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初露崢嶸

李世民是一個好皇帝,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中能和他比肩的君主不多,如果把幾千年來的所有君王比喻成一個金字塔的話,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三人肯定是位於塔尖部分的三位,至於鞭子朝吹噓的聖祖最多也就和趙匡胤之流媲美。

李世民剛把今天的奏摺批完,正準備歇一會兒,內侍走上前來稟報:“啓稟陛下,八皇子九皇子求見。”

“貞兒和稚奴?他們倆來幹什麼?”李世民擡起頭問道。

“聽八皇子說是給皇上送果汁。”內侍答道。

“果汁?你讓他們進來吧。”

“是。”

李貞和李治一人抱着一大杯冰鎮果汁走進來:“見過父皇。”

“都起來吧。”兩三歲的小孩正是可愛的時候,再加上老李家的基因都不差,現在的李貞和李治長得是又萌又可愛,李世民見到他兩個,心就先軟了七分。

“你們見我有什麼事嗎?”

“孩兒聞聽父皇批閱奏章甚是辛苦,有時甚至要熬到深夜,孩兒卻幫不上忙,心中難過。幸而老爺爺傳我《美食大全》,裡面有數種提神之物,這冰鎮果汁正是其中之一,今日做出來給父皇品嚐。”李貞的馬屁拍死人不償命,說的李世民心花怒放,喜笑顏開。

“嗯嗯。”李治現在是真正的兩歲,詞彙量遠不如李貞,只能當一個應聲蟲。

“你們真是辛苦了,都是父皇的好孩子。”李世民接過兩杯果汁放在御案上,一把將李貞和李治抱起來,一條胳膊上抱一個。

父子三人玩鬧了一會兒,李貞提醒道:“父皇,你趕快喝吧,再不喝冰就要化了。”

這天氣,三個人擠在一起真的好熱啊。

“好!父皇這就喝。”李世民將李貞和李治放下,阻止了準備上前幫忙的內侍,端起杯子大喝了一口,喝完之後打了一個激靈,大叫一聲:“爽!

”叫完爽,看了看杯中還有不少,忍不住又喝了一口。

“貞兒,稚奴,你們對父皇的孝心父皇看到了,父皇心中很高興,你們想要什麼賞賜?”李世民是真的高興。

“是孩兒的一片孝心,不要父皇賞賜。”李貞覺得這時候不能主動要賞賜,至於李治已經完全被李貞折服,現在已經成了李貞的應聲蟲,李貞說什麼他跟着點頭就是了。

“哈哈哈......”李世民被李貞說的更加高興:“這樣吧,父皇別的就不給你們,就賞你們一人一座莊園吧。”

“謝父皇。”兩人趕緊道謝。

正好李世民已經將今天的事情處理完了,父子三人一起玩了個痛快。臨走前,李世民道:“貞兒,你的年紀已經可以讀書,父皇決定過些天送你去讀書,你願意嗎?”

“可是孩兒已經認字了。”李貞道:“美食大全裡的字孩兒都已經認識了。”

唐朝秘書省爲皇子們的初級教育設立了專門的‘小學’,李貞纔不願意和一羣小屁孩一起讀書呢。

“也對。”李世民一拍腦門想起來了,眼前的孩子可不能當成平常人對待,人家可是有神仙傳承的,想了一下道:“既然如此,那我便安排你去弘文館讀書吧,你的哥哥姐姐們也都在那裡讀書。”

“是。”弘文館就弘文館吧,總比和一羣小屁孩在一起好。

三天後,弘文館有史以來最小的學子出現了。李貞拿着摺扇(李世民的那個)大搖大擺的走在前面,小福子帶着書本文具走在後面。本來李世民是打算親自將李貞送過來以示父子情深的,但是李貞爲了表示自己已經長大,拒絕了李世民的好意。只帶了一個小福子,幫忙領路順便拿東西。

話說唐朝的上學制度挺變態的,李貞躺在牀上睡的正香,夢中自己大發神威,拳打南山敬老院,腳踢北海幼兒園,將一衆老弱病殘打得滿地找牙,正是得意的時候,忽覺地動山搖,接着自己就醒了,原來是奶孃要給自己穿衣服上學,要不是看在自己是吃她奶長大的份上,自己早就發火了。這制度太變態了,這種時候學子哪有什麼心情讀書啊?心情極度不好的李貞就這麼臭着臉走進了弘文館。

弘文館落座於門下省,於武德四年建立,置學士,掌校正圖籍,掌校理典籍,刊正古籍錯謬。設館主一人,總領館務,學生數十名,皆選皇族貴戚及高級京官子弟,師事學士受經史書法。有天下大儒專門給皇子皇女,皇親貴族子弟們授課。當然偶爾情況下皇帝皇后也會去講幾節課,不過作秀意義大於實際意義。李貞一路上嘴裡就沒個停的時候,走一路吐槽一路。

李貞在路上磨磨蹭蹭的,結果剛進‘聽濤書院’上課的鐘聲就響了起來。李貞再也不敢磨蹭,邁開小腿飛快的奔向課堂。然而可是已經晚了,李貞推開門,裡面已經有一個老夫子正準備開講,老夫子聽到推門聲,扭頭看了一眼:“本來遲到者應該打戒尺十下,但念你年紀幼小又是初犯,這次就免了,日後不得如此,否則重罰,進來吧。”

“謝先生。”李貞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禮,趕緊走進去。

老夫子輕咳一聲:“今日你們又有一位新的同窗,李貞年紀幼小,你們不得欺凌於他,都明白了嗎?”

“是。”屋子的大屁孩小屁孩齊聲應是。

“你就坐在你姐姐身邊吧。”

“是。”然後李貞就暈了,襄城、汝南、南平、遂安、長樂、豫章幾位姐姐都在這裡,夫子說的姐姐是那個啊?好在他不是真正的三歲小孩子,看了一下發現只有長樂公主右邊有一個位置。

“見過長樂姐姐。”李貞很乖巧的叫了一聲。

“八弟真乖。”長樂捏了捏李貞的臉蛋,笑眯眯道。

“見過三哥,四哥。”李貞前面是三哥李恪,後面是四哥李泰。

“八弟也來了。”李恪微笑迴應。

“嗯。”這是李泰,李貞心裡不爽,你有什麼傲的啊?

“哼!”右面傳來冷哼,李貞立刻就怒了,你誰啊?我和哥哥姐姐說話,你哼什麼哼啊?扭頭一看,認識,長孫衝嘛,最後貌似娶了長樂公主,又是一隻拱了嫩白菜的豬啊,但是現在有我在,就衝這一聲冷哼,這輩子你就別想碰長樂姐姐一根手指頭。

長樂見李貞盯着長孫衝,以爲他不認識,細聲介紹道:“貞兒,這是長孫衝表哥。”

“哦,原來是長孫表哥啊。”現在不是吵架的時候,先認一個慫,早晚要找回這個場子。

“嗯。”長孫衝點點頭,不再理李貞。

正好老夫子開始講課,所有人便不再說話,認真聽課。只是這位老夫子的課實在是沒有意思,李貞聽的是昏昏欲睡,幸好有長樂在一邊提醒,李貞道也沒有真的睡着。

“李貞!”老夫子早就看到李貞無精打采的模樣,本以爲有長樂提醒,李貞能清醒過來,誰知他清醒倒是清醒了,但是沒過一會兒,就又變回原樣,如此幾次後,老夫子也顧不得李貞年幼,大喝一聲。

“是。”李貞一個激靈,立刻站起來。

“你來解釋一下‘唯女子與小人爲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這句話的意思。”

李貞想都不想道:“聖人不可能說這句話。”

“譁!”李貞這句話如同滾油鍋裡倒冷水,掀起軒然大波。

“你......”老夫子被李貞氣樂了,用顫抖的手指指着李貞說不出話來。

“八弟,莫要調皮。”長樂急道:“快給夫子道歉。”

“是啊,八弟,快道歉啊。”李恪也催促道。

“道歉,我當不起他的道歉。”老夫子回過勁來了,走到李貞身邊道:“但是老夫想請教一下八殿下,你有何證據證明聖人沒有說過這句話。”

李貞行了一禮:“非是學生妄言,只是聖人首重孝道,孔子曾經曰過:‘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爲仁之本’。而孔子幼年喪父,全仗寡母將其撫養長大,他又怎麼可能將全天下的女子和小人並列?

而且,孔子還曾曰過:妻,婦與夫齊者也。以及昔三代明王之政,必敬其妻也有道。這一句更是證明了聖人不可能說出這樣的話來。”

“這......”老夫子說不出話了,李貞說的的確有道理,想了半天:“如果是假的,這句話又怎麼能從古時傳到今天?”這已經是求教的語氣了。

“這句話能從古代傳到現在自然有它的道理,說不定聖人真的說過這幾個字也不一定。”

老夫子被李貞的話弄糊塗了:“你不是說聖人沒有說過這句話嗎?”

“我只是說聖人的確說過這幾個‘字’,不代表他說過這句話。”李貞也來勁了,繞着課堂邊走邊解釋道:“或許聖人的確說過這句話,但是因爲後人斷句錯誤,所以使大家對這句話產生了誤解。”

“斷句?”老夫子眼睛一亮,古代可沒有標點符號,怎麼斷句全憑自己摸索,偏偏漢語博大精深,標點點在不同的位置就會產生不同的意思。

“不錯,‘唯女子與小人爲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這樣讀的話的確是‘婦女和小人很難伺候,你和他們過於親近了,就會對你不尊重;過於疏遠了,又會抱怨’的意思。但是......”李貞話音一轉:“如果將女子二字隔開,也就是‘唯女、子與小人爲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這句話的意思就會大變。句子中的‘女、子、小人’三者正和‘同創、父兄、在旁’三者。韓非子曾經曰過八奸,‘凡人臣之所道。成奸者有八術:一曰:同牀;二曰:在旁;三曰:父兄;四曰:養殃;五曰:民萌;六曰:流行;七曰:威強;八曰:四方。

何謂同牀?曰:貴夫人,愛孺子,便僻好色,此人主之所惑也。託於燕處之虞,乘醉飽之時,而求其所欲,此必聽之術也。爲人臣者內事之以金玉,使惑其主,此之謂同牀。

二曰在旁。何謂在謗?曰:優笑侏儒,左右近習,此人主未命而唯唯,未使而諾諾,先意承旨,觀貌察色以先主心者也。此皆俱進俱退,皆應皆對,一辭同軌以移主心者也。爲人臣者內事之以金玉玩好,外爲之行不法,使之化其主,此之謂在旁。

三曰父兄。何謂父兄?曰:側室公子,人主之所親愛也;大臣廷吏,人主之所與度計也。此皆盡力畢議,人主之所必聽也。爲人臣者事公子側室以音聲子女,收大臣延吏以辭言,處約言事,事成則進爵益祿,以勸其心,犯其主,此之謂父兄。’孔聖人是以此三者勸慰君王,乃是提醒君王留意身邊的三種奸人,乃是一句勸君聖明的警句啊。”

話說完了,李貞也正好繞了課堂一圈,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再一看周圍的人,一個個都目瞪口呆的看着自己,很明顯他們打心裡更偏向於李貞的推斷,如果不是心中偏向李貞,恐怕早就有人站起來反駁他了,可是李貞的話偏偏又和自己從小接觸的觀點截然相反,這讓他們糾結欲死。

被大家看得有點不好意思:“先生,不知學生的推論是否有那麼一點道理?”

老夫子面無表情的看了李貞一眼:“老夫突然有點急事,這一節課改成自習。”說完頭也不回的出了課堂。

“......”這老頭什麼意思,李貞將求救的目光看向長樂。

“八弟,你怎麼能對李夫子說這樣的話?”

“我說什麼了?”李貞有點莫名其妙,自己只是將自己的觀點說出來,有什麼不對嗎?

李恪扭過頭對李貞道:“八弟你不知道,李夫子是出了名的老頑固,老夫子是被你氣着了。”

“這有什麼可氣的啊?”李貞還生氣了呢:“他不同意我的推論就不同意唄,我自己同意就可以了。”

李恪苦笑:“但是老夫子甚是古板,你的觀點和他不一樣,他會一直教導你,直到你承認他的觀點是對的。”

“哪有這麼奇怪的夫子啊?”

“很遺憾,李夫子就是這樣的人。”

“如果我一直不同意呢?”

李泰插嘴道:“他每天問你一次,你只要不承認,他就會拿戒尺打你的手心,一直打到你承認爲止。”

“那我同意就是了。”李貞無所謂道。

“欸?”李恪、李泰、長樂和長孫衝以及聽到他們談話的勳貴都驚訝的看着李貞。

шωш ▲ttКan ▲¢ o

“八弟,你難道不應該堅持己見嗎?”李恪問道。

“但是打手心很疼的。”李貞苦着臉道:“大不了我表面上承認,心裡堅持自己的觀點就是了。”

“但是這不是君子所爲啊。”李恪有點接受不了。

“我又不是君子。”李貞指着自己:“我是小孩。”

“我......”李恪差點被李貞嗆死,別人也都是一副接受不了的樣子。倒是長樂幾個女孩子眼睛一亮,紛紛聲援李貞:“沒錯,八弟只是小孩子,就算說了謊,父皇也不會怪罪的。”

“姐姐們說的對,小孩子犯錯,就連神都會原諒的。”李貞道:“再說,先賢說的好‘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時風平浪靜’嘛。”

“這話說的好。”李恪很認同李貞這句話:“這是哪位先賢說的?”

“還用問嗎,三哥。”李泰吃味道:“肯定是老神仙的傳承啊。”

李貞立刻點頭:“沒錯,這句話直接就在我腦海裡出現的。”

“真是羨慕八弟,能得到老神仙的傳承。”李恪也是羨慕得很。

“那八弟到底都會些什麼啊?”長樂問道:“真的只有美食大全嗎?”

第二十章 微服私訪?第一章 匆匆五年第一百五十五章 聖地下的魔窟(2)第一百四十七章 秦瓊再收徒第一百五十三章 以謝天下第四十九章 天生神力第一百九十一章 各自算計第六十章 大唐行政新規劃第一百八十八章 舉國爲奴第一百一十七章 李思前第八十六章 細思極恐第一百六十六章 中國曆代人口普查第十八章 李元昌攔路第三百五十九章 放火第二百二十三章 受傷+見薛仁貴(二合一)第三百四十九章 真正緣由第一百四十八章 殺戮是爲了未來第七十七章 與民同樂第三百七十一章 報喜?第二百零五章 解決+民心第二十章 登艦第兩百七十五章 粗大事了+暫停行軍+多少人手第十二章 悲慘的李佑三人組第一百二十九章 李貞的驚世之語第八章 不要題目了第九章 程處亮的怨念(四千字)第兩百一十章 婆羅洲東岸第四十六章 李淵第三百四十七章 船隊到達+雙方矛盾(四千字)第一百一十六章 遇刺第四章 前途一片光明……第一百七十四章 誰要見我?第一百零四章 李貞的女人?第一百九十九章 出發長安+意外來客第二百五十二章 你就知足吧第一百六十章 皇帝號第四百零二章 宗教問題(四千字)第十一章 南洋事畢第九十八章 萬衆翹首第一百二十八章 比武開始了第二百三十六章 天威如獄,犯者無赦第一百一十九章 王見王第七十九章 後果嚴重第六卷 第一章 歸來第九十五章 先殺一千人開開葷第二十六章 劉仁軌歸來第三十章 這不是銀礦,是一座銀山第九十六章 議論咻咻第七十六章 不走了第三十章 這不是銀礦,是一座銀山第一百二十三章 各懷鬼胎(3)第十章 考覈(上)第一百九十六章 聽媽媽的話(第一更)第九十一章 臭彈研製成功第九十二章 老兵定計第一百六十章幕後黑手第三十二章 審判(五千字)第一百四十章 外籍軍團(2)第一百一十二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2)第十一章 聖皇子號(三千字)第二百五十八章 這一章太亂,不好起名字第六十一章 少年軍,出擊第一百二十二章 各懷鬼胎(2)第一百四十章 梟雄末路(中)第二百三十八章 可不只有三個啊(第三更)第二百九十四章 土地問題(3)(第三更)第一百七十五章 後續影響(2)第一章 近鄉情更怯 郊迎三十里第二十二章 堵不如疏,滅佛不如限佛(2)第三十七章 房遺愛和杜荷第六十五章 敵人上來了+反擊開始+噴火炮再發威(五千字)第二百一十一章 提氣(第十六更)第三十七章 叛亂起第二百九十六章 大勝之第二百七十三章 大慶五天第兩百四十八章 認出來了第一百三十五章 就算你們贏了第兩百八十章 移民前……第五十三章 章節君上廁所去了第二百九十三章 土地問題(2)(第二更,求收藏求訂閱)第一百八十五章 兵臨僧伽補羅第一百九十一章 李貞的新習慣第一百零二章 收服契苾何力第十六章 鎮元大仙和印刷術第一百二十七章 安撫(昨天第二更)第八十九章 怒火沸騰第一百八十四章 風起雲涌(8)第九十一章 勸說和加入(四千字)第四十一章 海路還是陸路第兩百五十七章 重病第一百四十九章 崇山寺之戰第一百零八章 朝議第兩百二十章 大唐大亂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逆不道陳天祿第五十一章 不淨之人第一百章 李二狗獻計第五章 溫馨時光(四千字)第一章 嶺南亂戰第一百一十七章 千樁罪惡第一百六十四章 你們怎麼現在纔來?
第二十章 微服私訪?第一章 匆匆五年第一百五十五章 聖地下的魔窟(2)第一百四十七章 秦瓊再收徒第一百五十三章 以謝天下第四十九章 天生神力第一百九十一章 各自算計第六十章 大唐行政新規劃第一百八十八章 舉國爲奴第一百一十七章 李思前第八十六章 細思極恐第一百六十六章 中國曆代人口普查第十八章 李元昌攔路第三百五十九章 放火第二百二十三章 受傷+見薛仁貴(二合一)第三百四十九章 真正緣由第一百四十八章 殺戮是爲了未來第七十七章 與民同樂第三百七十一章 報喜?第二百零五章 解決+民心第二十章 登艦第兩百七十五章 粗大事了+暫停行軍+多少人手第十二章 悲慘的李佑三人組第一百二十九章 李貞的驚世之語第八章 不要題目了第九章 程處亮的怨念(四千字)第兩百一十章 婆羅洲東岸第四十六章 李淵第三百四十七章 船隊到達+雙方矛盾(四千字)第一百一十六章 遇刺第四章 前途一片光明……第一百七十四章 誰要見我?第一百零四章 李貞的女人?第一百九十九章 出發長安+意外來客第二百五十二章 你就知足吧第一百六十章 皇帝號第四百零二章 宗教問題(四千字)第十一章 南洋事畢第九十八章 萬衆翹首第一百二十八章 比武開始了第二百三十六章 天威如獄,犯者無赦第一百一十九章 王見王第七十九章 後果嚴重第六卷 第一章 歸來第九十五章 先殺一千人開開葷第二十六章 劉仁軌歸來第三十章 這不是銀礦,是一座銀山第九十六章 議論咻咻第七十六章 不走了第三十章 這不是銀礦,是一座銀山第一百二十三章 各懷鬼胎(3)第十章 考覈(上)第一百九十六章 聽媽媽的話(第一更)第九十一章 臭彈研製成功第九十二章 老兵定計第一百六十章幕後黑手第三十二章 審判(五千字)第一百四十章 外籍軍團(2)第一百一十二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2)第十一章 聖皇子號(三千字)第二百五十八章 這一章太亂,不好起名字第六十一章 少年軍,出擊第一百二十二章 各懷鬼胎(2)第一百四十章 梟雄末路(中)第二百三十八章 可不只有三個啊(第三更)第二百九十四章 土地問題(3)(第三更)第一百七十五章 後續影響(2)第一章 近鄉情更怯 郊迎三十里第二十二章 堵不如疏,滅佛不如限佛(2)第三十七章 房遺愛和杜荷第六十五章 敵人上來了+反擊開始+噴火炮再發威(五千字)第二百一十一章 提氣(第十六更)第三十七章 叛亂起第二百九十六章 大勝之第二百七十三章 大慶五天第兩百四十八章 認出來了第一百三十五章 就算你們贏了第兩百八十章 移民前……第五十三章 章節君上廁所去了第二百九十三章 土地問題(2)(第二更,求收藏求訂閱)第一百八十五章 兵臨僧伽補羅第一百九十一章 李貞的新習慣第一百零二章 收服契苾何力第十六章 鎮元大仙和印刷術第一百二十七章 安撫(昨天第二更)第八十九章 怒火沸騰第一百八十四章 風起雲涌(8)第九十一章 勸說和加入(四千字)第四十一章 海路還是陸路第兩百五十七章 重病第一百四十九章 崇山寺之戰第一百零八章 朝議第兩百二十章 大唐大亂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逆不道陳天祿第五十一章 不淨之人第一百章 李二狗獻計第五章 溫馨時光(四千字)第一章 嶺南亂戰第一百一十七章 千樁罪惡第一百六十四章 你們怎麼現在纔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