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開放包容的大宋

即墨,朝廷早已備好萬畝良田,爲此還飽受爭議。這麼好的肥田你不用,留着給龍船。良田荒廢,雜草叢生。

最後是趙桓力排衆議,還是保留了下來這一萬多畝肥田。

其實趙桓心裡也是沒個底,誰知道龍船到底能不能回來。這萬畝良田是朝廷花了大價錢買回來,每年都有官員彈劾此事。

現在好了,終於迎來了龍船歸來。這次不是出征打仗,如今的大宋國富民強,經濟實力雄厚。

所以此次東下即墨,趙桓帶了好幾個嬪妃。

南宮憐兒是一定要去的,李思思和唐婉兒不肯來,留在宮內。皇后朱璉本也不打算去,是趙桓硬拽來的。

一國之母,老是悶在宮裡也無事。趁着天下太平,不如多出來走走。

田盈盈和嫣然公主也跟着來了,她們都想看看龍船帶回來的種子什麼樣。

女眷出行,一路上難免拖拖拉拉。光是隨行的宮女,一路上嬪妃的吃穿用度就是一筆巨大的開支。

若在以前,孟谷饒等人早就跳出來反對了。現在國庫充裕,民間百姓也多有富裕,戶部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任由趙桓造去吧。

趙昕,小皇子今年已經八歲了,趙桓這次把他帶了出來。

趙桓這個皇帝,一路扭歪歪的走了過來。滅了大金,收了西夏和蒙古,征服高麗。雖然他做過很多錯事,但總的來說他將大宋帶入了空氣繁榮時期。

讓他最爲欣慰的是小皇子趙昕,這個小皇子雖然小小年紀,可是滿懷仁慈之心。人心善惡從小就能看出來,小趙昕骨子裡就有一種孔融讓梨的精神。

滿朝文武對這個小皇子更是讚賞有加,趙昕對人禮貌,富有同情心,就連宮女們也都非常喜歡這個小皇子。

亂世需要暴君,以強硬手腕征服天下。趙桓雖然不是暴君,但他最後還是做到了。

盛世則不然,盛世需要的是仁君。雖未冊封太子,但整個朝廷都已把趙昕當做太子的最佳人選。趙桓也是有此想法,趙昕的善良寬厚正是適合這個時代。

趙桓現在着力培養小趙昕的帝王統御能力,仁君也不能太仁。向宋仁宗似的則可,若是像明朝建文帝就麻煩了。

趙桓之所以經常把趙昕領出來,就是想讓他多看看民間疾苦。只有深入民間,深知民間疾苦的人將來才能真正做到爲國爲民。

趙桓甚至想待趙昕大一點,將他送到民間歷練歷練。好在現在他還小,只有八歲,卻非常有禮貌。

出宮的趙昕對一切都是那麼的好奇:“父皇這是什麼?”

“這個是水風車,有了它百姓們就不用出力挑水了。”

“那父皇就讓他們多造一些,這樣百姓們就不會受苦了。”

趙桓笑了笑,疼愛的撫摸着他的小頭:“這個呀,朕可沒有這個能力。等你長大了,朕就把這件事交給你怎麼樣?”

小趙昕擡頭看了看他,然後使勁的點了點頭。

趙桓等人到達即墨的時候,龍船上的糧食種子早已搬到了倉庫中。

事先趙桓已經交代各種作物種子的儲存方法,地方官員倒也做的不錯。

番薯經過嚴格挑選,以防止有壞的傳染其它好的番薯種子。挑過的番薯都下到了地窖裡,然後就是保持一定的溼度通風透氣。

這地窖真是個好東西,番薯種子是需要呼吸的,所以通風非常重要,否則就會腐爛。

玉米花生番茄之類的就簡單的多了,和儲存粟米一樣,只要保持乾燥便可。

至於土豆和番薯差不多的道理,只要防止其凍傷,不要見光,土豆相對好儲存一些。

整個即墨變成一片歡樂的海洋,現在大宋國富民安,無數百姓涌向街頭迎接皇帝親臨。

御前侍衛們卻如臨大敵,他們必須時刻做好皇帝的安全保衛工作。令狐雲龍也有些撓頭,趙桓帶的家眷太多,他一個人能力有限。所以他要時刻緊繃着自己的神經,他的目標主要是趙桓和小皇子趙昕。

盛世之下,除了幾個腦袋發熱或者有什麼深仇大恨的傢伙,沒人腦殘到去行刺皇帝。不過這安全保衛非同兒戲,這個是關乎大宋興衰。

民衆的熱情太高漲了,人們山呼萬歲的呼喊聲震耳欲聾,這都是發自肺腑的吶喊。

趙桓也不禁感慨萬千,想當年他剛剛登基,交到自己手裡的是一個搖搖欲墜破碎的江山,外敵環伺,個個虎視眈眈。

如今的大宋國富民強,兵峰更是強到了極盛,大宋也是唯一一個擁有紅衣大炮的國家。

對於這種國防利器,趙桓採取了極爲嚴密的措施,防止技術外泄。

國強纔有說話的權利,再怎麼發展經濟,國防軍事也不能丟。

一個國家富強的經濟基礎是需要強大的國防來守護。軍器監日夜研究各種武器,尤其是神臂弩,甚至可以轉軸連發,雖然射擊威力不如從前了,但速度快了好幾倍,這使神臂弩的技術又上升了一個檔次。

即墨縣令州長都來了,趙桓終於遠遠的看到龍船船隊的船員們了。

趙吏與潘不瘋帶着手下們近前迎接着,趙吏激動不已,慌忙跪下:“陛下,萬歲萬萬歲!”

趙桓慌忙扶起,他心中也自激動萬分:“趙吏,朕總算沒有看錯你。你和不瘋辛苦了,大宋龍船的船員們,你們辛苦了!朕,替大宋的百姓謝謝了!”說着趙桓對這些船員深深的抱拳行了一禮。

衆人大譁,雖然素聞這皇帝總做一些出格的事,可這幾年已經收斂了許多了,怎地竟然又對船員行起禮來了。

古人尊卑有別,長幼有序。皇帝給船員行禮,雖然這份舉動有些不妥。但船員們都看到皇帝是真心感激,於是紛紛伏地大喊:“萬歲!萬歲!”

有的船員們哭了起來,他們歷盡千辛萬苦,數次差點放棄,今日終於覺得得嘗所值了。

圍觀的羣衆爆發出震耳欲聾的吶喊聲:“萬歲,萬歲!”

小趙昕捂着耳朵站在朱璉身後,他小小年紀有些不明白,只是感覺很好玩。

朱璉俯下身瞧瞧的在他耳邊說道:“昕兒,這些百姓感激你父皇,這才這麼大聲叫喊。你要記住了,你長大了也要像你父皇一樣,做個爲百姓着想的好皇帝,知道嗎?”

趙昕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也跟着稚聲稚氣的喊着:“父皇萬歲,父皇萬歲!”

旁邊南宮憐兒等人掩嘴微笑,現在的大宋已經開放了許多。後宮嬪妃拋頭露面也不再有臣子彈劾,京城大街上很多官宦子女婦道人家也開始拋頭露面。

什麼東西都會慢慢改變的,趙桓正是想和大唐一樣,用包容世界的胸懷向世人展示一個強盛繁榮開放的大宋帝國!

PS:求關注新書《大唐昏君》,保證比這本書進步很多很多。

第一百四十四章 查處漏稅宰相府第一百四十四章 汴京城萬國來朝第九十章 落日坡一戰的痛第二十五章 岳飛初現展雄姿第八十一章 鐵狼軍首次出關第十九章 誓不願異生之子第二十六章 是有故事的女人第六十四章 帝王被擒關地牢第二十七章 忠良遺孀不可追第二百三十六章 淨涼毒醫胡瘋子第六十七章 帝王駕臨知州府第五十四章 民間認女封公主第九十八章 降將李成的復仇第一百一十九章 頂天立地無愧心第一百零五章 重打三十大板吧第一百七十四章 龍子降生喜卻憂第一百八十五章 駿馬奔馳在草原第一百零六章 大宋不是好惹的第二百四十四章 黃袍加身迫稱帝第八十一章 鐵狼軍首次出關第九十二章 鐵狼軍伏擊大捷第一百零九章 傳說中吃棗藥丸第二百三十三章 以金治金選人才第二百零八章 天下第一嶽武穆第五十五章 皇權爭鬥驚心魄第三十六章 科場舞弊學子寒第九十章關門打狗敵乞降第八十九章 蒙軍進入伏擊圈第一百九十一章 草原籤盟力抗金第一百二十八章 宋夏和同爲一家第五十八章 十八酷刑齊上陣第十六章 子不孝其父之過第五十二章 皇帝偷酒挨板子第一百一十九章 頂天立地無愧心第五十五章 荒僻小村藏奸逆第二章 市井攤前聞不平第五十七章 君臣談心敞心扉第五章 部落之間的矛盾第五十五章 皇權爭鬥驚心魄第四十八章 遷墳帝陵得殊榮第七十八章 海州知州被暗殺第八十二章 聲東擊西中埋伏第五十二章 皇帝偷酒挨板子第一百二十二章 汴京風雲多變幻第二百二十一章 校場比武豎威名第二百三十九章 鋌而走險爲爭權第四十四章 驚天巨案驚人心第一百一十二章 金人歸還十六州第一百零一章 大理國皇帝段譽第一百零八章 八百勝捷軍勇士第一百七十一章 登聞鼓起驚天顏第一百五十一章 功敗垂成帝王恨第三十六章 你耕田來我織布第一百四十三章 與民生息強國夢第一百二十六章 帝后有喜樂開懷第六十四章 帝王被擒關地牢第一百二十一章 御駕親征凱旋歸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理宮變迎段譽第八十八章 泉州萬夫長出兵第二百三十四章 宮妃跪求帝王意第十五章 刑法場杜仲現身第七章 剮刑處死倆畜生第五十六章 官商私吞賑災糧第二百二十六章 攻城活捉狗皇帝第四十三章 金軍北撤騎兵擾第四十九章 秦檜夫妻齊涉案第五十一章 沉冤昭雪現青天第十六章 子不孝其父之過第十九章 誓不願異生之子第一百一十九章 頂天立地無愧心第七十一章 汴京應對撫諭使第一百三十一章 刀光如雪洞房秋第一百零七章 吐蕃放大理鴿子第八十六章 取得蒙古兵信任第四十章 帝王親下罪己詔第一百零九章 傳說中吃棗藥丸第一百四十六章 奇珍異獸顯祥瑞第一百一十三章 古來征戰幾人回第一百一十九章 頂天立地無愧心第三十三章 太上皇親筆題字第一百二十四章 趙桓敗走興慶府第一百零二章 密謀聯合侵大宋第十一章 苦無對證自相欺第五章 一心爲民作清官第六十一章 明修棧道訂合盟第六十六章 二人設計脫牢籠第五十八章 十八酷刑齊上陣第二百零一章 初露鋒芒韓世忠第八十二章 倆百夫長的爭鬥第九十四章 挾持家眷登城牆第三十八章 高麗公主逃大宋第二章 這個玩笑有點大第四十四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第一百三十六章 高麗平叛獻降表第三十六章 科場舞弊學子寒第五十二章 皇帝偷酒挨板子第六十五章 種師回朝賜御宴第五十章 剝皮揎草結考案第一百七十二章 科場整頓齊稱快第四十四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
第一百四十四章 查處漏稅宰相府第一百四十四章 汴京城萬國來朝第九十章 落日坡一戰的痛第二十五章 岳飛初現展雄姿第八十一章 鐵狼軍首次出關第十九章 誓不願異生之子第二十六章 是有故事的女人第六十四章 帝王被擒關地牢第二十七章 忠良遺孀不可追第二百三十六章 淨涼毒醫胡瘋子第六十七章 帝王駕臨知州府第五十四章 民間認女封公主第九十八章 降將李成的復仇第一百一十九章 頂天立地無愧心第一百零五章 重打三十大板吧第一百七十四章 龍子降生喜卻憂第一百八十五章 駿馬奔馳在草原第一百零六章 大宋不是好惹的第二百四十四章 黃袍加身迫稱帝第八十一章 鐵狼軍首次出關第九十二章 鐵狼軍伏擊大捷第一百零九章 傳說中吃棗藥丸第二百三十三章 以金治金選人才第二百零八章 天下第一嶽武穆第五十五章 皇權爭鬥驚心魄第三十六章 科場舞弊學子寒第九十章關門打狗敵乞降第八十九章 蒙軍進入伏擊圈第一百九十一章 草原籤盟力抗金第一百二十八章 宋夏和同爲一家第五十八章 十八酷刑齊上陣第十六章 子不孝其父之過第五十二章 皇帝偷酒挨板子第一百一十九章 頂天立地無愧心第五十五章 荒僻小村藏奸逆第二章 市井攤前聞不平第五十七章 君臣談心敞心扉第五章 部落之間的矛盾第五十五章 皇權爭鬥驚心魄第四十八章 遷墳帝陵得殊榮第七十八章 海州知州被暗殺第八十二章 聲東擊西中埋伏第五十二章 皇帝偷酒挨板子第一百二十二章 汴京風雲多變幻第二百二十一章 校場比武豎威名第二百三十九章 鋌而走險爲爭權第四十四章 驚天巨案驚人心第一百一十二章 金人歸還十六州第一百零一章 大理國皇帝段譽第一百零八章 八百勝捷軍勇士第一百七十一章 登聞鼓起驚天顏第一百五十一章 功敗垂成帝王恨第三十六章 你耕田來我織布第一百四十三章 與民生息強國夢第一百二十六章 帝后有喜樂開懷第六十四章 帝王被擒關地牢第一百二十一章 御駕親征凱旋歸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理宮變迎段譽第八十八章 泉州萬夫長出兵第二百三十四章 宮妃跪求帝王意第十五章 刑法場杜仲現身第七章 剮刑處死倆畜生第五十六章 官商私吞賑災糧第二百二十六章 攻城活捉狗皇帝第四十三章 金軍北撤騎兵擾第四十九章 秦檜夫妻齊涉案第五十一章 沉冤昭雪現青天第十六章 子不孝其父之過第十九章 誓不願異生之子第一百一十九章 頂天立地無愧心第七十一章 汴京應對撫諭使第一百三十一章 刀光如雪洞房秋第一百零七章 吐蕃放大理鴿子第八十六章 取得蒙古兵信任第四十章 帝王親下罪己詔第一百零九章 傳說中吃棗藥丸第一百四十六章 奇珍異獸顯祥瑞第一百一十三章 古來征戰幾人回第一百一十九章 頂天立地無愧心第三十三章 太上皇親筆題字第一百二十四章 趙桓敗走興慶府第一百零二章 密謀聯合侵大宋第十一章 苦無對證自相欺第五章 一心爲民作清官第六十一章 明修棧道訂合盟第六十六章 二人設計脫牢籠第五十八章 十八酷刑齊上陣第二百零一章 初露鋒芒韓世忠第八十二章 倆百夫長的爭鬥第九十四章 挾持家眷登城牆第三十八章 高麗公主逃大宋第二章 這個玩笑有點大第四十四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第一百三十六章 高麗平叛獻降表第三十六章 科場舞弊學子寒第五十二章 皇帝偷酒挨板子第六十五章 種師回朝賜御宴第五十章 剝皮揎草結考案第一百七十二章 科場整頓齊稱快第四十四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