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 形勢大好(上)(求訂閱!)

如今,燕京的形勢真像當初趙佶君臣所想的,宋軍一到,燕京百姓就會簞食壺漿,夾道相迎?

雖然這麼說有一些誇張,但現在的真實形勢真是非常有利於大宋。

現在,燕京城中的人都在議論,說蕭太后即將下令讓蕭幹盡誅漢官。

這並不是無的放矢。

蕭普賢女向來討厭漢人,這是人所共知的事。

再加上,金軍、金吾軍和北伐軍一北一西一南包圍燕京不給契丹、溪族、渤海族等族活路。

再再加上,前不久李處溫父子要綁架蕭普賢女南歸。

性子剛烈的蕭普賢女,真要是作出殺盡漢官的決定,也並非一點都不可能。

事實上,蕭普賢女已經表露過類似的意思。

當然,那時蕭普賢女是在氣頭上。

後來,蕭普賢女被蕭乾和耶律大石給勸住了,他們的理由是現在的燕京已經經不起折騰了。

是的,現在的燕京已經經不起折騰了。

整個燕地如今只有不到五萬人馬,其中一小半是漢兒兵,去掉之後,可能連三萬都不到,與金軍的十幾萬大軍、蔡仍的十幾萬大軍和北宋的四五十萬大軍相比,真是太少了。

漢官們,人人自危,都在尋找着各自的出路。

各種消息就像風一樣,從燕京吹到涿州,又從涿州吹到易州。

易州知州高鳳,是個漢官,五十來歲,一家老小几十口人都住在易州城裡。

高鳳聽到這些傳聞後,坐臥不安,心急如焚。

得知大宋北伐軍已集結近期可能就要北上攻取燕京,高鳳心想:“何不趁機獻出易州城,脫離大遼,以求自保?”

易州在燕京西南方,大約有二百多里路,西去崇山峻嶺,東望一馬平川,因一條易水而得名,戰國時期,燕太子丹送壯士荊軻南去刺殺秦王,就在此處的易水河畔拱手話別,那著名的“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也就是在這裡寫的。

高鳳考慮了幾天之後決定與關係不錯的通守王悰商談一下。

一番試探之後,兩人竟不謀而合。

王悰也是漢官,一家老小也同樣住在易州,他也正在爲出路發愁。

見王悰也支持南歸,高鳳遂下定決心。

高鳳說:“我們應該立即派人去雄州聯繫宣撫使童貫,向他表明南歸之意,等宋軍北上來到易州時,我們便殺盡城內契丹人,裡應外合,獻城歸宋,王賢弟意如何?”

王悰說:“我完全同意。可是,派誰去雄州呢?此事必須秘密進行,因此,你我身邊之人都不行,必須要找一個跟你我聯繫不大的人,而且此人必須十分可靠才行。”

高鳳來回踱步,他實在是找不出一個這樣的人。

王悰想了想,說:“我有個僧人朋友,名叫明贊,我與他有生死之交,我覺得他可以勝任,而且,僧人進出城不會招人注意,因此不會引起懷疑。”

高鳳問:“你說的可是淨覺寺的那個老和尚?”

王悰點頭,道:“就是他,五年前,他在燕京憫忠寺犯了事,我曾救過他。”

高鳳道:“那好,事不宜遲,你明天一早就去太寧山將明贊大師請來。”

轉天一大早,王悰便來到太寧山淨覺寺找到明贊,然後悄悄嚮明贊說明來意。

明贊深明大義,很贊成歸附大宋,他一口答應,願意去一趟雄州,向大宋宣撫使童貫傳達信息。

九月十五日,明贊秘密來到雄州。

此時,童貫正和宇文虛中在宣撫司內議事,侍衛忽然進來報告說,門外有個僧人指名求見童宣撫,說是有要事相告。

童貫感到有些奇怪,他想:“我與僧人、道士,向來沒有交往,怎麼會有一個和尚求見我?”

考慮到目前正是非常時期,童貫說:“請他到西廳去,就說我一會兒就去與他相見。”

侍衛退出去後,宇文虛中站起來,說:“我先去見他一見,看他是什麼來意,然後宣相再決定見他不見?”

童貫點頭同意。

宇文虛中來到西廳,然後對明贊說:“童太師現在公務繁忙,抽不出身來,特派在下先來接待……不知大師從何而來?此來又有何見教?”

明贊說:“老僧法號明贊,從易州而來,受人之託,有要事相告童宣撫使。”

宇文虛中一聽明贊是從易州來的,立馬反應過來可能是有好事要來了,遂道:“請大師稍坐片刻,童太師一會兒就來。”

宇文虛中馬上將明讚的情況向童貫做了彙報,童貫令劉延慶立即調查明贊,查明其真實身份。

劉延慶迅速派人去雄州鐵佛寺打探易州明讚的有關信息。

不一會兒,童貫就來到西廳,抱拳道:“恕罪恕罪,某家有事來晚了,請大師見諒……聽說,大師從易州而來?易州如今形勢如何?”

明贊站起來,雙掌合十,微微鞠躬,道:“明贊拜見童宣撫使……現今,易州漢民朝夕相盼,延頸企踵,等待天兵到來,已苦等一年。易州知州高鳳和通守王悰,專門派遣老僧前來稟告童宣撫使,他們願獻出易州城池,迴歸大宋。老僧此來,專爲此事,請童宣撫使約定出兵之時間,待大軍抵達易州時,他們願率軍誅戮城內契丹,裡應外合,獻城歸土。”

童貫聽後,表情很平靜,頭腦也很冷靜,對這突然送上門來的好事,他還是有一些半信半疑。

童貫笑了笑,打起官腔道:“現在,每天前來歸朝的民衆不下千人,高鳳知州和王悰通守,能順民心,識大體,舉義旗,我代表大宋表示歡迎。”

這時,劉延慶悄悄走進西廳,然後對童貫耳語道:“此人情況屬實,並無虛假。”

童貫這才相信明贊所言是真的,不是遼國的詐兵之計,童貫立即一改之前的態度,問道:“易州現有多少軍馬?”

明贊回答道:“現有五千人馬,都願聽從童宣撫指揮。”

童貫說:“好!那請大師馬上回易州,告訴高知州和王通守,本月二十日,我大軍可抵達易州城下,請他們開門獻城,事成之後,本宣撫定當上報朝廷,按功論賞,決不食言。”

九月十七日,宣撫司傳檄西路軍劉光世,令他立即舉兵,向易州進發,要求劉光世所率西路軍,務必在九月二十日,兵臨易州城下。

接到命令後,劉光世立即進行部署,派遣冀景、趙明、任明各率一支隊伍,共同組成先鋒軍,他本人和楊惟中率領中軍,張思政則率領後軍殿後,十九日晚準時出發。

廣信軍在易州南邊,兩地相距其實並不太遠。

十九日晚,先鋒軍人馬悄悄進入遼國境內,然後向易州挺進。

剛開始,進軍頗爲順利。

二十日這天,在距離易州不遠的路上,探馬忽然回來報告說,發現一隊兵馬從遠處奔馳而來。

冀景、趙明、任明判斷,這很可能是易州知州高鳳派來接應的隊伍,所以他們並沒下令做任何戰鬥準備。

可他們錯了,這不是易州兵馬,而是從古城殺來的一支牛欄軍。

所謂牛欄軍,是指牛欄都統領司指揮的軍隊。

早在遼聖宗時期,爲防禦宋國,遼國在牛欄山設立了一個“牛欄都統領司”,隸屬於南京都元帥府,下轄“監軍寨統領司”和“石門統領司”,兩軍互爲犄角,防禦範圍是,沿白溝河宋遼國界東西七百餘里。

牛欄監軍寨統領司,俗稱牛欄監軍。

現在,西南路副都統蕭遏魯,兼任牛欄監軍,指揮這支隊伍。

蕭遏魯是宋遼前線的主要指揮官,他本來駐紮在新城,不過,前不久奉命後撤至古城(古城位於涿州和易州之間),他聞聽宋軍已過界北上,遂立即率一千多牛欄軍出城迎面而上。

冀景、趙明、任明所率先鋒軍,被牛欄軍殺了個措手不及,最終潰敗。

劉光世聞訊後,急令中軍和後軍停止前進,就地備戰——他要穩住隊伍,以防全軍潰散。

高鳳和王悰獲悉宋軍已到達古峰臺西,遂命令守將趙秉淵按照預定計劃,開始屠殺城內契丹人,尤其是姓耶律的,一律殺頭,一個不留,斬草除根。

易州城內,契丹人口雖不是很多,但一時也是腥風血雨,氣氛恐怖。

不久,探子又來報告說,大宋軍隊被牛欄軍戰敗,往南撤退去了。

高鳳、王悰和趙秉淵聞訊相顧失色,不知所措。

還好,明贊在關鍵時刻頭腦很冷靜,他建議道:“事已至此,咱們已經沒有了回頭路,所以,趕快關閉城門,固守以待,宋軍應該還會再來的。”

傍晚,蕭遏魯率牛欄軍來到易州城下——他想進城休整。

見大門緊閉,蕭遏魯令士兵大聲呼叫開門。

可無論蕭遏魯手下的士兵怎麼叫門,城門始終緊閉。

蕭遏魯斷定,城裡已發生內變!

對此,蕭遏魯氣憤不已,同時他也懷疑剛纔宋軍南撤是詐敗,擔心宋軍與城內軍馬裡應外合,南北夾擊自己,於是急忙率軍離開易州,往古城奔去。

見蕭遏魯率牛欄軍遠去,躲在城樓上的高鳳等人才鬆下一口氣。

高鳳對明贊說:“明贊大師,還得勞你大駕連夜去雄州一趟,向童宣撫使報告說,易州城內契丹已被我等殺絕,牛欄軍也已經北奔,請他速派兵馬來易州。”

隨後趙秉淵便派了十幾名騎兵護送明贊出城。

冀景、趙明、任明回到中軍後,向劉光世請罪。

對於手下三員大將、數千精騎被一千遼騎打敗,劉光世感到很憤怒。

當天夜裡,劉光世便向別將馮宣慶下達密令,讓他率精騎五百,趁夜色悄悄出發,向易州城進軍。

劉光世心想:“我必須要完成二十日兵臨易州城的作戰任務。”

馮宣慶率軍沿路北上,途中恰巧碰到了明贊一行,雙方都很驚喜。

於是,明贊做嚮導,帶領馮宣慶所率五百騎兵於天色微明之時,來到了易州城下。

高鳳聞訊急忙親自出城迎接。

可高鳳出城一看,宋軍纔來了五百多人馬,不禁有些失望。

馮宣慶上前解釋說:“高知州,我們這是先鋒軍,十萬大軍尚在後頭,很快就將兵臨城下。”

聽馮宣慶這麼說,高鳳的心才放下。

馮宣慶當即派人回去向劉光世報信說:“我軍已入城,易州已被我軍控制。”

劉光世大喜,遂立即下令,大軍向易州出發,同時派人向童貫報告。

童貫、蔡攸和劉延慶獲悉宋軍已佔領易州,都很高興。

蔡攸笑呵呵地說:“如此來看,燕京用不了多久,就會被我軍收復。”

童貫很冷靜地說:“恐怕沒那麼簡單,蕭乾和林牙大石至今尚未出現,這說明契丹主力還沒上陣,怎敢如此斷言?”

蔡攸收斂笑容,道:“是有些奇怪,遼軍的主力都到哪裡去了?”

劉延慶說:“遼軍的主力很可能佈防在燕京周圍,燕京是一座古城,城防很堅固,要想迅速打下來,恐怕要花費不小的代價。我認爲,大軍應持重緩進,等女真兵馬入古北口後,讓他們先打下燕京,然後,我們多以歲幣贖之,此乃收復燕京的萬全之策。”

童貫和蔡攸對劉延慶的這種說法,不置可否。

劉延慶是趙佶親自選定的都統制,而且劉延慶在上任前,曾覲見過趙佶,並得到趙佶很多賞賜,因此他們都認爲劉延慶的想法應該代表趙佶的想法,所以,對於劉延慶如何進軍,如何收復燕京,童貫和蔡攸並不想多加干涉。

……

第一百七十一章 各打各的(求訂閱!)第三十六章 忠將第四十章 皇帝不差餓兵第一百一十章 並非空穴來風第一百七十二章 既來之則安之(求訂閱!)第二百三十七章 遼國二百多年的積累(求訂閱!)第二百四十章 跟金人決戰(求訂閱!)第二百四十八章 你情我願(求訂閱!)第二百六十五章 遼主被冠軍侯捉了(求訂閱!)第二百六十四章 必然的(求訂閱!)第八十八章 收宋江爲己用?第九十四章 高級武官第二百一十三章 我將一個愛我的女人落在這裡了(求訂閱!)第七十二章 軍票第二百五十四章 習習籠中鳥(求訂閱!)第二百四十六章 霸佔六位公主(求訂閱!)第九十七章 便宜小舅子第二百六十二章 勸降(求訂閱!)第三百二十二章 御駕親征(求訂閱!)第二百三十七章 遼國二百多年的積累(求訂閱!)第二百九十章 玩物(求訂閱!)第二百七十五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求訂閱!)第四十八章 太子妃第三十六章 忠將第六十六章 論功行賞(上)第十六章 能跟自己去造反的軍隊第二百九十八章 首戰告捷(求訂閱!)第二百三十一章 千萬別給我機會啊(求訂閱!)第五十章 宰相之才第二百九十六章 向西?向東?(求訂閱!)第五十六章 只要鋤頭揮得好沒有牆角挖不倒第二百六十九章 盜師再現(求訂閱!)第一百九十一章 二十軍(求訂閱!)第三百一十九章 爲高麗做出一些犧牲(求訂閱!)第六十八章 論功行賞(下)第九十七章 便宜小舅子第五十章 宰相之才第九十七章 便宜小舅子第三百三十八章 貼身護衛(求訂閱!)第一百四十九章 不能娶你爲妻(求訂閱!)第二百九十三章 這不是亂掄嗎(求訂閱!)第二百二十五章 佔領雲南(求訂閱!)第二百五十九章 九州得七(求訂閱!)第四十三章 多個朋友多條道第二百六十二章 勸降(求訂閱!)第四十八章 太子妃第二百零九章 順勢而爲(求訂閱!)第二百三十四章 可憐的遼王朝的女人(求訂閱!)第一百六十九章 禽二美(求訂閱!)第三十六章 忠將第一百三十一章 你不能(求訂閱!)第一百九十一章 二十軍(求訂閱!)第二百零二章 與太子妃獨處(求訂閱!)第一百一十九章 情報(求訂閱!)第四十六章 嫂子怎麼了第五十九章 首戰首捷一百萬字了。第五十七章 全軍先鋒第十章 功高蓋主?第二百八十四章 誰的責任?(求訂閱!)第一百九十九章 尼姑美人(上)(求訂閱!)第三百零四章 當之無愧的大將(求訂閱!)第一百三十五章 和離(求訂閱!)第七章 蔡京第五十四章 私奔第五章 茂德帝姬第八十三章 臊得慌第二百三十三章 遼後、遼妃(求訂閱!)第一百五十九章 將軍可盡忠報國(求訂閱!)第四十一章 武人能做更多的事第一百二十八章 論勢(上)(求訂閱!)第三百一十九章 爲高麗做出一些犧牲(求訂閱!)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捷(中)(求訂閱!)第二百八十二章 除叛(求訂閱!)第二百九十六章 向西?向東?(求訂閱!)第一百一十九章 情報(求訂閱!)第二百三十三章 遼後、遼妃(求訂閱!)第四十六章 嫂子怎麼了第二百四十章 跟金人決戰(求訂閱!)第六十二章 李逵、劉唐、解珍卒第一百七十四章 我完了(求訂閱!)第一百三十五章 和離(求訂閱!)第二百九十六章 向西?向東?(求訂閱!)第二百九十七章 奪妻之恨(求訂閱!)第二百零五章 收復燕雲統帥(上)(求訂閱!)第三十七章 有孕在身第十八章 人不風流枉少年第一百五十六章 蔡仍?聽都沒聽過(求訂閱!)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捷(中)(求訂閱!)第二百二十五章 佔領雲南(求訂閱!)第二百七十五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求訂閱!)第三百零五章 高麗京軍團滅(上)(求訂閱!)第二百九十九章 侵略者?英雄?(求訂閱!)第二百四十二章 擴大戰果(求訂閱!)第一百九十七章 兩全其美(求訂閱!)第一百一十一章 疏通第二百三十五章 半老徐娘(求訂閱!)第三百一十三章 我爲此地之王(求訂閱!)第八十章 孺子可教第一百二十三章 陰差陽錯(求訂閱!)
第一百七十一章 各打各的(求訂閱!)第三十六章 忠將第四十章 皇帝不差餓兵第一百一十章 並非空穴來風第一百七十二章 既來之則安之(求訂閱!)第二百三十七章 遼國二百多年的積累(求訂閱!)第二百四十章 跟金人決戰(求訂閱!)第二百四十八章 你情我願(求訂閱!)第二百六十五章 遼主被冠軍侯捉了(求訂閱!)第二百六十四章 必然的(求訂閱!)第八十八章 收宋江爲己用?第九十四章 高級武官第二百一十三章 我將一個愛我的女人落在這裡了(求訂閱!)第七十二章 軍票第二百五十四章 習習籠中鳥(求訂閱!)第二百四十六章 霸佔六位公主(求訂閱!)第九十七章 便宜小舅子第二百六十二章 勸降(求訂閱!)第三百二十二章 御駕親征(求訂閱!)第二百三十七章 遼國二百多年的積累(求訂閱!)第二百九十章 玩物(求訂閱!)第二百七十五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求訂閱!)第四十八章 太子妃第三十六章 忠將第六十六章 論功行賞(上)第十六章 能跟自己去造反的軍隊第二百九十八章 首戰告捷(求訂閱!)第二百三十一章 千萬別給我機會啊(求訂閱!)第五十章 宰相之才第二百九十六章 向西?向東?(求訂閱!)第五十六章 只要鋤頭揮得好沒有牆角挖不倒第二百六十九章 盜師再現(求訂閱!)第一百九十一章 二十軍(求訂閱!)第三百一十九章 爲高麗做出一些犧牲(求訂閱!)第六十八章 論功行賞(下)第九十七章 便宜小舅子第五十章 宰相之才第九十七章 便宜小舅子第三百三十八章 貼身護衛(求訂閱!)第一百四十九章 不能娶你爲妻(求訂閱!)第二百九十三章 這不是亂掄嗎(求訂閱!)第二百二十五章 佔領雲南(求訂閱!)第二百五十九章 九州得七(求訂閱!)第四十三章 多個朋友多條道第二百六十二章 勸降(求訂閱!)第四十八章 太子妃第二百零九章 順勢而爲(求訂閱!)第二百三十四章 可憐的遼王朝的女人(求訂閱!)第一百六十九章 禽二美(求訂閱!)第三十六章 忠將第一百三十一章 你不能(求訂閱!)第一百九十一章 二十軍(求訂閱!)第二百零二章 與太子妃獨處(求訂閱!)第一百一十九章 情報(求訂閱!)第四十六章 嫂子怎麼了第五十九章 首戰首捷一百萬字了。第五十七章 全軍先鋒第十章 功高蓋主?第二百八十四章 誰的責任?(求訂閱!)第一百九十九章 尼姑美人(上)(求訂閱!)第三百零四章 當之無愧的大將(求訂閱!)第一百三十五章 和離(求訂閱!)第七章 蔡京第五十四章 私奔第五章 茂德帝姬第八十三章 臊得慌第二百三十三章 遼後、遼妃(求訂閱!)第一百五十九章 將軍可盡忠報國(求訂閱!)第四十一章 武人能做更多的事第一百二十八章 論勢(上)(求訂閱!)第三百一十九章 爲高麗做出一些犧牲(求訂閱!)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捷(中)(求訂閱!)第二百八十二章 除叛(求訂閱!)第二百九十六章 向西?向東?(求訂閱!)第一百一十九章 情報(求訂閱!)第二百三十三章 遼後、遼妃(求訂閱!)第四十六章 嫂子怎麼了第二百四十章 跟金人決戰(求訂閱!)第六十二章 李逵、劉唐、解珍卒第一百七十四章 我完了(求訂閱!)第一百三十五章 和離(求訂閱!)第二百九十六章 向西?向東?(求訂閱!)第二百九十七章 奪妻之恨(求訂閱!)第二百零五章 收復燕雲統帥(上)(求訂閱!)第三十七章 有孕在身第十八章 人不風流枉少年第一百五十六章 蔡仍?聽都沒聽過(求訂閱!)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捷(中)(求訂閱!)第二百二十五章 佔領雲南(求訂閱!)第二百七十五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求訂閱!)第三百零五章 高麗京軍團滅(上)(求訂閱!)第二百九十九章 侵略者?英雄?(求訂閱!)第二百四十二章 擴大戰果(求訂閱!)第一百九十七章 兩全其美(求訂閱!)第一百一十一章 疏通第二百三十五章 半老徐娘(求訂閱!)第三百一十三章 我爲此地之王(求訂閱!)第八十章 孺子可教第一百二十三章 陰差陽錯(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