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越是忠厚越得騙】

一個民間老頭!

吐了皇帝口水!

這事讓李世民目瞪口呆,旁邊李雲則是偷偷壞笑,心中嘿嘿兩聲,暗暗道:“二大爺,您也有今天。”

古代人,講究尊老。

一旦長者上了年紀,那真是有點百無禁忌的意思,罵你兩聲你得聽着,斥你兩句你得忍着,挨完責罵之後還得拱手行禮,口中誠懇說上一句感謝長者教誨。

譬如秦末之時,山東沂水隱居着一個老頭,有一天有個小青年飯後散步,走到橋邊看到老頭正在橋上遛彎,原本老頭只是遛彎閒逛,看到小青年之後突然不走,猛地一屁股坐在橋上,脫掉鞋子狠狠往水裡一扔,然後大喇喇看着小青年,怒氣衝衝斥責道:“你有沒有眼力勁?沒看到老朽鞋子掉到橋下嗎?去撿,麻溜滴……”(瞎否?視履入水不見?速下橋,撿之!語出琅琊孫氏所箸《漢賢拾趣》,一本很偏門的野史)

這故事能被野史記載,很有可能就是真實存在,故事內容很有意思,擱在後世叫做碰瓷,倘若是新時代的小青年攤上這種事,說不定就要脖子一伸一瞪眼,罵罵咧咧喊一句道:“你個老不死的,眼睛放亮了再找茬。”

而現代老頭會怎麼應對呢?

很可能呵呵一笑,直接伸腿一蹬,老胳膊老腿往地上一趟,哼哼唧唧道:“小夥子,有種啊,今天這事要是沒個萬兒八千的,你大爺我可就躺在地上不起來了。”

看吧……

無論是碰瓷的還是被碰的,處理事情全都帶着不道德。

華夏傳統,已然淪喪。

而古人怎麼做的呢?

看看人家那個小青年,直接跳下河水撈起鞋子,也不嫌棄水涼,也不責怪老頭找事,撿了鞋子恭恭敬敬送回來,送之前還把鞋子使勁甩甩水。

就算如此尊老,老頭仍舊不滿意,竟然眼珠子再次一瞪,大喇喇呵斥道:“送回來就行了嗎?也不看看我老人家多大了?我坐在地上有力氣穿鞋嗎?你這小東西一點沒有眼力勁。”

我懆,欠你的啊?

這要是擱在後世,脾氣楞點的小青年怕是直接一巴掌抽上了,跟誰倆呢?慣你這個臭毛病!

但是人家古代那個小青年依舊恭謹,竟然真的乖乖聽話去給老頭穿鞋,由於老頭坐在地上,小青年想給他穿鞋就得蹲着,結果老頭刻意不配合,小青年直接跪在地上給穿鞋。

這小青年是誰?就是漢朝留候張良!

碰瓷老頭是誰?就是神仙黃石公……

雖然這只是一個野史傳聞,但卻折射出古人尊老的傳統。

其實在古代這種故事並不是故事,而是真真實實存在的很多例子,無論民間還是朝堂,尊老乃是一大規矩,遇到長者罵罵咧咧,年輕之輩唾面自乾。

這是一種禮儀,也是一種美德,中華民族傳承幾千年,有些規矩看似陋習實則有益,此乃教化人心之道,每個人都有老的時候……

……

那老漢約有六十歲,這種年紀在大唐屬於百無禁忌的存在,雖然吐了李世民一口口水,然而老頭全然沒有惹事的自覺,反而眼珠子朝着皇帝一瞪,罵罵咧咧訓斥道:“看什麼看?沒見過老頭髮火嗎?後面排隊去,再敢亂擠信不信大耳刮子抽你?看你年紀也不大,家中應該還有老漢在,他教沒教過你規矩,沒教的話讓他重新教。”

“你……”

李世民何曾受過這種氣,皇帝氣的腮幫子都鼓了,結果那老頭再次一瞪眼,看那架勢竟然要打人。

皇帝咬了咬牙,努力深吸幾口氣,雖然氣的腮幫鼓起,然而還要掛出一點笑容,和聲道:“老人家,朕……”

那老頭直眼看他。

李世民及時收口,深吸口氣再道:“老人家,真脾氣大。”

皇帝這麼一說,老頭這纔有些滿意,臉上火氣瞬間消失,衝着皇帝點點頭表示嘉許,哼了一聲道:“這還差不多,是個懂禮的人。”

李世民趁機湊到老頭身邊,語氣溫和問道:“晚輩可否問問,您老人家爲何突然發火?我看您也是個賜厚長者,當不至於因爲一點小事吐人口水。”

老頭遲疑一笑,突然上上下下打量皇帝,有些狐疑道:“你是什麼人?說話文縐縐的?”

問完又上上下下打量一番,喃喃自語道:“看你這身穿着打扮,也不像是個大人物啊。”

李世民面色不變,笑呵呵回答道:“晚輩曾經讀過幾年書,可惜家貧沒能堅持下去,雖然沒能堅持,但卻畢生所願,故而說話有些半文不文,倒叫您老人家看笑話了。”

“原來是這樣……”老頭點了點頭,恍然大悟道:“難怪懂點道理,被老漢吐了口水也能忍着。”

他見李世民脾氣很好,不免對這中年後生很是滿意,當下呵呵一笑,這才解釋道:“方纔吐你口水,是我老漢不對,但你剛纔問的問題也不對,你怎能說這家店鋪騙錢呢?天下若是能多幾個這樣騙錢的店鋪,俺老漢簡直要歡喜的睡不着覺,不用排隊了,想買就能買。”

李世民擡眼一撇,望着前面店鋪越發擁擠,皇帝臉上故意裝作好奇,循循善誘問道:“晚輩聽聞這個店鋪很是古怪,買它家的東西竟然要遵守篩選章程,篩選也就罷了,關鍵價格還高,不只是高,簡直天價,世上有那攔路搶劫的山匪,搶起錢來也沒這家店鋪狠,我看老人家您不是個有錢的人,想必也是借了銀行的貸款纔有入項,既然借了貸款,應該去做有益的事情,爲何卻把錢財送到這裡,爲了買點東西大冷天在這裡排隊。”

“唉!”

老頭忽然嘆了一聲,看着皇帝道:“你聽這後生一說,老漢便知道你不是個農戶,你沒種過地吧,是不是一直在讀書。”

李世民今年四十不到,擱在唐代算是中年,但是唐代多有中年還在閉門讀書之人,四十好幾的年齡仍舊雙手不沾陽春水,這老頭活了六十多歲,對於這種事情頗有聽聞,所以並未懷疑李世民的身份,只把皇帝當成一個閉門讀書的書呆子。

這誤會雖然很大,但是李世民並不揭穿。

皇帝反而趁機借勢,點點頭故作羞愧道:“晚輩想着能夠出頭,所以這些年一直在努力墾讀,雖然家中略貧,但卻堅持不懈,故而很少下地幹活,確實不曾種過田地,但是……”

皇帝口吻猛然一轉,緊跟着道:“但是您老人家剛纔之話是何用意?爲什麼一開口就說晚輩是個不曾種地的人?”

“呵呵呵呵!”

老頭忽然笑了起來,竟然擡起手來拍了拍皇帝肩膀,不遠處一羣喬裝打扮的百騎司看的驚心,下意識就想衝過來有所動作,唯有領頭者反應迅捷,急急低聲呵斥一句道:“都老實一點,陛下用不着咱們保護。”

百騎司們先是一怔,隨即才都醒悟過來,皇帝身邊跟着渤海國主,天下有誰能在那個猛人面前傷害皇帝?

那老頭自然察覺不到百騎司的存在,拍完李世民肩膀又是呵呵一笑,這才很是和睦道:“我說你沒種過地,是因爲你剛纔的問題有問題,倘若你是個農戶,那就知道農人最想的是什麼,偏偏你不知道農人最想的是什麼,所以老漢纔會一開口就說你沒有種過地。”

這話聽起來有些拗口,老百姓說話確實不像讀書人那麼簡潔,但是不妨礙別人聽懂,說話的意思還是能表達清楚的。

李世民眼眸瞥了一下,似乎想罵李雲一直在偷笑,皇帝狠狠瞪了李雲一眼,轉過頭來又問老頭道:“老人家,晚輩沒聽懂您剛纔的意思。”

其實皇帝豈能聽不懂?

皇帝只是藉機繼續套話而已。

那老頭果然不曾察覺,反而又伸手拍了拍李世民肩膀,分明是真心擺出長者身份,對皇帝語重心長道:“咱們農人渴盼的事情,自古到今只有一個,是什麼呢?是產出啊!祖祖輩輩都在地裡刨食,天下在沒有比這更大的事。”

李世民趁機裝出若有所思樣子,故意擡頭看了看前面店鋪,道:“晚輩聽人說了,這店鋪賣的乃是糧食。”

“那不是糧食……”老漢陡然聲音變高,似乎很是不滿皇帝的說辭,瞪眼道:“那是神糧種子,是神仙賜給人間的種子。”

李世民看了一眼李雲,轉頭又對老漢故意道:“這可不一定吧,畢竟誰也沒見過種子到底高產不高產,說是神糧種子,也許是店家的噱頭呢?”

“你你你……”

老頭氣的鬍子亂翹,滿臉都是恨鐵不成鋼的焦急,連連跺腳道:“你真是讀書讀傻了,不是神糧誰敢賣高價?做生意的人最講規矩,從來都是有一說一有二說二,算了算了,老漢不和你掰扯,老漢看你問來問去,分明不是個想要買種子的人,你從哪來回哪去,不種地的人怎麼知道糧種的寶貴……”

說着似乎又犯了脾氣,猛地衝着李世民連連揮手,彷彿驅趕一般道:“走走走,走遠點,別在老漢跟前礙眼,惹的我老頭子十分生氣。”

可憐李世民堂堂皇帝,再次被人弄的下不來臺。

李雲躲在後邊嘿嘿壞笑,發現皇帝轉頭瞬間面色變肅,咳嗽一聲道:“二大爺,咱倆挪挪腳吧,否則這位老人家發起火來,咱們爺兒倆都得挨巴掌。”

李世民狠狠瞪了他一眼。

皇帝對百姓和藹,對自家侄子可不和藹,李雲怕他發飆,順勢躲進人堆。

這時忽聽那老頭哈哈一笑,很是開懷道:“終於又輪到老漢我啦……”

大笑之間,舉着一個木牌牌努力上前,店門口一個小廝看了一眼木牌上的字號,側開身子讓老頭走了進去。

李世民和李雲遠遠看着老頭歡天喜地的背影,爺兒倆悄悄退回到人羣之外站着。

良久之後,皇帝才低聲道:“朕似乎看明白了一半。”

李雲趁勢而問,故作好奇道:“您看明白了什麼?”

李世民看他一眼,冷哼道:“看明白了你的用意,醒悟了爲何要開這家店鋪。呵呵,神仙糧種,天價糧種,果然好手筆……”

李雲輕輕吸了一口氣,猛然臉色肅重道:“二大爺,此事不能怪我,自古百姓忠厚老實,朝堂政令從不敢違逆,唯獨對於田地糧食,百姓們一向謹小慎微。”

“是啊,謹小慎微!”皇帝點了點頭,語帶感慨道:“哪怕是刀架在脖子上,他們也只會堅持種田要按照老辦法,老祖宗傳下來的五穀,已經寫進了百姓的骨子中,就算強令他們不許種,他們也會偷偷的在地裡種,五穀之糧,在百姓之心中就是命,刀架在脖子上只死一人,地裡不種五穀卻要餓死全家人……”

“所以若想推廣新糧,就不能使用朝堂政令的辦法。”李雲緊跟着接口,沉聲道:“幾千年刻在骨子裡的東西,不是一紙政令能夠改變的,對於田地產出這種事,老百姓只會相信眼見爲實,偏偏咱們明年就需要廣種新糧,不可能耗費一年時間去搞份展示田!”

李世民擡頭看着擁擠的店鋪,道:“所以你便讓人散佈消息,故意說的神神叨叨,等到滿城之人全都聽聞海外神糧的故事,你便趁機開設了這麼一間售賣神糧的鋪子。”

李雲也看向擁擠的店鋪,望着那些滿臉火熱的百姓道:“我用了欺騙的手段,刻意抓住人心的弱點,不但把種子價格定位天價,而且售賣之時設置各種規則,無比嚴苛,無比繁瑣,越是如此嚴苛繁瑣,越能讓百姓感到信心……”

說着停了一停,喃喃又道:“他們從銀行借貸錢款,立馬滿心火熱跑到這邊,錢財從我的左個口袋出去,轉眼又回到我的右個口袋,如此一進一出之間,我不曾損失半個銅板。而這些渴盼吃飽飯的百姓呢?我給了他們一份真能吃飽飯的未來。”

李世民突然擡腳擠向人羣,沉聲道:“朕要親自去看看……”

李雲欣然一笑,跟隨上去道:“侄兒也要親自看看。”

爺兒倆一起擠進人羣,很快到了店鋪門口。

門口的店鋪夥計先是怔了一怔,其中一人忽然轉身朝着某個方向走,李世民看了李雲一眼,李雲連忙衝着那個夥計背影悄悄一指,皇帝瞬間看懂暗示,舉步朝着那夥計所去的方向而行。

李雲再次跟上,也隨夥計而行。

原來那夥計是要帶他們走後門進入店鋪,前門是萬萬不能在衆目睽睽之下讓皇帝和李雲進去的,否則百姓肯定譁然,也許會生出各種事端。

不多會功夫,爺兒倆已經進了店鋪,一個大唐皇帝,一個渤海諸侯,兩人悄無聲息隱在角落裡,默默觀看百姓們購買糧種的過程。

……

……兩章二合一發佈。

第130章 【世事無常,世事難料】第350章 【最後一位需要提親的女孩】第323章 【】第22章 【長孫皇后的錯覺】第75章 【你把人給打爆了】第310章 【他要打臉,咱們得乖乖伸出來】第450章 【你竟然給百姓下套?】第266章 【太原王氏,滿門抄斬】第262章 【盟友背後插一刀】第125章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第314章 【大唐狠人劇組】第154章 【自古設局之事,必須以假亂真】第248章 【屠滿城??】第189章 【我是藩王,按律不得擅離】第424章 【我是草原金刀可汗】第103章 【我娘呢?你們查過沒有?】第110章 【匹馬雙錘,有人劫道】第22章 【長孫皇后的錯覺】第446章 【有時候想做好事也艱難】第256章 【朕不忍心下死手,千萬別是娶玲瓏】第159章 【秘方動人心,實乃大殺器】第359章 【小公主】第123章 【漢人不是綿羊,你們突厥纔是】第277章 【又見紙做的錘子!!】第386章 【人族上古,守夜人起源】第92章 【一言不合就開砸】第316章 【七女之外,可以有八】第449章 【是對是錯,很難斷言】第132章 【這一仗,我不知道該怎麼打了】第94章 【心黑手辣小寶兒】第441章 【千秋草木,都是家人】第410章 【四大彪子故意找茬】第249章 【今夜此間,高句麗亡國矣】第215章 【一口鐵鍋換取一個部族】第2章 【我打你,是救你】第400章 【世家公子也許無用,但是絕對不會無能】第225章 【從今天始,生生世世死敵】第384章 【住手,李元霸不可夾菜!】第326章 【來自武媚孃的請求】第333章 【大唐諸侯第一人】二合一章節第137章 【這一聲娘,朕不許他喊】 感謝盟主‘青苔古路’第24章 【身世第一次試探】第275章 【日月當空,千古一瞾】第205章 【你可知道朕要賭的是什麼?】第60章 【唐代人的見識!】第22章 【長孫皇后的錯覺】第102章 【皇帝臉如鍋底黑】第173章 【怪老頭】第125章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第312章 【心狠手辣的族長】第199章 【古往今來最大的使節團】第351章 【海外大儒歸來,要給阿瑤送禮】第8章 【皇宮中,神秘老內侍】第399章 【終究還是動殺機】第103章 【我娘呢?你們查過沒有?】第134章 【李雲來了……】感謝盟主若冰的支持第420章 【我變窮了,所以我得暴富】第234章 【有人在覬覦程處雪?】第210章 【李世民的大手筆】(章尾附帶感謝的事)第114章【騎龜一時爽】第409章 【這臭規矩非給它改了不可!】第275章 【日月當空,千古一瞾】第170章 【瘋狂的人蔘】第334章 【神秘嘉賓有幾個?】二合一超級章節第24章 【身世第一次試探】第227章 【先打遼東五十里,不服直接砸國都】第406章 【我是山中一顆草……】第401章【從此以後,西域多了一幫心狠手辣的馬匪】第235章 【表面儒雅,心懷鬼胎】第66章 【任何生意都有託】第219章 【李雲不是天下無敵?】第148章 【踏足帝攆,與皇帝同乘一車】第371章 【阿瑤送給天下人的禮物】第148章 【踏足帝攆,與皇帝同乘一車】第347章 【靺鞨人的提親傳統】第347章 【靺鞨人的提親傳統】第460章 【都是狐狸玩聊齋】第196章 【李治被趙王看中了嗎?】第369章 【鳳冠霞帔,何須再娶?】第207章 【老程也想封王?】第177章 【失去天生神力?】二合一章節第453章 【演戲,僞裝】2合1章節第11章 【程處默怕了?】第342章 【大婚】(二合一,這章超級有意思)第451章 【一口吐在皇帝臉上】第383章 【地振高崗,一派青山千古秀?】第427章 【地盤太大了,大到不好意思再要】第304章 【小丫頭的神來之筆】第76章 【力拔山兮氣蓋世】第404章 【小兕子和小丫丫的問答】第73章 【殺人見血,場面失控?】第298章 【揚天一聲斷喝】第246章 【以命換命,殺死李雲】第379章 【古往今來誰爲霸?天下英雄我第一!】第236章 【運糧出關,沒有護衛?】第426章 【妃子們暗恨,玲瓏懷了孕】第335章 【我爲什麼現在還活着?】二合一超級大章第276章 【古樸竹簡到底是什麼?】第71章 【五個彪子鬧長安】第338章 【你大爺還是你大爺】
第130章 【世事無常,世事難料】第350章 【最後一位需要提親的女孩】第323章 【】第22章 【長孫皇后的錯覺】第75章 【你把人給打爆了】第310章 【他要打臉,咱們得乖乖伸出來】第450章 【你竟然給百姓下套?】第266章 【太原王氏,滿門抄斬】第262章 【盟友背後插一刀】第125章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第314章 【大唐狠人劇組】第154章 【自古設局之事,必須以假亂真】第248章 【屠滿城??】第189章 【我是藩王,按律不得擅離】第424章 【我是草原金刀可汗】第103章 【我娘呢?你們查過沒有?】第110章 【匹馬雙錘,有人劫道】第22章 【長孫皇后的錯覺】第446章 【有時候想做好事也艱難】第256章 【朕不忍心下死手,千萬別是娶玲瓏】第159章 【秘方動人心,實乃大殺器】第359章 【小公主】第123章 【漢人不是綿羊,你們突厥纔是】第277章 【又見紙做的錘子!!】第386章 【人族上古,守夜人起源】第92章 【一言不合就開砸】第316章 【七女之外,可以有八】第449章 【是對是錯,很難斷言】第132章 【這一仗,我不知道該怎麼打了】第94章 【心黑手辣小寶兒】第441章 【千秋草木,都是家人】第410章 【四大彪子故意找茬】第249章 【今夜此間,高句麗亡國矣】第215章 【一口鐵鍋換取一個部族】第2章 【我打你,是救你】第400章 【世家公子也許無用,但是絕對不會無能】第225章 【從今天始,生生世世死敵】第384章 【住手,李元霸不可夾菜!】第326章 【來自武媚孃的請求】第333章 【大唐諸侯第一人】二合一章節第137章 【這一聲娘,朕不許他喊】 感謝盟主‘青苔古路’第24章 【身世第一次試探】第275章 【日月當空,千古一瞾】第205章 【你可知道朕要賭的是什麼?】第60章 【唐代人的見識!】第22章 【長孫皇后的錯覺】第102章 【皇帝臉如鍋底黑】第173章 【怪老頭】第125章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第312章 【心狠手辣的族長】第199章 【古往今來最大的使節團】第351章 【海外大儒歸來,要給阿瑤送禮】第8章 【皇宮中,神秘老內侍】第399章 【終究還是動殺機】第103章 【我娘呢?你們查過沒有?】第134章 【李雲來了……】感謝盟主若冰的支持第420章 【我變窮了,所以我得暴富】第234章 【有人在覬覦程處雪?】第210章 【李世民的大手筆】(章尾附帶感謝的事)第114章【騎龜一時爽】第409章 【這臭規矩非給它改了不可!】第275章 【日月當空,千古一瞾】第170章 【瘋狂的人蔘】第334章 【神秘嘉賓有幾個?】二合一超級章節第24章 【身世第一次試探】第227章 【先打遼東五十里,不服直接砸國都】第406章 【我是山中一顆草……】第401章【從此以後,西域多了一幫心狠手辣的馬匪】第235章 【表面儒雅,心懷鬼胎】第66章 【任何生意都有託】第219章 【李雲不是天下無敵?】第148章 【踏足帝攆,與皇帝同乘一車】第371章 【阿瑤送給天下人的禮物】第148章 【踏足帝攆,與皇帝同乘一車】第347章 【靺鞨人的提親傳統】第347章 【靺鞨人的提親傳統】第460章 【都是狐狸玩聊齋】第196章 【李治被趙王看中了嗎?】第369章 【鳳冠霞帔,何須再娶?】第207章 【老程也想封王?】第177章 【失去天生神力?】二合一章節第453章 【演戲,僞裝】2合1章節第11章 【程處默怕了?】第342章 【大婚】(二合一,這章超級有意思)第451章 【一口吐在皇帝臉上】第383章 【地振高崗,一派青山千古秀?】第427章 【地盤太大了,大到不好意思再要】第304章 【小丫頭的神來之筆】第76章 【力拔山兮氣蓋世】第404章 【小兕子和小丫丫的問答】第73章 【殺人見血,場面失控?】第298章 【揚天一聲斷喝】第246章 【以命換命,殺死李雲】第379章 【古往今來誰爲霸?天下英雄我第一!】第236章 【運糧出關,沒有護衛?】第426章 【妃子們暗恨,玲瓏懷了孕】第335章 【我爲什麼現在還活着?】二合一超級大章第276章 【古樸竹簡到底是什麼?】第71章 【五個彪子鬧長安】第338章 【你大爺還是你大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