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高等義務教育

兩大帝國主義集團各有打算,都包藏掠奪的禍心“和平”建議~o是煙幕。

不過,中國政府出車政治考量,也在不斷的試探着各國的底線,從而摸清歐洲的局勢。

不論上海和會能否談成,中國的這個和事佬都將贏得歐美各國人民的讚譽,對於中國提高國際聲望和地位有着非常大的作用。

當然,協約國和同盟國在給中國提交的“底線”上面,都表示要保持既得利益,要求對方將侵略的土地吐出來,並且賠償損失。這顯然不是和談的目的,各國不過是藉機在試探對方而已。

當然,各國同意在中國召開和會,除了上面的目的之外,還是想進一步看看中國政府的態度。

在他們眼中,中國加入任何一方參戰,都將是另一方的噩夢。

原本主持議和會議的唐紹儀,見各國根本沒有真正和談的意思,於是也倜得再浪費時間,將工作交給了外交大臣樑成後,返回了北京。

整個俄國的國家財富,自一戰爆發後,一直到現在,已經超過IOD噸的黃金落入了中華帝國的中央國庫內。尤其是最後的那∽黃金,如同天上掉餡餅舫的砸到了中國人民的頭上。整個俄國經濟的徹底奔潰,用俄國人幾百年來的血汗錢苷得中華帝國中央財政的巨大財政盈餘。財政大臣張寨都不知道該怎麼用這筆鉅額資金了,按照中華帝國當前的財政稅收收入,這筆外財可以令全中國各地的納稅人免稅十年了。

張寨爲了計算如何使用這筆鉅款,!$整興奮了好幾天。這筆鉅款被立即印刷成爲了等比例的紙幣,但是卻不能直接投放市場,需要跟中國當前的實際流通商品總量保持平衡。這樣一來,這筆鉅款只能被用作對外貸款,可是先不說外國能否吃下這筆鉅款,就算他們吃下了這筆鉅額貸款,早晚是要歸還的。同樣資金還會溜回中國,造成中國國內的資金過於充盈,形成浪費。

因爲錢多了並不一定是好事,因爲工業能力擺在那裡呢?每年中國人創造的價值是一定的,增加也在一定的範圍內,不可能像得到了&D噸鉅額黃金那樣突然增加的,這需要過程和時間。

因此,最後財政幫還是決定椅這筆錢用於改善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繼續擴大建造鐵路、公路、橋樑、機場等交通網,增加對國家公共場所的投入,如城市美化、路燈、公園等。增加國家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改善國民就醫環境,降低就醫費用等。

然而這筆錢實在太多了,太難花了。最後還是張雲飛的辦法讓張寨佩服的五體投地。

張雲飛最後簽署了詔令,由帝國內閣修改帝國公民教育法,頒佈了澤被百世的

帝國義務教育法》。

根據新的教育法規定,但凡中國合法公民,年滿4週歲之後,必頊送交國家、地方興辦的各類學校接受國民教育。兒童在幼兒園上學,學期兩年,也可以送交私人幼兒囝,但必須保證教學質量方可以獲得國家和地方的財政補貼。

所有教育,從幼兒園教育開始,直到大學畢業,全部有國家和地方財政承擔一切相關費用。全中國範圍內實行15年義務教育制。這樣一來,這筆鉅款便可以儘快的投入國家建設當中,而且不會對帝國現有的國民經濟產生影響。

相反,這種鉅額的投入,普及大學教育,待會在下一代中國國民經濟中產生強烈的影響。十五年後的下一代國民,普及了大學教育,那時候國民素質顯著提高,回饋給中國的可就不是∽黃金的價值了,十幾倍的價值回饋,以及整個中華民族的意識覺醒纔是中國真正成爲世界第一強國的標誌。

中國新教育法的頒佈,令全中國國民爲之振奮。十多年來普及的q年義務教育,已經形成了相當大的效應。給中國國民經濟在一戰時期得以發揮提供了知識積累,使得民族企業不再是一羣大字不是一個的文盲,增強了民族工業的綜合競爭力。

一戰期間,中國的大大小小的企業公司,都對上過學的人進行瘋搶,根本是供不應求。很多的剛剛完成了九年義務教育的學生都放棄了繼續進修,轉而投入工作。這是國家發展的必然,畢竟不是所有人都喜歡上學的。

當然,也跟帝國的教育法有關,很多的學生其實還是想要繼續學習的,可是以後不再是義務教育了,嚴格的考試製度,使得很多的學生無法進入高等學校。同時,參加義務教育的爹生一大部分都是農村耒的,家庭負擔很重,要求他們不得不放棄學業,工作養家餬口。

如今,帝國實行大學義務教育,所有學生都可以免費進修大學課程。同時,升學考試也從嚴格的選拔,降低到了合格考試即可以升學。

中國的傳統思想就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如今有機會免費上大學,全中國老百姓們瘋狂了,所有的學子們瘋狂了,因爲大學意味着什麼?意味着以前的一品大學士!那曾經是中國老百姓們的最大夢想,讀書人的理想殿堂,如今這座大門對他們開啓,當真是皇恩浩蕩的沒邊了。

很多的老百姓家裡甚至將張雲飛的畫像、銅像供奉了起來,全國各地的民間團體、富商甚至單獨爲天命皇帝建立祠堂、廟宇,盟≥天,天天有香火,日日有供奉。一時鬮,天命大帝的影響力變得無窮大!此時的北京紫禁城,從俄國運回來的超級寶藏都被小心的存放近了皇家博物館。張雲飛帶着後宮妃嬪們每天都在研究着那些世間獨一無二的珍寶,拍照片、繪畫,彷彿都成爲了古玩專家。

唐紹儀回京立即進宮覲見,張雲飛不得不停止他的鑑寶行動,返回上書房。

“看你的氣色,好像沒有取得什麼進展啊!”張雲飛故意說着。

唐紹儀一陣尷尬,苦笑道:“我還以爲各國真的受不了了才提出議和!可是沒張雲飛點點頭,心中早就預料到會是這個結果了,於是說道:“列強們雖然都累的氣喘吁吁,但是他們並沒有傷了元氣,因此這種情況下他們是不會議和的!相反,各國這個時候提出了和談,一定有他們不可告人的秘密!”

唐紹儀說道:“目前蘇俄的影響對歐洲的衝擊很大,尤其是第三國際的社會民工黨組織在各國內煽呼革命,造成各國政府不得不騰出一些時間和力量來消滅他們!於是就促成了這次和談!他們都在利用這段和談時間,全力清剿國內草命黨。”

張雲飛點點頭,突然問道:“帝國內部有沒有人蔘與其中!”

唐紹儀笑道:“陛下放心,帝國國泰民安,一片繁榮昌盛的局面!人民都在忙着發財致富,哪裡會有人吃飽了沒事幹,去搞勞什子草命?”

接着又道:“再說了,國民當中的先進知識分子,尋找的是富強的道路,眼下帝國不正是走着富強的道路嗎?事實勝於雄辯,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那條路是正確的,跟着誰是自然非常堅定!何況,第三國際信奉的是西方人的觀念,咱們東方人可是不待見他們!”

張雲飛想想也是,中國的先進知識分子不斷的尋求救國圖強之路,試過了無數方法都被扼殺了之後,最後纔是的蘇俄之路,而且還坎坎坷坷的,差點讓蘇俄給控制了。如今,張雲飛橫空出世,帶領國民走上了富強之路,自然所有的先進知識分子都會將張雲飛的理念奉爲經典,並且會按照張雲飛的路繼續走下去。

心中放下一塊大石,張雲飛不擔心自己,因爲他對國家和國民的影響力無比的強大,國民對他可以說達到了狂熱的個人崇拜地步。因此,張雲飛不擔心自己,反而擔心自己未來的子孫。

不過,正如淑妃曾經安慰他的話那樣,其》孫自有兒孫福,順其自然好了。

想到這裡,張雲飛轉念問道:“俄國已經退出了大戰,同盟國沒有了東線壓力,相信他們不會放過這個好機會的!如果我沒有擼錯的話,同盟國正在醞釀一次龐大的反擊計劃!”

唐紹儀嘆道:“俄國的退出,不但沒有緩解大戰的消耗,反而讓俄國現在丟掉了四分之三的國土,國家財產丟光了,國民經濟徹底崩潰,俄國人生活困苦不堪!”

接着又說道:“如今原本在東伐戰場上撤下來的七百多萬俄軍,分裂成了十幾個部分,互不同屬。有支持蘇俄的,有支持白軍的,有支持沙皇的,更有支持協約國和同盟國軍隊的。俄國原本牽制同盟國的軍隊都消失了,使得同盟國少了Ⅷ萬大軍的壓力,這回同盟國可以放心的投入西線戰場上了!”

張雲飛點點頭,說道:“這麼說,這回該輪到協約國倒黴的了?”

唐紹儀點頭道:“正是如此!只是我們日前不知道協約國能否擋住同盟國的全面反擊?一旦協約國擋不住的話,歐洲戰場上的天平將完全倒向同盟國一方,甚至無法逆轉!”

張雲飛知道唐紹儀的擔憂,爲了保持住歐洲均勢,中國在這上面下了很大的力氣,當然回報也是豐厚的,甚至可以看作是暴利。

不過,隨着一戰的繼續擴大,當美國和意大利都參戰了之後,張雲飛可以用來維持平衡的砝碼越來越少。當俄國退出一戰後,張雲飛可以說已經到了沒有什麼砝碼可用的境地,只能靠着對同盟國和協約國的出口補給來平衡歐洲均勢。然而,隨着各國開始大規模的仿製中國武器,山寨版的武器在戰場上漸漸的發揮了作用之後,各國似乎已經漸漸的擺脫了中國的暗中操作,局勢越來越不受中國左右了。

張雲飛笑道:“如果到了無法逆轉的境地,那麼就是帝國作出選擇了時候了!”

唐紹儀驚訝的問道:“陛下準備選擇哪方陣營加入呢?”

張未飛微微一笑,很神秘的樣子,道:“自然是哪邊弱我們就幫哪邊了!”

唐紹儀心中早就精到張雲飛會這麼說,按照張雲飛的戰略部署,不可能讓歐洲出現一個非常強大的勝利者。即使最後勝利的一方,也必須是慘勝才行。戰後的國際秩序,還得中國說的算纔是!當下說道:“我看同盟國估計會獲得優勢!他們兩線作戰的不利情況下,抵抗了俄國總計不下l8D萬軍隊的輪番攻擊之下,還能如此強勢?如今協約國沒有了俄國牽制同盟國,處境堪憂啊!”

張雲飛知道唐紹儀話裡有話,當下問道:“你不必爲協約國求情,他們狗咬狗而已,作爲未來的主人,應該有耐性的等到狗自己來搖尾乞憐才是!”

接着又道:“什麼事情?說吧!”

唐紹儀笑道:“還是逃不過陛下的法眼!”唐紹儀接着說道:“協約國日前戰事吃緊,兵源遠遠不夠!美國人蔘戰後,兵力雖然有所提升,但是美國人的懶散英國人看不慣!陸軍戰鬥力差勁兒的很!如果不是靠着裝備佔據了一些優勢的話,軍隊的作戰能力甚至不如意大利!所以英國希望能夠從帝國輸出勞工,以便替換英法前線勞工,讓英法勞工直接補充到一線部隊去!”

張雲飛一聽,想起了曾經歷史上的二十多萬爲英法充當奴役的勞工,不但沒有得到應有的待遇,反而被各國故意磨滅掉了。

當即說道:“我們的勞工,他們僱傭得起嗎?”

唐紹儀說道:“華工他們倒是僱傭的起,按照英國陸軍的工兵待遇!不過,帝國內g前的工人們都忙着生產工商產品,農民們忙着多種植農產品,開荒的開荒,多餘的勞動力也都被國內的工廠吸收,誰願意大老遠的去歐洲啊!”

張雲飛皺眉道:“那他們什麼意思?”

第448章 錘子買賣第230章 弈棋之道第244章 化妝舞會第59章 挽不住的心(下)第267章 薩滿祭司第三十三章第363章 列強觀摩團第213章 沸水沖茶第173章 環球考察第176章 實力第119章 戰爭與聊天(一)第42章 珍珠港第546章 英法那幕爾大撤退第425章 瘋狂的訓練第43章 夏威夷陳家第225章 借債第431章 舉國之力第561章 變數第356章 險象環生第380章 嚴詞拒絕第230章 弈棋之道第441章 不對稱戰爭第244章 化妝舞會第437章 洞悉陰謀第490章 超無畏海軍時代第319章 風起雲涌(3)第216217章 等的花都謝了第91章 沉睡了數百年的寶藏第272章 驚現敵蹤第512章 挺進波斯灣第十七章第110章 世界譁然第554章 始皇大帝級航空母艦第319章 風起雲涌(3)第三十六章第四章第548章 希特勒冒泡(0)第173章 環球考察第351章 絕地反擊第54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第369章 中途島海戰(一)第220章 工業基地(下)第46章 小樣兒,嚇着了吧第423章 中國的戰列巡洋艦第126章 瘋狂的遠東(一)第302章 獅子與羊的區別第580章 無形的黑手第464章 所羅門海戰(十三)第十三章第242章 銀行第607章 美國法西斯第474章 流血星期天第331章 驚弓之鳥第380章 嚴詞拒絕第二十二章第170章 廷議第425章 瘋狂的訓練第263章 辭舊迎新第119章 戰爭與聊天(一)第345章 蔚山海戰(三)第144章 黃海海戰(十一)第104章 紛亂的遠東局勢第547章 英法那幕爾大撤退第436章 御駕親征第276章 我自橫刀向天笑第437章 洞悉陰謀第572章 反潛戰第591章 轉折第321章 揮軍南下第551章 主動聲納第275 各懷鬼胎第492章 平起平坐第96章 馬尼拉海戰第92章 西班牙宣戰了第187章 燃燒的海參崴(一)第601章 狠宰蘇俄第162章 輿論的力量第615章 死光武器和人造衛星第265章 搖身一變成英雄第534章 一戰爆發第594章 中國出面調停第261章 北洋新軍(二)第575章 血染的征程第400章 圈套第613章 航母戰鬥羣第545章 德國閃電戰第571章 坦克大戰第318章 風起雲涌(2)第354章 ‘三景’覆滅第158章 佈局第431章 舉國之力第56章 《清日天津條約》第319章 風起雲涌(3)第565章 意大利的抉擇第111章 暗流涌動的菲律賓第179章 收心第169章 示弱第541章 林堡會戰第326章 京師城破
第448章 錘子買賣第230章 弈棋之道第244章 化妝舞會第59章 挽不住的心(下)第267章 薩滿祭司第三十三章第363章 列強觀摩團第213章 沸水沖茶第173章 環球考察第176章 實力第119章 戰爭與聊天(一)第42章 珍珠港第546章 英法那幕爾大撤退第425章 瘋狂的訓練第43章 夏威夷陳家第225章 借債第431章 舉國之力第561章 變數第356章 險象環生第380章 嚴詞拒絕第230章 弈棋之道第441章 不對稱戰爭第244章 化妝舞會第437章 洞悉陰謀第490章 超無畏海軍時代第319章 風起雲涌(3)第216217章 等的花都謝了第91章 沉睡了數百年的寶藏第272章 驚現敵蹤第512章 挺進波斯灣第十七章第110章 世界譁然第554章 始皇大帝級航空母艦第319章 風起雲涌(3)第三十六章第四章第548章 希特勒冒泡(0)第173章 環球考察第351章 絕地反擊第54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第369章 中途島海戰(一)第220章 工業基地(下)第46章 小樣兒,嚇着了吧第423章 中國的戰列巡洋艦第126章 瘋狂的遠東(一)第302章 獅子與羊的區別第580章 無形的黑手第464章 所羅門海戰(十三)第十三章第242章 銀行第607章 美國法西斯第474章 流血星期天第331章 驚弓之鳥第380章 嚴詞拒絕第二十二章第170章 廷議第425章 瘋狂的訓練第263章 辭舊迎新第119章 戰爭與聊天(一)第345章 蔚山海戰(三)第144章 黃海海戰(十一)第104章 紛亂的遠東局勢第547章 英法那幕爾大撤退第436章 御駕親征第276章 我自橫刀向天笑第437章 洞悉陰謀第572章 反潛戰第591章 轉折第321章 揮軍南下第551章 主動聲納第275 各懷鬼胎第492章 平起平坐第96章 馬尼拉海戰第92章 西班牙宣戰了第187章 燃燒的海參崴(一)第601章 狠宰蘇俄第162章 輿論的力量第615章 死光武器和人造衛星第265章 搖身一變成英雄第534章 一戰爆發第594章 中國出面調停第261章 北洋新軍(二)第575章 血染的征程第400章 圈套第613章 航母戰鬥羣第545章 德國閃電戰第571章 坦克大戰第318章 風起雲涌(2)第354章 ‘三景’覆滅第158章 佈局第431章 舉國之力第56章 《清日天津條約》第319章 風起雲涌(3)第565章 意大利的抉擇第111章 暗流涌動的菲律賓第179章 收心第169章 示弱第541章 林堡會戰第326章 京師城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