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大改革

在一瞬間,文彥博想到了辭職。

老子不陪你們玩了!

願意換誰換誰,這個倒黴的首相我不幹了!

誰願意幹誰幹!

文彥博真的瘋了。

東西兩京的官吏,不過兩萬人,趙禎要裁掉一半!

這可不是老百姓,而是官,是有權有勢的官吏!

裁誰不裁誰?怎麼做決定?

別忘了大傢伙都盤根錯節,處在一張利益大網,那麼多官吏,有幾個屁股乾淨的,你拿了別人的飯碗,別人就要和你拼命!

到時候只有一個結果,那就是掀翻狗食盆,大家吃不成!

與其到時候被轟得體無完膚,身敗名裂,還不如一走了之呢……或許感覺到了老文的怨氣,趙禎的神色緩和了不少。

“寬夫啊,朕知道這事太難,可總要有人做才成!宗垕還不到十歲,朕兩鬢斑白,該給他留下一個什麼樣的江山啊?我大宋自太祖立國以來,官職混亂,疊牀架屋,機構臃腫,人浮於事,浪費國帑民財,效率極端低下,已經到了不改不成的地步。”

趙禎深吸口氣道:“朕已經下定決心,要正本清源,恢復三省六部舊制,把亂七八糟的官職明確下來,職位和權責對等明晰……寬夫,你是朝中老臣,朕信任你,此事非你不可。爲了大宋江山,你就勉爲其難吧!”

說着,趙禎居然深深一躬。

可把文彥博嚇壞了。

皇帝的舉動嚇人,他的話更嚇人!

要恢復三省六部,要官吏職權對等,這是多大的工程啊,我的陛下啊,您這是要幹什麼?莫非真是想替小太子把什麼麻煩都解決了?你這個爹當得也太辛苦了吧?

文彥博滿心吐槽,但是面對皇帝重託,他能如何?

敢拒絕嗎?

信不信,他只要敢反對,皇帝立刻就能砍了他!

文彥博算是看明白了,就算有再多的困難,他也要拼,根本是無路可退。

“陛下,老臣承蒙錯愛,理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奈何官制複雜,非是老臣一人可以完成,這樣吧,老臣推薦王相公,讓他跟老臣一起負責此事,一定儘快給陛下拿出結果。”

……

“情況就是這樣,景平啊,你可要多多費心!”文彥博笑嘻嘻道。

王寧安臉都黑了,“我說姓文的,這種事情你找上我幹什麼?你一個堂堂首相,你負責就算了,何必牽連無辜?”

“無辜?”

文彥博氣得拍桌子,“王二郎,陛下改革變法的步子越來越大,難道不是你的功勞?還敢跟老夫裝無辜?我告訴你,反正我文彥博鬍子一把,不當官沒什麼。你信不信,我出門就摔一跤,把腿摔斷了也好,把腦袋撞破了也行!然後我就上書請辭,我看看陛下還能逼我不?到時候你們願意怎麼折騰怎麼折騰,跟老夫沒關係!”

他這話把王寧安噎得一個字都說不出來!

算你狠!

文彥博,你行,你真行!

連碰瓷的主意都想到了。

我玩不過你老小子!

王寧安當然不喜歡大宋混亂的官制,人人都是臨時工,效率低下,不知道幹什麼,而且一個職位,能掛好幾十個人,官員衆多,俸祿開支龐大……就像是一座沉重的大山,壓在了大宋百姓的肩頭,負擔太大了。

只是弊端誰都清楚,但是想要改革,卻不是這麼容易。

王寧安沉吟了半晌,“這樣,文相公,我去請醉翁過來,然後再叫上王安石,咱們四個一起商量。”

文彥博點了點頭,“再把司馬光叫來,那小子鬼點子多。”

就這樣,五位重臣,齊集一堂。

聽說要改官職,最興奮的莫過於王安石。

“早就該如此了,陛下實在是聖明。”

文彥博撇了撇嘴,“說起來容易,那要怎麼改?”

“這個容易,只要恢復唐代的三省六部就可以,按照《唐六典》做就行了。”

還真別說,王安石是個幹事的人。

他滔滔不斷,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到了最後,就連文彥博都忍不住點頭了,貌似真沒有那麼複雜,或許困擾了朝野幾十年的問題,有希望在他們手上解決。

……

首先,大宋的政事堂正兒八經的名字叫中書門下,衆所周知,唐代的三省是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在唐初的時候,真正的權力在尚書省,李二做過尚書令,他以後不設尚書令,轉而由尚書左右僕射爲宰相,再後來,尚書省弱化,權力轉移到了中書省,到了唐代的中後期,又轉移到了門下省。

光是唐代的相權轉移,就能寫一篇幾十萬字的論文,還不一定說得清楚。

簡言之,在唐代的時候,三省就徒有其表,到了大宋,則是更加混亂不堪。

王安石建議正本清源,和王寧安的想法不謀而合。

“其實不必拘泥於三省,陛下既然要大改,那我們就尊奉旨意……以政事堂統領六部,總攬中樞大權即可!”

王寧安斟酌着,說出了自己的建議。

文彥博道:“那何人爲相?”

“以尚書左右僕射爲相,首相兼任門下侍郎,掛昭文館大學士銜,次相爲尚書右僕射,兼中樞侍郎,掛集賢殿大學士銜,參知政事掛尚書左右丞,行副相事。”

還真別說,讓王寧安這麼一說,大家都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其實大可以捨棄拗口的尚書左右僕射,門下中書侍郎,但是爲了照顧傳統,也只能如此。

這麼改之後,有一個很明顯的好處,那就是宰相變得名副其實了。

比如以老文爲例,他現在是首相不假,但是他的正式官銜是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說穿了,還是個臨時工,只不過是大宋最大的臨時工。

改制之後,他就是尚書左僕射門下侍郎,昭文館大學士,是正兒八經的中書門下主官,名正言順,而且成爲正式官員之後,有個最顯著的好處,那就是任期有了保證,三年一任,如果沒有意外情況,皇帝也不能隨便罷相……

文彥博是個人精,他盤算了一下,改制的好處的確很多,沒準是因禍得福,他的權力能更進一步呢!

文相公有個優點,那就是靈活!

見到了好處,這位絕對不會遲疑。

“王相公,那你看其他的衙門要怎麼辦?”

王寧安道:“方纔介甫兄講了,唐代的六部是掛在尚書省下面,依我看不如直接掛在政事堂下面,反正唐代的時候,也是這麼幹的,本朝也在中書門下設立了吏兵戶刑工各房,索性就把各房升格成六部!”

王安石在一旁撫掌大笑,“王相公的提議好!我大宋雖然名義上有六部,但六部的實際權力都被分割出去,這一次正好收回!”

首先是執掌百官升遷考評的吏部。

需要將審官院、流內銓與三班院的權力收回,統歸吏部尚書執掌。

光是看這一個吏部,就能明白大宋的官制有多操蛋。

一個衙門愣是給分成了三個衙門,疊牀架屋,官員多了何止數倍!

其他各部也是如此,戶部需要收回三司,司農寺,司水寺,都水監等衙門的權力。

至於刑部,需要收回審刑院與糾察在京刑獄司等處的權力。

禮部也要收回太常寺,禮院等衙門的權力。

……

將六部梳理一遍,不難發現,幾乎每個衙門都被架空了,職權分給了至少三個以上的衙門,亂糟糟的,跟一團麻似的,也真難爲大宋的君臣,沒有十幾年的苦功,根本搞不清楚這些衙門是幹什麼的。

六部恢復舊制之後,能裁掉二十幾個司、院、臺、寺、監等衙門,減少官吏一半以上!

現在看起來,趙大叔說要裁一萬人,並非空穴來風。

這位老皇帝早就想清楚了,大宋的官吏的確是太多了。

商量來,商量去,現在就剩下一個難題,那就是兵部要恢復原有的規模,就必須動樞密院。

而樞密院與中書門下並稱東西府,位高權重,豈是輕易動得了的!更何況樞密院涉及到了龐大的武人集團,究竟要怎麼做,必須下功夫才行。

文彥博這個老鬼甚至有點看好戲的心思,樞密使狄青,副使包拯,都是你王寧安的人,看看你有沒有往自己身上下刀子的勇氣吧!

文彥博一副看好戲的模樣,王安石倒是十分投入,剛剛的商議,他的建議得到了採納,正是心氣高的時候。

“文相公,王相公,所謂樞密院,在唐初是不存在的,只是安史之亂,大唐戰亂頻繁,不斷用兵,纔不得不增設樞密院統軍,以至於一段時間,樞密院凌駕中書門下之上……如今的大宋,雖然有邊境戰事,但是軍務並非最主要的事情,樞密院的地位理應削弱,將樞密使大權歸併兵部,理所當然!”

王安石一邊說着,一邊盯着王寧安的神色。

敢情拗相公也不是白癡,要改革軍隊,就必須得到王寧安的首肯,誰讓他是將門第一人呢!

見大家把目光都盯着自己,王寧安突然呵呵一笑。

“改革樞密院,我是舉手贊成的,但是有個前提,就是改革不能影響我大宋軍人的戰力,更不能讓外行指揮內行!試問,一個沒帶過兵的兵部尚書,如何能統軍作戰?諸位可別忘了,我大宋遠不是天下太平,還有契丹,西夏,虎視眈眈,如果妄動軍制,等於自廢武功,不是改革,而是找死!”

第607章 老文的反殺第799章 師父和三孃的區別第222章 秀恩愛第281章 還要靠王二郎第489章 寶刀不老第979章 吃人不吐骨頭第588章 斬第926章 謀反第688章 父債子償第479章 刺客身份第1015章 來自師父的教導第876章 炮打李諒祚第1045章 富貴險中求第254章 打出來的奴才第705章 哀傷的趙禎第465章 一言不合就殺人第1014章 你想做首相嗎?第915章 耳光響亮第457章 權力下鄉第754章 朕老且病矣第797章 爲紅顏怒第584章 很慘的文彥博第589章 雄心勃勃的趙禎第881章 蕩平梁氏第708章 都抓起來第861章 文彥博的挑釁第539章 大殺四方第652章 狗牙兒的使命第1109章 寬夫兄,你可以休息了第1036章 爲了活命第305章 所謀者大第1122章 好多年前的坑第983章 善戰的趙曙第638章 對付漢奸的手段第535章 喜當爹第172章 罵死一個第956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973章 金融改革第481章 大破質子軍第212章 絕對第865章 文彥博罷相第477章 千年世家的覆滅第48章 聲聞於天第227章 改造遼國計劃第1021章 文相公,你沒錯的第516章 彩禮傷不起第196章 造訪楊家第130章 大寫的服第971章 煥發新生的司馬光第237章 充軍第103章 王寧澤的小書包第875章 五千對十萬第145章 肥羊上門了第375章 軍功獎勵之法第189章 歡宴第913章 惡鬥第547章 棄子王拱辰第970章 發鈔第618章 下重手第977章 糧食就是最好的武器第1035章 文相公的最後底牌第196章 造訪楊家第86章 爆發吧,楊家將第426章 比試第339章 爭鬥的開始第966章 可怕的奴隸市場第177章 讓錢下崽兒第1064章 人口大爆炸第254章 打出來的奴才第617章 趙允讓最後的底牌第875章 五千對十萬第806章 不信黃金是禍胎第635章 鐵騎出擊第670章 最倒黴的徵西大將軍第1111章 皇帝的價碼第782章 黑虎阿福第251章 一路殺戮泣鬼神第895章 狠人呂惠卿第950章 最有福氣的孩子第380章 不爭氣的父子倆第109章 財路和擴軍第1052章 可怕的印花稅第1057章 文相公要入會第163章 王寧安很放肆第1053章 死灰復燃的理學第588章 斬第848章 坑人有新招第1066章 逐步廢奴第801章 結盟塞爾柱第790章 盛宴上的小偷兒第117章 我叫蘇軾第170章 笨拙的君子第678章 趙大叔不冷靜了第630章 王相公死了第557章 你們被炒了第794章 做官當如包希仁第1111章 皇帝的價碼第915章 耳光響亮第261章 錢荒有希望了第16章 賊配軍
第607章 老文的反殺第799章 師父和三孃的區別第222章 秀恩愛第281章 還要靠王二郎第489章 寶刀不老第979章 吃人不吐骨頭第588章 斬第926章 謀反第688章 父債子償第479章 刺客身份第1015章 來自師父的教導第876章 炮打李諒祚第1045章 富貴險中求第254章 打出來的奴才第705章 哀傷的趙禎第465章 一言不合就殺人第1014章 你想做首相嗎?第915章 耳光響亮第457章 權力下鄉第754章 朕老且病矣第797章 爲紅顏怒第584章 很慘的文彥博第589章 雄心勃勃的趙禎第881章 蕩平梁氏第708章 都抓起來第861章 文彥博的挑釁第539章 大殺四方第652章 狗牙兒的使命第1109章 寬夫兄,你可以休息了第1036章 爲了活命第305章 所謀者大第1122章 好多年前的坑第983章 善戰的趙曙第638章 對付漢奸的手段第535章 喜當爹第172章 罵死一個第956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973章 金融改革第481章 大破質子軍第212章 絕對第865章 文彥博罷相第477章 千年世家的覆滅第48章 聲聞於天第227章 改造遼國計劃第1021章 文相公,你沒錯的第516章 彩禮傷不起第196章 造訪楊家第130章 大寫的服第971章 煥發新生的司馬光第237章 充軍第103章 王寧澤的小書包第875章 五千對十萬第145章 肥羊上門了第375章 軍功獎勵之法第189章 歡宴第913章 惡鬥第547章 棄子王拱辰第970章 發鈔第618章 下重手第977章 糧食就是最好的武器第1035章 文相公的最後底牌第196章 造訪楊家第86章 爆發吧,楊家將第426章 比試第339章 爭鬥的開始第966章 可怕的奴隸市場第177章 讓錢下崽兒第1064章 人口大爆炸第254章 打出來的奴才第617章 趙允讓最後的底牌第875章 五千對十萬第806章 不信黃金是禍胎第635章 鐵騎出擊第670章 最倒黴的徵西大將軍第1111章 皇帝的價碼第782章 黑虎阿福第251章 一路殺戮泣鬼神第895章 狠人呂惠卿第950章 最有福氣的孩子第380章 不爭氣的父子倆第109章 財路和擴軍第1052章 可怕的印花稅第1057章 文相公要入會第163章 王寧安很放肆第1053章 死灰復燃的理學第588章 斬第848章 坑人有新招第1066章 逐步廢奴第801章 結盟塞爾柱第790章 盛宴上的小偷兒第117章 我叫蘇軾第170章 笨拙的君子第678章 趙大叔不冷靜了第630章 王相公死了第557章 你們被炒了第794章 做官當如包希仁第1111章 皇帝的價碼第915章 耳光響亮第261章 錢荒有希望了第16章 賊配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