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章元正

隨着冬風的呼嘯,時間逐漸來到了元正,也稱作正旦這天,按照慣例,需要舉行大朝會,百官需要對皇帝進行朝賀的。

朝會之日,文武百官按規定位置站列,“皇帝服袞冕,冬至則服通天冠、絳紗袍,御輿出自西房,即御座南向坐。符寶郎奉寶置於前,公、王以下及諸客使等以次入就位。

典儀曰:‘再拜’。贊者承傳,在位者皆再拜。上公一人詣西階席,脫舄,跪,解劍置於席,升,當御座前,北面跪賀,稱:‘某官臣某言:元正首祚,景福惟新,伏惟聖明皇帝陛下與天同休。’乃降階詣席,跪,佩劍,俯伏,興,納舄,復位。

在位者皆再拜。侍中前承詔,降,詣羣官東北,西面,稱‘有制’。在位者皆再拜。宣制曰:‘履新之慶,與公等同之。’在位者皆再拜,舞蹈,三稱萬歲,又再拜。’”

這套禮節,與明清相差彷彿,也就沒啥好說的了。

之後,就跟許多的公司一般,那些立功的封疆大吏,以及許多的封疆大吏,都需要被皇帝召見,進行敘職。

皇帝還需在紫宸殿舉行內朝,召見那些王公大臣,以及宗室子弟,分發禮物,以示安慰。

差不多忙過了大半天,李嘉才閒下來,才能與自己的妃嬪們見面。

大內中,懷孕的妃嬪有三位,一個是瑜嬪江小瑜,一個人麗嬪侯麗娘,最後則是貼身侍女,被封爲順嬪的惜竹,三者皆是腹部高聳,從五月份診斷到現在,已然快要生了,李嘉心中甚是歡喜。

只有皇后勉強笑了笑,這麼多時日,還未懷上,果真是命不成?

除了幾個懷孕的,李嘉能寵幸的,只有皇后周穎兒、吳錦兒,以及從宮女晉級的雅玉三人,着實有些少了。

元正日,正是喜慶的日子,別人家個個歡喜,李嘉卻着實有些乏累,看着窗外呼嘯的寒風,他突然就來了興致,在一羣宦官宮女前呼後擁之下,來到了書房,找來紅紙,拿着毛筆,寫下來兩行字:

“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

“好字,陛下這字,這詞,着實是好,在這元正日,喜慶的很呢!”一旁,田忠連忙誇讚道。

“怎麼個好法?”李嘉故意問道。

“奴婢見識淺薄,不識多少字,但卻望着這紅紙黑字,心中由來一陣喜慶,感覺有了它,莫名的就是元正了!”田忠笑着說道,雖然沒說個明白,但心中卻頗爲得意。

隨後,李嘉讓其貼在自己的書房前,自顧自地欣賞着。

“有了陛下的福字,咱看這桃符都不用貼了!”

“算了,我這隻能算討個喜慶,神荼、鬱壘可是辟邪的神仙,可不能得罪了!”

過年要貼春聯,並不是突然地就冒出來的,而是這與古代的“桃符”驅鬼避邪有關。

古人科技水平有限,認爲人間的疾病災害是鬼魅造成的。爲了抵抗它們在過年期間的侵擾,人們便用具有避邪作用的桃木板掛在門旁,同時在桃木板上分別寫上門神神荼、鬱壘的名字(也有畫上它們圖像的)。這樣,爲非作歹的鬼魅邪惡就不敢上門了。這些桃木板就叫“桃符”。

家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就是如此而來。

真正的春聯,由朱元璋而四,他將過年貼的對聯稱作春聯,與對聯,輓聯相區分。

在這個正旦,瞧着天色還亮着,李嘉就閒不住,來到了禁軍駐地,帶着犒勞的衣食酒肉,來安慰一些不能歸家的兵卒。

皇帝隨便指了一個士卒,詢問軍職、最近三個月領餉幾何,錢財實物的數量都問得十分詳細。

士卒見到是皇帝,有些磕磕絆絆的,但最終還是說了完整,倒是真實。

李嘉聽罷心裡琢磨了一下,微微點頭。他對禁軍一個士卒應該得到多少利益,心裡有數。通過一個普通士卒的情況,他就能判斷禁軍內部的管理如何。

隨後,他又查訪了幾個營地,詢問了一番,又留下一些酒肉,惹得禁軍們歡喜的很,看樣子對他這個愛兵的皇帝滿意地很。

既然是一場秀,那麼就必須完美無缺。

李嘉又找了幾家陣亡撫卹的家庭,帶來了皇帝的慰問,讓這些平頭百姓喜極而泣,激動地不能自已。

皇帝到來,自然不能空手,酒肉外,還有一副對聯,由李嘉親手寫下,賜予了這些忠烈之家,留作顯擺的證據,證明皇帝真的來過,從而宣揚皇帝的恩德。

這個元正,果真是過的有滋有味的。

廣州城,一處溫馨的院落中,二人十多歲的陳兵坐在椅子上,鬍子拉碴的,享受着足浴,一個俏美的婢女,正蹲在爲他清洗着。

以前無數個獨睡的夜晚,他無數地想過這事兒的滋味,渾身的血液都已沸騰,卻不知道爲何激動,也記不得過程便結束了。

也許是庫頁島的天氣太過於嚴寒了吧,連男女之事,都顯得格外的淡薄,有心思,但隨着寒風一吹,隨即就煙消雲散了。

亦或者是不喜歡北地的那些蠻子,他是將門世家,堂堂的都護,豈能被蠻女污了身子,豈不是惹人笑?

這時,他的妹妹笑吟吟地從外走入,看着陳兵一臉的拘束模樣,笑意越發的濃了:

“大兄,如何,可曾解乏了?小嬋可是手藝好的很呢!”

“大兄的日子着實苦了些,都瘦了!”妹妹一副婦人裝,瞧着自己的兄長迫不及待樣子,想着他的苦楚,立馬就眼睛通紅,將要垂淚。

第四百一十章軍械第一百二十五章歷史新篇(下)第兩百九十六章脫胎換骨第一百六十九章算盤誕生第兩百五十章努力剋制第兩百六十章湘江洶涌(中)第一百八十六章北伐消息第一百八十八章盡收軍心第兩百四十八章利益動人第三百七十一章拜會第一百一十章嶺南不安(上)第一百七十九章曬鹽法第兩百二十八章來的突然第一百零七章地動山搖(上)第十一章雜事繁多(上)第兩百二十四章土地問題(下)(修)第兩百五十一章黑水都督府第三百六十三章長沙第三十六章欽州張府第一百五十一章皇城司第四百一十一章權力第一百八十章相守相思第一百八十一章財政總結第五十二章別樣占城第十六章人心奔涌(上)第三百八十章紕漏第兩百二十一章潛邸搬遷第三百二十六章五代好人第一百一十六章暗流不止(上)第兩百八十四章倭國變化第三百五十八章收穫第一百五十八章攻伐目標第三百五十四章誘惑第十七章人心奔涌(下)太上皇李維特別編——越南第三百一十二章八旗顯威第七十七章媚川都第兩百一十六章論功行賞第一百八十一章財政總結第兩百一十五章再復大唐地一百四十章諸事太難第兩百二十一章潛邸搬遷第一百零三章掄才大典第兩百八十二章寬慰驚喜第三百九十章懷孕第一百六十四章牽扯不清第兩百五十七章情況不明第四十六章改與活第三百五十四章誘惑第四十六章改與活第兩百三十章求婚湖南第十九章另尋他處第四十七章釜底抽薪第八十九章工坊第一百六十一章衣帶詔(下)第一百九十八章安南之歸(上)第兩百零三章梅山之亂(上)第七十四章霍然而起第一百七十三章準備就緒第兩百零七章大興科舉(中)第三十五章道路重重第七十六章稱霸海峽第二十五章白麻桂布第七十五章你來我往第三百三十一章天意弄人第一百一十三章風波不平(上)第兩百三十一章陰謀詭計第五百五十九章遷徙第兩百零七章大興科舉(中)第一百零六章儋州上下第兩百三十七章大興科舉(續)第三百三十三章軍隊第九十九章卑沙城內第兩百一十七章一夜無話第八十九章工坊第兩百零四章撫卹安排第三百三十章世家心思第一百二十三章歷史新篇(上)第四十七章釜底抽薪第一百八十九章馬政第七十一章大爲不易第一百八十七章郭榮之死第兩百三十六章大興科舉(續)第兩百六十七章心癢難耐第九十章水力鍛錘第兩百三十六章大興科舉(續)第四十八章整裝出海第兩百七十八章皇帝大婚第一百五十八章攻伐目標第四百一十二章半年第二十二章隨軍學堂第八十章以糧爲綱第兩百二十八章來的突然第八十一章白沙都事第四十三章登聞鼓上第三百七十八章駕崩第兩百三十一章陰謀詭計第七十六章稱霸海峽第四十二章不過如此第兩百七十四章硝煙瀰漫
第四百一十章軍械第一百二十五章歷史新篇(下)第兩百九十六章脫胎換骨第一百六十九章算盤誕生第兩百五十章努力剋制第兩百六十章湘江洶涌(中)第一百八十六章北伐消息第一百八十八章盡收軍心第兩百四十八章利益動人第三百七十一章拜會第一百一十章嶺南不安(上)第一百七十九章曬鹽法第兩百二十八章來的突然第一百零七章地動山搖(上)第十一章雜事繁多(上)第兩百二十四章土地問題(下)(修)第兩百五十一章黑水都督府第三百六十三章長沙第三十六章欽州張府第一百五十一章皇城司第四百一十一章權力第一百八十章相守相思第一百八十一章財政總結第五十二章別樣占城第十六章人心奔涌(上)第三百八十章紕漏第兩百二十一章潛邸搬遷第三百二十六章五代好人第一百一十六章暗流不止(上)第兩百八十四章倭國變化第三百五十八章收穫第一百五十八章攻伐目標第三百五十四章誘惑第十七章人心奔涌(下)太上皇李維特別編——越南第三百一十二章八旗顯威第七十七章媚川都第兩百一十六章論功行賞第一百八十一章財政總結第兩百一十五章再復大唐地一百四十章諸事太難第兩百二十一章潛邸搬遷第一百零三章掄才大典第兩百八十二章寬慰驚喜第三百九十章懷孕第一百六十四章牽扯不清第兩百五十七章情況不明第四十六章改與活第三百五十四章誘惑第四十六章改與活第兩百三十章求婚湖南第十九章另尋他處第四十七章釜底抽薪第八十九章工坊第一百六十一章衣帶詔(下)第一百九十八章安南之歸(上)第兩百零三章梅山之亂(上)第七十四章霍然而起第一百七十三章準備就緒第兩百零七章大興科舉(中)第三十五章道路重重第七十六章稱霸海峽第二十五章白麻桂布第七十五章你來我往第三百三十一章天意弄人第一百一十三章風波不平(上)第兩百三十一章陰謀詭計第五百五十九章遷徙第兩百零七章大興科舉(中)第一百零六章儋州上下第兩百三十七章大興科舉(續)第三百三十三章軍隊第九十九章卑沙城內第兩百一十七章一夜無話第八十九章工坊第兩百零四章撫卹安排第三百三十章世家心思第一百二十三章歷史新篇(上)第四十七章釜底抽薪第一百八十九章馬政第七十一章大爲不易第一百八十七章郭榮之死第兩百三十六章大興科舉(續)第兩百六十七章心癢難耐第九十章水力鍛錘第兩百三十六章大興科舉(續)第四十八章整裝出海第兩百七十八章皇帝大婚第一百五十八章攻伐目標第四百一十二章半年第二十二章隨軍學堂第八十章以糧爲綱第兩百二十八章來的突然第八十一章白沙都事第四十三章登聞鼓上第三百七十八章駕崩第兩百三十一章陰謀詭計第七十六章稱霸海峽第四十二章不過如此第兩百七十四章硝煙瀰漫