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六詔獻寶

一個又一個的臣子將自己的禮物奉了上來,而且有意思的是,每個人的禮物都只有一份,倒不是他們拿不出更多的,甚至他們手中可能還有更好的。就好像房杜二人,他們兩個的兒子跟着李貞混了這麼長時間,從嶺南打到南洋,從南洋打到南亞,你要說他們沒有搜刮到好東西,那是不可能的,事實上光是李貞賞賜出去的,比他們兩人敬獻的玉盞和走盤珠要好的多的,就不下於十件。

但是這就是官場規矩,意思到了就行了,送的東西太好或者多了,李世民心裡就不痛快了——你竟然能一次性拿出這麼多好東西,你究竟是給朕賀壽來了,還是向朕炫富來了呢?

而前面的大佬已經做出了表率,下面的小嘍囉們的禮物自然不敢超過他們,畢竟就連前面那些大佬們都只獻了一份禮物,你竟然比他們獻的還要多?你是準備給他們難看嗎?就不怕以後他們給你穿小鞋嗎?

羣臣賀壽之後,就該是各國使臣出場了,第一個出乎所有人預料,竟然是六詔的代表。這讓所有人都趕到很驚訝,按理說,在所有的藩屬國中,六詔應該是最不顯眼的那種,畢竟六詔地處窮山惡水之中,國家一年人均GDP怕是還沒有大唐一個下州的高。

在大唐所有的藩屬國中都是排在最末尾的那種,每年敬獻的禮物也大都是什麼珍禽稀獸,再不就是一些奇形怪狀的石頭,看着倒是挺稀奇的,但要說有多珍貴,那倒不至於,只能算是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何況爲了表達自己的大國風度,大唐往往都是要成倍的返還回去的。

按說這樣的小角色,是不可能引起大唐的注意的,更不可能會排在第一位,但今天是怎麼回事?一個小小的六詔,竟然排在了所有人的前面?如此一個連在哪裡都不知道的小國家,他們憑什麼站在第一位?

大唐如此作爲,就不怕其他藩屬國不服氣嗎?

六詔使者可不管別人怎麼想的,見到自己排在了第一個,頓時就面露喜色的站了起來:“六詔使者(六詔是由六個部落組成的,但整體上也算是一個勢力,所以使者只有一個)段延平,見恭賀天可汗陛下聖壽無疆,仙福永享,特敬獻五彩鸚鵡兩對,白色孔雀兩對,金絲猴九隻,大象兩頭,精品大理石聖壽無疆雕像一座……”

別人一看六詔使者的賀禮,頓時就露出了果然如此的表情,別看六詔獻上去的禮物很多,但全都是一些動物,要麼就是稀奇古怪的花朵,都是當地的土特產,別看數量多,其實價格根本就不值一提。

“……六詔地圖一幅……”唸了好長一會兒,段延平終於將所有人禮物唸完了。

室韋的使者正在和靺鞨的使者說悄悄話,只聽室韋使者笑道::“我說什麼來着……六詔的禮物也就……啥?”

室韋使者說了一半,忽然反應過來,一臉懵逼的看着靺鞨使者:“我說,我是不是聽錯了?我剛纔好像聽到了什麼地圖?難道是我的耳朵出現幻聽了嗎?”

“……”靺鞨使者同樣一臉驚駭,聞聽室韋使者的話,這才苦笑道:“你沒有聽錯,你回頭看看別人的表情就知道了。”

室韋使者四下望去,果然發現,所有人的表情都繼和自己一模一樣,就連李世民自己都一臉的驚訝,可見六詔最後的禮物有多重了。

“段使者,你剛纔說什麼?朕沒有聽清楚,最後一份禮物是什麼來着?”李世民的驚訝自然不是裝出來的,他此時內心是真的很窩草,因爲六詔最後一份禮物,實在是太超出他的預料之外了。

“陛下沒有聽錯,下臣最後一份禮物,六詔地圖。”段延平從懷中取出一卷地圖,高高舉於頭頂,雙手奉上。

“譁!”

這下子,所有人都聽到了,也確定了自己真的沒有聽錯,段延平最後一份禮物,真的就是六詔的地圖,頓時譁然之聲四起,所有人都用震驚的目光看着段延平,所有人的眼中都只有一個意思——你丫的是不是瘋了?就爲了出這麼一個風頭,竟然把自己國家的地圖都給奉了上來。

要知道在古代的地圖可不是後世那樣,幾塊錢就可以買一張,古代因爲受限於技術的不發達,地理勘探可是十分困難的,因此每一份地圖都是異常珍貴的——不,不只是珍貴那麼簡單,而是非常重要的戰略物品,堪稱是國之重器。

秦始皇爲什麼那麼容易被荊軻接近?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爲荊軻獻上了燕國重地督亢的地圖,這個誠意太足了,至於樊於期的人頭,其實並不是多麼重要,最多也只是讓秦始皇解解恨而已,光憑一個人頭,就想接近秦始皇,那是不可能的。

還有三國時期的張鬆,他爲什麼會受到劉備的禮遇?就是因爲他獻上了入蜀的地圖,正是有了這個地圖的幫助,劉備才成功進入了蜀地,取代了劉璋,開創了三國之中蜀漢政權的霸業,如果沒有遇見張鬆,劉備到死恐怕都在天下各處流蕩呢。

甚至就連在二十世紀初,鬼子爲什麼能那麼容易攻佔華夏?原因有多種,不能只將責任歸咎於蔣某人的不作爲,更重要的是,鬼子爲了攻略華夏,已經做了幾十年的準備。在侵略華夏之前,他們不但使用商業手段,搶奪華夏的市場,更重要的是,他們經常化作各種各樣的身份,將華夏的地形給摸了一個透徹,然後繪製成爲地圖,經過幾十年時間的準備,除了一些偏遠角落,恐怕華夏大部分地區都已經被他們摸了一個透徹,也幸虧華夏子民足夠英勇,否則華夏就真的改姓鬼子了。

通過該以上幾個例子,我們就可以知道,在古代的地圖究竟擁有什麼樣的地位,可以說是真正的國之重器,輕易不可示人。

而且古代技術不發達,地圖的繪製十分麻煩。

唐朝,李泰編纂了一個《括地誌》,李世民喜歡的跟二五八萬似得,但一本《括地誌》用了多少年?李泰從貞觀十二年開始編修,一直到貞觀十五年纔算初步完工,整整五年時間——這還是在李泰擁有李世民的支持,天下各州主動獻上當地資料,以及魏王府諸多學士幫忙的情況下,如果由李泰自己編修,天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完工。

第二百二十三章 受傷+見薛仁貴(二合一)第二百一十九章 變故、刺殺、叛亂、進城第一百八十章 風起雲涌(4)第三十五章 李貞的誘餌第一百四十三章 薛仁貴求情第一百二十一章 動手(4)第七十一章 對策(2)第一百七十三章 驗明身份——這一章四千字第九十七章 專打助攻第五十九章 被嫌棄了+報復(四千字)第一百六十章 解決(四千字)第一百二十六章 識破第一百五十一章 煙燻老鼠第四十六章 交易與作死的馮蓋第五十一章 不淨之人第二百二十章是 朕這麼讓他乾的(第二十五更)第三百九十五章 寶劍明藍第兩百三十一章 驚人的利益第一百三十四章 李元昌的小動作(2)第一百四十五章 晚了一步第六十五章 背叛與投降(2)第十章 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第一百三十九章 興旺的奴隸貿易和競技場第三十七章 房遺愛和杜荷第兩百二十八章‘義正言辭’第九十四章 鏈彈第四十三章 父皇,兒臣被人欺負了第八十六章 獻俘大典(7)之各方心思第三百二十八章 無恥之論+活捉侯君集(四千字)第兩百零七章 先去一個地方第三十九章 李世民的處理方法(二合一)第八十三章 羅漢生投效第一百七十二章 李貞的努力第二百六十章 演一場大戲第一百八十九章 洛克的條件第三十四章 目的不純?無所謂的。第二百九十二章 土地問題(1)第五章 誰搶老子酒樓?(第四更)第二十一章 四號區域(五千字)第五十七章 飯桶崛起第一百三十章 學會放權第九十五章 好多小錢錢第一百三十六章 推測第二十一章 越王太傅,長孫無忌第四十章 《臨陣殺術》第三百三十五章 新的佔領模式——殖民地模式第三十八章 越王駕到(2)第六十五章 背叛與投降(2)第二百四十五章 報紙第四十七章 戰爭結束第三百零六章 海軍元帥第一百二十八章 比武開始了第九十章 天竺局勢第二十章 活捉李元昌第一百六十七章 找美洲,找紅薯第兩百七十五章 粗大事了+暫停行軍+多少人手第三百零四章 百官糾結——到底該咋賞?第二百七十三章 大慶五天第一百四十七章 秦瓊再收徒第三十六章 嶺南戰略概述第四十四章 吳兆龍第七十六章 魏徵的想法第五十七章 做好準備吧第六十八章 《請遷宗疏》第三百八十四章 衆人獻禮(中)第二百零六章 這一章的內容有點雜,就不起名字了。第一百二十二章 突厥漢化第一百三十九章 外籍軍團(1)第六十一章 少年軍,出擊第一百零八章 朝議第一百五十一章 我說的都是真的第五十章 都是神兵惹的禍(二合一)第二百二十二章 孩子們立一次功勞不容易(第二十七更)第九十一章獻俘大典(12)之看臺騷亂第三十八章 越王駕到(2)第六十七章 大唐的征服,從天竺開始第七十章 魚雷發威(2)第三百零四章 鎮元聖子第一章 皇子李貞第一百九十二章 長生不老?海市蜃樓爾!第一百二十三章 比安德第九十章 天竺局勢第一百零一章 本因來了第九十九章 諸皇子獻禮(3)第兩百三十一章 驚人的利益第三百七十一章 報喜?第一百二十章 唐初的那些狠人們第九十三章 李世民大壽第一百二十二章 各懷鬼胎(2)第一百零七章 悲劇的李佑第一百零七章 作死的李承乾(3)第一百七十八章 風起雲涌(2)第一百九十九章 大先知=前隋餘孽?第二百二十章是 朕這麼讓他乾的(第二十五更)第三百八十八章 繳令第九章 王玄策的雄起(2)第三百一十六章 日麗大屠殺第一章 皇子李貞第二十八章 提前動手第兩百九十九章 大宏願——大唐日不落(本章三千字)
第二百二十三章 受傷+見薛仁貴(二合一)第二百一十九章 變故、刺殺、叛亂、進城第一百八十章 風起雲涌(4)第三十五章 李貞的誘餌第一百四十三章 薛仁貴求情第一百二十一章 動手(4)第七十一章 對策(2)第一百七十三章 驗明身份——這一章四千字第九十七章 專打助攻第五十九章 被嫌棄了+報復(四千字)第一百六十章 解決(四千字)第一百二十六章 識破第一百五十一章 煙燻老鼠第四十六章 交易與作死的馮蓋第五十一章 不淨之人第二百二十章是 朕這麼讓他乾的(第二十五更)第三百九十五章 寶劍明藍第兩百三十一章 驚人的利益第一百三十四章 李元昌的小動作(2)第一百四十五章 晚了一步第六十五章 背叛與投降(2)第十章 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第一百三十九章 興旺的奴隸貿易和競技場第三十七章 房遺愛和杜荷第兩百二十八章‘義正言辭’第九十四章 鏈彈第四十三章 父皇,兒臣被人欺負了第八十六章 獻俘大典(7)之各方心思第三百二十八章 無恥之論+活捉侯君集(四千字)第兩百零七章 先去一個地方第三十九章 李世民的處理方法(二合一)第八十三章 羅漢生投效第一百七十二章 李貞的努力第二百六十章 演一場大戲第一百八十九章 洛克的條件第三十四章 目的不純?無所謂的。第二百九十二章 土地問題(1)第五章 誰搶老子酒樓?(第四更)第二十一章 四號區域(五千字)第五十七章 飯桶崛起第一百三十章 學會放權第九十五章 好多小錢錢第一百三十六章 推測第二十一章 越王太傅,長孫無忌第四十章 《臨陣殺術》第三百三十五章 新的佔領模式——殖民地模式第三十八章 越王駕到(2)第六十五章 背叛與投降(2)第二百四十五章 報紙第四十七章 戰爭結束第三百零六章 海軍元帥第一百二十八章 比武開始了第九十章 天竺局勢第二十章 活捉李元昌第一百六十七章 找美洲,找紅薯第兩百七十五章 粗大事了+暫停行軍+多少人手第三百零四章 百官糾結——到底該咋賞?第二百七十三章 大慶五天第一百四十七章 秦瓊再收徒第三十六章 嶺南戰略概述第四十四章 吳兆龍第七十六章 魏徵的想法第五十七章 做好準備吧第六十八章 《請遷宗疏》第三百八十四章 衆人獻禮(中)第二百零六章 這一章的內容有點雜,就不起名字了。第一百二十二章 突厥漢化第一百三十九章 外籍軍團(1)第六十一章 少年軍,出擊第一百零八章 朝議第一百五十一章 我說的都是真的第五十章 都是神兵惹的禍(二合一)第二百二十二章 孩子們立一次功勞不容易(第二十七更)第九十一章獻俘大典(12)之看臺騷亂第三十八章 越王駕到(2)第六十七章 大唐的征服,從天竺開始第七十章 魚雷發威(2)第三百零四章 鎮元聖子第一章 皇子李貞第一百九十二章 長生不老?海市蜃樓爾!第一百二十三章 比安德第九十章 天竺局勢第一百零一章 本因來了第九十九章 諸皇子獻禮(3)第兩百三十一章 驚人的利益第三百七十一章 報喜?第一百二十章 唐初的那些狠人們第九十三章 李世民大壽第一百二十二章 各懷鬼胎(2)第一百零七章 悲劇的李佑第一百零七章 作死的李承乾(3)第一百七十八章 風起雲涌(2)第一百九十九章 大先知=前隋餘孽?第二百二十章是 朕這麼讓他乾的(第二十五更)第三百八十八章 繳令第九章 王玄策的雄起(2)第三百一十六章 日麗大屠殺第一章 皇子李貞第二十八章 提前動手第兩百九十九章 大宏願——大唐日不落(本章三千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