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低頭

唐太宗李世民勵精圖治,對內則整頓國家制度,尊重黎民百姓,安定民生,對外則擊敗北方強權東突厥,到了貞觀七年,牛馬遍野,百姓豐衣足食,夜不閉戶,道不拾遺,出現了一片欣欣向榮的昇平景象,更被西北民族尊稱爲“天可汗”.

具體來說:

在制度上,延續了隋代的多種政制,如三省六部制、府兵制、均田制、租庸調製、科舉制、常平倉制等,堪稱完備,對後世的影響極爲深遠。特設政事堂,以利合議問政,並收三省互相牽制之效;地方上沿襲了隋代的郡縣兩級制,分全國爲十個監區(道)。此外,行府兵制,寓兵於農在經濟上,中國封建王朝,基本上都是重農抑商,偏偏貞觀一朝,卻是重農重商。農業上,實行均田制與租庸調製,“去奢省費,輕徭薄賦”,使人民衣食有餘,安居樂業。商業上,開創絲綢之路,打造長安、洛陽等國際性大都市,據說當時世界出名的商業城市,有一半以上集中在中國。

在吏治上,選賢任能,從諫如流,唯纔是舉,不計出身,不問恩怨。還令房玄齡省並冗員,派李靖等十三名黜陟大使巡察全國,考察風評;規定五品以上的京官輪流值宿中書省,以便隨時延見,垂詢民間疾苦和施政得失,終於打造出中國歷史上唯一沒有貪官的王朝。

在文化上,置文學館,有十八學士,即位後更在京設弘文館,徵集圖書二萬餘卷;同時重建地方州縣學校,擴充京師國子監,延聘名儒出任學官,生員多至萬人,並接受新羅、吐蕃、日本等的君長皆派子弟來華求學,由是時文教生員背景多元,復興卓然有成。

在民族融合上,唐太宗武功顯赫,卻少有鄙視邊族,故東亞各民族逐漸混入,唐代名將和大臣,不少爲同化了的外國人,原屬鮮卑族的元氏、宇文氏、長孫氏等,他們俱已不被視爲外國人。

貞觀之治,舉世聞名,對於研究唐代歷史學的考古教授李承訓來說,那一莊莊一件件可以說熟悉的不能再熟悉,如今如數家珍般的把他李世民的豐功偉績說了出來,再加上自己,或者說後世的評鑑,總之是盡找好聽的說,竟把個李世民哄得龍顏大悅。

李世民離座快步走到李承訓面前,伸手把他扶了起來,一直盯着他的面目看,“朕的功業,即便朝中大臣也未必說得這般細緻,分析如此精闢,想不到你年紀輕輕,遠在朝堂之外,竟是如此明晰。”

李承訓拍馬屁不過是做鋪墊,如今時候已到,剛剛站直的身子,又屈膝跪倒,“陛下!承訓願永留京都,爲您出謀劃策,還請陛下開恩,放了我那兩個同伴!”

李世民笑臉逐漸凝結,正色道:“那個小太監賣主,一定要斬首!”

“陛下,他只是忠於我,若我忠於您,便也是他忠於您。這孩子從小孤苦,被暗影門前任門主賈維派於宮中臥底,也是迫不得已,念我於他有救命之恩,纔出手相救,並無背叛陛下之意。”李承訓苦苦哀求,這可是他來大唐頭一遭低三下四懇求於人,爲救兄弟,今天算是豁出去了。

李世民嘿嘿冷笑:“前些日子,我皇宮失竊一個上古神物,現在想來定是他盜了去,如今他也承認,卻是不肯說出那東西在哪,我豈能輕饒他?”

李承訓捉摸李世民說的這個東西,很可能是那個十二生肖圖譜,卻不敢提及,生怕對方多心,以爲自己參與其中,反而不便再替小英子求情。

“陛下!”李承訓見他面色如鐵,心如磐石,眼看求情必不管用,便只有激將了,他可不敢再這樣耽擱下去,且不說小英子能否還熬得住酷刑,李世民也隨時可能失去耐性而開刀問斬。

“我對朝廷動向掌握如此明晰,那是因爲天下各處都有暗影門的眼線,蒐集了大量朝裡朝外的資料,相必皇上都已知曉。我願把這些資料,都獻給陛下,而最合適去完成這個任務的便是小英子。”

李承訓見李世民龍睛閃耀,沒有阻止的意思,便繼續說道:“旁人去,暗影門那邊必定不信,我若親自去,陛下也未必放心,也只有他去合適,以我們過命的交情,他定回回轉!”

“哼!”李世民輕嘆一聲,“說來說去,你還是爲了要救他一命!今日朕累了,你先回去吧!”說罷,他口中呼喝一聲。

那迪公公立刻從殿後小跑過來,扶着李世民轉入後殿,與此同時,長樂公主,笑嘻嘻地跑了出來。

談話戛然而止,把李承訓涼在當地,待他反應過後,才發覺渾身已被汗水浸透,還感覺有些頭暈,晃晃悠悠就要暈倒。

長樂公主及時出現,想要伸手去扶,卻又想到男女授受不親。她不似無憂、紅娘那般江湖俠女,也不似雪兒那般大家閨秀,而是正統皇家血脈,對禮數講究甚多。

她這一猶豫,李承訓便“砰”的一聲摔倒在地,她也顧不得羞怯,伸手把他扶了起來,“不會吧,和父皇談了這麼一會兒,就把你嚇成這樣?”

“他手裡捏着我們的命,換你試試!”李承訓與長樂公主熟絡了,說話自也隨便起來。

“那倒是!這朝裡,就我母后和魏徵大人敢對他說不!不對,我母后從來也不對父皇說不,但她總會繞着彎的讓父皇收回成命。”小公主一臉的遐想,不知想到哪裡去了。

李承訓方纔用盡心力,與李世民鬥智,他本就身子虛弱,又用腦過度,自然會有些吃不消,此刻穩定一下,覺得稍稍好些,便緩緩的向殿外走去。

長樂公主要找個小太監攙扶他,可李承訓沒有允諾,二人就這樣不急不緩的回了立政殿。

立政殿門口正有一隻熱鍋上的螞蟻在團團亂轉,是長孫衝。

“你怎麼知道我在這裡?”長樂公主見長孫衝一臉的焦躁,問道。

長孫衝滿臉通紅,額上青筋暴露,看李承訓的眼神中早已無了當然遊園的崇敬,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怒火,“你宮裡的人說你在這兒,你,你現在就知道忙活他!”

長樂公主臉上騰的涌起一抹紅暈,“你,你說的什麼話?”

“你說,現在見你一面有多難,以前你總會出宮找我出去玩兒,現在好幾個月都不出去一趟!”長孫衝越說越激動,而眼睛一直狠狠地盯着李承訓。

“我承訓皇兄正需要照顧的時候,你又不需要照顧!”

“照顧也無需日日不離,再說,有太監宮女何勞你衣不解帶?”

“什麼叫衣不解帶,長孫衝,你!”

………

咣噹一聲,李承訓早已回到自己的房間,關上了房門,而那兩位還在大殿門口吵鬧不休,根本沒人注意到他已經走了。

躺在炕上,李承訓努力回想今天與李世民對答的每個環節,看有無不妥,可有補救,及至想到自己竟然卑躬屈膝的在李世民面前低頭服輸,多少有些不甘。若是自己武功還在,何至於斯?可如今這般,他也是無可奈何。

所謂兵不厭詐,就如當年李世民騙殺建成太子一般,他暫時的屈尊投降,也是不得已而爲之。目的只有一個,先救人,後逃跑,至於是否東山再起,李承訓還沒打算。因爲從心裡來講,他是佩服李世民這貞觀之治的,除非必要沒必要去推翻他,讓百姓再次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同樣,李世民也絕不會因爲今天的談話而放鬆對自己的警惕,相反,他可能會加大對李承訓的防備,除非他可以確定李承訓的才智不會用到顛覆他的江山上來。但是,要做到這點,很困難,因爲人性的猜忌本能始終存在。

李承訓預感到,從此開始,他和李世民的敵對狀態將有所緩解,將從明面上的對抗,發展成暗地裡的角鬥。

李承訓午飯都沒有吃,一直睡到掌燈時分,吃晚飯前,特別去廳中拜見長孫皇后。他自從可以下地行走以後,每天便多了一項任務,就是晚飯前與長孫皇后聊天,風雨無阻。

起初,他心裡牴觸,可通過接觸發現,這長孫皇后溫文爾雅,且博學多才,是他從未見到過的人物,與她交談起來,當真是一種享受,好似如沐春風,又如暖陽照身,讓你處處覺得舒服。

長孫皇后詢問了李承訓與李世民的會面的情形,莞爾一笑,“陛下聖明,又是極其愛才之人,只要你用心輔佐於他,他絕不會爲難與你,至於你的朋友,本宮再幫你想想辦法。”

“無名多些皇后娘娘!”李承訓的確心存感激。

“呵呵,承訓,自從你來這裡以後,皇上都很少來本宮這立政殿了,多是我去找他,或許我們的感情會有問題哦,你可算欠了本宮一個人情!”長孫皇后半開玩笑地道。

“是,是,皇后娘娘救命之內,無名感激不盡,他日娘娘有所吩咐,萬死不辭!”李承訓趕緊答道。俗雖然是俗了一些,卻是發自內心,他記下了這個人情,即便日後反出長安,也要給長孫皇后,甚至長孫家族一個面子。

兩人閒談一番,便到了晚飯時間,長樂公主嘰嘰喳喳的趕來,與他二人共盡晚餐。

李承訓見她眼睛又紅又腫,想是與長孫衝大鬧了一場,哭了一下午,可又不好過問,只得裝作未見,低頭匆匆吃飯。

長樂公主也沒似往日纏着李承訓講故事,或者在母后面前撒嬌,吃過飯後,也不與任何人打招呼,便一聲不吭出了房門。

第66章 江湖秘聞第114章 幽州往事第30章 周公廟探墓第51章 無計可施第33章 阿卡莎第2章 七美聚京都第59章 收兵四百第121章 大反賊的秘密第82章 萬人迷第41章 鱗甲變身第24章 瘦猴之死第75章 因爲愛所以愛第60章 玄冰戰火雲第87章 人體蜈蚣第88章 酒逢知己第20章 險遭**第53章 夏雪兒身世之謎第13章 低頭第60章 玄冰戰火雲第109章 夏雪兒出走第73章 兵動幽州城第88章 退守第40章 情債糾葛第122章 迷困官軍第16章 公主心病第111章 卜獵人的苦楚第56章 嚴刑逼供第52章 暗影護衛第104章 再拜三兄弟第36章 八證道金剛第45章 移兵大青山第32章 帝都暗戰第112章 飛馬認主第75章 兩雄對壘第38章 三大猜想第85章 意亂情迷第35章 虎形扳指第15章 化功散與蒙汗藥第10章 夢幻澤霧陣第43章 夜奔大青山第96章 極品聖旨第58章 窮追不捨第75章 怪異行軍第36章 死裡逃生第124章 離京出塞第22章 盲眼鏖戰第79章 休兵疑雲第53章 夏雪兒身世之謎第123章 引蛇入洞第121章 汝南公主醉春風第108章 獨上天梯第92章 破陣第75章 吻別第93章 再戰第84章 天大的封賞第44章 官封寧遠將軍第99章 踢碎醋罈子第100章 英雄相惜第110章 金融棋子第87章 甘露殿面聖第6章 蟲噬的身體第121章 九嶺迷洞第74章 神秘人第9章 道家秘事第121章 大反賊的秘密第91章 強勢迴歸第28章 鐵手鷹的愛情第110章 萬鼠之王第21章 六旗軍第67章 公主你愛我嗎?第124章 豬猿同路第91章 殺機重重第104章 再拜三兄弟第31章 皇帝病危第61章 鄒鳳熾第118章 推算破迷第22章 東牀快婿第121章 九嶺迷洞第88章 退守第63章 銀礦秘密第109章 夏雪兒出走第8章 太虛荒第7章 道德經裡的武功第40章 穿越之謎第53章 回家的路上第52章 暗影護衛第100章 龍尾火馬陣第64章 皇帝是大黃雀第8章 真假李無名第39章 秘道之爭第49章 行刺第9章 道家秘事第43章 軍權之爭第68章 女人私房話第72章 真氣種子第49 破局人質陷阱第33章 阿卡莎第68章 指鹿爲馬第43章 軍權之爭第69章 獨撐危局
第66章 江湖秘聞第114章 幽州往事第30章 周公廟探墓第51章 無計可施第33章 阿卡莎第2章 七美聚京都第59章 收兵四百第121章 大反賊的秘密第82章 萬人迷第41章 鱗甲變身第24章 瘦猴之死第75章 因爲愛所以愛第60章 玄冰戰火雲第87章 人體蜈蚣第88章 酒逢知己第20章 險遭**第53章 夏雪兒身世之謎第13章 低頭第60章 玄冰戰火雲第109章 夏雪兒出走第73章 兵動幽州城第88章 退守第40章 情債糾葛第122章 迷困官軍第16章 公主心病第111章 卜獵人的苦楚第56章 嚴刑逼供第52章 暗影護衛第104章 再拜三兄弟第36章 八證道金剛第45章 移兵大青山第32章 帝都暗戰第112章 飛馬認主第75章 兩雄對壘第38章 三大猜想第85章 意亂情迷第35章 虎形扳指第15章 化功散與蒙汗藥第10章 夢幻澤霧陣第43章 夜奔大青山第96章 極品聖旨第58章 窮追不捨第75章 怪異行軍第36章 死裡逃生第124章 離京出塞第22章 盲眼鏖戰第79章 休兵疑雲第53章 夏雪兒身世之謎第123章 引蛇入洞第121章 汝南公主醉春風第108章 獨上天梯第92章 破陣第75章 吻別第93章 再戰第84章 天大的封賞第44章 官封寧遠將軍第99章 踢碎醋罈子第100章 英雄相惜第110章 金融棋子第87章 甘露殿面聖第6章 蟲噬的身體第121章 九嶺迷洞第74章 神秘人第9章 道家秘事第121章 大反賊的秘密第91章 強勢迴歸第28章 鐵手鷹的愛情第110章 萬鼠之王第21章 六旗軍第67章 公主你愛我嗎?第124章 豬猿同路第91章 殺機重重第104章 再拜三兄弟第31章 皇帝病危第61章 鄒鳳熾第118章 推算破迷第22章 東牀快婿第121章 九嶺迷洞第88章 退守第63章 銀礦秘密第109章 夏雪兒出走第8章 太虛荒第7章 道德經裡的武功第40章 穿越之謎第53章 回家的路上第52章 暗影護衛第100章 龍尾火馬陣第64章 皇帝是大黃雀第8章 真假李無名第39章 秘道之爭第49章 行刺第9章 道家秘事第43章 軍權之爭第68章 女人私房話第72章 真氣種子第49 破局人質陷阱第33章 阿卡莎第68章 指鹿爲馬第43章 軍權之爭第69章 獨撐危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