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請斬文彥博

人人都把去青唐爲官當成了洪水猛獸,恨不得避得遠遠的,爲什麼賈章願意不辭辛苦,不避刀槍風霜,非要去呢?

這位賈大公子當然不是一時興起,而是經過了深思熟慮。

賈昌朝一直和言官不和,總是被攻擊,賈章如果去參加科舉,很有可能就被這些人給黑了,即便不被黑,也會有人攻擊賈昌朝,說他袒護自己兒子,私相授受。

考不中丟人,考中了捱罵。

再加上賈章的學問的確差得很多,沒辦法,走不了科舉之路,只能通過恩蔭入仕……雖然大宋不像明朝,一定要非科甲正途不可,不是科甲出身,天生就矮人一頭,但是靠着老爹出仕,畢竟不夠理直氣壯,賈章這幾年一直掛着官銜,卻沒有差事,說穿了就是光領工資不幹活。

換成別人,或許都高興死了。

可賈家這麼大的一攤子,賈昌朝又老了,第二代扛不起擔子,遲早要衰敗的。

賈章也很着急。

他一直希望能有個機會。

當年他爹賈昌朝,就是個善於下注的人。

賈昌朝是在真宗的時候入仕,十足的老資格。

真宗皇帝遊南郊,賈昌朝還是個白丁,就跪在路邊,獻上了一篇馬匹文章……他的文采太好了,寫得飛揚恣肆,把真宗皇帝拍高興了。立刻召賈昌朝參加考試,賜予同進士出身。

賈昌朝從此一飛沖天,在慶曆年間,和范仲淹同時拜相,成爲名重一時的人物。

當年賈相公的一搏,更是被他津津樂道,總是在子孫面前炫耀。

老賈能成功,運氣當然很重要,可是也摸準了脈!

首先,賈昌朝文采好,論起詩詞,他或許比不上歐陽修,更比不上蘇軾,但是馬匹文章,絕對是天下第一!

其次,因爲澶淵之盟,真宗很尷尬,到了晚年的時候,真宗皇帝大搞封建迷信,跑去泰山封禪,鼓吹太平盛世,給自己擦胭脂抹粉……當然,後世看起來,真宗的舉動是很弱智的,根本是自欺欺人,貽笑大方。

可當時情況不是這樣,誰能迎合真宗,配合皇帝演出,就能博得歡心,所以年紀輕輕的賈昌朝,毅然下了重注,結果贏了鉢滿盆滿,受用一輩子!

由於年頭太多,王寧安並不知道,如果讓他知道,肯定要恍然大悟,原來這位賈相公從幾十年前就不要臉了……別管外人怎麼看,賈章都覺得老爹是自己最好的導師,他也要抓住機會,平步青雲。

擊敗董氈,開疆拓土,皇帝最高興不過。

偏偏那些文官腦筋不清楚,居然不願意去青唐爲官。

別以爲賈大公子不清楚,你們不就是鬧情緒嗎,不就是不喜歡陛下重邊功,不喜歡開疆拓土嗎?

然後你們就不過來當官,給皇帝吃癟,覺得你們多了不起?

呸!

這大宋只有一片天,那就是皇帝,只有一個人能決定生死,那就是趙禎!

王寧安小小年紀,憑什麼呼風喚雨,權傾朝野,不就是把皇帝伺候好了嗎!他能做到,我怎麼就做不到?

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皇帝不是需要人去青唐嗎,我就聽陛下的,主動前去,我就不信了,還能吃虧?

當然了,賈章也知道,去青唐很苦,很威脅,可是人生世上,哪有一帆風順的。

自己靠着老爹,免去了十年苦讀,直接入仕爲官。看起來有些事情就是定數,不吃苦,就當不了人上人!

罷了,老子就去青唐一番,只要幹出政績,幾年之後回朝,沒準也能權知開封府,甚至宣麻拜相,追上老爹的腳步……

真不愧是賈昌朝的兒子,對別人狠,對自己也夠狠!

一想到這位有可能成爲兄弟的岳父,王寧安態度柔和了許多。

“朝廷的確在用人之際,只是青唐苦寒,賈大人,你可能受得住?”

“王相公放心!”

賈章一拍胸膛,“這些年我享了不少福,如今也該受點罪了!無論多大的苦,我都能扛下來……只是青唐的事情我不太明白,不知道王相公能不能幫忙?”

“這個沒問題。”王寧安笑道:“我可以給賈大人找幾個得力的助手。”

“那就多謝王相公了。”

……

王寧安一直喝到了半夜,才告辭回家,結果第二天早早就被叫到行宮,要商量如何處置青唐的事宜。

“文相公,朕讓你深思熟慮,可有結果了?”

“有!”

文彥博偷眼看了看王寧安,發現王寧安垂着眼皮,一副疲憊不堪的樣子,老文就暗暗生氣,你小子就裝蒜吧,準是和賈昌朝那個老傢伙又聯手了,想對付姓文的,沒有那麼容易!天可憐見,王寧安的確是困了,此時也沒法解釋,即便解釋,文彥博也不會聽了。

“啓奏陛下,老臣以爲煕州一戰,消滅董氈十萬之衆,俘虜衆多,乃是我大宋立國以來,少有之大勝,足以和當年李靖攻滅突厥,生擒頡利可汗相提並論,我大宋之武功,直追盛唐,可喜可賀啊!”

這牛吹得,趙禎都臉紅。

“文相公,你的意思是要學習大唐的經驗了?”

“沒錯。”文彥博感嘆道:“老臣查閱史冊,發現當年羣臣給了唐太宗許多建議……比如魏徵就建議要殺光酋首,把子民分散大江南北,還有大臣建議,要遷居內地,便於監視。”

“文相公,唐太宗是如何決定的?”

“啓奏陛下,唐太宗並沒有採納這兩個建議。”文彥博一本正經道:“突厥乃是大族,如果盡數遷居,他們的故地如何?莫非就要放棄嗎?那其他的部落過來,佔據之後,豈不是又會爲禍邊疆,擾亂大唐……如果不放棄,就要遷居漢人進駐,偏偏突厥故地,苦寒貧瘠,沒有人願意去,說起來,和如今的情況真是差不多。”

文彥博點了一句,然後又憂心道:“當年唐太宗深思熟慮之後,採納重臣建議——全其部落,順其土俗,以實空虛之地,使爲中國捍蔽。想那突厥,本來已經亡國滅種,國將不國,大唐皇帝天心仁慈,興滅繼絕,感恩戴德,封大唐皇帝爲天可汗,威名遠播,萬世歌頌。”

“老臣以爲,可以效仿唐太宗,將董氈囚禁在京城,其餘各部,延續風俗,封賞官爵,給予糧餉,繼續讓他們駐守青唐,協助大宋,共抗西夏也就是了。”

文彥博說完,還偷偷看了看王寧安,發現這位依舊閉着眼睛,彷彿真的睡着了一般。

趙禎低着頭,仔細琢磨着,唐太宗固然值得效仿,可是文彥博的辦法怎麼聽都不對勁兒,貌似有人幹過,卻又一時想不起來。

“王卿,你有什麼高見?”

王寧安這纔打了一個激靈。

“回聖人,臣不像文相公,精通經史,講不出這麼高明的方略。臣斗膽推薦一人,他或許能說出一些道理!”

王寧安把賈章推了出來,當然他要擡舉未來的親家,給賈章露臉的機會,另外也是告訴文彥博,我和你不是一個級別的,你老小子別沒事找不痛快!

沒有多大一會兒,賈章來了,見禮之後,趙禎簡單說了一下,然後就問道:“你是什麼看法?”

Wωω●tt kan●Сo

“啓奏陛下!”

賈章擡起頭,一字一頓道:“臣以爲文彥博當斬!”

噗!

文相公噴出一口老血,王寧安差點笑了出來,就衝這句話,賈章絕對是人才無異,甚至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文彥博強忍着怒火,逼視着賈章,“你不過微末小吏,也敢如此誹謗老夫?”

賈章心裡暗笑,論起江湖地位,你還不如我們家老爺子呢!

“文相公,你身爲宰執,建言獻策,關乎朝廷興衰,百姓福祉,卻不深思熟慮,以致禍國殃民,貽害無窮,難道不當斬嗎?”

“荒唐!”

文彥博怒道:“老夫所獻,那是唐太宗之策,李世民英明睿智,功績卓然,堪稱有爲之君,效仿他的策略,有什麼不可?”

“哈哈哈,唐太宗虛心納諫,治國有方,固然值得稱頌,但卻不是每個策略都應該效仿的。”

賈章侃侃而談,“啓奏陛下,大唐盛極而衰,關口在於安史之亂,而胡人能加入唐軍,竊據兵權,掌握要衝,又始於唐太宗……文相公提到當時沒有漢人願意去守衛,故此只能將土地繼續留給胡人。一言以蔽之,就是大唐貪圖安逸,想走捷徑!可是治國哪有捷徑可走?唐太宗的辦法,給了胡人做大的機會,他們紛紛內遷,竊據富饒之地。我大宋一統寰宇,結束唐末五代之亂,堪稱壯哉!”

“然則,燕雲十六州,河套,河湟……這些本屬於漢家的土地,卻悉數落到了胡人之手,難道不是李唐留下的禍患嗎?”

賈章厲聲道:“文相公,明知盛唐之禍,禍及大宋,你還獻這種策略,是想讓大宋重蹈覆轍嗎?”

王寧安在旁邊看着,忍不住都要給賈章拍巴掌了!

真是夠厲害的,哪怕換了自己,也沒法做得更好了,當爹的聰明,女兒也不會差,看起來兄弟的婚事要抓緊才行……王寧安滿意頷首。

此刻的趙禎,卻是恍然大悟。

“當年收復幽州,富弼便提議利用當地漢人士紳,鞏固地盤。結果如何?這些人繼續和契丹勾勾搭搭,險些丟了幽州!文相公,你這次又獻這等投機取巧之策,讓朕太失望了!”

第38章 回村第151章 殺不了的人第456章 反撲開始了第431章 富相公栽了第433章 幽州交給你了第722章 窮則思變的宋相公第602章 大功可比李靖第738章 拗相公要加油第949章 忙碌的趙曙第768章 很有默契的君臣第869章 打出國門去第1049章 大家都要修鐵路第743章 引爆黃金熱第297章 決戰之開門第332章 趙禎搞事情第801章 結盟塞爾柱第660章 于闐人的下落第6章 罰與賞第168章 好奴才第68章 折服第949章 忙碌的趙曙第945章 3000萬貫第887章 文官的變臉術第802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681章 三英戰不過呂布第942章 可怕的西涼王第1025章 寬夫兄,該談談了第426章 比試第915章 耳光響亮第993章 自私的耶律洪基第191章 護犢子的老夫子第736章 要命的罪證第583章 絕不妥協第217章 天子之怒第524章 王老師的第一課第364章 捷報頻傳第326章 愛辦好事的曹國舅第184章 從一片空白開始第998章 凱旋門第1155章 司馬光的弱點第278章 糧倉和錢庫第367章 強國的感覺第360章 心軟的代價第960章 殺神王宗翰第1080章 分田紅利第31章 悲慘的王大郎第626章 誅九族第956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564章 碾壓第786章 矯情的西夏第250章 猖狂的交趾人第845章 聯合開發第304章 罪己第985章 師父的驕傲第204章 失望的蘇老泉第978章 率先倒下的倭國第661章 殺一于闐人,十倍償之第1128章 王寧安的宣誓第89章 無恥的名臣第173章 教你們辦外交第17章 人言不可信第123章 流民圖第1100章 請太后回宮第960章 殺神王宗翰第211章 交鋒第573章 大勝第236章 金殿鬥毆第108章 身價倍增第930章 王寧安過江第158章 蘇洵出馬第25章 長街毆鬥第236章 金殿鬥毆第497章 生猛的狗牙兒第602章 大功可比李靖第879章 趙曙的新兒子第57章 樂極生悲第363章 壯哉,王家軍第1083章 趙曙病了第1076章 主動權到手第265章 醉翁之意第651章 很受衝擊的趙宗垕第680章 三大欽差第638章 對付漢奸的手段第404章 遼國要亂了第78章 人或爲魚鱉第345章 江山北望第312章 汴京的外賣小哥第303章 決戰之橫財第142章 殺還是不殺第395章 陪都第62章 祖先的寶物第842章 必須動稅制了第460章 重拳打擊第133章 一道難題第91章 沒有皇帝是簡單的第947章 發飆第504章 天子怒了第94章 王良璟的無本生意第481章 大破質子軍第332章 趙禎搞事情
第38章 回村第151章 殺不了的人第456章 反撲開始了第431章 富相公栽了第433章 幽州交給你了第722章 窮則思變的宋相公第602章 大功可比李靖第738章 拗相公要加油第949章 忙碌的趙曙第768章 很有默契的君臣第869章 打出國門去第1049章 大家都要修鐵路第743章 引爆黃金熱第297章 決戰之開門第332章 趙禎搞事情第801章 結盟塞爾柱第660章 于闐人的下落第6章 罰與賞第168章 好奴才第68章 折服第949章 忙碌的趙曙第945章 3000萬貫第887章 文官的變臉術第802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681章 三英戰不過呂布第942章 可怕的西涼王第1025章 寬夫兄,該談談了第426章 比試第915章 耳光響亮第993章 自私的耶律洪基第191章 護犢子的老夫子第736章 要命的罪證第583章 絕不妥協第217章 天子之怒第524章 王老師的第一課第364章 捷報頻傳第326章 愛辦好事的曹國舅第184章 從一片空白開始第998章 凱旋門第1155章 司馬光的弱點第278章 糧倉和錢庫第367章 強國的感覺第360章 心軟的代價第960章 殺神王宗翰第1080章 分田紅利第31章 悲慘的王大郎第626章 誅九族第956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564章 碾壓第786章 矯情的西夏第250章 猖狂的交趾人第845章 聯合開發第304章 罪己第985章 師父的驕傲第204章 失望的蘇老泉第978章 率先倒下的倭國第661章 殺一于闐人,十倍償之第1128章 王寧安的宣誓第89章 無恥的名臣第173章 教你們辦外交第17章 人言不可信第123章 流民圖第1100章 請太后回宮第960章 殺神王宗翰第211章 交鋒第573章 大勝第236章 金殿鬥毆第108章 身價倍增第930章 王寧安過江第158章 蘇洵出馬第25章 長街毆鬥第236章 金殿鬥毆第497章 生猛的狗牙兒第602章 大功可比李靖第879章 趙曙的新兒子第57章 樂極生悲第363章 壯哉,王家軍第1083章 趙曙病了第1076章 主動權到手第265章 醉翁之意第651章 很受衝擊的趙宗垕第680章 三大欽差第638章 對付漢奸的手段第404章 遼國要亂了第78章 人或爲魚鱉第345章 江山北望第312章 汴京的外賣小哥第303章 決戰之橫財第142章 殺還是不殺第395章 陪都第62章 祖先的寶物第842章 必須動稅制了第460章 重拳打擊第133章 一道難題第91章 沒有皇帝是簡單的第947章 發飆第504章 天子怒了第94章 王良璟的無本生意第481章 大破質子軍第332章 趙禎搞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