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狄相公的經略佈局

幷州驛館。

狄進正在寫奏劄和信件。

奏劄的內容,是遼夏動向,河東局勢,呈交中書。

書信的對象,則分別是呂夷簡、陳堯諮和公孫策。

狄進此番任命,朝堂的效率可謂雷厲風行,因爲遼國和西夏異動,爭分奪秒,容不得慢慢商議定奪,他是擔任了救火之責的。

所以來到河東後,他也早早傳信機宜司,讓大榮復前來候命,將信先傳向雁門關外的遼軍將領蕭惠,爭取到前方的緩衝時間後,再來解決內部的矛盾。

與此同時,兩府還在激烈討論,河東路經略安撫正使的人選。

以王曾爲首的一派老臣,極力反對狄進的任命,但現在任命已經下達,更改是不可能的,不過由於他是副使,還能爭取正使之位。

正使必定是資歷深厚的年長臣子,此人到底持怎樣的態度,會不會願意支持狄進在前線的策略,朝廷給予的便宜行事之權,此人有沒有擔當魄力,都是關鍵。

狄進寫給呂夷簡的信件,就是圍繞此事展開。

當然,他的目的藏於字裡行間,很是隱晦,表面上依舊闡述的是前線遼軍的動向,統軍蕭惠的性情還有河東帥司的人手短缺……

這位宰相從來不是志同道合的夥伴,而是一位可靠而又脆弱的盟友,各取所需時可靠,一旦達成了自己的目的,隨時會翻臉不認人。

所以狄進還要就朝廷與地方局勢做出分析,呂夷簡終究是老成謀國之輩,自會有所決策。

一封信足足寫了半個時辰,待得最後一個字落筆,等待墨汁乾涸,狄進都不禁籲出一口氣:“經略相公還是不夠啊,我若爲宣撫使,哪裡還有這些事?”

真正能夠統領一路軍政大權的,實際上是宣撫使。

名字中帶了個“宣”字,體現的就是“代天傳詔”,這個職位由唐朝後期開始出現,到了宋朝不常設,最初是巡視地方、存問官吏百姓,後來演變爲一路或數路的軍事統帥,撫綏邊境、宣佈威靈、統兵征伐、安內攘外皆爲其責。

比如慶曆八年,參知政事文彥博任河北宣撫使,鎮壓貝州彌勒教王則之亂;皇祐四年,樞密副使狄青出任宣徽南院使、荊湖北路宣撫使、提舉廣南東西路經制賊盜事,一舉平定儂智高之亂;北宋末,童貫以太尉爲陝西、河東、河北宣撫使,握有朝廷內外軍政大權,連金攻遼,後被遼大敗……

這纔是貨真價實的路一級最高長官,軍政一把抓,比起經略安撫使、轉運使的權力範圍,要廣得多,轄內州縣各級官員,都得聽候調遣。

但這個位置真的太重要了,狄進如果已經入了兩府爲宰執,那麼他再去地方平叛或者面對敵國威脅,一路宣撫使是完全沒問題的,現在怎麼也輪不到他來擔任河東宣撫使。

甚至他準備舉薦的人,或許能爲河東經略安撫使,但依舊不夠資格擔任河東宣撫使。

既然沒有官方上的一把手,那麼剩下來的權力分配,就要看各自在地方上的影響力了。

韓億別看只是幷州知州,但資格很老,素有威望,有鑑於幷州的戰略重要性,這個位置上的人如果不是一條心,狄進無論是北上雁門,與遼人談判,還是西去豐麟府三州,與夏人交鋒,就都如芒在背,十分力得留下三分,以防不測。

稍作感嘆之後,狄進再度提筆,同樣以字斟句酌的謹慎態度,寫好了對陳堯諮和公孫策的信件。

“咚!咚!”

待得大事完成,敲門聲適時起,林小乙的聲音傳入:“公子,雷員外已經侯在堂內了。”

狄進將信件封好,直接帶出,交予同樣候在外面的榮哥兒:“快馬來去!”

“是!”

榮哥兒領命去了,狄進則帶着林小乙往正堂而去,還未到達,就見雷老虎那魁梧厚實的身體立在門口,想要迎上來。

狄進先一步喚道:“雷叔!你我兩家,不必見外!”

雷彪心中大喜過望,腳下依舊快步迎上,臉上卻沒有表現得太過卑躬屈膝,笑呵呵地道:“雷某早就知道,仕林是念舊的,但這聲叔實在受之有愧,雷家能與你往來,是大福氣,雷某還盼着沾一沾文曲星的貴氣,讓孫子來日能金榜題名呢!哈哈!”

“雷叔謙虛了,雷家皆豪傑之輩,怎的是受之有愧?明傑在機宜司幫了我許多,明純更是一員悍將,此番對陣夏蠻,也要他出力呢!”

狄進與雷彪坐下,由機宜司的雷濬和位於前線的雷澄談起,三言兩語間,就讓這個雷老虎樂得合不攏嘴。

相比起以前的笑面虎,這次是真的老懷大慰。

大兒子雷治繼承家業,二兒子和三兒子都能在朝堂任職有前程,雷家這纔是真的站穩了腳跟,無論是地方還是朝堂,都有了舉足輕重的影響力,能保數代富貴,還有什麼不知足的呢?

當然雷彪很清楚,自己的兩個兒子並不具備遠超同輩的壓倒性優勢,能夠有如今的地位,究其根本,還是時也運也,找到了一個好的靠山,並且還是相交於微末之時,全程經歷了靠山的崛起。

越是如此,越要將這份緊密的聯繫保持下去,在狄進初回河東,擔任要職,身邊缺少幫手的情況下,雷家更要竭盡全力地相助,容不得半分懈怠。

錯過這一次,等到對方入兩府了,哪還有他們賣力的機會?

所以寒暄過後,雷彪神色一正,主動改變了稱呼:“狄相公容稟,雷某這裡有一些關於轉運使胡公的動向,胡公一心興修水利,多爲百姓所敬,只是如今戰事一觸即發,他卻依舊行走各地,雷某着實擔心啊!”

“哦?”

狄進眉頭微動,正色道:“請講!”

早在差遣正式確定前,他就開始提前瞭解如今河東的班子了。

這一任的河東轉運使,叫胡令儀,是一位七十歲的老臣。

此人和陳堯佐有點像,都是擅長水利修建的能臣,陳堯佐在幷州知州任上時,就幾乎不坐鎮州衙,而是帶着一衆人在汾水兩岸考察,每每汾水暴漲,幷州的百姓爲之憂慮,陳堯佐就率衆修築堤防,又栽植柳樹幾萬株,修造柳溪,如今安定的水利,都是仰賴他的功績。

胡令儀也是如此,他之前任兩淮都轉運使,當時范仲淹徵集四州民夫,四萬餘人開工築堤,因惡劣天氣和怪潮,剛築的海堤就多處決口,民工凍死、餓死和累死一二百人,工程被迫停工,胡令儀經過實地考察,最終斷定不是范仲淹的責任,力主繼續修堤,纔有了後來的捍海堰。

就在天聖八年初,胡令儀調任河東轉運使,這位老者也不在幷州閒着,直接巡視地方去了。

不得不說,七十歲高齡了,身體是真棒,怪不得後來活到近九十歲。

現在雷彪不僅早就查出胡令儀的位置和動向,還將他來到河東後的經歷詳細描述出來,尤其對於遼國的警惕和河東軍備不足的擔憂,顯然是早有調查,做足了功課。

當然表面上不能說是打探官員的性情喜好,得以擔心胡公的安危爲由,堂堂正正地關心。

狄進仔細聽着。

這些講述很關鍵,能夠進一步瞭解胡令儀的爲人。

目前看來,這位轉運使不是阻礙,以對方溫和的性情,哪怕看不慣自己太年輕,也不會在轉運之責上使絆子。

當然保險起見,狄進離開京師前,早就拜託范仲淹,給胡令儀去信一封,范仲淹欣然應允,現在那邊應該也有溝通了。

雷彪詳述完胡令儀的事情後,稍稍察言觀色,但狄進表情沉靜如水,一時間也看不出是否滿意,頓了頓,又開始講述第二位河東路的關鍵人物:“鄭提刑也對狄相公的到來十分欣然,這位外出斷案伸冤,即將回到幷州提刑司!”

這說的是,河東路提點刑獄公事鄭戩。

此人是天聖二年的進士,即“雙狀元”宋庠宋祁兄弟、第二名榜眼葉清臣、第三名榜眼鄭戩,這四個人後來又被稱爲“天聖四友”。

鄭戩原本不該在此路擔任提刑官,但自從《洗冤集錄》問世以來,鄭戩看後卻是讚不絕口,並且寫了數篇心得體會,得到了太后和官家的讚許,他還不是紙上談兵,親自斷了幾件疑難之案,得賜五品服,外放來了河東任提刑官。

這個破格提拔的速度,不比沒擔任經略安撫副使之前的狄進慢了,正如宋庠一樣,都是入了最高層的法眼,官升得飛起。

歷史上的鄭戩,同樣是在中樞一路升遷,九年後,他就會以龍圖閣直學士權知開封府,然後就把呂夷簡的兩個兒子呂公綽和呂公弼,抓到大牢裡面去。

前有范仲淹在權知開封府的任上,上《百官圖》正面怒懟呂夷簡,後有鄭戩同樣在權知開封府的任上,直接抓捕呂夷簡的兩個兒子,這兩人恰好還是連襟,娶的都是李昌言的女兒,性情都是剛到極致,根本不畏呂夷簡這權傾朝野的權相。

不過由此也遭到了呂夷簡的懷恨在心,宋庠被利用對付范仲淹,鄭戩則被冠以朋黨罪名,從樞密副使的位置上跌落,天聖四友一起被貶出京。

後來到了地方任職,又是由鄭戩力主修築水洛城,引發了朝堂到地方的劇烈鬥爭,也是由鄭戩牽扯出了公使錢案,一查到底,將狄青、種世衡、張亢、滕宗諒四位邊關大員,整成了四位貪腐大員。

鄭戩是好官麼?

絕對是好官,但這位的折騰能力,讓狄進都有些頭疼。

果不其然,雷彪說明了鄭戩的動向後,還湊近了低聲道:“鄭提刑有言,有些官員年輕時政績卓著,是富有熱情的賢臣,年長後卻變得因循守舊,默守陳規……”

狄進聽到這裡,搖了搖頭。

雷彪的聲音戛然而止,將後面的話馬上嚥了回去。

鄭戩這話說得其實沒錯,呂夷簡就是最好的例子。

但有些事情,想一想可以,不能直說,朝臣多以老臣爲主,你一句年輕時如何如何,年老後如何如何,打擊面實在太廣了。

而且讓一個人從年輕到年老,一直保持着銳意進取的姿態,確實也不現實,老成持重並非缺點,能夠爲激進的年輕一輩官員保駕護航,相輔相成,只要不形成對立,那就是國家的幸事。

雷彪此時特意說出這句話,表達的意思很明顯,想來鄭戩對於韓億是有些不爽的,對於狄進則十分認可,甚至有一些崇敬。

這本是可以爭取的盟友,但狄進制止住對方的話語後,也不禁暗暗苦笑,總感覺鄭戩之於自己,會像後來的歐陽修之於范仲淹。

自己做事時,同僚來一篇類似《朋黨論》的高論,那比起政敵捅刀子都要狠……

童話世界裡,好人的盟友都是好人,壞人的盟友都是壞人,但在真實的官場下,卻是一羣忠臣良臣賢臣在鬥得不可開交,如果有分寸,那就是君子之爭,和而不同,可只要稍稍失控,依舊會掐得你死我活,頭破血流。

狄進當然不希望事態發展到那個地步,再來收拾殘局,而是要先下手爲強,調走韓億,爭取胡令儀,安撫鄭戩,視情況重用楊家折家的武人,他這位經略相公,纔算是在河東站穩腳跟,能夠大展拳腳。

有了初步的安排,狄進開口,反倒問了一個聽起來不相干,實則早有佈置的問題:“夏氏商會,在幷州的生意如何了?”

雷彪目光一動:“朝廷斷絕與西夏的貿易後,明面上夏氏商會不再與之往來,但私下裡依舊在行商……”

說到這裡,他補充了一句:“每一筆賬簿都記下了,今夜我就能讓人搬來!”

雷彪起初以爲,夏竦是狄進的靠山,畢竟這位參知政事幾次舉薦狄進,儼然是慧眼識珠,提攜後輩的諄諄長者,但後來雷濬傳信回去,讓雷家冷眼旁觀,夏氏商會與西夏的往來貿易,雷彪就知道不對勁了。

生意做到他這個地步,凡事都會留一手,何況夏家的生意上不得檯面,他就更要收集證據了,如今正好用上。

“不必!”

狄進卻再度搖了搖頭。

走私青白鹽,賺取暴利,對於民間來說是殺頭的重罪,對於普通官員來說,也得惹得一身騷,但對於夏竦這種宰執而言,除非他本身就要倒臺,這件事纔可能成爲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不然的話,生不起多大的風浪。

所以從一開始起,狄進讓雷家留意夏家販賣私鹽,爲的就不是單靠這件事整倒對方,而是要利用這條線,達成另外的目的。

狄進道:“夏氏商會的人手,除了經商外,是否還留意河東局勢?”

雷彪朝外掃了一眼,見到林小乙和鐵牛左右守在門口的身影,才放下心,直言不諱地道:“夏氏願意使錢財,耳目衆多,不僅是州衙內外打探消息,連這驛館,恐怕都有人跟他們通風報信!”

狄進了然,稍作沉吟後,詢問道:“雷叔若連夜去州衙拜訪,夏家人能發現麼?”

雷彪不太明白爲什麼要這麼做,但還是如實回答:“我可以不讓他們發現,當然也能賣個破綻,讓他們察覺到!”

狄進道:“那就拜託了。”

雷彪乾脆了當地道:“好!我去辦!”

這位也是雷厲風行的主,起身行禮告退,狄進目送對方離去,微微點頭,洗漱睡覺。

第二天清早。

精神奕奕的經略狄相公,見到了神情萎靡的機宜文字劉光順,和表情難看的書寫文字韓綱。

狄進先看劉光順的名單。

看完後面無表情。

這份名單很長,上面直接把河東路大小武臣列了一遍,給了等於沒給,當真是官場混子的準則,不得罪任何人,也不求功勞。

劉光順昨晚實際上擬定了兩份名單。

一份是按照他的見解,對於備徵將領合適人選的舉薦,但考慮了許久,最終還是決定這麼做。

無過,便是功。

哪怕在上官心中留下一個無能的印象,他也認了。

當然還有一點,劉光順覺得,這位狄相公接下來的主要精力,會放在韓氏父子身上,就算是受過,也輪不到自己。

果不其然,在他忐忑的等待下,對方看完後不發一言,直接轉向韓綱上交的名單。

在劉光順偷偷的打量中,這位看着看着,居然露出明顯的喜色。

“好!很好!”

狄進的表情,倒也不是完全的作戲。

這份名單,很有水準,對於各州的將領能力分析極具見解,什麼人適合爲備徵將領,什麼人更適合在當地據守,是以知兵的角度闡述的,哪怕終究不比前線的武將那般靈活,難免失之於呆板,但也不是盲目地以資歷和威望爲選拔的條件,這就很難得了。

毫無疑問,如此名單絕對不是韓綱這個草包的水準,而是其父韓億的手筆,對方也並無掩飾之意。

這其實又是一個挑釁,對方似乎很想看到自己沉不住氣的急切,由此證明難以擔當大任,待得老成持重的正使到任後,順理成章地被邊緣化。

對此狄進給予的反應是:“看來我北上雁門的行程要耽擱半日了,當去州衙拜會韓公,感謝他爲經略安撫司出謀劃策!”

韓綱不禁怔住,昨晚父親教導了他,如何面對刁難和責問,卻萬萬沒想到是這般反應,旋即又得意起來:“那狄相公可要稍候了,家嚴身體稍有不適,今日又不是開衙之時,恐怕還在休息呢!”

昨日對我那般羞辱,幾乎是指着鼻子罵我無能,現在見識到我父親的厲害,就想要巴結,是不是晚了?

乖乖候着吧!

狄進面容平和,聞言只是淡淡地說了兩個字:“走吧!”

衆人出了驛館,朝着州衙而去。

一路之上,一雙雙或有心或無意的眼睛,掃了過去。

不多時,驛館的差役,街上的閒漢,州衙的吏員,數道身影分別與夏府門客各自低語,然後門客聚集,對着一位管事模樣的人稟告起來。

管事確定後,回到屋中,提筆開始記錄。

“幷州豪強雷彪在驛站夜會狄待制後,秘密又往州衙一行,第二日書寫文字韓綱,將備徵將領的人選名單交予狄待制,狄待制見之大悅,往州衙拜會韓知州。”

將所見所聞原原本本地寫下來,沒有絲毫的自作主張,夏府管事將信件封好,遞給手下: “速往秦州,交予夏相公!”

第一百四十八章 太后喂八大王吃藥(第一更)第四十章 幸好沒用鐗,否則直接打死了第八十九章 不收拾一下外戚,好意思叫讀書人?(第三更)第三百九十八章 便宜行事之權!第一百二十七章 紅傘驗屍(第一更)第兩百七十六章 遼人尋子也可以三選一第六十七章 第二夜第三百九十一章 你對我們沒用了!第三百八十三章 一切爲軍事服務的狂人第五十四章 叛徒不妨現在就處置了吧!第一十二章 解救雷娘子第兩百三十二章 沒頭腦和不高興第兩百七十七章 主打的就是一個陪伴第一百八十六章 狄仁傑也讓武則天這麼煩惱過嗎?(新年快樂!)第三百零六章 年輕人不講武德第八十四章 狄青入夥(第五更求訂閱!)第一百八十二章 狄仕林,你到底是不是人!(第一更)第三十七章 意外的目標第一百九十六章 考場大魔王的發揮,就是一個字——穩!第兩百三十一章 下馬威第五十八章 真小人第三百一十九章 封你爲北俠第兩百五十一章 滅了你的傲氣,破了你的底氣第兩百九十四章 剛剛恨上,就已倒下第八十二章 鄰居姓公孫(第三更求訂閱!)第兩百四十五章 要犯剛被捕,當官的就瘋了一個?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年前的真相,竟然是這樣麼?(第一更)第兩百六十章 被少年偵探吊打的提刑官第三百六十三章 雙喜臨門第三百五十五章 盜首:我怎的不知道摸金校尉這麼牛逼?第兩百零三章 一切盡在更新裡第兩百九十四章 剛剛恨上,就已倒下第一百六十五章 力壓天下四百軍州,令人心服口服的省元魁首(第一更)第一章 先祖狄仁傑第一百二十章 什麼叫風輕雲淡啊?科舉之後,不看榜單!(第三更)第兩百八十七章 兇手與神探的過招第三百四十四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二十九章 兇手居然是他?第兩百三十三章 十幾年的刑名,就是這樣糊塗斷案的?第兩百零六章 丐首裡的超級鹹魚第三百七十六章 居然是他!第三百四十八章 給你們一個不被我無視的機會第三百三十四章 我爲刑房主官,叫我公孫推官!第兩百零三章 一切盡在更新裡第八十八章 書友見面會(第二更)第兩百四十七章 軍器府庫案的真相第一百五十四章 打擾我上進,後果很嚴重!(第一更)第三百三十九章 這下誅心了!第三百零五章 熬老頭戰術啓動第三十四章 解試報名第六十四章 《客棧惡鬼殺人事件》第八十七章 盼着與包拯、公孫策共飲的一天,早日到來(第一更)第四百零九章 “陷空”下盜人帖第一百六十八章 趙禎:我只信任一個人!(第二更)第兩百四十二章 剿匪的大功,我就不客氣地笑納了!第三百九十七章 狄進:論如何拿捏一位宰執第四百零七章 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第二十七章 翻案第兩百三十一章 下馬威第三百四十七章 升官!出使!第一百五十七章 無論過程正義,還是結果正義,先要有正義!(第一更)第一百七十七章 最高明的審訊,往往讓犯人覺得優勢在我(第二更)第九十七章 《蘇無名傳》多了兩位讀者(第一更)第一百九十七章 最年輕的三元魁首,再也沒有任何阻礙了!第兩百六十四章 其他都是虛的,只有進步最實際!第三百一十九章 封你爲北俠第一十七章 一些漫不經心的話語,將疑惑解開第一十九章 三個嫌疑人第三百一十四章 天下第一人的神功秘籍第三百四十一章 我覺得我又行了!第七十二章 這纔是推理第四百二十三章 意外收穫,姐妹重逢第一百五十一章 包拯:給京師一點小小的死神震撼!(第一更)卷末感言第四百一十三章 江南舊案的真相揭露第一十九章 三個嫌疑人第四十八章 誰都可以是萱娘第一百七十五章 四爺:我竟然變成了那種乖乖交贖錢的蠢人?(第二更)第三百零一章 良言難勸該死鬼,所以勸都不要勸第兩百一十二章 呂夷簡:怎麼每次犯事都有你!第九十三章 劉從廣之死(第三更)第三百一十七章 昔日案件的最後一塊拼圖第兩百四十五章 要犯剛被捕,當官的就瘋了一個?第八章 目標不是亂選的,是有備而來!第八十一章 郭家接待(第二更求訂閱!)第一百五十七章 無論過程正義,還是結果正義,先要有正義!(第一更)第一百一十三章 一樁能影響京師房價的特大迷案(第二更)第二十四章 灌湯包貴麼?第九十五章 我要爲《蘇無名傳》正名!(第二更)第兩百五十四章 他還得謝謝狄同判呢!第兩百四十九章 出賣只有零次和無數次第兩百三十六章 不知天高地厚的盜匪第四百二十八章 “神通法”總綱第三百八十八章 當仁不讓的爭取主導權第四百零七章 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第兩百零三章 一切盡在更新裡第三百七十八章 最好的挑撥就是如實相告第八十章 揚名之始(第一更求首訂!)第三百二十二章 三元魁首的官場積累第三百四十八章 給你們一個不被我無視的機會
第一百四十八章 太后喂八大王吃藥(第一更)第四十章 幸好沒用鐗,否則直接打死了第八十九章 不收拾一下外戚,好意思叫讀書人?(第三更)第三百九十八章 便宜行事之權!第一百二十七章 紅傘驗屍(第一更)第兩百七十六章 遼人尋子也可以三選一第六十七章 第二夜第三百九十一章 你對我們沒用了!第三百八十三章 一切爲軍事服務的狂人第五十四章 叛徒不妨現在就處置了吧!第一十二章 解救雷娘子第兩百三十二章 沒頭腦和不高興第兩百七十七章 主打的就是一個陪伴第一百八十六章 狄仁傑也讓武則天這麼煩惱過嗎?(新年快樂!)第三百零六章 年輕人不講武德第八十四章 狄青入夥(第五更求訂閱!)第一百八十二章 狄仕林,你到底是不是人!(第一更)第三十七章 意外的目標第一百九十六章 考場大魔王的發揮,就是一個字——穩!第兩百三十一章 下馬威第五十八章 真小人第三百一十九章 封你爲北俠第兩百五十一章 滅了你的傲氣,破了你的底氣第兩百九十四章 剛剛恨上,就已倒下第八十二章 鄰居姓公孫(第三更求訂閱!)第兩百四十五章 要犯剛被捕,當官的就瘋了一個?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年前的真相,竟然是這樣麼?(第一更)第兩百六十章 被少年偵探吊打的提刑官第三百六十三章 雙喜臨門第三百五十五章 盜首:我怎的不知道摸金校尉這麼牛逼?第兩百零三章 一切盡在更新裡第兩百九十四章 剛剛恨上,就已倒下第一百六十五章 力壓天下四百軍州,令人心服口服的省元魁首(第一更)第一章 先祖狄仁傑第一百二十章 什麼叫風輕雲淡啊?科舉之後,不看榜單!(第三更)第兩百八十七章 兇手與神探的過招第三百四十四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二十九章 兇手居然是他?第兩百三十三章 十幾年的刑名,就是這樣糊塗斷案的?第兩百零六章 丐首裡的超級鹹魚第三百七十六章 居然是他!第三百四十八章 給你們一個不被我無視的機會第三百三十四章 我爲刑房主官,叫我公孫推官!第兩百零三章 一切盡在更新裡第八十八章 書友見面會(第二更)第兩百四十七章 軍器府庫案的真相第一百五十四章 打擾我上進,後果很嚴重!(第一更)第三百三十九章 這下誅心了!第三百零五章 熬老頭戰術啓動第三十四章 解試報名第六十四章 《客棧惡鬼殺人事件》第八十七章 盼着與包拯、公孫策共飲的一天,早日到來(第一更)第四百零九章 “陷空”下盜人帖第一百六十八章 趙禎:我只信任一個人!(第二更)第兩百四十二章 剿匪的大功,我就不客氣地笑納了!第三百九十七章 狄進:論如何拿捏一位宰執第四百零七章 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第二十七章 翻案第兩百三十一章 下馬威第三百四十七章 升官!出使!第一百五十七章 無論過程正義,還是結果正義,先要有正義!(第一更)第一百七十七章 最高明的審訊,往往讓犯人覺得優勢在我(第二更)第九十七章 《蘇無名傳》多了兩位讀者(第一更)第一百九十七章 最年輕的三元魁首,再也沒有任何阻礙了!第兩百六十四章 其他都是虛的,只有進步最實際!第三百一十九章 封你爲北俠第一十七章 一些漫不經心的話語,將疑惑解開第一十九章 三個嫌疑人第三百一十四章 天下第一人的神功秘籍第三百四十一章 我覺得我又行了!第七十二章 這纔是推理第四百二十三章 意外收穫,姐妹重逢第一百五十一章 包拯:給京師一點小小的死神震撼!(第一更)卷末感言第四百一十三章 江南舊案的真相揭露第一十九章 三個嫌疑人第四十八章 誰都可以是萱娘第一百七十五章 四爺:我竟然變成了那種乖乖交贖錢的蠢人?(第二更)第三百零一章 良言難勸該死鬼,所以勸都不要勸第兩百一十二章 呂夷簡:怎麼每次犯事都有你!第九十三章 劉從廣之死(第三更)第三百一十七章 昔日案件的最後一塊拼圖第兩百四十五章 要犯剛被捕,當官的就瘋了一個?第八章 目標不是亂選的,是有備而來!第八十一章 郭家接待(第二更求訂閱!)第一百五十七章 無論過程正義,還是結果正義,先要有正義!(第一更)第一百一十三章 一樁能影響京師房價的特大迷案(第二更)第二十四章 灌湯包貴麼?第九十五章 我要爲《蘇無名傳》正名!(第二更)第兩百五十四章 他還得謝謝狄同判呢!第兩百四十九章 出賣只有零次和無數次第兩百三十六章 不知天高地厚的盜匪第四百二十八章 “神通法”總綱第三百八十八章 當仁不讓的爭取主導權第四百零七章 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第兩百零三章 一切盡在更新裡第三百七十八章 最好的挑撥就是如實相告第八十章 揚名之始(第一更求首訂!)第三百二十二章 三元魁首的官場積累第三百四十八章 給你們一個不被我無視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