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崔知溫

在皇宮門口,他們站也不是,坐也不是。

站着累,坐着,倒不是嫌棄地上髒,主要是地板怪燙人的,兩瓣兒屁股遭罪。

“難不成是陛下不想見我們?”有人說道。

“崔兄,你怎麼看?”有人看向了崔孝益。

崔孝益無奈搖了搖頭:“別看我啊,我也不知道,陛下怎麼想的,我怎麼知道呢?”

崔孝益的人物就是將他們帶到這宮門口來,別的,他就不管了,現在,他的任務已經完成了,剩下的就看家裡頭怎麼操作了,這就不是他能管的事兒了。

到了長安之後,崔孝益就知道自己的任務完成了一大半了,因爲學子們到了長安城,接下來的事情也就由不得他們了,他們已經離開了書院,離開了莊子上,而且,還是違背書院的先生們的意思來做這件事,他們已經回不了頭了。

等到了皇宮門口之後,他們就更走不得了。

或者說,他們自己心裡也清楚,到了這裡,再回頭,那就是一輩子的恥辱,誰都不會向後轉身離開。

除非見到陛下,得到一個結果。

但是,他們想要的結果,有這麼容易實現嗎?

崔孝益早就將消息通知到了家族之中,今天早上的時候,崔知溫就知道了今天會發生的事兒,因此,他早就做了準備。

早朝從宮中出來之後,他就想好了,等下午的時候,就假裝有事兒,進宮一趟,結果就在宮門口看到了文學院的學生。

這件事兒,一定要在長安城之中傳開,而崔知溫要做的就是,在背後推上一把,加快消息傳播的速度。

然後,權善才就派上用場了。

權善才在長安城之中,可是掌握有兵權的人,能夠調動一部分長安城之中的兵馬。

而當學生們剛剛離開長安城的時候,長安城的一些百姓就已經看到了他們,畢竟,他們身上可是穿着書院的院服,這麼一大羣人走在一起,還是十分引人注目的,所以有些人也在猜測,這些學生這個時候到長安城是來做什麼來的。

國子監的學生,百姓們也見過,可不是穿這樣的衣服的,而現在,也不會春闈的時間,這麼一大幫學生聚集在長安城,十分引人遐想。

等到學生們到達了皇宮門口之後,崔知溫便在背後行動了,讓人混在百姓之中,散播學生們逼宮的言論,好事的人,肯定回去看熱鬧的。

從古至今,一旦發生個什麼大事兒,不管是什麼,都擋不住人們看熱鬧的心思。

等到這樣人遠遠的看到學生們站在皇宮門口,就算學生們只是想見李承乾,自然而然,在旁人的口中,也就變成了學生集體逼宮了。

長安城百姓的言論,影響關中,甚至能影響整個大唐,這麼大的影響,總能影響到陛下的判斷吧?

崔知溫帶着自己的奏摺往宮中去了。

奏摺無關緊要,重要的是要“不經意”的知道宮門口有這麼多學生聚集着,要“詢問”陛下如何處理。

但是不能太早到宮中去。

相信除卻他之外,不少官員也都知道了這件事兒,尤其是長安城之中的御史大人們,最先參奏這件事,是他們的職責,他只需要跟在御史言官身後就是了,捎帶一提,這件事,讓御史們去衝鋒陷陣,他就在一旁擊鼓。

學生們在皇宮門口外頭已經聚集了有一個時辰的功夫了,但是宮中依舊沒有半點兒消息,到了這個時候,外面的學生們也熱得有些受不了了,汗水都快要將裡頭的衣衫給溼透了。

而身在長安城的崔知溫,算了算時間,將府上的人給派了出去。

“去通知一聲權將軍,可以讓他手底下的人動手了,記住告訴權將軍,這件事兒,他不能親自露面,也不能露出什麼破綻,在底下找個自己人,帶人過去就是了,將來若是有什麼事兒,還能有個出面兒定罪的,一幫學生而已,不值當的親自出面。”崔知溫說道。

“是,老爺。”崔知溫手底下的人應聲道。

“準備馬車吧,我也應該進宮去一趟了。”崔知溫說道。

關於時間,崔知溫也是計算好了的,這一個時辰過去了,宮中應該已經有御史到宣政殿去見過陛下了吧,也不知道陛下對這件事會有個什麼樣的反應,正好進宮去親自談一談。

“是。”

約莫一刻鐘之後,崔知溫已經換好了官服,帶着自己昨天晚上寫好的奏摺,出門上了馬車,往宮中去了。

崔知溫的馬車也是走的丹鳳門,到了丹鳳門門口的時候,肯定是會見到這些學生的。

馬車行駛過來之後,崔知溫坐在馬車之中,掀開了馬車車牀的窗簾,朝着外面看去,看向了那一幫聚集在一起的學生。

在人羣之中,他一眼就看到了自家的後輩,也就是崔孝益。

崔孝益自然是認得自家的馬車的,看到了崔知溫,也沒有什麼太大的反應,兩人隔空眼神交流一番,崔知溫就放下了車窗簾,馬車繼續朝着丹鳳門緩緩行駛。

馬車停在了丹鳳門的門口,崔知溫從馬車上下來,遞了牌子之後,就進入了皇宮之中,來到宣政殿外,宣政殿外候着的內侍進宣政殿稟報。

而後,崔知溫才能進入宣政殿之中。

宣政殿裡,李承乾依舊面無表情的批閱奏摺,彷彿宮門口外乾乾淨淨的並沒有站着什麼學生一樣,崔知溫知道,從陛下的表情上,是看不出什麼東西的,而且,他總不能一直盯着陛下的臉看啊,這可是大不敬。

“臣,崔知溫,參見陛下。”

“崔愛卿免禮,崔愛卿這個時候進宮,可是有什麼要事?”李承乾問道。

“是。”崔知溫應聲道,隨後雙手遞上了自己的奏摺。

臨安走下臺階,將崔知溫手上的奏摺接過,轉呈到了李承乾的手中。

“陛下,蘭州地界上,時不時發現一些党項人遊騎騷擾當地百姓,臣也跟兵部的大人們商議過,現在已經是入了秋了,蘭州那邊,天氣也冷了下來,那些党項人,估計要爲他們的冬天做準備了。”崔知溫說道。

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回不到從前第二百零五章:對峙第二十三章:計謀第七十一章:暖閣書房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朝堂爭論第六百八十六章:感性與理性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打探第八百五十章:世璟勸學第六百四十七章:冷不丁的就回家了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權衡利弊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決心第三百八十三章:商人,傷人第五百八十八章:陽謀,攻心爲上第一百二十一章:兕子的嫁妝?第三百八十七章:上門祭奠第八十四章:兕子上學第九百四十四章:醉翁之意第四十章:賑災策第一千三百三十章:選定第五百五十六章:屠刀下的村子第二十六章:沒爹的孩子無人管第一千五百零四章:微服出巡第一千二百零三章:李義府升官第十六章:那個太監第一千四百零六章:大張旗鼓第五百七十四章:戰場,要的就是無恥第一百五十一章:定親(上)第一百三十一章:斥責李治第二十八章:倒黴的牛第一百二十六章:承乾歸朝第一百一十八章:李治夜會武媚第六百八十六章:感性與理性第十一章:秘書瓏兒第六百六十六章:說到底還是利益第二百七十三章:眼饞第二百二十一章:回憶殺第四十九章:恩怨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徐正卿受重傷第一百一十一章:父訓第四百二十八章:商量第五百七十四章:釣魚執法第二百六十九章:打發第三百八十八章:進宮面聖第九百一十六章:太子之怒第一百章:圍捕第一千三百六十章:吃一塹長一智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搞事情第二百九十六章:王氏的顧慮第五百一十七章:軍帳內的見聞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皇室的劍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衝突第四百零五章:可疑的小廝第二百五十三張:投到神侯府的行卷第五百九十章:月黑風高夜,殺人放火天第一千零二十四章:國母代言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長安落腳第三百六十四章:再見泉男生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抄家(下)第一百二十七章:有情況第一百六十四章:離間第一千零六十章:鄭鈞第九百一十四章:揭開第七十章:惡人先告狀第三十七章:泛舟閒談第七十一章:斷子絕孫腳第三百一十四章:單衝的去意第四百九十九章:宮裡的消息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皇帝的計劃第五百二十六章:時間緊,任務重第三十二章:心意明瞭第六百九十五章:戶部的章程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難堪第二百九十六章:必滅高句麗的理由第八十七章:竊案現場(送給書友四六級)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姿態第二百二十章:皇子的落馬第三十章:手滑第五百零三章:處理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查無此人第一千零八十四章:洛陽行第一千零六十九章:打算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逼迫第九百一十六章:太子之怒第八百三十九章:管家和他的副手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兵學院內密謀第六百六十九章:區別第六百零八章:首戰的準備第二百零三章:失敗的“帶路”第一百四十六章:開府之爭第一百二十九章:東西吐谷渾第一百五十九章:打賭第四百一十一章:與商人的會晤第六百三十五章:商議開礦第三百五十九章:流言第四十九章:奸商的套路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心寒第九十二章:李治的婚事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希望第八百一十八章:舉薦第四百九十一章:江慕晴的直覺
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回不到從前第二百零五章:對峙第二十三章:計謀第七十一章:暖閣書房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朝堂爭論第六百八十六章:感性與理性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打探第八百五十章:世璟勸學第六百四十七章:冷不丁的就回家了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權衡利弊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決心第三百八十三章:商人,傷人第五百八十八章:陽謀,攻心爲上第一百二十一章:兕子的嫁妝?第三百八十七章:上門祭奠第八十四章:兕子上學第九百四十四章:醉翁之意第四十章:賑災策第一千三百三十章:選定第五百五十六章:屠刀下的村子第二十六章:沒爹的孩子無人管第一千五百零四章:微服出巡第一千二百零三章:李義府升官第十六章:那個太監第一千四百零六章:大張旗鼓第五百七十四章:戰場,要的就是無恥第一百五十一章:定親(上)第一百三十一章:斥責李治第二十八章:倒黴的牛第一百二十六章:承乾歸朝第一百一十八章:李治夜會武媚第六百八十六章:感性與理性第十一章:秘書瓏兒第六百六十六章:說到底還是利益第二百七十三章:眼饞第二百二十一章:回憶殺第四十九章:恩怨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徐正卿受重傷第一百一十一章:父訓第四百二十八章:商量第五百七十四章:釣魚執法第二百六十九章:打發第三百八十八章:進宮面聖第九百一十六章:太子之怒第一百章:圍捕第一千三百六十章:吃一塹長一智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搞事情第二百九十六章:王氏的顧慮第五百一十七章:軍帳內的見聞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皇室的劍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衝突第四百零五章:可疑的小廝第二百五十三張:投到神侯府的行卷第五百九十章:月黑風高夜,殺人放火天第一千零二十四章:國母代言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長安落腳第三百六十四章:再見泉男生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抄家(下)第一百二十七章:有情況第一百六十四章:離間第一千零六十章:鄭鈞第九百一十四章:揭開第七十章:惡人先告狀第三十七章:泛舟閒談第七十一章:斷子絕孫腳第三百一十四章:單衝的去意第四百九十九章:宮裡的消息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皇帝的計劃第五百二十六章:時間緊,任務重第三十二章:心意明瞭第六百九十五章:戶部的章程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難堪第二百九十六章:必滅高句麗的理由第八十七章:竊案現場(送給書友四六級)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姿態第二百二十章:皇子的落馬第三十章:手滑第五百零三章:處理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查無此人第一千零八十四章:洛陽行第一千零六十九章:打算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逼迫第九百一十六章:太子之怒第八百三十九章:管家和他的副手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兵學院內密謀第六百六十九章:區別第六百零八章:首戰的準備第二百零三章:失敗的“帶路”第一百四十六章:開府之爭第一百二十九章:東西吐谷渾第一百五十九章:打賭第四百一十一章:與商人的會晤第六百三十五章:商議開礦第三百五十九章:流言第四十九章:奸商的套路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心寒第九十二章:李治的婚事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希望第八百一十八章:舉薦第四百九十一章:江慕晴的直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