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契丹的打算

阿契合這事若是決定下來,一旦被他人知道,他別想有安生覺。說不定,在睡夢之中,就給人殺死了,他真的後悔了,早知阿迦羅不容他,當初何必要與阿濟格作對,還不如擁立摩末的長子爲王,至少那個毛孩子還不至於像阿迦羅這般心狠。

阿契合長嘆一聲,收懾心神,並沒有正面回答,能行,還是不能行,轉而道:“大王,我也不知道可行,還是不可行,可是,我給大王算一筆帳,此次兵敗,丁壯多死於戰場,如今老營這裡的口衆雖多,卻又將近一半是老弱,丁壯不過十數萬,這些老弱所耗,實爲丁壯所食數倍之多,可見那些老弱已經成了我們的負擔。”

這是實情,阿迦羅也是微一點頭,他知道阿契合說的都是實情,其餘的部族首領也沒有反對,只是靜靜的聽着。

阿契合接着算下去:“就算限制食量,頂多也是捱到來年春天。到了春天,就有食物了嗎?要是在往年,就會有,可以去大唐境內擄掠,可以去擄掠党項人,靺鞨人,可是來年還能去擄掠嗎?不能!這要等到草發芽,戰馬上膘去了,這要到夏季,甚至秋季,這麼長的時間吃什麼?喝什麼?而且現在大唐也不是我們能招惹的,我們只能向西,去打奚人,室韋人,或者向北去打靺鞨人的注意,那些老弱依然是我們的拖累。”

要是沒有這場大雪災,契丹人勒勒褲腰帶,捱到春天,基本上就差不多了,可是雪災不期而至,牛羊損失太多,吃喝就成了大問題。更嚴重的是,現在突厥人還在遼河平原上,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能找到他們,所以目前他們只能不斷的躲避,而躲避就要不斷的行軍,那些老弱不堪驅馳,肯定會成爲累贅,這同樣是個大問題。

阿契合的一番話,說得上自阿迦羅,下至一衆部族首領,不住點頭,他們不得不承認,阿契合說的每一句話都在理。

若是契丹的勇士因爲沒有食物,而餓得不能打仗,阿契合雖然沒有明確說行與不行,這筆帳一算,結論也就出來了。

一衆部族首領暗歎一口氣,看着阿迦羅,等他最後拿主意,讓他們拍這個板,他們是沒有這個膽量的。雖然他們都想要這麼幹,但是擔着這麼一個罵名,他們卻不甘願。

“哎!”阿迦羅長嘆一口氣,仰首望天,久久難言,“既然如此~~~~~~就讓他們再吃一頓!最後一頓!讓他們吃飽了再上路吧!”

阿迦羅說着,一雙虎目中涌出了淚水,他不想這麼做,真的不想,可是情勢逼人,契丹如今已經走到了山窮水盡的絕境,要是不這麼幹的話,死的可就不是那些老弱了,而是整個契丹族。

各個部族的首領都出去了,王帳內就只剩下了阿迦羅和阿契合這君臣兩個,如此單獨面對着阿契合,阿迦羅的心裡還是不禁有些慚愧,畢竟當初他的這個王位,可是阿契合幫着爭來的。

就在這時候,突然進來一名蒙面男子笑道:“此時不難,只要大王保存實力。我家主人定然給予大王支持的!”

阿迦羅一愣,看着了一眼一身漢服的男子驚呼道:“不知……公子可以甚麼好計策?”

蒙面男子哈哈一笑道:“只要大王差人將書信送往長安,想來大唐皇帝定然會從中調停的。畢竟現在的大王是您啊!…大王不要忘記了,現在的突厥可汗可是大唐皇帝的長子。只要言明利害關係定然不會有事的!呵呵!”

阿迦羅哈哈一笑,說道:“不錯!本王怎麼把這件事情忘記了呢?好!就依先生所言!”

與此同時。杜荷在自己的御書房也迎來了一位客人,同樣也是大唐的鄰居一一高句麗!

對於這些高句麗人,杜荷自然沒有半分好感,不提那些在後世冒認祖宗的高麗人,高麗和高句麗雖然只有一字之差,卻沒有半分關係。他對高句麗沒有好感,完全是因爲隋煬帝的三次徵遼,百萬漢家男兒命喪遼東,高句麗人居然還築起了京官,彰顯武功,實在是華夏大恥。

高句麗在遼東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道公元前一世紀,主要盤踞在東北地區和朝鮮半島之上,與百濟,新羅合稱朝鮮三國時代。主要是濊貊和扶餘人,後又吸收些靺鞨人,古朝鮮遺民及三韓人。在後世,由於高句麗的特殊地理位置,國土橫跨後世的中國東北部及南韓、北朝鮮,結果三國都聲稱高句麗是自己本國的原始民族,爲此三國沒少因爲這些屁事兒打嘴仗。

高句麗一國雖然延續的時間跨度很長,但卻不是一家一姓的天下,如今高句麗的王族姓高,對此有多種說法。《晉書》載“**自以高辛氏之後,姓高氏”,《三國遺事》載“自言是天帝子,承日光而生,故自以高爲姓”,後來朝鮮李朝的李承休《帝王韻記》載“**初誕,舉國高之,故姓高氏”。

據後世推測,高句麗人在其成立的初期可能是由濊貊人和部分遷移到這一地區的扶余人組成的。“濊貊人”這一詞語最初並非指一個確定的民族實體,而僅僅是中原古代史家對出現在東北這一特定地區的一些古代部族的泛指。

在高句麗建立之初,與扶余長期處於軍事對抗中。扶余與中原王朝關係十分友好,爲了扼制處於成長期而十分具有侵略性的高句麗政權,中原與扶余在軍事上常常協同打擊高句麗,相關記錄在《三國志》、《漢書》中都曾有過這樣的記載。

高句麗自創立之初,就與中原王朝不睦,時有徵戰。在前三國時代,高句麗太祖王時期,高句麗從早期的幾個濊貉部落國家很快擴張到漢江流域。公元53年,高句麗太祖王,將高句麗分散的5個部落設爲5個省,實行集權化統制。56年,太祖王吞併東沃沮。後又吞併東濊一部分領土。隨後,高句麗又對樂浪郡,玄菟郡和遼東發動攻勢,完全擺脫了漢朝的控制。高句麗的擴張與集權化,導致了與漢朝的直接武力衝突,在漢朝軍事壓力下,最終迫使高句麗遷都到丸都城。

漢朝滅亡後,遼東郡被好戰的地方土豪控制。高句麗主動與剛剛成立的曹魏聯盟攻打遼東郡。曹魏攻下遼東後,高句麗終止了與曹魏的合作併發兵襲擊了遼東西部。結果遭到了曹魏的反擊,摧毀了丸都城,高句麗東川王又被迫逃到了沃沮。

曹魏摧毀了丸都城後以爲高句麗滅亡了,所以很快就撤離了。不過僅僅70年,高句麗就重建了丸都城,並開始襲擊遼東,樂浪和玄菟。隨着高句麗對遼東半島的挺進,公元313年,高句麗美川王吞併原漢四郡的最後一郡,樂浪郡。高句麗從東北地區進入,並控制了朝鮮半島北部大部地區。開始與形成現代韓國的主體,古代韓國國家百濟與新羅處於激烈的軍事對峙之中。

朝鮮人稱這一段歷史時期爲朝鮮歷史上的“三國時代”。但是,這“三國”最初只是互相沒有民族認同感的幾個大型部落國家,與中國三國時期的三國都是從統一的漢朝分裂出來,人民也具有同一民族感的情形完全不同。

然而高句麗的擴張,也並不是一番風順的。公元342年,丸都城受到前燕攻擊。百濟的近肖古王也趁機襲擊高句麗最大城市平壤,並在戰場上殺死了高句麗故國原王。

高句麗小獸林王繼位後,開始加強高句麗國內的穩定和統一。新的法律出臺,公元372年立從中原引入的佛教爲國教,並依照中原制度建立國家教育機構“太學”。此外小獸林王還對高句麗軍隊進行了改革,使高句麗迎來了一個復興的階段。

公元5世紀末時,從高句麗好太王繼位起,高句麗開始進入鼎盛時期。根據好太王的兒子長壽王爲他所立的好太王碑記載,好太王在一次與扶余的戰役中就攻克了扶余64個城池,1400個村莊。後來好太王兼併了北部的扶餘國和靺鞨部落,在軍事上對百濟形成了絕對優勢地位,並在新羅與百濟,伽倻和倭的戰爭中迫使新羅屈服。

公元413年,高句麗長壽王登基。由於百濟和新羅的對抗,長壽王遷都到平壤以加強對百濟和新羅的控制。長壽王延續了其父好太王的擴張政策。到公元5世紀末,長壽王又吞併了一些扶余,靺鞨和契丹部落,與北魏長期交鋒,並保持了對新羅的控制。

高句麗在達到鼎盛後,開始逐漸的衰落。高句麗安藏王被刺殺後,其兄安原王繼位。在安原王時期,王室間的紛爭加劇。兩政治集團對王位繼承進行爭鬥,最後年僅8歲的陽原王登基。

不過對權力的爭奪並沒有結束,反對派的幕僚們開始建設自己的軍隊,對自己的領地進行實際上的控制,高句麗處於了內憂外患之中,此後高句麗又遭受了北方遊牧民族的襲擊。內部的幕僚爭奪也依然繼續。到了公元551年,百濟和新羅爲擺脫被高句麗奴役的地位而開始聯合攻打高句麗。

最終高句麗丟失了朝鮮半島中部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肥沃的漢江流域,百濟新羅聯盟的主戰者百濟在對高句麗的戰爭也幾乎精疲力盡。

公元553年,新羅以幫百濟的名義出兵。但卻對百濟發動了攻勢,最後將整個漢江流域全部納入囊中。怒於新羅的背叛,百濟聖王第二年攻新羅西部以報復,但被新羅擒住,後被處死。

朝鮮半島中部的戰爭,對朝鮮半島的格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新羅對百濟的攻擊使百濟成了朝鮮半島的最弱者。新羅由於霸佔到了人口衆多,富裕的漢江流域,給其日後擴張打下良好基礎。

相反,高句麗卻因丟失漢江流域而國力大減。另外新羅獲得漢江流域後,疆域到達黃海,使其可以和中原王朝直接貿易和建立外交。這樣新羅就不再依賴高句麗,而是直接從中原王朝學到先進的文化與技術。

公元589年,隋滅南陳統一中國後,開始要求周邊國家爲其臣屬,並得到了其中大多數國家的認可,只有高句麗對此陽奉陰違。

同年,高句麗先發制人攻佔遼西,引發第一次高句麗與隋的戰爭。當隋文帝準備興全中原之兵問罪時,高句麗王忙上表謝罪,自稱“遼東糞土臣元”,於是得到赦免。

但是高句麗仍舊四處聯結反隋勢力,當隋煬帝在突厥可汗處發現高句麗的使臣後,開始認識到高句麗是中原潛在的邊患,戰爭隨即爆發。

公元612年,隋朝的百萬大軍從陸路和海上攻打高句麗,一路破城四五十餘座,後來由於隋軍前線將領的指揮不當,造成渡過遼河進攻的30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

公元613年隋煬帝親征高句麗,但因楊玄感的反叛,造成此次戰役取消。

公元614年隋煬帝再次親征高句麗,因爲高句麗連年戰事造成國內弊端甚多,而且兵力嚴重不足,高元聞隋大軍已突破重重防線,高元大懼,乃遣使請降謝罪,並交還叛逃的隋將斛斯政,隋煬帝許之,遂班師回朝。

(嘿嘿,言賣零零)

第435章 開發南美第330章 節戰吐蕃第165章 我的戰鬥力還可以!第455章 節:大結局第337章 李治來了第240章 二人世界之火鳳第186章 杜荷認姐姐第14章 粘杆處姓李了!第315章 恐怖電影第351章 李治的平民生活第25章 冠禮第172章 李治的愛情第285章 缺糧食老子有啊第142章 太子忍不住了第296章 女土匪的逆襲第84章 西方來客(1)第224章 青蓮妹妹?第226章 杜荷是‘慈父’第35章 老子請客!喝茶!第416章 征討東瀛第82章 杜荷認母和推薦票第170章 武照和李治有一腿?第127章 杜荷說大唐第95章 杜荷被疼愛第25章 冠禮第221章 小舅子你比我可紈絝啊第366章 李治的愛情第96章 李恪的麻第198章 我需要三哥的支持!第382章 拜占庭第325章 世家來訪第313章 上門送禮第14章 粘杆處姓李了!第420章 征討東瀛第39章 錦衣衛的第一戰(下)第443章 開發南美第328章 發現玉礦第298章 摸錯人第425章 征討東瀛第72章 洞房夜(下)第243章 乳燕歸巢第76章 大唐慈善總會!第90章 杜荷有娃了第287章 愛顯擺的薛仁貴第406章 收復林邑第448章 北美商旅第260章 王小白你看我是誰第49章 浪費糧食第269章 後世大采購第395章 大唐和瓊州的差距第442章 開發南美第92章 演習前夕第324章 鳳凰自行車第10章 我是大唐特務頭子!第158章 極品二貨第166章 來到瓊州第99章 火燒高昌(完)第289章 土匪搶糧第399章 突厥VS契丹第82章 杜荷認母和推薦票第415章 征討東瀛第264章 莉莉婭的姐姐第442章 開發南美第93章 程將軍威第129章 杜荷說大唐第177章 用你們的生命來捍衛他的信念第353章 李治的平民生活第185章 登陸仁川第366章 李治的愛情第257章 長樂也有憂鬱症第140章 李佑謀反第244章 世家的到來第371章 選妃第193章 潔鳳不是小白!第213章 駙馬不是那麼好當滴第250章 二人世界之長樂第175章 太子要泡你妹!第381章 出國訪問第378章 雨依的選擇第77章 長樂藝術社!第440章 開發南美第197章 王八蛋!你來吧!第120章 高陽的看望第180章 李治被踹下河第11章 特務組織千呼萬呼唉始...第94章 武器展示第109章 帶兄弟迴歸第50章 我們是錦衣衛第248章 他們的目標是國會?第146章 李世民的想法第234章 杜荷見祖宗第288章 我蛋疼第370章 世貿大樓第422章 征討東瀛第383章 拜占庭第454章 北美商旅第328章 發現玉礦第309章 家長會第191章 瓊州的國主他也姓杜第169章 杜荷的國會演講
第435章 開發南美第330章 節戰吐蕃第165章 我的戰鬥力還可以!第455章 節:大結局第337章 李治來了第240章 二人世界之火鳳第186章 杜荷認姐姐第14章 粘杆處姓李了!第315章 恐怖電影第351章 李治的平民生活第25章 冠禮第172章 李治的愛情第285章 缺糧食老子有啊第142章 太子忍不住了第296章 女土匪的逆襲第84章 西方來客(1)第224章 青蓮妹妹?第226章 杜荷是‘慈父’第35章 老子請客!喝茶!第416章 征討東瀛第82章 杜荷認母和推薦票第170章 武照和李治有一腿?第127章 杜荷說大唐第95章 杜荷被疼愛第25章 冠禮第221章 小舅子你比我可紈絝啊第366章 李治的愛情第96章 李恪的麻第198章 我需要三哥的支持!第382章 拜占庭第325章 世家來訪第313章 上門送禮第14章 粘杆處姓李了!第420章 征討東瀛第39章 錦衣衛的第一戰(下)第443章 開發南美第328章 發現玉礦第298章 摸錯人第425章 征討東瀛第72章 洞房夜(下)第243章 乳燕歸巢第76章 大唐慈善總會!第90章 杜荷有娃了第287章 愛顯擺的薛仁貴第406章 收復林邑第448章 北美商旅第260章 王小白你看我是誰第49章 浪費糧食第269章 後世大采購第395章 大唐和瓊州的差距第442章 開發南美第92章 演習前夕第324章 鳳凰自行車第10章 我是大唐特務頭子!第158章 極品二貨第166章 來到瓊州第99章 火燒高昌(完)第289章 土匪搶糧第399章 突厥VS契丹第82章 杜荷認母和推薦票第415章 征討東瀛第264章 莉莉婭的姐姐第442章 開發南美第93章 程將軍威第129章 杜荷說大唐第177章 用你們的生命來捍衛他的信念第353章 李治的平民生活第185章 登陸仁川第366章 李治的愛情第257章 長樂也有憂鬱症第140章 李佑謀反第244章 世家的到來第371章 選妃第193章 潔鳳不是小白!第213章 駙馬不是那麼好當滴第250章 二人世界之長樂第175章 太子要泡你妹!第381章 出國訪問第378章 雨依的選擇第77章 長樂藝術社!第440章 開發南美第197章 王八蛋!你來吧!第120章 高陽的看望第180章 李治被踹下河第11章 特務組織千呼萬呼唉始...第94章 武器展示第109章 帶兄弟迴歸第50章 我們是錦衣衛第248章 他們的目標是國會?第146章 李世民的想法第234章 杜荷見祖宗第288章 我蛋疼第370章 世貿大樓第422章 征討東瀛第383章 拜占庭第454章 北美商旅第328章 發現玉礦第309章 家長會第191章 瓊州的國主他也姓杜第169章 杜荷的國會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