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二章:陰險的猜測

玄世璟說的話,李二陛下都聽了進去,覺得玄世璟說的有道理,畢竟大唐朝廷這邊的官員到台州去,不管怎麼有能耐,到了那邊都是初來乍到,對臺州形式不瞭解,對於台州的百姓來說,是陌生的,哪兒有先前的首領來的熟絡,所以原本的那些勢力首領就需要爲大唐朝廷所用,幫助大唐的官員在臺州穩定人心,逐漸的,朝廷派遣過去的官員在那邊有了威望,有了話語權,而他們也會得到相應的功勞,往後在臺州是繼續做官,還是掛官享福,也就由着他們去了。

畢竟現如今那些個首領年紀也都不小了,即便是年紀最小的成勇,又是習武之人,身強體壯,年紀也都快要奔五了,即便是做了官,又能在官位上做多久,無非就是幾年的功夫,吃着朝廷的俸祿,讓自己的日子過的輕快寬鬆一些,等到從官位上退下來之後,要麼就繼續留在島上,畢竟是故土,要麼就乘着商人的商船到中原來享福,畢竟中原這邊是一處他們未曾見到過的花花世界。

但是玄世璟知道,若是楊福退休,他一定會來中原的,到了中原之後,肯定會走一趟揚州,畢竟那裡是他的童年記憶,有的時候人就是有這麼一股執念,想要回到自己孩童時期曾經去到過的地方,看到過的風景。

楊福就是屬於那一類人。

李二陛下詢問過關於台州的事情之後,又關心了一番劉仁願和玄世璟在臺州的日子,畢竟臣子拿下了那麼一片兒地方,帶回了這麼多財富,作爲君王,表示關心也是應該的。

在宣政殿內待了約莫有大半個時辰左右,玄世璟和劉仁願這才離開了宣政殿,而剛剛離開宣政殿的玄世璟,便被東宮的內侍請了過去,說太子殿下在東宮書房等候着他。

玄世璟無奈搖了搖頭,自己這一回來,還真是忙,怎麼說也要將該見的人全都見一遍,這才能停下來,可以想象的到,從太子東宮出去之後還有長安城魏王府的李泰,還有自己的那些叔叔伯伯們,都要挨個兒拜訪。

這回台州弄回來的財富可真是亮瞎了一大羣人的眼睛,玄世璟的那些叔伯長輩要說心裡沒點兒想法,玄世璟纔不信。

就說程咬金,表面上憨厚的一漢子,但是心眼兒多的就跟蜂窩煤似的,要麼人家怎麼就那麼長壽呢。

玄世璟現在身上的官職仍舊是東宮的太子詹事,因此光天化日大大方方的去東宮,也沒人敢說什麼,現在太子的位子百分之九十八的概率就是李承乾了,還怕什麼?

不過有一點倒是讓玄世璟比較介意,還是長孫無忌。

長孫無忌作爲李承乾的親孃舅,好像對這個太子外甥並不是很熱切的感覺。

不過現在來說,這也不是什麼大事兒,玄世璟也就注意了一番,就由着長孫無忌去了,畢竟這也只是玄世璟的猜測而已,不出事兒,誰也不知道人家是怎麼想的。

但是長孫無忌這個人啊,總是讓玄世璟心裡覺得不踏實,或許是他這人太聰明瞭吧,心思太沉,說的難聽一些就是老奸巨猾,對於李承乾這個儲君,未來的皇帝來說,怕是不是什麼好事。

玄世璟或多或少的對於長孫無忌的心思能夠猜測一二,現在長孫無忌是朝中實實在在的權臣,皇后的兄長,皇帝的肱骨,左膀右臂,雖然長孫皇后多多少少能夠壓制得住自己的這位兄長,李二陛下也是個有手腕的君王,但是想想以後呢?

一旦李承乾繼位,那長孫無忌可是三朝老臣了,權利、威望樣樣在手。

在武德年間,長孫無忌也是入朝爲臣的人,雖然官職不是很顯赫,也只是在秦王府之中做事,但是若真是到了李承乾上位,三朝老臣,他是稱的上的。

玄世璟在前往東宮的路上想到長孫無忌也不是沒有原由,一來是對於太子的態度,二來就是方纔在宣政殿說起來,台州的官員是長孫無忌挑選出來派遣過去的,這讓玄世璟心裡一激靈,起了防備。

玄世璟沒有忘記,歷史上李承乾要被廢除太子的位子的時候,長孫無忌也沒有爲自己的這位外甥說話,甚至連場面上的求情話都沒有,後來李二陛下要重新掂量太子的人選的時候,給出了三個人選,一是李恪,二是李泰,李二陛下就在這兩人之間搖擺不定,而李治,是長孫無忌硬生生的給捧到太子的位子上去的。

或許這當中有諸多的理由,比如說李恪身上帶有前隋楊家的血脈,又或者是李泰爲人狡詐陰險。

但是自己的兒子李二陛下自己清楚,無論是優點還是缺點,他這個當爹的都清楚,李恪雖然是楊妃生的,但是李恪姓李,是他李世民的兒子,楊廣對於李恪來說,也不過是個外公而已,誰家的孩子承接了自己父親的基業會跑去爲外公復辟?

至於李泰,他的確說過殺子傳弟的話,但是他爲什麼會說出這樣的話?李泰也不是個傻子,對於這一點,玄世璟心中始終是存了疑惑的。

即便是他坐上了皇位,將來不將皇位傳給自己的弟弟,而傳給自己的兒子,這也很正常,沒有別的說法吧?

反而這當中在李二陛下面前說話最多的,就是長孫無忌,說李泰不好的是長孫無忌,說李治好的,也是長孫無忌。

說李恪不合適的是長孫無忌,說李泰陰險狡詐不足爲信的,詆譭李泰說李泰上位陛下諸子不存的,還是長孫無忌。

長孫無忌這麼瞭解李泰?

先前李泰在李承乾還是太子的時候就爭奪着皇位,居住在宮中,設立文學館,安安穩穩的修書,長孫無忌是從哪兒看出來,李泰上位之後會殺光他的兄弟的?

在玄世璟的猜測之下,玄世璟自己的看法就是,當時的李恪和李泰都已經成了氣候,與長孫無忌不是很親近,李恪就不用說了,與長孫無忌沒什麼關係,李泰雖然也是長孫無忌的親外甥,但是李泰對於長孫無忌來說,不是個可以控制的人。

第二百零六章:玄奘歸來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鄭家家主的謀算第八百二十八章:決定第二十九章:座位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牢房之行第二白三十三章:靈前事端第七百一十四章:收入與支出第二百九十六章:王氏的顧慮第一百二十二章:龍紋玉第九十二章:裝糊塗第三百一十四章:單衝的去意第九百八十五章:你行你上第一千零一十三章:守與降第一百八十八章:捲土重來第六百八十八章:父與子第二百零五章:對峙第一百三十六章:試藥第三百五十六章:決意降唐第三百一十五章:高峻的婚事第一百六十九章:密會第二百三十八章:水漲船高第五百零一章:發展纔是硬道理第二百八十三章:離開第三百九十二章:交好兵部第一百二十六章:接納鄭安?第四百四十二章:好聲好氣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就是爲了跑路第五百五十三章:到達泉州第一百四十五章:大朝會的故事第三百一十章:你不怕尷尬第五百四十六章:比試(下)第三百二十八章:大表哥與小表妹(上)第五百六十三章:官官相護第五百五十二章:白骨第六百零五章:撤退,無解的局面第六百八十五章:置身事外,難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收拾殘局第六百零九章:故人消息第五百九十一章:刺客第一百一十四章:入宮陳情第六百二十六章:楊福到訪第十章:攻城!第二百一十四章:遣唐使的學藝之路第一千零四十四章:後宮不是個好地方第九百四十三章:朝堂辯第二十七章:偶遇魏徵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搞事情第七十四章:武官授課第三百七十五章:截流第一百九十五章:風聲鶴唳第二百零八章:斂財之人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後悔第一千零四十八章:太后有請第二十三章:用處第四百零八章:工部壓價第五十二章:求人不如求己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一丘之貉第一百三十章:夜會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重返朝堂第四百九十一章:十六王宅的王爺第一千一百零九章:行事隱秘?第五百八十五章:底蘊第一千零八十一章:態度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又見宣召第四百三十三章:皇帝他叔第四百四十章:攆出去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此言當真?第四十六章:商人本色第三百零二章:添把火第七百九十九章:打破傳統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一個女婿半個兒第五百七十章:水師營中事第一千零八十二章:長安朝臣第六百七十八章:微服出宮第七十九章:玄世璟的尷尬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鄭家家主的謀算第三百四十二章:唐軍攻城第一百八十二章:綠林道第四百七十九章:一朝分娩第八百三十六章:太子坐朝第五百一十六章:人才培養第一百零四章:這一章送給羣裡的書友第九百五十章:放鬆第五百六十一章:遼東聯絡點第三百四十三章:錦衣衛的謀劃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地位第二百三十七章:致仕第一百二十六章:承乾歸朝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看人下碟第二百五十一章:主考官第五十八掌:長孫無忌的打算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新的道路第三百五十七章:跑!第三百四十三章:錦衣衛的謀劃第一百五十四章:兄弟齊聚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親臨第五十六章:良臣第七十五章:行動第三百七十八章:第九百九十二章:夜襲下的計中計
第二百零六章:玄奘歸來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鄭家家主的謀算第八百二十八章:決定第二十九章:座位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牢房之行第二白三十三章:靈前事端第七百一十四章:收入與支出第二百九十六章:王氏的顧慮第一百二十二章:龍紋玉第九十二章:裝糊塗第三百一十四章:單衝的去意第九百八十五章:你行你上第一千零一十三章:守與降第一百八十八章:捲土重來第六百八十八章:父與子第二百零五章:對峙第一百三十六章:試藥第三百五十六章:決意降唐第三百一十五章:高峻的婚事第一百六十九章:密會第二百三十八章:水漲船高第五百零一章:發展纔是硬道理第二百八十三章:離開第三百九十二章:交好兵部第一百二十六章:接納鄭安?第四百四十二章:好聲好氣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就是爲了跑路第五百五十三章:到達泉州第一百四十五章:大朝會的故事第三百一十章:你不怕尷尬第五百四十六章:比試(下)第三百二十八章:大表哥與小表妹(上)第五百六十三章:官官相護第五百五十二章:白骨第六百零五章:撤退,無解的局面第六百八十五章:置身事外,難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收拾殘局第六百零九章:故人消息第五百九十一章:刺客第一百一十四章:入宮陳情第六百二十六章:楊福到訪第十章:攻城!第二百一十四章:遣唐使的學藝之路第一千零四十四章:後宮不是個好地方第九百四十三章:朝堂辯第二十七章:偶遇魏徵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搞事情第七十四章:武官授課第三百七十五章:截流第一百九十五章:風聲鶴唳第二百零八章:斂財之人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後悔第一千零四十八章:太后有請第二十三章:用處第四百零八章:工部壓價第五十二章:求人不如求己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一丘之貉第一百三十章:夜會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重返朝堂第四百九十一章:十六王宅的王爺第一千一百零九章:行事隱秘?第五百八十五章:底蘊第一千零八十一章:態度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又見宣召第四百三十三章:皇帝他叔第四百四十章:攆出去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此言當真?第四十六章:商人本色第三百零二章:添把火第七百九十九章:打破傳統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一個女婿半個兒第五百七十章:水師營中事第一千零八十二章:長安朝臣第六百七十八章:微服出宮第七十九章:玄世璟的尷尬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鄭家家主的謀算第三百四十二章:唐軍攻城第一百八十二章:綠林道第四百七十九章:一朝分娩第八百三十六章:太子坐朝第五百一十六章:人才培養第一百零四章:這一章送給羣裡的書友第九百五十章:放鬆第五百六十一章:遼東聯絡點第三百四十三章:錦衣衛的謀劃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地位第二百三十七章:致仕第一百二十六章:承乾歸朝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看人下碟第二百五十一章:主考官第五十八掌:長孫無忌的打算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新的道路第三百五十七章:跑!第三百四十三章:錦衣衛的謀劃第一百五十四章:兄弟齊聚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親臨第五十六章:良臣第七十五章:行動第三百七十八章:第九百九十二章:夜襲下的計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