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唐皇李淵

東大寺的貴賓堂外佈滿御衛,都是經過精心挑選,人人虎背熊腰,高挺膘悍。指揮的將領是率更丞王睦。管孝然與他非常捻熟,報上徐子陵的姓名後,徐子陵依規矩解下佩劍,在王睦陪伴下跨檻登堂。

堂北有一排窗子,外面是雨雪飄飛的園林。靠窗放置一排十多張太師椅,以茶几柑隔,正中坐着的是位身穿赧色便眼的男子,膚白如雪,顏容清秀,看上去只是三十來歲的年紀。

但徐子陵一眼認出他正是大唐國的九五之尊,李閥的最高領袖李淵。不但是因他所坐的位置,更因其他人都穿上官袍,他的便服打扮反突出他尊崇的地位。;李淵的神倩有點疲憊,可是濃密的眉毛下,眼神仍是明亮、清澈,且流露出一種頗爲難以形容似是對某些美好事物特別憧憬和追求的神色,縱使坐在椅上,他的腰仍是挺直堅定,顯得他雄偉的體型更有逼人的氣勢。正捧起茶盅呷茶的雙手纖長穩定,整個人散發着非凡魁力。一閥之主,確是氣概不凡。·徐子陵直覺感到他不喜歡擺皇帝的架子。仍是依禮下跪叩首追:小民莫爲,拜見皇上。。

左右相陪的四名大臣中,除封德彝外,徐子陵認識的尚有裴寂,當年把從東溪號盜得的帳簿送予李世民時,與他曾有共膳之緣。也就是那個早上寇仲拒絕李世民的招攬,並下決心要踉他爭天下。

李淵神態雍容的放下茶盅,淡然道:給朕平身!王將軍可以退下。

王睦與兩名御衛依令退出堂外,徐子陵徐塗站起,垂手側立,以表恭敬。

李淵神采過人的目光落在他身上,點頭道:這裡並非皇宮,一切隨便。看你的舉止動靜,知你身懷絕學,非是一般等閒武夫。今趟莫卿你到朕的關中來。是否有什麼心願呢?

徐子陵給他銳利的目光掃過,立時生出感應,才知這一閥之主,武功實是深不可鍘,難怪能調教出李世民、李元吉等兒子來。恭敬答道:'`莫爲只願能辦好象主人卜廷吩咐的事,以報知遇之恩,此外別無奢求。他一直在留意裴寂的反應,只要他看不破自己的真正身份,他對算是過了來長安的第一關。

李淵顯出閥主的霸氣,仰天發出一陣長笑聲,道:好!朕最歡喜有忠有義的人,聽封卿說你曾目睹吾友嶽山與席應的一場龍爭虎鬥,且給朕詳細道來,不要漏去任何細節。

徐子陵暗鬆一口氣,曉得李淵並沒有對他生疑,可以依計行事了。

大唐的皇宮,由皇城、宮城兩個部份組成。前者是大唐中央政府的一應辦公機構所在地;後者則爲皇室治事起居之處。中間以一道寬達千餘步橫斷東西的廣場式大橫街分隔,所有改元、大赦、元旦、冬至大朝會、閱兵、受俘等全在這裡舉行,故有外朝之稱。

皇城皇宮的主門是位於南北中軸線上的三道門,皇城正南是遙對城南主門明德門的朱雀門,以長安第一大街朱雀大街連貫。

宮城正南的主門是承天門,連接承天門和朱雀門的一截街道稱爲天街。

玄武門是宮城正北的大門,門外是宮城的後院西內苑。

朱雀、承天、玄武三門,形成皇城宮城的主軸,有堅強的工事和森嚴的警衛。玄武門更是宮廷禁衛軍司令部所在地,兵力雄厚,誰能控制玄武門等若控制皇宮,甚至整個京師。

宮城由三個部份組成:中爲太極宮,西爲掖庭宮,東爲東宮。

太極宮是唐皇李淵起居作息的地方,東宮是太子李建成居處,西部掖庭宮爲李世民居處,李元吉的武德殿,位於東宮北的西內苑裡。

太極宮內共有十六座大殿,最主要的四座大殿爲太極殿、兩儀殿、甘露殿和延嘉殿,均建在承天門至玄武門的中軸線上。

太極殿又稱中朝,是大唐宮內的主建築,每月朔望兩日,李淵在這裡接見羣臣,處理政務。

太極殿北是兩儀殿,爲內朝,只有少數有資格作決策的親信大臣才能進出參與,國政大事往往先在此商討、決定,才輪到在中朝提出和討論執行的人選及方法。

寇仲這神醫隨着常何和馮立本從皇城南面靠東的安上門進入皇城,兩旁官署林立,左有太常寺、大府寺、尚書省;右有太廟、少府監、都水監、東宮僕寺等等。他特別留意的是都水監,皆因這裡掌管長安一切水道交通,對他尋寶的躍馬橋有莫大關係。他雖連躍馬橋的影子都未見過,心中早認定寶藏的人口最有可能在橋底下水適處,否則寶藏該早給人發現。

當進入分隔皇城宮城的廣場橫街,以寇仲如此見慣場面的人,也被這橫分南北、氣貫東西的長街式廣場的磅磺氣勢所震懾,歎爲觀止。尤其是承天門上建有重樓,只要想像唐室有甚慶典在外朝舉行,帝君登上承天門樓主持的氣象,禁不住熱血沸騰。

他想:終有一天,登樓主持慶典的人會是我寇仲而非李淵或李家的任何人。

三人在東宮外重明門下馬,步人東宮;由東宮衛土組成的挾門隊分列兩旁,氣象森嚴。

過了重明門就是顯德門,門內是東宮的正殿顯德殿,接着是崇教、麗正、光天和承恩等宮殿,兩側還有宜春院、崇文館、集賢館及其他一些殿堂樓閣。

顯德殿是太子李建成接見文武百官和監國問政的地方,不過今趟李建成接待沙天南父子卻選在宜春院。沙天南雖富甲一方,終非外國政要人物,故以建在東宮園林內的宜春院較爲合宜。

寇仲直到這刻仍弄不清楚長林軍駐紮的長林門所在位置,估計該是東宮的北大門,等若太極宮的玄武門。

在雨雪飄飛中,寇仲在門官大叫莫一心先生到的燎亮唱喏中,步進宜春院去。

李淵用神聆聽,又於關鍵處打斷他的敘述細加追問。當徐子陵說罷,李淵大訝道:人的性情,決定每個人出手的風格,嶽山竟然變得這麼沉着冷漠,教人難以置信。

徐子陵感到李淵這番話只是向他左右說的,並非要求自己答話,遂垂首不語。剛纔他對戰況過程的描述,事前做足準備工夫,完全以一個旁觀者的心情和角度,去述說自己與天君席應的決戰。

又故意屢在微妙關頭表達出自己看不破箇中玄虛,免被李淵瞧出自己的高明。

裴寂接過李淵的話道:這證明嶽山真的練成`換日大法',脫胎換骨的變成另一個人,否則何以棄刀不用?

李淵長嘆道:可是朕仍感到無限惆悵!想當年膚和嶽大哥並肩作戰,歷盡生死兇危,方能盡殲肆虐北疆以`小旋風'馬俊爲首的馬賊羣。當時嶽兄的霸刀何等威風厲害,只要想到此倩難再,朕實深感惋惜。

徐子陵心中一震,在嶽山遺卷中,嶽山曾詳細描述這馬俊的武功和如何把他斬殺的戰鬥經過,偏是對李淵卻一字不提,其中定有徐子陵不明白的情由。若弄不清楚,以後會在李淵面前露出破綻。

封德彝笑道:臣以爲皇上不用爲此介懷,嶽公棄刀不用,代表他的武功修爲再有驚人突破,否則也不能將席應置諸於死地。

李淵沉吟迢:還有使朕感到奇怪的,嶽兄一向不屑與魔門中人交往,怎會忽然和`胖賈'安隆、`倒行逆施,尤鳥倦聯起手起來對付席應和邊不負兩人?

這個問題誰能回答?廳堂一陣沉默。李淵忽然問封德彝身旁那位大臣道:遣人往尋嶽山一事,叔達可知有什麼進展?

叫叔達的大臣搖頭道:尚未有消息。像嶽公那種高手,如要蓄意隱蔽行蹤,恐怕誰都難找到他。

徐子陵知是時候了,臉上故意露出欲言又止的神色,果然瞞不過李淵的銳民間道:莫爲你是否有話想說?不用害怕,放膽說出來。

徐子陵必恭必敬的道:小民在來京途上,曾於恆縣見過嶽老一面,當時他匆匆而過,轉瞬失去影跡,小民心中仍是印像深刻。

坐在裴寂旁一直沒有說話,身材矮胖,臉上常掛笑容的一個大臣道:嶽老定是也惦記着和皇上當年在北疆快意縱橫的日子,所以要到關中來與皇上敘舊。

李淵臉上現出緬懷的神色,旋又被傷感取代,搖頭道:他是不會原諒朕的,永遠都不會。雖然最後我們兩個都是失敗者。唉!往事如煙,轉眼五十多年哩!

徐子陵暗裡捏把冷汗,暗忖若自己依原走計劃貿然去找李靖,必會被李淵立即識破。他更知李淵猜得一點不錯,嶽山是不會原諒李淵的,否則嶽山就該在遺卷中談及李淵。正因他痛恨李淵,所以一字不提。

他開始有些兒明白李淵的性格,他優柔寡斷的作風,非是因他欠缺膽色魅力,又或意志不夠堅定,而是因他太重感情。其中的苦樂,正顯出他對美好生命的依戀和追求。徐子陵有此一想法後,對這大唐皇帝登時好感大增。

裴寂再安慰這位對自己內心感情毫不掩飾的大唐皇帝造:人的年紀愈大,對過去的事情愈是看淡,五十多年啦!嶽公該再不把舊事放在心上。假如皇上同意,微臣可在城內廣佈眼線,只要嶽公入城,皇上可立即曉得,到時再請皇上走奪。·,李淵沉吟片響,龍目朝徐子陵瞧來,道:此事不宜張揚,否則恐怕會令霸刀不快。莫爲你既見過嶽山,可爲朕暗中留意,但此事只限你一個人知道並着急進行。賜金五兩,退下!

徐子陵心忖五兩黃金雖是不俗的財富,不過比起和廷五十兩的大手筆贈金,只是小巫見大巫,可見李淵非是揮霍無度的君主。

叩首後離開廳堂。

太子建成從座位起立,欣然直往從宜春院人堂的寇仲迎來,其他人等慌忙追隨左右,駭得寇仲心中喚娘,硬着頭皮應付李建成的刮目相待。最令他提心吊膽的是獨孤峰、獨孤策和獨孤鳳這三位老相好,若被他們識破身份,任他有通天徹地之能,亦只能以飲恨宜春院收場。

寇仲以過去三天反覆練習的姿態步法,又運功收斂眼內神光,改變咽喉的大小,扮作愚魯野民見到太子殿下時手足失措的畏敬模樣,末待李建成來到,往下跪拜道:小人叩見太子殿下。

李建成加速搶前,在他雙膝着地前一把將他扶起,呵呵笑道:天佑我李建成,莫神醫來得合時,不必多禮。莫神醫是李建成的上賓,免去一切宮廷俗禮。

寇仲心道這就最好,老子那有興趣向你這小兒又跪又拜。表面當然裝出受寵若驚,半眼都不敢朝其他隨李建成擁過來的人望去的戰戰兢兢模樣,顫聲道:小人不敢!嘿……小人……李建成挽着他的手臂,欣然道:坐下再說!坐下再說!寇仲在李建成身旁坐好,這位大唐的太子將大廳內諸人向他逐一介紹,除沙家四父子外,他認識的有獨孤峰、獨孤策和獨孤鳳、常何、馮立本,首次相見的是魏徵、王桂和謝叔方三人。

王掛和謝叔方該是李建成的親信,魏留原是李密的首席謀臣,未知是否因李密與李建成關係密切,所以魏歸徵因而加入太子黨的陣營內。

寇仲對此無暇深究,只要獨孤峰等沒對他起疑,可還神作福,那還有空去想及其餘事。

在衆人目光下,寇仲接過宮女奉上的香茗,匆匆喝過後,李建成欣然道:聽沙翁說莫神醫的針法醫術,乃家傳絕學。未知曾否謂過一種病狀,患者熱而心煩,皮膚麻木,耳嗚乏力,臍下氣逆上衝,兩足冰寒……。

寇仲知他最關心張捷好的怪病,因爲如能治好她,不但可討好李淵,更可進一步力刀強和這李淵寵妃本已極爲密切的關係。而他亦是騎虎難下,不得不面對這掃豈戰,裝作驚魂甫定的用神沉思一會,才道:全身煩熱而獨雙足冰寒,確可令一般大夫束手無策,皆因這有兩個病源。皮膚麻木,下氣上衝,正是兩病交侵之象。不過殿下放心,這病可包在小人身上,保證可針到病除。

他信口胡謅,又把話說滿,完全是豁出去盡博一鋪、不成功便成仁的心態。心想憑自己的《長生訣》療傷聖氣,怎都能令張美人有些兒起色吧?李建成大喜道:如此就有請莫神醫立即爲病人施針治病。趁父皇到東大寺去,若能憑神醫妙手回春,可令父皇驚喜莫名。

寇仲硬着頭皮隨他起立,暗忖在長安混得是龍是蛇,就要看這孃的一鋪。

第二章 賽場爭雄第十章 臨別依依第十一章 收買人心第十二章 血戰城關第八章 洛陽來客第五章 其門若市第十章 噩耗頻傳第十章 糾纏不休第十二章 醉翕之意第九章 再上征途第六章 試碰運氣章 步伐大亂章 兄弟情義第十一章 龍符虎符第一章 相依爲命第九章 邪王本色第九章 千金一諾章 仇消恨逝第五章 義釋金剛第二章 網中之魚第十章 父子情深第五章 敵友難分第五章 軍情第一章 陣前決戰第二章 無心插柳第十二章 十賭九騙第六章 各展奇謀第二章 網中之魚第六章 曉以大義第二章 絕處求生第四章 公主之心第三章 陰差陽錯第一章 死心不息第十二章 活的戰書第一章 仁義之風第二章 荒村奇遇第三章 草原之盟第三章 蜀中無將第二章 血的歷史第八章 棋差一著第九章 大顯身手第六章 十招救城第十章 魔訣之爭第八章 左右爲難第八章 望天打卦第一章 青樓感情第四章 雪中漫行第二章 刺日射月第三章 因禍得福第五章 甘拜下風第九章 久別重逢第七章 漢水戰雲第一章 一朝白雪第五章 甘拜下風第四章 髯客東來第二章 統一魔道第十二章 活的戰書第十二章 愛之真諦第十一章 無爲而爲第八章 交心之談第十二章 狹路相逢第三章 彗星北來第十三章 愛情承諾第九章 新的起點第十三章 情難自已第一章 初抵貴境章 仇消恨逝第九章 刀法入兵第五章 海賊陰謀第六章 交換人質第七章 輪艦逞威章 還看寶庫第五章 一單交易第七章 輪艦逞威第八章 與虎謀皮第八章 不戰屈敵第三章 天羅地網第十章 將錯就錯第十章 險如懸發第五章 詭幻多變章 生命何物第十一章 意外收穫第十一章 豪情蓋天第三章 難兄難弟第六章 有意無意第三章 宋家山城第十一章 誤陷敵阱第五章 沙門護法第十章 相見時難第六章 棧道爭雄第十二章 還施彼身第一章 語驚四座第六章 魏宮血戰第五章 沙門護法第一章 不死七幻第三章 簫怨歌悲第八章 玉女芳心第七章 禪寺藏寶第八章 放手大幹第十一章 細說從前
第二章 賽場爭雄第十章 臨別依依第十一章 收買人心第十二章 血戰城關第八章 洛陽來客第五章 其門若市第十章 噩耗頻傳第十章 糾纏不休第十二章 醉翕之意第九章 再上征途第六章 試碰運氣章 步伐大亂章 兄弟情義第十一章 龍符虎符第一章 相依爲命第九章 邪王本色第九章 千金一諾章 仇消恨逝第五章 義釋金剛第二章 網中之魚第十章 父子情深第五章 敵友難分第五章 軍情第一章 陣前決戰第二章 無心插柳第十二章 十賭九騙第六章 各展奇謀第二章 網中之魚第六章 曉以大義第二章 絕處求生第四章 公主之心第三章 陰差陽錯第一章 死心不息第十二章 活的戰書第一章 仁義之風第二章 荒村奇遇第三章 草原之盟第三章 蜀中無將第二章 血的歷史第八章 棋差一著第九章 大顯身手第六章 十招救城第十章 魔訣之爭第八章 左右爲難第八章 望天打卦第一章 青樓感情第四章 雪中漫行第二章 刺日射月第三章 因禍得福第五章 甘拜下風第九章 久別重逢第七章 漢水戰雲第一章 一朝白雪第五章 甘拜下風第四章 髯客東來第二章 統一魔道第十二章 活的戰書第十二章 愛之真諦第十一章 無爲而爲第八章 交心之談第十二章 狹路相逢第三章 彗星北來第十三章 愛情承諾第九章 新的起點第十三章 情難自已第一章 初抵貴境章 仇消恨逝第九章 刀法入兵第五章 海賊陰謀第六章 交換人質第七章 輪艦逞威章 還看寶庫第五章 一單交易第七章 輪艦逞威第八章 與虎謀皮第八章 不戰屈敵第三章 天羅地網第十章 將錯就錯第十章 險如懸發第五章 詭幻多變章 生命何物第十一章 意外收穫第十一章 豪情蓋天第三章 難兄難弟第六章 有意無意第三章 宋家山城第十一章 誤陷敵阱第五章 沙門護法第十章 相見時難第六章 棧道爭雄第十二章 還施彼身第一章 語驚四座第六章 魏宮血戰第五章 沙門護法第一章 不死七幻第三章 簫怨歌悲第八章 玉女芳心第七章 禪寺藏寶第八章 放手大幹第十一章 細說從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