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5章 3000萬貫

鬥到了現在,東南的世家,幾乎都生出了一種無力之感。

王寧安手段霹靂,無所顧忌,他們完全被動挨打,誰都想問一句,還有沒有勝算,如果半點沒有,趁早認輸投降,或者乾脆遠遁海外,還能保住一條性命,再這麼下去,就算王寧安不殺人,他養的那些酷吏,也是要殺人的。

面對所有人的質疑,鄭俠清了清嗓子。

“大傢伙不要灰心喪氣,我們致勝的關鍵,就在漕糧上面!”

“怎麼講?”大家一起問道。

“你們都清楚,這些年東南改種桑樹,棉花,其實糧田是減少的,好多魚米之鄉,都要從外面購進糧食,才能維持……每年朝廷從東南起運漕糧入京,而東南存留的糧米不足半年之用,故此需要從江南西路,荊湖路等地調運,才能滿足江南千萬人的口糧!”

鄭俠講到了一個很容易被忽略的事實,隨着工商業發展,紡織興旺,衣被天下的東南糧食已經不能完全自給自足,和幾十年前,天下糧倉,完全不同了。

那爲什麼朝廷還要從東南調運漕糧呢?道理很簡單,運河擺在那裡,此時的大宋,還有本錢重建一套運河系統嗎?顯然不能,那樣也太勞民傷財了。

所以,朝廷依舊從東南調運糧食,至於東南不足的部分,則是從長江上游的地區調運,藉助長江水道,費用也不會太高,故此江南還能順利維持,但是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江南的糧食供給,其實處在一個很脆弱危險的狀態。

“諸位,東南我們沒法和王寧安爭,但是我們可以去江南西路,去荊湖路,去巴蜀,把那裡的糧食採購下來,扣在手裡,只要上游的糧食不能調運,在漕糧起運之後,兩個月之內,東南就會陷入缺糧的困境,城裡的人沒有糧食吃,王寧安有再大的本事,能彈壓得住嗎?”

劉摯眼前一亮,讚道:“果然妙策,如果我們再慫恿倭寇襲擊,再讓摩尼教舉事,各方一起發難,王寧安的屁股就燒起來了!”

這幾個人越討論越是高興,彷彿已經戰勝了王寧安一般。

唯獨劉沆,他聽在耳朵裡,居然有種不寒而慄的感覺!

你們都在幹什麼啊?

他真想揪住每一個人的脖子,好好質問他們!

這一招多損啊,東南的百姓,也是你們的鄉親,居然沒有半點心疼,毫不猶豫將上千萬人,送到絕境,你們就真的下得去手?

絕糧,還要引倭寇來襲,又和摩尼教勾結……哪一樣捅出去,就是滅九族的大罪,以往對抗朝廷也就是了,可這一次把東南的百姓也當成籌碼,日後各大世家,還怎麼在東南立足?

畢竟是做過宰執的人,劉沆越想越覺得害怕,而且這幫人的行徑,也讓他心裡毛毛的,沒有半點敬畏,沒有一絲的反省,一意孤行,一條路跑到黑,這樣行嗎?

劉沆不停問自己,可是他也沒有辦法,自己已經被綁上了賊船,就別想下去了。

“唉……這個法子可以,但是你們要記住,一旦王寧安被趕走了,一定要儘快放糧,不能讓江南餓死人,不然,我們有什麼臉面,再見東南的鄉親啊!”

鄭俠等人自然是不停點頭,但是心裡卻不以爲然。

你把東南的人當成鄉親,可對不起,他們沒有站在世家一邊,反而跟着王寧安跑了,遍地的民兵,到處嚷嚷着要均田,你不仁我不義,不給這幫下賤的潑才,一個教訓,他們就不知道天高地厚!不知道誰給他們的飯吃!

……

“王爺,頭一批漕糧,200萬石,已經徵收完畢。”陳順之很振奮,他笑呵呵道:“今年雖然因爲分田,因爲漕幫作亂,影響了不少,但是得到土地之後,老百姓幹勁都上來了!”

“往年需要半個月才能完成的收割工作,今年十天就完成了,家家戶戶,男女老少齊上陣,晝夜不停,收穫之後,許多百姓,用肩扛,用小車推,主動跑到幾十裡外,上繳糧食……往年催要都要不上來,今年卻主動交,甚至還有超額,地方的老吏都說,從來沒有見過這麼熱鬧的場面。”陳順之抓着鬍鬚,忍不住笑道:“古語說得好,得民心者得天下,王爺這一步棋,真是高明!”

王寧安沒有太大的波動,倒不是他多傲嬌,而是心知肚明,分田就是一個神器,效果自然不用說。

“老陳啊,說起來,這一次分田,其實是在化解城市化的問題,江南的市民接近四成,如果算上打工的人口,就有近五成,糧食供應其實是很脆弱的。在租佃的模式之下,佃農的積極性不高,而世家地主又大量囤積糧食,哄擡物價,致使市面流通的糧食不足,糧價偏高……這個問題在幾年前,我就知道,如果當時能及早控制,或許也不至於走到分田這一步。”

陳順之笑道:“王爺,當年用了韓絳,確實所託非人,可當時王爺要經略西北,也實在是抽不出時間,好在情況還能收拾。分田之後,老百姓的熱情高漲,秋糧收穫之後,很多老百姓,就推着糧食,蔬菜,還有雞鴨魚肉,到城裡販賣。現在市面上糧食充足,物價穩定,情況很不錯,如果能把分田令徹底推下去,明年之後,應該就沒有問題了。”

陳順之很是樂觀,可王寧安突然皺起了眉頭。

他稍微盤算了一下,以大宋的生產力,一個壯年漢子種田,一個人能養活三個人,按照三口之家計算,孩子算半個人,能拿出販售的糧食,其實只有半個人的份。

這樣計算下來,十個人裡,至少要有七個農民,才能養活三個城市人口,也就是說,城市化率不能超過三十……而東南的城市化率,好些地方都超過了百分之四十!

而且更要命的是,東南的農田,不都是種莊稼,還有桑樹,還有棉花!

那糧食的缺口,要怎麼補?

“老陳,你立刻去查,給我弄清楚,東南的糧食供應情況,到底如何?”

王寧安的臉色嚴峻,陳順之不敢怠慢,立刻前去,大約半天的時間之後,包括章惇,王安禮全都趕來了。

陳順之微微有些臉紅,虧他還是謀士,居然沒有王寧安想得周全,愣是沒看到危險所在,真是該死!

“王爺,卑職查清楚了,東南每年要從江南西路,還有荊湖路調七百到八百萬石的糧食,個別年份,還要從嶺南調糧,才能維繫!”

大宋有多少人,一直爭論不休,不過王寧安讓人按照食鹽的消費量計算過,大宋的人口,最近應該突破了一個億!當然了,其中也有王寧安的功勞。

要解決這麼多張嘴,就需要建立起穩定的糧食供應。

首先河北是大宋的工業區,需要的糧食,多數是從嶺南,交趾,占城等地運輸,每年要提供1500萬石,其中一部分充作軍糧,一部分運到兩京,補充漕糧的缺口。

另外就是從東南調1000萬石漕糧,供應兩京。

而東南的缺口,則是從長江上游補充。

近些年,也出了問題,那就是巴蜀的經濟發展起來了,蜀錦通過絲綢之路熱賣,原來的糧食產區,天府之國現在也難以出售糧食,而巴蜀的其他地區,甚至要從周圍購糧……最近一兩年,就有人把西域的糧食,販運到西北,運到巴蜀……

陳順之,根據糧食的銷售和需求,畫出了一張清晰的地圖,呈現在大家的面前。

“王爺,何止是東南,整個大宋,糧食供應都處在一個很危險的狀態之下,尤其是北方災害嚴重,漕糧缺口,與日俱增,糧食安全不解決,整個大宋就沒有未來!”陳順之很是感嘆。

章惇皺着眉頭,“說那些太遠了,就說說眼前吧!如果有人切斷了向東南輸送糧草的來源,我們該怎麼應付?”

大家看着這張地圖,陳順之道:“首先海上的這條線不必擔心,雖然有倭寇出沒,但是我大宋海軍豈是小可!那些武裝商船,也不是尋常倭寇能對付的……京城的漕糧不能少,必須如數調撥,現在的問題,就是江南西路,還有荊湖南北路,務必要保證糧食如數調運。”

王寧安低沉道:“能做到嗎?”

“這個……”陳順之猶豫了,“很難,這兩處我們鞭長莫及,現在既沒有合適的人選,又沒有駐軍,想要強壓着他們調糧,未必管用!”

“那還等什麼!”

王寧安用力一錘桌子,惡狠狠道:“不要忘了,我們面對的是一羣什麼人!他們敢勾結倭寇,敢慫恿漕幫作亂,就敢打漕糧的主意!”

“王爺說的有理,我們立刻行動!”

王寧安稍微沉吟,“老陳,你去告訴介甫兄,讓他親自去荊湖,無論如何,要確保糧食安全!再有……點兩萬人馬南下杭州,本王要親自會一會這些世家大族,看看他們還能玩出什麼花樣來!”

幾乎與此同時,各個世家的代表,也懷揣着3000萬貫的鉅款,幾乎所有人的身價,奔赴了其他各路,孤注一擲,生死決戰的腳步,終於來到了……

第354章 朕有兒子了第654章 最後的于闐人第1000章 司馬光的妙招第652章 狗牙兒的使命第297章 決戰之開門番外 一第995章 兩場勝利第559章 清查交子務第508章 決戰公堂第369章 漢奸的遺言第1029章 收穫頗豐第1161章 王寧安的地位第436章 榮耀屬於吾皇第311章 大裁軍第1078章 快速改革的新政學會第579章 殺猴駭雞第460章 重拳打擊第8章 有其子必有其父第76章 攜手合作第982章 朕在居庸關觀山景第834章 了不起的發明第884章 煤鐵聯營第256章 趙禎的強者之心第295章 人心所向第518章 潑天大功第443章 名將凋零第1073章 你被開除了第751章 宋相公悟道第571章 吐血大甩賣第286章 昂貴的銅鏡第333章 對比很強烈第6章 罰與賞第386章 小皇子病了第297章 決戰之開門第603章 拓地兩千裡第117章 我叫蘇軾第727章 給宋相公的震撼彈第1025章 寬夫兄,該談談了第183章 實踐課又來了第1007章 不得人心的文彥博第1126章 全部罷黜第382章 小女子蕭觀音第384章 王家軍,威武第563章 神仙也要殺第664章 融合的開始第964章 手段各出的學生們第300章 決戰之債務吃人第422章 見祖宗第657章 大宋的大氣魄第98章 前所未有的學校第283章 新官職第299章 決戰之崩盤第265章 醉翁之意第972章 我就是不想還錢第506章 絕望的錢家叔侄第685章 國事爲重第42章 王家軍的第一戰第851章 全都拿下第296章 下血本第1120章 退休官員集中營第1042章 兩個退休的人第625章 堅決改革的趙禎第943章 秀才科第472章 投資的妙用第646章 做西夏的太上皇第494章 要修改孔孟之道第654章 最後的于闐人第784章 大宋的危機第1050章 一場茶葉引發的戰爭第1085章 趙曙的動作第842章 必須動稅制了第875章 五千對十萬第538章 送給王安石的尚方寶劍第873章 給西夏的最後通牒第856章 又一個相公被抓了第1章 妹妹和弟弟第1074章 撕破臉第1158章 除貪務盡第254章 打出來的奴才第504章 天子怒了第50章 御批三國第474章 猛士王韶第888章 文彥博的教誨第17章 人言不可信第969章 六藝亂斗的開始第168章 好奴才第1136章 皇后病危第1161章 王寧安的地位第51章 世代忠良第957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251章 一路殺戮泣鬼神第990章 皇者之戰第332章 趙禎搞事情第161章 強兵雲集第882章 鹹魚翻身的文彥博第824章 仁宗武皇帝第1097章 皇帝爭奪戰第940章 爲田地而戰第387章 兒科聖手第733章 圈地熱
第354章 朕有兒子了第654章 最後的于闐人第1000章 司馬光的妙招第652章 狗牙兒的使命第297章 決戰之開門番外 一第995章 兩場勝利第559章 清查交子務第508章 決戰公堂第369章 漢奸的遺言第1029章 收穫頗豐第1161章 王寧安的地位第436章 榮耀屬於吾皇第311章 大裁軍第1078章 快速改革的新政學會第579章 殺猴駭雞第460章 重拳打擊第8章 有其子必有其父第76章 攜手合作第982章 朕在居庸關觀山景第834章 了不起的發明第884章 煤鐵聯營第256章 趙禎的強者之心第295章 人心所向第518章 潑天大功第443章 名將凋零第1073章 你被開除了第751章 宋相公悟道第571章 吐血大甩賣第286章 昂貴的銅鏡第333章 對比很強烈第6章 罰與賞第386章 小皇子病了第297章 決戰之開門第603章 拓地兩千裡第117章 我叫蘇軾第727章 給宋相公的震撼彈第1025章 寬夫兄,該談談了第183章 實踐課又來了第1007章 不得人心的文彥博第1126章 全部罷黜第382章 小女子蕭觀音第384章 王家軍,威武第563章 神仙也要殺第664章 融合的開始第964章 手段各出的學生們第300章 決戰之債務吃人第422章 見祖宗第657章 大宋的大氣魄第98章 前所未有的學校第283章 新官職第299章 決戰之崩盤第265章 醉翁之意第972章 我就是不想還錢第506章 絕望的錢家叔侄第685章 國事爲重第42章 王家軍的第一戰第851章 全都拿下第296章 下血本第1120章 退休官員集中營第1042章 兩個退休的人第625章 堅決改革的趙禎第943章 秀才科第472章 投資的妙用第646章 做西夏的太上皇第494章 要修改孔孟之道第654章 最後的于闐人第784章 大宋的危機第1050章 一場茶葉引發的戰爭第1085章 趙曙的動作第842章 必須動稅制了第875章 五千對十萬第538章 送給王安石的尚方寶劍第873章 給西夏的最後通牒第856章 又一個相公被抓了第1章 妹妹和弟弟第1074章 撕破臉第1158章 除貪務盡第254章 打出來的奴才第504章 天子怒了第50章 御批三國第474章 猛士王韶第888章 文彥博的教誨第17章 人言不可信第969章 六藝亂斗的開始第168章 好奴才第1136章 皇后病危第1161章 王寧安的地位第51章 世代忠良第957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251章 一路殺戮泣鬼神第990章 皇者之戰第332章 趙禎搞事情第161章 強兵雲集第882章 鹹魚翻身的文彥博第824章 仁宗武皇帝第1097章 皇帝爭奪戰第940章 爲田地而戰第387章 兒科聖手第733章 圈地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