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裡中趣聞(四)

爹,你回來了。”張仲跑出來迎接張負,埋怨道:了說你,你也是上了歲數的人了,老是這麼喝酒,成嗎?兒子一聞你身上的酒氣就知道你喝得不少。”

張負拍拍身上的灰塵,道:“怎麼了?你老子的事,用得着你管。”

張仲辯解道:“爹,不是兒子管你,是兒子關心你。老是喝酒,還這麼喝,對身子骨不好,這可是爹教兒子的。”

張負瞪了一眼張仲,道:“你少管,爹今天高興,就多喝了幾口。爹好多年沒有今天這麼高興了,鬧上幾口你小子就說話了,太不孝。”

張仲忙道:“不是那意思,兒子孝順你才關心嘛。”

“行了行了,少說好聽的。”張負吩咐道:“你馬上帶人出去,多采辦一些花紅之類的物事,越多越好。要快點,急着用呢。”

張仲應一聲,奇怪問道:“爹,你要花紅物事做什麼?我們家又不辦喜事,買這些有什麼用?”

張負解釋道:“給你妹子準備的。爹想,明天就會有人來給你妹子說媒,不準備準備,你妹子要叫屈的。”

“妹子?”張仲絕對不相信還有人敢娶以剋夫出名的張孫,驚奇得眼珠都快掉下來了,道:“妹子又要嫁給誰?”

張孫五嫁而夫死,沒有人敢娶她,是以呆在孃家,沒事就幫張負籌算一下,做做生意。以張仲想來,她這輩子只有守活寡的份了。乍聞有人來說媒,他能不驚奇嗎?

張負斥道:“怎麼說話?那不能怪你妹子,誰叫你妹子天生富貴命,那些人想吃天鵝肉,沒那命就別來娶我寶貝女兒。這回啊,爹包證你妹子一生幸福。”

對張孫剋夫一事張仲心裡的確有點發怵。畢竟是兄妹,妹子能幸福,張仲自然高興,好奇問道:“爹,妹子要嫁給誰?”

“陳平!”張負很是高興誇獎八字還沒有一撇女婿,道:“陳平是個人物啊,也只有他才配得上我的寶貝女兒!”

張仲眼睛瞪得溜圓,道:“陳平?爹,是不是那個只會讀書,不會營生。去關中沒銀子,是爹給了五十兩銀子的陳平?”他對陳平這樣的讀書人沒多少好感。一口氣把陳平的糗事全說出來了。

張負喝道:“住嘴,你嘴下積點德,行不?人生在世,誰會沒有一點困難?暫時的困難又算得了什麼?爹做買賣,金山銀山不敢說,手頭寬裕自是不成問題。不是也有手頭緊時候嗎?你就這樣說話?你是在說話,還是在背書,人家就那麼一點事,你全給抖出來了,你存心寒磣人。”

張仲頭一昂,反駁道:“爹,要是妹子嫁給別人,兒子自是沒話說,可這個陳平誰不知道他家貧。百無一用是書生,妹子嫁給他。兒子說什麼也不同意。”

“跪下!”張負喝道。

張仲雖是不願,也是不得不跪。道:“跪就跪,跪死我也不同意。”

張負盯着張仲喝道:“你還嘴硬。你知道爹爲什麼要你跪下嗎?爹要告訴你,人活在世上不要太勢利,不要只看着眼前,人是會變的,現在他窮,未必將來就窮。爹不是告訴過你,英雄不問出處嗎?

“爹雖然是商賈中人,可爹也教你讀過書,你不是知道百里奚飯牛,終生落拓,到了晚年大用於秦國,傳爲佳話。甯戚只是一個放牛娃,給齊桓公擢用,名顯後世,是何等的英雄。

“陳平是窮,可他有學問啊。現在天下一統,正是除舊佈新的時候,爹瞧皇上的舉措退下週先生他們這些功臣,是爲了讓後進才俊有進身之階,以陳平之才列於朝堂之上,大用於世只是時間問題,你的眼光就這麼短,只看着眼前?”

張仲明知張負說得有理,仍是嘴硬道:“那又怎麼樣?就算他是百里奚,妹子不是要苦一輩子。”

“你這個逆子,你氣死你爹了。”張負指着張仲數落道:“陳平去關中之前,你有沒有仔細研究過他做的事?”

張仲想也沒有想,道:“他那些破事,誰不知道?”

“你知道,那好,我問你。陳平一個窮讀書人,他和什麼人交往?”張負問道。

張仲不服氣道:“他愛和誰交往誰管得着。”

“你這雙眼睛長在你腦袋上是白長了。”張負真恨不得給他兩耳光,道:“爹告訴你,陳平去關中之前,爹暗中觀察過他,和他交往的人都是長者,有德之人。陳平住在陋巷之中,可他家門前的車轍印多了去了,這些是那些長者的車轍。五年過去了,他拜在周先生門下,更加了得。”

張仲不屑道:“拜在周先生門下又怎麼了?靠周先生福廕身列朝堂,算什麼本事,這樣的人,妹子絕對不能嫁。”

按常理,張負聽了這話會更生氣,沒想到是張負卻是哈哈一笑,一把把張仲拉起來,道:“這話說得不錯,有志氣!這纔不愧是我張氏的血脈!陳平若是仗着周先生的福廕,早就是一方大員了,他到現在還沒有功名,這說明什麼?這說明他是要靠自己搏取功名,這樣的人才不愧是男子漢!你妹子不嫁這樣的人,還能嫁誰?”

張仲無言可答,愣在當不作聲。張負接着道:“你還有點不服氣是吧?爹問你,陳平離家五年了,他一回來,鄉鄰們就去看望他,把他當作親人。你去試試看,你能做得到嗎?我們張家有錢,你就是用錢去買,你給了人家錢,三年以後還有這麼多人記得你的好,就算燒高香了。而陳平窮讀書人,卻能得到鄉鄰這樣尊重,這說明什麼?是不是他是個人物?”

沒有那魅力,就算是用錢去買,也未必能得到別人的尊重,這點張仲倒是贊成,道:“爹,妹子同意嗎?”

張孫一直聽着父子倆說話,心裡很是擔心,張仲如此說話已經不反對了,道:“全憑爹爹作主。”

張仲道:“爹,那兒子去了。”

張負喝道:“慢,你去把銀子多兌點回來,還有要給你妹子多置辦些嫁妝,不能虧了你妹子。”

張仲好奇問道:“爹,兌銀子做什麼?”

張負笑道:“你不是說陳平窮嘛,爹就給他些銀兩,讓他再來下娉禮,這不就風風光光了嗎?陳平這樣的人物,哪能讓他寒磣。”

第3章 國士無雙(二)第7章 不富不行(下)第10章 破擊匈奴(六)第36章 冒頓弒父(三)第3章 一點小發明(中)第29章 張良間楚(三)第18章 西線決戰(十二)第1章 周衝議政(一)第1章 周衝議政(二)第3章 一點小發明(中)第5章 奇書問世(上)第5章 狼煙四起(二)第13章 周衝論兵(四)第27章 伐楚之議(五)第2章 君臣歡聚(下)第16 伐趙(十三)第2章 匈奴使者(一)第3章 美人芳心(四)第3章 國士無雙(三)第35章 張良掛帥(三)第6章 官袍加身(六)第6章 官袍加身(六)第10章 帝王之師(八)第3章 一點小發明(中)第12章 胯下將軍(二)第18章 西線決戰(一)第26章 打造海軍(二)第22章 再商大計(四)第22章 再商大計(四)第4章 一語定乾坤(四)第2章 攻韓之戰(下)第17章 攻佔邯鄲(十三)第3章 鬧分封(二)第8章 亂楚奇計(一)第12章 裡中趣聞(二)第16章 伐趙(十一)第6章 治理韓地(三)第7章 不戰而獲(四)第12章 胯下將軍(四)第1章 羣英聚會(四)第18章 西線決戰(八)第6章 治理韓地(三)第32章 滅楚之戰(七)第7章 不富不行(上)第9章 李牧論兵(五)第10章 帝王之師(七)第29章 張良間楚(五)第16章 伐趙(六)第27章 伐楚之議(八)第17章 攻佔邯鄲(七)第1章 絕代劍客(上)第6章 河西走廊(四)第13章 沛裡英豪(九)第32章 滅楚之戰(十)第14章 攻韓(下)第6章 廢分封(三)第6章 小有收穫(上)第5章 少年宰相(下)第17章 攻佔邯鄲(六)第11章 伐趙之謀(一)第9章 大漠巨患(上)第3章 一點小發明(中)第29章 張良間楚(七)第24章 滅三國(十一)第2章 歷史罪人(下)第19章 大破李牧(七)第18章 西線決戰(二)第11章 初識秦王(四)第1章 羣英聚會(六)第32章 滅楚之戰(八)第17章 攻佔邯鄲(一)第24章 滅三國(六)第12章 藉口(上)第7章 折辯荊軻(一)第10章 破擊匈奴(三)第10章 破擊匈奴(五)第30章 一箭雙鵰(五)第18章 西線決戰(六)第2章 周衝裝病(中)第1章 絕代劍客(中)第24章 滅三國(六)第4章 一語定乾坤(五)第6章 治理韓地(五)第6章 治理韓地(四)第12章 迷惑敵人(四)第7章 不戰而獲(八)第2章 歷史罪人(中)第13章 沛裡英豪(五)第31章 英雄歸來(二)第31章 英雄歸來(四)第6章 河西走廊(一)第17章 攻佔邯鄲(十)第4章 一語定乾坤(一)第3章 鬧分封(五)第10章 帝王之師(七)第12章 裡中趣聞(五)第1章 韓非出使(一)第7章 不戰而獲(三)第1章 周衝議政(七)第22章 再商大計(二)
第3章 國士無雙(二)第7章 不富不行(下)第10章 破擊匈奴(六)第36章 冒頓弒父(三)第3章 一點小發明(中)第29章 張良間楚(三)第18章 西線決戰(十二)第1章 周衝議政(一)第1章 周衝議政(二)第3章 一點小發明(中)第5章 奇書問世(上)第5章 狼煙四起(二)第13章 周衝論兵(四)第27章 伐楚之議(五)第2章 君臣歡聚(下)第16 伐趙(十三)第2章 匈奴使者(一)第3章 美人芳心(四)第3章 國士無雙(三)第35章 張良掛帥(三)第6章 官袍加身(六)第6章 官袍加身(六)第10章 帝王之師(八)第3章 一點小發明(中)第12章 胯下將軍(二)第18章 西線決戰(一)第26章 打造海軍(二)第22章 再商大計(四)第22章 再商大計(四)第4章 一語定乾坤(四)第2章 攻韓之戰(下)第17章 攻佔邯鄲(十三)第3章 鬧分封(二)第8章 亂楚奇計(一)第12章 裡中趣聞(二)第16章 伐趙(十一)第6章 治理韓地(三)第7章 不戰而獲(四)第12章 胯下將軍(四)第1章 羣英聚會(四)第18章 西線決戰(八)第6章 治理韓地(三)第32章 滅楚之戰(七)第7章 不富不行(上)第9章 李牧論兵(五)第10章 帝王之師(七)第29章 張良間楚(五)第16章 伐趙(六)第27章 伐楚之議(八)第17章 攻佔邯鄲(七)第1章 絕代劍客(上)第6章 河西走廊(四)第13章 沛裡英豪(九)第32章 滅楚之戰(十)第14章 攻韓(下)第6章 廢分封(三)第6章 小有收穫(上)第5章 少年宰相(下)第17章 攻佔邯鄲(六)第11章 伐趙之謀(一)第9章 大漠巨患(上)第3章 一點小發明(中)第29章 張良間楚(七)第24章 滅三國(十一)第2章 歷史罪人(下)第19章 大破李牧(七)第18章 西線決戰(二)第11章 初識秦王(四)第1章 羣英聚會(六)第32章 滅楚之戰(八)第17章 攻佔邯鄲(一)第24章 滅三國(六)第12章 藉口(上)第7章 折辯荊軻(一)第10章 破擊匈奴(三)第10章 破擊匈奴(五)第30章 一箭雙鵰(五)第18章 西線決戰(六)第2章 周衝裝病(中)第1章 絕代劍客(中)第24章 滅三國(六)第4章 一語定乾坤(五)第6章 治理韓地(五)第6章 治理韓地(四)第12章 迷惑敵人(四)第7章 不戰而獲(八)第2章 歷史罪人(中)第13章 沛裡英豪(五)第31章 英雄歸來(二)第31章 英雄歸來(四)第6章 河西走廊(一)第17章 攻佔邯鄲(十)第4章 一語定乾坤(一)第3章 鬧分封(五)第10章 帝王之師(七)第12章 裡中趣聞(五)第1章 韓非出使(一)第7章 不戰而獲(三)第1章 周衝議政(七)第22章 再商大計(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