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暗黑第一陣

靜謐之中,李淳風的聲音在暗夜中響起,“李國主還不進陣,在等什麼?”

李承訓知道其已經在自己身後站了很久,他的身子動也未動,淡淡地答道:“袁天師的十二皇道陣,分落於城邦十二座城門間,隱藏於每日十二個時辰內,只有在其特定的時間內才能露出行藏,而明德門內的陣法,當是子時顯形,現在時候不到。

“無量天尊!”

聽聞李承訓一語道破陣法玄機,李淳風心中無比震撼,即便他已經猜到李承訓今日坐在這裡,並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真真看出了門道,記得當時陣成之時,袁天罡曾令他試着破陣,而他則是花了一個月的時間,才找到這隱陣入口。

“李道長所來何事?”

李承訓話音又起,對於李淳風的到來,他多少感到有些奇怪,知其所來,必有其原因。

“吾師說李國主天資聰穎,雖然學陣時日不長,但奇門遁甲之術已超越貧道,令貧道觀國主破陣!” 李淳風說的畢恭畢敬,不似有假。

“呵,”李承訓不禁輕聲一笑,他真是搞不到這袁天罡葫蘆裡賣的什麼藥?難道是要借李淳風之眼,一步步看自己如何破解陣法?可這有何意義?

“國主不要誤會,貧道自不會隨君進陣,只在陣外瞭望足矣!”李淳風也是眼明心快之人,立時出言解釋。

“這是令師布的陣法,別說你來觀陣,就是進陣,對於我來說,也算不得什麼!”

這不是李承訓自大,也不是他瞧不起李淳風,而是他說出了一個陣法屆的通則,其實陣法構成後,任何一個環節都是環環相扣的,一點改變都足矣破壞陣法的完整。

如果李淳風進陣,那就說明其是這陣法中的一部分,那他就必須要存在,若是他不進陣,那就說明他不屬於陣法中的一部分,那對李承訓來說就更無所爲了。

李淳風也是化外高人,自然明白李承訓的言外之意,也就是等於說同意了他於陣外觀陣的請求,便話鋒一轉,問道:“李國主,貧道奇怪,您爲何這第一陣選擇在和明德門,而不是旁處?”

李承訓微微一笑,他不知道對方到底是在考較他,還是真的在向他討教,但無所謂了,告訴他又何妨?反正結果是他站在了這裡,其過程也不怕他知道。

“開國維東井,城池起北辰”。

他依舊沒有起身,只開口說了一句,便即住口不語,他沒有必要說透,那李淳風能領悟便罷,若不能領悟,也怪不得旁人。

李淳風深諳風水之道,自然懂得這話的含義,聞言微微頷首,“李國主果然厲害,貧道欽佩!”

其實這道理說開了很簡單,古代帝王講究個據北而立,面南而治的傳統思想,所以這大城的入口必然在南面,開口納四方朝貢進入,那依據方位而佈置的陣法,自然也是從南面起陣,才符合客觀定律。

李淳風雖然語氣中對李承訓甚至恭敬,但無論從其面色還是體態上,依舊傲骨不失風範,他又給李承訓施了一禮,神態恭謹地道:“吾師有命,真人面前不遮掩,若李國主能道破十二皇道陣的關鍵,便令貧道將這陣法名目悉數說出來,以供國主參詳!”

“哦?那我當是要洗耳恭聽了!”

李承訓其實頗感意外,但他面上不露聲色,只在心中鋪排:袁天罡爲何要這樣做?難道他真的是想以陣會友?還是在麻痹自己?或是要將自己陷入歧途?不過想他好歹也是當代大宗師,沒有必要用這伎倆,總之不管怎樣,小心便是。

李淳風是個中正的執行者,在鑑定出李承訓已經摸到十二皇道陣門徑後,他爽快地講出了那十二個陣法的名字,分別爲暗黑陣、離火陣、澤霧陣、雷星陣、水連陣、山積陣、天傾陣、金光陣、風迷陣、鏡花陣、地覆陣、黑鐵陣。

同時,他也說了這十二道陣法對應所在的城門,分別爲明德門、啓夏門、安化門、春明門、延興門、通化門、金光門、延平門、開遠門、景耀門、芳林門和光化門。他還告訴李承訓,這十二陣的開陣時間是從每日子時到亥時,每一個時辰會有對應的有一個陣法自動開啓。

及至李淳風說完,李承訓也多少琢磨出了一點兒門道,也許袁天罡的用意很簡單,只是想幫助對手一把,使對手更加強大,因爲其很久沒有遇到對手了,這就像是下棋,如果對弈雙方棋力相差太遠,那也沒甚意味,若是能將對手扶持強大後,來挑戰自己的極限,並勝之,這種翻手雲覆手雨的感覺,一定會很美妙。

子時已到,李淳風要說的話已經說完,便站在這裡等他破陣出來,卻見李承訓依舊盤膝坐在那裡,一動不動,不由得感到好奇,但他沒有開口,這就是涵養,他知道李承訓即便未動身,也已經進入了破陣的狀態,他不應該去打擾他。

李承訓坐在那裡沒動,不是他不着急,而是他覺得急也不急在這一時,他要好好將李淳風與自己說的話梳理一番,特別是要將其所透露給自己的十二道陣法名稱,與印象中的十二道城門情況,在腦海中一一對應起來,細細品味,或許其中便有他破陣的線索。

大約半個時辰後,他終於站起身來,先是回身頗有風度的向李淳風抱拳行禮,而後才又轉身大步向明德門走去。當然,李淳風也回之以禮,並抱以微笑,一直目送他進入明德門中,這友好的氛圍,還真似高手切磋,點到爲止的態勢。

這就是高手,總會爲對方留有餘地,也是在爲自己留下餘地。

由於夜間要破明德門的隱藏陣法,爲了防止不必要的麻煩,在白日裡,李承訓已請旨皇帝於今日夜間撤走明德門的守衛,所以這裡,現在,是屬於他的。

李承訓推開厚重的城門,從明德門外進入到外郭城內,頓時覺得眼前一黑,那天空中原本閃亮的星月在瞬間消失,那應該有的街路風燈也突然不見,有的只是黑暗,他感覺自己彷彿進入了一個無盡的黑洞之中。

“天羅十二皇道陣”第一陣,明德門“暗黑陣!”

他並沒有盲目的深入,最先做的是回身觀瞧,其身後也已經變作了一片漆黑,他伸出雙手,去觸摸那曾被自己推開的城門,卻是什麼也沒有摸到,於是他向後退了幾步,再次伸手觸摸,還是摸不到,好似那城門也突然消失在無盡黑暗當中。

“這怎麼可能?”

按照他印象中測定,他僅僅是跨步邁入城門口,那他與城門的距離是極近的,只要伸出手臂,便可以摸到城門,但他卻在走了數步後,依然找不到那門。

無論怎樣的陣法,其關鍵處都在於一個“迷”字,讓墮入其中的人迷幻、迷惑、迷茫、迷失,而後任人宰割。

經驗告訴李承訓,他進門之後,當是觸發了機關,將那城門隱蔽於暗黑陣外,雖然他知道近在咫尺,但若不破了暗黑陣,他永遠也別想走到那裡。

“既來之,則安之,我將踏遍明德門內,看你如何遁形!”

想罷,李承訓憑藉着腦中記憶,向內裡走去,他敢闖這第一陣,也是做足了功課的。

但凡是陣法,便要依託有形之物,因爲只有物體有形,纔有屬性,纔可以以爲陣法妙用,所以他白日間憑藉自己的超強記憶力,將明德門外的所有街坊,樓閣,甚至到誰家門外有何雜物都記得清楚。

這樣一來,即便此刻眼前漆黑一片,他也有信心分毫不差的將這明德門內走個遍,並最終從正確的通路出去,但他走了差不多一刻鐘,依然沒有能夠走出這片漆黑,而按照他記憶中的路徑,此刻他應當已經走過了“安義”,“保寧”,“開明”等明德門後數個街坊。

“果然厲害!”

李承訓不得不停下來,他知道自己一定是行走在一個圓圈之內,在繞圈子,使得他在這黑暗中即便永遠不停歇,也不會走出去。

這是一種遮眼法,他曾在破解周公廟迷宮的時候經歷過,他最後是憑藉在地道四壁鑿孔定位,從而走出的迷宮,但這裡不同,這裡根本連牆面都讓你摸不到,甚至連星星這種指向的參照物都沒有,可讓他如何尋找出路?

想這天下,也只有袁天罡能佈下這迷陣,而李承訓此刻打破腦袋也想不明白袁天罡是怎麼布的這個陣,更別說去破陣了。

時間又過去了一刻鐘,距離丑時陣消不過兩刻鐘的時間,他不再盲目前行,而是就地坐了下來,陷入了沉思。

這裡是無邊的黑暗,在這黑暗之中一定有某種路徑被重置,使得進入陣中之人迷失方向感,始終在原地打轉而不自知,那這關鍵在哪裡?

這裡既沒有月光、星光,也看不到白日裡坊間的一切物體,甚至連風聲都聽不到,那該如何定位自身,並找到出路?

這兩個問題是破陣的關鍵,勘不破這兩個謎團,他這暗黑陣便無法得破,時間一分一秒的流逝,很快就流過了子時,李承訓仍然沒有思路,但他卻睜開了眼睛,這是子時與丑時交替的時間,明德門暗黑陣即將隱遁,他必須要查看一番。

果然,星空瞬間再現,微風再此撫來,眼前的街坊也都瞬間歷歷在目,他回身審視了一下自己的所在,原來還在明德門內,且與大門觸手可及,看來他這一夜始終在原地打轉,根本就未走出去分毫。

李承訓依然在那裡坐着,他沒想通,自然不能走,於是時間繼續向前走,在太陽升起,紅光普照大地的時候,他終於站起身來。

此時城門洞開,百姓們已經開始各自忙碌,雖然有人覺得他坐在地上,神色奇怪,倒也無人多事上前問詢,畢竟長安是當時的世界政治經濟中心,往來各國人等數不勝數,奇葩也是不少。

“李國主,如何?”

李淳風是在城門打開後,第一個從城外進來的人,他一直站在他的背後,直到李承訓起身,他纔有禮貌的上前搭話。

“還好!辛苦李道長作陪”李承訓拱手做禮,雖然這夜耗盡心力,使他看起來頗爲疲憊,但他還是不失風度。

李淳風聞言,眼色頓時一亮,顯得熠熠生光,“不知國主可探出這陣虛實?”

李承訓淡淡一笑,未置可否,卻說道:“還好,有點兒思路,今晚再試試!”

他留下這點兒話頭兒,吊足對方的胃口,而後揮蕩着衣袖,一拱手,便轉身瀟灑離去,扔下一副吃驚的李淳風,獨自在城門鬧事口呆立。

第104章 擒王第6章 幽州難民第73章 兵動幽州城第40章 三英鬧法場第58章 假鬼冢第98章 久別勝新婚第107章 公主夜話第37章 竇紅娘守城第63章 情暖心尖第61章 鄒鳳熾第72章 雙龍會第43章 再回帝都第12章 與蛇爲舞第37章 終南山老聃洞第76章 回京面聖第39章 藏經閣第7章 道德經裡的武功第90章 太極顯威第13章 干戈換玉帛第90章 牀上的曖昧第25章 險象環生第12章 奇門遁甲第98章 疑兵之計第105章 苦戰三金剛第15章 死亡邊緣第44章 暗影門第14章 洛陽城外第7章 被困長樂殿第50章 挖內奸捉銀環第58章 縱論七皇后第15章 除惡丐第51章 吐出一切第106章 無名天坑第112章 飛馬認主第2章 暗潮洶涌第94章 戰旗與木牌第104章 洞房驚魂第23章 深夜來客第131章 反攻三嶺第55章 解謎第25章 崖下驚魂第83章 大破子母劍陣第105章 苦戰三金剛第90章 太極顯威第40章 三英鬧法場第101章 君子之約第102章 帝都隱王府第18章 都督府陰謀第47章 愛情絕招第7章 暗夜鬼火第96章 無名谷第67章 越獄第3章 夜入皇宮第53章 迫讓大青山第70章 污點證人第79章 衝殺與談判第61章 援兵至第28章 醫佛第62章 金蓮花吊墜第19章 三分之一殘第46 儺舞第2章 他鄉遇故知第104章 再拜三兄弟第17章 出塞第22章 盲眼鏖戰第108章 姐妹協議第79章 休兵疑雲第38章 攻防博弈第64章 無計可施第13章 百獸拳第52章 小睡溫柔鄉第20章 俗家弟子第14章 瘦猴的故事第95章 聚焦青龍峽第14章 販酒人第20章 自絕於生路第113章 湖底探秘第100章 龍尾火馬陣第1章 打情罵俏第25章 紙醉金迷第128章 洞房第95章 暗度陳倉第85章 意亂情迷第57章 白將軍第49章 行刺第89章 離魂第76章 回京面聖第36章 踢雲烏騅馬第119章 戰前總動員第71章 疏忽萬變第131章 反攻三嶺第101章 別離美人谷第51章 李世民落淚第39章 谷分陰陽第100章 龍尾火馬陣第22章 東牀快婿第103章 藏兵洞夜話第24章 三奇陣第65章 劉黑闞第63章 宮中柔情
第104章 擒王第6章 幽州難民第73章 兵動幽州城第40章 三英鬧法場第58章 假鬼冢第98章 久別勝新婚第107章 公主夜話第37章 竇紅娘守城第63章 情暖心尖第61章 鄒鳳熾第72章 雙龍會第43章 再回帝都第12章 與蛇爲舞第37章 終南山老聃洞第76章 回京面聖第39章 藏經閣第7章 道德經裡的武功第90章 太極顯威第13章 干戈換玉帛第90章 牀上的曖昧第25章 險象環生第12章 奇門遁甲第98章 疑兵之計第105章 苦戰三金剛第15章 死亡邊緣第44章 暗影門第14章 洛陽城外第7章 被困長樂殿第50章 挖內奸捉銀環第58章 縱論七皇后第15章 除惡丐第51章 吐出一切第106章 無名天坑第112章 飛馬認主第2章 暗潮洶涌第94章 戰旗與木牌第104章 洞房驚魂第23章 深夜來客第131章 反攻三嶺第55章 解謎第25章 崖下驚魂第83章 大破子母劍陣第105章 苦戰三金剛第90章 太極顯威第40章 三英鬧法場第101章 君子之約第102章 帝都隱王府第18章 都督府陰謀第47章 愛情絕招第7章 暗夜鬼火第96章 無名谷第67章 越獄第3章 夜入皇宮第53章 迫讓大青山第70章 污點證人第79章 衝殺與談判第61章 援兵至第28章 醫佛第62章 金蓮花吊墜第19章 三分之一殘第46 儺舞第2章 他鄉遇故知第104章 再拜三兄弟第17章 出塞第22章 盲眼鏖戰第108章 姐妹協議第79章 休兵疑雲第38章 攻防博弈第64章 無計可施第13章 百獸拳第52章 小睡溫柔鄉第20章 俗家弟子第14章 瘦猴的故事第95章 聚焦青龍峽第14章 販酒人第20章 自絕於生路第113章 湖底探秘第100章 龍尾火馬陣第1章 打情罵俏第25章 紙醉金迷第128章 洞房第95章 暗度陳倉第85章 意亂情迷第57章 白將軍第49章 行刺第89章 離魂第76章 回京面聖第36章 踢雲烏騅馬第119章 戰前總動員第71章 疏忽萬變第131章 反攻三嶺第101章 別離美人谷第51章 李世民落淚第39章 谷分陰陽第100章 龍尾火馬陣第22章 東牀快婿第103章 藏兵洞夜話第24章 三奇陣第65章 劉黑闞第63章 宮中柔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