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阿卜杜勒

一個個短髮紋身的僚人,此時在圍欄中任由黑人擺佈,或走,或動,聽話的很,稀稀拉拉的,看來馴服的很不錯。

“物盡其用,不錯,不錯!”李嘉點了點頭,很是認可。

“郎君,阿卜杜勒回來了!”

李嘉觀察了一陣子,就離去了。

剛到碼頭,就見李威跑了過來,活蹦亂跳的,身上的傷勢似乎不見了蹤影。

“阿卜杜勒,他怎麼會知曉我在這?”李嘉很意外,儋州港應該很隱蔽的,從巴格達回來的阿卜杜勒,應該不知曉纔是。

“走,咱們去看看!”李嘉思慮了片刻,連忙走去。

“我說過,我認識你們的郎君,我還跟他做生意呢!”滿臉鬍子的阿卜杜勒,手腳被繩子綁住,身上雖然穿着綢緞,但卻非常狼狽不堪,白色的長袍已經沾染了許多血跡和灰塵,幾個大腳印特別醒目。

“就算你認識李都頭也無用,等郎君來了再說吧!”周奎瞥了一眼不斷抱怨的大食人,底氣十足得說道:“你給俺冷靜一點,不然有你好瞧的!”

“哼,我與你家郎君關係親近的很,等會他來了,有你好受的!”阿卜杜勒一點也不慌,自從見到了李威,他就一點也不慌了,甚至忘記了自己尿褲子的場景。

等等,我尿褲子了,等會得有多尷尬。

“兄弟,讓我去換條褲子,待會見到李郎君了!”

“快去吧!兄弟們看緊點!”周奎心裡捏了吧汗,看樣子這個大食人真與郎君相識,自己不就慘了嗎?

去換衣物也好,能消滅些許證據,至少看不出來,自己揍過他……

就在這樣緊張的情緒中,李郎君的身影漸漸清晰了。

“郎君——”周奎連忙低下腦袋,鞠躬道。

“阿卜杜勒呢?”李嘉連忙問道。

“一會兒就來,在船裡呢!”周奎止不住得冒冷汗,連忙說道。

“哦!英俊而又聰明的李郎君,終於能夠見面了!”阿卜杜勒換了套衣服,剛出船艙,就見到了李郎君,他不由得喜不自勝,大呼小叫起來。

“阿卜杜勒,一別數月,你的漢話說得越來越流利了,繼續努力!”李嘉瞧着有些成熟的阿卜杜勒,哪有之前那副稚嫩懵懂的模樣。

“你怎麼與我的人在一起?”李嘉不是啥子,瞧着這幾艘商船破損及人員的傷殘樣子,立馬猜到個七八分。

周奎瞬間汗流不止,腦袋垂得更低了。

“您的船隊越發的厲害了,這才幾個月,整個南海上,海龍的大名就傳遍了,路上碰到了幾個相熟的,讓我注意一下海龍的海盜。”

“當時我不以爲意,誰知,我三艘大船,也被他們劫掠了,當然,我本人也見到了郎君您!”

阿卜杜勒說話很有技巧,着重誇讚了一番,令周奎鬆了一口氣,緊張的心也放了下來。

李嘉特地看了一眼認錯狀態的周奎,“你是周奎,花名南海龍王!”

“是,郎君!”周奎剛放下的心,又懸起來了。

“不錯,膽量和技術都不錯,三艘大食商船也敢弄,不愧是我們邕州男兒,好樣的!”李嘉還特此拍了拍他的肩膀,鼓勵一下。

“那是,咱不能丟了郎君的臉!”周奎連忙擡起頭,興奮地說道,傲嬌的眼神令人矚目。

“你小子,膽子大的很,喜歡闖禍,前些日子把媚川都劫了,要不是我花些錢,不然朝廷早就發大軍來剿了!”李嘉冷哼一聲,將他那身勁頭滅掉,不然以他的個性,得跳得更歡了。

“無法無天了都!”

周奎低下頭,應了下來。

“走,咱們去那裡聊聊!”李嘉帶着阿卜杜勒,離開了港口碼頭,坐上了馬車。

“這次回來,我從印度,帶回來許多的象牙,寶石,以及牛角牛筋等,這些都是你們喜歡的東西,想來能大賺一筆了!”阿卜杜勒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悅,迫不及待得說道。

“看你的樣子,這次回去,想來是大豐收了!”

“將您的絲綢帶來回去,整個巴格達瘋了,這是這幾年以來,最大的一筆絲綢,花紋也特別漂亮,貴族們去耗費大量的金幣來購買,而我家也度過了危機,成爲整個巴格達有數的大商人,宮廷的部分絲綢,由我家來供應!”

阿卜杜勒頗爲興奮地說道:

“這還要多謝郎君啊,沒有你的那些絲綢跟瓷器,我家也度不過劫難!”

“我兩合作共贏罷了!”李嘉擺了擺手,清風雲淡得說道。

“這些絲綢,除了結交那些大臣們,其餘的總共賣了八萬枚金幣,再加上中途收購的那些東西,還餘下七萬枚左右,若是將他們賣出去,至少得十萬貫銅錢,畢竟象牙寶石等,在這裡很稀有!”

算了算,金銀比例約一比九,一枚金幣價值約等於一兩白銀(37克左右),十七萬兩白銀,一比三來換,約五十一萬貫銅錢。

我的個娘咧,自己辛辛苦苦挖兩年礦,才抵過人家半年的來回,簡直是賺大發了。

李嘉心裡默默地算着,心中的驚歎簡直是止不住,這與成本相比,翻了十來倍,其中的利潤,令人膽顫心驚。

而打劫呢?海龍海盜團,一個月,除了成本外,每個月纔不到一萬貫,真是打劫不如海貿。

“這次回來,我還與郎君帶了禮物呢?”阿卜杜勒笑着說道:“您肯定會喜歡的。”

“什麼東西?”

“馬瓦里馬!”

“馬?我這並不稀缺你們的大食馬,陸陸續續的,我已經有幾百匹,再多一些馬,這裡都是水,也難存活啊!”

“馬瓦里馬來自於印度半島,它們是希臘人亞歷山大大帝帶到印度健馬,與當地的土著馬結合而成那裡夏季乾燥炎熱,冬季寒冷,所以能忍耐酷暑和嚴寒,擁有堅強的馬蹄,所以,哪怕在欽州及這裡,都能很好的生存!”

“它與我們的大食馬相比,比較矮小一些,但比你們的滇馬,以及北方草原的馬,還是要高上不少!”

聽得此言,李嘉瞬間驚喜,這個世界,竟然有抗寒暑的馬,而且還比蒙古馬高,簡直是太令人滿意了。

第九十章水力鍛錘第兩百八十六章又來不及了,先發一張待會再替補第三百二十一章緊急救援第九十二章阿卜杜勒第兩百二十八章來的突然第八十二章膽大包天第二十八章後備計劃第兩百二十一章潛邸搬遷第七十七章媚川都第三百九十六章修路感言第一百零五章人心動盪第三百二十七章整編、整訓第兩百零八章水師之謀第兩百六十三章神武通寶第一百五十二章揚眉吐氣第兩百六十二章朝堂之上第三百八十五章生計(上)第兩百五十四章意有所指第八十三章熙熙攘攘第一百一十九章暗流不止(下)第二更第二十章富饒貧瘠第四十五章繪製信仰第四百零三章赦免第一百六十二章錢賦多少第一百九十五章新渤海國第三百五十八章收穫第六十三章選擇題第一百一十七章暗流不止(中)第一百二十五章歷史新篇(下)第一百零七章地動山搖(上)第兩百三十四章大興科舉(下)第三百八十五章生計(上)第八十二章膽大包天第三百九十七章苦修內功第三百三十九章快活第兩百四十一章欣喜萬分第七十八章喪盡天良。第三百五十四章城破第八十一章白沙都事第三百二十九章全軍大比第三十一章觀中細談第兩百四十九章金山之城第七十八章喪盡天良。第六十四章揚帆起航第一百八十二章金錢與軍隊第兩百一十六章論功行賞第四百零五章科舉第一百三十八章劍拔弩張第五十五章陣法與邕布第兩百六十五章不見歡喜第三百七十二章思量第四百一十三章靈渠第兩百三十八章天子重文章第六十一章各色宴席第兩百三十五章大興科舉(完)第三百四十八章遮掩第三百六十九章呵斥第三百一十八章宋軍兇猛(修)第兩百零八章水師之謀第兩百六十章湘江洶涌(中)第五十四章南海歸程第一百四十四章遊街誇耀第一百零六章儋州上下第八十七章大收人心第兩百八十四章倭國變化第兩百一十五章文道大昌第兩百七十三章諸國震動第四章野外啼哭第八十九章工坊第兩百三十五章大興科舉(完)第三十七章別有企圖第一百七十五章欺上瞞下第一百九十一章平安京第五百六十章劃分第一百七十四章徵收夏稅第兩百四十六章上黨李筠第二十七章番禺城內第七十九章活計第三百六十九章呵斥第兩百二十七章不出所料第三百一十九章揚州危矣第兩百七十九章立政殿第一百二十二章人至番禺(下)第兩百零二章川鹽古道第兩百五十三章佛儒遠揚第兩百零三章梅山之亂(上)第一百九十一章平安京第四十二章不過如此第三章雄心壯志第三百七十三章思念第一百一十四章番禺李氏第三百三十五章民心第八十七章大收人心第一百零一章御用商人第兩百九十章爲謀光景(修)第一百八十九章馬政第兩百四十八章利益動人第五十一章收穫安排第一百七十九章曬鹽法
第九十章水力鍛錘第兩百八十六章又來不及了,先發一張待會再替補第三百二十一章緊急救援第九十二章阿卜杜勒第兩百二十八章來的突然第八十二章膽大包天第二十八章後備計劃第兩百二十一章潛邸搬遷第七十七章媚川都第三百九十六章修路感言第一百零五章人心動盪第三百二十七章整編、整訓第兩百零八章水師之謀第兩百六十三章神武通寶第一百五十二章揚眉吐氣第兩百六十二章朝堂之上第三百八十五章生計(上)第兩百五十四章意有所指第八十三章熙熙攘攘第一百一十九章暗流不止(下)第二更第二十章富饒貧瘠第四十五章繪製信仰第四百零三章赦免第一百六十二章錢賦多少第一百九十五章新渤海國第三百五十八章收穫第六十三章選擇題第一百一十七章暗流不止(中)第一百二十五章歷史新篇(下)第一百零七章地動山搖(上)第兩百三十四章大興科舉(下)第三百八十五章生計(上)第八十二章膽大包天第三百九十七章苦修內功第三百三十九章快活第兩百四十一章欣喜萬分第七十八章喪盡天良。第三百五十四章城破第八十一章白沙都事第三百二十九章全軍大比第三十一章觀中細談第兩百四十九章金山之城第七十八章喪盡天良。第六十四章揚帆起航第一百八十二章金錢與軍隊第兩百一十六章論功行賞第四百零五章科舉第一百三十八章劍拔弩張第五十五章陣法與邕布第兩百六十五章不見歡喜第三百七十二章思量第四百一十三章靈渠第兩百三十八章天子重文章第六十一章各色宴席第兩百三十五章大興科舉(完)第三百四十八章遮掩第三百六十九章呵斥第三百一十八章宋軍兇猛(修)第兩百零八章水師之謀第兩百六十章湘江洶涌(中)第五十四章南海歸程第一百四十四章遊街誇耀第一百零六章儋州上下第八十七章大收人心第兩百八十四章倭國變化第兩百一十五章文道大昌第兩百七十三章諸國震動第四章野外啼哭第八十九章工坊第兩百三十五章大興科舉(完)第三十七章別有企圖第一百七十五章欺上瞞下第一百九十一章平安京第五百六十章劃分第一百七十四章徵收夏稅第兩百四十六章上黨李筠第二十七章番禺城內第七十九章活計第三百六十九章呵斥第兩百二十七章不出所料第三百一十九章揚州危矣第兩百七十九章立政殿第一百二十二章人至番禺(下)第兩百零二章川鹽古道第兩百五十三章佛儒遠揚第兩百零三章梅山之亂(上)第一百九十一章平安京第四十二章不過如此第三章雄心壯志第三百七十三章思念第一百一十四章番禺李氏第三百三十五章民心第八十七章大收人心第一百零一章御用商人第兩百九十章爲謀光景(修)第一百八十九章馬政第兩百四十八章利益動人第五十一章收穫安排第一百七十九章曬鹽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