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相聚洛陽

bookmark

秦王政達到了北巡的目的,但並沒有急於返回京城,而是和寶鼎商討統一前後的諸多國政,從大戰略到具體政策,從軍事到經濟,無一不談。

秦王政試圖瞭解寶鼎的治國思路,由此確定寶鼎的承諾是否值得信任,繼而調整中樞的治國方略。

寶鼎敞開胸懷,把自己所熟知的歷史通過這種討論詳細告之秦王政,試圖影響和改變秦王政的治國理念。

兩個人都有個共識,那就是在統一前後的國策變革中,最爲艱難的不是軍事上的勝利,而是如何阻止豪門貴族對權力和財富的瘋狂掠奪。

從目前的形勢來推測,封國會在豪門貴族的推波助瀾下迅速強大,中央和地方的矛盾會越來越激烈。秦王政和寶鼎都有一種不好的預感,那就是中央和地方最終會形成衝突,而這種衝突會釀成內亂,所以咸陽必須控制足夠多的軍隊,老嬴家必須牢牢把握軍權。

假如不建封國,功臣在統一大戰的後期因爲要鎮戍邊陲,必然手握重兵,這樣極有可能形成功臣割據的局面。咸陽爲了掌控大局,只有妥協,那麼分封就會擴大化,規模化,以致於一發不可收拾。

現在大秦建封國了,在律法上也限制了封國的權力,但封國遠在邊陲,咸陽鞭長莫及,律法的執行力度大大減小,不出意外的話,封國會迅速走向咸陽的對立面。在巨大的利益面前,誰敢說父子不會反目?誰敢說功臣不會叛亂?

限制豪門貴族,強大寒門貴族,以世襲制的實施來分裂整個貴族羣體,這個作用是暫時的,時間久了,貴族們還是會聯手與中央爭奪權力和財富。

寶鼎因此堅持“休養生息”的原則,比如在賦稅徭役上給國民以減免,在律法上逐漸廢除連坐制,在教育制度上改“以吏爲師”爲學府授徒,在適當機會強行減少胥靡(奴隸),在商貿回易上給予更寬鬆的優惠政策,等等,總而言之一句話,力爭在最短時間內恢復中土國力,讓中土國民能夠認同大秦的統治,忠誠於大秦的君王和中央,這樣即使中央和地方對抗,中央也會佔據明顯的優勢。

秦王政則認爲,考慮到統一後大秦依舊面臨大規模的持久的戰爭,在戰爭大量耗費國力的情況下,中土國力的恢復會非常艱難,所以中央還是要加快集權的步伐,依靠集權來合理調配中土的權力和財富,確保戰爭的勝利。這種情況下,中央不但要遏制和打擊豪門貴族對權力和財富的掠奪,也要在一段時間內保持甚至加大對普通國民的掠奪。

寶鼎暗自嘆息。

秦王政和中樞的策略沒有錯誤,統一後誰不知道百廢待興,要與民休養,但形勢不允許,北有匈奴人,南有六國餘孽和百越人,大秦兩線作戰,戰爭是常態,而戰爭的巨大消耗從何而來?中土的財富是有限的,咸陽爲了合理地利用這些有限的財富,也只有集權於中央,以強權來集中財富,分配財富,以便在最短時間內穩定和穩固龐大的新王國。

秦王政則非常高興。

寶鼎的治國理念還是沒有變化,寶鼎的目的同樣是爲了新王國的穩定和強大,只不過在實行中央集權的方法和策略上比較保守,步子邁得比較穩,這與寶鼎一貫堅持的行險一搏的風格大相徑庭。由此可以肯定,寶鼎的承諾值得信任,寶鼎並沒有割據稱霸甚至蓄意分裂中土的想法。

兄弟兩人各抒己見,雖然在很多方面爭論不休,但彼此更加了解,重建了兄弟間的信任。

寶鼎已經決定不再過多地干涉朝政,未來自己的主要精力是建設軍隊,控制軍隊,做大秦的長城,始終如一地守護大秦,而與豪門貴族殊死搏鬥的事情則由秦王政承擔。

在過去的幾年裡,寶鼎已經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也在一定範圍內改變了歷史,至於能否拯救帝國,他不知道,但爲了確保大秦迅速統一中土,完成統一大業,他必須妥協,必須向秦王政讓步,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以不干涉朝政來換取軍隊的控制權,用另一種辦法來確保自己有足夠的能力守護帝國,在帝國陷入傾覆危機的時候,可以力挽狂瀾。

秦王政返回京城,召集中樞大臣修改爵秩等級制度,在二十等軍功爵裡重建了世襲制,世襲制的覆蓋範圍擴大到所有的爵秩等級,而且其修改尺度較大。

中樞爭論激烈,朝議上文武百官也是各執一詞,但秦王政非常堅決,以完成統一大業爲藉口,斷然下令實施。

種種跡象表明,秦王政在離石商談中,向武烈侯妥協了,而且讓步較大。

豪門貴族的推波助瀾發揮了作用,秦王政在巨大的壓力下,不得不重建世襲制,那麼可以想像,中原決戰結束後,武烈侯還會繼續脅迫咸陽,迫使秦王政在分封上做出更大的退讓。

國策變革正在向有利於豪門貴族的方向發展,這導致豪門貴族們對未來充滿了希望,對中原決戰更是充滿了必勝的信心。

新的爵秩等級制度公佈之後,首先在軍中掀起了熱潮,將士們士氣高漲,急切等待着決戰的開始。接着各地郡縣也歡欣鼓舞,普通國民以前所未有的熱情支持自己的親人在戰場上建立軍功。

夏七月,秦王政下令,徵召武成侯王翦,以武成侯王翦爲中原戰場的最高統率,全權指揮中原決戰。

王翦臨危受命。出關之前,王翦命令,各軍統率到洛陽聚集,商討決戰之策。

秦王政下令,武烈侯公子寶鼎趕赴洛陽,遵從王翦號令,參加中原決戰。

七月中,王翦抵達洛陽。

中原諸軍統率蒙武、馮毋擇、王賁、李信在洛陽相候。

接着,東南戰場的公子扶蘇、公子騰、章邯、蓋聶、荊軻抵達洛陽。

王翦主持軍議。在總結了第一次決戰的得失之後,各軍統率對第二次決戰看法不一,主要分歧是主攻方向,是主攻楚國還是主攻齊國?

不管主攻方向在哪,這次決戰能否勝利,取決於武烈侯從北方戰場帶多少軍隊南下,也就是說,真正決定攻擊策略的是武烈侯。實力決定一切,現在武烈侯擁有的實力非常強大,武烈侯實際上主宰了這場決戰的勝負。

七月下,武烈侯抵達洛陽。

接風宴結束後,公子扶蘇單獨拜會了武烈侯。

扶蘇改變了很多,獨自指揮一個戰場可以讓人迅速蛻變,扶蘇變得沉穩而堅毅,這讓寶鼎很高興。

“最近和你父王通信了嗎?”寶鼎問道。

扶蘇看了寶鼎一眼,猶豫了片刻,謹慎措詞道,“決戰失利,父王承擔了責任,所以他希望叔父能幫他,扭轉當前的被動局面。”

寶鼎笑笑,“北方的形勢更趨惡劣,我恐怕心有餘而力不足。”

扶蘇臉色微僵,眼裡掠過一絲愧疚,“我讓叔父失望了。”

“你打得不錯。”寶鼎說道,“在未能突破彭蠡澤的情況下,能夠決心取間道而深入江淮,膽略上佳。你父王對此有何評價?”

扶蘇面露苦色,搖了搖頭。

“你父親對你評價甚高。”寶鼎笑道,“我在離石與你父王談到此仗,你父王讚不絕口。”

扶蘇低着頭,一言不發。

“你不相信我的話?”

“謝謝叔父。”扶蘇嘆道,“叔父無須安慰我,我知道自己做得不好,父王很失望。”停了一下,他擡頭看着寶鼎,微微躬身,“決戰結束後,我會回燕南,和叔父一起抵禦外虜,守護長城。”

“你打算放棄?”寶鼎的臉色有些難看。

“我不會放棄,我會讓父王以我爲榮。”扶蘇神色堅定地說道,“我要追隨叔父征戰北疆,我不想回咸陽了。”

“你不想回咸陽?”寶鼎驀然意識到什麼,心裡暗自吃驚。

扶蘇也是個熱血青年,他不甘心做個棋子,對咸陽的權力博弈更是有種本能的畏懼,而當前的局面擺在這裡,秦王政和中樞爲了贏得中原決戰,不斷地向武烈侯妥協,做爲扶蘇,他會怎麼想?他願意和武烈侯走上對立面?但他如果回到咸陽,就必須與秦王政攜手對抗武烈侯,情何以堪?

寶鼎沉默不語。扶蘇望着昏黃的銅燈,思緒飄忽。

“這段時間咸陽的政局很複雜。”寶鼎緩緩說道,“你肯定也思考過了,也想過對策。這就是你的對策?逃避?退縮?”

扶蘇用力搖搖頭,似乎要把心中的痛苦全部拋開去,但面對強悍的叔父,面對主宰着中土命運的叔父,他感覺自己太渺小,太軟弱,他彷彿在黑暗裡看到了自己的結局,他有一種莫名的絕望情緒,彷徨而無助。

寶鼎盯着他,注視他的眼睛。扶蘇不敢對視,低下了頭。寶鼎苦嘆。這就是扶蘇,善良而軟弱的扶蘇,當大秦面臨生死存亡的時候,他不是沖天一吼,拔劍而戰,而是選擇了逃避,選擇了自殺。假如他決心一戰,大秦的歷史肯定會改變。秦王政強橫跋扈,扶蘇善良懦弱,這對父子截然不同的性格決定了大秦的命運。

選擇扶蘇爲大秦的未來君王,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

寶鼎在這一刻開始懷疑自己的選擇。

如果秦王政的人生軌跡不發生變化,那麼他還有十幾年的壽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秦王政無論怎麼努力,也不可能完成削藩。削藩的重任要由扶蘇來完成,而以扶蘇這種性格,不要說以雷霆手段削藩了,就連遏制封國實力的膨脹都做不到,一旦中央勢弱,失去對地方的控制,其結果可想而知。

寶鼎嘆了口氣,“我能聽聽你對當前局勢的分析嗎?”

扶蘇遲疑不語。

“這麼些年了,你還不瞭解我?”寶鼎笑着安慰道,“你怎麼想的就怎麼說,不要有什麼顧忌。”

扶蘇不再猶豫,把自己對局勢的分析和判斷詳細說了一遍。

寶鼎再度嘆氣。扶蘇對局勢的分析還是停留在表象上,雖然自己數次幫助他分析和預測局勢,但扶蘇還是沒有領悟到其中的關鍵,還是停留在博弈層面,而沒有看到博弈背後的東西。

“隗氏爲什麼堅決支持你父王?我爲什麼要逼迫東南熊氏全面隱退?咸陽爲什麼要修改爵秩等級制度,在二十等軍功爵上重建世襲制?我爲什麼揚言要在封君之上再建王爵?王翦爲什麼會接受你父王的徵召,再上戰場?”

寶鼎一連串的質問讓扶蘇異常緊張,腦中一片空白,背心處更是冷汗涔涔。

“你能告訴我正確的答案嗎?”

扶蘇面紅耳赤,手足無措。

寶鼎閉上眼睛,無聲嘆息。自己的選擇似乎是錯誤的,但這個錯誤卻無力改變了,自己不得不去承擔由這個錯誤而引發的一切後果。

“你父王始終堅持中央集權,我也堅持中央集權,但我和你父王爲什麼一直髮生衝突?我和你父王矛盾激烈,其根源在哪?你父王最強勁的對手是不是我?”

扶蘇吃驚地擡起頭。父王最強勁的對手不是叔父?那是誰?

“好好想想吧。”寶鼎略顯疲憊地拍拍扶蘇的肩膀,“如果想不明白,就去問你的父王。”

扶蘇知道叔父還要連夜和王翦商討決戰策略,不敢耽誤太多時間,聞言急忙站起來,躬身告退。

寶鼎一邊起身相送,一邊說道,“我和你父王在離石的會面基本上決定了大秦未來十年的命運,其中包括你的未來。不管你是怎麼想的,你這十年的命運已經不可更改。我唯一的希望就是你快快成長起來,你只有長成一棵參天大樹,才能支撐起這個龐大的帝國。”

扶蘇隱約明白了叔父這句話裡所隱含的意思,但他沒有任何喜色,相反,他對未來更爲恐懼。

王翦和公子騰先後趕來,三人笑談一番,話題直接轉到了秦王政和武烈侯的離石會面。

這次會面的內容沒有人知道,大家都是從現在所看到的結果進行推測,但像王翦和公子騰這些人都知道,事情絕對沒有想像的簡單。

“儲君之事定下來了嗎?”王翦開門見山地問道。

寶鼎點頭,“決戰結束後,扶蘇就回咸陽。”

“你還在北疆嗎?”公子騰急切問道。

“我在北疆。”寶鼎手指王翦,“武成侯在南方,而你肯定要進入西南。”

“確定了幾個封國?”王翦繼續問道。

“沒有定下來。”寶鼎說道,“按照我的設想,北方要設三個封國,隴西、代和燕。東方要設一個封國,這個封國對中原的穩定至關重要。南方要設兩個封國,江東和江南。另外就是西南一個封國。”

“大王的意見呢?”

“大王不同意在隴西設封國,但假如我們拿下了河南之地,那麼北方可以曾設一個封國,而在東方齊地建封國的建議被他直接否決。另外他認爲,我們開闢了西南之後,江南的封國就可以取消了。”

王翦搖頭,“大王只同意建四個封國,這太少了。以我的看法,不但東方齊地要建封國,江淮也要建封國。”

“此事不着急,決戰之後再說。”公子騰搖手道,“武烈侯,你決定何時南下?”

“十一月或者十二月。”

“帶多少軍隊南下?”王翦馬上問道。

“二十五萬。”寶鼎說道,“但我不能在中原長久作戰,我在三月必須返回北疆,所以北疆軍的作戰時間最多隻有三個月。”

王翦和公子騰互相看了一眼,不約而同地問道,“主攻齊國?”

“攻齊,一戰而下。”寶鼎用力一揮手,“隆冬之際,大河封凍,我北疆大軍可以一瀉而下,過濟水,直殺臨淄。”

王翦和公子騰眉頭緊皺,各自沉思。

良久,王翦撫須說道,“如此說來,攻楚的難度很大,我們可能需要三年或者更長的時間才能吞滅楚國。”

“北方形勢不好,北方軍隊過了淮河後也就失去了優勢。”寶鼎笑道,“武成侯,南方戰事很難打,以我看,三四年時間恐怕不夠。”

寶鼎這句話別有深意,王翦和公子騰不僅想到了決戰之後咸陽政局的變化,想到了南方那廣袤的戰場。

“南方戰事拖得越久,對我們越不利。”公子騰說道,“從整個南方戰局考慮,有必要提前開闢西南戰場。”

王翦微微頷首,“拿下江淮後,我們就要考慮了。如果倉促渡江,不但失去了開闢西南戰場的機會,我們更有可能陷入一場曠日持久的苦戰。”

公子騰想了片刻,問道,“武烈侯,西南策略是你拿出來的,你一直督促江南全力以赴開鑿南嶺大渠,可見你對南方戰局有着全面的考慮。在你看來,何時開闢西南戰場最爲合適。”

“先開闢西南戰場,攻佔西南,然後再渡江作戰,對江東形成南北夾擊。”寶鼎說道,“如此可確保大軍在最短時間內攻佔江東,結束南方戰事。”

“攻佔西南大概需要多長時間?”公子騰追問道。

“你在江南待了這麼長時間,應該對西南的百越人有所瞭解。”寶鼎笑着說道,“在我看來,一年足矣。”

第409章 決策者的變數第439章 未雨綢繆第353章 白馬教誨第359章 誰來主攻?第316章 神仙家第75章 彪悍的豹率第384章 不歸路第343章 反擊中原第135章 大王的隱私第7章 小小爆發第97章 最後一刻第357章 大秦直道第180章 大秦是老秦人的大秦第45章 你的心亂了第369章 決戰之前第91章 狂風暴雨第379章 給面子第138章 黑衣之困第216章 要性命也要財富第432章 要出手了第188章 屈草自履第252章 畏懼第48章 大秦噩夢第122章 遇刺第305章 拋出去的誘餌第327章 “湯”的問題第364章 序幕第14章 再殺一人第397章 陳祿的選擇第302章 王子出鎮第341章 代北的未來第277章 老天一定會懲罰他第79章 斬首第312章 變故第152章 大薩滿第171章 我不怕對手多第286章 在瘋狂中翩翩起舞第122章 遇刺第388章 甘羅第221章 公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第351章 死而復生第81章 賺錢最快的路子第187章 封邑南陽第120章 強龍過江第9章 被你害了第164章 黑暗裡的秘密第156章 機遇來了第176章 相信我第40章 上將軍王翦第146章 與寡婦清共宴第86章 九死一生了第182章 死也不娶你第86章 九死一生了第292章 絕不屈服第187章 封邑南陽第242章 雷霆之威第77章 一等黑鷹令牌第96章 攻第145章 替你打開這道門第208章 出武關第388章 甘羅第153章 卻月大陣第58章 蒙恬放出一匹脫繮野馬第208章 出武關第421章 連騙帶唬第156章 機遇來了第65章 地地道道的小菜鳥第440章 艱難的起步第409章 決策者的變數第66章 神秘的巴郡隗氏第163章 月氏王庭第219章 誰做統率第401章 最強烈的欲.望第438章 善!善!善!第85章 走進死地第44章 回到秦國第204章 去而復返第115章 秦王政的憤怒第318章 身不由己第233章 步步進逼第153章 卻月大陣第228章 牛刀第391章 到江南第47章 武安君是大丈夫第90章 恐怖一擊第205章 相信你第71章 三方會談第296章 尋找史祿第76章 打發叫化子啊?第217章 犁第261章 虛實之間第115章 秦王政的憤怒第179章 殘月四絕第298章 咸陽和江南第196章 真真假假第251章 趙高要來了第18章 太子丹的人質危機第16章 紫銅鑰匙第335章 環環相扣第240章 換帥
第409章 決策者的變數第439章 未雨綢繆第353章 白馬教誨第359章 誰來主攻?第316章 神仙家第75章 彪悍的豹率第384章 不歸路第343章 反擊中原第135章 大王的隱私第7章 小小爆發第97章 最後一刻第357章 大秦直道第180章 大秦是老秦人的大秦第45章 你的心亂了第369章 決戰之前第91章 狂風暴雨第379章 給面子第138章 黑衣之困第216章 要性命也要財富第432章 要出手了第188章 屈草自履第252章 畏懼第48章 大秦噩夢第122章 遇刺第305章 拋出去的誘餌第327章 “湯”的問題第364章 序幕第14章 再殺一人第397章 陳祿的選擇第302章 王子出鎮第341章 代北的未來第277章 老天一定會懲罰他第79章 斬首第312章 變故第152章 大薩滿第171章 我不怕對手多第286章 在瘋狂中翩翩起舞第122章 遇刺第388章 甘羅第221章 公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第351章 死而復生第81章 賺錢最快的路子第187章 封邑南陽第120章 強龍過江第9章 被你害了第164章 黑暗裡的秘密第156章 機遇來了第176章 相信我第40章 上將軍王翦第146章 與寡婦清共宴第86章 九死一生了第182章 死也不娶你第86章 九死一生了第292章 絕不屈服第187章 封邑南陽第242章 雷霆之威第77章 一等黑鷹令牌第96章 攻第145章 替你打開這道門第208章 出武關第388章 甘羅第153章 卻月大陣第58章 蒙恬放出一匹脫繮野馬第208章 出武關第421章 連騙帶唬第156章 機遇來了第65章 地地道道的小菜鳥第440章 艱難的起步第409章 決策者的變數第66章 神秘的巴郡隗氏第163章 月氏王庭第219章 誰做統率第401章 最強烈的欲.望第438章 善!善!善!第85章 走進死地第44章 回到秦國第204章 去而復返第115章 秦王政的憤怒第318章 身不由己第233章 步步進逼第153章 卻月大陣第228章 牛刀第391章 到江南第47章 武安君是大丈夫第90章 恐怖一擊第205章 相信你第71章 三方會談第296章 尋找史祿第76章 打發叫化子啊?第217章 犁第261章 虛實之間第115章 秦王政的憤怒第179章 殘月四絕第298章 咸陽和江南第196章 真真假假第251章 趙高要來了第18章 太子丹的人質危機第16章 紫銅鑰匙第335章 環環相扣第240章 換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