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節 和尚不好混

李元興所說的大殺招,武曌大概能猜到。

無非就是兩種,向上用輿論的力量,向下發動百姓。

說句難聽的話,這在古代就是煽動。不僅僅可以打擊敵人,同樣也可以讓朝廷感覺到緊張。

特別是皇權至高的時代,這種力量的動用,就是李二都會感覺到緊張的。

任何一個掌握這種力量的人,李二都會視之爲敵人。

李二給了李元興絕大的權力,而且還有兵權,以及許多事務自主處理的權力。

作爲李元興,卻不能刺激李二的底限,所以這一次對付大慈恩之事,還是讓魏徵先去請旨了,那怕這是一個形式,但卻是少不了形式。

不要小看古人的智慧,李二不傻,世家更不傻。

報紙拿在世家的手上,他們會比李元興正小心的迴避着皇權的雷區。

而大唐報,每一期上市之前,都會有樣報先送到李二的手中。

就象和尚堵門的事情而言,李元興只有一點意思流露出去,相信就會有數千百姓過來打和尚,但這樣的作真的好嗎?

李元興不認爲這是一個好主意,百姓的力量可以用,但絕對不能用在私事上。

“好了,別想太多了。不就是和尚嘛,小事。”李元興表情很淡然,似乎真的沒當一回事,繼續對武曌說道:“幫我準備一下,算一算時間,後天夜裡!”

武曌默默的點了點頭,後天夜裡李元興會回到現代,可自己會有什麼變化呢。

武曌回去繼續工作了,李元興則放下了手頭所有的工作,讓人擡着一把椅子,坐在花園之中,準備享受一下難得的清靜。

可李元興剛剛坐下,水還沒有燒開,正不用說泡茶了,白二娃又進來了。

“殿下,外面的和尚過千人了!”

“除了和尚,還有什麼人?”李元興心說這些和尚真的很齊心,還是因爲他們感覺到了危機,抱成團一致對外呢?

白二娃想了想之後回答:“殿下,除了和尚就是和尚了。這會誰也沒空看熱鬧,商會街那邊的商人們這幾天正和草原上那些商人打的火熱,聽着碼頭的倉庫都漲了一倍,都趕在河道上凍前先運出一批貨!”

李元興微微的點了點頭,心中卻在思考着對付和尚的辦法。

“殿下,農莊的莊戶在趁着農閒的時候蓋那個大運動場,娃娃們在讀書,自然也沒有空去看和尚們發傻!”

李元興微微的點了點頭:“去準備五百根竹筷。”

五百根竹筷幹什麼?白二娃不知道,但秦王殿下吩咐了,他自然會去立即準備的。

而李元興則去書房之中作了一些準備。

當李元興帶着白二娃來到莊門前的時候,卻發現莊門內至少有三百多近衛守在這裡。

“殿下,爲了怕和尚們作亂,今天加值了!”白二娃解釋着。

李元興笑了:“既然這裡人不少,那就看着熱鬧吧。誰自認口才不錯,出來爲本王作件趣事!”

當下,就有好幾個親衛出例,白二娃指着其中一人:“殿下,他讀過書,認識幾百個字,口才也不錯,選他吧!”

白二娃倒是一個公道人,這個讀過書的理由讓其他幾人退下了。

李元興對着從親衛說道:“以後人人都要讀書識字,本王安排先生們教,你們用心學!”

“謝殿下!”衆親衛齊聲迴應。

李元興對着那名親衛交待了幾句,然後讓白二娃將竹筷給了那名親衛。

那親衛從小門出了秦王莊,直奔玄奘那裡就去了,在玄奘面前秦王也盤腿坐下:“大師,我心中有一個疑惑。聽莊裡的人說,有道高僧可以給我解釋,用這個!”

玄奘不解的看着這名親衛,無論對方真正的目的是什麼,那怕是來辯論他也要接下,所以不能退,道了一聲佛號:“施主請講!”

那親衛指了指筷子說道:“最近我和營裡的兄弟們處的非常不好,我討厭他們,現在他們也討厭我。請禪師用筷子爲我解惑!”

親衛說完,指了指面前的筷子。

筷子!玄奘心中立即就想到一個方法,可對方拿出筷子來怕就是準備給自己一個下馬威吧。想到這裡,玄奘又開始自責,爲何心中的念頭首先想到的是惡,然後纔是善呢。

道了一聲佛號,玄奘說道:“一支筷子易折,十隻筷子難折!”

“十支!”親衛拿起了十支,然後又拿起了十支,一共二十支,當着玄奘的面折斷,然後將斷掉的筷掉了到一旁。

玄奘的心抽了一下,卻依然面不改色:“那一百支呢?”

一百隻捆好的筷就放在玄奘面前,親衛冷冷一笑,突然抽刀一斬,那一百隻筷子全斷。

“大師,請繼續!”親衛已經不再有那僞裝出來的虔誠表情了,只有冷冷的嘲笑。

玄奘沉默了,他需要時間來思考。

可那親衛根本就沒有給他思考的時間,招呼了幾個人過來,在玄奘面前推起了上千只筷子。“大師,這次要說什麼?告訴某,這千隻筷子折不斷嗎?還是換一個有趣點的說詞出來,讓某聽一聽!”

這親衛的節奏太快,快到玄奘來不及思考。

“施主……”

“某不是施主,某絕對不會把半文錢施捨給你們這些只要騙人的禿子的。”親衛當着玄奘的面在那千隻筷子上倒上了油,一堆筷子在大火之中熊熊燃燒着,很快就化爲一堆灰燼。

親衛這時向着不遠處高喊一聲:“聽說這裡有長安新聞報的人,你們記下了。長安城號稱辯論第一的和尚在某的面前啞口無言,這就是一個欺世盜名的騙子。”

親衛喊完,真的跑出來兩個人,其中一人拿着紙筆跑到了玄奘面前:“和尚,這樣的事情,你有什麼要說的。你那長安第一辯舌高手,真的只是欺世盜名嗎?”

“阿彌陀佛!”玄奘道了一聲佛號:“今日貧僧自知佛法淺薄,貧僧決定西行天竺,求得佛法真髓。不得真傳,不回長安!”說罷,玄奘起身離去。

隨着玄奘的離開,守着這裡的許多僧人也一一的離開了。

站在莊門內的親衛們都大笑着,李元興卻是搖了搖頭,他萬萬沒有想到,玄奘西行竟然還是發生了。歷史上的真像如何他不知道,可現在卻是因爲他而讓玄奘西行。

看着秦王搖頭,白二娃趕緊問道:“殿下,是不是他作的不好!”

“不,只是本王準備了兩招,才第一招那和尚就敗了。當真無趣的很!”李元興自然不會說實話的,拿起手中的盒子揚了揚。

白二娃等人大笑,齊聲讚道:“殿下英明,那區區小禿驢自然無法與殿下鬥智!”

“傳本王密令,派人訂着玄奘,不得讓其入高昌、伊吾兩國。如有必要,密殺!”李元興心中動了殺機。

不爲別的,根據歷史上記載,玄奘入高昌讓高昌國佛法大興,而且還與高昌王結爲兄弟,這對日後大唐滅高昌增加了難度。

白二娃等人聽到殺人,立即興奮的起來。

李元興心念一動,又對白二娃說道:“想辦法放一個傳聞出去,不要讓玄奘和尚有所發覺。就說,過嶺南後再向西入吐蕃,之後從天頂極高之地再往南,就可進達天竺。”

“某領命!”白二娃是接下命令了,不過他知道這種事情他不行。

他不行不要緊,白二娃可以去找劉二小,或者再往上請秦瓊將軍那邊派人去作。只要完成了秦王殿下指派的任務,就算是好事。

回到莊內,李元興沒有回書房而是直接去找慈苦和尚了。

慈苦和尚聽完李元興對莊外事情的描述後,道了一聲佛號:“玄奘西行也好,他佛心未成,行萬里路勝過讀萬卷書,看世間百態以修佛心!”

“大師如何說筷子?”

“殿下心中自有答案,否則也不會問那玄奘。殿下不會拿出一個自己無解的問題出來的!”

慈苦說完,李元興搖了搖頭:“本王想聽大師說!”

“一隻筷亦折,十隻筷卻須得大力,百隻筷不得不動用鋼刀,千隻筷刀劍則無力。兄弟齊心,亦不能敵,卻也讓敵爲難。這難道不是道理嗎?”

慈苦說完唸了一聲佛號。

李元興笑着點了點頭:“大師就是大師,好在本王另有準備!”

李元興將木盒放在桌上後問道:“本王有一匹馬,日行千里,但卻非精食不吃,非錦綢不披。這般缺點,卻當真讓本王爲難!”

如果此時換成玄奘,怕是會十分緊張,因爲他知道這是秦王殿下的刁難。

可慈苦卻不會,心如止水,只當是論禪了。

“殿下,天有日月,地有水火。凡事自有兩面,正如世間無那種只有一面的紙一般!”

李元興笑了:“說到紙,本王準備的就是紙!”

李元興拿出的是紙,是後世名爲麥比烏斯環紙環,一個只有一面的紙環。

慈苦大師愣住了,在李元興拿出木盒的時候他就知道,這盒中裝的絕對普通的物件,必須極考慮佛法禪性!(未完待續。)

第351節 耀州直道第432節 這不是婚禮第176節 秦王罰俸第54節 秦王府中那看不見的戰爭第339節 人心慌亂!第270節 秦王醉了第217節 大婚到計時第385節 軍損!第63節 李嵐姍的強勢入股第451節 點石成金術(二)第353節 量產熾羽甲第36節 狂熱的大唐商人們(一)第490節 初現軍民情(一)第537節 高句麗對秦王的第一次反擊第339節 人心慌亂!第568節 耀州的工匠第829節 神兵天降(三)第402節 鐵血軍旅第463節 一條人命第91節 長孫皇后的夜宴(一)第427節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595節 真正的戰略經濟學(上)第769節 春耕與戰爭第681節 李元興的人口賬本第150節 手中沙第540節 耀州的貼心第776節 一個機密的消息第815節 酷吏第797節 租界第831節 神兵天降(五)第788節 老秦人第325節 玄武門的真相第898節 李信之墓第652節 海珍第139節 天命大運之人第764節 邊戍(下)第141節 士、庶、貴、賤第77節 商之爭第440節 惡客上門第815節 酷吏第887節 頂天立地男子漢第213節 黑對黑第73節 盧承慶獻計第419節 跪了一地請罪的第856節 十萬噸級船隊第831節 神兵天降(五)第627節 新聞第385節 軍損!第663節 天德號!第869節 時差六倍第110節 本王是李元興第606節 先頭部隊第622節 每逢喜慶必見血第382節 寒冷的春雨第691節 貴客來倭第183節 安心娶老婆第838節 鋪天蓋地第678節 這是任務?第818節 櫃爺貪財?第104節 火計(二)第672節 升級的軍民情第68節 大唐戰略計劃(二)第34節 大唐的農業合作社第58節 大唐富國計劃(三)第858節 急務!第538節 淡定的秦王第538節 淡定的秦王第647節 高句麗歷史上最成功的反賊第330節 出大事了!第743節 獻禮第212節 各種痛快第691節 貴客來倭第65節 打突厥的戰略目的?第584節 立威需要流血嗎?第520節 用牛刀殺螞蟻第12節 長孫氏的喜悅第523節 夜宴天策上將府(二)第73節 盧承慶獻計第517節 報紙的威力(二)第751節 海盜?第611節 七世家的產業結構第128節 大唐醫道第667節 水晶之王與後第749節 最賤的名士第797節 租界第399節 重賞之下第847節 苦與樂自知第102節 程魔頭空城計第301節 詩畫遊園第373節 和親第751節 海盜?第321節 紅拂女到訪第638節 唐之武安第188節 李元興‘碩士’二第373節 和親第283節 玄武門開機第666節 李元興挖寶第214節 悲慘的武氏兄弟第144節 秦王莊就是銀山第596節 真正的戰略經濟學(下)
第351節 耀州直道第432節 這不是婚禮第176節 秦王罰俸第54節 秦王府中那看不見的戰爭第339節 人心慌亂!第270節 秦王醉了第217節 大婚到計時第385節 軍損!第63節 李嵐姍的強勢入股第451節 點石成金術(二)第353節 量產熾羽甲第36節 狂熱的大唐商人們(一)第490節 初現軍民情(一)第537節 高句麗對秦王的第一次反擊第339節 人心慌亂!第568節 耀州的工匠第829節 神兵天降(三)第402節 鐵血軍旅第463節 一條人命第91節 長孫皇后的夜宴(一)第427節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595節 真正的戰略經濟學(上)第769節 春耕與戰爭第681節 李元興的人口賬本第150節 手中沙第540節 耀州的貼心第776節 一個機密的消息第815節 酷吏第797節 租界第831節 神兵天降(五)第788節 老秦人第325節 玄武門的真相第898節 李信之墓第652節 海珍第139節 天命大運之人第764節 邊戍(下)第141節 士、庶、貴、賤第77節 商之爭第440節 惡客上門第815節 酷吏第887節 頂天立地男子漢第213節 黑對黑第73節 盧承慶獻計第419節 跪了一地請罪的第856節 十萬噸級船隊第831節 神兵天降(五)第627節 新聞第385節 軍損!第663節 天德號!第869節 時差六倍第110節 本王是李元興第606節 先頭部隊第622節 每逢喜慶必見血第382節 寒冷的春雨第691節 貴客來倭第183節 安心娶老婆第838節 鋪天蓋地第678節 這是任務?第818節 櫃爺貪財?第104節 火計(二)第672節 升級的軍民情第68節 大唐戰略計劃(二)第34節 大唐的農業合作社第58節 大唐富國計劃(三)第858節 急務!第538節 淡定的秦王第538節 淡定的秦王第647節 高句麗歷史上最成功的反賊第330節 出大事了!第743節 獻禮第212節 各種痛快第691節 貴客來倭第65節 打突厥的戰略目的?第584節 立威需要流血嗎?第520節 用牛刀殺螞蟻第12節 長孫氏的喜悅第523節 夜宴天策上將府(二)第73節 盧承慶獻計第517節 報紙的威力(二)第751節 海盜?第611節 七世家的產業結構第128節 大唐醫道第667節 水晶之王與後第749節 最賤的名士第797節 租界第399節 重賞之下第847節 苦與樂自知第102節 程魔頭空城計第301節 詩畫遊園第373節 和親第751節 海盜?第321節 紅拂女到訪第638節 唐之武安第188節 李元興‘碩士’二第373節 和親第283節 玄武門開機第666節 李元興挖寶第214節 悲慘的武氏兄弟第144節 秦王莊就是銀山第596節 真正的戰略經濟學(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