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東北軍

俄國陸軍部的不斷增兵遠東,截止目前,在伯利、平壤的俄國軍隊總兵力已經增至八萬,對東北三省的戰略擠壓已經越來越明顯。

伯利方面,原來有一個步兵旅和一個騎兵旅,如今又新近進駐了兩個步兵旅,組成遠東第二軍,下轄六十個步兵連,三十個騎兵連,三個機槍連,七個督戰隊,四個工兵營,共有軍人21696,軍馬6600匹。

海參崴方面,原來的阿穆爾軍區經過太平洋艦隊和海軍陸戰隊的‘清洗’後,只剩不到六千多人的步兵,騎兵只有一百多人。主要是由於海軍陸戰隊將俄軍的整個賓海洲和阿穆爾軍區的兩萬多匹軍馬統統牽走,造成了整個地區的戰馬幾乎絕種。

原本是俄國最大的遠東要,也被離開的海軍陸戰隊和永山的吉林鎮邊軍全部給焚燬了,加上阿穆爾山脈的那場大火,海參崴附近三百公里內都成爲了不毛之地。

海參崴內所有能拿的東西,幾乎都被搬走了,而吉林鎮邊軍更是瘋狂,將已經是廢墟一片的海參崴再次颳了一下地皮,僅的兩千多俄國平民,除了只准留下身上的衣服外,其他的財物甚至連他們的口糧也一併拿走。足見以前的日子裡,這些俄國人是如何的欺負大清的子民,鎮邊軍是多麼的仇恨他們!

俄國人也十分惱火,因爲他們苦心經營十幾年的海參崴被毀於戰火,俄國人重建海參崴和張雲飛建設東北一樣重零開始。這樣一來國只要沒有完成海參崴的重建工作,俄國即使再多、再強的海軍艦隊,在遠東也沒有立足之地。

這也是張雲飛爲何對於際上指責他,在海參崴進行這般殘酷的毀壞行動而無動於衷的原因,剷平了海參崴之後,可以爲張雲贏得寶貴的戰爭準備時間,這也怕是俄國最咬牙切齒的痛恨張雲飛的地方。

如今的海蔘內國人已經將平民都遷往伯利要塞了。海參崴變成了一座簡單的軍事堡壘,同時俄國的海軍工程師和工匠們正在抓緊時間清理和修復海參崴船塢,由於機器基本上都被拆走了,剩下的也被壞了今的工程師們希望能在雙方開戰前可以爲俄國遠東艦隊駐泊和維修戰艦。

隨着俄國補充兵力的達,由於給養十分困難參崴目前的俄軍部隊維持在兩萬人左右,主要是工兵,儘快重建參崴,恢復到戰前的水平爲目標。

力最龐大的地方怕是朝鮮平壤了,自從俄國、法國和德國干涉日本吐出朝鮮之後,除了仁川港作爲國際通用港口許各國艦船停泊外,朝鮮實際上便被俄國佔領。

次華俄戰爭結束後國地遠東利爪海參崴被夷爲平地。短時間內無法作爲俄國地遠東艦隊地海軍基地此俄國海軍部便將目光放到了朝鮮。

除外。朝鮮還有三個比較優良地海港可以駐泊軍和建造海軍基地別是鎮海港、東海港和釜山港。

三個海港雖然不是很大。但是倒是歪打正着般地湊合。爲此。俄國海軍部撥款兩千萬盧布。用於三處海港地改造和擴建。希望能在下次戰爭到來前完工。成爲俄羅斯帝國海軍地前沿基地。

海軍在朝鮮動作地同時。俄國陸軍也沒有閒着。畢竟朝鮮這個進攻大清東北地跳板對於俄國同樣重要。

從旅順被釋放回來地俄國海陸軍官兵。都被安排駐紮在朝鮮平壤和漢城。除了就地掠奪朝鮮人地物資外。也是作爲對張雲飛地盛京地一個威脅。

1898年初春。八個混成旅地俄軍。共計四萬四千多人。組成了朝鮮兵團。佈防在平壤和鴨綠江一線。同時威脅盛京和吉林兩省。外加上沒有軍艦地俄國海軍官兵還有近七千人。和兩千多地俄國海軍陸戰隊。二者暫時被編爲俄國獨立海軍陸戰旅。配合陸軍威懾張雲飛地盛京。

好在俄國軍隊的重裝備還沒有運來,都是清一色的輕裝步兵和騎兵,因此面對俄國三面包圍東北的咄咄逼人的架勢,張雲飛倒是還應對自如。

如今張雲飛有了東北將軍這個頭銜,動作起來,再無人詬病。吉林將軍長順和黑龍江將軍壽山的手下共有守備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軍六萬四千人,黑吉鎮邊軍八萬五千人,守備八旗軍裝備的都是吉林機械局製造的火槍,不過由於經費問題,好的武器都賣給淮軍了,而他們自己除了少量裝備老式毛瑟步槍外,其他的都是十幾年前,甚至還有幾十年前的古董級別的武器。

而鎮邊軍則是清一色的騎兵部隊,裝備的是老式前堂騎槍,第一輪的戰力倒是十分可觀,但是後續力不足,只能靠大刀長矛跟敵人戰鬥,這顯然不符合當前的戰爭形態。不過這黑吉鎮邊軍的整體戰力算是國朝數一數二的了,歷史上的甲午戰爭,號稱國朝第一軍的淮軍幾十萬部隊愣是被不過萬的日軍打垮了。

只有依克唐阿和長順、壽山率領的黑吉鎮邊軍,在裝備更差的情況下,愣是擋住了日軍的兵鋒,相持達數月之久,可謂事實上的國朝第一軍。

張雲飛知道,國朝不乏志士能人,勇猛之將更是數不勝數,不過都被腐朽的大清王朝埋沒了,直到袁世凱的北洋時代和民國時代,他們才嶄露頭角。

在長順和壽山交出黑吉兩省的兵權後,張雲飛便開始了對東北三省的軍事改革。

先是整編三省軍隊,取消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軍制,將他們連同黑吉鎮邊軍統一整編。剩下的滿人八旗同樣按照盛京旗軍制度,將他們改編爲警察部隊別隸屬黑龍江警察廳和吉林警察廳方上協助黑龍江將軍壽山和吉林將軍長順負責治理地方。

黑吉守備蒙、漢八旗兵加上黑吉鎮邊軍經過裁汰老弱病殘後,剩下的十二萬人和盛京的三個整編華軍師以及盛京原來的守備軍,共計十八萬八千人,組建十三個整

合編爲兩個集團軍,改稱大清帝國東北軍。

之所以冠名大清帝國字樣,只是一個政治上的妥協取清廷中央的繼續默認態度而已。

不過在其名東北軍上,依克唐阿曾經建議叫關東軍來着,不過被張雲飛否定了,雖然關東軍一詞從明末到清朝滅亡都是對中國東北軍人的稱呼是怪就怪在張雲飛是後來人,知道這個稱呼被日本侵略軍用過因此張雲飛堅決的給否定了。

十二個整編師中,一個來自檀香山的華軍王牌第二師,兩個來自呂宋的整編第六師和第七師,這三個師經過一個冬天和春天的適應性訓練後,已經適應了東北寒冷的天氣,不論在單兵素質和準備武器上成爲東北軍中的主力師。

而原本東北三省的軍則被分別編成了六個騎兵師,每個騎兵師一萬人個輕裝步兵師。騎兵部隊除了配屬正常的檀香山制式單兵裝備外,他們使用的槍械等攻擊武器和其他的陸軍部隊不同。

騎兵使用的“九式”步槍稱爲騎槍或者馬槍,是檀香山根據騎兵部隊的作戰方式九五式步槍改進後的騎兵專用型號。爲馬上揹負和使用便利六式騎槍設計短小,全長966釐米,重334公斤,口徑65毫米。

不要小看子彈,它雖然是簡單的軍火產品,但是卻是工藝最多和最複雜和嚴格的。651896步槍彈,該彈又稱爲m9665x39mm步槍彈。65毫米步槍彈是檀香山統一的陸軍步槍子彈,和現有的世界各國的主流步子彈口徑都不相同。

除了因爲65毫步槍彈能最大的利用當前的有限資源的同時,也是防止在戰爭時期,己方的子彈被敵人繳獲,從而爲敵人補給,更是張雲飛對當前步槍交火距離的最佳判斷。

96~槍彈的特點是全彈體、質量、威力各項指標協調控制比較好,在體積和質量不太大的前提下,彈頭具有相當的威力,是一種標準的中間威力步槍彈。該彈彈種齊全,能滿足對不同目標射擊的需求,主要原材料易得且廉價(採用塗漆鋼或覆銅鋼彈殼以節約銅,採用鋼心普通彈頭以節約鉛),同時後坐力不大、容易控制。

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的這段時間,步兵之間的戰鬥多爲近距離的遭遇戰,因此,雖然大口徑子彈在射程和威力上很強,但是多數情況都用不上,近距離的遭遇戰通常在一百到三百米距離內,因此這種65mmm口徑的步槍彈不但大節省的製造成本,同時屬於中距離彈藥,並不影響其殺傷力。

時,由於東方人的身體普遍較西方人瘦弱,新兵在訓練射擊的時候,使用西方的792mmm步槍彈時經常發生脫臼或者震傷等事件。而使用m96中性後,後坐力變小,適合東方人使用,受到華軍官兵的一致好評。

九式騎槍主要裝備東北軍中的騎兵、通信兵和輜重兵。由於“九六式”騎槍槍與

刺刀的分離設計,裝上制式的“九五式”刺刀之後,並不影響它的射擊重,保證射擊精度。據檀香山獵人學校射擊實驗,“九六式”騎槍在距離500米以內的射擊精度與“九五式”步槍相同。不過,九五式刺刀不適合騎兵使用。爲此檀香山作戰實驗室在“九五式”步槍軍刺的基礎上,參考意大利步槍可回折的槍刺,設計生產了“九六式”騎槍和槍刺。“九六式”騎槍將35釐米的三棱錐形槍刺安裝在槍上,行軍狀態時,將槍刺內折於槍管之下。

使用時,壓下槍刺卡筍,使槍刺由下向前打開成戰鬥狀態,便於射擊後立即乘馬襲擊。“九六式”騎槍解決了騎兵們同時裝備騎兵軍刀和刺刀兩重白刃裝備問題。

東北軍騎兵彈藥盒形式不同於其他步兵“九五式”彈藥盒,攜行方式也不一樣。通常是一個彈藥盒由皮帶左肩右脅揹負可穿掛在腰帶上。騎兵彈藥盒開啓較步兵“九五式”彈盒方便容納30發子彈,中間還有一個槍油壺,是作爲槍械保養使用,這點兒上張雲飛特別要求士兵對待自己的武器要向對待兄弟般,細心保養。而步兵“九六式”彈藥盒的槍油壺則裝置在後彈盒外側。

至於步兵師裝備的跟檀香山的陸軍部隊裝備是一樣的,各師的軍官編制除了教導大隊的軍官是從檀香山選派過來的外,其他的軍官都是原來鎮邊軍中的悍將擔任。從二師抽調精幹軍官組成教官訓練團別對東北軍各師的官兵進行訓練。

點操臺上,張雲飛在趙剛上將爲首的陸軍部一干軍官們的簇擁下,觀看着操場上的各師、團官兵們會操訓練,除此之外有朝廷調配過來的一干武備學堂畢業的武官,如張勳、張錫鑾、倪嗣沖、雷震春、江朝宗等等。

戰馬狂奔|山倒海般的氣勢,飛揚的四蹄踩碎凝綠斑駁的騎兵訓練草場。

亮的衝鋒號笛聲,激情而昂揚。

伴隨着騎兵戰士們呼喝的喊叫聲,似乎要嚇破敵人的肝膽。

刺啦!刺啦!

雷動的馬蹄踏地聲過後,當明晃晃的馬刀落下時,一排排的‘敵人’應聲被砍到在地。

撕殺過後的敵人陣地

一切都成了背景!

所謂的敵人,是指騎兵訓練衝鋒砍殺的訓練用稻草人。即使前面的騎兵沒有砍倒稻草人面的戰友便補上一刀,依次揮刀到整個騎兵連隊所有戰士通過後,不留下一個站立着的敵人視爲訓練通過。

騎兵的要求很高,除了馬上揮刀砍殺敵人外,還要求馬上射擊敵人。對於馬上開槍射擊敵人,世界各國的教官都沒有什麼好的訓練方法。不過張雲飛卻別出心裁的設計除了移動靶射擊練習方法。

就是在鐵路上訓練騎兵射擊,騎兵追擊火車,開槍射擊上面的靶子,以此來訓練騎兵的射擊能力,而且還考驗了

的騎術,效果十分之好。

“一二三四!”

“一二三四

“首戰用我,用我必勝!”

步兵徒步方陣訓練場上,以連排爲單位的士兵們正在訓練隊列隊形,口號洪亮,氣勢磅礴。

這一切都落到雲飛的眼裡,張雲飛高興的說道:“訓練的不錯!一個個的鬥志昂揚,精神飽滿,此威武之師也!”

接着張雲飛看向一旁的幹武備學堂畢業的軍官,問道:“諸位以爲如何?”

張勳回答道:“將手下無弱兵,果然無錯!短短几個月時間,大人不但讓關東諸軍改頭換面,而且觀其軍容嚴整,軍姿矯健,訓練更是有素,形神俱在,謂之威武之師可謂恰當之至!”

張勳一口氣都將衆人心中之都說了出來,其他人自然都敬佩的點點頭,張雲飛自然也高興。這些人都是未來的北洋軍閥時代的悍將,今天帶着他們來,就是故意要震懾一下他們的心神,讓他們對能在張雲飛的手下做事而感到由衷的自豪,這樣慢慢的他們便會成長爲自己手下的悍將,至心腹嫡系。

時的衆人都是穿着新式的軍服,雖然他們還沒有向張雲飛那樣一離開北京就把假辮子摘掉了,但是從他們熱情四溢的面目表情上來看,他們無對這新式的軍服和裝備感興趣。

,這些人對於張雲飛給他們的待遇也是十分的感激,原本都是普通人家的孩子,沒錢考科舉,只好考武備學堂,希望出來混口飯吃。如今在盛京軍部的待遇,簡直就是打着燈籠沒處找,好的不得了。

不,這期間也出現了一個小風波。

三個月前,張雲飛剛剛回到盛京的時候,作爲內閣總理大臣的唐紹儀和財政大臣的張,便找上門來。

原因就是,檀香和呂宋過來的軍隊跟盛京原有的軍隊的工資待遇不同,張的意思自然是削減,因爲作爲財政大臣,他的任務就是要爲張雲飛省銀子。

而唐紹儀則認爲,檀香山的政府官員也比盛京的官員工資高很多,同樣也需要削減。

就拿普通士兵來說吧!

檀香山的一名士兵月薪六英鎊,合白2~兩。呂的普通士兵月薪兩英,合白銀4~兩。而盛京的士兵則月薪四兩銀子,雖然對於國內的士兵待遇來講,月薪四兩銀子已經相當不錯了,相當於國朝的低級軍官待遇,而普通百姓人家一個月也才二兩銀的開銷。

但是,凡是都會有個攀比不是?

這樣的話,士兵之間一交流之後,知道同樣當兵,別人比他高出十倍去,他們豈能樂意?短時間內不會有什麼想法,可是時間久了的話,勢必會出麻煩的。

所謂,事情宜解決,不宜遲。

不論是削減,還是提高,必須的處理得當。

好在最後唐紹儀出了個主意,折中辦法,將三個地方的工資標準以呂宋爲準,雖然檀香山的人發的錢少了,可是畢竟盛京的消費水平低,生活倒不受影響。倒此舉令東北的這些原有官兵們激動萬分,因爲每個月比原來多了十兩銀子,對於這些靠當兵吃飯的人來說,比娶媳婦都興奮。

這也是此時衆人見這些士兵們個個卯足了勁,努力訓練的最大的原因之一。

除了十二個正常的師級軍事作戰單位外,張雲飛還專門成立了一個相當強悍的軍事部門,也可以說是一個未來新兵種吧!

他的名字便是第二炮兵!

不過目前的第二炮兵可不是後世中國的那個第二炮兵,因爲它遠遠沒有達到那種先進的程度。

此時的第二炮兵只是個名義上的獨立兵種和軍事作戰單位。其實他目前就是一個獨立炮兵師,只不過張雲飛跟陸軍部的軍官們在研究之後,認爲火炮的使用,還是集中起來的威力大,面對未來和俄國的大兵團會戰,人山人海的情況下,大規模發展炮兵和將炮兵集中起來使用的話,定然會狠狠的打擊敵人,對敵人形成強大的心裡威懾力。

由於南非戰事的結束,英國在檀香山訂購的軍火也紛紛取消,由於開足馬力生產槍炮軍火,因此生產線上剩下了不少裝備。於是大發英國戰爭財的張雲飛,立刻將這批裝備統統裝備給東北軍。而大批的九六式火炮被集中在一起,於是組建了獨立炮兵一師。

原本炮兵就是屬於師團級管轄的一個兵種,那麼獨立炮兵師的成立,其歸屬問題便出現了。

張雲飛認爲將獨立炮兵師單獨作爲一個作戰兵種,統一歸總參司令部指揮要好的多,而一干陸軍將領們對此也表示無異議。

於是,張雲飛想到了後世中國強大的第二炮兵部隊,想到這麼拉風的名字,自然要張雲飛作爲首創,於是便成立了第二炮兵司令部,作爲戰略部隊使用。不過目前的任務是作爲集團軍羣內的主要炮擊兵團來使用。

第二炮兵獨立炮兵師組建後,師長的人選不知該選擇誰比較好,原來的檀香山一系人馬基本上都有位置,而這種重要的戰略打擊力量有不可能交給剛剛加入的大清將官來指揮,除了對他們的水平質意外,更擔心的還是他們的忠誠問題。

於是,便在原來的華軍炮兵軍官中考慮人選,由於都是比較年輕氣盛的小夥子,忠誠度自然不必擔心,都是經過檀香山獵人學校和教導總署悉心培養出來的。不過,張雲飛就是對這些小夥子們的熱血有些擔心,畢竟有些年輕,辦事容易衝動。

作爲東北軍的殺手鐗,第二炮兵這個強勢的戰略打擊部隊得需要一個穩重的司令官來領導。

於是便開始了各項的測試和技術水平考覈,最終第二炮兵的司令官被來自海軍陸戰隊直屬炮兵營劉東旭中校奪得。

第546章 英法那幕爾大撤退第450章 生死與共第542章 普米熱爾絞肉機第227章 世界海軍軍備競賽(上)第525章 定心丸第602章 美國的野心第409章 宗社黨第205章 攻城第603章 中美冷戰第303章 第六帝國第155章 漁翁得利第148章 俄國遠東艦隊覆滅(下)第587章 奴隸交易第130章 魚雷換大艦第386章 太囂張了第418章 無畏號下水第172章 堅壁清野第237章 《明定國是》詔(下)第487章 國際禁菸第602章 美國的野心第368章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第197章 死亡線第490章 超無畏海軍時代第97章 德法俄的陰謀第276章 我自橫刀向天笑第322章 兵不血刃第454章 所羅門海戰(三)第65章 只賣奢侈品第60章 三國干涉還朝第426章 被忽略的局部戰爭第三十二章第451章 箭在弦上第319章 風起雲涌(3)第306章 僞鈔集團第62章 珍珠港要塞第317章 風起雲涌第506章 島鏈封堵戰略第225章 借債第591章 轉折第156章 姜公釣魚第346章 蔚山海戰(四)第261章 北洋新軍(二)第606章 全球經濟危機第187章 燃燒的海參崴(一)第474章 流血星期天第113章 海防危機(下)第531章 巴格達鐵路. .第206章 破城第323章 東南互保第140章 黃海海戰(七)第247章 ~第248章 強盜第一軍第333章 試探進攻第133章 黃海海戰(二)第132章 援兵抵達(下)第389章 青島要塞攻堅戰(三)第133章 黃海海戰(二)第308章 M1899式迫擊炮的誕生第221章 小朝廷第271章 軍機四卿第258章 換湯不換藥第335章 對馬海戰第221章 小朝廷第四章第120章 戰爭與聊天(二)第354章 ‘三景’覆滅第288章 聯盟軍事集團誕生第313章 世紀交替第117章 回國詔令(下)第267章 薩滿祭司第三十一章第254章 京師大學堂第536章 烈日要塞第536章 烈日要塞第323章 東南互保第267章 薩滿祭司第346章 蔚山海戰(四)第十七章第491章 翻臉第563章 轉折第558章 黃金戰略第461章 所羅門海戰第226章 九九艦隊第483章 中美海軍對峙第447章 倒賣軍艦第53章 鳩佔鵲巢第349章 擊沉吉野第270章 變相體罰第310章 厲兵秣馬第358章 抗議無效第324章 魂灑瀛臺第579章 血火日德蘭第269章 處境第41章 到達夏威夷第95章 偷襲馬尼拉第470章 英國人的無奈第545章 德國閃電戰第190章 燃燒的海參崴(四)第310章 厲兵秣馬第68章 慈禧的秘密第111章 暗流涌動的菲律賓
第546章 英法那幕爾大撤退第450章 生死與共第542章 普米熱爾絞肉機第227章 世界海軍軍備競賽(上)第525章 定心丸第602章 美國的野心第409章 宗社黨第205章 攻城第603章 中美冷戰第303章 第六帝國第155章 漁翁得利第148章 俄國遠東艦隊覆滅(下)第587章 奴隸交易第130章 魚雷換大艦第386章 太囂張了第418章 無畏號下水第172章 堅壁清野第237章 《明定國是》詔(下)第487章 國際禁菸第602章 美國的野心第368章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第197章 死亡線第490章 超無畏海軍時代第97章 德法俄的陰謀第276章 我自橫刀向天笑第322章 兵不血刃第454章 所羅門海戰(三)第65章 只賣奢侈品第60章 三國干涉還朝第426章 被忽略的局部戰爭第三十二章第451章 箭在弦上第319章 風起雲涌(3)第306章 僞鈔集團第62章 珍珠港要塞第317章 風起雲涌第506章 島鏈封堵戰略第225章 借債第591章 轉折第156章 姜公釣魚第346章 蔚山海戰(四)第261章 北洋新軍(二)第606章 全球經濟危機第187章 燃燒的海參崴(一)第474章 流血星期天第113章 海防危機(下)第531章 巴格達鐵路. .第206章 破城第323章 東南互保第140章 黃海海戰(七)第247章 ~第248章 強盜第一軍第333章 試探進攻第133章 黃海海戰(二)第132章 援兵抵達(下)第389章 青島要塞攻堅戰(三)第133章 黃海海戰(二)第308章 M1899式迫擊炮的誕生第221章 小朝廷第271章 軍機四卿第258章 換湯不換藥第335章 對馬海戰第221章 小朝廷第四章第120章 戰爭與聊天(二)第354章 ‘三景’覆滅第288章 聯盟軍事集團誕生第313章 世紀交替第117章 回國詔令(下)第267章 薩滿祭司第三十一章第254章 京師大學堂第536章 烈日要塞第536章 烈日要塞第323章 東南互保第267章 薩滿祭司第346章 蔚山海戰(四)第十七章第491章 翻臉第563章 轉折第558章 黃金戰略第461章 所羅門海戰第226章 九九艦隊第483章 中美海軍對峙第447章 倒賣軍艦第53章 鳩佔鵲巢第349章 擊沉吉野第270章 變相體罰第310章 厲兵秣馬第358章 抗議無效第324章 魂灑瀛臺第579章 血火日德蘭第269章 處境第41章 到達夏威夷第95章 偷襲馬尼拉第470章 英國人的無奈第545章 德國閃電戰第190章 燃燒的海參崴(四)第310章 厲兵秣馬第68章 慈禧的秘密第111章 暗流涌動的菲律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