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正是侯爺奮進之時(求訂閱!)

儘管將耶律延禧放走有一些縱虎歸山之意,但不看以後,只說現在,好處絕對是顯而易見的。

自從耶律延禧帶着願意跟他走的遼人走了以後,雲地的人心終於安定了下來——忠遼君愛遼國的人全都走了以後,剩下的絕大多數都是想過安穩生活的人,在這種情況下,只要蔡仍推出的政策相對公平公正,讓他們可以安居樂業,他們是不會叛亂的。

而蔡仍有遠超這個時代的見識,關鍵他還有仍城那個試驗田。

蔡仍將仍城已經得到證實的改革,全都一股腦的搬到了雲地,像印花稅、增值稅、遺產稅,又像一條鞭法和攤丁入畝,還有以軍票取代固有貨幣,等等等等等等……

李綱等人皆是這個時代少有的人才,雖然在推廣的過程當中,他們跟蔡仍也有過激烈的討論,但在被蔡仍說服了之後,他們都將他們的才智發揮到了極致,將蔡仍的想法全都推廣下去,使這些良策在雲地這裡紮下了根。

可以說,在雲地,是君明臣良,政策先進。

除此之外,蔡仍也耍了不少小花招。

比如,蔡仍將已經在臺灣得到證實並且已經大力推廣的水泥、球軸承、四輪馬車、自來水、抽水馬桶、自行車、先進的兵工廠以及最簡易的蒸汽機在雲地也大力推廣,讓雲地的人震撼於這種立竿見影的轉變。

比如,在蔡仍的示意下,宣傳部的頻頻出擊——他們宣揚蔡仍的偉大,講述舊社會的黑暗,展示現在的美好,憶苦思甜,訴苦大會,更是常常舉辦。

比如,蔡仍鼓勵甚至是強迫民族通婚,加速民族融合。

再比如,蔡仍已經開始謀劃六年義務教育——在蔡仍的規劃中,不分漢人,還是契丹、溪、渤海、阻卜人,只要是雲地的孩子,只要適齡,都必須免費上六年基礎教育,而他們所上的課中,最重要的一門課就是思想品德教育。

當然,這一切的一切的基礎,都建立在蔡仍準備得非常充分上——蔡仍不僅準備了大量的糧食,還在攻打雲地的過程當中,繳獲了大量的糧量、牲畜。

再加上,蔡仍一打下雲地,就開始極力恢復生產,並在這個過程當中推出了秧馬、曲轅犁、筒車等先進的農耕工具大大改進了農耕技術,使得今年的種植數量遠遠超過從前,給雲地的人以希望。

如此,不論是漢人,還是契丹、溪、渤海、阻卜人,都漸漸開始接受蔡仍的統治……

……

宋軍大潰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雲地。

不等蔡仍相招,蔡仍手下的重臣,如李綱、陳遘、吳用、陳箍桶、趙良嗣、呂將、陳公輔、李光、趙開、蕭昂、劉子羽、包康、顏順等就聚集到了雲中府。

不僅如此,岳飛、吳玠、韓世忠等大將也紛紛給蔡仍上奏摺,請求回京赴闕。

蔡仍於是將李綱、岳飛等人召集到了集英殿開了個朝會。

朝會一開始,蔡仍就衝李綱示意了一下。

跟蔡仍越來越有默契的李綱,見狀,道:“咱們大宋退兵遭襲,吃了一場不小的敗仗,侯爺召集吾等,就是想討論一下,咱們雲中該如何應對?”

陳公輔第一個站出來,說道:“大遼已經日薄西山滅亡在即,如此境況,還敢對我大宋用兵,實屬自找死路,下官以爲侯爺可以立即發兵燕京,以助朝廷收復燕京。”

呂將聽言,站出來,毫不客氣道:“讓我雲地之兵出生入死,爲趙宋搶奪燕地,陳大人覺得合適嗎?將士們願意嗎?陳大人不免太過異想天開了吧?”

陳公輔也不惱怒,他直接無視呂將,道:“侯爺,生死事小,名節事大,下官不能左右您的決定,但希望您能慎重考慮,名垂千古,還是遺臭萬年,皆在侯爺您一念之間。”

不等別人說話,蔡仍就道:“我的功過是非,自有後人評定,現在不必拿來說事。”

陳公輔聽言,嘆了口氣,然後就退了下去。

其實,蔡仍的心跡早就暴露了。

可李綱、李光、陳公輔這些還忠於趙宋的人,還是對蔡仍有所期待——他們希望蔡仍能夠回心轉意,至少像蔡仍之前所說的那樣,效仿府州折家、麟州楊家、豐州王家那樣,接受具有濃厚藩鎮割據、羈縻部族色彩的省地正州執政體制機制,這也不失爲是一個還能接受的結果。

也正是在這樣的期待下,李綱、李光、陳公輔這些還忠於趙宋的人,才接受蔡仍的領導,幫蔡仍打造雲地。

而在這個過程當中,李綱、李光、陳公輔這些還忠於趙宋的人,見識到了蔡仍英明睿智的一面,蔡仍讓他們這些人全都各展所長、學以致用、找到他們各自的人生價值,進而讓雲地這個剛剛收復沒多久的地方煥發了新春。

這使得不少人都生出了成就感,這其中又以李綱、李光、陳公輔這些極爲受蔡仍重用的人爲最。

李綱、李光就不說了,他們現在相當於蔡仍的宰執,感觸最深,只說陳公輔。

陳公輔崇尚氣節,忠鯁直言,從不看別人的臉色行事,可以說是茅坑裡的石頭,又臭又硬。

陳公輔臭硬到了什麼程度,臭硬到了他的朋友都受不了他。

可在蔡仍這裡,雖然每天陳公輔都會上湊一些給蔡仍填堵的事,有時候甚至是怤得蔡仍也有些惱怒。

然而——

即便是這樣,蔡仍卻從未因爲陳公輔所湊之事而遷怒陳公輔。

不僅如此,蔡仍還逐步增加了陳公輔的權力。

陳公輔參加上舍考試得了第一名(宋朝一度採用“三舍”考試法,“上舍”爲最高檔次考試,第一名相當於進士試的狀元),這樣的人,哪能是一個笨人?

很快,陳公輔就看出來了,蔡仍這是讓他組建御史臺。

簡單一點說,御史臺屬於國家級“監察機構”,職能範圍爲全國範圍的“專重大活動、科舉考試、司法審判、行政事務、日常着屬裝、行爲規範等”監察監督、彈劾建議。

這本應該是一個極有權力的部門。

但在宋朝,尤其是到了宋徽宗這一朝,御史臺幾乎就等於是形同虛設,不僅皇帝不聽、宰相不在乎他們,甚至連有點權力的大臣都不將他們放在眼裡。

一天,蔡仍將陳公輔找來,與陳公輔推心置腹道:“大宋之所以會走到今天這一地步,跟監察機構失靈有很大的關係,我知道你論事剴切、疾惡如仇,所以,這監察機構只有交給你,我才最放心。”

蔡仍又道:“我希望你能當我的魏徵,當天下人的魏徵。”

不等陳公輔說話,蔡仍就讓陳公輔下去了。

在陳公輔即將出門的那一刻,蔡仍又道:“你放心去做,自我以下,你和你手下人可以彈劾任何人、任何事,我保證你們全都不會有事。”

陳公輔什麼都沒答應蔡仍。

但從那日開始,有什麼看不慣的,陳公輔立即就給蔡仍上奏摺。

(這個時代還沒有奏摺,(奏摺始用於清朝順治年間,以後普遍採用,康熙年間形成固定制度),但是沒關係,蔡仍可以“發明”。)

對於陳公輔的奏請,蔡仍每一個都認真批閱,有道理的,他一律立即更正,當然,蔡仍不認可的,也會立即駁回。

如此,陳公輔便負責起來了蔡仍這個政權的行政監察機關,也是中央司法機關之一,負責糾察、彈劾官員、肅正綱紀。

這讓曾經不受重用的陳公輔,隱隱找到了他的人生價值。

所以,在蔡仍與趙宋的問題上,陳公輔雖然依舊會在恰當的時間提出來,但已經不像之前那樣揪着不放了。

當然,陳公輔如此,也是因爲他已經知道了,在此事上,蔡仍是絕不會聽他的。

這麼說吧,陳公輔如今更多的像是在走個形勢,盡一盡義務。

見陳公輔被蔡仍擋了回去,陳箍桶出列,道:“宋軍連被金軍打得節節敗退的遼軍都打不過,趙宋收復燕京,絕無可能,如此,侯爺若是不取燕京,燕京勢必會被金人所佔,恁地時,咱們雲地將被宋金團團包圍,恐怕難以繼存,所以燕京必須取之。”

吳玠道:“如今宋軍敗北,遼軍亦受到重創,正是咱們出兵之時。”

閭勍道:“臣打探到,因爲宋遼之間百餘年無戰事,河朔將兵驕惰,從不操練戰陣,堪用者百中無一。糧食儲備嚴重不足,又多在遠處,運來費時費力。軍器缺口極大,雖然可以從太原、大名、開德運一些過去,但也是費時費力,至於攻城器具,更是絕無。從這些上,不難看出,趙宋根本無法收復燕京。”

閭勍又道:“臣還探聽到,趙宋這次率軍北上,並非是真要與遼國開戰,只是顯試一下軍威,震懾一下遼國,期望能不戰而收復燕京。”

吳用接過閭勍的話,說道:“如今宋軍大潰,其所望,必然落空,如果遼國不是內憂外患,趁機殺過河北,那趙宋必將面臨滅頂之災,所以,趙宋如今自顧不暇,怎能收復燕京,此正是侯爺奮進之時,收復燕京,平息燕雲戰火,橫掃天下!”

吳用一拜在地,又道:“侯爺,天與不取,反受其咎,時至不行,反受其殃,還望速發大軍,殺過燕山,收復燕京,還天下一個太平!”

韓世忠見狀,出列道:“末將來之前,軍中上下皆讓末將轉達,只要侯爺一聲令下,他們願意立即殺過燕山,爲侯爺收復燕京!”

吳玠也出列道:“末將這裡亦是如此,軍中上下皆想讓遼人知道,宋軍代表不了中原人,中原並非沒有能戰之人!”

見韓世忠和吳玠都站出來請戰了,再想到他那裡的戰將的熱切請戰,岳飛也站出來,道:“末將那裡亦是紛紛請戰,皆盼望侯爺能殺過燕山。”

李綱、李光等人這時侯別提有多怨趙宋不爭氣了,如果趙宋能一舉收復窮途末路的燕京,然後以大勝之師逼之,那麼蔡仍也只能是老老實實的俯首稱臣。

可現在,趙宋的孱弱完完全全的暴露出來,蔡仍手下的人哪能不勸蔡仍銳進?

而如果蔡仍真將燕京也佔領了,那蔡仍可就真有跟趙宋逐鹿的資本了。

而且,兩相一對比,李綱、李光等熟悉兩方虛實的人,都不太看好趙宋。

李綱、李光等人有心出來阻止蔡仍,可形勢如此,讓他們怎麼阻止。

關鍵,李綱、李光等人在趙宋,只是無足輕重的小人物,而在蔡仍這裡,他們都是重要人員,這也讓他們有些猶豫,要知道,水漲船高……

就在李綱、李光等人猶豫不決的時候,蔡仍終於出聲了,他道:“先將儒、嬀二州攻下,然後伺機攻取居庸關和紫荊關,至於要不要增援宋軍,要不要攻打燕京,靜觀其變吧。”

“幽州之地,沃野千里,北限大山,重巒復障,中有五關,居庸可以行大車,通轉饗。鬆亭、金坡(即紫荊關,在今河北省易縣)、古北口止通人馬,不可行車。外有十八小路,盡兔徑鳥道,止能通人,不可行馬。山之南,地則五穀、百果、良材、美木無所不有。出關來才數十里則童山水濁,皆瘠滷,彌守黃茅、白草,莫知亙極,豈天設此限華夷也。”

正是由於居庸關在拱衛燕京的五關之中交通最爲方便,因而也就成了進攻燕京的最佳路徑。

紫荊關雖然不如居庸關那麼寬敞,但也可以過人馬。

只要蔡仍能得居庸關,退一步說,哪怕蔡仍只能得紫荊關,那攻不攻打燕京,什麼時候攻打燕京,就都由蔡仍說得算了。

從蔡仍下的這個命令就不難看出來,蔡仍窺視燕京的野心。

李綱、李光等人,不禁暗想:“陛下!您可千萬別再給蔡仍機會了,否則,這天下恐怕就要易主了!”

與此同時,李綱、李光等人也在考慮,不能再讓趙宋朝廷的人矇在鼓裡了,得讓他們知道,他們的敵人不只遼國,還有在一旁虎視眈眈的蔡仍。

……

跟李綱、李光等人有相同想法的人還有馬擴。

一說動北遼稱蕃,馬擴立即就同北遼使者王介儒等人離開了燕京回返雄州。

馬擴如此急切,除了因爲馬擴想告訴童貫和朝廷北遼準備稱蕃這個好消息以外,馬擴也急於將蔡仍的事稟報給童貫和朝廷。

不想,路上蕭幹竟然派耶律大石截住了歸心似箭的馬擴。

見到馬擴,耶律大石質問道:“咱們兩國通好已逾百年,你們大宋爲何要舉兵侵奪我大遼的土地?”

馬擴道:“前些年女真人多次從海上派人來我國,說要把燕地獻給我國,我國官家每次都以溫和的話語回答他們,敷衍他們。近來我國又得到女真人的文牒,說他們已經佔據上京、東京、中京,如果我國不要燕京,他們就將自己攻取。我國官家不得已,這才發兵來救燕地百姓。”

耶律大石聽罷,怒氣衝衝地說:“夏國曾經多次給我大遼上表,請我大遼出兵夾攻你們大宋,大遼每一次都將上表之書封存,派人送給你們大宋,從來不會見利忘義,聽信間諜,可貴國纔得到女真人一信,便舉兵來犯,這是何道理?”

馬擴說:“夏國雖然多次口出不遜,但數十年間何嘗掠得過我大宋一寸土地?女真人就不同了,女真人所說之事,都已應驗,大宋出兵,不單單是救燕地之民,也是爲了保衛我大宋邊疆。”

耶律大石看了能爭善辯的馬擴一會,說:“因爲兩國曾經和好,我不難爲你,飯後你們就可以回去了,不過你要幫我帶句話給童貫:欲和則和,不欲和,請出兵見陣。”

可以說,這時耶律大石其實就已經動了跟宋軍決戰的念頭。

對於楊可世在蘭溝甸遭到耶律大石伏擊、种師道在白溝河遭到耶律大石襲擊、辛興宗在範村遭到蕭幹襲擊,馬擴始終不知道。

一直到回到雄州了之後,馬擴才聽聞這些事。

宣撫司的僚屬們根據這三次對戰推斷,遼軍的力量還很強盛不易攻取,因此打了退堂鼓。

馬擴萬分惋惜!

他覺得,如果沒發生這幾敗,北遼很可能會成爲他們大宋的藩屬。

如今,這隻能是癡心妄想了。

果然!

宣撫司不再提納北遼爲藩屬自取其辱。

劉鞈、賈評、王麟、李宗振等宣撫司的官員,攜帶着金玉茶具來到驛館看望王介儒等人,馬擴陪同。

劉鞈對王介儒說:“宣撫司已經將情況奏秉朝廷,並且希望兩國關係還像以前那樣,但現在還沒得到朝廷批准。”

已經從耶律大石那得知昨日大勝宋軍一事的王介儒,態度也變了,絕口不再提稱藩一事,而是略微有些強硬說道:“如果貴國真要出兵強攻燕京的話,我軍肯定會決一死戰,那樣,兩地的百姓可就要遭難了。”

王介儒的副手王仲孫說:“我們燕京有這樣一條諺語:一馬不備二鞍,一女不嫁二夫。爲人臣不能事二主,燕京的士大夫們豈能沒有這樣的觀念?”

馬擴笑說:“如此來說,燕人先嫁契丹,今後恐怕又要改嫁女真了。”

王介儒與王仲孫無言以對。

隨後,王介儒和王仲孫以客禮拜見童貫。

王介儒對童貫說:“女真背叛本國,不僅危害本國政權,對於大宋也是一個危害。現在,如果貴國爲謀求一時之利,而棄百年之好,爲結新起之鄰,而埋下他日之禍,還自以爲得計,是爲不智。救災恤鄰,古今通義,希望貴國能好好考慮一下!”

不久,王介儒和王仲孫就回去了。

遼使前腳剛走,後腳馬擴就迫不及待的跟童貫說:“宣相,可能出事了,冠軍侯也許已有自立之心……”

……

……

PS:今天只有這一更。

跟大家稍微解釋一下,因爲實在是太入不敷出了,所以每週二(有時間週三也得耽誤一天)我都跟一個讀者去遊戲裡搬磚賺點外快,貼補一下家用,如此,週三、週四我有可能就得一更,希望大家見諒一下、擔待一下,謝謝大家了。

第一百三十五章 和離(求訂閱!)第三百一十一章 貨比三家(求訂閱!)第一百八十章 總攻(求訂閱!)第五十七章 全軍先鋒第二百三十章 完了,侯爺動殺心了(求訂閱!)第三百三十三章 十廂與五郡(求訂閱!)第二十九章 招兵標準第三百一十九章 爲高麗做出一些犧牲(求訂閱!)第一百五十一章 好生風流(求訂閱!)說兩句。第九十二章 得賢治定第一章 夢迴北宋第一百三十四章 我感覺你特別虛僞(求訂閱!)第七十三章 不收得罪人第三百一十九章 爲高麗做出一些犧牲(求訂閱!)第二百三十二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求訂閱!)第七十六章 將軍夫人第三百零三章 跟高麗決戰(下)(求訂閱!)第一百五十五章 深明大義的奇女子(求訂閱!)第二百六十章 開府(求訂閱!)第一百零九章 再見佳人第一百七十一章 各打各的(求訂閱!)第三百四十章 金人南侵(求訂閱!)第二十六章 反悔第一章 夢迴北宋第二百一十九章 恩威並施(求訂閱!)第二百二十章 大捷(上)(求訂閱!)第二百九十九章 侵略者?英雄?(求訂閱!)第二百七十一章 完全暴露了(求訂閱!)第一百二十四章 自有天地(求訂閱!)第二十四章 買櫝還珠第一百二十二章 李清照(求訂閱!)第二百六十七章 宋軍大潰(求訂閱!)第七十九章 言傳身教第二百三十六章 蜀國公主(求訂閱!)第二百五十章 貨真價實的皇后(求訂閱!)第三百三十三章 十廂與五郡(求訂閱!)第三章 宮裝少婦第四十六章 嫂子怎麼了第五十章 宰相之才第一章 夢迴北宋第一百一十八章 收復燕雲十六州者王第九十九章 有恃無恐(新年快樂)第一百三十六章 不識寶(求訂閱!)第二百五十八章 出兵(求訂閱!)第二百五十五章 肉爛在鍋裡(求訂閱!)第二百七十章 蔡仍就是大都督(求訂閱!)第二百七十章 蔡仍就是大都督(求訂閱!)第二百六十五章 遼主被冠軍侯捉了(求訂閱!)第二百七十五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求訂閱!)第三百二十五章 一個時代結束了(求訂閱!)第一百八十一章 以進爲退(求訂閱!)第一百八十二章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求訂閱!)第一百九十二章 誰不眼紅?(求訂閱!)第八十九章 六賊之首第二百七十六章 非反不可?(求訂閱!)第二百六十六章 君生我未生(求訂閱!)第一百七十章 我就是天(爲盟主Merrick加更!)第一百零二章 班師還朝(上)第一百五十三章 小心駛得萬年船(求訂閱!)第二百八十八章 從今以後燕雲姓蔡了(求訂閱!)第一百五十五章 深明大義的奇女子(求訂閱!)第一百五十六章 蔡仍?聽都沒聽過(求訂閱!)第四十二章 勝者王侯敗者寇第五十八章 五個都頭第五十一章 美人第二百三十九章 睡好了嗎(求訂閱!)第三百二十章 都是聰明的女人(求訂閱!)第二百七十一章 完全暴露了(求訂閱!)第二百九十三章 這不是亂掄嗎(求訂閱!)第三十七章 有孕在身第五十二章 太輕第三百二十四章 橫掃高麗北部地區(求訂閱!)第二百八十九章 女官(求訂閱!)第九章 班門弄斧第一百二十九章 論勢(下)(求訂閱!)第二十一章 梳攏?侍妾?第一百八十八章 大宋危矣(求訂閱!)第五十八章 五個都頭第二十五章 惴惴不安第九十九章 有恃無恐(新年快樂)第三章 宮裝少婦第三百一十六章 儘管放馬過來(求訂閱!)第一百八十七章 登基?(求訂閱!)第一百一十九章 情報(求訂閱!)第二十一章 梳攏?侍妾?第二百五十四章 習習籠中鳥(求訂閱!)第二百九十七章 奪妻之恨(求訂閱!)第三十章 升官發財厚顏再求一次。第十八章 人不風流枉少年第一百九十三章 我的人(求訂閱!)第九十三章 招安第一百五十一章 好生風流(求訂閱!)第十三章 不願負此生第一百七十七章 你們的花帥嫁人了(求訂閱!)第二百七十二章 雪上加霜(求訂閱!)第二百九十七章 奪妻之恨(求訂閱!)第二百一十六章 薑還是老的辣(求訂閱!)
第一百三十五章 和離(求訂閱!)第三百一十一章 貨比三家(求訂閱!)第一百八十章 總攻(求訂閱!)第五十七章 全軍先鋒第二百三十章 完了,侯爺動殺心了(求訂閱!)第三百三十三章 十廂與五郡(求訂閱!)第二十九章 招兵標準第三百一十九章 爲高麗做出一些犧牲(求訂閱!)第一百五十一章 好生風流(求訂閱!)說兩句。第九十二章 得賢治定第一章 夢迴北宋第一百三十四章 我感覺你特別虛僞(求訂閱!)第七十三章 不收得罪人第三百一十九章 爲高麗做出一些犧牲(求訂閱!)第二百三十二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求訂閱!)第七十六章 將軍夫人第三百零三章 跟高麗決戰(下)(求訂閱!)第一百五十五章 深明大義的奇女子(求訂閱!)第二百六十章 開府(求訂閱!)第一百零九章 再見佳人第一百七十一章 各打各的(求訂閱!)第三百四十章 金人南侵(求訂閱!)第二十六章 反悔第一章 夢迴北宋第二百一十九章 恩威並施(求訂閱!)第二百二十章 大捷(上)(求訂閱!)第二百九十九章 侵略者?英雄?(求訂閱!)第二百七十一章 完全暴露了(求訂閱!)第一百二十四章 自有天地(求訂閱!)第二十四章 買櫝還珠第一百二十二章 李清照(求訂閱!)第二百六十七章 宋軍大潰(求訂閱!)第七十九章 言傳身教第二百三十六章 蜀國公主(求訂閱!)第二百五十章 貨真價實的皇后(求訂閱!)第三百三十三章 十廂與五郡(求訂閱!)第三章 宮裝少婦第四十六章 嫂子怎麼了第五十章 宰相之才第一章 夢迴北宋第一百一十八章 收復燕雲十六州者王第九十九章 有恃無恐(新年快樂)第一百三十六章 不識寶(求訂閱!)第二百五十八章 出兵(求訂閱!)第二百五十五章 肉爛在鍋裡(求訂閱!)第二百七十章 蔡仍就是大都督(求訂閱!)第二百七十章 蔡仍就是大都督(求訂閱!)第二百六十五章 遼主被冠軍侯捉了(求訂閱!)第二百七十五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求訂閱!)第三百二十五章 一個時代結束了(求訂閱!)第一百八十一章 以進爲退(求訂閱!)第一百八十二章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求訂閱!)第一百九十二章 誰不眼紅?(求訂閱!)第八十九章 六賊之首第二百七十六章 非反不可?(求訂閱!)第二百六十六章 君生我未生(求訂閱!)第一百七十章 我就是天(爲盟主Merrick加更!)第一百零二章 班師還朝(上)第一百五十三章 小心駛得萬年船(求訂閱!)第二百八十八章 從今以後燕雲姓蔡了(求訂閱!)第一百五十五章 深明大義的奇女子(求訂閱!)第一百五十六章 蔡仍?聽都沒聽過(求訂閱!)第四十二章 勝者王侯敗者寇第五十八章 五個都頭第五十一章 美人第二百三十九章 睡好了嗎(求訂閱!)第三百二十章 都是聰明的女人(求訂閱!)第二百七十一章 完全暴露了(求訂閱!)第二百九十三章 這不是亂掄嗎(求訂閱!)第三十七章 有孕在身第五十二章 太輕第三百二十四章 橫掃高麗北部地區(求訂閱!)第二百八十九章 女官(求訂閱!)第九章 班門弄斧第一百二十九章 論勢(下)(求訂閱!)第二十一章 梳攏?侍妾?第一百八十八章 大宋危矣(求訂閱!)第五十八章 五個都頭第二十五章 惴惴不安第九十九章 有恃無恐(新年快樂)第三章 宮裝少婦第三百一十六章 儘管放馬過來(求訂閱!)第一百八十七章 登基?(求訂閱!)第一百一十九章 情報(求訂閱!)第二十一章 梳攏?侍妾?第二百五十四章 習習籠中鳥(求訂閱!)第二百九十七章 奪妻之恨(求訂閱!)第三十章 升官發財厚顏再求一次。第十八章 人不風流枉少年第一百九十三章 我的人(求訂閱!)第九十三章 招安第一百五十一章 好生風流(求訂閱!)第十三章 不願負此生第一百七十七章 你們的花帥嫁人了(求訂閱!)第二百七十二章 雪上加霜(求訂閱!)第二百九十七章 奪妻之恨(求訂閱!)第二百一十六章 薑還是老的辣(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