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進入關中+匯合少年軍

參謀部給出的計算一點都沒有錯誤,既不多也不少,正好是五天後,李貞來到了距離長安城不遠的華洲。

說起來長安的路上,有一道關卡是李貞必須要面對的,那就是潼關,這是關東進入關內的第一道屏障。雖然如今已經有了熱武器,關卡的重要性已經大大的降低,但類似潼關這樣的重要關隘,大唐卻從來都沒有放棄過。在水泥被李貞研究出來的第一年,大唐帝國就利用水泥對這些重要的關隘進行了加固翻新,其應用水泥的時間比長安和洛陽兩大城市都更要早。

所以說長安和洛陽是第一批用水泥的城市這個說法其實是不準確的,第一批應用水泥的其實是潼關和武關這等重要關隘纔是,只不過關隘這些地方太小,面積還不如一個縣城大,並不引人注意,因此世人才會以爲長安和洛陽才的大唐第一批使用水泥的城市。

而且還不止如此,在後來的二十年時間裡,大唐對這些重要關口屢次進行加固,如今的潼關早已經和二十年前完全不一樣了,關牆高足足有十丈(長安城經過重修之後,高度已經達到了十二丈,因此潼關這個高度不算逾越),寬度也達到了三丈有餘,上面甚至可以並排騎四匹馬而不顯得擁擠,牆體全部用水泥澆築完成,裡面甚至還夾有鋼筋,可以說是真正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堅不可摧。除此之外城牆上也都裝備了大口徑的城防炮,最大的口徑甚至達到了二百毫米,威力巨大。可謂是攻守兼備,論防禦程度絲毫不下於長安城,乃是天下第一等的雄關要隘,別說是還騎馬挎刀玩箭的異族人了,就算是大唐帝國自己的軍隊,面對這等雄關想要拿下來也需要一番力氣,如果是選擇強攻的話,沒有個幾千上萬發炮彈肯定是轟不塌城牆的。

原本李貞認爲自己在這裡會有一場苦戰,畢竟這潼關的重要性實在是太大了,李貞沒道理不會將這裡的守將拉到自己的陣營中的,然而事實卻和他預料的截然相反,當李貞的大軍到來之後,潼關守將直接不佔而降,打開了城門,迎接李貞進了潼關。

進城後李貞很是奇怪,問他爲什麼,才從中得到了原因——原來這個守將在早年間得到過李貞的恩惠,並且將這份恩情一直記在心上,當李治篡位,李貞起兵討伐的消息傳來之後,守將立刻就想到了償還恩情的辦法。當初李治的確派人來拉攏他了,他爲了保住守將的位置,作爲李貞的接應,不假思索的就答應了李治的拉攏,但實際上卻是身在曹營心在漢,他的一切作爲都是在和對方虛與委蛇,真正的目的則是等待着李貞的到來。

如今李貞一到,守將立馬就綁了李治派來的監軍,然後打開了城門,迎接李貞入城,至此,這個原本在李貞計劃中需要一番苦戰,甚至可能要使用特種作戰的關口,就這麼被他輕易的接收了。

得知了真相之後,李貞也是感嘆,善惡終有報,天道好輪迴,好人終究是有好報的,自己無意中施的一次,連他自己都已經忘記了的恩惠,居然讓人記到了現在,並且在這關鍵的時候幫了自己大忙,果然以後自己還是要多做好事啊。

而對於如此重情重義的守將,李貞自然是不吝賞賜的,不但賞了金銀無數,更是許諾只要他打贏這場戰爭,升官加爵不在話下,將守將感動的納頭便拜,拍着胸脯保證誓死效命云云……

李貞並沒有在潼關呆多久,只是略微修整了一番就繼續上路了——事實上不只是李治已經等不及了,隨着距離長安越來越近,李貞其實比李治還更加要迫不及待了。

……

“殿下,你就對這個常寧那麼信服嗎?萬一他和晉王玩的是欲擒故縱的把戲呢?你就不擔心他抄了咱們的後路嗎?”繼續上路,離開了潼關之後,房遺愛不由的問道,常寧就是那個潼關守將,正是他的獻關才讓李貞免除了一場大麻煩,只是此事太過順利,以至於李貞的手下對此頗有疑慮,懷疑這會不會是李治新的陰謀。

李貞笑道:“真的如何?假的又如何?總而言之咱們不是已經進來了嗎?又或者說你還以爲這一次本宮會失敗不成?”

房遺愛連忙解釋:“那倒不是,只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啊。萬一咱們正在和晉王決戰,這常寧卻突襲了我們的後路的話,那可就遭了啊……要知道潼關可是大唐重關,守軍足足有八千人,這八千人如果只是正面作戰的話咱們倒也不怕,可一旦作爲奇兵使用的話,可也是能給我們造成不小的麻煩的。

“你就別想太多了,常寧此人是可以新信得過的,你們不用太過擔心。”李貞又不是白癡,這種事情他怎麼可能會輕易相信旁人的一面之詞,因此就在他進城之後,就已經讓人調查了常寧的一切,最後得出的結論是此人極重信諾,有恩必報,有九成把握是可以值得相信的。

更何況就算常寧不值得信任又如何?潼關地形特殊,直接造成的後果就是防外不防內,如果是防守來自關東的敵人的話,那潼關的確可以說是易守難攻,但對內卻不是如此,因爲潼關背後就是黃土高原,在地勢上比關東要高上不少,如果從關中往外打的話,那就是從上往下打,反而是極爲容易拿下來的——也就是說潼關只能防禦外敵,卻無法防禦來自內部的攻擊,就算李貞最終失敗並且被人斷了後路也是一點都不用擔心的。

更不要說李貞這一次可是有十足的把握贏下這場戰爭的,他這一次來長安根本就沒有想過自己會失敗的事情——大不了直接用間諜將李治幹掉就是了,雖然這樣做會給長安城造成破壞,但連命都要沒了,李貞哪裡還顧得上這些?反正就算長安城被破壞,鍋也是李治和他手下的那些世家的,和李貞也沒有什麼關係。

……

進了潼關之後,李貞距離長安已經不足一日之遙,如果他能快馬加鞭的話,完全可以在日落之前趕到長安,但也卻並沒有這麼做,而是在華州(不是滑州,這個華洲是如今的渭南)停了下來,這裡正是李貞和少年軍約定的匯合地點,而且這裡距離長安已經不足半日路程,既不遠也不近。在這個距離上,李貞可以隨時突襲長安,其次這裡距離長安也有百里之遙,哪怕長安的大炮再如何厲害,射程也不足以打到這裡,算是一個很合適的距離了。

也就是在這裡,李貞等到了他的少年軍……

“將士們好……”點將臺上,李貞正在檢閱自己的少年軍,望着排列整齊的十萬精銳,被肅殺之氣衝擊,不由意氣風發——哪怕這不是李貞第一次檢閱少年軍,但他還是被眼前這壯觀的一幕衝擊的熱血澎湃。

“太子殿下好。”

“將士們辛苦了。”

“爲殿下服務。”

“將士們好……”

“太子殿下好。”

“將士們辛苦了。”

“爲殿下服務。”

“……”

檢閱完了少年軍之後,時間已經來到了傍晚,李貞開始召集少年軍的各大統領們問話,這一次他召集了十萬少年軍,按照一個營五千人來算,也就是說李貞此時要會見的統領足足有二十位。

“這一路上大家都辛苦了。”落座之後,李貞開始問候:“路上沒有遇到什麼困難吧?”

“啓稟殿下,困難肯定是有的,但都不是什麼大困難,都已經被我們解決了。”開口的是段瑞,原少年軍第一期神機營統領,當然經過這麼多年的歷練,他早已經不是統領了,而是執掌整個少年軍第一軍(也就是第一期)的大統領,和他一樣的還有另外六個人,也都分別被李貞重用提拔,分別擔任第二軍到第六軍(第二期到第六期)的大統領,這一次他們六人全部來了。

“都有什麼樣的困難?具體和本宮說說。”

“別但是困難也就不說了,都是一些傷病中毒,我們隨軍的大夫大部分都能解決,就算治不好也可以帶到外面的城鎮裡治療,最大的困難反而是隱藏行蹤。”段瑞苦笑道:“爲了隱藏行蹤,我們連城市都沒有進,而是一直都在深山老林中行走,這就導致意外頻生,好在少年軍最重野外生存,平時這方面的訓練一直都沒有斷過,因此我們倒也能夠忍受得了,就算有人受傷,我們也只需要派遣幾個人帶着去城裡看大夫,也不會引起懷疑……一直到後來,晉王叛亂,殿下您這才允許我們顯露蹤跡,接下來的路纔好走了一些……不過武關守將對我們的態度很不友好,我們已經亮明瞭身份,他卻依舊不放我們過關,最後我們逼不得已只好重新進入山嶺,從羣山中穿越了過來。”

“真是苦了你們了。”李貞感動道,雖然段瑞說的輕鬆,但李貞也同樣是受過野外生存訓練的,他太知道在野外有多麼的不容易了,好在的是這是一支軍隊,將士們之間可以互相幫助,而且這也不是真正的野外生存,糧食物資之類的李貞是早就給他們準備好的,沿途也都有人接應,他們需要面對的只是野外惡劣的環境以及黑暗中的襲擊罷了,生存難度要比野外生存要輕鬆一點……但即便如此,十萬人過來,也足足有兩百多人因爲不可抗力緣故而喪命,讓李貞心疼的直抽抽。

至於武關的守將,李貞也將他記在了心裡,因爲李貞這二百多人的傷亡,其中有五十多人就是在翻越武關的時候因爲不慎失足跌落山崖摔死的,這樣的深仇大恨,哪怕是武關以後守將投靠自己,李貞也是絕對不會放過他的,否則他無法對那枉死的五十多個兄弟交代。要知道原本他們是不必死的,但就因爲武關守將拒絕開關,導致少年軍不得不翻越山嶺,最終失手喪命,這樣的人李貞怎麼可能會輕易饒恕?

一個統領聽到這話,頓時站起來激昂道:“苦點倒是沒什麼,屬下們心甘情願,我們本就是快要餓死的孤兒,要不是殿下您的救命之恩,我們早就被餓死在冬天裡了,也不可能有如今這般精彩的人生,是殿下您給了我們新的生命,又給了我們這個受人尊敬的地位,屬下心裡一直都很感激,別說是吃一點苦了,就算是將這條命給您,屬下也是萬死不辭。”

“臭小子,你什麼時候也成了馬屁精了?”李貞看着此人,不由的笑罵道,這個人正是臭小子,大名黃英,也是少年軍常勝營第一大隊大隊長,不過如今他同樣已經高升,成了常勝營的統領,地位僅在段瑞之下。

而他比段瑞更強一點的是他的年齡,段瑞今年已經四十多歲了,而臭小子卻只有二十三歲,和李貞的年齡一樣大,可以預見的是常勝營絕對不會是他的終點,只要他以後不出意外也沒有作死的話,前途註定不可限量,就算比不上薛仁貴等人,也不會比其餘總督要差到哪裡去。

不光是他,還有其他的和他同一起的,比如說猴子羅如信、常山虎等等,未來的前途都註定不可限量,就算達不到以前李靖秦瓊的程度,但至少一個牛進達、李君羨也肯定是早已經註定的了。

“這怎麼能是拍馬屁呢?屬下說的可是真心話啊。”臭小子一臉的委屈,環顧一圈抱怨道:“大家評評理,這天底下還有這樣的人?我明明是真心實意的,可落到別人的耳朵裡卻成了拍馬屁的話,這還有沒有天理了?”

可惜李貞在前,根本就沒有一個人給他說話,反而對他各種冷嘲熱諷。

“我覺得殿下說的對,你就是在拍馬屁。”

“黃英啊黃英,你什麼時候正經過嗎?”

“馬屁英,你也有今天?”

“呵呵呵,黃英,拍馬屁拍到了馬腿上的滋味怎麼樣啊?”

“……”

第二十九章 馬車的革命(1)第一百七十四章 驚喜!這是土豆?第一百零二章 信物(上)第兩百一十章 婆羅洲東岸第兩百六十四章 信任?第二百二十三章 陰謀乍現第二百九十八章 要塞攔路第一百三十二章 薛仁貴想去海軍第九十一章 定國五策(6)第九十七章 獻俘大典之大宗正第十章 母子‘鬥法’(2)第三百零四章 百官糾結——到底該咋賞?第一百七十五章 各種種子第十九章 消息走漏第二十三章 水泥換特權第一百二十三章 暗戰第一百九十七章 兩個都要第五十章 李貞的惡趣味第一百六十八章 傻B了第二百零三章 那就給你一個理由(第八更)第五十五章 長信侯第二百二十六章有種下了朝別跑第十四章 忽悠李世民第三十七章 武媚娘出事了(上)第九章 刁難第二百零三章 瘟疫?抓起來。第兩百六十二章 醒來……好藍瘦……第一百九十四章 香料島第一百二十五章第七十九章 寶貝第十三章 王玄策的雄起(7)第一百一十七章 陰謀(第二十二更)第二百二十四章 說的好有‘道理’啊(第二十九更)第一百一十六章 挑戰書第一百七十六章 李世民的考慮第兩百二十八章‘義正言辭’第四十三章 調查第一百二十六章 再見洛克(六千字章節)第八十九章 大唐宣戰高達國第二百六十六章 噴火炮再顯威第一百八十四章 風起雲涌(8)第二百八十一章 象兵的培訓方法第十二章 李世民發飆第一百四十章 梟雄末路(中)第一百七十五章 後續影響(2)第一百零六章 作死的李承乾(2)第三百零三章 不得不賞賜卻又賞無可賞第八十四章 陛下不可第二百九十五章 巴法瓦爾曼逃(第四更,求訂閱)第七十六章 刺客死全家第三百八十五章 衆人獻禮(下)第七十九章 寶貝第二百一十九章 變故、刺殺、叛亂、進城第七十章 九屍迎賓,我冤枉啊第一百一十九章 甦醒第兩百九十三章 天下無敵——果毅軍第二百八十四章 各自心思第一百八十五章 兵臨僧伽補羅第三百三十章 總督之爭(四千字)第三章 對於天策府衆人的安排第兩百三十四章 終見李世民第四十一章 醫能救人,亦能殺人第四十章 準備迴歸第一百四十章 羅林的絕境第兩百八十一章 不想起標題第二百八十一章 象兵的培訓方法第二百九十六章 大勝之第一百六十一章 承劍溪總部攻略(四千字)第三十五章 監獄島的設想(三千字)第二百一十六章 破局第八十一章 罰俸一年第兩百八十九章 越州港第一百一十二章 只要羊毛第二百一十五章 爭吵第二百四十一章 對策第一百零六章 水雷和地雷第五章 天竺戰事第六十三章 本王這是爲他好第二十章 活捉李元昌第四十七章 扳指第六十一章 翡翠原石第一章 近鄉情更怯 郊迎三十里第八十九章 定國五策(4)第三十九章 打到命根子第三百六十五章 一毛不拔鐵公雞第二百三十二章 只缺少一件大功第一百九十六章 香料島(3)第二十八章 突遇暴風第一百六十三章 馮智山第三百七十一章 報喜?第三百六十二章 投降?挑釁?第九十九章 罄竹難書第三百七十章 終於找到了第三百六十九章 傷亡慘重第九十五章 鏈彈發威第三百五十五章 敵襲~(二合一)第一百四十七章 痛苦與良知第二百章 爲了晉陽公主(第五更)第一百八十章 風起雲涌(4)第五十四章 血龍衛
第二十九章 馬車的革命(1)第一百七十四章 驚喜!這是土豆?第一百零二章 信物(上)第兩百一十章 婆羅洲東岸第兩百六十四章 信任?第二百二十三章 陰謀乍現第二百九十八章 要塞攔路第一百三十二章 薛仁貴想去海軍第九十一章 定國五策(6)第九十七章 獻俘大典之大宗正第十章 母子‘鬥法’(2)第三百零四章 百官糾結——到底該咋賞?第一百七十五章 各種種子第十九章 消息走漏第二十三章 水泥換特權第一百二十三章 暗戰第一百九十七章 兩個都要第五十章 李貞的惡趣味第一百六十八章 傻B了第二百零三章 那就給你一個理由(第八更)第五十五章 長信侯第二百二十六章有種下了朝別跑第十四章 忽悠李世民第三十七章 武媚娘出事了(上)第九章 刁難第二百零三章 瘟疫?抓起來。第兩百六十二章 醒來……好藍瘦……第一百九十四章 香料島第一百二十五章第七十九章 寶貝第十三章 王玄策的雄起(7)第一百一十七章 陰謀(第二十二更)第二百二十四章 說的好有‘道理’啊(第二十九更)第一百一十六章 挑戰書第一百七十六章 李世民的考慮第兩百二十八章‘義正言辭’第四十三章 調查第一百二十六章 再見洛克(六千字章節)第八十九章 大唐宣戰高達國第二百六十六章 噴火炮再顯威第一百八十四章 風起雲涌(8)第二百八十一章 象兵的培訓方法第十二章 李世民發飆第一百四十章 梟雄末路(中)第一百七十五章 後續影響(2)第一百零六章 作死的李承乾(2)第三百零三章 不得不賞賜卻又賞無可賞第八十四章 陛下不可第二百九十五章 巴法瓦爾曼逃(第四更,求訂閱)第七十六章 刺客死全家第三百八十五章 衆人獻禮(下)第七十九章 寶貝第二百一十九章 變故、刺殺、叛亂、進城第七十章 九屍迎賓,我冤枉啊第一百一十九章 甦醒第兩百九十三章 天下無敵——果毅軍第二百八十四章 各自心思第一百八十五章 兵臨僧伽補羅第三百三十章 總督之爭(四千字)第三章 對於天策府衆人的安排第兩百三十四章 終見李世民第四十一章 醫能救人,亦能殺人第四十章 準備迴歸第一百四十章 羅林的絕境第兩百八十一章 不想起標題第二百八十一章 象兵的培訓方法第二百九十六章 大勝之第一百六十一章 承劍溪總部攻略(四千字)第三十五章 監獄島的設想(三千字)第二百一十六章 破局第八十一章 罰俸一年第兩百八十九章 越州港第一百一十二章 只要羊毛第二百一十五章 爭吵第二百四十一章 對策第一百零六章 水雷和地雷第五章 天竺戰事第六十三章 本王這是爲他好第二十章 活捉李元昌第四十七章 扳指第六十一章 翡翠原石第一章 近鄉情更怯 郊迎三十里第八十九章 定國五策(4)第三十九章 打到命根子第三百六十五章 一毛不拔鐵公雞第二百三十二章 只缺少一件大功第一百九十六章 香料島(3)第二十八章 突遇暴風第一百六十三章 馮智山第三百七十一章 報喜?第三百六十二章 投降?挑釁?第九十九章 罄竹難書第三百七十章 終於找到了第三百六十九章 傷亡慘重第九十五章 鏈彈發威第三百五十五章 敵襲~(二合一)第一百四十七章 痛苦與良知第二百章 爲了晉陽公主(第五更)第一百八十章 風起雲涌(4)第五十四章 血龍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