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0章 要立地成聖的文相公

“情況就是這樣,還請兩位替本王參詳一下吧?”

王寧安和文彥博談過之後,顧不得休息,直接來找宋庠,恰巧宋祁也在,再加上馮京,這三位都是裝了一肚子孔孟之道的飽學之士,還有兩個三元及第。

用文人對付文人,總比王寧安這個二把刀要強多了。

他把文彥博的想法說完,就等着這三位的高論。馮京是戴罪之身,連個正經身份都沒有,本來是不想說話的,可是當聽說文彥博居然要推翻孔孟之道,把管仲捧成聖人,實在是忍不住了!

“無恥老賊,皓首匹夫!”

馮京渾身顫抖,聲音都變了,“虧他讀了一輩子書,居然悖逆聖賢,胡言亂語,文彥博當伏少正卯之誅!如此老賊,留着他簡直是一大禍害,王爺,您可不能被他蠱惑了!”

王寧安輕笑了一聲,“馮狀元,文彥博剛剛加了太傅之銜,是正兒八經的一品大員,沒有足夠理由,我怎麼能處理他?”

馮京不服,怒道:“背叛孔孟之道,難道不該殺嗎?”

王寧安笑了笑,“馮狀元,你們文人不是喜歡說言者無罪嗎?”

“那也不能胡說八道啊!”

“你怎知文彥博是胡說八道?”

馮京愣住了,“西涼王,莫非你信了文彥博的話?”

王寧安搖了搖頭,“我誰的話都不信……問題是這麼多來淘金的人,他們可是十分喜歡文相公的論調……據我所知,文彥博已經讓人放出風聲,還寫了幾篇推崇管子的文章,現在可是洛陽紙貴啊!”

“沒錯。”宋庠答道:“確有此事,文寬夫真是處心積慮,他這一手高明啊!”

馮京瞪圓了眼睛,怒衝衝道:“背叛聖賢,拋棄孔孟,大逆不道,天理不容!宋世伯,你怎麼能替文彥博說話?”馮大狀元氣得五官都扭曲了。

宋庠擺了擺手,不滿道:“老夫說過什麼,做學問要用心,要弄清楚來龍去脈,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文寬夫宦海浮沉幾十年,他的學問眼界都在我等之上,現在該思索的是文寬夫爲什麼要這麼做,他的把握何在?如果只知道大聲狂吠,一點有用的見解都沒有,我們豈不是辜負了王爺的信任!”

不知不覺間,宋相公就拉近了和王寧安的距離,弄得他好像是王寧安的心腹一樣……敢情這些老貨無恥起來,誰也不弱!

宋庠說得的確沒錯,凡事都要弄清楚來龍去脈。

儒家能被尊崇一千多年,也不是憑空得來的,在春秋戰國,儒家是不吃香的,真正登堂入室,被各國推崇的是法家,是兵家,就連墨家、縱橫家、陰陽家,混得都比儒家好!

爲何到了漢代,武帝一朝,儒家鹹魚翻身,並且興盛千年不衰呢?

道理也很簡單,因爲天下一統,六合歸一,除了匈奴之外,大家都是漢人,作爲農耕民族,自然要追求安穩,提倡道德規矩……這麼龐大的帝國,治理成本是很高的,如果光靠着法度,要安排多少官吏?每天要有多少官司,要處置多少人?

秦法在一國之地能施行,可是拓展到了天下,就二世而亡。

有句話叫不癡不聾不做當家翁,大國必須難得糊塗,沒法斤斤計較,因爲成本太高了……想陳勝吳廣,不就是因爲擔心秦法嚴苛,不能按時到達,會被砍腦袋,纔不得已起兵造反嗎?

漢初的時候,也不是一下子就選了儒家,而是先選了更加平和,更加無爲的道家,但問題是有匈奴的強大壓力,如何能無爲而治?

故此雄才大略的漢武帝,選擇了相對積極有爲的儒家,作爲治國理念。

其實稍微思索一下,就會明白,任何的選擇,都是有客觀原因的。後人既不必一味盲從,也不必撻伐鞭笞,設身處地,你絕不會比古人高明多少。

只是到了眼下,爲什麼儒家的這一套又不好用了?

首先大宋沒有完成真正的大一統,契丹,西夏存在,威脅大宋的生存,如今又開拓了西域,還有更強大的對手存在。

遍觀四周,竟有些春秋戰國的態勢。

情況複雜,諸國林立,有巨大的空間等着開拓。

儒家的觀念,已經變得保守了,不合時宜了,必須丟棄!

不得不說,文彥博這個老貨,能馳騁官場幾十年,修爲真不是蓋的!

王寧安和歐陽修力推六藝學堂,其實最多隻是滿足了新興的商人集團的需要。如今要去開拓西域,衆多的淘金者,無數的冒險家,他們也需要一個精神支柱。

總不能唸叨着父母在不遠游,落葉歸根,安貧樂道,耕讀傳家,然後卻跑到蠻荒的西域,背井離鄉,爲了黃金,不擇手段,搶奪殺戮吧?

因此,這些人需要一個更激進,更符合他們利益的思想體系。

所以文相公,還有被他擡出來的管子,就從天而降!

文彥博把管仲關於理財,經營,權謀,算計的一套東西進行放大……告訴所有冒險家,國家要追求利益,個人要追求財富,這是所有人的本能。

對朝廷最大的忠,就是踊躍納稅,對家庭最大的孝,就是過得更好,獲得更多的財富……爲人要勇敢開拓,大丈夫志在四方,總是圍着父母家庭轉,那是沒有出息的。

只有最強者,才能開拓蠻荒,篳路藍縷。

漢家萬里疆土,都是一代代的勇者,開拓出來的。

自秦漢以來,漢人的腳步停止了,尤其是大宋立國之後,甚至許許多多原來屬於漢家的土地,全都拋棄了。

這次是漢家兒郎的再次出發!

要像炎黃二帝,大禹治水一樣,擴展疆域,征服蠻荒,把漢家的榮耀,傳向遠方……想想吧,文彥博的這套忽悠,那可真是切中要害,說到了多少人的心坎上。

前面提到了,跑到蘭州,準備淘金的,都是什麼人?

全都是被大宋主流社會嫌棄的一幫人。

在正統儒家士人眼睛裡,他們都是垃圾,雜碎,敗類,害羣之馬,把他們趕到西域,完全是流放,是扔出來的垃圾!

這幫人自己心裡也有數,只是爲了活得更好,沒有辦法而已。

可是文彥博抓住了他們的心!

告訴他們,你們不但不是垃圾,還是英雄,是大英雄!你們做得都是對的,批評你們的人,纔是迂腐,落後,愚昧無知!

他們都是一羣無藥可救的腐儒,我們要做的是打破儒家的禁錮,去自由地追逐財富,放飛自我……你們所作所爲,和黃帝,和大禹是一樣偉大的,你們都在開拓華夏的生存空間,沒有人可以指責你們。

厲害了有木有?

說到心縫裡有木有?

老文在洛陽的時候,遇到各家找他,紛紛要求去西域淘金,但是在言談話語中間,許多人還是不太好意思,覺得追逐利益,跑到萬里之外,實在是丟人。

文彥博當時就在考慮,如何化解尷尬,說服更多的人,他一路上思索,最後找出了答案。結果剛剛拋出來,就得到了超乎尋常的響應。

好多人聽的是如癡如醉,把文彥博當成了活着的聖人!

老文也是有了充足的準備,才和王寧安提出來的,他是信心十足,只要你王寧安是個變法派,是支持開拓的,就不能反對老夫的主張,你小子只能替老夫搖旗吶喊!

你再聰明,再有辦法又能如何?

畢竟你讀書太少,抓不住人心,比起老夫啊,差着道行呢!

文彥博這是處心積慮,想要名利雙收,立地成聖!

王寧安也看透了老傢伙的如意算盤,可仔細思索,王寧安發現,這一次文彥博完全是地地道道的陽謀,根本阻攔不住。

他從文彥博的這套說法當中,同樣聞到了濃濃的文藝復興味道。

那邊是恢復希臘羅馬文化,他是恢復管子之學。

那邊反對中世紀黑暗,反對教廷,他反對儒家思想一統,萬馬齊喑。

那邊要求打破思想禁錮,鼓勵追逐財富,文相公提倡破除儒家牢籠,勇於開拓進取。

那邊提倡自由,減少繁瑣的儀式,老文也要求減少宗法限制,要尊重年輕人的選擇。

那邊反對仇富,支持借貸,老文同樣鼓勵商業發展,重視金融。

……

王寧安仔細數下來,幾乎每一樣都能對應起來。

唯一文相公沒提到的就是要發展科學,重視技術,當然了,後人認爲文藝復興解放了思想,促進了發明創造,這個結論也未必正確。

至少王寧安就知道航海造船技術發展,是因爲海上運輸的需求,紡織技術進步,是因爲市場擴大,武器大放異彩,那是要征服土著,更好地殺戮搶掠……幾乎所有的發明,是市場驅動,是現實需求的結果,和思想的解放,關係未必有多大……當然了,或許若干年之後,人們也會說,文相公打破了思想禁忌,各種新發明如雨後春筍,文相公居功厥偉……

王寧安已經不想做更多的推演,他已經看明白了,不管是東方,還是西方,想往外面走,遇到的困難和制約,都是差不多的,而面對同樣困難,產生類似的思想主張,有許多相通之處,也沒什麼奇怪的。

只是有一點他可以肯定,文彥博抓到了關鍵,掌握了潮流!

憑着他的一己之力,怕是沒法阻止文彥博立地成聖了。

宋庠,宋祁,他們足足討論到了深夜,連馮京也冷靜下來,仔細尋思,他漸漸也想通了,文相公這是要上天了!

最後宋庠喟嘆一聲,“利之所在,如水之就下,滾滾而來,只可順應,不能阻擋!”

他看了一眼宋祁,兄弟點了點頭,宋相公這纔對王寧安說道:“王爺,老朽不才,無論如何,也不能看着文寬夫爲所欲爲。這段時間,老朽一直在收徒講課,論起對《管子》的熟悉,他文彥博未必是老夫的對手!如果王爺點頭,老夫願意出頭,和文彥博一爭高下!”

宋祁也說道:“沒錯,當官我們兄弟鬥不過他,可比起做學問,他還差着行市呢!”

瘋了,全都瘋了!

馮京眼珠子都掉了,“兩位相公,你,你們怎麼能和文寬夫同流合污啊?”

宋庠語重心長,“如果我們坐視不理,當個局外人,姓文的想怎麼詆譭孔孟,就怎麼詆譭!賢侄,你就甘心嗎?”

第849章 下三濫對下三濫第832章 恐怖的師徒第985章 師父的驕傲第888章 文彥博的教誨第922章 抓!抓!抓!第662章 五百個太監第440章 天下第一學堂第630章 王相公死了第980章 雪恥的最後一戰第1056章 他在養熊貓第274章 衙內們的第一次第834章 了不起的發明第725章 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282章 君臣碰撞第911章 王爺問案第843章 皇后是個賢內助第427章 喚醒漢魂第281章 還要靠王二郎第1006章 投票的日子到了第685章 國事爲重第254章 打出來的奴才第472章 投資的妙用第714章 沒有殺不得的人第1031章 九命文彥博第165章 壞入骨髓第927章 能幹的縣尉第1075章 老將出馬第392章 更任性的臣子第272章 紈絝的價值第731章 找茬兒第217章 天子之怒第26章 從天堂到地獄第592章 十萬大軍第633章 韓琦錯了第167章 拙劣的反間計第147章 起死回生的開始第117章 我叫蘇軾第653章 太子的使命第152章 清流之死第250章 猖狂的交趾人第987章 觀察細緻的蔡京第626章 誅九族第969章 六藝亂斗的開始第147章 起死回生的開始第967章 搶錢!搶田!搶……第257章 將門齊聚第906章 歡樂的技工學院第1160章 技術突破是關鍵第901章 借債發展第1077章 凌厲反擊第486章 梟雄之姿第1020章 王雱也瘋了第997章 契丹國滅第1148章 呂惠卿告密第202章 汴京遊第179章 漸漸改變的皇帝第953章 未來的首相人選第724章 老兵的春天第905章 專利能賺錢第593章 大宋好男兒第1033章 文彥博跌倒,王寧安吃飽第20章 無商不奸第97章 王寧安的想法第604章 官都沒人要第475章 不屈的百姓第510章 小人現形第760章 盜墓賊也能立大功第524章 王老師的第一課第435章 小心文彥博第634章 復仇第1082章 朝廷的大陣仗第363章 壯哉,王家軍第287章 出奇招,解錢荒第82章 亡命徒第1076章 主動權到手第925章 禁講學,興官學第1014章 你想做首相嗎?第487章 腹黑的趙大叔第964章 手段各出的學生們第937章 我們造反了第265章 醉翁之意第342章 打醒大宋第127章 要蓋一座城第728章 享受戰爭紅利第696章 富弼爲你解惑第156章 這是天譴第130章 大寫的服第1041章 喜歡御駕親征的趙曙第63章 包拯,你是個懦夫第306章 財相第921章 王寧安的兩手準備第333章 對比很強烈第362章 宿命的敵人第508章 決戰公堂第385章 趙禎學壞了第1031章 九命文彥博第419章 騎牆對騎牆第398章 死也逃不掉第568章 張方平的真正使命第498章 很奇葩的錢家
第849章 下三濫對下三濫第832章 恐怖的師徒第985章 師父的驕傲第888章 文彥博的教誨第922章 抓!抓!抓!第662章 五百個太監第440章 天下第一學堂第630章 王相公死了第980章 雪恥的最後一戰第1056章 他在養熊貓第274章 衙內們的第一次第834章 了不起的發明第725章 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282章 君臣碰撞第911章 王爺問案第843章 皇后是個賢內助第427章 喚醒漢魂第281章 還要靠王二郎第1006章 投票的日子到了第685章 國事爲重第254章 打出來的奴才第472章 投資的妙用第714章 沒有殺不得的人第1031章 九命文彥博第165章 壞入骨髓第927章 能幹的縣尉第1075章 老將出馬第392章 更任性的臣子第272章 紈絝的價值第731章 找茬兒第217章 天子之怒第26章 從天堂到地獄第592章 十萬大軍第633章 韓琦錯了第167章 拙劣的反間計第147章 起死回生的開始第117章 我叫蘇軾第653章 太子的使命第152章 清流之死第250章 猖狂的交趾人第987章 觀察細緻的蔡京第626章 誅九族第969章 六藝亂斗的開始第147章 起死回生的開始第967章 搶錢!搶田!搶……第257章 將門齊聚第906章 歡樂的技工學院第1160章 技術突破是關鍵第901章 借債發展第1077章 凌厲反擊第486章 梟雄之姿第1020章 王雱也瘋了第997章 契丹國滅第1148章 呂惠卿告密第202章 汴京遊第179章 漸漸改變的皇帝第953章 未來的首相人選第724章 老兵的春天第905章 專利能賺錢第593章 大宋好男兒第1033章 文彥博跌倒,王寧安吃飽第20章 無商不奸第97章 王寧安的想法第604章 官都沒人要第475章 不屈的百姓第510章 小人現形第760章 盜墓賊也能立大功第524章 王老師的第一課第435章 小心文彥博第634章 復仇第1082章 朝廷的大陣仗第363章 壯哉,王家軍第287章 出奇招,解錢荒第82章 亡命徒第1076章 主動權到手第925章 禁講學,興官學第1014章 你想做首相嗎?第487章 腹黑的趙大叔第964章 手段各出的學生們第937章 我們造反了第265章 醉翁之意第342章 打醒大宋第127章 要蓋一座城第728章 享受戰爭紅利第696章 富弼爲你解惑第156章 這是天譴第130章 大寫的服第1041章 喜歡御駕親征的趙曙第63章 包拯,你是個懦夫第306章 財相第921章 王寧安的兩手準備第333章 對比很強烈第362章 宿命的敵人第508章 決戰公堂第385章 趙禎學壞了第1031章 九命文彥博第419章 騎牆對騎牆第398章 死也逃不掉第568章 張方平的真正使命第498章 很奇葩的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