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識破

想到了這一點,辛格心中又有了主意,連忙裝作驚恐的樣子,用天竺語快速的回答道:“二位好漢不要殺我,我只是一個普通的商人,被一頭老虎追殺才跑到了這處密林中,我的隨從也都走丟了……我也不知道這裡是什麼地方,如果二位好漢能告訴我這是哪裡,我一定不會忘記二位的大恩的,這兩枚銀子是我的一點小小心意,還請兩位好漢笑納,等出了叢林找到我的商隊之後,一定會有更好的謝禮送上。”

辛格說着從懷中掏出了兩枚銀元寶,看分量,每個都是十兩的足銀,足夠一個五口之家舒舒服服的過上半年了,再加上他接下來還有重謝的許諾,在他想來這應該足以引起兩個士兵的貪心了。

其實天竺是有自己的貨幣的,但是因爲之前各國國情不同,彼此混戰不休,導致貨幣差異很大,甚至連度量衡都沒有統一,這一點和華夏的春秋戰國很像,因此導致貨幣體系混亂。於是大唐在佔領了這裡之後,便全面廢除了天竺的貨幣系統,將大唐的貨幣體系引進到了這裡(何況統一貨幣本身就是戰勝國該有的行爲,這一點本就理所應當,哪怕天竺貨幣不混亂大唐也會如此的),並且統一了度量衡,徹底從文化上統一了天竺,可以想象的是,等過個二三十年,天竺就會成爲新一個的突厥,到時候大唐就算是將這裡劃歸成自己的疆土也完全是沒有問題的。

如今大唐的貨幣體系已經在天竺紮根了五年,因此此時市面上的貨幣都是大唐的錢幣,從小點的開元通寶,到大一點的銀元寶金元寶都有,所以辛格拿出兩枚銀錠子一點都不稀奇——這裡值得注意的一點就是,許多人都認爲開元通寶是年號錢,理由是唐玄宗李隆基有個年號是開元,因此是在開元年間鑄造的,但這個觀點其實是錯誤的。開元通寶是非年號錢,在唐代初年就已經鑄造,是由歐陽詢親自題字,歐陽詢是初唐人物,而李隆基生於盛唐,二人生活年代相差百餘年,從年代上講,歐陽詢就不可能給李隆基的鑄錢題字,這只是一個巧合罷了。當然開元通寶的確流通到了開元年間,一直到李隆基的時候,都還是用的李淵時期的貨幣制度。

然而面對這兩枚銀錠子,兩個士兵卻是勃然變色,根本看都不看銀子,而是將長槍高高舉起,厲聲喝道:“你是婆羅門,不許動。”

“什麼?”辛格的心忽然就揪了起來,來不及想他們是怎麼看出來的,保持面不改色,連忙解釋道:“不不不,兩位好漢誤會了,我不是婆羅門,我是吠舍,只是一個正經的商人。”

“你別裝了,你的話已經把你暴露了。”持弩的士兵忽然冷笑道:“你的口音有問題,而且你的用詞也不對,如果你是吠舍,你剛纔說銀子就不應該用**,那不是我們這種賤民們該用的詞語,你應該用**。”

“我……艹……”在這一刻,辛格只能以罵娘來表達自己的心情,在這一刻他更是無比的厭惡自己的身份,好好的都搞什麼等級制度嘛?還專門設計了兩種不同的用詞,現在好了,平時也沒有什麼,但現在卻直接撞到了人家的槍口上,落了人的口實——其實辛格平時也是注意這些的,也受過類似的訓練,何況他平時都假扮的是剎帝利,同樣是高級貴族,這一點也是人所周知的,因此也沒有注意這一點,該怎麼說就怎麼說(相反如果在那種情況下改變自己的用詞,那纔會引起別人的注意),只有需要隱藏身份的時候纔會改變遣詞。

但是他剛纔畢竟經過亡命的奔襲,心態又是經過了連翻幾次的忽上忽下,此時可謂心力交瘁,警惕心大降,因此纔沒有注意到這一點,結果偏偏遇上的這兩個士兵是屬於那種比較心細的那種,直接就栽到了他們的手上(其實不同等級用不同的詞語,奔三不清楚天竺是不是有這樣的規矩,但奔三知道英吉利是這樣的,比如廁所這個詞語,在英吉利農民和中產階級說廁所往往用的是toilet,而貴族則用的是loo,除了廁所之外,還有別的很多類似的情況,天竺深受英吉利影響,應該也有類似的情況吧?如果沒有的話就當奔三杜撰出來的吧)。

雖然想到了這一點,但辛格明顯不打算屈服,連忙爲辯解道:“不不不,我真的不是婆羅門,之所以用**,是因爲我常年需要和貴族打交道,時常需要出入他們的府邸,因此也學會了一些貴族的語言……我真的不是婆羅門,你們一定要相信我。”

長槍士兵還要再問,持弩士兵卻道:“算了,他究竟是什麼人,這一點咱們完全不需要知道,此人無論說的是真是假,咱們將他交給將軍就好了,說不定咱們還能立下一個大功勞呢。”

“也對哈,咱們糾結這個幹嘛?”持槍士兵也幡然醒悟,就像持弩士兵所說的那樣,辛格是不是婆羅門無所謂的,如果他說的是假的,他就是婆羅門,那他的身份自然是奸細,抓住了奸細的兩個士兵的也算是立下了一個功勞,如果辛格真的是一個商人,那麼作爲一個商人都能在外圍守衛不知不覺中闖進這密林深處,這說明他們的防禦還有漏洞,發現了漏洞的兩人依舊有功勞,所以說辛格的身份對於兩人來說毫無作用,只需要將他交給將軍,功勞自然就能到手。

“好了,跟我們走一趟吧。”長槍士兵手中長槍往前戳了戳,冷淡的說道:“現在我們不管你是什麼人,擅闖演習重地就是大罪,你還是去向我們的將軍解釋吧。”

“我艹……”辛格沒想到到了最後關頭居然失敗了,早知道就算是裝啞巴也比下要好的多啊。

“原來二位好漢是軍人啊,那就拜託兩位兵爺了。”但現在的情況卻是由不得他不去了,而且還得裝作高興的樣子,否則他但凡敢露出一點不情願的樣子,說不定兩個士兵都會將他當場斬殺。

“走吧……”

第三百五十一章 壞事?好事?從來都不是絕對的。(三千字)第一百五十章 千艘大船第九十二章 臭彈以及藍酸第二百一十二章 連環船(第十七更)第九十二章 臭彈以及藍酸第二十三章 突發狀況第一百四十六章 刺殺天*皇,引發混亂第一百六十一章 各自謀劃第三十二章 流水線第四十六章 交易與作死的馮蓋第六十八章 《請遷宗疏》第四章 高句麗戰事(2)第一百四十九章 文化戰爭第二十一章 四號區域(五千字)第九十一章 好評如潮第十八章 世家論第一百五十三章 值錢的夜壺第二十四章 驚世駭俗的言論第二百零一章 解決方法第八十章 提前察覺+敵人出手了(四千字)第一百三十一章 罷免唐儉第一百四十五章 日麗城主第五十八章 耿虎第兩百七十章 侯君集的怒火第十五章 成立廉政公署(三千字)第七十七章 與民同樂第二百一十章 紅日初升,其道大光……(第十五更)第五十七章 做好準備吧第五十二章 兩種結果第一百三十三章 你的事兒犯了第五十六章 殺人如屠豬玀(三千字)第十三章 雷霆之怒——貪腐問題第二百一十八章 兵臨城下(2)第七章 牛鬼蛇神?第十八章 飛蛾——金牙(三千字)第四十三章 勘探隊出發第四章 硝石製冰(上)第三十七章 叛亂起第一百七十五章 後續影響(2)第十三章 雷霆之怒——貪腐問題第四十八章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第五十三章 匆匆數日第五百一十七章 毒蟲襲營第三十四章 辯才第兩百五十一章 事情解決+李世民看越州(二合一)第二十章 有什麼需要?第兩百二十二章 終回嶺南第十章 考覈(上)第十章 所有人都想讓我死第二十九章 意外收穫,因禍得福第五十七章 訓話(下)第二遍六十三章 扔出去一大塊肥肉第十六章 王玄策的雄起(9)第二百五十章 票決結果第一百八十四章 底線第二百七十六章 連李貞都不曾察覺的……暗中敵人第六十九章 怪事第兩百四十二章 驚人的日流水第一章 嶺南亂戰第三十章 南海盜王第十九章 工商論第六十六章 世家的未來(2)第兩百四十八章 認出來了第三百一十一章 提前泄露第三十五章 碰瓷兒的第一百七十二章 撫卹金的問題(四千字)第六十七章 大唐的未來——君主立憲第一百三十二章 薛仁貴想去海軍第三十一章 李貞的擔憂第四十七章 另有隱情?第九十章 定國五策(5)第二十四章 亡國公主阿雅第一百二十九章 李貞的驚世之語第二章 光明的身份以及黑暗的未來第三百七十章 終於找到了第一百八十六章 寧遠號第九章 母子‘鬥法’第二百三十六章 天威如獄,犯者無赦第二十章 有什麼需要?第一百三十二章 杜如晦的分析第兩百一十九章 沙巴第兩百五十九章 青黴素?第二百五十四章 一個生的希望第一百三十七章 高興的太早了第一百一十六章 遇刺第一百七十七章 今天天氣好晴朗,處處好風光第三百五十九章 放火第二百三十章 征服之路之開始第二百六十九章 天策府太子黨的試探(第二更)第一百二十四章 吐迷度的陰謀第二百三十章 征服之路之開始第四十四章 越州市舶司第三百八十八章 繳令第九十五章 鏈彈發威第七十八章 椰港失守的後果第九十章 天竺局勢第七十二章 人才分配(1)第五十五章 夢想第七十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第七十七章 與民同樂
第三百五十一章 壞事?好事?從來都不是絕對的。(三千字)第一百五十章 千艘大船第九十二章 臭彈以及藍酸第二百一十二章 連環船(第十七更)第九十二章 臭彈以及藍酸第二十三章 突發狀況第一百四十六章 刺殺天*皇,引發混亂第一百六十一章 各自謀劃第三十二章 流水線第四十六章 交易與作死的馮蓋第六十八章 《請遷宗疏》第四章 高句麗戰事(2)第一百四十九章 文化戰爭第二十一章 四號區域(五千字)第九十一章 好評如潮第十八章 世家論第一百五十三章 值錢的夜壺第二十四章 驚世駭俗的言論第二百零一章 解決方法第八十章 提前察覺+敵人出手了(四千字)第一百三十一章 罷免唐儉第一百四十五章 日麗城主第五十八章 耿虎第兩百七十章 侯君集的怒火第十五章 成立廉政公署(三千字)第七十七章 與民同樂第二百一十章 紅日初升,其道大光……(第十五更)第五十七章 做好準備吧第五十二章 兩種結果第一百三十三章 你的事兒犯了第五十六章 殺人如屠豬玀(三千字)第十三章 雷霆之怒——貪腐問題第二百一十八章 兵臨城下(2)第七章 牛鬼蛇神?第十八章 飛蛾——金牙(三千字)第四十三章 勘探隊出發第四章 硝石製冰(上)第三十七章 叛亂起第一百七十五章 後續影響(2)第十三章 雷霆之怒——貪腐問題第四十八章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第五十三章 匆匆數日第五百一十七章 毒蟲襲營第三十四章 辯才第兩百五十一章 事情解決+李世民看越州(二合一)第二十章 有什麼需要?第兩百二十二章 終回嶺南第十章 考覈(上)第十章 所有人都想讓我死第二十九章 意外收穫,因禍得福第五十七章 訓話(下)第二遍六十三章 扔出去一大塊肥肉第十六章 王玄策的雄起(9)第二百五十章 票決結果第一百八十四章 底線第二百七十六章 連李貞都不曾察覺的……暗中敵人第六十九章 怪事第兩百四十二章 驚人的日流水第一章 嶺南亂戰第三十章 南海盜王第十九章 工商論第六十六章 世家的未來(2)第兩百四十八章 認出來了第三百一十一章 提前泄露第三十五章 碰瓷兒的第一百七十二章 撫卹金的問題(四千字)第六十七章 大唐的未來——君主立憲第一百三十二章 薛仁貴想去海軍第三十一章 李貞的擔憂第四十七章 另有隱情?第九十章 定國五策(5)第二十四章 亡國公主阿雅第一百二十九章 李貞的驚世之語第二章 光明的身份以及黑暗的未來第三百七十章 終於找到了第一百八十六章 寧遠號第九章 母子‘鬥法’第二百三十六章 天威如獄,犯者無赦第二十章 有什麼需要?第一百三十二章 杜如晦的分析第兩百一十九章 沙巴第兩百五十九章 青黴素?第二百五十四章 一個生的希望第一百三十七章 高興的太早了第一百一十六章 遇刺第一百七十七章 今天天氣好晴朗,處處好風光第三百五十九章 放火第二百三十章 征服之路之開始第二百六十九章 天策府太子黨的試探(第二更)第一百二十四章 吐迷度的陰謀第二百三十章 征服之路之開始第四十四章 越州市舶司第三百八十八章 繳令第九十五章 鏈彈發威第七十八章 椰港失守的後果第九十章 天竺局勢第七十二章 人才分配(1)第五十五章 夢想第七十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第七十七章 與民同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