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節 拉桿子佔山頭

李元興安排完魏徵,這才走到了李靖面前,可卻不是在對李靖說話。

“李夫人,我需要一些真正的悍匪,當過土匪、強盜的優先。但更需要可以壓制他們的人,也需要一些軍師,謀士,還有讀書人。”

“這樣的人,少說也有數萬人。只是殿下威武,在殿下的威嚴之下,他們已經成爲大唐的順民,些許不知天高地厚的,已經被打入奴隸營中!至於可以壓制他們的,僅遊俠館之中,隨便挑出幾位,手中鋼刀,江湖地位,就足以讓他們不敢亂來!”

張初塵有板有眼的回答着。

李元興微微一笑:“召集起來,集訓三個月。在冬天之時送到倭島去,往北與倭島蝦夷族結盟,往西南佔地盤拉山頭,扶植傀儡。那些送入奴隸營的人,告訴他們作得好,日後就是大唐軍校。”

“敢有二心着,必然見不到次日的太陽!”張初塵絕對比李元興狠。

“李夫人以爲如何?”

張初塵輕輕的搖了搖頭:“須請叔寶派人,此時遊俠館纔敢接。否則,這就是裂土之罪,他們每月必須向叔寶的部下報告進度,也要聽從天策上將府的戰略安排,只是不知,五郎打算用多久吞併倭島呢?”

“短則三年,長則五年!”

“五郎打算什麼時候挖那銀山呢?”張初塵又問道。

張初塵問這個問題的時候,所有人都注意力都高度的集中起來了。

李元興哈哈一笑:“明年四月。打殘了高句麗。佔了百濟南邊的那大島,七朗娶了新羅公主,在新羅給大唐建一座軍港之後,那銀山就是大唐的。”

張初塵看看了李靖,又看看了李元興,再看看秦瓊後。低聲說道:“這事情要計劃一下。比殺人難多了。”

李元興雙手同時指向李靖。

李二都笑了,他相信有李靖在,絕對可以設計出一個非常完美的計劃來。

銀山,那已經打上了大唐的印記了。

李元興一轉身:“再說高句麗,我打算兩年滅高句麗。等不了五年了。所以崔尚書。明年八月之前,至少五萬斤黃金,這是底限。當然,有八萬斤的話就順便把百濟與新羅也吞併了。”

“下臣死保。如作不到就致仕!”

八萬斤黃金。少說也是八百萬貫錢呀。李二心說有這麼多錢,應該順便把突厥吞了。

“再說一個有趣的話題,臣弟叫作和平吞併。關於靺鞨、室韋、契丹的。臣弟已經有了計劃。只是許多細節都需要討論!”李元興又對李二說道。

李二爽朗的一笑:“要討論的細節太多了,五郎剛纔提到的倭島之事,那細節沒有一個月就無法制定完成。只是有先有後,先制訂商隊出行,送那兩個倭島和尚回去之事,騰以爲,五日爲上限。”

“臣以爲,參與會議者,應該嚴選。”秦瓊這是頭一次開口。

“叔寶訂個名單出來。”

“聖上,應由房相、長孫僕射、王尚書訂名單。臣再提出意見,由聖上定奪!”秦瓊越來越老道了。

李二滿意的點了點頭:“就依叔寶所言!”

在座的人都明白,能進入這個名單中的人,可以說就等於進入了大唐最核心的權力圈了。第一個要求肯定不是能力,而是忠誠。

只是這種一致對外的戰爭,大唐無論文武忠誠度都是極高的。

那麼,除了忠誠就是再選擇心胸,那種只貪一已之私利的人,必然要排除在外的。

“五郎再說說半島之戰!”李二又提到了高句麗。

李元興沒有反應過來,卻是沒有立即開口。

倒是王及善起身說道:“百濟人派來了第二批使節,他們願意與高句麗絕交,送質子入唐。奉大唐爲上國正宗,改歷華夏始皇曆。臣以爲,策封扶余璋爲帶方郡王,百濟王。帶方郡王,新羅王平級。”

“不夠!”李元興低聲說了一句。

“殿下以爲,還應該加上什麼賞賜?”王及善問道。

李元興搖了搖頭:“不是賞賜,而是他百濟就送一個質子就完事了。太便宜他們了,本王可以決定帶兵殺平百濟的。所以他們必須有所付出,當然,本王也會重賞他們。”

“殿下有何求,老夫去和百濟人談!”

李元興哈哈一笑,卻沒有直接開口。倒是魏徵起身說道:“百濟必須尊漢字爲官方文字,百濟七品以上的官員必須會說漢話,習漢字。當然,天策上將府會賞賜三字經等初等四經十萬冊,論語等高等書籍一萬本,在整個百濟由大唐出資開設蒙童館五百間!”

“好,魏長史此提議極好!”

李元興嘴上稱讚着,可心裡卻說你魏黑子絕對比我李元興黑。

李二所反應過來了,接口說道:“五郎太小氣了,再賞賜千人入大唐皇家學院學習。主修禮、文、政務。”

“聖上英明!”王及善是儒家,推動儒家思想,那怕是讓他拿刀架在百濟人脖子上他也不會猶豫的。眼下的情況就是,用刀架着你學儒家。

“皇兄,新羅王無子!皇兄以爲如何?”

李二沒回答,把這事情交給禮部了,總之讓李元昌娶了金德曼絕對是好事一件,但先推行漢化,新羅、百濟、高句麗都是一個民族上的硬傷,他們沒有自己的文字,所以完全可以推行漢字的全民化。

“那,就開打吧!”李二輕輕的將手中的茶杯放下。

打仗,百姓會有意見,連續不斷的戰爭會讓百姓不安。

但這一切都一個鮮明的前提下,那就是打仗讓會百姓的生活更差,家中會有親人死去。可反過來呢,打仗就能讓生活變好。家中不一定會有人死呢?

李二很想嘗試一下,在重賞之下,會不會讓大唐這個戰爭機器全力開動。

“藥師,你上次的表章朕準了,可以先在部分軍中試行!”李二說的表章,就是出自李元興之手,借李靖遞上去的。軍制與軍功改革,特別是在賞賜這一點之上,完全取消了戰利品歸士兵,而是所有戰利品歸軍團,再按每個人的軍功拿錢。

喜歡洗劫的士兵,絕對不是大唐的好士兵。當然,僅限於大唐。

次日,李元興出現在涇河採石場,這裡是長安第三大奴隸營區。

現在已經是十一月多了,天氣已經是極冷。守備的軍士穿着毛呢大衣,腿上毛線織成的毛褲,再套上細毛呢的褲子,身上還有一個羽絨背心,縱然是在風雪之中也不會感覺到冷。

可苦工奴隸們卻不同,他們身上的衣物只是保證他們不被凍死就足夠了。

他們不是耀州的奴隸,在涇河採石場的奴隸可以說有九成都是遊俠兒、土匪、強盜。還有一成卻是重罪之人。

李元興的出現讓整個採石場所有人都停下了手中的活。

他們是看不到秦王殿下的。

卻是可以看到秦王府的親衛隊,獨一無二的軍裝,秦王府親衛非戰時不穿甲,他們已經不再需要那威武的鎧甲來展示他們的強悍。

一身雪白,穿着雪貂大衣的李元興在重重的護衛之中走到了前面。

在李元興身旁,卻是一身大紅戲裝,披着大紅披風,頭戴紅羽長帽的女子。

在這個奴隸營中的人可能不認識李元興,也不知道秦王是什麼王。但他們絕對不會不認識那帶有獨特標誌的紅羽長帽。

如果傳奇一樣的奇女子,號稱隋唐第一俠女的紅拂女張初塵。

“一幫廢物們!”紅拂女絲毫也沒有嘴下留情,開口就是罵。

換個人在這裡罵,或許會有人拼命,可紅拂女罵卻沒有人敢頂嘴,無論是身手,還是江湖地位,在紅拂女面前甚至沒有他們的座位。

張初塵罵了幾句之後輕輕的拍了拍手,從隊伍之中走出了十個人。

這十人,沒有秦王府的軍裝,身上的裝備各異,但無一不是精品,任何一件都足以讓人眼紅,從飛刀、輕弩再到雙戟、單刀。讓奴隸們眼熱。

可有些身份本身就不俗的眼熱的卻不是那些裝備,而是人。

“河東霸王刀,站出來說話。老孃問你,你懂得什麼是刀嗎?”張初塵冷笑着。

“哼!”一個赤着上身,如鐵塔一樣的黑漢子一抖手上的鐵鏈,彎腰提起自己的腳鏈從一塊巨石旁走了出來,在距離張初塵二十步的時候一抱拳:

“紅俠,河東老王這邊有禮了。說到刀,紅俠你不行。這十個貨色也不行。就是秦王府那號稱一刀的小毛頭子更不行。也就是當年秦三哥、還有一刀那娃娃的師傅,王五哥可與某一戰!”

秦三哥就是指秦瓊了。

那王五哥李元興就不知道了,問了身邊人後知道此人名王宣王君可,當年也是一條好漢,北路總瓢把子。無論是大刀,還是單刀,當真是舉世無雙。其武功在五路總瓢把子排名第一。

陸毛鋒又小聲說道:

“殿下,那王君可是王君廓的哥哥。可惜在南征王世充之時戰死,無兒無女,所有的功績爵位家產卻是被王君廊拿了去。一刀也是在那一戰中丟了手臂,如果殿下徵朔方之事帶上一刀,怕是王君廊的人頭可能就是一刀去砍了。”

李元興真是沒有想到,還有這麼一段故事。(未完待續)

第270節 大唐的婦女革命第679節 大唐國土第486節 本王還有霜糖第120節 單騎傲千軍第9節 軍神上門第892節 醫仙臨世(二)第690節 海匪第301節 詩畫遊園第450節 點石成金術(一)第705節 皇宮訂計(三)第759節 買下高昌第193節 秦王莊的奇蹟(二)第635節 貞觀二年三月末第625節 見過金山嗎?第196節 秦王莊的奇蹟(四)第507節 養生功法第703節 皇宮訂計(一)第894節 傳承的使命第813節 三萬豬仔第806節 秦王開店第419節 跪了一地請罪的第304節 奴隸主第294節 新年運動會第350節 遼東大爭第863節 血紅玫瑰第103節 火計(一)第356節 長安城的騷動第158節 武曌圈地第808節 地標第440節 惡客上門第187節 李元興‘碩士’一第91節 長孫皇后的夜宴(一)第210節 傳世經典第212節 各種痛快第474節 生命的祭禮第766節 臘月二十八第339節 人心慌亂!第375節 瓷第297節 盛世大唐第278節 秦王的生活第315節 驚天慌言第252節 和尚不好混第356節 長安城的騷動第16節 現代閒人的麻煩第710節 新皇宮夜宴第37節 狂熱的大唐商人們(二)第838節 鋪天蓋地第40節 李元興與魏黑子的雙簧第538節 淡定的秦王第175節 天策四衛第408節 命中註定(二)第168節 爭牛!第107節 李元興的坑(一)第759節 買下高昌第391節 似是而非的寶藏第700節 李元興的石頭第75節 能源是文明(上)第592年兩個和尚第270節 秦王醉了第334節 春耕忙、彈劾多第139節 天命大運之人第367節 驅逐第154節 定計三年第495節 大唐的自我科技發展第322節 遊俠兒的遊戲第261節 秦王親民第459節 軒轅神功(一)第546節 免死金牌第68節 大唐戰略計劃(二)第1節 這是穿越嗎?第468節 私錢竟然成了國事第435節 天譴第772節 教科書式戰鬥第58節 大唐富國計劃(三)第25節 唐皇登基大典第766節 臘月二十八第204節 又厚又黑第248年秦王聘禮第二更第284節 歷史讓後人評說第618節 天賜九鼎第838節 鋪天蓋地第679節 大唐國土第460節 軒轅神功(二)第381節 戰黃河(三)第550節 樂民園開園前一日第345節 炒作的極致第453節 極限第50節 女財神第224節 秦王微服工坊區(四)第87節 突厥的智計第175節 天策四衛第741節 秦王莊的夜第900節 秦王駕臨第215節 重罰武曌第248年秦王聘禮第二更第402節 鐵血軍旅第338節 悲慘之夜第19節 暴露的危險第149節 交糧稅吧第213節 黑對黑
第270節 大唐的婦女革命第679節 大唐國土第486節 本王還有霜糖第120節 單騎傲千軍第9節 軍神上門第892節 醫仙臨世(二)第690節 海匪第301節 詩畫遊園第450節 點石成金術(一)第705節 皇宮訂計(三)第759節 買下高昌第193節 秦王莊的奇蹟(二)第635節 貞觀二年三月末第625節 見過金山嗎?第196節 秦王莊的奇蹟(四)第507節 養生功法第703節 皇宮訂計(一)第894節 傳承的使命第813節 三萬豬仔第806節 秦王開店第419節 跪了一地請罪的第304節 奴隸主第294節 新年運動會第350節 遼東大爭第863節 血紅玫瑰第103節 火計(一)第356節 長安城的騷動第158節 武曌圈地第808節 地標第440節 惡客上門第187節 李元興‘碩士’一第91節 長孫皇后的夜宴(一)第210節 傳世經典第212節 各種痛快第474節 生命的祭禮第766節 臘月二十八第339節 人心慌亂!第375節 瓷第297節 盛世大唐第278節 秦王的生活第315節 驚天慌言第252節 和尚不好混第356節 長安城的騷動第16節 現代閒人的麻煩第710節 新皇宮夜宴第37節 狂熱的大唐商人們(二)第838節 鋪天蓋地第40節 李元興與魏黑子的雙簧第538節 淡定的秦王第175節 天策四衛第408節 命中註定(二)第168節 爭牛!第107節 李元興的坑(一)第759節 買下高昌第391節 似是而非的寶藏第700節 李元興的石頭第75節 能源是文明(上)第592年兩個和尚第270節 秦王醉了第334節 春耕忙、彈劾多第139節 天命大運之人第367節 驅逐第154節 定計三年第495節 大唐的自我科技發展第322節 遊俠兒的遊戲第261節 秦王親民第459節 軒轅神功(一)第546節 免死金牌第68節 大唐戰略計劃(二)第1節 這是穿越嗎?第468節 私錢竟然成了國事第435節 天譴第772節 教科書式戰鬥第58節 大唐富國計劃(三)第25節 唐皇登基大典第766節 臘月二十八第204節 又厚又黑第248年秦王聘禮第二更第284節 歷史讓後人評說第618節 天賜九鼎第838節 鋪天蓋地第679節 大唐國土第460節 軒轅神功(二)第381節 戰黃河(三)第550節 樂民園開園前一日第345節 炒作的極致第453節 極限第50節 女財神第224節 秦王微服工坊區(四)第87節 突厥的智計第175節 天策四衛第741節 秦王莊的夜第900節 秦王駕臨第215節 重罰武曌第248年秦王聘禮第二更第402節 鐵血軍旅第338節 悲慘之夜第19節 暴露的危險第149節 交糧稅吧第213節 黑對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