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要着急,我知道大家都很着急的想要知道,但小掌櫃跟我說了,這個時候確實不是時候,咱們需要一個特別的機會,而且這錢莊往後面拖一拖,相對來說這效果會更加的好,因爲小掌櫃說接下來還會有一個特別的災難。”
“什麼還會有災難?”李世民大吃一驚,這一次的旱災和蝗災共同襲來,已經讓他擔驚受怕了,此刻還說會有災難,李世民又豈能不緊張,畢竟這個一舉一動都有可能讓大唐的局勢發生巨大變動,重要的是李世民現在正在布着一個非常巨大的局,要是稍有變動,那就會滿盤皆輸。
“皇上莫要着急,小掌櫃說了,這個災難其實就是他之前和我們說過的蝗災。”
“蝗災不是已經平復了?”
“皇上您之前的猜測是正確的,小掌櫃說了蝗災的爆發不是今年,而是在明年。”
儘管事先已經預知到了這個消息,李世民還是忍不住倒吸一口冷氣,如此以來,他們現在所做的一切豈不是相當於白費了,如果繼續這麼維持下去,還有可能讓他們大堂損失更多的人力物力。
或許是感受到李世民的心情和表情,魏徵連忙再次開口:“不過皇上也不要太過着急,切莫要注意龍體,我們此次所做的一切其實沒有白費,相對來說已經整體的壓抑住了我們隴右道的蝗災,但皇上是否知道,其實這一次的蝗災爆發並不是來自於我們隴右道,而是來自於外境。”
李世民愣了愣,不過身爲一朝天子的他,很快就反應了過來。
對呀,之前一直都忽略了一件事,李長安曾經說過,隴右道會爆發旱災,吐蕃和土谷渾等鄰國也會爆發出史無前例的蝗災,李世民的隴右道旱災和蝗災基本都已經穩住了,但是吐蕃和吐谷渾他們的蝗災可沒有受到壓制。
一想到到時候他們國土內蝗災爆發,把他們的國土內所有的糧食啃食乾淨,然後朝着隴右道疾撲而來的時候,那會是一種什麼樣的場景??
這可是幾國的交匯處。
城牆失火殃及池魚這個道理李世民還是明白的。
這一直以來他們確實忽略了一件事,此次的災害不僅只有他們。
李世民一拍腦殼:“對呀,朕怎麼把這茬給忘了,吐蕃會爆發蝗災,吐谷渾也會爆發蝗災,一旦他們國土內的糧食被消耗完畢,到時候就會朝着我隴右道襲來,到時候將會是空前絕後的災難,這該如何是好?”
不說還不要緊,說起來李世民便有些焦急了。
畢竟前一秒還聊着刺激大唐的經濟,可是後一秒卻有着如此災難,而且遭受這旱災,一旦吐蕃和吐谷渾的糧食被消耗乾淨,到時候必定會狗急跳牆,到時候的大唐將會面臨着更大的災難,而且突厥也絕對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杜如晦和房玄齡互相對視一眼,都能看到各自眼眸中的驚訝和煩惱。
“皇上莫要急躁,小掌櫃在給我們這些提示之外,也給了我們令我一個建議。”
“什麼建議?”李世民着急的問。
“小掌櫃讓我們囤糧。”
嗯??
囤糧食?
對呀,這種時候確實該囤積一些糧食,也好在明年度過危機,被這麼一提醒,李世民這才反應過來,若是明年真的爆發蝗災,到時候的收成一定會很慘淡,到時候整個大唐真的要陷入焦慮之中,現在他們既然已經提前知道了這個消息,那爲何不趁機囤積糧食,如此剛好能夠解決明年的災害!!
現在李世民可算是明白了過來,爲什麼李長安之前一直說要吐蕃他們分期付款,原因就是今年的蝗災暫時不會爆發,他們可以趁着這個機會收攏他們的糧食,到時候大唐就把所有的主動權都握在手裡,要是蝗災真正的爆發,到時候吐蕃和土谷渾等人一定會親自過來求他們。
如此一來,那所有的主動權不都落在了大唐的手裡?
一方決定了之後,李世民也得出了一個結論。
“先前確實是朕疏忽了這一切,既然如此,那成立錢莊的事情就先往後隔一段時間,等蝗災爆發的時候,咱們再議論錢莊的事情,眼下所有人聽着。”
“從這一刻起必須要儲存糧食,同時吐蕃所貢獻過來的那三千五百萬兩黃金全部都拿出來,大規模的購買糧食,此外,找個地方建立一個巨大的糧倉,爲明年的蝗蟲災害做準備,對於那些有餘糧的家庭,用市場最高價向他們收購,記住,不能鬧出太大的動靜。”
李世民現在可算是有了想法,但他也知道這種非常時期絕不能把動靜鬧得太過於巨大,否則會引起大家的混亂。
..........
在接下來的時間裡,朝廷一直都在低調的收攏着糧食開始囤積糧食,同時也建立了一個極其龐大的糧食倉庫,爲明年的蝗災做準備,儘管李世民讓他們把動靜鬧到最小,儘量不要驚動老百姓。
但紙始終還是包不住火,一開始大家也不以爲然,可是在接下來這幾天,老百姓們就紛紛發現了不對勁,朝廷的人以前也不會如此瘋狂的招收糧食,這一次的朝廷卻是源源不斷的囤積糧食,只要拿過來他們就會收。
如此一幕,更是讓長安城裡面的人開始議論紛紛。
“這到底咋回事呀?朝廷的人最近這幾天怎麼就這麼奇怪,不斷的收購糧食,這是咋回事?”
“對啊,我也覺得奇怪,朝廷以前也沒做這種事,雖然他們一直都在收購着糧食,但是規模也沒有這麼大,不會是要出什麼事情了吧?”
“這種事情你可不要胡說,會被殺頭的。”
“我什麼時候胡說了,你自己也有目共睹,現在朝廷可是大規模的收購糧食,而且我還聽說朝廷還建立了一個非常大的糧食囤之稱,看樣子他們是想囤積糧食,真不知道這是要幹嘛,難不成他們想打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