了什麼變故?”

南山子笑着搖搖手,“武烈侯不過需要一個出兵的藉口而已,何必非要以身犯險?如今藉口有了,武烈侯隨時可以出兵攻打韓國。”

“武烈侯顧忌的是咸陽。”宗越苦笑道,“一旦戰場上受挫,此事會成爲咸陽攻擊武烈侯的藉口。凡事都要預留後路,否則武烈侯何必大費周折?”

“蓋聶來了。”南山子忽然說道。

宗越臉色頓變,馬上把嘴巴閉上了。趙國竟然請出了蓋聶,這個消息太令人震驚了。

寶鼎聽到這個消息,怒氣立時消散,“消息準確?”他現在必須防備蓋聶的刺殺了。

“我昨天和他泛舟白水。”南山子悠然說道,“張良的刺殺已經失敗,但我欠蓋聶一個人情,明天必須陪他去齊國。”

寶鼎馬上意識到這裡有名堂,“先生可否說得更明白一些?“

南山子也不避諱,直接說了去齊國的目的,並且有選擇地透漏了合縱軍的策略,“齊國隨時可能參加合縱,武烈侯攻韓的速度必須要快。”

“明天我就率軍北上。”寶鼎斷然說道。

=(!)

第217章 犁第173章 驅虎吞狼第334章 蒙氏的選擇第360章 傳承第331章 掘堤之人第110章 烹第158章 襲擊第174章 誰是陰謀家?第66章 神秘的巴郡隗氏第453章 關東士人的憤怒第417章 西南遠征第152章 大薩滿第29章 我是大秦王族第170章 誘敵深入第66章 神秘的巴郡隗氏第166章 韓非子曰第299章 災難再臨第202章 無法拒絕的**第81章 賺錢最快的路子第328章 寶鼎的真面目第441章 北疆的冬天第24章 身陷重圍第202章 無法拒絕的**第328章 寶鼎的真面目第273章 那片蠻荒之地第436章 爲何恐懼?第120章 強龍過江第341章 代北的未來第422章 剪羊毛第256章 回家第39章 湮沒在歷史中的真相第158章 襲擊第24章 身陷重圍第370章 熊氏外戚第246章 天災第235章 坑殺?第253章 因勢利導第114章 同車夜遊第175章 人生就是一場賭博第24章 身陷重圍第88章 麃公危矣第88章 麃公危矣第394章 江南事第291章 大渠就是我們的未來第112章 看門去了第50章 巴蜀寡婦清第448章 與狼共舞第399章 進攻第327章 “湯”的問題第268章 救人還是殺人?第277章 老天一定會懲罰他第148章 劍道大師第254章 荊軻求助第331章 掘堤之人第254章 荊軻求助第178章 牢籠?第187章 封邑南陽第422章 剪羊毛第92章 桓齮笑了第146章 與寡婦清共宴第239章 各懷鬼胎第43章 魏人張耳第5章 這重要嗎?第335章 環環相扣第273章 那片蠻荒之地第350章 威懾第242章 雷霆之威第274章 公開承諾第403章 輕賦薄徭第114章 同車夜遊第193章 章邯的機遇來了第240章 換帥第17章 蓋聶,大師也第169章 撈一票就跑第426章 權當笑談第287章 過江龍第329章 妥協的第一步第329章 妥協的第一步第445章 決裂第203章 兄弟反目第121章 再見黑衣第38章 武安君白起引發驚天風暴第421章 連騙帶唬第247章 我要救人第249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391章 到江南第362章 來得快,走得更快第161章 敵人在暗第99章 動靜太小了第149章 與鉅子論道第7章 小小爆發第223章 打造新人第71章 三方會談第86章 九死一生了第376章 武烈侯的利劍第61章 恍若一夢第200章 歷史把我吞噬了第18章 太子丹的人質危機第133章 狼來了第47章 武安君是大丈夫
第217章 犁第173章 驅虎吞狼第334章 蒙氏的選擇第360章 傳承第331章 掘堤之人第110章 烹第158章 襲擊第174章 誰是陰謀家?第66章 神秘的巴郡隗氏第453章 關東士人的憤怒第417章 西南遠征第152章 大薩滿第29章 我是大秦王族第170章 誘敵深入第66章 神秘的巴郡隗氏第166章 韓非子曰第299章 災難再臨第202章 無法拒絕的**第81章 賺錢最快的路子第328章 寶鼎的真面目第441章 北疆的冬天第24章 身陷重圍第202章 無法拒絕的**第328章 寶鼎的真面目第273章 那片蠻荒之地第436章 爲何恐懼?第120章 強龍過江第341章 代北的未來第422章 剪羊毛第256章 回家第39章 湮沒在歷史中的真相第158章 襲擊第24章 身陷重圍第370章 熊氏外戚第246章 天災第235章 坑殺?第253章 因勢利導第114章 同車夜遊第175章 人生就是一場賭博第24章 身陷重圍第88章 麃公危矣第88章 麃公危矣第394章 江南事第291章 大渠就是我們的未來第112章 看門去了第50章 巴蜀寡婦清第448章 與狼共舞第399章 進攻第327章 “湯”的問題第268章 救人還是殺人?第277章 老天一定會懲罰他第148章 劍道大師第254章 荊軻求助第331章 掘堤之人第254章 荊軻求助第178章 牢籠?第187章 封邑南陽第422章 剪羊毛第92章 桓齮笑了第146章 與寡婦清共宴第239章 各懷鬼胎第43章 魏人張耳第5章 這重要嗎?第335章 環環相扣第273章 那片蠻荒之地第350章 威懾第242章 雷霆之威第274章 公開承諾第403章 輕賦薄徭第114章 同車夜遊第193章 章邯的機遇來了第240章 換帥第17章 蓋聶,大師也第169章 撈一票就跑第426章 權當笑談第287章 過江龍第329章 妥協的第一步第329章 妥協的第一步第445章 決裂第203章 兄弟反目第121章 再見黑衣第38章 武安君白起引發驚天風暴第421章 連騙帶唬第247章 我要救人第249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391章 到江南第362章 來得快,走得更快第161章 敵人在暗第99章 動靜太小了第149章 與鉅子論道第7章 小小爆發第223章 打造新人第71章 三方會談第86章 九死一生了第376章 武烈侯的利劍第61章 恍若一夢第200章 歷史把我吞噬了第18章 太子丹的人質危機第133章 狼來了第47章 武安君是大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