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再臨大朝會(三)

政治覺悟這個東西,往往是天生的,古往今來玩政治的,沒有幾個不是精明極點的,徐陽就沒有偉大的政治覺悟,所以註定他不是個當官的料,所以也註定了他的政治面貌上只能總填一個‘羣衆’。

但是相比房玄齡來說,那簡直是瑩火與皓月一般,房玄齡是誰,唐朝當世第一宰相是也。

《新唐書》對老房的評價是“玄齡當國,夙夜勤強,任公竭節,不欲一物失所。無媢忌,聞人善,若己有之。明達吏治,而緣飾以文雅,議法處令,務爲寬平。不以己長望人,取人不求備,雖卑賤皆得盡所能。或以事被讓,必稽顙請罪,畏惕,視若無所容”。

能在新唐書中的此殊榮的也就是杜如晦能語氣並肩,‘房謀杜斷’說的就是他倆,從隋末的天下大亂開始追隨,到爲李二爭權奪位,再到天下已定的位列宰相,這樣一位傳奇人物的政治嗅覺敏銳的簡直不是一般人。

要不是日後的子嗣房遺愛和高陽公主謀反,房家本來可以封妻萌子,靠着老房的功勞簿混一輩子,當時房玄齡的兒子很多,原本都是要直接殺頭的,最後也大多都是發配邊塞,足以可見老房的功勞有多大,以至於日後的帝王都會考慮他的從龍之功,不讓他房家血脈斷絕。

這也從側面看出老房的政治玩的到底有多溜。

“臣以爲徐公所言極是。”房玄齡剛剛說完,兩儀殿上的氣氛就有些不對勁,房玄齡的處事大家知道,一向平易近人,所以他領班朝會時,大家站的都很隨意,不像杜如晦整天板着個臉,跟魏徵一副模樣。

房玄齡絕對不會選擇站在文武百官的對立面的,可是這一次,他爲什麼要爲徐陽出頭呢?文官集團百思不得其解,不僅百官不知道,連李二都有些暈乎,房玄齡他最爲了解,從來不做沒有把握的事情,就連當初玄武門事變時,他都因爲有兩重把握不確定能殺掉李建成而對自己鋌而走險不夠支持,可是這一次,他爲什麼要如此袒護徐陽這個沒有絲毫根基的新貴呢?

徐陽此時也有些驚訝,沒想到朝堂上的老好人老房會替自己出頭,冒着被全大殿三分之二的集火而掩護自己。

“房愛卿爲何以爲徐卿所言有理呢?”李二坦然問道。

“回稟陛下。”房玄齡抱了抱手中的玉牌,朗聲道:“臣自從上次太極殿偶聽陛下提起蝗災之事,心念百姓,遂走訪了長安周圍二十七縣,六百餘村莊,整整四百餘里,訪問了鄉中數百名老人,都得問這兩年確實大旱眼中,老人都說此爲蝗災之前兆,房某不敢相信,於是還前往嚴家,訪問了顏之推老先生,先生聽聞道‘久旱必有蝗’爲我所警示。遂今日朝堂上支持徐公的論斷,明年可能確實有蝗災,不得不防。”

不知怎麼的,房玄齡一曝出顏之推的名號,原本亂哄哄的朝堂頓時安靜了下來,徐陽暗自腹議,這顏之推到底是哪個?自己怎麼從來沒聽說過?《隋唐英雄傳》裡也沒有這號人物啊?難道是當世大儒?爲毛自己只知道一個李綱?看來情報工作做的太差了啊。

徐陽打算等會下了大殿就掏手機查查這顏之推到底是哪位高人。

李二摸了摸鬍鬚,思索良久,才道:“房愛卿所言有理,防患於未然,既然多發大旱,那蝗災定易產生,朕確實要做好應對蝗災的辦法,徐愛卿,你快給朕道來預防蝗災鬼谷有何辦法?”

徐陽端起玉牌回答道:“天地萬物,相生相剋,乃用一物降一物的辦法最爲可用,臣打算讓整個關中大肆飼養雞鴨羣禽,整日放養,于田間採食蝗蟲卵,想必大可抑制蟲災,等到蝗蟲破土而出之時,雞鴨羣禽已有足夠數量,這樣就能在其翅膀未硬之時全部啄食,大大緩解蝗災。”徐陽這一招用雞鴨去吃蝗蟲這可是近代的老辦法,如果雞鴨多到一定數量,那麼雖然不能消滅蝗蟲,抑制倒是很容易。

李二仔細思索了一番道:“不錯不錯,此主意甚好,既不消耗人力物力,又能養肥雞鴨,如此便能抑制住蝗災,真是好計謀。宣朕旨意,關中百姓家如此每家每戶按人頭養雞鴨,嗯諸位愛卿,你們看養多少隻爲好?”李二朝大殿下面問道。

衆人皆是面面相覷,就在幾分鐘前,他們還在反對蝗災,現在就要給預防蝗災出建議,這可拉不下來這個臉。

“臣以爲不必強制規定,臣覺百姓養殖的雞鴨得越多越好。”徐陽端着玉牌大聲道,他可是深知蝗災的嚴重程度的,當時關內餓死人的事情多有發生,要不是南方大熟,徐陽覺得搞不好李二的政權都會因爲這場蝗災而被推翻。

“難道朕不知道雞鴨禽類越多越好嗎?但是百姓的養殖能力有限,飼養過多便沒有能力伺農田地,這是朕不願看到的。”李二端跪坐在高臺上,悲天憫人的說道。

“臣覺得不然,曲轅犁的推廣讓原本需要十人耕作的土地現在只需要三人即可,百姓有多餘的勞動力,就需要幹更多的事情填飽肚子,只有勤勞才能富裕,臣不才,只請求對養雞鴨大戶進行獎勵,一貫起底,只要養雞鴨超過二十隻,臣便獎勵他一貫錢,這錢財由臣自己來出。”徐陽的這番話需要勇氣,能說出拿個人資產鼓勵社會制度的他還是古今中外第一人,李二也是微微一愣,良久,他才隊旁邊的白眉公公道:“公佈關內,擬旨吧。”

大朝會散了,李二在解決的蝗災的事情之後,興趣乏乏,文官集團也是自討沒趣,這一次不但沒能羞辱成徐陽,反而是讓他有了一個名垂千古的機會,每一戶養二十隻雞鴨便能領到一貫錢,這簡直就是天大的好事,百姓一定會爭相去幹,就算蝗災沒發生,徐陽此舉也是沒人再敢彈劾的,誰有這個魄力能散盡萬貫家財去資助國家的?

徐陽在大朝會一結束就朝房玄齡旁邊靠,他實在是好奇這個房玄齡在大殿上爲什麼支持他,光是一個顏之推老頭的話應該不能信,一定還有其他原因。

徐陽走到房玄齡身旁,悄悄問道:“房公,今日大殿上的事情多謝了,只是小子不知道,您爲什麼突然支持小子的想法?”

房玄齡嘴角露出了一絲笑容,也是小聲道:“房某與袁天師爲至交。”

第50章 化學院助手第54章 新羅女王的救贖第55章 倭國,螳螂捕蟬?第1章 登上歷史舞臺第15章 胡商們的期待第17章 甕中捉鱉第37章 突厥覆滅的前夕第38章 澳洲根據地第40章 城管特種部隊第5章 長安街除夕驅儺第28章 前往呂宋島(下)第61章 捷報頻傳第51章 漢唐雄風第41章 我爹是李二第45章 再臨大朝會(一)第65章 十年生死兩茫茫第53章 鬼谷式推進第51章 兵臨吐谷渾第47章 千里捷報(下)第37章 大唐的武將第50章 高爐鍊鐵第9章 五星級酒店開業(二)第56章 《大唐帝國的擴張》第40章 長安多事第58章 賊匪工人第48章 玄奘西天取經第54章 科技的啓蒙第18章 梁祝之曲第45章 ?千里捷報(上)第44章 勝敗天平第9章 李二家的朝堂(中)第32章 大勝高麗第24章 名揚天下第48章 永結同心第36章 衆人拜訪第4章 有女初長成第29章 城管誓師大會第18章 唐滅突厥(上)第31章 勝利者的藉口第7章 長安夜市第38章 提攜玉龍爲君死(下)第68章 現代化改造第48章 貪污的國舅第8章 李二家的朝堂(上)第55章 龍巡天下(上)第64章 近鄉情更怯第61章 廣廈將傾第25章 KTV的改造第60章 天下時局第14章 吐蕃的和親第29章 煤老闆的前奏第78章 年終歲末第51章 修建書院第13章 朝賀進行時第42章 何樂而不爲第24章 修建行宮第58章 報紙的第一次面世第63章 土山崩,則火攻三十六章 又見高句麗第52章 大火燒山第39章 名動長安(二)第42章 《大唐西域記》第25章 書院記者採訪第19章 大唐的首塊金牌(下)第38章 書院與國子監第52章 祭祀竈神第23章 偷襲計劃第16章 ?一節語文課第50章 育子之樂第22章 城管公務員面試第51章 書院的聚會第55章 合金VS隕鐵第40章 膝下子女第40章 長安多事第21章 盆滿鉢滿第29章 煤老闆的前奏第8章 ?繁華長安(上)第17章 殺手鐗第42章 名動長安(五)第11章 必先利其器第20章 大唐第一才子第35章 一觸即發第60章 天下時局第65章 帝王相迎第24章 大唐製衣公司第9章 韓彥軒的歸來第33章 大國氣度第53章 徐家莊收租第33章 澳大利亞第15章 揚帆起航第43章 高麗倭國的動作第21章 帝師的日常第40章 城管特種部隊第42章 何樂而不爲第33章 謝唐昌的朝拜(上)第29章 城管誓師大會第39章 自行車上市(二)第47章 超市開業第6章 日出東方,不落唐國第49章 徐陽在海邊畫了一個圈
第50章 化學院助手第54章 新羅女王的救贖第55章 倭國,螳螂捕蟬?第1章 登上歷史舞臺第15章 胡商們的期待第17章 甕中捉鱉第37章 突厥覆滅的前夕第38章 澳洲根據地第40章 城管特種部隊第5章 長安街除夕驅儺第28章 前往呂宋島(下)第61章 捷報頻傳第51章 漢唐雄風第41章 我爹是李二第45章 再臨大朝會(一)第65章 十年生死兩茫茫第53章 鬼谷式推進第51章 兵臨吐谷渾第47章 千里捷報(下)第37章 大唐的武將第50章 高爐鍊鐵第9章 五星級酒店開業(二)第56章 《大唐帝國的擴張》第40章 長安多事第58章 賊匪工人第48章 玄奘西天取經第54章 科技的啓蒙第18章 梁祝之曲第45章 ?千里捷報(上)第44章 勝敗天平第9章 李二家的朝堂(中)第32章 大勝高麗第24章 名揚天下第48章 永結同心第36章 衆人拜訪第4章 有女初長成第29章 城管誓師大會第18章 唐滅突厥(上)第31章 勝利者的藉口第7章 長安夜市第38章 提攜玉龍爲君死(下)第68章 現代化改造第48章 貪污的國舅第8章 李二家的朝堂(上)第55章 龍巡天下(上)第64章 近鄉情更怯第61章 廣廈將傾第25章 KTV的改造第60章 天下時局第14章 吐蕃的和親第29章 煤老闆的前奏第78章 年終歲末第51章 修建書院第13章 朝賀進行時第42章 何樂而不爲第24章 修建行宮第58章 報紙的第一次面世第63章 土山崩,則火攻三十六章 又見高句麗第52章 大火燒山第39章 名動長安(二)第42章 《大唐西域記》第25章 書院記者採訪第19章 大唐的首塊金牌(下)第38章 書院與國子監第52章 祭祀竈神第23章 偷襲計劃第16章 ?一節語文課第50章 育子之樂第22章 城管公務員面試第51章 書院的聚會第55章 合金VS隕鐵第40章 膝下子女第40章 長安多事第21章 盆滿鉢滿第29章 煤老闆的前奏第8章 ?繁華長安(上)第17章 殺手鐗第42章 名動長安(五)第11章 必先利其器第20章 大唐第一才子第35章 一觸即發第60章 天下時局第65章 帝王相迎第24章 大唐製衣公司第9章 韓彥軒的歸來第33章 大國氣度第53章 徐家莊收租第33章 澳大利亞第15章 揚帆起航第43章 高麗倭國的動作第21章 帝師的日常第40章 城管特種部隊第42章 何樂而不爲第33章 謝唐昌的朝拜(上)第29章 城管誓師大會第39章 自行車上市(二)第47章 超市開業第6章 日出東方,不落唐國第49章 徐陽在海邊畫了一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