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笨拙的君子

范仲淹很疲勞,甚至再持續下去,都要崩潰的感覺,即便知道了勝利,老相公也是暗呼僥倖,他什麼也不想管了,只是仰臥在牀榻上,呆呆望着天棚,想休息,卻又睡不着,眼睛又酸又痛,流出了淚,眼前不斷浮現出金戈鐵馬,吶喊衝殺。天 籟小 說

要說這場宋遼間的較量,最累的人不是王寧安,不是狄青,而是這位範相公!

從一開始極力主戰,就遭到了各種質疑,甚至連昔日的戰友也以爲他想借機起復,朝堂的神仙夠多了,裝不下范仲淹。

所以從遼兵殺來,各種明槍暗箭,紛至沓來,沒有一刻消失。

失守白溝驛,就有人彈劾,要求罷免范仲淹,幸好趙禎這一次沒有充當豬隊友,他撐住了,范仲淹的位置還算穩定。

可接下來,宋軍堅壁清野,攻入遼境,破壞遼國糧道,大肆殺戮,甚至讓武將指揮人馬,自主作戰,不必援救危急當中的城池,也不管被遼兵掠走的百姓……這一切都成了那些御史攻擊老範,彈劾諸位將領的藉口。

站在岸上看船翻,他們絲毫不知道河北的艱難,也不懂得戰爭的兇險,一切都靠着他們的惡意想象,肆無忌憚地攻訐,不遺餘力地抹黑……

面對這些人,范仲淹不是氣憤,而是害怕,不是害怕自己會如何,而是害怕河北真的撐不住,一旦遼兵南下,殺到了京城,這一幫廢物,如何能抵擋如狼似虎的遼兵!

王寧安常說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而朝堂上的那幫腐儒清流,就是作戰將士的豬隊友,外加上遼國的豬對手!

有他們在,還用得着敵人嗎?

想到這裡,范仲淹越覺得六藝學堂太重要了,朝廷以科舉取士,科舉以文章取人,如此單一偏頗的方式,如何能選出合用的人才?

唯有真正沉心靜氣,培養出一大批文武雙全,有真本事的士大夫,才能扭轉大宋每況愈下的國運。

慶曆新政失敗了,大宋錯失最好的改革機會,如果再不抓緊時間,只怕離着亡國滅種也不遠了……

勝利了,范仲淹可以鬆口氣了,老相公放下了家國天下的重擔,又挑起了另一副教書育人的擔子。

他決定要在六藝學堂,潛心教書,整理一生的所學所思,爲國育才。

不過老相公還要站好最後一班崗,把議和的事情處理好,才能漂漂亮亮急流勇退。

老範想得很好,最難的部分已經完成了,剩下的事情總不會有什麼難度了吧!可偏偏就有人,不斷刷新對弱智的定義,愚蠢程度,簡直讓人歎爲觀止,瞠目結舌!

遼國派遣同平章事劉六符到了汴京,面見趙禎,先是賀壽,進獻了一些禮物,雙方相處得很愉快,可接下來,事情陡然而變。

劉六符大肆指責大宋破壞雙方盟約,挑釁大遼,才使得雙方兵戎相見,遼國蒙受的一切損失,都要大宋承擔。

大宋這邊派遣了樞密副使王拱辰負責談判,最初王相公也是據理力爭,可是劉六符拿出了一份證據,一下子就堵住了王拱辰的嘴。

根據宋遼的澶淵之盟,雙方不得在沿邊區域修築新城,而大宋方面,違背盟約,在滄州一帶,修築數座城池,規模宏大,均是十萬人以上,如此行徑,還有半點仁義誠信可言嗎?

在朝堂上,常以宏論驚人的王相公,面對着遼國使者的指責,竟然沒辦法駁斥,只能含糊其辭,結果讓劉六符抓住了痛腳,要求大宋必須先毀掉城池,然後雙方纔能和談,不然遼國會舉兵南下,親自動手,搗毀城池!

王拱辰沒有辦法,只能向趙禎回稟。

“陛下,我朝向以仁義爲先,在滄州築城,卻有不妥之處,是否可以暫時停工?”王拱辰憂心忡忡道。

滄州修築新城的是王寧安,是歐陽修,是范仲淹,按照道理富弼該說話,可是這個老倌兒低着頭,默默無聲。

倒是樞密使龐籍龐相公站了出來。

“啓奏陛下,滄州築城,一是爲了安頓災民,二是因爲滄州捕鯨,需要加工處理,修城也不是爲了對付遼國,我們可以解釋,如果順從了遼國的意思,那幾十萬災民該如何,王相公有辦法安頓嗎?”

龐籍說這話完全是出自公心,可王拱辰心裡有鬼,他和文彥博走得很近,大有架空龐籍的態勢,難不成龐相公藉機難?

王拱辰道:“龐相公,爲了救濟災民,就要築城,我怕好說不好聽,讓遼國小覷了大宋!難道朝廷連幾十萬百姓都管不了嗎?”

龐籍冷哼了一聲,“王相公,事實具在,若非去歲大肆捕鯨,河北餓死的災民就不是幾萬人,而是十幾萬人!這是有目共睹,我們隱瞞有什麼用?遼國不知道嗎,欲蓋彌彰,反而讓人小!!”

一直沉默的文彥博終於開口了,不開口也不行啊,龐籍豈是王拱辰能壓得住的。

“龐相公所言是理,王相公顧忌的是情!無論如何,身爲大宋的臣子,也該照顧朝廷臉面。不論爲了什麼,在滄州築城,總是違背澶淵之盟在前。如果一味袒護,遼國咄咄相逼,兵連禍結,不得安寧,朝廷的損失太大了,臣唯恐府庫承擔不起。”

又是財政缺口!

這個理由幾乎成了萬能的,趙禎心中憤怒,卻也無可奈何。

僵持之下,富弼突然站了出來,“陛下,臣以爲不妨問問河北方面,看看滄州的新城,能不能停下來?”

這個平淡無奇,甚至有些窩囊的提議,竟然得到了君臣的一致同意,就這樣,朝廷急遞,送到了范仲淹的手裡。

……

王寧安這幾天很忙碌,老爹回來了,又多了一個逼着自己練功的人。

尤其是王良璟這一次跟隨狄青,狄青也不吝賜教,他大受啓,甚至都想拜狄青爲師,狄漢臣哪敢答應啊,你兒子是我兒子的老師,又幫了我大忙,眼下兄弟相稱,要是我收了他爹當徒弟,那王寧安豈不是比自己低了兩輩!比狄詠還低了一輩!開什麼玩笑!

狄青腦袋搖晃得和撥浪鼓一樣。

“小孩子不懂事,管他幹什麼?”任憑王良璟怎麼拍胸脯,狄青都不答應,弄得王良璟好不鬱悶,把一肚子火都撒在了兒子身上。

“你看看人家狄詠,再看看楊懷玉,同爲將門子弟,人家衝殺疆場,有萬夫不當之勇,那纔是好苗子。你現在的程度也太差了,說出去爹都替你臉紅!”

“願意臉紅你臉紅去!有本事把狄詠和楊懷玉叫來,我能讓他們掃一年廁所!”王寧安一肚子意見,他卻忘了,和誰講道理都行,就是別和老爹講!

“我告訴你,王良璟的兒子要文武雙全,不能是個只會耍小聰明的弱雞!練!給我好好練!”

從拳腳到兵器,從練柏木樁到扎馬步,提水桶,這不,又弄了一大桶生綠豆,說是要學鐵砂掌……

王寧安看了看白嫩嫩的小手,簡直欲哭無淚。

正在他糟心的時候,範純仁和範純禮趕來了。

“救命的來了!”王寧安把綠豆一扔,轉身就跑,“快走,帶我去見你爹。”

範純仁滿臉敬佩,誇張說道:“天啊,先生你會未卜先知啊!你怎麼知道我爹讓我們來找你?”

“是啊,先生你還知不知道朝廷來公文了,要停了滄州的新城呢!”範純禮沒心沒肺道。

咯噔!

王寧安一下子就站住了,他覺得還是去練功夫比較好,雖然累點,苦點,至少不要搭理那幫腦殘的大頭巾。

王寧安帶着滿腹的不情願,被拉到了范仲淹的書房,歐陽修也在,見禮之後,把情況簡單一說,范仲淹苦笑道:“朝廷雖然沒有明說,可是送公文來詢問,本身就耐人尋味,朝中的諸公並不真心支持修城啊!”

王寧安悶着頭,滿肚子氣,都要爆炸了。

“我說範相公,朝中的那幫玩意到底領的是大宋的俸祿,還是遼國的俸祿,他們怎麼就不知道幫着大宋說話呢?”

范仲淹老臉紅,歐陽修臉都氣紫了,不同於范仲淹半路出家,歐陽修是正兒八經從頭參與,還協助規劃城池,施工的時候,他也到了工地,督促學生實踐。一磚一瓦蓋起來的城池,哪能說停就停了?

“唉,畢竟還要顧及朝廷臉面,澶淵之盟是雙方都商定的。”范仲淹無奈嘆道。

“還真是謙謙道德君子啊,遵守澶淵之盟?他們怎麼不說,澶淵之盟規定歲幣是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如今卻是銀二十萬兩,絹三十萬匹!多出來的怎麼算?”王寧安氣哼哼道。

歐陽修苦着老臉,哀嘆道:“上次增加歲幣是富彥國去談的,畢竟雙方都同意了,這一次卻是咱們單方面修城,的確有些說不通,要不,二郎你想個辦法?”

醉翁的狐狸尾巴終於露出來了,原來他擠兌王寧安,就是逼着這小子動腦筋,拿主意。

王寧安沉默了一會兒,滿臉鄙夷,冷笑道:“範相公,醉翁,你們就是太君子了!這事情很簡單,告訴朝廷,我們修的不是城池,讓遼國隨便參觀就是!”

第89章 無恥的名臣第922章 抓!抓!抓!第850章 章惇的套路第898章 諸王齊出第934章 酷吏在行動第984章 天子要霸氣第750章 要立地成聖的文相公第784章 大宋的危機第527章 古怪的拗相公第27章 棒槌王良珣第519章 天恩第206章 文相公出招了第983章 善戰的趙曙上架感言和更新計劃第895章 狠人呂惠卿第1147章 不要臉不難第811章 清官也殺人第802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929章 將門下一代第996章 陷入絕境的耶律洪基第88章 王寧安的損主意第770章 皇帝的套路第753章 一塊寶地第144章 禁酒第22章 三國熱第1114章 鉅額財產第64章 拉皇帝下水第921章 王寧安的兩手準備第638章 對付漢奸的手段第262章 戰爭紅利第564章 碾壓第574章 終結江卿時代第944章 漕糧之戰第280章 曹國舅飛昇記第311章 大裁軍第1152章 橫掃請願團第936章 宣戰漕幫第988章 嚇死人的怪物第913章 惡鬥第451章 趙禎很支持第238章 一起去嶺南第17章 人言不可信第557章 你們被炒了第581章 最殘忍的報應第891章 第一世家的選擇第926章 謀反第505章 相公們坐不住了第159章 嘴炮無敵第449章 軍情如火第686章 自投羅網的兩個蠢貨第728章 享受戰爭紅利第162章 想不透的面涅將軍第113章 王老三的故事第15章 替二伯默哀第1027章 金融集團的反撲第126章 王老師的禮物第1151章 父子反目?第356章 厲害了,我的皇第57章 樂極生悲第1044章 很慫的文及甫第474章 猛士王韶第261章 錢荒有希望了第166章 這仗痛快第129章 韓宗武的妙計第787章 三跪第1040章 不省心的兒子第152章 清流之死第953章 未來的首相人選第116章 妖孽雲集第12章 廚藝第438章 文彥博淪陷了第978章 率先倒下的倭國第699章 交鋒陳琳第361章 廉頗不老第31章 悲慘的王大郎第704章 沈端招了第322章 汴京賽馬場第815章 曹皇后的提醒第926章 謀反第996章 陷入絕境的耶律洪基第106章 大財源第1013章 文彥博也躲不過第370章 蘇軾的智慧第305章 所謀者大第808章 二皇子初長成第219章 遼國的要求第1017章 瘋了第623章 登聞鼓響第935章 狗急跳牆第898章 諸王齊出第481章 大破質子軍第123章 流民圖第817章 吃貨拯救世界第838章 無恥的三個境界第740章 兇狠的文官第127章 要蓋一座城第1102章 崛起的武夫勢力第748章 背叛儒家的人第494章 要修改孔孟之道第804章 大宋好父親
第89章 無恥的名臣第922章 抓!抓!抓!第850章 章惇的套路第898章 諸王齊出第934章 酷吏在行動第984章 天子要霸氣第750章 要立地成聖的文相公第784章 大宋的危機第527章 古怪的拗相公第27章 棒槌王良珣第519章 天恩第206章 文相公出招了第983章 善戰的趙曙上架感言和更新計劃第895章 狠人呂惠卿第1147章 不要臉不難第811章 清官也殺人第802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929章 將門下一代第996章 陷入絕境的耶律洪基第88章 王寧安的損主意第770章 皇帝的套路第753章 一塊寶地第144章 禁酒第22章 三國熱第1114章 鉅額財產第64章 拉皇帝下水第921章 王寧安的兩手準備第638章 對付漢奸的手段第262章 戰爭紅利第564章 碾壓第574章 終結江卿時代第944章 漕糧之戰第280章 曹國舅飛昇記第311章 大裁軍第1152章 橫掃請願團第936章 宣戰漕幫第988章 嚇死人的怪物第913章 惡鬥第451章 趙禎很支持第238章 一起去嶺南第17章 人言不可信第557章 你們被炒了第581章 最殘忍的報應第891章 第一世家的選擇第926章 謀反第505章 相公們坐不住了第159章 嘴炮無敵第449章 軍情如火第686章 自投羅網的兩個蠢貨第728章 享受戰爭紅利第162章 想不透的面涅將軍第113章 王老三的故事第15章 替二伯默哀第1027章 金融集團的反撲第126章 王老師的禮物第1151章 父子反目?第356章 厲害了,我的皇第57章 樂極生悲第1044章 很慫的文及甫第474章 猛士王韶第261章 錢荒有希望了第166章 這仗痛快第129章 韓宗武的妙計第787章 三跪第1040章 不省心的兒子第152章 清流之死第953章 未來的首相人選第116章 妖孽雲集第12章 廚藝第438章 文彥博淪陷了第978章 率先倒下的倭國第699章 交鋒陳琳第361章 廉頗不老第31章 悲慘的王大郎第704章 沈端招了第322章 汴京賽馬場第815章 曹皇后的提醒第926章 謀反第996章 陷入絕境的耶律洪基第106章 大財源第1013章 文彥博也躲不過第370章 蘇軾的智慧第305章 所謀者大第808章 二皇子初長成第219章 遼國的要求第1017章 瘋了第623章 登聞鼓響第935章 狗急跳牆第898章 諸王齊出第481章 大破質子軍第123章 流民圖第817章 吃貨拯救世界第838章 無恥的三個境界第740章 兇狠的文官第127章 要蓋一座城第1102章 崛起的武夫勢力第748章 背叛儒家的人第494章 要修改孔孟之道第804章 大宋好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