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玄奘背後的唐國

這幾天,四面八方的人,像潮水一樣地向着羯若鞠闍國的首都曲女城涌來了,他們是來參加、觀摩學術辯論大會的。

聽說曲女城來了一個佛法極爲高深的年僧人,這一點還不能讓曲女城的百姓覺得好奇,讓他們覺得好奇的是,那名僧人聽說是從數千裡外,遙遠的東土大唐來的,這讓曲女城的百姓都十分好奇,這名僧人究竟長什麼模樣。

曲女城雄踞殑伽河的東岸,會場建築在距河十餘里的西邊岸上;場的東面正中,是一座雕構精美、飛金飾彩高十餘丈的臺龕,南面是一個莊嚴的壇場。距會場東北隅十五里,還特別建造了一座行宮,是供論主、戒日王、各國的國王大臣和一些學者們居住的。

從行宮到會場的兩邊路上,都新搭上了一些綵棚。殑伽河內擠滿了大大小小的船隻,郊野添搭了密密麻麻的帳幕,觸眼都是黑壓壓的人羣。臨風飄拂、光燦奪目的幢幡寶蓋,真像望不盡的林野;漫無邊際的空間內,匯流着清脆、悠揚、激越、宏壯的樂曲,翻騰的人海內到處滾蕩着虔敬、樸質和歡樂的歌聲。顯得特別緊張熱鬧的,更是從河西到會場的那一段路上,——爭奇鬥豔的攤販,堆滿了五光十色的貨物,盡情兒攬着生意;精技嫺巧、得心應手的藝人,在向觀衆們表演各式各樣的優美節目。廣大羣衆的心情,都爲這行將揭幕的“學術辯論大會”所吸引住了。這幾天,大街小巷,船頭車尾,都洋溢着這樣一些類似的談話:

“聽說這一回的論主是一位唐國高僧。”

“是的,據說他的名字就叫玄奘哩。”

“真不懂我們國王爲什麼要特別挑選這位外國的僧人來做論主呀!”

“人家有硬本事嘛。”

“的確,沒有硬本事,是當不了這論主的。你想,一個人提出的理論。要讓許許多多的學者來分析辯難,如果輸了還要自己砍下頭來,這難道是什麼好玩的事嗎?”

“這個唐國僧人怎麼會有這樣了不起的本事?”

“哼,聽說他是以唐國人的頭腦在我們印度學會一切的呀。唐國離我們有幾萬裡遠哩,他就是憑自己一個人冒着萬死一生的危險跑來的呀。”

“嘖嘖,這可是真有勇氣啊。。。”

。。。。。。。。。

玄奘淡淡的擡起了頭,在天竺待了這麼多年。他感覺自己的心境已經有了極大的提升,看到舞臺下那些攢動的人頭,云云衆生,一股普渡濟世之情油然而生,讓他感覺到心靈上的安穩和寧靜。

今天是“學術辯論大會”的第一日,也是一次對自己這些年在天竺學習佛法究竟成果如何的檢測。玄奘感覺自信滿滿,因爲他已經將大乘佛法中的種種都領悟的十分透徹。

越過黃雲滾滾漫無邊際的沙漠,一走幾百裡,根本碰不到人煙,望不見水草,滿目風沙,如陷地獄;爬那高聳雲天、萬峰皆白、冷徹骨髓、連飛鳥影子都看不到的大雪山。一路上艱難困苦,這些磨練都成了一筆他寶貴的財富,讓玄奘的心境得到了昇華,都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一路上的艱難會在潛移默化之中,提高他面對艱難困苦時的心態,讓他的心靈變的古井無波。遇到再大的麻煩都不會驚慌失措,而是會坦然面對。

自己來到天竺已經有八年了。八年時間如同一瞬,八年的時間裡,自己的腳跡又幾乎踏遍了五印度,所有著名的聖蹟,他都朝禮過了,所有著名的善知識,他都參訪過了。不管是研究佛教的學者。或非佛教的學者,不管是大乘佛教的學者,還是小乘佛教的學者,只要是對某一種學問具有精深獨到的研究。自己都謙謹地誠懇地請教過,虛心地艱苦地毫無厭倦地向他人進行學習。

因此,在印度的學者當中,自己受到了普遍的歡迎和尊敬,在學術的成就上,大家對於自己都有很高的評價。

這也使得玄奘在天竺有着一種超凡的社會地位,摩揭陀國那爛陀寺裡留學的時候,正法藏戒賢論師就非常地器重他,欣賞他。

正法藏戒賢論師將畢生的學問,全都傾授給他了。寺內每天供養他瞻部羅果一百二十枚,檳榔子二十顆,豆蔻二十顆,龍腦香一兩;還有天竺著名的特產的大人米一升。大人米的顆粒,有烏豆那麼大,作出飯來,十分的香甜美味;可惜產量不多,平時只是專門供給國王和最有成就的學者作食料用,因名大人米。寺內能夠享受這種優待的,連正法藏在內,總共還只有十個人,而玄奘就是其中之一。

。。。。。。。。。。

此刻在“學術辯論大會”的會場,到處都是飄動的旗幟,攢動的人羣,還有各式各樣精緻的裝飾品,一支隊伍緩緩走入辯論會場。

從行宮到大會會場的行列很長,最前是一頭高大的白象,周身掛滿了鑲飾瓔珞珍珠的綢彩,背上馱着盤金嵌玉的帳幔,內供戒日王新鑄的金質佛像。

象的長鼻子下端繫着一個紅色的綵球,它還不斷地向着左右翻卷。

戒日王飾天帝釋冠服,撐長柄寶蓋,蔭獲金像,隨行在大象的左邊;鳩摩羅王飾大梵天王冠服,拱秉白拂,隨行在大象的右邊。接着又是兩頭掛滿了綢彩瓔珞的大象,馱着盈背的鮮花,有飾天女像的騎士,抓着大把大把的鮮花,邊搖邊唱,在向着前面的金像帳幔上飛灑。

接着就是乘坐大象的論主玄奘法師;接着就是一些乘大象的高僧大德,名流碩彥,都是錦褥彩墊,幡蓋高漲;接着就是盛大的樂隊、儀仗隊;接着又是三百多頭大象,乘坐着十八個國王和國際貴賓、國內顯貴。夾道兩旁的綵棚內,競相吹奏音樂,表演歌舞,五色繽紛的鮮花像雨一樣的向着經過的行列飛灑。

趨奔圍觀,歌贊歡呼的,真是震天動地,人山人海。隊伍到了會場,戒日王和鳩摩羅王共同捧持佛像,進南面壇場,用香湯沐浴了,再共同捧上寶臺,安置龕內,由參加大會的人員,次第禮拜供養。

臺下正中,別爲論主設施寶牀;繞牀爲層層矮木橙,依次安坐出家僧侶,面向西。戒日王、鳩摩羅王、十八個國王率領臣僚並諸色人等,黑壓壓地一片,蹲地東向高臺坐。

“玄奘,此次辯論大會,爲師相信你一定可以技驚四座。”一位鬍子花白,頭髮稀疏的老和尚坐在徐陽旁邊慈祥地說道。

“明賢法師。”玄奘雙手合十,“弟子也不會讓法師失望。”

“嗯。”老者笑着點了點頭,像是想起來什麼似得,興奮地說道:“這一次學術辯論大會,我天竺和大唐的外交使臣也都敢回來了,聽說三日之後,將會在大會上表演大唐的《秦王破陣樂》,也好讓我們天竺人領略領略你故鄉的舞樂,見識見識唐國的繁榮,聽人說,現在你們大唐已經成了東方唯一的大國,所有的土地都臣服在了你們那位天可汗陛下的腳下呢。”

聽到這個消息,玄奘也是愣住了,他還依稀記得當年自己從長安出發時的景象,而現在,自己的故鄉已經變成了什麼樣呢?。。。

那爛陀寺明賢法師站在會臺上高聲宣讀着論主的論文,並說明立論的旨趣;《制惡見論》一本,懸掛會場大門外。遵照印度學術辯論的慣例,鄭重申明:“如能難破《論》內一字的,自願砍頭相謝!”明賢法師朗朗地一頌一頌讀過去了,凝神傾注全場,只見鴉雀無聲,半晌沒有一點動靜,只有玄奘呆呆的愣在那裡,還在回憶着些什麼。。。。

第3章 國庫司監第28章 長安有震第46章 長安連鎖超市第62章 酒館打架第50章 育子之樂第28章 無限可能的歷史第52章 出兵樑師都第6章 冰糖葫蘆第3章 李二的秘聞第5章 道門得勢第39章 人間利器第1章 布達拉宮第65章 ?女皇與國老的婚禮(上)第21章 盆滿鉢滿第29章 封禪的危機第8章 李二家的朝堂(上)第50章 育子之樂第60章 無極舞(下)第16章 ?一節語文課第30章 喪家之犬第51章 海外日常第26章 火車!火車!第42章 棋定江山第26章 火車!火車!第36章 謝唐昌的朝拜(下)第53章 一步一算第21章 戰前號角第29章 憤怒的奧馬爾第45章 再臨大朝會(一)第44章 震驚大唐的財富第52章 《大唐新聞報》的創辦第37章 突厥覆滅的前夕第45章 征戰世界的哈里發第43章 墨門第6章 航海的腳步第59章 鬼谷子的局第44章 一輛自行車第64章 道家的反擊第47章 ?《張全蛋回憶錄》第13章 誰傳的紙條第33章 新聞主編馬周第19章 大唐的首塊金牌(下)第60章 玄奘歸國(上)第46章 長安連鎖超市第52章 大火燒山第42章 棋定江山第45章 友情贊助第52章 出兵樑師都第63章 歸人與過客第64章 近鄉情更怯第47章 五皇子經商(下)第23章 武鬼谷之戰第11章 盛世春耕第41章 戰場之局第14章 吐蕃的和親第11章 長安城的一天(下)第3章 戰前討論會第49章 歸國之賀第14章 血腥的聯軍第65章 來自二十一世紀的報告第65章 帝王相迎第5章 午膳定江山第73章 土豆大豐收第44章 吐蕃來訪第57章 徐家的產業第55章 徐陽的情報機構第45章 商賈爲鄰第67章 完婚的夜晚第68章 現代化改造第33章 徐陽的心病第62章 遁入紅塵第37章 泰山崩,四國滅第34章 歷史節點的轉變第44章 吐蕃來訪第11章 長安城的一天(下)第52章 解放南美洲第19章 唐滅突厥(下)第49章 徐陽在海邊畫了一個圈第54章 影衛的書信第57章 阿拉伯帝國的信息第24章 徐陽的幸福第25章 KTV的改造第6章 日出東方,不落唐國第42章 年終守望第34章 資本對立皇權第9章 韓彥軒的歸來第65章 十年生死兩茫茫第9章 韓彥軒的歸來第8章 傳國縣侯第61章 ?玄奘歸國(下)第14章 幽州產業搬遷第40章 膝下子女第36章 火車頭第11章 豪華午餐的批鬥會(上)第30章 封地初改建第67章 此間的少年第46章 千里捷報(中)第19章 舉家搬遷第78章 年終歲末第25章 書院記者採訪
第3章 國庫司監第28章 長安有震第46章 長安連鎖超市第62章 酒館打架第50章 育子之樂第28章 無限可能的歷史第52章 出兵樑師都第6章 冰糖葫蘆第3章 李二的秘聞第5章 道門得勢第39章 人間利器第1章 布達拉宮第65章 ?女皇與國老的婚禮(上)第21章 盆滿鉢滿第29章 封禪的危機第8章 李二家的朝堂(上)第50章 育子之樂第60章 無極舞(下)第16章 ?一節語文課第30章 喪家之犬第51章 海外日常第26章 火車!火車!第42章 棋定江山第26章 火車!火車!第36章 謝唐昌的朝拜(下)第53章 一步一算第21章 戰前號角第29章 憤怒的奧馬爾第45章 再臨大朝會(一)第44章 震驚大唐的財富第52章 《大唐新聞報》的創辦第37章 突厥覆滅的前夕第45章 征戰世界的哈里發第43章 墨門第6章 航海的腳步第59章 鬼谷子的局第44章 一輛自行車第64章 道家的反擊第47章 ?《張全蛋回憶錄》第13章 誰傳的紙條第33章 新聞主編馬周第19章 大唐的首塊金牌(下)第60章 玄奘歸國(上)第46章 長安連鎖超市第52章 大火燒山第42章 棋定江山第45章 友情贊助第52章 出兵樑師都第63章 歸人與過客第64章 近鄉情更怯第47章 五皇子經商(下)第23章 武鬼谷之戰第11章 盛世春耕第41章 戰場之局第14章 吐蕃的和親第11章 長安城的一天(下)第3章 戰前討論會第49章 歸國之賀第14章 血腥的聯軍第65章 來自二十一世紀的報告第65章 帝王相迎第5章 午膳定江山第73章 土豆大豐收第44章 吐蕃來訪第57章 徐家的產業第55章 徐陽的情報機構第45章 商賈爲鄰第67章 完婚的夜晚第68章 現代化改造第33章 徐陽的心病第62章 遁入紅塵第37章 泰山崩,四國滅第34章 歷史節點的轉變第44章 吐蕃來訪第11章 長安城的一天(下)第52章 解放南美洲第19章 唐滅突厥(下)第49章 徐陽在海邊畫了一個圈第54章 影衛的書信第57章 阿拉伯帝國的信息第24章 徐陽的幸福第25章 KTV的改造第6章 日出東方,不落唐國第42章 年終守望第34章 資本對立皇權第9章 韓彥軒的歸來第65章 十年生死兩茫茫第9章 韓彥軒的歸來第8章 傳國縣侯第61章 ?玄奘歸國(下)第14章 幽州產業搬遷第40章 膝下子女第36章 火車頭第11章 豪華午餐的批鬥會(上)第30章 封地初改建第67章 此間的少年第46章 千里捷報(中)第19章 舉家搬遷第78章 年終歲末第25章 書院記者採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