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貞觀 no、270 發動羣衆自救吧
……發動羣衆自救吧
義倉空虛,大災將至。黃俊明想想這兩點就頭疼萬分,這大災一到,官宦未必有事,世家未必有事。但這貧民百姓和這整個道教,恐怕就要事事煩心了。
好在這貞觀年間吏治還算不錯,官宦再怎麼說也不可能對百姓不管不顧,但義倉沒糧,官府就算是有心那也無力啊。至於世家大族?呵呵,管你舍田翁是死是活,自己家裡吃飽穿暖有銅子花這纔是世家想要的。或許世家也有可能顧及名聲從糧倉裡找出那麼十幾擔,二十幾擔糧食“接濟災民”然後轉手又將過不下去日子的農戶的田地買了去,沒有田地的農民自然沒了生活的所需,只能“感天謝地”的賣身爲奴。。。到頭來受益的還是世家,苦的還是農民。
至於道教,近一年的發展早已使道教取締了佛教在平民心中的地位,更加根植於大衆,雖說和這上層社會的人的交往也很是不錯,但立足於民就是與廣大人民羣衆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再說早在一年前就已經發出話來要幫助民衆擺脫大災。這萬一災一來,救濟跟不上。那可就是大滑稽的事了。
“彥麟。”黃俊明沉聲叫道。“通知在外的道人們,依託當地道觀,收購糧食,有多少收多少,價格寧可貴一點也要保證各個地方道觀有足夠應對大災的糧食。河南道、河北道兩地缺糧可以外運。一切和當地官府打好招呼。陳明厲害,並請官府、當地大德監督糧食數目及用途。允諾官府。若平穩度過災年。則將餘糧獻與當地義倉。道教個觀分文不取。”?黃俊明左思右想好一陣子才說出了這些話。
“可是師尊。”葛彥麟的語氣有點疑惑。“這樣收糧可是要花好多錢的。還有爲什麼要向官府允諾災後將餘糧獻與當地糧倉?”
“錢不是問題!”黃俊明財大氣粗的大手一揮。“如今咱們道門香火鼎盛,大小道觀不說富得流油也差不多。再說買糧賑濟災民本就是造福大衆的事情,也可以說是對社會福利的另一種體現。這樣來看,糧價多少,花多少錢。也只是個數目問題。咱們天仙宮去年下半年的收入你也給爲師看了。單憑咱們一宮的錢財,便足以支撐河南道或者是河北道半個道的糧食。而長安附近人民普遍富裕,咱們天仙宮只要留下足夠的運轉費用即可。其他的。換做糧食,先運往河南道或是河北道的貧困縣吧。”
黃俊明稍微歇了兩口氣,隨後又說道:“至於爲什麼要允諾在賑災之後將餘糧獻與義倉。這就是政治了。大宗糧食在道觀永遠沒有在官府的直接掌控下讓人放心。再說咱們當道士的夠吃就行了,要那麼多糧食有什麼用?徒增煩惱罷了。”
“謝師尊教誨,弟子瞭解了。”葛彥麟也不知是真的懂了。還是打算直接去執行黃俊明的想法。只是沒等他轉身離開,卻又忽然想到什麼,對着黃俊明請示道:“師尊,萬一這河南道、河北道在大災來臨的時候沒有籌集到足夠的糧食,那該怎麼辦?”
葛彥麟的這個問話又讓黃俊明一陣沉默,是啊,不怕一萬隻怕萬一,萬一大災一來籌不到足夠的糧,那又該怎麼辦?黃俊明恨不得將自己的頭髮全抓下來,這在現代的時候。那用的到琢磨這個?這一來到唐朝,自己明顯與現代涇渭分明瞭起來。活的越來越累了。越來越不瀟灑了。什麼事情都要自己想,都要去考慮得失。每每想起這一個又一個接踵而來的問題,黃俊明真是抓心撓肝的抑鬱。
“呼。。。”黃俊明略微靜了靜心,呼出一口濁氣。很是無奈的說道:“彥麟,你去找些口齒伶俐的道人,讓他們去河南河北兩道傳教吧,側重點放在求人不如求己,還有互幫互助上面。萬一籌不到糧,只能讓民衆們自救或是相互幫扶了。”?黃俊明這些話都是硬生生的從腦子裡擠出來的。
讓民衆發起自救。這再怎麼說也不是黃俊明想要做的,甚至可以說,只有到了山窮水盡的時候,官府纔是這個角色的扮演人,只是官府不會告訴你,讓你們自救或者說讓你們互相幫扶,而是直接一句聽天由命了事。
而這在黃俊明看來,也是最後的辦法了。還好,歷史的軌跡與原本的意境大不相同,起碼在去年多數人都是積攢了很大一部分的糧食的,就算是河南道,河北道兩道的民衆手頭也是有些糧食的。如果大家都省一下,應該能捱過去吧?黃俊明自我安慰似的想着。
“師尊。。。”葛彥麟拖着長音,似乎還要再問些什麼,但見黃俊明臉色陰鬱,還是硬生生的止住了,不過卻緊緊地盯着黃俊明,似乎還想要讓黃俊明主動問起。
只是黃俊明現在心煩的很,哪有興趣在說些什麼,見葛彥麟還像個電線杆子似的杵在自己面前,不耐煩的揮了揮手:“下去吧,把該辦的事情辦完。還不快去!”最後幾個字,卻重重的咬着吐字。驚了葛彥麟一跳,匆匆轉身安排人手去了。
葛彥麟一走,殿中立馬又變得寧靜起來,黃俊明做在蒲團上,半晌無法靜心。甚至可以說有些煩躁的厲害,轉頭又拿起身旁的道藏翻看了兩三頁,便覺得有些厭倦,隨手丟在一旁,又抄起李淳風的星象書,這次甚至連翻書的意願都沒有,直徑將一摞子書抱起,放在了身後不遠的書架上,道袍一脫,只穿着裡衣,上牀休息去了……今日第一章。二月份不想斷更,不想斷更,不想斷更,可是,很困啊。很困啊。迷迷糊糊的寫吧,要是寫完了就傳,寫不完。。。那就寫不完吧。反正西南的人品已經低到爆了R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