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統一中國

允是看着兩個要死的人最後的要求,才硬着頭皮給北恢爾甲叫,可是令他沒有想到的是,張雲飛竟然同意了。而且是親自來見李鴻章和劉坤一。

升允想到不能在南京這個地方會面,因爲這裡是合衆國政府的老巢,萬一出點兒什麼事情,他所做的一切都泡湯了。

爲此。升允以南京醫療條件不夠爲由,將李鴻章和劉坤一都接到了上海醫院調養。而張雲飛就是在上海醫院跟兩個中國近代史上的兩個巨人見面。

三人談話從上午八點一直到晚上九點,當張雲飛再次出來時,李鴻章和劉坤一兩人已經雙雙離開人世。

同一天內。中國近代史上的兩個巨人一起倒下了,對於中國政界來說,是個巨大的事件。

沒有人知道他們三人的談話內容,張雲飛也沒有說,也沒有敢過問。

不過。第二天上午,張雲飛在上海行轅召見了兩江、兩廣的二品以上官員。並當衆將兩封書信給所有人傳看。

書信是李鴻章和劉坤一在彌留之際所寫,事實上是早就寫好了的,原本寫的是兩個版本,跟張雲飛會談之後,銷燬了另外一個版本。

書信的內容很簡單,就是讓所有的官員都服從帝秦政府的一切安排,而這些官員在看到二人的親筆書信後,也都鬆了一口氣,紛紛表示將從此效忠帝秦政府,效忠張雲飛。

當天的談話內容,同樣也櫥小人保密,外界的人只是知道這些以前李鴻章和劉坤一的舊部嫡系,在那一天後,死心塌地的效忠張雲飛。

之前的恩恩怨怨沒有人再提起,好像是幫主傳位一般,張雲飛從此成了他們的總瓢把子。

世間離奇的事情多的舉不勝舉,而張雲飛的上海之行短暫的只有兩天時間,可就是這兩天時間內,中國完成了統一。

不像以前的王朝更替那樣,前朝舊部還要來個誓死抵抗一段時間,這次南方三大派系竟然服服帖帖的接受了帝秦政府,不得不令人懷疑李鴻章他們臨死前跟張雲飛達成了某些協議。

不過。這一切都成爲懸疑,讓後世的人們去想吧!

南方戲劇化的統一,出人意料之外,卻在情理當中。

直以來。北方的帝秦政府一直對南方保持着高度的滲透,從政治、經濟、軍事,甚至輿論等多方面入手,已經慢慢的腐蝕了他們的執行機構。如果不是李鴻章、劉坤一、張之洞這些大加加們的餘威猶在。恐怕早就瓦解了。

不過。中國政權的更替,在歐美列強看來。簡直難以令人置信,他們甚至還想着在南方政府身上大撈一筆呢!現在看來,不但沒有撈到錢,反而賠了進去,因爲他們手中購買的南方政府的期貨,全部都打了水漂。

當帝秦政府閃電般的接管了南方諸省的一切事務後,列強們才發現,李鴻章他們跟張雲飛交換的代價中,還狠狠的坑了各個列強們一把!

如今在中國,只有英國人有發言權,其他列強都只能看英國人的臉色。

不過。他們顯然十分的失望,因爲英國人不但放棄了在中國內戰面前

售一空,反而又坑了一把列強各國,公開支持帝秦政府廢除列強在華全部特權。

對於英國人的這個反常的舉動,所有列強國家起初都十分的不解,因爲這樣一來,英國人的損失是最大的,因爲英國在華的利益要具其他列強多。

可是。很快這些列強們都清楚了事情的真相。因爲在帝秦政府廢除了所有跟列強簽署的不平等條約,並拒絕承認清政府和南方政府跟列強簽署的所有條約之後。帝秦政府跟英國又簽署了《中英諒解備忘錄》以及《中英通商航海條約》等一系列新的條約。

這些條約看起來是十分平等的,但是實際上卻是完全有利於英國。就拿《通商航海條約》來說吧!

現在的中國根本無法進行遠洋貿易輸出。中英兩國的商業港口完全向對方開放,可是中國的商船根本沒有遠洋到英國港口的能力,而英國卻是可以航行到中國的港口。

爲什麼會有這種結果呢?

主要還是帝秦政府跟英國政府的彼此妥協所致。在帝秦政府這邊,統一後首先既要廢除跟列強的不平等條約,又要不能將列強得罪光了,尤其是不能跟英國發生切身利益碰撞。而英國政府也知道中國統一是不可阻擋的,同時英國政府還要指望中國繼續跟俄國打下去,除了最核心的利益不能讓步外,英國也需要調整對中國的政策,作出一些讓。

那麼。雙方都期望保持聯盟國的關係,但是有都不希望損害較大的利益,因此就要進行博弈,達成彼此都可以接受的協議。

帝秦政府需要贏得全國人民的支持,因此在不平等條約上面是絕對不能讓步的。

而英國則看中的是即得利益,這樣一來,如果要廢除不平等條約,那麼必須要重新簽署一個。既不接傷中國民心,又不會過度削弱英國在華利益的條約。

雙方其實很早就開始協商這個問題了,不過一直沒有什麼較大的進展,主要是英國不想失去在中國的諸多政治特伏:訓如領事裁判權。租界法權。兵艦講出中國港口的權利山,

但是。隨着中國海軍取得中途島海戰的巨大勝利後,讓英國人看到了戰勝或者拖垮俄國的希望。因此,英國爲了不在這些事情上讓中國政府感到不快。爲了表示英國的誠意,更重要的是,英國人自己也知道這些特權早晚對哦會被不斷強大的中國政府收回去的。

英國大使竇納樂爵士在給倫敦議會的報告中稱:中國人對於雪中送炭是相當在意的,與其將來因爲這個,鬧得不愉快。不如現在就做個順水人情要划算的多。

英國的議員們不會知道中國到底什麼樣。他們唯一能夠相信的就是駐華大使竇納樂爵士的話,因此,竇納樂的態度在很大程度上就成爲了英國的對華態度。

英國人可以在政治上作出讓步,也得益於中國跟英國長期的聯盟軍事集團關係。但是英國最看重的經濟利益讓步就非常小了。

這點。張雲飛十分的清楚。因此,英國在華經濟上的利益是絕對不能輕舉妄動的,而中英達成諒解備忘錄的最重要一點,就是各取當前所衷

帝秦政府需要在政治上主權獨立,英國爲了確保中國對俄戰事,犧牲政治利益,保留經濟利益。

其實英國算不上犧牲了政治利益,因爲這些原本就不屬於英國,但是英國卻是又得到了更大的政治利益,那就是帝秦政府會拿其他列強開。

在英國政府看來,什麼纔是博弈?得到的最多,失去的最少,這個是相對的。

帝秦政府廢除了同所有列強國家的不平等條約,並且決絕爲南方政府欠下的債務買單。英國人沒有得到好處,但是卻也沒有失去。而其他列強就不同了,不但失去了政治利益,花費在南方政府身上的鉅額債務也沒能收回來,他們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這樣一來。相對於其他列強,英國人是損失最小的,因此英國是博弈的勝利者。

當然。帝秦政府得到英國在政治上的全面支持,廢除了全部不平等條約,也是博弈的勝利者。

至於在經濟上吃了大虧,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換個思維講,即使經濟上是平等的,在對外貿易上,依然還是吃虧的,畢竟實力差距在那裡擺着呢!這個不是一天兩天就能追上和擺脫的。

至於殖民地問題,張雲飛再次走了一次鋼絲。

帝秦政府外交部照會法國駐華大使巴德諾。以及葡藥牙領事,強令要求法國退出廣州灣,葡萄牙退出澳門。

爲什麼說是又走了一次鋼絲呢?

想想看。眼下中國跟俄國打的火熱,德國也得罪的不輕,日本人也恨得不的了。如今廢除了所有列強國家的不平等條約,那就是得罪了全世界。

而法國作爲歐洲強國,又是俄國的協約國盟友。此玄中國要強硬收回廣州灣。跟火中取栗一般的危險。

可是張雲飛再次鑽了一個空子,他賭定法國人不會對華開戰。因爲一旦法國也對華開戰的話,那麼就不再是個別國家之間的戰爭了,而是兩大軍事集團的衝突了。

法國和俄國是協約國,中國跟英國同樣是聯盟國,之前中俄開戰,英法保再沒有理

眼下中國得罪了全世界,最高興的是英國人,因爲他們知道中國從此只能靠着英國了,否則就會面對全世界的圍攻。

中國越是對英國的依賴,英國人獲得的利益就是越大,這是非常出算的買賣。也是英國人不遺餘力的幫帝秦政府對付所有列強國家的原因之一。

法國一旦對華開戰,駐紮在法屬越南的法國遠東艦隊可以直接投入戰鬥,同時越南臨近中國南方,而南方沒有帝秦主力部隊存在,戰鬥一打響,吃虧的無疑是中國自己。

法俄兩國一南一北兩面夾擊中再,那麼這場戰爭就非常難打了,至少英國人認爲豐國必敗。

考慮到了這點兒,英國夫使竇納樂爵士除了大罵帝秦政府沒事找事外,不得不站出來給擦屁股。

竇納樂爵士約見法國大使巴德諾,表明英國人的立場。

“英國政府會密切關注事態的發展,請貴國保持克制,不要讓大英帝國也捲入戰爭!”

必要的威脅是必須的,竇納樂爵士直接暗示巴德諾,如果法國開戰,英國勢必也會開戰。

法國最擔心的就是這個”一直以來,歐洲都是十分平衡的均勢狀態。自從俄國跟中國打起來以後,整個歐州局勢也受到牽連。傳統的以德國爲首的同盟國集團大肆擴充海軍,法國在歐洲面對的壓力越來越大。

而德國失去了青島之後,等於斬斷了他們在遠東的手,雖然有些疼,但是卻刺激了德國瘋狂的在歐州擴軍。

德國將精力都放在了歐州,那麼無疑對法國的壓力是空前的。

這時法國最想做的事情,不再是觀望遠東戰事,而是將經歷集中在鄰國德國上面,同時法國無法獨立抗衡同盟國集團,必須要俄國在西面牽制德國才行。

因此。法國現在最需要的是讓俄國儘快從中國戰場上抽身出來,而不是在遠東消耗。然法國想要介入遠東戰爭是可以儘快讓俄國從中國戰酣工蔣脫出來的,但是問題是,法國一旦軍事介入,英國人也無法置身事外,那麼局勢就無法控制了。

顯然。中國政府選擇的時機是絕佳的,這個時候強行收回法佔廣州灣,法國不但不敢武力抗衡,而且還得小心中國政府把他們法國脫下水!

對於中國政府強硬的要收回廣州灣,法國在面子上自然要爭論一番,可是當帝秦海軍太平洋艦隊再次出現在金蘭灣外海和廣州灣外海時,法國政府還是選擇了退讓。

法國政府最後答應歸還廣州灣,但是要求體面的讓出。爲此帝秦政府也見好就收,答應支付給法國一筆象徵性贖買款,同時會在經貿領域增加跟法國合作的機會。

對待葡萄牙,張雲飛本來想要直接強硬收回的,因爲葡萄牙不過是個沒落的三流國家。但是,最後考慮到葡萄牙在歐州還是有着很大的影響力的。因此支付十萬龍幣作爲感謝葡萄牙多年來在澳門的建設,讓葡菊牙也可以體面一點兒。

南方諸省作爲中國的金庫,對中國的作用是母庸置疑的。而最後能得以讓南方的勢力和平的方式加入帝秦政府,這對南方的穩定是非常重要的。

因爲。如果這些南方的大財閥們對帝秦政府採取非暴力不合作的話,那麼損失的自然是帝秦政府。好在李鴻章等人最後選擇站在了民族大義上。使得南方的財政得以完整的交給帝素政府,同時還利用炒作期貨,將列強的貸款秘密的移交給了帝秦中央。額外發了一筆財富。

多年在中國掠奪的列強們,沒有想到在最後,卻被李鴻章等人狠狠的算計了一把。偏偏又碰上帝秦政府耍無賴,當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中國獲得了形式上的統一,張雲飛也成爲了名副其實的中國皇帝,這個事件令全世界的列強們都不是十分的痛快。

顯然。處於各種目的,列強們不可能會允許一個統一的強大的中國

起。

不過眼下各方因爲內部的急劇不團結,使的張雲飛在這場博弈當中佔盡了便宜,但是以後怎麼樣,就很難說了。

紫禁城御書房,張雲飛的一羣文臣武將們聚集在一起,紛紛慶祝中國統一,恭喜張雲飛雲雲。

“少川啊!現在你可有的忙了!”張雲飛笑笑說道:“南方的一大攤子事情還的你親自處理!”

唐紹儀微笑着說道:“能爲帝國,爲陛下操勞,是少川的榮幸和福氣,義不容辭!”

張雲飛點點頭,問向財政大臣張寥,“如今南方歸附,大批的稅款解赴北京國庫。你可是不要在哭窮了啊!”

張塞笑笑說道:“陛下,南方富足,自然給國庫增加一大筆稅收,但是咱們可是不能可勁兒的花啊!稅收取之於民,還需的用之與民,如果都消耗在戰爭上,那麼即使是戰爭贏了,國家也被拖累了!”

“聽聽!”張雲飛一個勁兒的點頭,說道:“這纔是咱們的財政大臣嗎?”

這時。外交大臣樑成說道:“說實在的,我自從當上了外交官,還是第一次冒冷汗。我真的怕法國人受不住氣。跟我們幹起來。陛下給我的這個任務可是嚇得我半死啊!”

衆人一陣大笑,張雲飛也是一笑置之,因爲他同樣也心虛的很,生怕自己的判斷失誤。

總參謀長田仁杰上將這時說道:“這次行動。我們製造的規模龐大,相信俄國人應該會上鉤了吧!”

唐紹儀問道:“怎麼?這次行動也是誘敵之計?”

張雲飛點頭道:“俄國軍隊中憑空消失了幾十萬人,到現在我們都還沒有的到他們的具體部署,而在庫倫附近也僅僅冒出來了一小部分。

田仁杰說道:“根據我們對俄國運送補給的補給物資,以及在俄國的列寧等反對黨提供的情報都顯示着俄國已經集結了兩百萬軍隊,刨除俄國軍隊內部吃空餉的因素,還有近十萬軍隊下落不明,這是非常危險

樑成插嘴道:“莫不是安排在長江沿線的軍隊不過是虛張聲勢?”

張雲飛笑笑說道:“還真別說,給你猜對了!”

接着說道:“不過也不完全是虛張聲勢小軍隊的人數是對的,不過都是各地的府軍和守備隊臨時拼湊起來的。”

唐紹儀驚訝道:“怪不得陛下要親自趕往上海,去解決南方問題,原來南方的軍隊並不是帝國的精銳!”

田仁杰笑道:“不是帝國精銳,也不是帝國軍隊的正規戰鬥序列,那麼真章的打起來,還不定打到猴年馬月呢?一旦被俄國人看出戰鬥力。就不靈光了!”

徵南的軍隊不過是掩飾給俄國人看的,目的就是讓俄國人知道帝秦的主力南征。亦或者分出一大部分南征。

那樣以來。帝秦政府北方的兵力必定緊張,空虛的北方,纔會讓俄的人有信心拿出他們的殺手銅來。

也只有掌握住俄國最後的殺手銅,纔可以遊刃有餘的部署整體作戰,說到底戰爭很大程度上還是被情報所左右。

第333章 試探進攻第216217章 等的花都謝了第304章 沒有硝煙的戰爭第242章 銀行第70章 張雲飛的春天第230章 弈棋之道第584章 羅曼若夫王朝的寶藏第152章 英國也很囧!第146章 文死諫,武死戰第289章 潛規則第607章 美國法西斯第553章 兩棲登陸艦第127章 瘋狂的遠東(二)第128章 瘋狂的遠東(四)第七章第443章 託諾山危急第473章 真相大白第270章 變相體罰第218章 放鬆一下第465章 所羅門海戰(十四)第309章 聯合軍演第606章 全球經濟危機第314章 海牙國際和會第89章 最後一道防線第三十三章第547章 英法那幕爾大撤退第342章 蔚山海戰(一)第335章 對馬海戰第306章 僞鈔集團第585章 上海和平會議第201章 轉機第550章 雷達誕生第597章 未來抗體第三十五章第276章 我自橫刀向天笑第十四章第二十三章第45章 心動的消息第213章 沸水沖茶第530章 抵押第128章 瘋狂的遠東(三)第185章 重啓文明第287章 春季攻勢第520章 導火線第417章 俄國九月革命第三十二章第602章 美國的野心第609章 軸心國擴大第447章 倒賣軍艦第109章 羣毆富士號第515章 插手歐洲. .第368章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第255章 拆遷馬尾第二十五章第315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130章 魚雷換大艦第83章 南非派遣軍第281章 日本六六海軍計劃第529章 多炮塔怪物第203章 烈火焚山第286章 離京第三十八章第389章 青島要塞攻堅戰(三)第153章 打劫第221章 小朝廷第600章 國際聯盟第132章 援兵抵達(下)第565章 意大利的抉擇第437章 洞悉陰謀第三十八章第482章 精減海軍第127章 瘋狂的遠東(二)第104章 紛亂的遠東局勢第436章 御駕親征第190章 燃燒的海參崴(四)第245章 舉步維艱第140章 黃海海戰(七)第196章 盤點第101章 A計劃第593章 全球危機第309章 聯合軍演第565章 意大利的抉擇第四十章第369章 中途島海戰(一)第579章 血火日德蘭第456章 所羅門海戰(五)第303章 第六帝國第三十八章第326章 京師城破第511章 電力革命第377章 合約底稿第545章 德國閃電戰第546章 英法那幕爾大撤退第556章 鱈魚行動第139章 黃海海戰(六)第561章 變數第140章 黃海海戰(七)第516章 大白艦隊第186章 甕中之鱉第300章 袁世凱的崛起
第333章 試探進攻第216217章 等的花都謝了第304章 沒有硝煙的戰爭第242章 銀行第70章 張雲飛的春天第230章 弈棋之道第584章 羅曼若夫王朝的寶藏第152章 英國也很囧!第146章 文死諫,武死戰第289章 潛規則第607章 美國法西斯第553章 兩棲登陸艦第127章 瘋狂的遠東(二)第128章 瘋狂的遠東(四)第七章第443章 託諾山危急第473章 真相大白第270章 變相體罰第218章 放鬆一下第465章 所羅門海戰(十四)第309章 聯合軍演第606章 全球經濟危機第314章 海牙國際和會第89章 最後一道防線第三十三章第547章 英法那幕爾大撤退第342章 蔚山海戰(一)第335章 對馬海戰第306章 僞鈔集團第585章 上海和平會議第201章 轉機第550章 雷達誕生第597章 未來抗體第三十五章第276章 我自橫刀向天笑第十四章第二十三章第45章 心動的消息第213章 沸水沖茶第530章 抵押第128章 瘋狂的遠東(三)第185章 重啓文明第287章 春季攻勢第520章 導火線第417章 俄國九月革命第三十二章第602章 美國的野心第609章 軸心國擴大第447章 倒賣軍艦第109章 羣毆富士號第515章 插手歐洲. .第368章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第255章 拆遷馬尾第二十五章第315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130章 魚雷換大艦第83章 南非派遣軍第281章 日本六六海軍計劃第529章 多炮塔怪物第203章 烈火焚山第286章 離京第三十八章第389章 青島要塞攻堅戰(三)第153章 打劫第221章 小朝廷第600章 國際聯盟第132章 援兵抵達(下)第565章 意大利的抉擇第437章 洞悉陰謀第三十八章第482章 精減海軍第127章 瘋狂的遠東(二)第104章 紛亂的遠東局勢第436章 御駕親征第190章 燃燒的海參崴(四)第245章 舉步維艱第140章 黃海海戰(七)第196章 盤點第101章 A計劃第593章 全球危機第309章 聯合軍演第565章 意大利的抉擇第四十章第369章 中途島海戰(一)第579章 血火日德蘭第456章 所羅門海戰(五)第303章 第六帝國第三十八章第326章 京師城破第511章 電力革命第377章 合約底稿第545章 德國閃電戰第546章 英法那幕爾大撤退第556章 鱈魚行動第139章 黃海海戰(六)第561章 變數第140章 黃海海戰(七)第516章 大白艦隊第186章 甕中之鱉第300章 袁世凱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