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淘弄(求訂閱!)

趙佶不是不想給蔡仍糧、給蔡仍兵、給蔡仍物資,好鞏固蔡仍已經取得的勝利。

可問題是,趙佶沒錢,真沒錢。

剿方臘一役,雖然只持續了不到一年時間,但趙宋朝廷花費無數,關鍵是恢復東南的統治花費的更多。

另外,鑑於花石綱的危害,趙佶決定用錢來完成艮嶽的後續修建,而且,趙佶也不想艮嶽牽扯他太多的精力和太多的時間了,因此,趙佶命令朱勔父子加快花石綱的收集,爭取今年就完成艮嶽的建設,如此一來,花費更大更快。

現在,趙宋的國庫基本上快空了,空到蔡仍率大軍北上收復雲地,趙佶也只不過纔給了蔡仍五百萬緡的金銀珠寶和絹布做開拔費,糧草物資什麼的都得蔡仍自己去籌備。

(後來,蔡仍自己墊付了一千萬緡,又發行了五百萬元的軍票,才湊齊了開拔所需的一切費用。)

現在,蔡仍又要,你讓趙佶去哪給蔡仍淘弄去?

可你要說不給蔡仍吧,也太說不過去了。

五百萬緡、五六萬人馬,你就讓蔡仍收復雲地和治理雲地,頂着遼國的全國兵力,這也太不現實了。

沒辦法,趙佶只能將宰相王黼找來,與王黼商量怎麼辦?

王黼一到,趙佶就將蔡仍的請求信給了王黼。

王黼一看,這些全都是蔡仍要兵、要糧、要物資、詢問下一步的戰略目標的信件,也不禁有些犯起愁來,他道:“這糧食,朝廷倒是有,就算不能從東南運,咱們也可以從蜀中往外運……”

事實上,趙宋王朝的底蘊還是極爲豐富的。

雖然因爲方臘起義一事,東南暫時無法給趙宋王朝供血,但趙宋王朝還有蜀地。

秦昭王時期,秦國派出精通水利的李冰到蜀郡任郡守。李冰和他的兒子到蜀郡後,開始實地考察岷江沿岸的水情和地勢情況,最後制定了治理岷江水患的方案。李冰在蜀郡任郡守二十七年,在任職期間他一手設計並主持了舉世聞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都江堰建成之後,徹底解決了岷江的水患,成都平原很少有水災或旱災,農田得到灌溉,成都平原成爲富庶的產糧基地。

如今有“巴蜀熟天下足”一說——明朝時,有“湖廣熟,天下足”的說法。陸游在《奔牛閘記》中有句“蘇常熟,天下足”。這是一個時代性很強的話,會隨着時間的變化而變化。

在這個時代,蜀地就是趙宋王朝的第二個糧倉。

所以說,趙宋不是沒有糧食。

只不過,從蜀地往雲地運糧,太難了。

王黼繼續說道:“雖然從蜀地往外運糧很難,但只要有錢,必定能從蜀地運出來糧食。”

聽王黼說,要從蜀地往外運糧,趙佶就一陣肉疼。

你道爲何,原來,從蜀地往外送糧的成本實在是太大了。

用具體數字來說就是,爲了運送一石糧食,沿途運費要花上十幾石甚至二十幾石糧食。

換一種算法,按照蔡仍這次所要的運五十萬斛(五百萬石)糧食去雲地,其花費有可得是五千萬石甚至是一億石糧食(相當於這些糧食的錢),而且得動用數十萬甚至是上百萬民夫。

趙佶有些猶豫道:“就不能從靠近雲中的河北、河東和京東等路籌集這五十萬斛糧食嗎?”

王黼聽了,搖搖頭道:“剿方臘的這段時間,都是河北、河東和京東等路供養京師,這段時間爲童宣撫籌集的糧草,也是從這幾路籌集的,現在幾路都已匱乏,今年這幾路又都在鬧蝗災,如果再從幾地籌糧,怕是幾地之民有可能會……走極端。”

已經被方臘折騰怕了的趙佶,一聽“走極端”這三個字,立即打消了從河北、河東、京東幾路籌糧的打算,他道:“可從蜀地運這麼多糧食去雲地,也太困難了,而且,蔡仍要的還不僅僅是糧食,還有鹽、鐵、絹布、牛角、牛皮、牛筋、羊皮、箭笴(杆)、翎毛等物資。”

王黼道:“物資好說,封椿庫中就有,當初咱們大宋創建封椿庫,就是爲了收復燕雲的,如今終於可以派上用場了,另外,京師水利方便,可以以大船裝之,沿大河北上,入汾水,便可到往太原,然後以民夫運到雲地即可。”

趙佶問:“那蜀地的糧食不能以漕運運往嗎?”

王黼搖搖頭,道:“臣何嘗不知在崎嶇不平、行進艱難的千里蜀道上憑藉人力肩挑背扛地運輸軍糧艱辛無比。通過嘉陵江水運,情況自然要好些,但水運是逆流而上,須靠縴夫沿着從懸崖峭壁上挖鑿出來的纖道拉着糧船一步一步地挪動,糧船才能前進,而且水運還得受季節水位高下的限制,因此也是非常困難的。所以,要想將蜀地的糧食往外運,非動用大量民夫、大量財力,否則不能辦到。”

這時,趙佶有些懷念東南地區了,如果不是出了方臘起義一事,從東南往外運糧,那就輕鬆多了,根本不必廢如此勞師動衆,只需集結一些大船,便能將糧食運到河北、河東去。

王黼又道:“關鍵是,從太原往雲地運糧,也需要民夫,臣聽說,冠軍侯正月初十就到太原了,可這都過去一個多月了,他還沒有離開太原城,皆是因爲他所想要運的糧草物資沒有運到雲地去,而且,臣聽說,他將太原城能動用的民夫全都動用上了。”

猶豫了一下,王黼又道:“恐怕朝廷給他的那五百萬緡財物,他全都用在了運輸上。”

趙佶也知道,蔡仍能取得這場大勝的背後一定是付出了很多。

王黼接着說道:“而且,不光冠軍侯要糧食、物資,童宣撫也要,若是順利收復燕地,還要糧食和物資來穩定燕地的形勢,所以朝廷勢必要建立一個穩定的輸出通道。”

趙佶一想也是,便問:“那愛卿有什麼主張沒有?”

王黼道:“物資不必多說,只要啓動封椿庫,就全都有了,糧食……咱們大宋有糧,只是沒錢,所以才無法將糧食送去燕雲,嗯……臣有一法可解決缺錢的問題。”

對於宋神宗當年留下的那個關於收復燕京的遺囑,也就是收復燕雲者王,王黼當然也知道,他也有當王這個夢想。

王黼心想:“若是我能收復燕雲,我的成就肯定會超過蔡京那個老匹夫。”

而想要收復燕雲,必不可少的就是有錢。

對此,王黼有很清楚的認識。

從王黼取代蔡京上臺之後,趙宋朝廷的財政收入從表面看的確不少,可支出也實在是太龐大了,難免捉襟見肘。

雖然王黼精簡了一些機構,裁汰了一批冗員,但成效並不很顯著。

如果一旦正式對遼開戰,所需費用物資,的確不可計量。

王黼從很早以前就開始絞盡腦汁苦苦思索,尋求對策。

王黼有一個幕僚,名叫張世禮,與王黼是老鄉,都是開封相符人,年齡比王黼大十幾歲。

有一天,張師禮見王黼悶悶不樂,便問道:“相公好像有心事?”

王黼便將趙宋朝廷目前財政困難跟張師禮說了。

張世禮聽罷,嘿嘿一笑,說:“這有何難?下官有一個辦法,不知相公可否採納。”

王黼眼睛一亮,連忙問道:“說出來聽聽。”

張世禮說:“收復燕京,乃我大宋舉國之大事,大宋全體子民都應該出力。如果不能出力,那就應該出錢。從全國範圍內,按照人頭收取免夫錢,這不就成了?”

王黼頓感豁然開朗,稱讚說:“高見!”

今日,王黼所說的辦法,其實就是這個免夫錢。

聽了王黼的建議後,趙佶有些猶豫:“這不就是募捐嗎?百姓能人人出錢嗎?”

王黼說:“這與募捐有所不同,這跟收稅有些相似。爲保證專款專用,臣建議,在三省設置一個專門機構,就叫經撫房,全權處理收復燕京所需軍費問題,不用樞密院過問,由臣本人親自掌控,以保證北伐所需一切費用能及時到位。”

所謂三省,即中書省、門下省和尚書省。作爲中央政府機構,三省產生於不同歷史時期,其組織形式和權力範圍,在發展過程中也各有演變——尚書省產生於東漢,當時稱尚書檯。中書省和門下省則形成於三國時期。到隋朝,三省才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整體,構成中央政府最高權力機構。三省在唐朝得到進一步完善與發展。

中書省是決策機構,長官叫中書令。門下省是審覈機構,長官叫侍中。尚書省是執行機構,長官叫尚書令、左右僕射、左右丞等。尚書省下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六部長官稱爲尚書。三省六部制是一套組織嚴密的中央官制系統。

但北宋初期的政權體制與隋唐有些差別——三省名存而實亡。在宋神宗元豐改制以前,北宋實行的是二府三司制。二府即中書門下和樞密院,分別掌管政務和軍事。中書門下又叫政事堂、東府,長官稱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即宰相。樞密院又叫西府,長官稱樞密使,又稱樞相。三司即戶部司、度支司、鹽鐵司,三司號稱計高官官稱三司使,又稱計相,主管全國財政。這樣,政、軍、財三權獨立,互不統屬又相互制衡,他們都直接對皇帝負責。

如果說,三省六部制是從程序上對相權的削弱,那麼二府三司制則是從實體上對相權的消弱,目的都是加強皇權。

到了宋神宗親自主持官制改革,撤銷中書門下,恢復唐初的三省制度,將朝廷政權體制變爲三省一樞密院制。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是首相,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是次相,門下侍郎、中書侍郎、尚書左丞、尚書右丞爲副宰相。三省既掌管政務又掌管財務,樞密院依然主管軍事。

政和年間,蔡京擔任太師,將尚書左右僕射改稱“太宰”和“少宰”,他自己則開創了總領三省的先例。

而現在,總領三省的便是少師王黼。

應該說,成立經撫房是王黼的一個創舉。

趙佶很喜歡帶有創意的提議,這可能與他的思維中廣泛散佈着的藝術細胞有一定的關係。

而在政治決策中,如果摻進去藝術思維,其結果恐怕會很危險。

在得到趙佶的同意後,王黼馬上開展工作。

王黼的工作作風也是雷厲風行,他迅速向全國各路府州下達指令,要求他們限期完成免夫錢的徵集,並派督查官員下去,對各路府州的工作進展情況進行嚴格考覈,與官員的政績和升遷掛鉤。

不久,六千二百萬緡錢,便陸續轉入經撫房。

蔡仍要的糧食和物資終於在數十萬民夫的押送之下開始北上……

……

第二十九章 招兵標準第八十九章 六賊之首第一百三十二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求訂閱!)第三百三十九章 張胡,汝又醉也(求訂閱!)第一百三十五章 和離(求訂閱!)第二百七十一章 完全暴露了(求訂閱!)第五十三章 霸王槍第二百三十八章 一網打盡(求訂閱!)第五十七章 全軍先鋒第二百八十五章 雲地的變化(求訂閱!)第三百四十二章 力挽逛瀾?(求訂閱!)第五十二章 太輕第一百五十五章 深明大義的奇女子(求訂閱!)第一百八十二章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求訂閱!)第三十九章 硬骨頭第七十五章 新人第十二章 高中第六章 一家人第十八章 人不風流枉少年第三百零四章 當之無愧的大將(求訂閱!)第八十七章 心甘情願第二十四章 買櫝還珠第一百一十五章 倒追第三百二十四章 橫掃高麗北部地區(求訂閱!)第二百三十三章 遼後、遼妃(求訂閱!)第二百三十章 完了,侯爺動殺心了(求訂閱!)第二百五十二章 敲積木(求訂閱!)第三百零六章 高麗京軍團滅(下)(求訂閱!)第九十一章 一將無謀累死三軍第一百一十九章 情報(求訂閱!)第三百四十一章 自掘墳墓(求訂閱!)第三百零九章 和談?(求訂閱!)第一百六十六章 最毒婦人心(求訂閱!)第一百一十四章 璞玉第二百七十五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求訂閱!)第二百一十二章 再見師師(求訂閱!)第一百三十三章 我敢嫁,你敢納嗎?(求訂閱!)第一百八十章 總攻(求訂閱!)第二十三章 帶一個妞去泡妞第三十章 升官發財第八十九章 六賊之首第一百八十一章 以進爲退(求訂閱!)第三百四十三章 日本美女(求訂閱!)第八十章 孺子可教第六十八章 論功行賞(下)第二百六十章 開府(求訂閱!)第二百三十一章 千萬別給我機會啊(求訂閱!)第一百章 不按套路出牌第一百八十六章 方臘末路(求訂閱!)第四十七章 不願吃虧第二百二十章 大捷(上)(求訂閱!)第一百七十二章 既來之則安之(求訂閱!)第二百三十八章 一網打盡(求訂閱!)第三百一十九章 爲高麗做出一些犧牲(求訂閱!)第二百一十五章 要要要(求訂閱!)第九十八章 她是良家女第四章 人工呼吸第二百三十六章 蜀國公主(求訂閱!)第四十七章 不願吃虧第四章 人工呼吸第二百五十三章 笙歌(求訂閱!)第二十章 花想容第九章 班門弄斧第八十章 孺子可教第二百五十八章 出兵(求訂閱!)第五十九章 就是改變歷史的第一百九十九章 尼姑美人(上)(求訂閱!)第一百二十六章 秋後算賬(求訂閱!)我就知道第二百零三章 投懷送抱(求訂閱!)第一百三十五章 和離(求訂閱!)第三百四十一章 自掘墳墓(求訂閱!)第二百四十六章 霸佔六位公主(求訂閱!)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都督(求訂閱!)第二百四十六章 霸佔六位公主(求訂閱!)第三百零五章 高麗京軍團滅(上)(求訂閱!)第八十四章 吃相太難看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捷(中)(求訂閱!)第三百二十三章 高麗亡(求訂閱!)第八十六章 妓營和營妓第三百二十一章 從此君王不早朝(求訂閱!)第三百二十五章 一個時代結束了(求訂閱!)第二百九十二章 登基稱帝?(求訂閱!)第三百三十九章 張胡,汝又醉也(求訂閱!)第一百一十七章 方臘起義第三百一十九章 爲高麗做出一些犧牲(求訂閱!)第二百六十三章 衆女到雲(求訂閱!)第九十四章 高級武官第一百五十章 我不是英雄(求訂閱!)第三百一十四章 讓趙佶這個皇帝怎麼忍(求訂閱!)第二百六十三章 衆女到雲(求訂閱!)第三百二十三章 高麗亡(求訂閱!)第一百五十五章 深明大義的奇女子(求訂閱!)第二百七十七章 形勢大好(上)(求訂閱!)第九十三章 招安第三百四十章 金人南侵(求訂閱!)第二百六十三章 衆女到雲(求訂閱!)第一百三十七章 漠不關心(求訂閱!)第二百八十章 奇襲(求訂閱!)第三百二十章 都是聰明的女人(求訂閱!)
第二十九章 招兵標準第八十九章 六賊之首第一百三十二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求訂閱!)第三百三十九章 張胡,汝又醉也(求訂閱!)第一百三十五章 和離(求訂閱!)第二百七十一章 完全暴露了(求訂閱!)第五十三章 霸王槍第二百三十八章 一網打盡(求訂閱!)第五十七章 全軍先鋒第二百八十五章 雲地的變化(求訂閱!)第三百四十二章 力挽逛瀾?(求訂閱!)第五十二章 太輕第一百五十五章 深明大義的奇女子(求訂閱!)第一百八十二章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求訂閱!)第三十九章 硬骨頭第七十五章 新人第十二章 高中第六章 一家人第十八章 人不風流枉少年第三百零四章 當之無愧的大將(求訂閱!)第八十七章 心甘情願第二十四章 買櫝還珠第一百一十五章 倒追第三百二十四章 橫掃高麗北部地區(求訂閱!)第二百三十三章 遼後、遼妃(求訂閱!)第二百三十章 完了,侯爺動殺心了(求訂閱!)第二百五十二章 敲積木(求訂閱!)第三百零六章 高麗京軍團滅(下)(求訂閱!)第九十一章 一將無謀累死三軍第一百一十九章 情報(求訂閱!)第三百四十一章 自掘墳墓(求訂閱!)第三百零九章 和談?(求訂閱!)第一百六十六章 最毒婦人心(求訂閱!)第一百一十四章 璞玉第二百七十五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求訂閱!)第二百一十二章 再見師師(求訂閱!)第一百三十三章 我敢嫁,你敢納嗎?(求訂閱!)第一百八十章 總攻(求訂閱!)第二十三章 帶一個妞去泡妞第三十章 升官發財第八十九章 六賊之首第一百八十一章 以進爲退(求訂閱!)第三百四十三章 日本美女(求訂閱!)第八十章 孺子可教第六十八章 論功行賞(下)第二百六十章 開府(求訂閱!)第二百三十一章 千萬別給我機會啊(求訂閱!)第一百章 不按套路出牌第一百八十六章 方臘末路(求訂閱!)第四十七章 不願吃虧第二百二十章 大捷(上)(求訂閱!)第一百七十二章 既來之則安之(求訂閱!)第二百三十八章 一網打盡(求訂閱!)第三百一十九章 爲高麗做出一些犧牲(求訂閱!)第二百一十五章 要要要(求訂閱!)第九十八章 她是良家女第四章 人工呼吸第二百三十六章 蜀國公主(求訂閱!)第四十七章 不願吃虧第四章 人工呼吸第二百五十三章 笙歌(求訂閱!)第二十章 花想容第九章 班門弄斧第八十章 孺子可教第二百五十八章 出兵(求訂閱!)第五十九章 就是改變歷史的第一百九十九章 尼姑美人(上)(求訂閱!)第一百二十六章 秋後算賬(求訂閱!)我就知道第二百零三章 投懷送抱(求訂閱!)第一百三十五章 和離(求訂閱!)第三百四十一章 自掘墳墓(求訂閱!)第二百四十六章 霸佔六位公主(求訂閱!)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都督(求訂閱!)第二百四十六章 霸佔六位公主(求訂閱!)第三百零五章 高麗京軍團滅(上)(求訂閱!)第八十四章 吃相太難看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捷(中)(求訂閱!)第三百二十三章 高麗亡(求訂閱!)第八十六章 妓營和營妓第三百二十一章 從此君王不早朝(求訂閱!)第三百二十五章 一個時代結束了(求訂閱!)第二百九十二章 登基稱帝?(求訂閱!)第三百三十九章 張胡,汝又醉也(求訂閱!)第一百一十七章 方臘起義第三百一十九章 爲高麗做出一些犧牲(求訂閱!)第二百六十三章 衆女到雲(求訂閱!)第九十四章 高級武官第一百五十章 我不是英雄(求訂閱!)第三百一十四章 讓趙佶這個皇帝怎麼忍(求訂閱!)第二百六十三章 衆女到雲(求訂閱!)第三百二十三章 高麗亡(求訂閱!)第一百五十五章 深明大義的奇女子(求訂閱!)第二百七十七章 形勢大好(上)(求訂閱!)第九十三章 招安第三百四十章 金人南侵(求訂閱!)第二百六十三章 衆女到雲(求訂閱!)第一百三十七章 漠不關心(求訂閱!)第二百八十章 奇襲(求訂閱!)第三百二十章 都是聰明的女人(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