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聯盟軍事集團誕生

非派遣軍第一師取得勝利的同時,第十師自然也不

第十師原本是阻擊來自勒斯騰堡的布爾援軍的,可是當十師師長劉飛少將發現來援的六千布爾軍連軍裝都沒有統一時,阻擊的念頭便被打消了。

這明顯就是一支有布爾農莊老百姓們組成的軍隊,而且數量只有六千人,劉飛的第十師可是整編師,刨除師屬後勤兵,也有近萬人。面對這樣的布爾軍隊,只要一下子打垮他們的意志後,便可以取勝了,或者就是靠數量也壓倒他們了。

不過,若是一下子衝跨他們的話,四散奔逃是不可避免的,問題是這些布爾軍的裝束跟老百姓一個樣兒,一旦分散到周圍的老百姓人家中,就難處理了。

被人打槍的話,是兵家大忌。

爲此,劉飛少將令原本擔任阻擊任務的一團只留下了一個連,待布爾軍進攻的時候,狠狠的打疼他們之後,立即撤退。

由於布爾人每次見華軍,是華軍不應戰,主動撤退。因此這次布爾人依然沒有防備,認爲華軍又跑了,於是布爾將軍命全線追擊。

接着便落到第十師的包圍中,對付這些人,最好的招數就是狠狠的打他們一頓後,再招降。

果然,布爾人在被包圍,幾次突圍都被狠狠的給打了回來,又見華軍數量是他們的兩倍,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布爾牧人們便舉槍投降了。

劉少將見布爾人投降,想到半年前的英國人也是那樣槍,見打不過布爾人便投降了。於是搖搖頭說道:“這洋人都是怕死的主兒,打不過就投降,一點兒骨氣都沒有!”

將戰俘押往馬菲肯後。第十師繼續前突進。

三月二十六日。布軍野戰軍:司令茹貝爾在克魯格斯多普西郊地柳樹農莊(WillowGrange)阻擊華軍第十師進攻。布爾人地戰鬥意志高昂。因爲他們地總司令在背後看着他們呢!同時因爲這裡是德蘭士瓦首都地西北門戶。爲了不讓華軍再次攻進首都。布爾人地抵抗十分地頑強。

三月二十九日華軍地兩個炮兵團抵達少將分析了敵我態勢之後。命令三團強攻柳樹農莊西北角地多裡山高。經過三個多小時地反覆爭奪戰之後。三團終於在在高地上修起了防禦工事。重機槍連陣地地築成迅速壓制了布爾軍地瘋狂反撲。

隨後少將命令炮兵團將十二門九六式步兵炮架上了高地。居高臨下炮柳樹農莊內地布爾守軍。

經過一個多小時地炮擊布爾軍陣地上彈痕累累。傷亡慘重。不過。卻沒有打垮布爾軍地抵抗意志。

意外!

或許是死神的召喚,令人無法抗衡。高地上的六號炮位上的定向器因爲長時間的炮擊而鬆動,炮口緩緩的擡高了幾度。

砰!

炮彈撞針激發的時候,炮管大幅度的上揚得炮彈出膛後偏離了預定彈道。

轟!

炮彈恰巧布爾野戰軍總司令茹貝爾的身邊不遠處爆炸,突如其來的爆炸聲驚了茹貝爾的坐下戰馬貝爾再次墜馬摔成重傷,這是他在戰爭爆發後第二次墜馬傷的還是同一處,可謂笑話至極。

由於布爾軍醫藥補給沒有跟上上茹貝爾幾天幾夜沒有休息,體力和精力雙雙透支,高燒不退,次日隨軍醫生宣告茹爾死亡。根據他的遺願,擅長游擊戰的路易-博塔(LouisBotha)繼任布爾野戰部隊總司令。

茹貝爾的死亡極大的打擊了抵抗中的布爾官兵的士氣,防禦出現了鬆動。

四月一日凌晨,正當愚人節到來之時,第十師主力二團突擊成功,突破了柳樹農莊的外圍防線。

新上任的路易-博塔野戰軍總司令不擅長打防禦戰,對於華軍的猛烈攻勢毫無對策,於是下令在克魯格斯多普的三萬布爾軍全線撤退進附近山區,開始了歷時三年多的游擊戰生涯。

隨後第十師攻佔了克魯格斯多普,再度打開了德蘭士瓦共和國首都的大門。

得到消息的德蘭士瓦總統克魯格再次大驚,害怕華軍再次進入首都掃蕩,於是命令周圍的布爾軍迅速向首都靠攏。

四月五日,五萬布爾軍開進約翰內斯堡,構築工事準備抵抗華軍的攻勢,擺出一副決一死戰的架勢。

不過,第一軍並沒有乘勢攻擊德蘭士瓦首都,而是停止的前進,原地待命。因爲派遣軍司令羅海川中將突然得到了一個令人興奮的消息,奧蘭治自由邦將大批的國庫黃金運往新的首都克龍斯塔德,那裡離着第一軍已經很近了,中間只隔着一條法爾河。

貓吃魚,狗吃肉,奧特曼打小怪獸。

第一軍自從上次掠奪了德蘭士瓦首都比勒陀利亞後,吃到了甜頭的第一軍,當然不會放過這條逃難的大魚。

不過,這次由於是布爾人主動撤退,因此這批黃金同時被英國人知曉,第一軍不可能在像上次那樣偷偷的獨吞了這批黃金。

四月下旬,又有一大批英國援軍開到南非。隨同而來的還有一艘檀香山的海軍醫療船,和大批的抗感染藥品-阿司匹林。這是由呂宋製藥公司首批下線的藥品,爲了儘快賺錢,被檀香山一併推銷給了英國陸軍部。

這批藥品的到來,迅速解決了南非英軍的一大堆的病號,除了一些重病號被安排運到檀香山醫療船上治療外,其餘的都基本恢復了戰鬥力。

英國殖民軍總司令羅伯茨勳爵親自發電給英國陸軍部,主動要求爲盟友的醫療隊全體醫務人員頒發獎章達他們對英軍的巨大貢獻,因爲他們挽救了幾萬英軍士兵的生命。與此同時,第一軍在西線和北線上取得的戰績,再次獲得了英國人的好感,特別是英國軍方的好感,經此事件後,英國軍方再次重新評估了這個檀香山盟友的價值。在他們心中的地位再次上升,軍部要求英國政府全面加強同檀香山政府的合作

同盟關係。

公元1898年211日,英國外交大臣金伯雷同檀香山外交大臣樑成在倫敦簽署《倫敦條約》化了不列顛和檀香山雙方的同盟關係條約是在1895年英國同檀香山簽署的軍事條約基礎上,擴大到了政治和經濟領域的全面合作。

歐美國家紛紛報道了這次簽定條約的事件,認爲這是英國和檀香山全面合作的開始。自此,全世界範圍內出現了一個新的被稱之爲‘聯盟組織’的軍事集團,同現在的同盟國和協約國並稱爲世界三大軍事集團全世界的所有國家都小小的震驚了一把。

張雲飛沒有想到,自己只是爲了多賺點兒英國的戰爭財而已被英國視爲莫大的幫助,看來英國人對自己的國人的生命還是相當重視的,這也是國家發達了之後的必然現象。

如今的世界格局已經漸漸的因爲張雲飛的參與和搗亂,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英國因爲張雲飛的緣故,繼續保持着歐洲大陸均勢的政策沒有因爲歐洲大陸國家對英國的孤立政策動搖。

英國因爲在南次大陸的印度、中亞阿富汗以及遠東地區跟俄國有強烈的利益衝突,而在東南亞和非洲跟法國的殖民地有利益上的碰撞,因此英國無法也沒有理由跟協約國達成諒解。

相反國在殖民地問題跟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意大利王國倒是沒有什麼衝突。爲了能在歐洲分一杯羹,英國在1898年1月曾經試圖跟德國修好關係,停止海軍軍備競賽,並表露出了希望加入同盟國的願望。

不過,德皇威二世顯然沒有將英國的善意放在眼裡,就在英國人表達善意的一個禮拜後,德國內閣便正式通過了德皇威廉二世提出了大海計劃二期擴軍方案,以及從新修訂了海軍法案正式籌建德意志帝國公海艦隊。

德國的公海艦隊計劃,然有針對英國的意圖,但那是德國海軍的最終目標而已,現下階段德國海軍的主要任務其實不是跟英國海軍對抗,而是針對俄國的波羅的海艦隊和黑海艦隊而已。不過,德國威廉二這個自大狂卻鼓吹,公海艦隊要超過英國皇家海軍,其實他也是想要轉移公衆視線,特別是俄國海軍的視線,不過他選擇用英國海軍來轉移視線,顯然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德自俾斯麥任首相時代以來,不經濟實力,還是軍事實力,都相當的有成就。在十九世紀的最後十年裡,其工業產值更是超過英國,位居歐洲第一。若是按照這樣的速度發展下去,不出二十年,德國的綜合國力便會超過英國,成爲真正的世界頭號強國。

英國自然不可能跌三下四的去求國,因此,德國威廉二世的拒絕,使得英國和德國之間最後一道門被關了上。想要再走一起的話,或許只有神話時代能解決這個問題吧!

英國人四處碰壁,自然要找於他的同夥,自然而然,張雲飛便再度進入了英國人的視線。張雲飛不論實力,還是地理環境,都是不列顛人的最好選擇。

論實力,已經趕上歐洲二流強國了,海軍已經跨入歐洲強國之列。論地理位置,張雲飛在亞洲折騰,如何也折騰到歐洲去?而且在北方對抗俄國,在南方對抗法國,都是英國的上上之選。

因此,同張雲飛建立更穩定的聯盟關係就應運而生了,一點兒都不奇怪!

但是,聯盟的出現到底對世界的格局會造成怎樣的衝擊呢?張雲飛不知道,英國人也不知道,全世界各國的人都不知道,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隨着三大軍事集團的不斷競爭,新老資本主義的利益重新劃分未來的一場規模空前的世界大戰已經在醞釀當中了。

不過,那些都是以後的事情了。如今的南非英華聯軍正醞釀着如何瓜分一個巨大的蛋糕呢?

經過兵力調整,在主攻方向上,羅伯茨有八個整編步兵師(第3、6、7、8、9、111師、殖民地師)和第12兵師。

英軍在奧蘭治首都布隆方丹沒有撈到好處,反而讓英軍捱了一場瘟疫,這令高傲的英軍十分惱火。

英軍總司令羅伯茨勳爵決定在五月初重新發動春季攻勢。

五月十二日,羅伯茨的大軍對馬誇得的布爾守軍發起了總攻擊,有了強大的炮兵部隊的英軍,似乎有些懶惰,又似乎十分害怕布爾軍的要塞機槍陣地。

只見他們跑兩步便找個地方趴下蔽好然後大喊敵人火力兇猛,要求炮兵支援爾爾。

結果倒是辛苦了英軍的炮兵部隊,原本以爲使用檀香山製造的九六步兵炮省了不少的力氣,現如今看來,這些炮兵們不停的搬運炮彈都供不上大炮開火的速度是在心中不停的詛咒着珍珠港兵工廠,幹嗎把火炮造成速射炮?

“預備!”

“開火!”

“退彈殼!”

“動作快點兒我踢你的屁股!”軍官不時的來回在炮兵陣地上巡視着,在他眼裡,這些九六步兵炮真是好東西,發炮速度比以前快多了,他可不管士兵多累?

“上炮彈!”

……

“趕快回去搬炮彈去!小心我把你當炮彈發射出去!”炮長回過頭來,見彈藥箱裡又空了時大叫着喊道。

大炮變成了速射炮,可是炮彈沒有自個兒長腿兒得炮兵們自個兒去搬不是?

一連串的動作,被炮兵們反覆的重複着叮噹當的炮位周圍,到處都是呼呼冒着餘煙的炙熱彈殼。

英國的炮兵們連續的炮擊馬誇得的布爾陣地倒是不心疼炮彈,不過後方的英軍後勤部長看着一箱箱減少的彈藥箱,一臉的苦笑,看來又得給陸軍部打報告要彈藥物資了。

自從使用了檀香山的制式武器裝備的這幾個月來,英軍是連戰連捷,而且傷亡明顯減小,但是消耗的彈藥物資卻是以前的十幾倍,英國陸軍部已經開始抱

的軍隊在浪費納稅人的金錢了。強烈要求英軍節省這些東西目前都是靠檀香山進口,而張雲飛那傢伙只認錢不認人,大發英國的戰爭財,已經被很多的英國軍火商們嫉妒的要命。

他們於是花大價錢購買檀香山制式武器的生產許可證,甚至很多的專利,正在英國本土開始建立新的生產線。不過他們可能不知道的是,這些花了大價錢買來的專利和技術,很快就要過時了,而且英布戰場上的大規模會戰即將結束,等他們的武器生產出來的時候,過時了,也沒人會買了。

五月十五日,布爾軍的防禦陣地終於被轟的亂七八糟,布爾軍傷亡很大,被迫退出馬誇得。

接着英軍步兵便佔領了這座被轟爛了的小鎮要塞,國隨軍記者記錄了英軍以零傷亡代價拿下了該要塞的全過程。

第二天,倫敦地球報社頭版頭條報道了這個令人振奮的事情。不過,當英國後勤部長蘭德里勳爵看到報紙上的“彈殼堆出來勝利”字樣的標題以及旁邊堆積如山的炮彈彈殼的照片時,差點沒氣背過氣去。

急忙拿起電話,通陸軍部的電話後,大聲質問道:“該死的,你們就是這樣糟蹋納稅人的錢嗎?”

對待後勤部長的大聲質,陸軍部的佬傢伙們自然有許多的辦法對付他,回了一句“需要進一步調查覈實”之後,便掛斷了電話。

後勤部長蘭裡勳爵無奈的搖搖頭,知道這般傢伙盡會搪塞敷衍,調?要看怎麼調查?覈實?覈實到猴年馬月?

用現代流行語來說,老等的花都謝了!你們也覈實不出來!

五八日,英軍前鋒輕而易舉的攻克了奧蘭治自由邦的新首都克龍斯塔德。奧蘭治自由邦總統馬蒂烏斯-斯泰,不得不繼續撤退時的退路只有一,就是通往德蘭士瓦的約翰內斯堡。不過在那之前還得經過最後一座城市弗里尼新,但是人容易走,可是奧蘭治自由邦的60~:的黃金怎麼辦?

因爲約翰內斯堡正處於華軍的攻兵鋒之下,一向被冠以強盜第一軍的華軍南非派遣軍,是決計不會讓這批黃金安全運抵比勒陀利亞的。

於是狡的馬蒂烏斯-斯泰總下令,將六十噸黃金分成三份,由三個布爾師分別從三條路線運抵比勒陀利亞,可惜計劃還沒來得及實行,戰場態勢瞬息萬變。

由於接連遭到失敗布爾人的士氣一落千丈。在羅伯茨的寬許諾下多在英軍後方活動的民團團員紛紛向英國人投降,交出武器,然後返回自己的農場。到5月中旬,仍在戰鬥的布爾人只剩下了兩萬多人。

1898年5月24日,米爾納勳爵在布隆方丹宣佈英國兼併奧蘭治自由邦。

吞併奧蘭治之後羅伯茨勳爵也知道龜縮在弗里尼新的奧蘭治總統以及六十噸黃金,於是英軍加緊向弗里尼新進攻。

此時的布爾規軍已經走頭無路了面有華軍的攔截,後面有英軍的步步緊逼,按照總統的命令,將黃金分配給所有人,然後所有部隊分散突圍。這更加加劇了布爾軍的潰敗。話說,兜裡有了黃金的布爾人還不要命的去打仗?何況散兵遊勇如何能跟如狼似虎的英華聯軍抗衡?

這批布爾軍中有着六十多噸的黃金,現如是兩個國家在搶劫須的做些規定。

於是第一軍司令官羅海川中將跟英軍總司令羅伯茨勳爵取得了聯繫,商討這批黃金的歸屬和分配問題。

對於這個問題羅伯茨勳爵也沒有什麼好辦法,畢竟英國和檀香山都是侵略軍而且瓜分別國的國庫黃金,又是上不了檯面和見不得光的事情。羅伯茨勳爵考慮良久之後纔回復羅海川。

“誰搶到便是誰的!”

這便是強盜的準則,羅伯茨勳爵自然還是很在行的嗎?

接下來的總計十三萬英華聯軍,便開始了漫山遍野的抓俘虜,抓到後立刻收刮他們手裡的黃金。

華軍只有不到三萬人,英軍十多萬,顯然有些吃虧,不過好在第一軍近一年來的非洲之旅,竟是幹這搶劫的活了,因此雖然人少,但是咱的效率高不是?

經過幾天的抓俘虜,第一軍共收颳了十五噸黃金,英軍收颳了四十多噸黃金,還有幾頓黃金下落不明。

5月29日,弗蘭奇將軍指揮澳大利亞騎兵部隊,配合英華聯軍在約翰內斯堡南郊的克利普河附近,對德蘭士瓦的布爾軍發起了主力決戰。顯然是一場一邊倒的局面,不到五個小時,便擊敗了布爾軍的最後一支防禦部隊。

5月30日,德蘭士瓦總統克魯格和奧蘭治自由邦總統馬蒂烏斯-斯泰乘坐火車逃離開首都比勒陀利亞,開始了流亡歐洲的生涯。

5月311日,羅伯茨勳爵和羅海川中將聯袂進入約翰內斯堡,6月5日清晨開進比勒陀利亞,並舉行了聯合閱兵式。

隨後半個月內,英華聯軍對布爾軍的抵抗部隊進行了全面清剿,除了在深山裡的游擊隊外,各大城鎮均被佔領。

6月22日,羅伯茨在比勒陀利亞宣佈英國兼併德蘭士瓦,並宣稱戰爭結束。7月11日,克魯格總統得到流亡的德蘭士瓦政府授權,抵達葡屬莫桑比克首府洛倫索馬貴斯,7月19日,馬蒂烏斯-斯泰和克魯格一起乘坐荷蘭女王威廉明娜派來的巡洋艦格爾德蘭號(DeGelderland)前往歐洲求援。

攻佔比勒陀利亞之後,羅伯茨的部隊在原地休整。但英軍從開普敦到比勒陀利亞的漫長補給線受到了仍在抵抗的布爾游擊隊的襲擊。此時德蘭士瓦和奧蘭治的主要城鎮和鐵路線已經被全部佔領,布軍開始轉入游擊戰。在約翰內斯堡和比勒陀利亞兩地,英軍和華軍還挫敗了多起布爾人的暴動企圖。(

第356章 險象環生第498章 1907式重機槍第572章 反潛戰第291章 東北軍第489章 中國超級戰列艦第384章 逐一化解第354章 ‘三景’覆滅第三十九章第231章 返京第十一章第314章 海牙國際和會第561章 變數第111章 暗流涌動的菲律賓第183章 永山第447章 倒賣軍艦第559章 中華帝國建元第338章 閃擊朝鮮第98章 攻克馬尼拉第322章 兵不血刃第271章 軍機四卿第二章第117章 回國詔令(下)第180章 宴會第196章 盤點第258章 換湯不換藥第325章 光緒之死第546章 英法那幕爾大撤退第612章 帝國海軍的驕傲第373章 日本求和第81章 蚊子好厲害第229章 失之交臂第402章 海軍戰術革新(上)第507章 中美貿易大戰第488章 來自中國的挑唆第255章 拆遷馬尾第466章 所羅門海戰(十五)第615章 死光武器和人造衛星第439章 空軍出動第577章 空襲斯卡帕第608章 猶太國第102章 早產的英布戰爭第228章 世界海軍軍備競賽(下)第89章 最後一道防線第95章 偷襲馬尼拉第444章 抵達蘇比克第324章 魂灑瀛臺第393章 青島要塞攻堅戰(七)第331章 驚弓之鳥第65章 只賣奢侈品第261章 北洋新軍(二)第419章 無畏海軍時代第十九章第159章 B計劃第580章 無形的黑手第324章 魂灑瀛臺第379章 日本內戰第483章 中美海軍對峙第74章 德國的海軍牛人到訪第589章 航母PK戰列艦第411章 步兵衝騎兵第256章 籌辦海防第327章 紫禁之巔第431章 舉國之力第503章 中國大西洋艦隊第597章 未來抗體第519章 愛琴海空戰第192章 狙擊第543章 德國閃電戰第498章 1907式重機槍第374章 刁難第140章 黃海海戰(七)第571章 坦克大戰第469章 袋鼠國的政治危機第567章 半機械化部隊第414章 開普敦會師第188章 燃燒的海參崴(二)第49章 完美的計劃第171章 彈劾第263章 辭舊迎新第152章 英國也很囧!第82章 英國的抉擇第275 各懷鬼胎第615章 死光武器和人造衛星第363章 列強觀摩團第226章 九九艦隊第256章 籌辦海防第441章 不對稱戰爭第124章 回國(下)第187章 燃燒的海參崴(一)第267章 薩滿祭司第398章 攻克青島第60章 三國干涉還朝第53章 鳩佔鵲巢第56章 《清日天津條約》第252章 潛艇第148章 俄國遠東艦隊覆滅(下)第583章 國庫黃金失蹤案第十六章第450章 生死與共第412章 陷入困境..
第356章 險象環生第498章 1907式重機槍第572章 反潛戰第291章 東北軍第489章 中國超級戰列艦第384章 逐一化解第354章 ‘三景’覆滅第三十九章第231章 返京第十一章第314章 海牙國際和會第561章 變數第111章 暗流涌動的菲律賓第183章 永山第447章 倒賣軍艦第559章 中華帝國建元第338章 閃擊朝鮮第98章 攻克馬尼拉第322章 兵不血刃第271章 軍機四卿第二章第117章 回國詔令(下)第180章 宴會第196章 盤點第258章 換湯不換藥第325章 光緒之死第546章 英法那幕爾大撤退第612章 帝國海軍的驕傲第373章 日本求和第81章 蚊子好厲害第229章 失之交臂第402章 海軍戰術革新(上)第507章 中美貿易大戰第488章 來自中國的挑唆第255章 拆遷馬尾第466章 所羅門海戰(十五)第615章 死光武器和人造衛星第439章 空軍出動第577章 空襲斯卡帕第608章 猶太國第102章 早產的英布戰爭第228章 世界海軍軍備競賽(下)第89章 最後一道防線第95章 偷襲馬尼拉第444章 抵達蘇比克第324章 魂灑瀛臺第393章 青島要塞攻堅戰(七)第331章 驚弓之鳥第65章 只賣奢侈品第261章 北洋新軍(二)第419章 無畏海軍時代第十九章第159章 B計劃第580章 無形的黑手第324章 魂灑瀛臺第379章 日本內戰第483章 中美海軍對峙第74章 德國的海軍牛人到訪第589章 航母PK戰列艦第411章 步兵衝騎兵第256章 籌辦海防第327章 紫禁之巔第431章 舉國之力第503章 中國大西洋艦隊第597章 未來抗體第519章 愛琴海空戰第192章 狙擊第543章 德國閃電戰第498章 1907式重機槍第374章 刁難第140章 黃海海戰(七)第571章 坦克大戰第469章 袋鼠國的政治危機第567章 半機械化部隊第414章 開普敦會師第188章 燃燒的海參崴(二)第49章 完美的計劃第171章 彈劾第263章 辭舊迎新第152章 英國也很囧!第82章 英國的抉擇第275 各懷鬼胎第615章 死光武器和人造衛星第363章 列強觀摩團第226章 九九艦隊第256章 籌辦海防第441章 不對稱戰爭第124章 回國(下)第187章 燃燒的海參崴(一)第267章 薩滿祭司第398章 攻克青島第60章 三國干涉還朝第53章 鳩佔鵲巢第56章 《清日天津條約》第252章 潛艇第148章 俄國遠東艦隊覆滅(下)第583章 國庫黃金失蹤案第十六章第450章 生死與共第412章 陷入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