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四章:新宮的必要性

“兩位愛卿,這新宮大體上朕都已經轉遍了,着實不錯啊。”李二陛下說道:“想當年在洛陽的時候,前朝煬帝修建的宮殿別苑,朕也都曾看過,極盡奢華,朕當初就想,耗費國駑徵調百姓,卻只爲一己私慾,難怪乎百姓反他,今日見了這大明宮,朕倒是有些體會當初煬帝修建宮苑的心思了,只是這麼一來,是不是連朕,也成了昏君了?啊?哈哈哈哈。”

李二陛下說着說着,自顧自的笑了。

“陛下與前朝煬帝,自是不同。”閻立本說道:“前朝煬帝修建宮殿,自洛陽故城西十八里大興土木,從長安到揚州沿河兩岸造了四十多所宮殿,揚州的宮殿更是富麗堂皇,煬帝所建宮殿,無他,唯滿足一己私慾,而這龍首原上的新宮,則是不得不建啊。”

“是啊。”閻立德也幫腔說道:“朝中大臣未曾多加反對陛下,那是因爲,連他們也覺得,太極宮已經有些不夠用了。”

所謂的不夠用,一是地方太小,二來也是環境不好,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大唐不是以前的大唐了,大唐需要向周邊的四夷番邦,展露大唐的威嚴,很顯然,太極宮太過樸素。

當初的太極宮是隋文帝在位時期修建的,隋文帝本身就是崇尚節儉,即便是在建造宮室這方面也是如此,當年隋朝有錢啊,不但有錢,還有人,但是隋文帝依舊秉承着他節儉的風格,因此纔有了開皇之治。

但是隋文帝那會兒,哪兒像大唐現在這樣,把中原人的風氣給打了出去,把中原人的威名給打了出去,前隋想滅但是沒滅成的高句麗,這不也給滅了。

很早之前,玄世璟想過,爲什麼自隋到唐,高句麗必須要滅,隋文帝打過高句麗,隋煬帝打高句麗更是把底兒都要打掉了,李二陛下也要打高句麗,雖然歷史上沒成功,但是也成功的將高句麗給打殘了,後來高宗皇帝也要打高句麗,這才順利的把高句麗給滅了。

後來玄世璟親自帶兵去打高句麗,算是知道爲什麼中原王朝要打高句麗了。

若是唐不滅高句麗,高句麗將來會不會統治中原?如同元清一般?在中原建立皇朝?

高句麗與元清不同,它可是實實在在的農耕國家,鼎盛時期人口達將近三百五十萬,北方草原部落皆在其掌控之中。

高句麗在劉宋永初元年到唐貞觀十九年的兩個多世紀中,其人口由9萬戶發展到69萬戶。

9萬戶是根據《北史·高句麗傳》“太武時……人戶叄倍於前魏時”的記載而來。

太武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在位期間是424年到452年。

曹魏是從220年曹丕稱帝建魏至265年司馬炎稱帝建晉爲止的歷史稱謂。

若是遊牧部落,中原王朝也不會視其爲大敵了。

遊牧部落,打起來不容易,但是可以一戰而平定之,但是像高句麗這樣與中原一般的農耕爲主的國家,打起來不容易,而中原多年戰亂,卻是高句麗在東北偏安一隅,悄悄做大,幾乎能與中原抗衡,所以,要打,作爲中原的攪屎棍子,也該打。

隋煬帝作爲一個帝王,打高句麗,還是有見地的,但是不管怎麼說,他是個歷史的失敗者。

洛陽到江都,沿途的宮殿舊址見證着往日的大隋是多麼的富庶,只可惜,二代而亡,嚴格來說,也不算二代,至少煬帝死後,還有老楊家的坐了傀儡皇帝,當初李淵就是打着扶持楊皇室的旗號在晉陽起兵的,立的也是傀儡皇帝。

現如今,前朝已經覆滅,但是前車之轍後車之鑑,留給大唐的,也是一個血淋淋的教訓,所以李二陛下看到大明宮如此,才心生感慨。

“紫泉宮殿鎖煙霞,欲取蕪城作帝家。”玄世璟吟誦了這麼一句詩,而做這首詩的人,現在還沒出生呢。

“這句詩寫的是長安宮殿空鎖煙霞之中,隋煬帝卻窮奢極欲,欲取江都作爲帝家。”玄世璟說道:“從這句詩之中,便能看出,這大明宮與隋煬帝的那些宮殿,是有本質的區別的,隋煬帝的宮殿,是作爲帝家,是私慾,而這大明宮,是天下之家,不同啊。”

隋煬帝修建宮殿,自己享受,大明宮的修建,不但是彰顯大唐威儀,這更是大唐百官百僚議政理政的地方,是天子處理國事的地方,是大唐的權利中心。這便是本質的區別。

大明宮不但有主要的三大宮殿,另外三省的辦事地點也搬遷到了這新宮之中,能一樣嗎?

“除此之外,這新宮之中一應裝飾,物件,大多都是從太極宮中搬過來的,新置辦的東西,少之又少,陛下不必擔心。”閻立本說道。

宮殿的奢華,不僅僅指的是建造時候用工用料以及規模上的奢華,大多是指的宮殿內部的裝飾奢華,當初李二陛下攻打王世充,打下洛陽,進入洛陽的時候就被隋皇室居住的奢華的宮殿所震驚,當時有人提議學項王那般,一把火燒了得了,乾乾淨淨,但是李二陛下念及修建宮殿不易,耗費巨多,燒了也是浪費,因此就派人將宮殿裡那些奢華的裝飾都給取了下來,這不,洛陽那邊的宮殿,沒了奢華的裝飾之後,剩下的,依舊還是樸素大氣。

太極宮裡的東西雖然有的老舊了,但是讓宮人們重新補一下,依舊可以光彩照人,若說在勤儉節約方面,長孫皇后不比前朝的那位老頭兒差。

“好,好啊。”李二陛下笑道:“新宮落成,工部與戶部,大功一件,璟兒也是功不可沒啊,新宮修建伊始,諸多問題,都是你一力解決。”

“臣愧不敢當。”玄世璟拱手應聲。

“有功則賞,有錯則罰,沒什麼愧不愧的。”李二陛下說道:“還有五天便是元日大朝會了,今年的大朝會,來大唐謁見的人,比往年都要多,應該都是聽到新宮落成,皇家搬遷的風聲了,一來是來瞻仰新宮的雄姿,二來也是來向大唐示好,如此機會,不能弱了大唐的氣勢。”

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木已成舟第一千章:可怕的隱忍第五百四十七章:告別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弄巧成拙第一千零七十一章:狐朋狗友第一千零八十四章:洛陽行第一百六十六章:暗中的動靜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幕後第二十三章:夜襲與反擊第二百四十八章:公報私仇?第九百二十四章:屎盆子第二百零三章:佛第三百章:嫁妝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綁架第四百七十章:發展纔是硬道理第一千零四十五章:穩賺第二十一章:晉陽公主第五十六章:涼亭第五十八章:天子徇私第五一十三章:訓練的前奏第一百八十五章:思量第七百八十三章:難第九百章:佈置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來宣政殿的人第一千零一十四章:王宮亂第四百九十一章:江慕晴的直覺第六百一十三章:整合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弔唁第五百一十章:平和的日子纔是最珍貴的第二是六章:我就是我,顏色不一樣的煙火第一百一十二章:太子良娣第三百八十二章:高藏的使臣第一百六十四章:臨危授命第二百六十三章:脫身第三百五十三章:兄弟反目第三百二十五章:商隊進城第一百五十五章:到達岷州第七十四章:新紙的盈利第三百二十八章:大表哥與小表妹(上)第二章:臣,不喜高句麗第一百二十五章:處置侯君集第一百八十三章:混進山寨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書院裡的眼睛第四百零八章:一個交代第四百四十章:難第二十二章:兵部第四百二十八章:各有算計第一百二十章:玉麒麟紙鎮現身第一百九十章:回商州!第五百一十一章:百事待興第三百零六章:仇人見面沒眼紅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牢房之行第三百一十二章:侍女的事兒第三百六十九章:離開掖庭局第六十章:死定了?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上早朝第三百二十八章:對泉男生的節制第三十二章:心意明瞭第九十五章:撕破臉皮第四百一十六章:商討第一百六十八章:論奶媽的重要性第一百七十八章:斥候的碰撞第一百七十章:長孫衝的到來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前車之鑑第一百三十章:推薦第七百一十一章:興致第四百六十八章:未來的路第四十二章:李泰再訪侯府第八十二章:千金第九百七十二章:防範第一千零八十四章:洛陽行第四百三十二章:死認錢第二百九十八章:鐵三角第四百三十五章:思索第五十三章:威鳳賦第五百三十章:新的元日(上)第一百零九章:畫像上的人第三百八十五章:煤第七百八十七章:名字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灰頭土臉第八十一章:莊子上的景色第五百七十章:甕中捉鱉第一百九十四章:師爺(下)第一千零三十五章:清洗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無法挽留,去意已決第八百一十章:開噴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回神第四十九章:恩怨第七十六章:審問(上)第四百三十四章:蹊蹺第一百三十五章:真假聖旨第五百三十五章:送往長安的奏摺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熱鬧了第二百九十四章:莊子第四十一章:房遺愛偷腥論第二百八十四章:太聰明第四百二十三章:又是鄭家人第三百五十四章:策反第六百零九章:故人消息第三百零四章:馬前卒
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木已成舟第一千章:可怕的隱忍第五百四十七章:告別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弄巧成拙第一千零七十一章:狐朋狗友第一千零八十四章:洛陽行第一百六十六章:暗中的動靜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幕後第二十三章:夜襲與反擊第二百四十八章:公報私仇?第九百二十四章:屎盆子第二百零三章:佛第三百章:嫁妝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綁架第四百七十章:發展纔是硬道理第一千零四十五章:穩賺第二十一章:晉陽公主第五十六章:涼亭第五十八章:天子徇私第五一十三章:訓練的前奏第一百八十五章:思量第七百八十三章:難第九百章:佈置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來宣政殿的人第一千零一十四章:王宮亂第四百九十一章:江慕晴的直覺第六百一十三章:整合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弔唁第五百一十章:平和的日子纔是最珍貴的第二是六章:我就是我,顏色不一樣的煙火第一百一十二章:太子良娣第三百八十二章:高藏的使臣第一百六十四章:臨危授命第二百六十三章:脫身第三百五十三章:兄弟反目第三百二十五章:商隊進城第一百五十五章:到達岷州第七十四章:新紙的盈利第三百二十八章:大表哥與小表妹(上)第二章:臣,不喜高句麗第一百二十五章:處置侯君集第一百八十三章:混進山寨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書院裡的眼睛第四百零八章:一個交代第四百四十章:難第二十二章:兵部第四百二十八章:各有算計第一百二十章:玉麒麟紙鎮現身第一百九十章:回商州!第五百一十一章:百事待興第三百零六章:仇人見面沒眼紅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牢房之行第三百一十二章:侍女的事兒第三百六十九章:離開掖庭局第六十章:死定了?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上早朝第三百二十八章:對泉男生的節制第三十二章:心意明瞭第九十五章:撕破臉皮第四百一十六章:商討第一百六十八章:論奶媽的重要性第一百七十八章:斥候的碰撞第一百七十章:長孫衝的到來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前車之鑑第一百三十章:推薦第七百一十一章:興致第四百六十八章:未來的路第四十二章:李泰再訪侯府第八十二章:千金第九百七十二章:防範第一千零八十四章:洛陽行第四百三十二章:死認錢第二百九十八章:鐵三角第四百三十五章:思索第五十三章:威鳳賦第五百三十章:新的元日(上)第一百零九章:畫像上的人第三百八十五章:煤第七百八十七章:名字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灰頭土臉第八十一章:莊子上的景色第五百七十章:甕中捉鱉第一百九十四章:師爺(下)第一千零三十五章:清洗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無法挽留,去意已決第八百一十章:開噴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回神第四十九章:恩怨第七十六章:審問(上)第四百三十四章:蹊蹺第一百三十五章:真假聖旨第五百三十五章:送往長安的奏摺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熱鬧了第二百九十四章:莊子第四十一章:房遺愛偷腥論第二百八十四章:太聰明第四百二十三章:又是鄭家人第三百五十四章:策反第六百零九章:故人消息第三百零四章:馬前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